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各个时期施肥技术 (1)
小麦种植肥料

小麦种植肥料小麦是全球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然而,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农民们常常会感到难以抉择——如何选择适当的肥料?小麦生长期需要各种营养素和元素,而且不同的阶段需要的肥料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针对小麦种植的不同阶段,介绍不同的肥料类型和其用途。
1. 准备阶段:有机肥料和基础肥料在小麦播种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在土地上施加营养丰富的有机肥料和基础肥料。
有机肥料的种类繁多,比如厩肥、稻草、秸秆、绿肥等,其中厩肥是最为常用的有机肥料之一,因为其在富含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基础肥料则可以提供进行种植所需的基本元素,比如氮、磷、钾等。
在小麦的准备阶段中,选择基础肥料的关键因素是磷和钾。
因为磷对小麦的生长极为重要,它能够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产物转运能力,使得小麦的产量提高;而钾则能够帮助小麦增加抗旱性、抗病性、抗寒性,提高光合作用、气孔调节和果实品质。
2. 生长阶段:氮肥小麦在生长期需要的养分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养分之一就是氮。
氮肥可以提供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同时增加麦穗数量和麦粒的产量,因此在生长期需要进行适当的施氮。
在小麦的营养转化中,氮元素的比例很大,如果没有足够的氮,小麦的生长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要保证小麦在生长期间充足地获得氮元素,同时可以选择温室御寒器,将温度调节在合理的范围内,进一步促进小麦的生长。
3. 成熟阶段:硫肥在小麦成熟的时候,需要施用特定的硫肥,以提高麦穗质量和产量。
硫肥可以让小麦穗中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从而提高小麦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硫肥还可以促进小麦吸收和利用养分,增加小麦的抗逆性。
此外,硫肥还可以促进小麦产生更多的模拟物质,为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更多的能量。
因此,在小麦成熟期间,特别是在营养丰富的土壤中同时施用正确的硫肥,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结语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肥料,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促进小麦健康生长,保护土壤环境以及防治化学农药残留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
施肥是小麦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以下是小麦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施肥技术分析。
一、基本施肥原则
1.量分施:小麦生长期内,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科学地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秋季播种的小麦在生育期内需肥期为120天,需追施氮肥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施肥,第二次在孕穗期施肥。
2.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在施肥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有机肥的优势,又要补充土壤中的无机肥,使其两者相辅相成,提高小麦作物的吸肥能力。
3.施肥要合理: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对营养的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和适量的情况下施肥。
避免过度施肥或不足施肥,以免浪费资源或导致作物生长不良。
二、氮肥的施用
氮肥是小麦种植中最重要的肥料之一,它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氮肥的施用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来确定。
1.基肥:氮肥的基肥一般在秋季播种前施用,可以选择有机肥或磷酸二铵等氮肥进行基肥施用,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2.追肥:追施氮肥一般在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
在拔节期,小麦的生长速度加快,需追施氮肥。
在孕穗期,小麦的生育能力增强,追施氮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钾肥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小麦对氮肥和磷肥的吸收利用率,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产量。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施肥是促进小麦生长的关键。
以下是
小麦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1.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的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不同阶段的需肥量和施肥方法也不同。
苗期:苗期需施足量的氮肥,以提高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
的合成能力。
分蘖期:分蘖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以促进分蘖和根系的发育。
拔节期:拔节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磷肥,以促进小麦生长和穗粒发育。
灌浆期:灌浆期需施足量的氮肥和钾肥,以增加小麦对水分和养分的
利用效率。
成熟期:成熟期需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量,以增强小麦
的抗旱、抗逆性能和提高品质。
2.施肥技术。
小麦施肥技术有以下几点:
(1)合理施肥量: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施肥,避免浪费肥料和
造成农业环境污染。
(2)优化施肥时间:选择在小麦需要的生长阶段施肥,提高肥料利
用率,避免肥料损失和浪费。
(3)科学配方施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科学配制肥料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4)培养优质小麦:小麦品质和产量受土壤和肥料的影响较大,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5)注意保护环境:在施肥过程中注意保护土壤和水环境,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一、基肥。
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整地施入,干旱地块,可以将肥料深施于犁底,然后翻垡盖土;土壤黏重地块,采用先撒肥,后耕翻,将肥料翻入土中。
高产田,一般亩施45%复合肥40~50公斤,有条件的可以和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中低产田,可亩施45%复合肥30~40公斤。
二、种肥。
一般可在播种时,每亩施用复合肥4~5公斤,避免用量过大,确保一播全苗。
三、追肥。
(一)返青、起身肥。
对于生长较弱的小麦,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施用高氮复合肥或氮肥15~20公斤,以增加有效分蘖,争取足够的亩穗数。
(二)拔节肥。
对于生长较壮的高产田,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高氮复合肥20~30公斤,可以减少无效分蘖,促使茎秆健壮,提高小麦抗倒伏的能力。
(三)孕穗肥。
有条件的地块,在孕穗期结合浇水亩追施高氮复合肥7~10公斤,能有效地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
(四)叶面肥。
在小麦灌浆初期结合小麦穗蚜防治,每亩喷施1%的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30~40公斤,可有效地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 1 -。
冬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冬小麦如何科学施肥
(1)基肥:“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这反映了冬小麦施用基肥的重要性,具体方法为每亩“傲绿”牌矿质除残素500~600克与各种化肥或有家肥混拌均匀做底肥。
(2)拌种:用“傲绿”牌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适量,拌种25千克阴干后播种。
(3)追肥:用傲绿矿质除残素做追肥时以叶面喷施为主,具体施用时期和方法如下:
①返青肥:西南和华南冬麦区没有明显的越冬期,也就没有返青肥之说。
北方冬麦区返青肥的施肥方法为:每亩用尿素5千克与傲绿矿质除残素300克加水150千克根部浇施;或用100克矿质除残素加水50千克加尿素200克叶面喷施。
②分蘖期施肥:一般在小麦长出春生3~5片叶后进行,方法为每亩用傲绿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50千克加尿素300克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于上午10点或下午4点以后叶面喷施。
③拨节孕穗肥:小麦从拔节到孕穗是小麦需肥最多的时期,也是施肥效率最高的时期。
拨节孕穗肥的施用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一看群体大小,小分蘖是否灭亡;二是叶色是否较淡;三看器官同伸。
凡进入拔节期后群体较大,亩基本苗数比预定穗数多20~30万穗以上,叶色浓绿不褪淡,叶片宽大披垂,分蘖很少衰亡的旺苗,拔节期后控制肥水,以加速无效分蘖的衰亡;到无效分蘖明显衰亡,叶色褪淡时
在施肥浇水,方法为每亩用傲绿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30千克加尿素500克叶面喷施。
④扬花灌浆肥:小麦抽穗扬花后应及时追肥,5~7天进行,一般采用的追肥方法为每亩用傲绿矿质除残素100克加水30千克加尿素500克叶面喷施。
10~15天若再喷一次,效果更佳。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探究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探究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并从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施肥时间小麦的肥力需求与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因此合理的施肥时间是保证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键。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基肥、追肥和补充肥三个阶段进行施肥。
1. 基肥阶段:基肥是指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为小麦的早期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一般在冬季的11月至12月进行基肥施用,施肥量以大约每亩施用4-6袋化肥为宜。
常用的基肥肥料有尿素、磷酸二铵和钾肥等。
2. 追肥阶段:追肥是指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补充施肥,以满足其特定的营养需求。
常见的追肥阶段有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
分蘖期一般在冬季的1月至2月进行施肥,施肥量以每亩施用3-4袋化肥为宜,常用的追肥肥料有尿素和复合肥等。
拔节期一般在春季的3月至4月进行施肥,施肥量以每亩施用3袋化肥为宜,常用的追肥肥料有尿素和磷肥等。
孕穗期一般在春季的4月至5月进行施肥,施肥量以每亩施用2袋化肥为宜,常用的追肥肥料有尿素和钾肥等。
3. 补充肥阶段:补充肥是指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当出现肥料缺乏的症状时进行补充施肥。
根据小麦的生长状态和病害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施肥。
常见的补充肥料有尿素、磷酸二铵和复合肥等。
二、施肥量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施肥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小麦的养分供应和产量。
通常以小麦的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施肥技术为基础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小麦的肥料需求主要包括氮、磷、钾三个主要养分。
在基肥阶段中,氮肥通常可以施用60-80千克/亩,磷肥可以施用20-30千克/亩,钾肥可以施用30-40千克/亩。
在追肥阶段和补充肥阶段中,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合理调整施肥量,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三、施肥方法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底肥施用和追肥施用两种。
小麦施肥方法

小麦施肥方法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础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拨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拨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通过施肥措施,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1、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
2、拨节至孕穗期,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因此,适期施拨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3、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
小麦后期缺肥,可采取根外追肥。
1。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特征小麦每形成100kg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kg,磷素(P2O5)1~1.7kg,钾素(K2O)1.5~3.3kg,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
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kg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
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因此,适期施拔节肥,对增加穗粒数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小麦在抽穗至乳熟期,仍应保持良好的氮、磷、钾营养,以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运转,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饱满和增重。
小麦后期缺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小麦施肥技术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
不同阶段的施肥技术也不同,主要有:①施足基肥。
小麦施足底肥是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
底肥的数量应根据产量要求、肥料种类、性质、土壤和气候条件而定。
碳铵由于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损失,追施后如不及时灌水容易使氮素损失,因此,各地推广碳铵作底肥时深施。
如果碳铵全部作底施,从施肥到小麦拔节、孕穗,至少要经历个4~5月,虽然冬春温度低加上深施,损失较少,但碳铵的肥效很难维持到小麦生育后期。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养分支持。
正确的施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保护环境。
下面介绍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1. 合理施肥时间:小麦生长期较长,一般从秋季播种到次年春
季收割,因此施肥时间要合理。
在秋季播种后,可适量施入基肥,春季追肥时要注意施肥时间,不要过早或过晚。
2. 选择肥料:小麦生长期需要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应根据土壤性质及小麦生长需要选择肥料。
一般来说,氮肥适量,磷钾肥少量,有机肥可适量使用。
3. 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小麦生长需要及肥料品质
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基础施肥可施入每亩20~30公斤氮肥,春季追肥每亩施入10~15公斤氮肥即可。
4. 施肥方式:小麦可采用根域追肥或叶面喷肥的方式施肥。
追
肥时应尽量靠近小麦根系,并避免肥料浸泡在地面上,以免造成养分流失。
叶面喷肥应掌握好浓度及施肥时间,以免烧伤叶片。
5. 施肥技巧:应根据小麦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技巧。
如分
层施肥、换药施肥、梯级施肥等,以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量。
通过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农民在种植小麦时应注意正确的施肥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收益。
- 1 -。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分析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至关重要。
科学的施肥可以增加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本文将从小麦的生长规律出发,分析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
一、小麦的生长规律小麦的生长分为四期,即萌芽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
在不同的生长期,小麦对养分的需求不同。
1. 萌芽期:萌芽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根系生长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小麦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以保证根系的健康生长。
2. 拔节期:在拔节期,小麦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需要大量的氮、磷和钾等营养物质。
其中,氮素对提高生长速度和增加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孕穗期:孕穗期是小麦生长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小麦需要大量的钾素和氮素来促进小麦的孕穗和籽粒生长。
4. 成熟期:成熟期是小麦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小麦的养分需求比较少,主要需要钾素。
1. 营养隔离技术:由于小麦的生长需要各种养分,因此在种植小麦时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由于氮肥和磷肥等营养物质容易被钾肥和其他元素所拮抗,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要实行营养隔离技术,将不同种类的肥料分别施入土中。
2. 加强钾肥施入: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其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不同。
其中,钾肥是小麦生长的必需品。
因此,加强钾肥的施入,可以大大改善小麦的品质和增加产量。
3. 减少氮肥的施入:在萌芽期和拔节期,氮肥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但是如果氮肥的施入过多,会导致小麦的茎秆过长、易折断和缓慢成熟等问题。
因此,在这两个阶段,需要减少氮肥的施入量,以控制小麦生长的速度。
4. 使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小麦生长的很好的补充,可以提供小麦所需的必要营养物质,同时也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5. 科学施肥: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需要根据小麦的生长规律和土壤的肥力特点来进行合理的施肥。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施肥浪费,保护环境。
小麦施肥的时间及技巧方法

小麦施肥的时间及技巧方法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吨,另配过磷酸钙40kg、尿素10kg、氯化钾7.5-10kg。
种肥和苗肥:种肥为尿素2.5kg,苗肥为尿素5kg。
拔节孕穗肥:叶色褪淡发黄的麦田,每亩可施尿素3-5kg,第1节间定长,第2节间迅速伸长时,每亩再追3kg尿素。
一、基肥一般基肥占施肥总量的60%-70%为宜,每亩施有机肥3吨左右,另配过磷酸钙40kg、尿素10kg、氯化钾7.5-10kg,或者可以用有机肥配合45%复混肥20kg,一同施入土中做基肥。
二、种肥和苗肥1、一般在播种小麦的时候,可施用适量的化肥作种肥,有利于促进小麦生根发苗,提早分蘖,特别是对晚茬小麦或底肥不足的小麦,效果非常明显,通常作种肥的尿素每亩低于2.5kg,除种肥外,早施苗肥,也就是分蘖肥,也是促根增蘖,以及增加有效分蘖的良好措施。
2、建议苗肥在3叶期施用,每亩可用尿素5kg左右,底肥需要充足,群体大的要少施,底苗弱的要多施,一般在北方小麦区,小麦冬后进入返青期,为了巩固冬前分蘖,促进年后分蘖,要早施1次返青肥。
3、返青肥需要以速效肥为主,一般每亩用过磷酸钙10kg和硫酸铵10-15kg,如果早期肥料充足,麦苗生长比较旺盛,就可以不施返青肥,尤其是在南方,施肥次数需要根据苗情而定。
三、拔节孕穗肥1、在小麦拔节孕穗期,是整个生长过程中比较旺盛的时期,此时养分需要量大,如果脱肥将造成小麦早衰,但是施肥过多,也会导致植株徒长,不利于幼穗分化发育,所以拔节孕穗肥需要看苗巧施。
2、对于弱苗,也就是群体偏小,总茎蘖数每亩不足30万左右的,叶色褪淡发黄的麦田,需要早施拔节肥,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力争多穗和大穗,每亩可施尿素3-5kg,兑水进行浇施。
3、对于生长健壮的麦苗,因为群体适宜,穗数有保证,需要主攻大穗,可在拔节期适当控制肥水,促使基部节间粗壮,避免发生倒伏,等到叶色自然褪淡,第1节间定长,第2节间迅速伸长时,每亩再追3kg尿素,而对于群体和叶面积过大,叶色浓绿的旺长苗,需要控制肥水,深中耕伤根和抑蘖,不需要追肥。
小麦吸肥曲线

小麦吸肥曲线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们在种植小麦时,除了注重选择优质的品种和合理的田间管理,还需要关注小麦的肥料供应。
肥料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施肥是保证小麦产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小麦吸肥曲线,探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肥料需求变化,以便农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施肥方案。
一、幼苗期小麦的幼苗期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小麦的根系还相对较弱,对肥料的吸收能力也较弱。
因此,在幼苗期,我们要注意避免过度施肥,以免对小麦造成伤害。
二、生育期小麦的生育期是指从幼苗期到收获期的整个生长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小麦对养分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施肥也需要随之调整。
根据研究,小麦吸肥曲线呈现出"先低后高,中间高峰"的趋势。
1. 图解小麦吸肥曲线小麦吸肥曲线通常以图表的方式进行呈现,如下图所示:(插入图表)2. 详解吸肥曲线(使用文字对吸肥曲线进行详细解释)初期阶段,小麦的生长比较缓慢,养分吸收能力低,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
当小麦进入生育中期,生长迅速,对养分的需求也因此增加。
此时,适量增加肥料的施用量,可以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
随着小麦进入后期,生长速度逐渐减缓,养分吸收能力也相应减弱,此时的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
三、施肥建议根据小麦吸肥曲线,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施肥建议:1. 幼苗期:避免过度施肥,减少对小麦的伤害。
2. 生育期初期:施肥量适中,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
3. 生育期中期: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分析调整施肥量,确保养分供应充足。
4. 生育期后期:适当减少施肥量,以避免对小麦的伤害。
四、注意事项在制定小麦施肥方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土壤检测: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施肥方案。
2. 肥料选择: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3. 施肥方式:采用分次追肥的方式,确保养分的均匀供应。
小麦施肥时间表

小麦施肥时间表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为了保证小麦的高产、高质量,除了正确选择品种、科学施措外,还需要合理施肥。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麦施肥时间表。
1. 初肥期初肥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需要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等营养元素来供给其生长发育。
在小麦出土后5-7天就应当进行初肥施肥,施肥量应当根据土壤质量和小麦生长情况来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施用每亩尿素25-30公斤,磷酸二铵25-30公斤,钾肥10-15公斤等化肥。
2. 拔节期拔节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需要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等营养元素来供给其生长发育。
在小麦进入拔节期后的7-10天,应进行拔节期追肥。
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具体土壤肥力、小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变化来确定。
建议施用每亩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钾肥10公斤等化肥。
3. 抽穗期抽穗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养分需求量大幅增加。
在小麦进入抽穗期后的7-10天,应进行抽穗期追肥。
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具体土壤肥力、小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变化来确定。
建议施用每亩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钾肥10公斤等化肥。
4. 开花期小麦的开花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此时需要大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等营养元素来供给其生长发育。
在小麦的开始开花后的7-10天左右,应当进行开花期追肥。
具体施肥量应根据具体土壤肥力、小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变化来确定。
建议施用每亩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钾肥10公斤等化肥。
5. 成熟期在小麦进入成熟期后,施肥量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浪费,影响产量和质量。
此时应以追施小量钾肥为主要方向。
综上所述,小麦的施肥时间表应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来确定,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质量、小麦生长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只有科学合理的施肥,才能够保证小麦的高产、高质量。
小麦套餐肥施肥方案(全面完整版)

小麦套餐肥施肥方案(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麦施肥一、小麦生长特点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出苗、分蘖、越冬、拔节;生殖长阶段包括孕穗、抽穗、开花、灌桨、成熟。
春小麦产量偏低,生育期断,仅100-200天。
小麦从出苗到拔节,施肥主攻目标是加强根系生长、分孽和有机质合成;从拔节到抽枕.施肥是为了促进茎叶生长、有效分蘖和穗大;从抽穗到成熟期,则以增加粉数、粒重和蛋白质含量为主。
冬小麦返青以后吸收养分速度增加.从拔节到抽穗是吸收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斯;氮素吸收的最高峰是从拔节到孕穗,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
冬小麦是越冬作物,苗期又是磷素营养的临界期.基肥施足磷肥尤其重要。
因为苗期根系弱,遇到干旱和严寒,土壤供磷和作物吸收能力大幅下降.影响麦苗返青和分蘖,再追施磷肥也很难补救。
二、小麦的需肥特点小麦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和在植株内的分配,受品种、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影响。
一般每生产麦粒100公斤需吸收氮(N)2.6-3.0公斤、磷(P205 )1-1 4公斤、钾(K20 )2-2.6公斤,N:P205:K20平均为2.8:1.2:2.3,则1:0.4:0.8。
如果亩产麦粒500公斤,需吸收N-P205-K20平均为丁4-6-12(公斤)。
三、小麦施肥方法1.施足基肥:小麦施足基肥是提高麦用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对生长养分的需要。
促进其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能长出足够的键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2.返青拔节期看苗追肥;看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
3.轻施孕穗肥.对水肥充足,有倒伏倾向的麦田不宜施穗肥。
苗情长势好.可少施或不施穗肥,水肥不足,有早衰倾向的小麦应施穗肥,可施孕穗肥以快速补充养分,增加粒重,壮秆防倒伏。
四、施肥方案拌种:用台湾味丹拌种剂以1:10的比例浸种15分钟晾干。
小麦春季科学施肥建议-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一)

小麦春季科学施肥建议-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一)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春季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为了获得高产高质的小麦,科学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是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为广大农户提供的小麦春季科学施肥建议。
一、地力调查在春季施肥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全面的地力调查。
主要包括土壤性质、水分状况、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和养分水平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结合田间实际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施肥方案,防止浪费和过度施肥。
二、合理施肥1.氮肥:春季小麦需要大量氮肥,但一次性施用过多,虽然有可能增加小麦产量,但会延长生育期,降低品质,同时还会增加后期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因此,建议春季小麦氮肥施用量应该在1.5~2斤左右。
2.磷肥:春季小麦对磷的需求较大,一般推荐施用磷酸二铵或硫酸单铵,每亩施用2-3公斤。
同时,可以利用生物菌肥、有机肥等辅助施肥,提高肥效。
3.钾肥:春季小麦对钾的吸收也相对较大,不同肥料中钾的含量也不同,其中,米糠灰中钾的含量较高,可适量掺入作为土壤改良剂,也可选择底施钾肥,每亩施用3-4公斤。
三、施肥技巧1.分次施肥:春季小麦生长快速,需要分次施肥,以保证作物充分吸收养分,同时还能避免根部灼伤,影响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
2.避免氨挥发:由于春季气温较高,施用化肥后易造成氨挥发,导致养分流失。
因此,施肥后要及时覆盖或深埋,确保肥料充分发挥其肥效。
3.施肥时间:春季小麦生长旺盛,一般建议在前期以及拔节期适量施肥,确保小麦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总之,春季科学施肥是保证小麦高产高质量的关键。
正确采取施肥技巧,合理安排施肥方案,还能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等多种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安徽省小麦产业的发展。
小麦施肥季节来临,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需要掌握

小麦施肥季节来临,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需要掌握小麦施肥季节来临,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需要掌握01重施基肥小麦施肥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施足底肥,可促进幼苗健壮,增加有效穗数,并为以后各期的正常生育奠定良好基础;施用追肥,可以随时调节小麦的长势,保证小麦沿高产方向发展。
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分层或集中施人。
底肥施用量应根据土质、土壤肥力、产量水平、茬口、肥料种类与质量等条件而定。
一般亩施粗肥(有机肥)3000~5000千克,标准氮肥(硫酸铵)20-3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
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千克,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人土。
2、少施种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
一般每亩施尿素2-3千克,或过磷酸钙8-10千克,也可用复合肥10千克左右。
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克、硫酸锰0.5-1克,拌种后随即播种。
需要注意的是,碳钱、确饺、氧化按易绕神、烧苗或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可用做种肥,以尿素做种肥时也不得与种子直接接触。
03巧施追肥追肥又可分为冬追肥和春追肥,二者的比例应视苗情和裁培技术水平而定,中、低产田,冬、春追肥比例以7:3为宜,高产田冬追肥量要少于春追肥量。
(1)、冬追肥冬追肥视苗情可分两次进行。
1.分蘖肥(苗肥),即在播种后1个月左右(当小麦开始分蘖以后),为促进冬前分蘖的发生和巩固早生低位蘖,在基肥中氯肥施用较少的情况下,每亩可追施标准氨肥10-15 千克。
2.腊肥(越冬肥),每亩用2-3千克标准氨肥与牲畜粪尿混勻后撒施。
(2)、春追肥春追肥视苗情可分三次进行。
1、返青肥,返青肥一般在弱苗上施用,一类、二类苗可少施或不施。
2、起身拔节肥,施用该肥能显著提高分蘖成穗率,巩固穗数,促进小花分化,减少不孕小穗和退化小花的数目,增加穗粒数。
壮苗在起身时施用,旺苗在拔节后施用,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亩施尿素15~17 千克为宜,施用不宜太晚。
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

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小麦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介绍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包括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春季施肥方案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之一,适当的施肥可以促进小麦早期生长和发育。
下面是春季施肥方案的具体内容:•施肥时间:3月份至4月份,小麦拔节至抽穗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氮肥和磷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农田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每亩施用氮肥20-30公斤,磷肥10-15公斤。
夏季施肥方案夏季是小麦生长的快速生长期,适当的施肥可以补充养分,提高小麦的生长率和养分吸收能力。
以下是夏季施肥方案的详细信息:•施肥时间:5月份至6月份,小麦抽穗至灌浆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氮肥和钾肥。
•施肥量:根据地块的土壤条件和需求确定,一般每亩施用氮肥30-40公斤,钾肥10-20公斤。
秋季施肥方案秋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养分储备,为冬季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以下是秋季施肥方案的具体内容:•施肥时间:9月份至10月份,小麦幼苗期至分蘖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有机肥和磷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地块管理情况确定,每亩施用有机肥5000-8000公斤,磷肥10-15公斤。
冬季施肥方案冬季是小麦休眠期,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地块的养分含量,为来年小麦生长提供保障。
以下是冬季施肥方案的详细内容:•施肥时间:11月份至翌年2月份,小麦休眠期。
•肥料种类:主要施用磷肥和有机肥。
•施肥量: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实际需求确定,每亩施用磷肥10-15公斤,有机肥5000-8000公斤。
以上就是小麦全年施肥方案图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同地区的小麦种植条件和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的施肥方案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麦的施肥技术

小麦的施肥技术
一、小麦施肥实行粗、细结合,氮、磷配合。
采用粗肥、氮肥、磷肥“三肥坐底”的方法,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措施,也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手段。
要本着“粗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
一般保肥能力强的粘质土壤,可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一半以上坐底施用;保肥能力较差的沙质土壤适当少些,约占全期氮肥总量的40%左右坐底为宜。
增施磷肥,特别是贫磷土壤,用磷肥突破,氮、磷配合的办法,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根据大量试验证明,一般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需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磷肥各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左右。
二、返青肥要因苗追施。
对于冬前长势较弱的2―3米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长脱肥的麦苗,应早施、重施返青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追施(顶凌施肥)。
一般每亩可追碳酸氢铵20千克左右,缺磷麦田应混合追施过磷酸钙每亩15千克左右。
有条件的最好施磷酸二铵每亩10―15千克。
返青肥对于促进麦苗由弱转壮,增加亩穗数有重要作用。
但对于苗数较多的一类苗,或偏旺而未脱肥的麦田,则不施返青肥。
应推迟到起身时追施,以控制无效分蘖,达到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亩穗数的目的。
三、合理运用肥水。
中期是冬小麦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
需水约占总量的35%左右,需肥占总量的50%左右。
尤其在拔节、孕穗阶段,对水分反应非常敏感。
每亩追标准氮肥(硫酸铵)15千克左右。
四、根外追肥。
根外喷磷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一般开花后喷二次磷肥,千粒重可增加2―3克,增产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各个时期施肥技术
一、小麦施肥口诀
种地用肥有学问,小麦施肥掌握准。
定产测土施底肥,普用土壤调理剂。
氮磷钾比要协调,平衡施肥产量高。
底肥施足必深耕,上虚下实打根基。
底墒要足保全苗,拌种防病要记牢。
小麦返青要化控,拔节之前追尿素。
扬花前后巧防病,补喷微肥夺丰收。
黄淮流域地偏碱,选肥种类稍偏酸。
氮磷两元配成肥,应施旱薄中肥地。
掺钾配成三元肥,可施高产水浇地。
控释肥料价虽贵,小麦玉米都适宜。
对比之下见高低,还是选用配方肥。
土壤缺啥补充啥,力争主动莫迟疑。
一年之计在于春,选对肥料属第一。
足墒下种能增产,根据墒情来浇灌。
送水选在麦灌浆,看天看地莫迟延。
底墒水在犁地前,趁墒播种最方便。
作物起垄来播种,迂旱沟浇可节源。
水肥相济最关键,亩产吨粮好实现。
二、你了解小麦吗?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
小麦种植范围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西起新疆,东抵沿海各省的平原高山。
中国既种冬小麦,也种春小麦。
下面介绍下冬小麦化肥使用技术。
冬小麦在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则以增粒增重为主。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植株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
综合起来,一般认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3.2千克左右,磷1-1.5千克,钾2-4千克,氮、磷、钾三者的比例约为1::1。
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钾主要集中于茎叶,点全株总含量的%。
冬小麦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是:出苗后到返青期前,吸收的养分和积累的干物质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速度增加,从拔节至抽穗是吸收养分和积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开花以后,对养分的吸收率逐渐下降。
冬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
一是从分蘖到越冬,一是从拔节到孕穗,后面的高峰远远大于前面的高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对产量6188千克/公顷的冬小麦植株分析结果,在营养生长阶段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总量的40%,磷占20%,钾占20%;从拔节到扬花是小麦吸收养分的高峰期,约吸收氮48%,磷67%,钾65%。
籽粒形成以后,吸收养分明显下降。
因此,在小麦苗期应有足够的氮和适量的磷、钾营养。
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
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基肥
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施足基肥于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和籽粒发育有重要作用。
追肥施用量因各地情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每公顷施农家肥30-75吨的基础上,在北方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在南方冬麦区配施氮、钾或氮、磷、钾化
肥。
一般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用1/3的氮肥做基肥。
每公顷施尿素75-150千克或碳酸氢铵225-300千克。
如果土壤肥力很高,农家肥料用量很大,基肥可不施氮肥,将氮肥全部用作迫肥。
肥力中等的地块,可以将1/2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225千克或碳酸氢铵375-600千克。
肥力低的地块,则将2/3的氮肥用作基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55千克或碳酸氢铵450-750千克。
在肥力低又无灌溉水条件的地块,通常将氮肥全部用作基肥。
一般在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仟克的麦田,应增施磷肥。
每公顷施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450-750千克。
基肥,最好将磷与农家肥混合或堆沤后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利用小麦的吸收。
土壤速效钾低于50毫克/千克时,应增施钾肥,每公顷施氯化钾75-150千克。
盐碱地最好施硫酸钾,在土壤有效锌低于毫克/千克时,可隔年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硫酸锌15千克左右。
(2)种肥
小麦播种时,还可以将少量化肥作种肥,以保证小麦出苗后能及时吸收到养分,对增加小麦冬前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均有良好作用。
小麦种肥在基肥用量不足或贫瘠土壤和晚播麦田上应用,其增产效果更为显着。
种肥可用尿素每公顷30-45千克,或硫酸铵每公顷75千克左右和过磷酸钙75-150千克。
种子和化肥最好分别播施。
碳酸氢铵不宜作种肥。
(3)追肥
根据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养分的需要,分期进行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现分别叙述如下:
①苗期追肥:苗期追肥简称"苗肥",一般是在出苗的分蘖初期,每公顷追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或少量的人粪尿。
其作用是促进苗匀苗壮,增加冬前分蘖,特别是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晚播麦。
丘陵旱薄地和养分分解慢的泥田、湿田等低产土壤,旱施苗肥效果好。
但是对于基肥和种肥比较充足的麦田,苗期也可以不必追肥。
②越冬期追肥:也叫"腊肥",南方和长江流域都有重施腊肥习惯。
腊肥是以施用半速效性和迟效性农家肥为主,对于三类苗应以施用速效性肥料为主,以促进长根分蘖,长成壮苗,促使三类苗迅速转化、升级。
对于北方冬麦区,播种较晚、个体长势差、分蘖少的三类苗,分蘖初期没有追肥的,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75-15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对于施过苗肥的可以不施"腊肥"。
③返青期追肥:对于肥力较差,基肥不足,播种迟,冬前分蘖少,生长较弱的麦田,应早追或重追返青肥。
每公顷施碳酸氢铵225-300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应深施6厘米以上为宜。
对于基肥充足、冬前蘖壮蘖足的麦田一般不宜追返青肥。
④拔节期追肥:拔节肥是在冬小麦分蘖高峰后施用,促进大蘖成穗,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分化,争取穗大粒多。
通常将拔节期麦苗生长情况分为三种类型,并采用相应的追肥和管理措施。
过旺苗:叶形如猪耳朵,叶色黑绿,叶片肥宽柔软,向下披垂,分蘖很多,有郁蔽现象。
对这类苗不宜追施氮肥,且应控制浇水。
壮苗:叶形如驴耳朵,叶较长而色青绿,叶尖微斜,分蘖适中。
对这类麦苗可施少量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150-225千克或尿素45-75千克,配合施用磷钾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75-150千克,氯化钾45-75千克,并配合浇水。
弱苗:叶形如马耳朵,叶色黄绿,叶片狭小直立,分蘖很少,表现缺肥。
对这类麦苗应多施速效性氮肥,每公顷施碳酸氢铵300-600千克或尿素150-225千克。
⑤孕穗期追肥:孕穗期主要是施氮肥,用量少。
一般每公顷施75-150千克硫酸酸铵或45-75千克尿素。
⑥后期施肥:小麦抽穗以后仍需要一定的氮、磷、钾等元素。
这时小麦根系老化,吸收能力
减弱。
因此,一般采用根外追肥的办法。
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可以喷施1%~2%浓度的尿素,每公顷喷溶液750升左右。
对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公顷可喷施%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0升。
近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不少地方在小麦生长后期喷施黄腐酸、核甘酸、氨基酸等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对于提高小麦产量起到一定作用。
据科学实验证明,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60%的氮、70%的磷、70%的钾都直接来自土壤。
多年来,由于偏施、单施、重施化学肥料,导致土壤酸碱度发生变化,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严重,保水、保肥、透气性极差,土壤中有益生物菌群大量减少,使土壤中离子产生拮抗,因此植株生长营养不良,病虫危害和植物生理病害逐年加重,农作物产量普遍偏低。
为了克服土地板结、土壤酸化、环境污染、化肥利用率低、高投入低产出这一系列难题,市场上诸多新型肥料层出不穷,有机无机肥、缓控释肥、树脂包膜肥、硫包衣尿素、肽能氮、多肽复合肥等等!但细细想来,它们都是从肥料本身释放速度入手,其目的就是要达到缓释保肥的效果,但效果甚微不随人意!其实他们忽略了土地本身就是能量丰富的生命体!尤其忽略了微生物菌、有机质、腐植酸才是土壤肥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