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特色。
2. 通过学习中原地区的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感受中原韵的魅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介绍2. 中原语言特色的学习3. 中原音乐舞蹈的特色欣赏4. 中原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学习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中原文化主题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语言特色等知识。
2. 示范法:展示中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中原文化。
四、教学资源1. 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料:书籍、图片、视频等。
2. 中原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示范资料。
3. 实践活动的场地和器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原地区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中原语言、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中原文化知识竞猜目的:通过竞猜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
方法: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答对者给予奖励。
活动二:中原语言趣味学习目的: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原语言的特色。
方法:教师展示中原地区的方言视频或图片,学生模仿并练习。
七、教学实施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中原地区的文化背景。
步骤二:学习中原语言特色,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步骤三:欣赏中原音乐舞蹈,引导学生感受中原韵的魅力。
步骤四:学习中原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欣赏并尝试创作。
步骤五: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原文化。
八、教学反思内容一: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兴趣。
内容二: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内容三: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尝试其他教学方法。
九、教学拓展拓展一:组织学生参观中原地区的文化遗址,加深对中原文化的了解。
拓展二:开展中原文化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篇一:醇厚的中原韵教案】醇厚的中原韵教案教学内容:醇厚的中原韵教学目标:(1)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和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温故知新师:聆听下面三段音乐,判断它们分别属于我国哪个地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阿拉木汗》《编花篮》。
生:西北民歌、新疆民歌、河南民歌。
师: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河南是属于什么地区的呢?河南是属于中原地区的。
一说到中原,熟悉金庸的同学肯定知道,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些中原的武林人士,什么天龙八部当中的乔锋与中原武林结下了不可解的仇怨,经常会出现什么中原人士。
那么有同学知道中原地区到底是指哪里吗?“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
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原韵”呢,就是河南、山东、河北这三个省的音乐了。
二、新授课(一)河南民歌1、听赏《王大娘钉缸》并简单介绍“地花鼓”。
师:首先,我要带同学去中原的中心,河南省。
那说到河南呢,我想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都定都在河南,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北宋就定都在河南开封,晚唐时定都在洛阳??河南还有很多著名的、美丽的景色,像洛阳的龙门石窟,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五岳名山的中岳嵩山,都是在河南省的,所以说河南是我们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
那在这样一遍瑰丽的土地上,又孕育着怎样的音乐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1、《沂蒙山小调》(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介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引领学生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原韵的特点和起源。
2.学习中原韵的基本发音规律。
3.培养学生的嗓音感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中原韵的介绍与发音规律。
2.模仿练习。
3.配套歌曲欣赏。
三、教学步骤1.铺垫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中原文化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中原韵的愿望。
2.导入通过课堂问答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原韵的起源和在中原地区的流行程度。
3.教学(1)介绍中原韵的基本发音规律,如清音和浊音的发音区别等。
(2)通过示范和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发出中原韵的音调和节奏。
(3)确保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中原韵的发音规律,在模仿练习中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发挥创新和表达个性。
4.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配套歌曲欣赏,深入感受中原韵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在模仿练习中的发音准确性和流畅度来评价其掌握程度。
2.通过听歌时学生的反应和对中原韵情感的表达来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理解力。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相关音乐资源和课件。
七、教学反思本设计方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通过情感和文化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原韵的发音规律。
同时,在模仿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个性发展。
然而,对于一些发音困难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助教学手段。
此外,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通过更多形式的互动来获取学生的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八、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们通过学习和模仿中原韵,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魅力。
这种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既注重了学科知识的传授,也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2. 了解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3. 学会欣赏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4. 培养学生对中原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2. 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3.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和投影仪;2. 中原地区的地图和图片资料;3. 中原地区的音乐和舞蹈录音;4. 学生的手工制作物。
四、教学过程1. 利用图片和谈话导入主题,引起学生对中原地区的兴趣。
【呈现】2. 展示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征,并进行简要介绍。
【探究】3. 学生观看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视频,并进行讨论。
- 学生分组讨论中原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实践】4. 学生观看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视频,并进行欣赏和体验。
- 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中原音乐乐器并进行演奏。
- 学生学习中原地区的舞蹈动作,并进行小组表演。
【总结】5. 学生进行小结,归纳总结中原地区的重要特征、历史文化和音乐舞蹈。
- 学生用手工制作物展示中原地区的特色。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6.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原地区的其他方面,例如传统节日、美食等。
五、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价他们对中原地区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2. 评价学生的音乐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3. 概括评价学生在手工制作和展示中表现出的创意和才华。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原地区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资源和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时间的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避免赶进度的情况发生。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适当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效果最佳。
《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两篇)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3、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欣赏法、谈话法、表演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1、《沂蒙山小调》(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授课教师:岳儿湾教案(详案)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先聆听两首歌曲请学生回答各属于哪个民族的民歌?生:内蒙古族和维吾尔族。
师:回答非常好。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从而形成极其丰富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歌,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出示中原图片)请问同学们,《醇厚的中原韵》里的“中原”所指的地理区域是哪里?(看中原地区地图)(现代中原地区称谓一般使用广义的大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河南省为中心,涵盖周边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陕西西部、山西南部等广大地区;大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主导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地域,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同时又是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和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狭义中原一般专指河南省)→引出课题《醇厚的中原韵》。
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欣赏几首中原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歌,山东民歌和河南民歌、河北民歌。
(二)讲授新课:今天,我带大家先去山东省的沂蒙山,说起沂蒙山,有一首歌曲曾经红遍大江南北,你们知道吗?(《沂蒙山小调》)(展示几组图片,让学生感受沂蒙山秀丽的风光,产生对此的向往,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背景:《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来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
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一、欣赏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1)带问题欣赏问题①体验,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全曲分析歌曲有几个乐句,一个乐句几个小节,你能发现前三个乐句中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出示答案:旋律舒展、节奏工整、感情奔放、带有山歌的风格;四个乐句,一个乐句两个小节。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高中音乐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原地区的音乐发展历史和特点。
2.学会演奏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
3.了解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4.学会欣赏和分析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和特点。
2.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演奏。
3.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和特点。
4.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和特点中原地区的音乐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
中原地区音乐的特点是醇厚、稳重、朴实、典雅。
主要表现在旋律上,如《大风歌》、《红梅赞》等等。
同时,中原地区也有独具特色的舞蹈和器乐,如《秧歌》、《二泉映月》等等。
2. 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演奏中原地区的传统乐器有很多种,如琵琶、古琴、扬琴、二胡、笛子等等。
其中,我们主要学习琵琶和二胡的演奏技巧和基本乐曲。
通过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乐器的特点和韵味。
3. 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和特点中原地区的歌曲和舞蹈风格多样,如秧歌、花鼓戏、绕口令歌、敬酒歌等等。
这些作品表现了中原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情感,是中原地区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 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展示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分析其中的乐曲结构、旋律和节奏。
同时,也让学生分析该作品反映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原地区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学习和互动,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音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掌握中原地区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基本乐曲,并能够欣赏和分析中原地区的音乐作品。
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以此为基础激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延伸与中原地区音乐相关的延伸学习可包括以下方面:•了解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
•实地体验中原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教案标题:醇厚的中原韵教学目标:1. 了解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韵味。
2. 学习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3. 培养学生对中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和舞蹈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1. 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韵味介绍。
2.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欣赏。
3. 中原地区的传统舞蹈学习和表演。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并与他们分享一些中原地区的特色和名胜古迹。
第二步:文化特点介绍(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如中原地区的历史、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第三步:传统音乐欣赏(15分钟)播放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韵味。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四步:传统舞蹈学习(20分钟)选择一种中原地区的传统舞蹈,向学生展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姿。
分组指导学生学习舞蹈,并进行集体排练。
第五步:舞蹈表演(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他们学习到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第六步:总结(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整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中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进行评价,包括舞姿、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等。
教学延伸:1. 邀请中原地区的音乐家或舞蹈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中原地区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录音或视频。
3. 舞蹈排练场地和音乐播放设备。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2.带领学生探究中原地区的语言特点,包括方言和习俗。
3.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对中原地区的热爱。
4.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2.中原地区语言特点的深入剖析,包括方言和习俗。
3.中原地区文化现象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4.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调研,收集和整理资料。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原地区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特点的掌握。
重点:通过实际调研和资料收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2.相关历史文献、图片和音频资料。
3.中原地区方言和民间习俗的视频或音频资料。
4.学生实际调研收集的资料。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原地区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点。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鼓励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和分享。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原地区的视频或音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中原地区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然后深入剖析语言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现象。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调研,收集和整理资料。
3.巩固练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调研结果和感受,并对其进行整理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巡视和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原地区的文化特点。
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的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
演唱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作品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作品吗?
通过学生的回答从而导入新课《醇厚的中原韵》
教授新课
请学生带着问题:1、这三首作品的情绪情感有何不同之处?2、它们都是我国哪个地方的音乐作品?
初听三部作品
初听之后分组讨论这两个问题,讨论过后派代表进行回答
听完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进行引导、总结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创作背景
三首作品分别单独欣赏
欣赏过后师生共同讨论这三首作品的调式调性及这三首作品的异同之处,加深学生对于大调式的认识,并找出主旋律进行哼唱,加深对于乐曲的熟悉度。
教师简单介绍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扩充学生的音乐知识
小组活动
根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学生即兴创编舞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教学时间
班级
课时
一课时
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和学习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并理解和尊重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小组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以及区别民歌与创作歌曲间的不同之处。
教材分析
通过对教科书及有关参考资料的综合、分析,主要解决:第一,确定本课时为实现这一单元乃至这一学期(一册课本)教学目标所应达到的教学要求;第二,确定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提要,即教学要点;第三,确定本课时的调控教学方案,既要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又要有应变措施,以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导入激趣
教学重点
学生在本堂课中能和够感受到这三首民歌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征并哼唱其主旋律。
教学难点
高一音乐鉴赏课:《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鉴赏课:《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聆听、感受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的三首音乐作品,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懂得方言腔调对民歌曲调的影响,感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征,并探索其形成原因。
在这样的教学内容背景下,笔者以地域为轴,以三地方言腔调为助力,驾音乐的“战车”,带学生“逐鹿中原”,进而将“中州腔”“齐鲁调”“燕赵情”三个板块徐徐展开。
最后,以“中原韵” 收尾,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出中原地区的整体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的主体以四个篇章依次展开,它们的标题尾字相连,组成本单元的大课题“腔调情韵”。
教科书中的三首作品,分别以“腔” “调”“情”为各自的侧重点展开聆听、体验和分析,并在“韵”上收尾,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统一;既以音乐为主线,又蕴藏着各地的人文与历史。
二、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东)的三首民歌,通过对方言、旋律、节奏、作品结构、创作手法等元素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2.通过对方言的模仿,对旋律曲调的模唱,对节奏、作品结构的分析与解读,使学生融入艺术实践与体验中。
3.理解民歌与地方语言、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懂得民歌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进而认识到民歌的价值和魅力,对我国的民歌产生喜爱之情。
唱下去。
因此,在这里我呼吁:让我们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自信,传承文化瑰宝!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民歌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
2.难点:在对民歌方言、旋律、节奏、节拍、作品结构、创作方法等方面的分析中,使学生感受、理解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
四、教学方法聆听感受法、演唱体验法、对比分析法、讨论互动法、实践活动参与法。
五、教学用具音响系统、多媒体系统、钢琴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以陕西地方语言腔调向学生问好,学生也可用自己的地方方言与教师交流,以此进行课堂互动来“暖场”。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受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和丰富内涵。
2. 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中原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原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并通过对比不同的音乐形式,加深对中原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中原音乐音频和视频素材。
2. 准备讨论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中原音乐的知识。
4. 准备好教室、音响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流行歌曲,请学生辨别曲风。
2. 讨论:什么是流行音乐?它有什么特点?3. 引入本课主题——民族音乐,介绍民族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二)欣赏《二泉映月》1. 播放《二泉映月》,请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2. 介绍阿炳的生平,以及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
3. 再次播放乐曲,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三)欣赏民歌《茉莉花》1. 播放《茉莉花》民歌,请学生感受其旋律和特点。
2. 介绍《茉莉花》民歌的起源和流传情况。
3. 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这首民歌。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四)感受中原韵味1. 播放一段带有浓郁中原韵味的音乐,请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中原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3. 布置任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一首具有中原韵味的音乐作品。
(五)小结1.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多学习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豫剧元素,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音乐魅力。
高中音乐鉴赏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doc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的创作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创作手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
2、感受创作手法,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乘坐大巴走进中原,去欣赏那里的民歌。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1、通过欣赏两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感受中原韵的醇厚,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通过鉴别、分析《沂蒙山小调》的旋律结构特征,认识“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意Biblioteka 。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2、通过教师演唱昌黎民歌,激发大家学习民歌的欲望.
3、简介昌黎“三歌”在国家的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总结。
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醇厚的中原韵》,了解到:“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多找一些自己家乡的民歌听一听、唱一唱,下节课将给每组同学台前展示的机会。下课。
我们知道民歌的体裁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那么小调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首先带领大家进入中原的第一站:山东。欣赏的作品就是山歌风味的小调《沂蒙山小调》。
以旅游的方式进入学习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欣赏两个版本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2、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绚丽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
从她的发展至今,一直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爱情婚姻、日常生活等,如今民歌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足以证明她散发出来的魅力经久不衰。
本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弘扬本民族文化,让学生感受,体验中国民歌与及相关文化的了解。
让民歌真正走进当代高中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在第一堂课时学生已对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中原民歌,感受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运用一些课外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对我国民间音乐的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孟姜女》、《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三首中原民歌,使学生感受中原民歌的风格特点。
2、聆听并学唱《沂蒙山小调》的旋律,体验中原民歌的风味,简单介绍民歌的合唱改编及介绍鱼咬尾的民歌创作手法。
3、比较《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的旋律,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1.对比欣赏《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的旋律,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1.通过学唱《沂蒙山小调》,探究这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教学方法】音画有效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感体验式教学【教学过程】背景音乐一、导入导语:同学们,在上一堂课当中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民歌的特色,对我国民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民歌反映和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风俗,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
今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一同来感受一下中原民歌带来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点击屏幕,出现一幅中原风光的美景图,标题多彩的民歌——醇厚的中原韵(1分钟)(教学意图承上启下,引入新课,画面展示,激发同学们对中原的无限遐想)二、介绍中原地区师:一说到中原啊,我就想起了金庸的武侠小说。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不同,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一)对比聆听《沂蒙山小调》的两个版本;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不同;(二)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中原民歌的韵味并了解关于民歌的创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聆听法、比较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人口众多,从而形成了丰富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歌。
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高亢的西北民歌、和具有民族风味的民歌。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去感受和体验一下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板书课题《醇厚的中原韵》)师:那么,大家知道中原是指哪些地区吗?(中原地区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等三个省份的区域。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音乐具有粗犷的气质、醇厚的情感、诙谐的格调、爽朗的热情)。
(二)讲授新课《沂蒙山小调》师:今天我先带领大家走进山东的沂蒙山,说起沂蒙山,有一首歌曾经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同学们知道吗?——《沂蒙山小调》。
1、师:首先欣赏一遍由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同时注意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听这位歌手演唱的旋律特点是什么?(舒展、优美、热情、奔放、粗犷、嗓音质朴、嘹亮、)(2)抒发什么感情?(赞美沂蒙山、赞美家乡)(3)乐器(扬琴、笛子、二胡,实际上用的都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略)(4)作品结构或者分成几段?是根据旋律不是根据歌词(拓展: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所包括的音乐语言层次是乐汇、乐节、乐句、乐段、乐章。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徵”的结音顺序。
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
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
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羽承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1.导入
介绍中原地区
2.授新课
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欣赏《沂蒙山小调》两个不同版本做对比
运用多媒
教师哼唱
学生聆听
4.播放《好汉歌》视频
1)、聆听中原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电话
学科
高中音乐
年级
高一年级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醇厚的中原韵》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们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并能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 对接触到得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教师提示与《王大娘钉缸》有什么联系
学生仔细聆听
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5.介绍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板书区别
自由回答
6.知识拓展环节
7.课堂总结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
后,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
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
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la、sl这四个音上。
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
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
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
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
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
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
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泉之一。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头本在江苏。
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
其内容概括简练。
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
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
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
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
和再创造。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
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
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
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
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三、教学重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四、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
我们首先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1、《沂蒙山小调》(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
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
(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
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
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4、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因而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
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
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
旋律不断作反复。
(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体裁:小调最丰富;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5、拓展与探究(1)、第2题、第3题已在前面学习、欣赏中结合完成。
(2)在第1题、第4题、第5题中根据自己选择完成其中两道题。
(3)一起完成第5题。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只完成“鱼咬尾”的创作方法,或采用老师给节奏,学生创作旋律的方式,适当降低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