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音乐必修一《醇厚的中原韵》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歌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 民间歌舞曲,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 花鼓。
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
《好汉歌》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 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 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 源泉之一。
类型
作曲 不受专业限 制,人民自 发的口头创 作。
曲调 在长期口 头传唱的 过程中不 断变化发 展。
课程名称:《醇厚的中原韵》 学科:音乐 年级:高一 版本:人教版必修一
温故而知新 :
歌名 《赶牲灵》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地域、民族
陕北民歌 蒙古民歌
《北京的金山上》
藏族民歌
学习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 、 《王大娘钉缸 》 , 感受、体验不同地区民歌的韵味和音乐风 格,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 . 21 2 - |
. . . . . . 35 | 3 2 1 6 1 - |
. . . . . 1 3 23 5 | 2 7 6 5 6 - | . . 1. 2 7 6 5 3 | 5 - - |
前一乐句的结束音与下一乐句的开始音有什么 联系?这种创作手法叫什么?形成了怎样的结构?
知识点:
《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
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
合)。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中原民歌的音乐特点。
2.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 “鱼咬尾”及
“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式。
3.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歌曲背景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其旋 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是一首带有山歌 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来 传遍了全国。
这首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 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 。
记谱
风格
民歌
具有鲜明 口耳相传。 的民族特 征和地方 特色。 体现了作曲 者的个性特 征。
创作歌曲
专业的作曲 技法。
完成后基 有实谱记 本不再改 载。 变。
1、语言:具有地方特色。 2、节奏: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较自由。 3、曲式结构:篇幅较短,篇幅长的多使
用同一旋律不同歌词。
拓展与探究
根据“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请 同学们试着用这类方法写一首短wk.baidu.com。
“鱼咬尾”是指前一乐句的结束音和下一乐 句的开始音相同。
“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起”:音乐主题的呈式。 “承”:对主题的巩固;承上启下。 “转”:使音乐内容深化,节奏、调 式、调性形成对比。 “合”:综合全曲,大团圆。
《王大娘钉缸》
思考 1、这首民歌表现了 怎样的音乐风格? 2、作品中的两个角 色分别是什么? 3、你能联想到哪首影视歌曲的旋 律与它相似?
对比欣赏王世慧与彭丽媛演唱的《沂 蒙山小调》两个版本有什么不同?分别在 节拍、语言、速度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王世慧:原小调 四四拍 方言 风格上显得 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彭丽媛:变体 四三拍 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 热情洋溢。
. . 2 5
. 2 . 5
. . 32
. 2
. 3
. .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