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课件
道家学派创始人,所著《道德经 》为道家经典,影响深远。
中原的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标志着中原进入奴隶制 社会,开创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
商朝灭亡与西周建立
商朝末年暴政频仍,周 武王联合诸侯伐商,建
立了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竞相改革,出现百 家争鸣的局面,中原文
化逐渐形成。
中原的历史遗迹
洛阳龙门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原佛教艺术的辉煌成 就。
嵩山少林寺
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以武术闻名于世 。
殷墟遗址
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04
中原的艺术与民俗
中原的传统艺术
010203Fra bibliotek传统绘画
中原地区有着悠久的绘画 传统,以工笔和写意为主 ,注重线条的运用和意境 的传达。
书法艺术
中原书法家在楷、行、草 、隶、篆五种书体中均有 卓越表现,其风格或雄浑 豪放,或清丽脱俗。
中原的地理与自然景观
中原的地理环境
1 2
3
地理位置
中原地区位于中国中部,包括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 份。
地形地貌
中原地区以平原和盆地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适宜农 业发展。
气候特点
中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适合多 种农作物生长。
中原的自然景观
山水景观
中原地区拥有嵩山、华山等著名山景,以及黄河、长江等大河景观。
生态景观
中原地区的森林、草地和湖泊等自然生态景观丰富多样。
农业景观
中原地区是中国农业的重要基地,农田、果园和养殖业等农业景观独具特色。
中原的旅游资源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教学内容:欣赏民歌《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初步认识其音乐风格,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以及民歌和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目标:一、聆听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及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从调式、节拍、歌词、旋律等方面比较其地方特征;二、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就你所发现的现象作分析,说一说专业音乐创作和民歌之间的关系;三、比较一下,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这两首歌曲,初步认识并运用“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创作具有“鱼咬尾”特点的简单旋律片段,初步了解中原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茉莉花》导入:听歌曲《茉莉花》回答问题1:请你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2: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是哪一种类型的歌曲?(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特点,以及民歌的分类。
)二、新课教学:《醇厚的中原韵》(一)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1、从曲名的字面上解读《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描绘沂蒙山风光的歌曲,是一首具有山歌风味的小调。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2、教师范唱.(学生总结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演唱风格,揭示其“醇厚”的民歌风味。
)3、聆听《沂蒙山小调》思考: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构成?这首歌曲在结构上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鱼咬尾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4、学生跟着音乐演唱歌曲,教师评价。
7、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演唱,再次感受醇厚的民族韵味。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演唱,使学生的感知、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从中感受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二)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聆听《王大娘钉缸》,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十分相似?衬词部分在歌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演唱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2、学生聆听对比《好汉歌》中的相似旋律。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
后,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
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la、sl这四个音上。
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
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
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
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文化·音乐·课堂——优秀课例《醇厚的中原韵》评析
文化·音乐·课堂——优秀课例《醇厚的中原韵》评析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实践推动着学术研究的发展,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优秀的教学课例在不断涌现,其中包括《醇厚的中原韵》。
这是一项结合文化、音乐和课堂游戏等组成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它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其中部分内容可以介绍如下:首先,该课例融入了多种艺术元素,以文化和音乐的方式来呈现传统的文化与时尚的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了古典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带给世界的独特之处。
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一些古典乐曲,如《阳春白雪》,用音乐表达古代文化中关于秋天的美丽、宁静和神圣。
其次,通过结合教学与游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得到积极的反馈。
课堂游戏包括实物探索、音乐赛跑、图片游戏和讲故事等,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活泼、开朗,乐于学习,激发了学生对文化和音乐的兴趣。
此外,这一课例更强调新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从实况观察、聆听和感知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将传统的文化与时尚的音乐融合在一起,从而打造新的文化风格。
最后,这一课例同时也支持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理念。
课堂游戏尤其能够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体验传统文化,让他们意识到古老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总之,《醇厚的中原韵》课例不仅可以满足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更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文化和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而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因此,这一课例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与研究,为推动教育改革作出重要贡献。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作业设计方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醇厚的中原韵》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河南豫剧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韵味。
2.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观看一部河南豫剧的经典片段,记录其中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并与同学分享。
2. 结合所观看的片段,自行选择一段有代表性的豫剧唱腔,模仿并录音(如果有条件,可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 分组完成一份以“醇厚的中原韵”为主题的宣传海报设计,要求突出豫剧的特点,并运用相关的音乐元素。
4. 每位同学撰写一篇关于豫剧的短文,阐述自己对豫剧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少于150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真实、客观,符合课程要求。
2. 独立完成各项作业,禁止抄袭和作弊。
3. 小组合作需体现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参与设计和制作。
4. 提交的作业应按照要求规范,确保质量。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质量、参与程度、团队协作、创新性等。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以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课程的学习。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作业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或邮箱。
2.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4. 鼓励学生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交流,就作业中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咨询,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观看豫剧经典片段、模仿唱腔、设计宣传海报以及撰写短文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和感受河南豫剧的独特魅力,同时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作业要求明确,评价方式客观公正,旨在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课程的学习。
在作业反馈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提交作业、听取教师点评、修改完善以及与教师交流等方式,获得有益的反馈和建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文化·音乐·课堂——优秀课例《醇厚的中原韵》评析
文化·音乐·课堂——优秀课例《醇厚的中原韵》评析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情感,激励我们前行。
优秀教学例子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醇厚的中原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醇厚的中原韵》是一首歌曲,歌曲以中原文化为主题,歌词贯穿着古典文学的风格,把七种不同的文学元素融合在一起,唱出了人们对祖国的深情思念。
课堂上,老师在分析歌曲的时候,就会把它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
如末句“故乡,无限深情,中原古老韵味”,就可以看出学生对中原文化认识的深刻,古老韵味也让人们怀念故乡,感受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当课堂开始讨论和探讨时,老师会让学生先就歌曲的某些段落和词汇进行改写,让学生理解歌词中所涵盖的文学内容。
学生们听完老师的分析,纷纷尝试着改写歌词,有的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悟,有的是青春的憧憬,还有的是对母校的特殊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学生们的卓越才华。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歌曲的文学元素,理解中原文化的韵味,让文学理论更加活跃起来,让文学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沟通桥梁。
同时,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改写,扩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真正从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文学的力量。
而且,老师还会引入当代新实践,把课堂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根源以及其对今天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醇厚的中原韵》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歌曲,在课堂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
而优秀教学活动是把学生们带入中华文化广阔的海洋的必备大船,在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把文学理论与生活深度融合,让文学更加活跃起来,让文学与学生文化之间的距离更近一步,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写入学生的心中,从而让文学的收获更加丰硕。
《醇厚的中原韵》课件
中原韵成为国内外艺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认同
中原韵作为中原地区的代表性音乐,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文化认同与自豪感。
结语
《醇厚的中原韵》PPT课件希望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精彩的演示,让大家更好地 了解和欣赏中原韵这一独特的音乐文化。
中原韵的传承离不开对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创造力的发挥。
1
传统基础
中原韵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保留了传统的元素和风貌。
2
革新尝试
创作者们通过不断尝试创新,为中原韵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3
现代发展
中原韵在当代音乐领域继续发展壮大,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中原韵的艺术形式
中原韵通过多种艺术形式为人们带来丰富的视听盛宴。
戏曲元素
中原韵与中国传统戏曲有着紧密的 联系,借鉴了戏曲表演的情感表达 方式。
孟州文化历史
作为中原地区的文化重镇,孟州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传统。
千年古都
孟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名人辈出
众多文化名人在孟州独具魅力的土地上诞生和成长。
文化底蕴
孟州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多种文化元素。
戏曲演出
中原韵与中国传统戏曲形成了独特 的演出风格和艺术魅力。
乐器演奏
中原韵以丰富多样的乐器演奏为人 们带来美妙的音乐享受。
舞蹈表演
中原韵通过舞蹈表演展示优美的舞 姿和舞蹈技巧。
中原韵在当代的影响
中原韵不仅深受音乐界的影响,也在当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传统传承
中原韵通过音乐学府和继承团体的努力,将传统音乐文化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醇厚的中原韵》PPT课 件
5醇厚的中原韵
6.带着问题聆听后,由老师介绍这首民歌的背景知识。(怎么样经过《十二月调》——《打黄沙会》——《沂蒙山小调》这种演变的过程)。
7.老师带着学生唱唱旋律,再次感受这首抒情好听的民歌。
(二)《王大娘钉缸》
(三)《孟姜女》与《孟姜女哭长城》
二.总结
1.先展示2幅图片,让学生猜猜是那种表演形式?——出示课件
编号
5
备课
时间
9.29
上课
时间
10.9
教具
CD机、钢琴
教
学
内
容
醇厚的中原韵
教
学
目
标
1.聆听三首中原民歌,感受体验它们的音乐情绪,结合学生收集、聆听的中原民歌,概括认识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
2.比较聆听《好汉歌》和《王大娘钉缸》,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以及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3.演唱或聆听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做比较,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4.这两首民歌都是根据孟姜女改编的,后者在前者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加花、修饰、改编而成的。这就是民歌中典型的“同体异变“的特征。
1.《沂蒙山小调》和《孟姜女》这两首民歌都是“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他们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很好的衔接起来,构成这种“鱼咬尾”的结构形式。
2.本课重点欣赏了三首中原民歌,它们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都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其音乐特点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节奏形式丰富,具有鲜明的中原民歌特点。
(2)再给学生们看一个精彩、幽默的flash。(一边听,一边回答哪句和《王大娘钉缸》旋律相同)。(链接图片)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醇厚的中原韵》嗨,小伙伴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我们中原地区那超级有魅力的音乐韵味呢。
我住在中原大地,这里的音乐就像我们这里的土地一样,充满着深厚的底蕴。
我奶奶就特别喜欢那些带着中原韵的曲子。
她总是说,听着那些歌,就像回到了过去的好时光。
我就很好奇呀,这中原韵到底有啥特别的呢?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去村里的大戏台看戏。
那戏台上的演员们一开口,那声音就像有一种魔力一样。
他们唱的是豫剧,那声调就像波浪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我就想啊,这就好比是爬山,一会儿爬到山顶,特别激昂,一会儿又走到山谷,低回婉转。
这和我们平时听的流行歌曲可太不一样了。
流行歌曲有时候就像一阵风,轻轻快快地就过去了。
可是这豫剧的中原韵呢,就像是一条深深的河流,缓缓流淌,里面装着满满的故事。
我有个小伙伴叫小明,他对这些中原韵的乐器可感兴趣了。
我们一起去看那些民间艺人演奏。
那二胡一拉起来,哎呀,就像有人在你耳边轻轻地诉说着什么。
我就问小明:“你说这二胡怎么这么神奇呢?”小明就说:“你看啊,这二胡就像一个会说话的老人,每一根弦就像他的舌头,吐出的声音都是充满了感情的话语呢。
”可不是嘛,那二胡的声音,一会儿像是在哭诉,一会儿又像是在欢笑,就像一个有很多情绪的人。
在学校里,我们也有音乐课。
老师给我们讲中原韵的时候,会给我们放一些歌曲。
有那种古老的民歌,那歌词就像一幅幅画。
比如说那首《编花篮》,“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
”简单的歌词,可是唱出来就特别有味道。
我就想啊,这中原的音乐就像我们吃的烩面一样,简单的食材,但是搭配在一起就特别美味。
烩面有宽宽的面条,就像中原韵里那长长的拖腔;烩面里的各种配菜就像音乐里的各种音符,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我还去过一个民俗博物馆呢。
在那里看到了好多和中原音乐有关的东西。
有那些古老的乐谱,虽然我不太看得懂,但是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我就觉得像是看到了古代的音乐人在那里认真地谱写着他们心中的旋律。
音乐课教案-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一、教材来源:本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音乐鉴赏模块P28—33页数)。
二、教学要求: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三、教材分析: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小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青春期会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束音依次收整在do、re、ia、sol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2、《王大娘钉缸》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
应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
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演唱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作品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作品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从而导入新课《醇厚的中原韵》
教授新课
请学生带着问题:1、这三首作品的情绪情感有何不同之处?2、它们都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音乐作品?
初听三部作品
初听之后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讨论过后派代表进行回答
听完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进行引导、总结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创作背景
三首作品分别单独欣赏
欣赏过后师生共同讨论这三首作品的调式调性及这三首作品的异同之处,加深学生对于大调式的认识,并找出主旋律进行哼唱,加深对于乐曲的熟悉度。
教师简单介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扩充学生的音乐知识
小组活动
根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学生即兴创编舞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教学时间
班级
课时
一课时
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并理解和尊重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小组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以及区别民歌与创作歌曲间的不同之处。
教材分析
通过对教科书及有关参考资料的综合、分析,主要解决:第一,确定本课时为实现这一单元乃至这一学期(一册课本)教学目标所应达到的教学要求;第二,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提要,即教学要点;第三,确定本课时的调控教学方案,既要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又要有应变措施,以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导入激趣
教学重点
学生在本堂课中能和够感受到这三首民歌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征并哼唱其主旋律。
教学难点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学案一、看本节课的内容为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材所选的内容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以及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通过学习这三首歌曲应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同时应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结构方法。
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歌曲介绍①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行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
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
抗日战争时期,这首曲调曾被填上《打沙会》的新词。
以后,在这首歌的基础上形成了这首新民歌。
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这首歌曲采用了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鱼咬尾”是指乐句间同音相连。
②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这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它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的代表曲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
这首歌曲的旋律是流行歌曲《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是作曲家创作的源泉之一。
③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这首歌的源头本在江苏,其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
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
流传到河北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
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翔实而细致;歌曲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
歌曲中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2、音乐知识①民歌与创作歌曲的联系和区别许多创作歌曲以民歌为创作的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当然,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也有区别。
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
高一音乐鉴赏课:《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鉴赏课:《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聆听、感受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的三首音乐作品,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懂得方言腔调对民歌曲调的影响,感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并探索其形成原因。
在这样的教学内容背景下,笔者以地域为轴,以三地方言腔调为助力,驾音乐的“战车”,带学生“逐鹿中原”,进而将“中州腔”“齐鲁调”“燕赵情”三个板块徐徐展开。
最后,以“中原韵” 收尾,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中原地区的整体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的主体以四个篇章依次展开,它们的标题尾字相连,组成本单元的大课题“腔调情韵”。
教科书中的三首作品,分别以“腔” “调”“情”为各自的侧重点展开聆听、体验和分析,并在“韵”上收尾,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统一;既以音乐为主线,又蕴藏着各地的人文与历史。
二、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的三首民歌,通过对方言、旋律、节奏、作品结构、创作手法等元素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2.通过对方言的模仿,对旋律曲调的模唱,对节奏、作品结构的分析与解读,使学生融入艺术实践与体验中。
3.理解民歌与地方语言、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懂得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进而认识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对我国的民歌产生喜爱之情。
唱下去。
因此,在这里我呼吁:让我们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自信,传承文化瑰宝!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2.难点:在对民歌方言、旋律、节奏、节拍、作品结构、创作方法等方面的分析中,使学生感受、理解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四、教学方法聆听感受法、演唱体验法、对比分析法、讨论互动法、实践活动参与法。
五、教学用具音响系统、多媒体系统、钢琴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以陕西地方语言腔调向学生问好,学生也可用自己的地方方言与教师交流,以此进行课堂互动来“暖场”。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受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和丰富内涵。
2. 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中原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原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并通过对比不同的音乐形式,加深对中原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中原音乐音频和视频素材。
2. 准备讨论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中原音乐的知识。
4. 准备好教室、音响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流行歌曲,请学生辨别曲风。
2. 讨论:什么是流行音乐?它有什么特点?3. 引入本课主题——民族音乐,介绍民族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二)欣赏《二泉映月》1. 播放《二泉映月》,请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2. 介绍阿炳的生平,以及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
3. 再次播放乐曲,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三)欣赏民歌《茉莉花》1. 播放《茉莉花》民歌,请学生感受其旋律和特点。
2. 介绍《茉莉花》民歌的起源和流传情况。
3. 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这首民歌。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四)感受中原韵味1. 播放一段带有浓郁中原韵味的音乐,请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中原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3. 布置任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一首具有中原韵味的音乐作品。
(五)小结1.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多学习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豫剧元素,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音乐魅力。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评委老师好,我是ⅩⅩ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醇厚的中原韵》,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总结六个方面谈一谈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将主要欣赏学习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以及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②探究这两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式的结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四、说教法学法自制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通过播放影视、欣赏、设置问题来组织教学,运用兴趣导入法、直观讲解法、视听结合法、鼓励表扬法来组织教学,进一步提高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其音乐风格。
五、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以播放视频导入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让我们首先来了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播放音频,配上风景图片,营造气氛,提高学生兴趣。
2.引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3.阅读文本整体感知引领问题,出示《沂蒙山小调》歌谱。
(组织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欣赏后谈感受)1.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 2.大家观后,前句的最后一个音就是后句开头的音,在音乐的创作中叫做什么?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我来总结: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的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4.巩固练习,随音乐哼唱,体会音乐情感5.下面我将请一位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
从她的发展至今,一直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如今民歌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足以证明她散发出来的魅力经久不衰。
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弘扬本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体验中国民歌与及相关文化的了解。
让民歌真正走进当代高中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在第一堂课时学生已对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中原民歌,感受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运用一些课外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孟姜女》、《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三首中原民歌,使学生感受中原民歌的风格特点。
2、聆听并学唱《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体验中原民歌的风味,简单介绍民歌的合唱改编及介绍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手法。
3、比较《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的旋律,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1.对比欣赏《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的旋律,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1.通过学唱《沂蒙山小调》,探究这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教学方法】音画有效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感体验式教学【教学过程】背景音乐一、导入导语:同学们,在上一堂课当中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民歌的特色,对我国民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民歌反映和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俗,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
今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一同来感受一下中原民歌带来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点击屏幕,出现一幅中原风光的美景图,标题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1分钟)(教学意图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画面展示,激发同学们对中原的无限遐想)二、介绍中原地区师:一说到中原啊,我就想起了金庸的武侠小说。
文化·音乐·课堂——优秀课例《醇厚的中原韵》评析
文化·音乐·课堂——优秀课例《醇厚的中原韵》评析
中国音乐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乐器、曲式、曲调都给中国音乐赋予了特别的音调和气氛。
让人感受到中国音乐的艺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就是“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是一位经常为中小学生讲授中国古典音乐以及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学者。
在授课中,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以及如何发现它的美感和心灵的活力与灵气。
在“醇厚的中原韵”的课堂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影像记录片、接受讲解、参加实践活动,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充分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醇厚的中原韵”更强调音乐的诗意和内涵,把中国古典音乐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们通过中国古典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听他讲课,总是能感受到他就是一个真正热爱音乐的人,而他包容的讲解,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深处。
此外,“醇厚的中原韵”的课堂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将中
国古典音乐灌注到乐器中,使学生们可以真正了解和把握乐器的技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立足文化,能够体会古乐的精神美。
“醇厚的中原韵”的课堂不仅鼓励开放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知道如何用现代艺术语言表达,去拓展传统音乐,让它更具时代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对于古典音乐文化的了解度和鉴赏力。
总而言之,“醇厚的中原韵”所设计的课程,不仅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古典音乐,并更贴近生活。
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古典音乐的美,也可以学习如何创新古典音乐,营造艺术氛围,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材来源:
本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音乐鉴赏模块P28—33页数)。
二、教学要求: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三、教材分析:
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小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青春期会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束音依次收整在do、re、ia、sol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2、《王大娘钉缸》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
应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
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
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曲子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
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在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
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
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免句式过渡的痕迹。
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
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
4、相关音乐知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不借助手写出记谱方法,是劳动人民自发创作并口耳相传,是不体现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
②民歌的音乐特点是较为短小,反复较多、自由、顺口,即兴性较强,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亲和力较强。
其二是不同的民族的民歌因为基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其音乐有着深厚的当地文化积淀,从而具有着本民族的风格特色,进而也成为本民族的音乐特征的标志。
其三是各民族或地区的民歌的旋律与本民族的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尽情发挥情感的运作和易于本地区的流传。
四、编者用意:
1、概括认识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
2、比较聆听《好汉歌》和《王大娘钉缸》后使学生初步认识到: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