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名师教案川教版
《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初年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掌握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
知道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研究清朝前期普遍推广和种植的高产作物,合作探究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问题,使学生掌握相关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秦朝巩固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手工业和商业
教学难点:对手工工场特点、实质的理解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
每年都有游客来观赏乔家大院的建筑,品味晋商文化,想象晋商的富有。
晋商的主要活动有哪些?与之匹敌的商帮叫什么?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清朝前期普遍推广和种植的高产作物有哪些?
探究点二: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问题?
探究点三:清朝手工工场的特点、实质及生产过程?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包括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意义,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的主要史实。
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2.通过思考和概括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思考和总结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观察《耕织图》和《清朝开荒执照图》,了解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依据历史图表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2体会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得出清朝前期的兴盛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清初的统治者实行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2.清朝前期农业的继续发展是清朝封建剥削制度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清朝前期工商业繁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辩证地看待人口的增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及意义。
难点:如何辩证地看待人口的增长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清军是如何入关的?师:1644年,清军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农民政权被颠覆了。
清军入关后,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战争延续了20多年,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残破景象。
清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保证封建剥削的顺利进行,逐步调整了统治政策。
在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下,农业、手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那么,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学生回答:明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二)、讲授新课:师:我们一般是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学习经济发展的特征。
首先进入本课的第一篇章:一、兴盛的基础一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师:清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背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请同学们阅读本目的第1段内容,找出上述问题。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目标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②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
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⒈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⒉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三、教学要素⒈教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
⒉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⒊课时:1课时⒋课型:新授课四、教学过程⒈复习清朝前期的政治思想统治措施⒉导入新课紧接复习内容,提示学生清朝前期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都承袭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做法,在经济上会实行怎样的政策?结果怎样?由此导入新课。
⒊讲授新课(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明朝末年大动荡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政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也是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3.结果: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4.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及大运河等;③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髙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5.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学习此节内容时,让学生思考认识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清朝前期的手工工场;晋商和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一首歌这样唱到: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山西省不仅有美丽的风光,更有雄伟的建筑,比如乔家大院。
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始建于清朝,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很有幸,我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老师带领着大家,一起穿越回清朝,感受一下那时的乔家大院,那时的晋商,那时的社会经济。
二、合作探究,新课教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清朝初年,由于经过数十年的战争,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集权统治,缓和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不得不实行一些恢复经济的措施。
2.措施:(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大力兴修水利。
(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也是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学生讨论: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意义?教师总结: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增加粮食产量;改善饮食结构;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虽然出现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
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清朝开荒执照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
答案提示:(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图片展示。
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3.图片展示。
《盛世滋生图》局部4.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5.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课题:第 19 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2. 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3. 通过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学习,感受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 难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提问: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从而引出课题。
2. 新课讲授(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①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②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介绍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①展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图片及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②组织学生讨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原因,教师进行总结。
(3)人口的增长①展示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增长的状况。
②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3.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4.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清朝前期的经济政策,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史料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ppt课件2
四、探究点:康乾盛世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684—1795),康熙雍正乾隆 调整政策,使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与发展,国家巩固, 社会相对稳定,一派盛世景象,称康乾盛世。
课堂小结
农业、手工业 的发展
清 朝 前 期 的 兴 盛
商业的繁荣
人口的增长
康乾盛世
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兴修水利 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广泛 手工业生产工具改进技术提高规模 扩大,分工更加细密,南京成为新 丝织业中心 农村集市贸易统一,社会稳定; 耕地扩大,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 繁荣;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人民辛勤劳动。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社会稳定时间长 盛世景象
作业: 概述清初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 P111甘薯的引进与推广
(二)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规模扩 大,分工细密。 (2)制瓷中心景德镇规模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3)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棉布花色式样繁多, 矿冶业采煤业造纸业等得到发展。
二、探究点:商业的繁荣
商业繁荣的条件: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 进了商品的流通。使商业更加繁荣。 商业繁荣的情况:农村集市贸易快速发展、城镇集市 繁荣,店铺林立,商品繁多,交易活跃。 北京、汉口、苏州、佛山号称天下四聚,形成了一些 大的商邦:晋商和徽商。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内容,特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清朝前期的社会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引导思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清朝前期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5.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清朝前期兴盛的原因及表现: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理解其内在联系。
2.清朝疆域扩张与民族关系:这是本章的难点,要求学生掌握清朝对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区的统治,以及民族融合与矛盾的处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清朝的建立过程,包括清朝的起源、建立者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历史人物。
2.掌握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兴盛表现,如康乾盛世的形成、农业生产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等。
3.了解清朝前期的疆域扩张与民族关系,包括对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区的统治。
4.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清朝前期兴盛知识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堂所学,绘制一张关于清朝前期兴盛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清朝的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疆域扩张等方面的内容,以直观地展示清朝前期的发展状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的兴盛导学案 川教版
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导学提纲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1)条件: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生产,面积大幅度增加。
(2)表现: 等粮食产量显著提高;甘薯和普遍推广和种植;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更广泛。
2.手工业:(1)条件: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手工业有一定程度的改进。
(2)表现:生产技术提高、扩大、生产分工更加细密;制瓷业中心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瓷器制作的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 成为丝织业中心;松江、生产的棉布畅销各地等。
二、商业的繁荣1.条件: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使商业更加繁荣。
2.表现:在农村,快速发展;在城镇,不仅有各种各样的集市,还有林立的店铺,商品种类繁多,交易活跃。
3.代表:北京、、、佛山是清朝前期的四大商业城市,号称“天下四聚”。
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国力强盛,社会稳定,耕地面积扩大,的广泛种植,加之清政府推行“,”的政策。
2.影响:人口的增长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快速的大幅度增长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康乾盛世1.时间:清朝至乾隆年间(1684—1795)。
2.措施:统治者调整政策,使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3.结果:国家巩固,社会相对稳定,史书称这一时期为“”或“康雍乾盛世”。
巩固训练1.在清朝统治初期,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CA.引进新的农产品B.大力兴修水利C.增加耕地面积D.研发新的农业生产丁具2.清朝农业发展的表现不包括()DA.耕地面积扩大B.水稻等粮食产量提高C.推广高产作物种植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3.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
清朝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是()DA.南京B.松江C.广州D.景德镇4.下列哪些地方生产的棉布畅销各地()D①南京②苏州③无锡④松江⑤杭州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5.清朝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DA.新丝外销日本及欧洲B.兴起了许多商业城镇C.店铺林立D.资本主义诞生6.在清朝时期,人口有重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BA.国力强盛,社会稳定B.耕地面积扩大,种植高产作物C.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政策D.康雍乾的有效政策7.“康乾盛世”时在位的皇帝有()B①顺治帝②康熙帝③乾隆帝④雍正帝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8.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材料二:湖广熟,天下足。
【K12学习】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学案(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学案(川教版)学案设计学科历史班级主备教师学生姓名使用教师使用时间课题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教学目标:了解明清经济繁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康乾盛世重点:经济繁盛与康乾盛世难点: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设计:一、基础部分科技进步与制度变革:1、_______________是推进经济繁盛的动力。
明清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两部科技著作是:___________和_______。
清朝前期在岭南大面积推广__________;明代引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产作物。
请简述明清两代的赋役制度变革:明中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清朝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新生产关系的萌发: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以商品生产为目的,采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
时间: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康乾盛世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表现:①农业__________________;②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③商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测试训练如果你生活在明朝,下列作物中,你能吃到的是①玉米②甘薯③占城稻④马铃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明朝时传入我国,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是①小麦②玉米③荞麦④甘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稀疏地出现在A.江南一些地方B.淮北一些地方c.东北一些地方D.西北一些地方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A.一些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B.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c.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D.一些手工业行业技术分工很细明朝的经济依然是A.奴隶制经济B.原始经济c.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康熙帝在清军进入台湾后,设置台湾府。
【历史课件】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川教版)
清 朝 前 期 的 兴 盛
农业、手工 业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 人口的增长 康乾盛世
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高产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南京成为新丝织业中心
集市贸易快速发展、城镇集市繁盛 天下四聚
社会稳定、农业发展
耕地扩展、永不加赋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社会稳定时间长 盛世景象
五彩侍女婴戏 图罐 紫 (地 清珐 康琅 彩 熙折 年枝 间莲 ) 纹 瓶
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康熙年间)
粉彩九桃纹过枝盘 (清雍正年间)
农业、手工业进步 推动商业繁荣
清代节日集市
姑苏繁华图
二、人口的增长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01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第19课 清朝前期的兴盛
本课知识要点
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 二、人口的增长 三、康乾盛世
阅读课文P106---P110页内容,理清知识结构,勾划 重点知识点,完成练习册中【知识结构】相关填空。
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
阅读教材106—108页,找出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 的具体表现。 水稻产量提高 农 业 甘薯和玉米普遍推广和种植 棉花、烟草、甘蔗种植更加广泛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康乾盛世
阅读教材110页,转告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是怎样形成的?
清朝康熙至乾隆时期,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 展,国家巩固,社会相对稳定,一派“盛世”景 象,史称“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
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
清圣祖玄烨康熙帝
1662~1722在位
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1722~1735在位
清高宗弘历乾隆帝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 川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川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川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川教版的全部内容。
《清朝前期的兴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1。
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2。
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第19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展示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活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
2.运用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史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课程相关的历史史料和图片。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如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资料。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有哪些影响?海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2.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地图册等资料,归纳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了解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
2.结合《清代纺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图文资料,探究清朝经济与前代相比的发展表现。
3.通过问题探究,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认识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并通过中外对比,感受发展中的隐忧,认识多角度看历史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难点:1.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对手工工场,商帮等专有名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片)《中国春运》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统计图。
设问)看了这张图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过渡)但这不是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比例最高时期、(出示资料)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达到3亿,占到世界1/3。
(设问)这是什么时期?生:……师:清朝前期指1636年--1840年,尤其是康雍乾三朝。
那时,清朝策马中原,一统江山;前期统治者,长袖善舞,在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而这一切的重要基石就是经济大发展。
人口快速增长就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
那么清朝经济到底怎样呢?(出示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明确目标】师:我们通常从哪些角度了解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师:今天我们增加一个角度人口的增长。
三、【学习过程】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师:同学们认真读书,归纳整理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注意抓住关键词来描述史实。
生:分组发言。
【知识提纲】农业发展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水利设施较前代更加完善;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湖广熟,天下足”;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学案(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学案(川教版)学案设计学科历史班级主备教师学生姓名使用教师使用时间课题第19课明清经济繁盛与清前期盛世辉煌教学目标:了解明清经济繁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康乾盛世重点:经济繁盛与康乾盛世难点:资本主义萌芽教学设计:一、基础部分科技进步与制度变革:1、_______________是推进经济繁盛的动力。
2、明清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两部科技著作是:___________和_______。
3、清朝前期在岭南大面积推广__________(粮食作物);明代引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产作物。
4、请简述明清两代的赋役制度变革:明中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清朝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生产关系的萌发: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征以商品生产为目的,采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
3、时间: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康乾盛世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①农业__________________;②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③商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测试训练1、如果你生活在明朝,下列作物中,你能吃到的是()①玉米②甘薯③占城稻④马铃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明朝时传入我国,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是()①小麦②玉米③荞麦④甘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稀疏地出现在()A.江南一些地方B.淮北一些地方C.东北一些地方D.西北一些地方4、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A.一些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B.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C.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D.一些手工业行业技术分工很细5、明朝的经济依然是()A.奴隶制经济B.原始经济C.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6、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7、康熙帝在清军进入台湾后,设置台湾府。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疆域的扩大。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清朝历史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清朝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本课的内容,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如康乾盛世、疆域扩大等。
但是,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联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以及疆域的扩大,掌握康乾盛世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疆域的扩大。
2.难点:康乾盛世的特点,以及清朝前期历史事件的联系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疆域的扩大。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康乾盛世的特点,以及清朝前期历史事件的联系和理解。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清朝前期的历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
3.视频:准备与本课相关的历史事件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清朝版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疆域的扩大。
同时,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康乾盛世的特点,以及清朝前期历史事件的联系和理解。
2021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word教案-医药卫生
2021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word教案-医药卫生2021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word教案课题章节第七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课题名称: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课标要求:通过清朝经济进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重点:农业、手工业的进展难点:清朝前期经济进展的缘故四步互动课堂教学过程一、揭示目标,学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标要求”,看书完成学生自学内容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看书,并将下列问题的答案在书中勾画出来)1、清朝前期农业进展的缘故和具体表现?2、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史实给我们如何样的启发?3、清朝前期手工业进展的缘故和具体表现?4、清朝前期商业繁荣的缘故和表现?5、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缘故?如何认识人口的增长?6、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局面是?形成的缘故有哪些?三、学生展现,教师精导(一)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完整(二)组内合作交流:梳理中国古代史上的盛世,并归纳这些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缘故,并分析能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如何样的体会?四、边练边清,巩固提升1、清朝前期,面积大幅度增加。
等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高产作物和普遍推广和种植,成为我国南北方的要紧粮食。
、、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2、随着的进展,手工业也得到进一步进展。
手工业得到改进,得到提高,扩大,更细密。
制瓷业中心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制作工艺有新突破。
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
、的棉布畅销。
、、也得到进展。
3、清朝前期,、的进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使商业更加繁荣。
在农村,快速进展。
、、、是清朝前期的四大商业都市,号称“”。
4、清朝前期,由于等政策,人口迅速增长。
5、经济的全面进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促使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局面――“”的形成。
6、(16 A)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精湛的科技聪慧与东方民族精深的审美意趣。
清朝时期中国闻名的制瓷中心是()A.南京B.松江C.广州D.景德镇7、下列哪些地点生产的棉布畅销各地()①南京②苏州③无锡④松江⑤杭州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8、“康乾盛世”时在位的皇帝有()①顺治帝②康熙帝③乾隆帝④雍正帝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教案
课题章节第七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课题名称:第19课清朝前期的兴盛
课标要求: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重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难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步互动课堂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学法指导
学生阅读“课标要求”,看书完成学生自学内容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看书,并将下列问题的答案在书中勾画出来)
1、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2、清朝前期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史实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4、清朝前期商业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5、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如何认识人口的增长?
6、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局面是?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三、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一)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完整
(二)组内合作交流:
梳理古代史上的盛世,并归纳这些盛世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并分析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怎样的经验?
四、边练边清,巩固提升
1、清朝前期, 面积大幅度增加。
等粮食产量显著提高。
高产作物和普遍推广和种植,成为我国南北方的主要粮食。
、、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2、随着的发展,手工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手工业得到改进, 得到提高, 扩大, 更细密。
制瓷业中心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制作工艺有新突破。
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
、的棉布畅销。
、、也得到发展。
3、清朝前期, 、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使商业更加繁荣。
在农村, 快速发展。
、、、是清朝前期的四大商业城市,号称“”。
4、清朝前期,由于等政策,人口迅速增长。
5、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促使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局面——“”的形成。
6、(16 A)瓷器凝聚了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
清朝时期著名的制瓷中心是()
A.南京B.松江C.广州D.景德镇
7、下列哪些地方生产的棉布畅销各地()
①南京②苏州③无锡④松江⑤杭州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
8、“康乾盛世”时在位的皇帝有()
①顺治帝②康熙帝③乾隆帝④雍正帝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