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呈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呈现方式
1、开放性呈现
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思维较直接,某一新鲜事物能一下子引起兴趣,又能很快失去兴趣,往往一件事情没完成就又去干另一件事情,因此他们的探索能力也较差。以开放的方式呈现材料,幼儿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可能性。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个别化学习内容及个别化学习中的材料。
同样的材料,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操作、改变、组合方式可能是不同的,幼儿所发现和感受到的事物的特点和关系也是不同的。在进行“马路上”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汽车的图片、图书、各种废旧的纸盒。孩子们在与它们的互动中了解到了许多汽车的秘密。就拿建造汽车来说,我们在个别化学习中为他们提供了各种辅助材料,但不指导他们怎样完成。起初,观察到:有的孩子做的汽车就是一个盒子上贴了四个小圆片。慢慢地,汽车的样子复杂了,汽车的功能丰富了,有的安装了车灯,有的剪出了车门------通过孩子们的不断尝试、探索,他们开始自己设计了汽车,并自主生成了“建造汽车城”的活动。采用开放性的投放方式,幼儿有更多自由发现的机会,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并提供进一步的引导。
2、分层呈现
分层投放材料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通过不断地增加和改变材料的投放,提示和“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丰富知识经验。中班幼儿知识经验不丰富,对各种材料操作还不熟悉,采用分层呈现材料是很有必要的。如手工游戏“剪面条”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内容分成三个层次,并在操作材料上以★的多少代表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幼儿剪直直的面条★★——幼儿剪弯弯的面条第三层次★★★——幼儿剪卷卷的面条。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来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活动,能够跳一跳、够得着,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体验。结构区的“搭房子”等材料我们也是材料分层呈现。
3、“主题”或“任务”呈现
所谓“主题”呈现,即围绕一个主题所提供的材料有:主体材料、辅助材料、主要工具三大类。让幼儿有所选择,动脑地解决。如休闲区里的“敲核桃”,我们为幼儿准备的主要材料有:核桃;辅助材料有:盆子、垃圾桶、沾板;主要工具有:锤子、钳子、铁钉、剪刀等。让幼儿通过选择最佳的工具来敲,结果多数幼儿在实践中发现用钳子敲是又快又省力的办法。
除此之外,我们有时也采用“任务”呈现。即教师根据材料性质、玩法,提出具体的任务,让幼儿选择一定范围内的材料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时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有两种:构成任务的材料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材料。但这些材料能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暗示和线索。如为了让幼儿感知长短,我们在数学区里投放:桌椅、盒子、各种大小长短不同的尺子、绳子、各种线,PC管、筷子等材料,让幼儿通过各种观察、比较来获得知识。这里构成问题的材料是桌椅、盒子,完成任务的材料是尺子、绳子、各种线,PC管、筷子等材料,这些材料会引发出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测量。如用各种尺子测量,用筷子测量,用绳子测量等方式。
4、问题情景呈现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有些材料的投放能构成问题情景,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特别是那些具有探索性的低结构化材料,能够激发幼儿好学好问的心理。如我们在感官训练区投放的“虹吸瓶”,幼儿看到这些材料很好奇,纷纷议论开了:一位幼儿说:“第一个瓶子水太多了就会流到第二个瓶中”,另一位幼儿问:“可是第二个瓶子比第一个瓶子高,水要怎样流呢?”我问:“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搞清楚它呢?”幼儿1:把第一个瓶子倒立,让水流到第二个瓶中;幼儿2:不对,吸管太细,里面没空气怎
样流呢?幼儿3:对了,我们用手捏第一个瓶子,让空气把水挤到第二个瓶中,最后幼儿在探索中寻找到了答案,这比老师直接灌输给他们知识强多了。所以问题情景呈现的材料能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求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材料组合后呈现
材料组合后呈现就是对材料进行一定的组合后再呈现给幼儿。例如:我们把原本是单片的两块平面镜粘连在一起,做成可以开合的,打开、竖立着放在桌面上,这样,平面镜除了发挥它原有的简单成像作用和反射太阳光的作用,孩子们还发现了两面镜子间互相又映出许多的小镜子,这种有趣的奇妙现象引发了幼儿对平面镜成像现象的更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