浅析农业产业链构建
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
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能源节约利用和减少资源浪费等措施,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利用,在制作肥料、动物饲料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不同农业产业之间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发展,提高整体效益。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农作物秸秆可以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打造健康有机的农产品,建立健康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循环农业物资的回收再利用在农业生产中大量的物资如农膜、农膜、肥料包装袋等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减少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引导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来,形成农业生态链。
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开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推进农业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促进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
跨界合作共赢不同行业之间可以进行跨界合作,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推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朋友的意识,引导农民朋友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中来。
总结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对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农业跨界发展: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新模式
人才培养:加强农业 与其他产业的人才交 流与合作,培养具备 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 的人才。
资源整合:促进农业 与其他产业的资源共 享与整合,实现产业 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 发展。
跨界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展望
农业科技化: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农业生态化: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农业融合化: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农业功能 农业智能化:推广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效率
跨界发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竞争力 促进农业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跨界发展面临的挑战
资源环境压力: 农业发展受到土 地、水资源等自 然资源的限制, 环境问题日益突 出
市场竞争:跨界 发展需要面对来 自其他行业的竞 争,需要提高自 身的竞争力
农业产业链的跨界融合模式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模式,提高农业附加值。
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如农产品包装设计、农业主题文化活动等。
农业与科技产业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智慧农业、农业 大数据等。
农业与电商产业融合:通过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链优化的必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等。
农业产业链优化的路径:推广先进的农业 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完善农业社会 化服务体系等。
农业产业链优化的实践案例:各地根据自身情况, 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优化措施,如发展特色农 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
构建现代农业机构产业体系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为纽带,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体系。
本文将从路径、策略和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路径1.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环节的比重,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2)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
(3)推动农业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农业多功能化。
2.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1)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2)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发展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3. 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1)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提高市场流通效率。
(2)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 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2)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策略1. 政策支持策略(1)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
(2)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3)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农业市场秩序。
2. 市场化运作策略(1)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推动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3. 人才支撑策略(1)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2)引进农业高层次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3)鼓励农业人才创新创业,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农业可持续性构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农业可持续性构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农业可持续性是目前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资源有限、环境污染加重的情况下,构建可持续的农业产业链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构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一、农业生产环节农业生产环节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基础,其可持续性对农业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 种植业种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构建可持续的种植业产业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推广优质种子和耐逆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
(2)合理利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
(3)发展绿色种植技术,如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养殖业养殖业是农业产业链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养殖业产业链,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养殖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
(2)合理饲喂和养殖密度,减少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3)推动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农产品加工环节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工技术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产品的加工品质和附加值。
(1)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2)改进传统的加工方法,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3)加强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卫生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2. 产品包装和营销产品的包装和营销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起着决定性作用。
(1)设计吸引人的包装,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加强渠道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覆盖面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3)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三、农业循环利用环节农业循环利用环节是构建可持续农业产业链的重要手段,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1. 农业废弃物处理合理处理农业废弃物是农业循环利用的前提,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链建设规划
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链建设规划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其中农业产业链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链建设规划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背景分析我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农村经济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销售难等问题。
因此,构建农业产业链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二、农业产业链的概念和特点农业产业链是指从农田到餐桌的一系列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有机衔接。
它包括农业生产、初加工、深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
农业产业链的核心是差异化、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产业链建设的重要意义农业产业链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大而全发展模式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转变。
其次,农业产业链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农业产业链有助于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提升农村经济整体水平。
四、农业产业链建设的基本原则农业产业链建设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是市场导向,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进行农业生产。
其次是农农协同,要实现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紧密衔接,打通农产品的流通路径。
最后是科技创新,要引入先进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
五、农业产业链建设方向为了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农产品生产环节,要建立健全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是农产品初加工环节,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初加工业,并提高加工产能。
再次是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要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和设施改造,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最后是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加强政策支持为了推进农业产业链建设,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浅析云南省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系, 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 体。 一般来说 , 不同的农 产品往往 可以形成一条产业链 ( 产品链 ) , 如花卉产 业链 、 大豆产业链 、 生猪 产业链等 。 农业产业链侧重于反映产 业之间的关系、 考察其联 系效应 、 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 、 同时
也 包 括 价 值 的 形成 和增 值过 程 。在 一 定 时期 , 农 业 产 业 链 产
一
体化、 产加销 一条 龙 的农 村经济 经 营方式 和产业 组织形
二、 农业 产业链 的经 济主体
农 业 产 业 链 是 国 民经 济 若 干产 业 链 中一 类 特 殊 的 产 业
式 。农业产业化有不 同的形式和类型 , 但都 是在一定地域 内 ( 或基地 ) 以一种或几种农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 , 比如蔬 菜产 业化 、 马铃薯产业化 、 玉米产业化等等 。 农业产业化侧重于农 业发展 的趋势 、 目标和模式 , 主要强调在将 产前产 中产后 各
个 环节联结 的过 程 中 , 以 生 产 者 为 主 的 交 易 利 益 公 平 性 问 题 。农 业 产 业 化 是 一 个 动 态 概 念 , 随 着 加 工 企业 和 市 场 的 建
链, 它 以农 产品生产为重要 的构成要素 , 并 与其他产业和环 节发生 紧密的经济关系。 农业产业链上分布着多元的经济 主 体, 其 中农户 、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龙头企业是最重要 的经 济 主体 。农户是农业产业链上最基本 的经济单位 , 位于农业 产 业链 的底端 , 分散作业 , 进行初级农产品的生产 。 农村合作 经 济组 织位 于农 户与龙头企业之 间, 是联 结农 户与龙头企业 的 桥梁。它组织分散 的农 户进行生 产 , 代表农户与龙头企业进 行沟通 、 协调与谈判 , 它提高 了农户 的组织化程度 , 是广大农 户利益的代言人 。目前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主要有 i种形 式: 专业技术协会 、 专业合作社 和股份合作社。 龙头企业是以
如何构建合理的农业生态产业链
如何构建合理的农业生态产业链1合理的的农业产业链应具备的特点1.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相互依存,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1.2多样性。
生态农业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依据社会需要和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1.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系列化深加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实现经济增值,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1.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改善生活环境,防止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相结合,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2合理的生态农业链应具备的核心产业及产业群一个和谐的生态农业链必须具备一个或若干个核心产业,以及由此辐射的产业群。
各产业之间可以通过产品加工程序形成产业链,也可以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剩余构成产业的食物链。
产业之间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可以资源化利用。
如种养结合的稻田养鱼,稻田为鱼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鱼吃杂草、害虫,鱼粪肥田,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经济效益。
由此实现各产业间的持续、稳态的物质(能量循环),最终形成若干农副产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剩余物在系统内部生态处理,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解决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2.1种养殖业子系统。
种养殖业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力实施农业清洁生产,促进生态化水平的提升。
具体技术途径包括:肥料方面,多是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大力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等新方法,推广精准施肥等新技术。
农业产业链是什么农业全产业链应该如何布局
农业产业链是什么农业全产业链应该如何布局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能有效弥补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竞争优势的不足、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能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必须抓住当前需求侧消费结构升级、供给侧改革加速的有利时机,立足国情、分类施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
随着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当前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企业和产品之争,转变为产业链竞争。
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充分享有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的增值收益,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01何谓农业全产业链?关于“农业全产业链”的概念,目前尚未有较为权威的界定。
综合各家之言,虽然学者们阐述的角度不同,但对农业全产业链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部门、组织机构及关联公司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看法大体是一致的。
在农业领域,农业产业链是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是联结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有机整体。
它一般由产品链、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组织链构成。
02三大类型农业产业链发展加快1、加工链不断巩固截至2016年底,农民合作社中有53%发展加工流通,7.8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上升到2.2:1,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5%。
2、服务链快速发展在需求带动和政策扶持下,各类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快速发展。
目前,全国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市场化运作的龙头服务企业不断壮大,农业生产型服务的产业形态越来越明晰。
3、功能链蓬勃兴起作为农业发展新动能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呈快速发展态势。
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行业。
03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呈多样化1、专业市场带动型由地方政府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大批中间商在专业市场进行批发交易,中间商再分别联系农户和消费者。
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与价值链梳理
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与价值链梳理农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链条与价值链的构建和梳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农业初级产业到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农村电商等多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要性及如何梳理,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农业初级产业的发展农业初级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起点。
通过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提高农民生产效率,优化品种结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构建农村产业链的首要任务。
二、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建立农产品加工是将农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最终产品的环节。
通过建立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三、农业旅游的发展农业旅游是将具有农业特色、农村生态风貌的乡村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通过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传统生活方式等资源,吸引游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电商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村电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农村电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产品与广大消费者连接起来,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渠道限制,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场占有率。
五、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
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需求。
因此,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设立乡村银行、发展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村合作社等方式,提供更加贴合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
培养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打造农村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农村技能培训基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
七、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农产品运输、水电供应以及信息传递等问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业产业链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农业产业链主要存在于涉农产业组织中,本文通过农业产业链特点,分析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农业产业链连接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及农业三大产业,它是构建“以工业促农业、以城市带乡村”纽带。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问题;对策一、引言产业链开始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它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网络企业战略联盟,相同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以产品为核心联盟以实现价值增值。
虽然各个国家对农业产业链描述各异,但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即按照规模化大生产要求,种植生产销售实行纵向一体化,并以此链接农业生产资料、加工企业、销售商构成有机整体。
并组织管理投入其中的人、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从而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
对于我们这样的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研究农业产业链对发展现代化农业尤为重要。
二、我国农业产业链面临的问题(一)农业产业链狭窄且较短首先农产品无法适应市场日益多元化、高质化需求,其特色产业链短缺,品牌产业链不够长,龙头农产品企业数量不足。
二是下游产业发展滞后,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
对产业链影响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其精加工、深加工程度不足,没有充分实现农产品附加值。
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装卸、销售中产业配套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其腐烂、浪费损失严重。
(二)农业产业链的脆弱性农业产业链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体制原因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会导致产业链的人为割裂。
所谓体制,简单的来讲就是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基本格局,表现在农业领域就是按照行业和行政区域划分产业链,这种划分方式导致农业要素市场被行业和不同部门依据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诉求分割,导致农产品的流通受阻。
另一方面是我国整体较低的农业产业链信息化程度,按照产业链的相关理论,产业链的深化必然伴随着产业信息链的深化,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的产业结构和农业反哺工业的产业政策,导致农业产业信息链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之机会主义和诚信问题,增加了农业产业链各交易环节的交易成本。
新农业产业链构建
新农业产业链构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新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是指通过整合多种农业资源,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协同发展,以提高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和社会发展水平为目标。
一、种植结构优化升级种植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构建新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在传统农业中,通常只种植单一农作物,容易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农作物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推广多种农作物轮作种植和农作物与养殖业的深度结合,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精细化和绿色化。
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关键。
通过引进高效种植、高产种子和先进农机装备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同时,推广智能农业技术和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加工是新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大多只卖粮食和生鲜农产品,无法获得高额利润。
因此,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将农产品加工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干果、果酱、食用油等。
这样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
四、农业产销对接优化农业产销对接是实现农业产业链畅通的重要环节。
传统农业模式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中间环节过多,农产品销售通常存在价格低、销售周期长等问题,导致农民利润空间有限。
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加强农产品信息共享,构建农产品直供直销渠道,缩短销售周期,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益。
五、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农民素质的提升是构建新农业产业链的基础。
传统农民大多以种地养家为主,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农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同时,通过引入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形式,培养农民的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协同运行能力。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构建
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构建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使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展开回答这个问题。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农业生态保护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的构建,需要通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农业对环境的破坏。
比如,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的构建,还包括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过程的监督,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四、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还可以结合生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开发农业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田园生活,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五、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的构建,还需要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比如,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的轮作轮休,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的构建,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
通过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七、生态农业技术创新要构建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必须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八、农业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在构建农业生态环保产业链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浅析如何实现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
文章编号:1005-2690(2019)14-0164-01中图分类号:F323.7;F724.6文献标志码:A浅析如何实现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王传岐(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发展部,辽宁沈阳110001)摘要:推进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是农村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内容,也是以农村“点带面”方式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农村促进现代化农业进程中的重要推力。
介绍了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1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面临的问题1.1农业开发基础设施设备比较薄弱农村地区在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设施设备比较薄弱,软、硬件环境仍需要大力改善。
目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其交通设施设备的配套不齐全,总体上对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规划的重视明显不足。
1.2相关产业配套不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所需要的原材料在农村地区的占比相对较大,但是其所需的原材料产业链条比较短,并且农产品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的程度较低,导致农村地区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发展层次较低。
1.3农产品信息采集、处理能力较低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种类极为丰富,所以很多农产品的相关信息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即使是同类产品,也会因为气候、温度、湿度、海拔以及种植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区别。
再加上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完备,在建设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时,往往会出现农产品信息采集、处理能力较差的问题,这就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1]。
2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2.1发展不平衡,协调性较差在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的经济贸易圈主要就是农业产品的贸易,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对外贸易、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十分薄弱,其中绝大部分农村地区至今还没有外资进来进行投资。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构建全国农业产业链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构建全国农业产业链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链开始逐渐完善,以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和农民的收入。
而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环保、健康等特点,在构建全国农业产业链上大有作为。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生态农业与全国农业产业链生态农业是以大自然为基础的,强调对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生态农业具有多层面的优势:一方面,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丰富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使用有机肥料和低毒农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环保,从而避免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了耕地的净值。
因此,生态农业有利于构建全国农业产业链。
生态农业可以扩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促进全国农业产业链的迅速发展。
在生态农业的支持下,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加协调有序,形成一个完整、包含多个层级且分工明确的农业基础链,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农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二、生态农业与农产品质量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通过科技和合理的管理方式,使农产品不仅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而且更加符合健康标准。
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及其他化学制剂,这对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是有利的。
有机农产品富含大量维生素和营养素,并且不含任何添加剂或化学物质,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生态农业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和安全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心食品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因此,有机农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样,生态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创造更多的生产和销售机会,建立最受欢迎的时尚农业模式,推动全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三、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的核心是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构建
的转型。另外 ,互联 网发展下 ,农业销售不仅可 以是单一 的线下零售与批发处理 ,还可 以在线上平 台进行运营。互 联 网使得农业 的销售渠道得 以扩展 ,服务体系与 内容也更
加 严谨 。
传统经营模式 中 ,虽然农产品 的市场巨大 ,但信 息的 不 及 时 性 与 不 对 称 性 使得 管 理 措 施 相 对 落 后 。农 业 市 场 的
中 国 农 业 信 息
热 点问 题I
: 壹耋
浅析 “ 互联网 + ’ ’ 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构建
赵 晓 璐 . 刘 琨
(1 . 滨 州市财政局 ,山 东滨 州 2 5 6 6 0 3;2 . 滨 州市公共 资源 交易 中心 ,山东滨 州 2 5 6 6 0 0)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越来越 深刻 的影 响。 它不仅体现在经济金融方 面, 在现代农业产业链 的商业模 式构建上也有着极大 的促进 作用。传统农业生产 中 ,一般 以集 约化的方式进行商 业扩展。而互联 网的出现则打破 了这一弊端 ,对农产 品进行全面布局。文章以 “ 互联 网 + ”农 业的发展基础为 出发点 ,对现代化生产链 以及商业模式进行了简要探讨 ,以供参考 。 关键词 : “ 互联 网 + ” 现代农业 产业链条 商业模式 构建
首先 ,互 联 网是 农 业 规 模 扩 大 的有 效 保 障 。新 型 农 业
的 出现使得农 民必须用更加全面的管理手段才能够对土地 面积进行 整合 ,对农业发展态势进行掌控 。传统 的人工管
. 2 以物 联 网为 载 体 的 农 业 服务 企业 构 建 理模式 已经不能与 目前的集约化生产相适应 ,也无法起 到 2 在 “ 互联 网 + ”的发展 以及应 用下 ,信息化 生产要素 全面监督 的作用 。现阶段 ,农 民必须利用信息化资料对农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探析
36“互联网+”背景下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的推动作用必不可少,互联网给各行业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对农业现代化产业进程的影响和贡献也是卓越的。
互联网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农业现代化产业链建设和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助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 “互联网+”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影响1.1 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为了真正地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要对农业土地建立严格、完善的流转制度,基于完备的土地管理制度可以快速推动中国农业产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链接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农业的生产管理制度,将信息化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进一步推动农业金融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助力现代化农业的产业规模化[1]。
如今中国面临着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要针对性地处理目前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等资源。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也出台了粮食安全维护的政策,鼓励“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中,支持农村电子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农村互联网经济体系的建设,扩大技术影响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打造新的机遇[2]。
1.2 成为农业发展驱动力现代农业产业链打造了先进的生产流通体系,互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操作流程的关键和核心,借力互联网技术可以改善农业生产体系,从农业生产工作入手提升农业市场的运行效率。
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现代农业的产业链转型,改善农业的生产结构。
张开荣 2 “互联网+”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措施当前国内农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相对落后,引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改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信息不对称和管理流程不规范的问题,给现代农业提高信息化程度,变革农业产业链,构建全新的农业生产规模和模式,引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的结合。
2.1 构建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平台为了改革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互联网技术收集和整理了多种类型的生产资料,助力农业生产模式的推进和改革。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重塑农业竞争力的关键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重塑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是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01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升级版”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纵向一体,农业与二三产业贯通融合,资源要素全流程优化,农业经营主体密切分工、有机联结的产业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形态。
2018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对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的有力抓手。
农业全产业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20年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47%。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顺应了产业发展升级的一般规律,实现了农业从抓生产向抓链条、抓产品向抓产业、抓环节向抓体系的转变,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选择。
02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重塑农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我国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纵向和横向融合发展,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大文章,协同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构建立体多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健全完善农业纵向产业链条。
保障粮食和食物供给是农业的基本功能,农业的纵向产业链贯穿了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部环节,是农业基本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
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影响国计民生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特色农产品,推行规模化生产,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品类齐全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中国的农村,素有“乡村振兴”的美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农村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成为了当务之急。
那么,该如何构建和完善农村生态农业产业链呢?首先,要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土地资源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应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分土地用途,防止过度开垦和荒废。
此外,还应推行节水农业,降低灌溉用水量,保护水资源。
其次,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农村地区要坚决治理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打造绿色生态的种植基地。
接着,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投身科技实践。
通过引进优质种苗、智能农机、精准施肥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链的畅通需要一个健康有序的流通体系。
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消费者信心。
同时,还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再次,要注重农民素质的提升。
农民是农村生态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科学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还要加强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政府应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种形式的组织,推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要加强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管理。
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信任。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进一步,要推动农村旅游和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农业产业链的构建离不开乡村旅游的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构建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构建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可以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农村居民就业问题、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以及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构建。
一、多元化农产品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链的支撑。
农村地区应推进农产品多元化生产,将传统农作物种植与果蔬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农产品生产的农业产业链。
例如,种植蔬菜的农民可以选择花生、豆类等农副产品进行种植,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农业合作社是构建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要形式。
农民可以通过加入农业合作社,进行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同时,农业合作社还可以通过统一销售、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和农产品的价值链提升。
三、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
农民可以通过进行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等环节,将农产品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价格。
同时,建立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有利于农产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提供科研经费和人才支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民合作,研发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品种等。
同时,应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升级。
五、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是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
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产品进入大型市场、超市等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销售额和附加值。
同时,还可以推行“订单农业”,通过与大型企业合作,提前确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农产品滞销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里,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距离很短,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运到集市上销售给消费者就完成了生产—消费转化过程,有的农产品也仅仅需要简单的作坊式加工就可消费,农业产业链接环节很少。
但在目前信息化、网络化、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变得多种多样,传统的农业已不再胜任这种供给职责,转而由第一、二、三产业联手分工协作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
农业加强与工业、商业等二三产业的联系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农业产业链的形成由此应运而生。
一、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农业产业链最早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然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充分显示了农业产业链给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
虽然各个国家对农业产业链的称谓不尽相同,依托的载体与模式各异,但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即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并对其中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流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期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构建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探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问题。
二、农业产业链构建的必要性(一)有利于增强农业企业的竞争能力从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来看,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
因为一个企业(或农户)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
在农业产业体系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企业生产与营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把流通和销售环节完全让渡给专业厂商来办理。
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实现互补,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增强。
农业企业与产业链的结合,产生了远远大于个体之和的综合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层次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增值环节的增加。
加入产业链的农民不仅可以得到高端环节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降低市场交易风险,而且可显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产业链理念的树立,有利于在广大农民中打破狭隘的地域概念和单纯的利己观念,树立大市场和分工合作的新理念,同时也有助于农民拓展经营思路。
(三)有助于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农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延长有利于工业产业链和城市消费的对接,不仅可以打通城乡供销通路,实现城市加工经贸企业和广大农户的合作双赢,更有助于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实行。
三、我国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一)农业产业链窄而短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特色农产品链不多、不长、不协调,名牌农产品链少,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
二是下游产业发展滞后,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
其中对农业产业链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加工业,大量的农产品没有经过精加工和深加工就进入市场,没有实现相应的附加价值。
此外,没有相应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配套和链接,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中的腐烂、浪费损失严重。
农业产业链仍具窄短特征。
(二)农业产业链断层,联接不畅一方面,人为割断产业链。
表现为行政性区域市场分割和行业分割,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地方保护主义,被不同部门和行业分割的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阻碍了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另外,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信息化程度整体较低,一般公司、合作社、农户没有财力也没有能力来进行较大的信息网络的建设。
农户和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信息能力差,信息传递效率有限,信息流的滞缓、偏差、断线阻碍了产业链联结。
再加上农业的分散性和小规模特点,使得农业产业链松散,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信息传输、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加之诚信问题和机会主义,增加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费用。
(三)农业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链运作效益的发挥依赖于各利益主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真诚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
然而,由于农产品市场的特殊性,目前我国多数农户还是在分散经营,几乎是以完全竞争的形式,将农产品销售给批发商或者零售商。
农户在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市场交易成本高昂,难以分享农业产业链运作带来的效益。
现有的农业产业链组织也以小型、松散联合的形式为多,环节的组织不协调,企业与农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组织不协调,影响了整个农业的效率与竞争力。
四、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使农业产业链组织从松散到紧密,从生产为主到销售为主,从单一到综合,从短到长,从小到大,从内到外。
(一)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一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
二是增加产业链横向延伸。
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
农业生产不仅是获得农产品的过程,其间,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可以开发旅游观光农业,还可以作为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
三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
即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二)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构建农业产业链,目的之一是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能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使农民真正得利。
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
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其具备参与产业链的能力。
(三)促进产业链协调顺畅强化整链意识,使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顺畅协调,降低交易费用,获得整链效益。
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来整合和引导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积极推行定单农业,使农户与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共同体。
尽量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人为割断产业链,将农产品生产流通纳入正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1.加快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
大量的研究表明,参与共享信息的产业链中的各成员能够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能够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从而可以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同时,农产品的价值增值也能够随着产业链的信息化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而实现。
因此,各产业链组织都应化大力气来建立农产品信息链管理系统,简单的有人工信息网络,如通过电话、传真等传递信息,复杂的有电子互联网络,通过网页、网站等互联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或实现直接的网上供需交易。
农产品信息链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物流系统。
农产品物流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
农产品物流量大;物流运作具有相对独立性;物流点多、面广;加工增值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等。
对农业企业而言,物流也日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增值源泉。
产业链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花费在产品周转上,要从产业链中获得利益,关键是通过减少存货与改善物流运作以削减产业链成本。
建立农产品物流链管理系统的思路不外二条,一是在产业链中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并加强管理,二是采用第三方物流系统进行物流外包并加强管理。
哪一种办法省钱、省力、有效就采用哪一种办法。
物流的安全、快捷、省钱就是考察农产品物流链管理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3.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一是健全农村金融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硬件设施,强化规范管理,培育区域的专业农产品批发中心,通过政策引导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
三是大力发展信息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发挥超市在大中型城市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四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农产品期货市场,品种选择上可以推出商品化程度高的大宗产品,交易方式上可以先发展长期合同,以稳定供求关系,规避风险,从而实现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健康、持续和高效地运行与发展。
(四)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由于我国各地的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形成条件、市场发育程度、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必将以多种组织模式和发展类型同时并存。
因此,构建农业产业链要因地制宜,因部门(行业)、产品而异,寻求最适合的组织形式。
1.“公司+基地+农户”。
是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现有机的联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链组织。
2.“合作经济组织+农户”。
主要以社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等为中介,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龙头企业提供收购、粗加工等服务,降低了农户、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使双方之间的联结程度更为紧密,利益分配更趋合理。
3.“市场+基地+农户”。
这是以生产者与专业市场经营组织间通过合同形成较稳定的购销关系,是一种以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根据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发展传统产业,形成区域性主导产品,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沟通产销联系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
4.其它模式。
主要指农业综合企业、各级农业服务体系或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以契约关系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所形成的农业产业链组织。
在该模式中,科技带动型居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