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特色。
2. 通过学习中原地区的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感受中原韵的魅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介绍2. 中原语言特色的学习3. 中原音乐舞蹈的特色欣赏4. 中原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学习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中原文化主题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语言特色等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中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中原文化。
四、教学资源1. 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料:书籍、图片、视频等。
2. 中原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示范资料。
3. 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器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原地区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中原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中原文化知识竞猜目的:通过竞猜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
方法: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答对者给予奖励。
活动二:中原语言趣味学习目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原语言的特色。
方法:教师展示中原地区的方言视频或图片,学生模仿并练习。
七、教学实施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
步骤二:学习中原语言特色,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步骤三:欣赏中原音乐舞蹈,引导学生感受中原韵的魅力。
步骤四:学习中原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欣赏并尝试创作。
步骤五: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原文化。
八、教学反思内容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兴趣。
内容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内容三: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其他教学方法。
九、教学拓展拓展一:组织学生参观中原地区的文化遗址,加深对中原文化的了解。
拓展二:开展中原文化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篇一:醇厚的中原韵教案】醇厚的中原韵教案教学内容:醇厚的中原韵教学目标:(1)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和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温故知新师:聆听下面三段音乐,判断它们分别属于我国哪个地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阿拉木汗》《编花篮》。
生:西北民歌、新疆民歌、河南民歌。
师: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河南是属于什么地区的呢?河南是属于中原地区的。
一说到中原,熟悉金庸的同学肯定知道,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些中原的武林人士,什么天龙八部当中的乔锋与中原武林结下了不可解的仇怨,经常会出现什么中原人士。
那么有同学知道中原地区到底是指哪里吗?“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
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原韵”呢,就是河南、山东、河北这三个省的音乐了。
二、新授课(一)河南民歌1、听赏《王大娘钉缸》并简单介绍“地花鼓”。
师:首先,我要带同学去中原的中心,河南省。
那说到河南呢,我想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都定都在河南,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北宋就定都在河南开封,晚唐时定都在洛阳??河南还有很多著名的、美丽的景色,像洛阳的龙门石窟,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五岳名山的中岳嵩山,都是在河南省的,所以说河南是我们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
那在这样一遍瑰丽的土地上,又孕育着怎样的音乐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介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引领学生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原韵的特点和起源。
2.学习中原韵的基本发音规律。
3.培养学生的嗓音感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中原韵的介绍与发音规律。
2.模仿练习。
3.配套歌曲欣赏。
三、教学步骤1.铺垫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中原文化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中原韵的愿望。
2.导入通过课堂问答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原韵的起源和在中原地区的流行程度。
3.教学(1)介绍中原韵的基本发音规律,如清音和浊音的发音区别等。
(2)通过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发出中原韵的音调和节奏。
(3)确保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中原韵的发音规律,在模仿练习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发挥创新和表达个性。
4.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配套歌曲欣赏,深入感受中原韵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模仿练习中的发音准确性和流畅度来评价其掌握程度。
2.通过听歌时学生的反应和对中原韵情感的表达来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理解力。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相关音乐资源和课件。
七、教学反思本设计方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通过情感和文化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原韵的发音规律。
同时,在模仿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个性发展。
然而,对于一些发音困难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助教学手段。
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互动来获取学生的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八、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们通过学习和模仿中原韵,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魅力。
这种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既注重了学科知识的传授,也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2. 了解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3. 学会欣赏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4. 培养学生对中原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2. 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3.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和投影仪;2. 中原地区的地图和图片资料;3. 中原地区的音乐和舞蹈录音;4. 学生的手工制作物。
四、教学过程1. 利用图片和谈话导入主题,引起学生对中原地区的兴趣。
【呈现】2. 展示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并进行简要介绍。
【探究】3. 学生观看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视频,并进行讨论。
- 学生分组讨论中原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实践】4. 学生观看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视频,并进行欣赏和体验。
- 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中原音乐乐器并进行演奏。
- 学生学习中原地区的舞蹈动作,并进行小组表演。
【总结】5. 学生进行小结,归纳总结中原地区的重要特征、历史文化和音乐舞蹈。
- 学生用手工制作物展示中原地区的特色。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6.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原地区的其他方面,例如传统节日、美食等。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价他们对中原地区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2. 评价学生的音乐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3. 概括评价学生在手工制作和展示中表现出的创意和才华。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原地区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资源和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的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避免赶进度的情况发生。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适当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佳。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1、《沂蒙山小调》(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高中音乐_中原情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原情韵》【课时安排】 1课时【课业类别】鉴赏课【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2、分析“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演唱山东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导入本课内容——中原民歌。
2、分析《沂蒙山小调》的音乐特点:(1)体裁?(2)节奏?(3)旋律?(4)衬词?(5)方言?(6)风格?(7)调式?(8)“鱼咬尾”创作手法(知识巩固:分析《东风破》采用的创作手法——鱼咬尾。
)3、学唱《沂蒙山小调》。
4、播放四段民歌片段,找出中原民歌。
5、总结: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小调最为丰富;徵调式居多;粗犷的气质;醇厚的情感;诙谐的格调;爽朗的热情;多用方言演唱。
【课后作业】1、搜集各地的民歌,同学们课下互相交流。
2、学唱一两首根据中原民歌改编的流行歌曲。
《中原情韵》学情分析让学生首先了解中原地区的概念,它是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主要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即山东、河南、河北。
再让学生了解《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不断修改,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经过群众努力,才定型的。
这样便于学生掌握对歌曲的理解程度。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
音乐风格高亢、嘹亮、热情、爽朗。
它的全部歌词只有四句,歌曲的结构形式比较规整、严谨,每一句的尾音和后一句的首音都是相同的,这种比较独特的创作手法就是“鱼咬尾”。
并且整首歌曲的四个乐句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方法,这种运行方式更加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确立了旋律发展中它的功能地位。
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灵活的巩固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不仅仅可以运用到民歌创作中,还能被流行歌曲的创作所采用。
周杰伦一曲《东风破》就很好的运用了这种创作手法,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能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可以根据自己课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以此类推,分析出“鱼咬尾”创作手法在《东风破》里的体现。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原地区的音乐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会演奏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
3.了解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4.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和特点。
2.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演奏。
3.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和特点。
4.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和特点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
中原地区音乐的特点是醇厚、稳重、朴实、典雅。
主要表现在旋律上,如《大风歌》、《红梅赞》等等。
同时,中原地区也有独具特色的舞蹈和器乐,如《秧歌》、《二泉映月》等等。
2. 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演奏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有很多种,如琵琶、古琴、扬琴、二胡、笛子等等。
其中,我们主要学习琵琶和二胡的演奏技巧和基本乐曲。
通过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乐器的特点和韵味。
3. 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和特点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多样,如秧歌、花鼓戏、绕口令歌、敬酒歌等等。
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原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情感,是中原地区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 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展示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分析其中的乐曲结构、旋律和节奏。
同时,也让学生分析该作品反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原地区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学习和互动,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音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掌握中原地区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基本乐曲,并能够欣赏和分析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
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以此为基础激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延伸与中原地区音乐相关的延伸学习可包括以下方面:•了解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
•实地体验中原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高中音乐_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
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三、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四、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听赏法2、讲解法3、体验感受法4、对比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七、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民歌,大家知道它是哪首歌吗?授新课:1、《沂蒙山小调》(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醇厚的中国韵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辛苦!我是( )号选手周峰,我说课的题目是《醇厚的中原韵》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醇厚的中原韵》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指导和引领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情绪以及风格。
柯达伊曾经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醇厚的中原韵》主要介绍了三首比较有代表性的的民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
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这首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它是流行在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的一首代表曲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更能表现“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以及高一年级学生心理认知特征的分析,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情绪比较器地方特征有何不同?明白理解“起承转合”四句式的含义并能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等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分辨出以上的三个地区的民歌。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对中原民歌产生兴趣并愿意探索其地方的音乐和文化知识。
这些预设的目标,体现了音乐课程“以音乐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特征。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并生成新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了解独特的民族风特有的地方风格难点:根据它们的音乐风格判断出它们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可能发展水平,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直观教学法、音乐欣赏法。
音乐课教案-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一、教材来源:本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音乐鉴赏模块P28—33页数)。
二、教学要求: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三、教材分析: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小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青春期会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束音依次收整在do、re、ia、sol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2、《王大娘钉缸》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
应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
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评委老师好,我是ⅩⅩ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醇厚的中原韵》,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总结六个方面谈一谈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将主要欣赏学习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以及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②探究这两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式的结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四、说教法学法自制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通过播放影视、欣赏、设置问题来组织教学,运用兴趣导入法、直观讲解法、视听结合法、鼓励表扬法来组织教学,进一步提高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其音乐风格。
五、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以播放视频导入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让我们首先来了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播放音频,配上风景图片,营造气氛,提高学生兴趣。
2.引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3.阅读文本整体感知引领问题,出示《沂蒙山小调》歌谱。
(组织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欣赏后谈感受)1.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 2.大家观后,前句的最后一个音就是后句开头的音,在音乐的创作中叫做什么?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我来总结: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的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4.巩固练习,随音乐哼唱,体会音乐情感5.下面我将请一位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高中音乐鉴赏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doc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的创作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创作手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
2、感受创作手法,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乘坐大巴走进中原,去欣赏那里的民歌。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1、通过欣赏两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感受中原韵的醇厚,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通过鉴别、分析《沂蒙山小调》的旋律结构特征,认识“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意Biblioteka 。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2、通过教师演唱昌黎民歌,激发大家学习民歌的欲望.
3、简介昌黎“三歌”在国家的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总结。
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醇厚的中原韵》,了解到:“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多找一些自己家乡的民歌听一听、唱一唱,下节课将给每组同学台前展示的机会。下课。
我们知道民歌的体裁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那么小调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首先带领大家进入中原的第一站:山东。欣赏的作品就是山歌风味的小调《沂蒙山小调》。
以旅游的方式进入学习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欣赏两个版本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2、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反思 西安市 车辆中学 王莉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反思西安市车辆中学王莉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反思
西安市车辆中学王莉
经过几节课的教学实践,了解了学生现状,识谱根底几乎没有,根据这节课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民间歌曲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并且学生能创作简短的旋律,前几个班我现讲鱼咬尾的创作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编写一段旋律,结果学生编写出来的旋律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没有小节线的,没有上下音区别的,没有旋律感的,没有音符时值的等等问题,不成曲调,更谈不上创作,课后我在反思,怎么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此创作方法,并且能创作出短小上口的旋律,学生不识谱,他们对音符时值就没把握,所以我想让学生就用最简单的节奏去写,比方就用四分音符写,通过课题实践,这种方法效果不错,我和学生一起创作,我在黑板上代笔,学生说出他们想要写的音:例如:4/4
565331255432231-这段旋律就是学生自己的创作,我是比拟满意的,既表达了鱼咬尾的创作方法,又比拟上口。
后来我又尝试给出学生节奏,让学生填上音符,效果也不错,如:3/4×.×××--×.××××--
学生填写音符:3/45.653--3.1231--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我及时给于鼓励,不但掌握了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创作方法,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也提高了识谱能力,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xx.10。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受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和丰富内涵。
2. 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中原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原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并通过对比不同的音乐形式,加深对中原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中原音乐音频和视频素材。
2. 准备讨论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中原音乐的知识。
4. 准备好教室、音响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流行歌曲,请学生辨别曲风。
2. 讨论:什么是流行音乐?它有什么特点?3. 引入本课主题——民族音乐,介绍民族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二)欣赏《二泉映月》1. 播放《二泉映月》,请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2. 介绍阿炳的生平,以及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
3. 再次播放乐曲,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三)欣赏民歌《茉莉花》1. 播放《茉莉花》民歌,请学生感受其旋律和特点。
2. 介绍《茉莉花》民歌的起源和流传情况。
3. 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这首民歌。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四)感受中原韵味1. 播放一段带有浓郁中原韵味的音乐,请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中原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3. 布置任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一首具有中原韵味的音乐作品。
(五)小结1.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多学习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豫剧元素,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音乐魅力。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1.导入
介绍中原地区
2.授新课
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欣赏《沂蒙山小调》两个不同版本做对比
运用多媒
教师哼唱
学生聆听
4.播放《好汉歌》视频
1)、聆听中原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电话
学科
高中音乐
年级
高一年级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醇厚的中原韵》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们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并能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 对接触到得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教师提示与《王大娘钉缸》有什么联系
学生仔细聆听
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5.介绍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板书区别
自由回答
6.知识拓展环节
7.课堂总结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2.带领学生探究中原地区的语言特点,包括方言和习俗。
3.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原地区的热爱。
4.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中原地区语言特点的深入剖析,包括方言和习俗。
3.中原地区文化现象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4.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调研,收集和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原地区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特点的掌握。
重点:通过实际调研和资料收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2.相关历史文献、图片和音频资料。
3.中原地区方言和民间习俗的视频或音频资料。
4.学生实际调研收集的资料。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原地区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点。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鼓励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和分享。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原地区的视频或音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然后深入剖析语言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现象。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调研,收集和整理资料。
3.巩固练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调研结果和感受,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巡视和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
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的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反思【推荐下载】
2运用聆听、模唱、比较,进行逐层探究,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
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
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联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表现在歌曲的节拍、
节奏、调式、旋律线等因素上。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练习”“聆听”,
自己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充分体察这两个词语的不同,这是一个遗憾。
总之,这是一堂尝试的课,也是一堂成功与失败并存的课,我将以今日
这节课的反思为基础,调整以后的课堂教学,以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成熟、
完美,给学生更多、更好的成长空间。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其实,无论怎样的课型,教师都始终是灵魂、是统帅。教师应该根据自
己的经验和智慧,即时把握课堂的深浅,调控课堂的走向,教师应该比学
生敏感的多,深刻透彻得多。所以,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点评,应该在学生
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起到一个画龙点睛或拨乱反正的作用。但是,在这节
课上,有一个环节,就是分析原生态和民歌歌曲差异,教师没有能够调动
二、反思课堂结构
这一节课,粗略地讲,大的结构没有问题:老师导入——学生展示、交
流——师生共同总结,总分总的结构,体现了课堂结构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得更有节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奏感,思路也会更加清晰。
三、反思老师点评的力度
“鉴赏”“感受”“体验”知道音乐要素的重要性决定了民歌的风格,体裁、
调试的拓展和延伸,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之源泉。本
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
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醇厚的中原韵的课后反思
醇厚的中原韵的课后反思醇厚的中原韵的课后反思一、该课是一节常规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课的组织形式以及运用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现代的,从常规中体现新意,很受学生喜欢。
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课,要想实实在在给学生真正的音乐,有时候正确的手段与方法必不可少。
二、课的内容安排,体现了“用教材”的科学性。
一部戏的优劣,“脚本”很重要。
老师把脚本设计好,须花费许多心思,这就需要老师备课的严谨,把授课内容的圈子拉大,涉及的作品、知识、情感、规律等,老师应做到“心中有竹”,这样的课,才会有深度、有分量,而不是无痒抓挠。
三、关注音乐中的文化。
高中学生学习音乐,不是为了成为音乐家,准确地讲,是通过了解、领会、感受、体验音乐作品,进而获取音乐带来的特殊文化。
由音乐带来的文化感悟,是独一无二的。
四、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这是现代学生存在的共性。
由于大量的通俗音乐铺天盖地的冲击下,现在的学生对传统音乐,尤其是我国民族音乐能有兴趣接受的已经廖廖无几了,要想让学生多学点中外传统音乐,教师应该则重考虑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结合当前的音乐锐点和本课的音乐重点,在欣赏音乐时给学生注入新鲜的音乐血液,激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六、本课是新课,虽然高中课改已进行已好几年,但对于本届高一学生来讲仍是非常新的课程,短短的45分钟时间,教师如何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适应本班学生的`教学呢?教学方法显然很重要了,在欣赏《沂蒙山小调》时,我运用了体验法,先教唱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演唱中体验这首歌曲的旋律意境,然后再让学生聆听欣赏不同版本的《沂蒙山小调》。
欣赏《孟姜女哭长城》时,我运用比较归纳法,让学生先听赏江苏民歌《孟姜女》,再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并进行了比较,归纳出我国民歌的音乐特点: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对歌曲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在实践探究活动时,我运用尝试创作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以《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为基础,以中学生的生活内容为素材,编了一个小歌舞剧给大家看,学生互动起来了,有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这堂课无疑是比较成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学生课前活动设计:课前学生预习课本28页相关内容。
聆听背景音乐,思考视频里播放的音乐属于哪个地域的民歌。
教学年级:高一。
课时:1课时。
课堂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共分为六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拓展提升-- 成果展示—课堂总结。
教材分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
具有醇厚的情感;粗犷、豪放的气质;活泼、诙谐的热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探究中原民歌,培养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沂蒙山小调》的“听、唱、思”,感受作品表达的情绪。
初步掌握有关中原民歌的分析方法,并尝试用“鱼咬尾”的歌曲创作手法编创旋律和填词,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3、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在感受、体验、模唱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而领悟出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通过编创活动增强对中原民歌的了解。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学唱《沂蒙山小调》,在感受、体验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而对作品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辉煌历程进行疏导,领悟出“沂蒙精神”的可贵;在聆听《王大娘钉缸》的基础上,分析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通过运用“鱼咬尾”的歌曲写作手法,尝试自己创编旋律,并且自己填词、取名,演唱自己创编的曲子《济南小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镲、腰鼓、葫芦丝、扇子教学内容:《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好汉歌》、《孟姜女哭长城》教学资源:1、人音版课本及教参;2、自制教学课件;3、网上资源及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图片等);4、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民歌。
教学方法:1、鉴赏式学习为主,“学-思-议”相结合,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音乐特色和地方风格。
本课内容就是提倡学生通过鉴赏中原民歌,主动学习、讨论、探究,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
2、注重应用对比方式教学,比较《沂蒙山小调》前期、后期两个经典版本,《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异同,加深了解所学音乐的内涵并掌握比较法的应用。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运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并及时激励学生,表演其创作的音乐,初步完成早期的音乐创作实践。
4、利用教师设计的学案进行引导。
5、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思,引入新课(设计意图:以朱之文演唱的一首《沂蒙山小调》引入新课,介绍课程。
中原地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今天主要讲述中原民歌,着重讲述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刚才视频里播放的人物是谁?他所演唱的歌曲是什么?歌曲风格属于哪个地域的代表民歌?生:朱之文(山东人)、《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中原民歌)师:中原都包括哪些省份?(设计意图:体现探究式学习对于活跃气氛的的影响,引出课题《醇厚的中原韵》。
)生:包括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的区域。
师: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
具有醇厚的情感;粗犷、豪放的气质;活泼、诙谐的热情,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中原民歌。
二、学习《沂蒙山小调》(一)深挖《沂蒙山小调》的内涵,并学唱《沂蒙山小调》(1)师:请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讲述《沂蒙山小调》的产生背景。
生: 20世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那时,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
这个反动武装不去打击日寇,却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
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运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
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领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山风光的内容。
师:沂蒙山区是一块红色的热土。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精神,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沂蒙山小调就是沂蒙精神的突出代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悟到沂蒙精神的可贵,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师:让我们带着对沂蒙精神的敬仰之情,来学唱这首民歌。
老师先范唱。
生:学唱《沂蒙山小调》、表演唱(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对沂蒙精神的敬仰之情,想象眼前沂蒙山的美好风景,歌颂的情绪来练唱《沂蒙山小调》,进一步体会中原民歌的艺术魅力。
)(二)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版本,讲述《沂蒙山小调》的发展,并尝试着用“鱼咬尾”创作手法编曲创作。
师:聆听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比较王世慧和改编之后演唱的两个版本,在语言、节奏、风格上有什么异同?生:王世慧版本: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4/4拍演唱;中速;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改编版:《沂蒙山小调》的一个变体(3/4拍);慢-中速-快-慢演唱时速度上有所变化);风格上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师: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体现,比如著名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就很能体现这一种结构形式。
生:小试牛刀,自己创编旋律,接着填词,全班给新曲起名字为《济南小调》,最后演唱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加深学生对民歌创作手法的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师生合作巧妙,让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三)讲述《沂蒙山小调》的辉煌历程。
生:《沂蒙山小调》是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歌,它凝聚了抗战时期军民的斗争信念,承载着“沂蒙精神”历久弥新的深刻内涵,又汇聚了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植于齐鲁大地,历经70余年久唱不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几度登上央视春晚,最终演变成了歌颂党、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歌曲。
三、学习《王大娘钉缸》师:欣赏了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中原地区其它省份的代表民歌。
你知道你现在听到的歌曲风格属于哪个地方的民歌?生:河南的师: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一带,流行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出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生:聆听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并跟着模唱歌词内容师:你听到这首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之后,你立刻会想到哪首影视创作歌曲与它的旋律很相似?生:《好汉歌》师:大家一起唱《好汉歌》,之后思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其旋律与创作歌曲《好汉歌》对比,从它们的曲调中你发现两首歌曲旋律有什么联系?生:《王大娘钉缸》《好汉歌》创作歌曲《好汉歌》是在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师:通过聆听两部作品,我们把民歌与专业创作歌曲做一比较生:发表各自意见(设计意图: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
在感受、体验、模唱作品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加深了解所学音乐的内涵并掌握比较法的应用,进而领悟出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四、欣赏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师:(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课后试着把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与前面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异同?五、表演实践活动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沂蒙山小调》的表演来抒发内心的音乐情怀,可以任意选择唱歌、跳舞、乐器、指挥等形式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擅长的特长上,通过《沂蒙山小调》的表演来抒发内心的音乐情怀,激发了全班的表演欲望,既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又感受了中原民歌的艺术魅力。
)六、本课总结(1)中原民歌的特点:具有粗犷、豪放的气质;活泼、诙谐的热情;醇厚的情感。
(2)《沂蒙山小调》的源起、发展和辉煌,领悟到了“沂蒙精神”的伟大。
(3)学习了创作手法“鱼咬尾”,并创作了自己的歌曲,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4)进行了民歌与专业创作歌曲的对比。
(5)全班共同进行音乐表演实践。
(6)有几个同学说出了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畅想一下未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知识,最后体悟出要弘扬民族音乐,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唱响《沂蒙山小调》,回味中原韵播放背景音乐《沂蒙山小调》最后全班唱响《沂蒙山小调》,并赠与学生一副对联,在歌声的高潮中结束本节课。
《醇厚的中原韵》学情分析一、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心态分析与应对高一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而本节课所演唱的民歌,对他们来说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因此,我在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增加课程的新颖性,通过聆听音乐、对比分析学习、学唱表演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课上让学生自主创编一首曲子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贯穿音乐知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准备本课涉及所学曲目对于高一学生有一定了解,深挖《沂蒙山小调》的精神内涵,沂蒙山区是一块红色的热土。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用“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精神,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因此,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来说,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准备可能存在不足。
本课用音乐的方式引入沂蒙山精神,让学生上一堂思想的洗礼。
三、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难度分析本课加入了创造性的音乐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异同。
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学习态度各有差异,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深入浅出,避免“一刀切”以及专业化式的教学。
四、课前或课外学习准备有关知识,请学生自己到网上或图书馆去寻找,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与此同时,让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表演实践环节的准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沂蒙山小调》的表演来抒发内心的音乐情怀,可以任意选择唱歌、跳舞、乐器、指挥等形式自由发挥。
通过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进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标《醇厚的中原韵》效果分析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体验中原民歌艺术的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都较为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