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的电梯视频监控系统
电梯监控采用无线网桥,安装调试及注意事项

在无线传输中,网桥的使用已经很普遍,给大家介绍海康威视各类网桥的安装、配置以及常见问题,下面介绍一海康威视的电梯网桥。
无线网桥顾名思义就是无线网络的桥接,它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无线网桥从通信机制上分为电路型网桥和数据型网桥。
无线网桥一般可分为2.4G和5.8G这两种,其它频段需要额外申请,授权后才能使用。
一、无线网桥的分类目前,市场上根据网桥工作的电磁波频段主要有以下三个种类。
1、2.4G无线网桥2.4G无线网桥就是采用了2.4GHz微波工作频段的无线网桥,通常用于中短距离传输,如电梯监控无线传输、室内覆盖、公园监控传输等,传输速率在150Mbps和300Mbps。
例如,优特普新推出的2.4G 300M电梯监控专用网桥CP2-300主要应用于电梯井内部监控视频的无线传输,摒弃传统的抗拉伸专用随行线缆方案,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省去了大量布线工作,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该产品采用独特的一键配对技术,IP65防护等级,可适应各种复杂的电梯环境。
2、5.8G无线网桥5.8G无线网桥就是采用了5.8GHz微波工作频段的无线网桥,通常用于中远距离的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力强等特点。
5.8G微波频段跟2.4G微波频段一样,都是免申请无线执照频段。
优特普新推出的5.8G 300M室外监控专用网桥CP5-300采用11n技术,最多可提供高达300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可达3-5公里。
产品采用工业级防水防尘塑胶壳的外观设计,轻松适应户外各种恶劣环境。
内置14dBi双激化板状天线,大大增强了无线传输性能及稳定性。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中短距离的视频传输及数据传输,如:景区、工厂、码头、工地、停车场无线监控等。
3、双频网桥双频网桥是采用了2.4G和5.8G微波双工作频段,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等特点。
根据不同设计,双频网桥传输速率在600Mbps到1800Mbps不等,一般用在对传输带宽要求较高的场合。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5、系统优化
(4)加强系统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应用前景
6、应用前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监控系统将具有更加广泛的 应用前景。未来,该系统可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智能物业管理等领域,为实现 电梯等特种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随着5G等新型技术的普及和 应用,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监控系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6、应用前景
总之,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 应用前景。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故障诊断、维保管理等功 能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用户生命和财 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开始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 引入。其中,温室大棚监控系统便是其中一个极具潜力的领域。本次演示将详细 介绍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设计思路、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和实现效果等方面。
3、电源模块
3、电源模块
由于温室大棚内的环境较为恶劣,因此需要选用可靠性高的电源模块,以保 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本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蓄电池的方式,提供可靠的电 源供应。
三、软件设计
1、数据采集和处理
1、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采集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需要通过编程实现。本系统使用Java语 言编写数据采集程序,通过串口与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通信,实时采集大棚内的 环境参数。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以保证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谢谢观看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监控系统 设计与实现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电梯行业智能电梯监控与维护方案

电梯行业智能电梯监控与维护方案第一章智能电梯监控系统概述 (2)1.1 智能电梯监控系统简介 (2)1.2 智能电梯监控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2)第二章智能电梯监控硬件设施 (3)2.1 传感器设备 (3)2.2 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 (3)2.3 控制中心硬件设施 (4)第三章智能电梯监控软件平台 (4)3.1 软件平台架构 (4)3.2 功能模块设计 (5)3.3 数据分析与处理 (5)第四章电梯运行状态监测 (6)4.1 实时监控 (6)4.2 异常状态预警 (6)4.3 故障诊断与定位 (7)第五章电梯安全功能监测 (7)5.1 电梯速度监测 (7)5.2 电梯门状态监测 (7)5.3 电梯载重监测 (8)第六章电梯能耗监测与优化 (8)6.1 能耗数据采集 (8)6.1.1 传感器安装与调试 (8)6.1.2 数据传输与存储 (8)6.1.3 数据预处理 (9)6.2 能耗分析与优化 (9)6.2.1 能耗指标分析 (9)6.2.2 能耗异常检测 (9)6.2.3 能耗优化策略 (9)6.3 能耗管理策略 (9)6.3.1 能耗监测与评估 (9)6.3.2 能耗目标设定 (9)6.3.3 能耗管理措施 (9)第七章电梯维保管理 (10)7.1 维保计划制定 (10)7.1.1 维保周期确定 (10)7.1.2 维保内容制定 (10)7.1.3 维保人员配置 (10)7.2 维保任务执行 (10)7.2.1 维保前准备 (10)7.2.2 维保任务实施 (11)7.2.3 维保记录填写 (11)7.3 维保效果评估 (11)7.3.1 维保效果评估标准 (11)7.3.2 维保效果评估方法 (11)7.3.3 维保效果评估结果处理 (11)第八章智能预警与故障预测 (12)8.1 预警模型建立 (12)8.2 故障预测方法 (12)8.3 预警与故障处理流程 (12)第九章电梯应急救援与调度 (13)9.1 应急预案制定 (13)9.2 应急救援流程 (13)9.3 调度策略优化 (14)第十章智能电梯监控系统实施与推广 (14)10.1 系统集成与调试 (14)10.1.1 系统集成 (14)10.1.2 系统调试 (14)10.2 人员培训与操作 (15)10.2.1 人员培训 (15)10.2.2 操作规范 (15)10.3 系统运维与升级 (15)10.3.1 系统运维 (15)10.3.2 系统升级 (15)第一章智能电梯监控系统概述1.1 智能电梯监控系统简介智能电梯监控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手段,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故障诊断、预警及维护管理的系统。
小区电梯无线监控方案范文

小区电梯无线监控方案电梯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3)(一)、项目背景及用户需求 (3)(二)、总体规划及设计原则 (4)二、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5)(一)、系统设计规划 (5)(二)、系统设计说明 (6)三、主要产品性能参数 (8)四、无线传输特点及优势 (13)五、培训及售后服务 (14)一、项目概述(一)项目背景及用户需求1、项目背景:当今时代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和建筑设计的档次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已不但限于要求电梯搭乘快速、舒适,制造坚固,装潢考究,人们对电梯的安全可靠性正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电梯正朝着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电梯作为高楼载客、载货的主要工具在未来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它是最普通的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很有必要,经过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在电梯内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
该系统采用数字网络监控,经过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实时监控机制,对电梯的安全情况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
当监控画面出现异常情况时,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并可调用、回放硬盘纪录的监控录像,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证据,提高非现场的管控能力,有效解决了物业和住户对电梯安全的需求,也能够有效遏制辖区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2、用户需求:1)本项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们采用无线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可将视频、音频集合在一起经过无线的方式进行点对点传输,是一套集影像监控、声音监控、环境监控、报警、资料存储和查询、PC照相、站点集中管理等于一体的高级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
同时产品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易使用、易安装,网络化管理等特点。
2)本期项目对XX小区的10部电梯进行视频监控3)根据系统带宽的计算及监控地点的基础条件,采用电梯专用无线收发器实现音视频实时传输。
4)本方案中监控前端设备使用H.265编码的200万高清网络摄像机。
(二)总体规划和设计原则1、设计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行业标准GB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及相关标准的内容,并考虑本系统今后发展扩充的要求,指定本系统的设计原则:➢XX小区现场实际情况➢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 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DB/T 334- 安全防范系统2、设计原则本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
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及其发展

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及其发展电梯远程监控技术是指通过远程网络连接和监控平台,对电梯运行状态和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电梯安全的日益关注,电梯远程监控技术逐渐成为电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等篇章展开讨论。
一、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电梯远程监控技术是指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和监控平台,实现对电梯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实时监控: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可以随时获取到电梯的运行状态和监控图像,实时监控电梯的运行和安全情况。
2. 远程报警: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梯的远程报警,一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监控平台就会及时接收到报警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 数据分析:通过对电梯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电梯的故障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二、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电梯监控主要采用有线传输方式,通过电缆将电梯和监控终端连接在一起。
这种方式虽然提供了实时监控的功能,但局限于有线网络的使用范围,无法实现远程监控。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9年,美国一家公司率先推出了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标志着电梯远程监控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后,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也相继研发出了自己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目前,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已经普及应用于电梯行业。
国内外的电梯制造商和运营商纷纷引入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三、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影响因素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因素:电梯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和监控平台的支持。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电梯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监控系统方案摘要:电梯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保障乘客和物品安全,电梯监控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善的电梯监控系统方案,旨在提高电梯安全性,并确保乘客的舒适和安全。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日益增多,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监控系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描述一个电梯监控系统方案,从通信设备、监控摄像头、数据存储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通信设备电梯监控系统的核心是通信设备,它负责将电梯监控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为了实现远程监控和即时报警功能,我们建议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4G或5G网络。
1. 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要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建议采用TCP/IP网络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以防止数据泄露和入侵。
2. 选用高性能的通信设备:为了保证监控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响应,我们建议选用高性能的通信模块和路由器,以满足大量并发连接和高负载的需求。
二、监控摄像头电梯监控系统的关键部分是监控摄像头。
合理布置和配置监控摄像头可以提高电梯安全性,并且为后续事件调查提供重要证据。
1. 布置位置:监控摄像头应在电梯的关键位置进行布置,如电梯厅、电梯内部、电梯门口等。
确保监控角度广泛,能够完整覆盖整个电梯区域。
2. 高清图像质量:为了能够清晰捕捉到关键信息,我们建议采用高清的监控摄像头,并确保图像质量不会受到光线变化的影响。
3. 夜视功能:考虑到夜间使用情况,选择具备夜视功能的监控摄像头,以确保黑暗环境下的监控效果。
三、数据存储电梯监控系统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来保存监控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回放和分析事件发生的过程,进一步改进电梯安全措施。
1. 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为了满足大量数据的存储需求,我们建议选择高容量、高可靠性的硬盘或云存储设备。
2. 自动化数据管理:考虑到数据量的增加,系统应具备自动化的数据管理功能,包括定期备份、归档和数据清理等。
基于Zigbee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实现

27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I T 技 术1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梯的保有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势。
截至2010年底,我国电梯的数量达到160万台左右,并且还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电梯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北京“7.5”北京地铁自动扶梯事故,使得电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作为电梯的监管部门,如何找到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对电梯实施安全监管,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Zigbee技术简介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
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
简单的说,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C D M A 和G S M 网络。
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基站。
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
Z i g b e e 是一个由可多到65000个无线数传模块组成的一个无线数传网络平台,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每一个Zigbee网络数传模块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个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可以从标准的75m无限扩展。
与移动通信的C D M A 网或G S M 网不同的是,Zigbee网络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建立,因而,它必须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
而移动通信网主要是为语音通信而建立,每个基站价值一般都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每个Zigbee “基站”却不到1000元人民币。
每个Zigbee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作为监控对象,例如其所连接的传感器直接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
电梯无线与电梯监控解决方案

电梯无线与电梯监控解决方案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必备的交通设备之一,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电梯的使用量也大幅增加,因此电梯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电梯无线与电梯监控解决方案应运而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电梯进行实时监控和安全管理,促进电梯运营效率的提高。
电梯无线和电梯监控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故障检测和数据分析。
首先,远程监控是电梯无线和电梯监控解决方案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将电梯与互联网相连,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运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远程监控电梯的运行情况,包括运行速度、停靠楼层等。
同时,通过远程监控,运营人员可以对电梯进行远程控制,如远程开启、关闭电梯等,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电梯无线和电梯监控解决方案还可以实现对电梯的安全管理。
通过安装安全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监测电梯内部和周围的安全情况。
当电梯内部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外部存在危险因素时,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及时提醒运营人员进行处理,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此外,电梯无线和电梯监控解决方案还可以实现故障检测功能。
通过对电梯运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并通过报警系统通知运营人员进行维修保养。
这样可以避免电梯故障对乘客的影响,加快故障处理速度,提高电梯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后,电梯无线和电梯监控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电梯的运营管理提供支持。
通过对电梯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电梯的负荷情况、乘客流量等进行预测和评估,为电梯的运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电梯的运营策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提高电梯的整体效益。
总之,电梯无线和电梯监控解决方案通过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故障检测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对电梯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这不仅提高了电梯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还为电梯的运维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未来,随着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梯无线和电梯监控解决方案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电梯物联网v3.0

电梯物联网v3.0电梯物联网 v30在现代社会,电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高楼大厦到商场超市,电梯的身影无处不在,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随着电梯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使用频率的提高,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提高电梯的管理效率,电梯物联网 v30 应运而生。
电梯物联网 v30 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将电梯与互联网相连接,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远程管理的系统。
与传统的电梯管理方式相比,电梯物联网 v30 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电梯物联网 v30 能够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在电梯内部和关键部位安装的各种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电梯的运行速度、加速度、载重、门开关状态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电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电梯物联网 v30 具备强大的故障预警功能。
通过对采集到的电梯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可以提前预测电梯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及时向维修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这样一来,维修人员就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前做好准备,提前进行维修保养,有效地避免了电梯故障的发生,减少了因电梯故障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损失。
再者,电梯物联网 v30 大大提高了电梯的管理效率。
传统的电梯管理方式往往需要人工巡检,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疏漏。
而电梯物联网 v30 可以实现对电梯的远程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在监控中心对多部电梯进行集中管理,包括查看电梯的运行记录、制定维修计划、安排维修人员等。
同时,系统还可以对电梯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为电梯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电梯物联网 v30 还为电梯的应急救援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电梯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向监控中心发送报警信息,并提供电梯内的人员数量、被困位置等详细信息。
电梯无线监控解决方案(图文)

电梯无线监控解决方案前言:无线网桥的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给布线困难的地方带来了便利,数字摄像机在电梯中安装,一般都采用无线网桥了,不再使用视频解码器了,今天重点谈谈无线网桥在电梯监控中的应用正文:一、电梯监控行业现状目前常见的电梯安全监控系统大多数还是严重传统的有线视频监控系统,该类系统采用电梯随缆为电梯内部的相关设备提供电力,并且将电梯内部的监控视频、事故发生的报警信号传输到大厦的安保中心,实现一缆多用。
但是,这种模式却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随着电梯的不断运行,随缆都会遭到不断的磨损,如果不及时维护、更换就会造成随缆断裂。
因此,随缆的定期更新、维护则成为了电梯的周期性工作,增加了维护成本。
另外,如果因为随缆的破损、断裂而导致电梯发生故障,那么在电梯内部的监控视频则无法通过随缆传输回安保中心,安保人员无法从监控系统中获得电梯内部的情况,这样将阻碍电梯的抢修以及受困在电梯厢内乘员的救援工作。
电梯无线监控需求二、电梯监控行业需求为了解决以上那种由于随缆断裂而无法获取电梯内监控视频影像的问题,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无线微波进行视频信号传输,具备安装、维护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维护成本低等优点,杜绝由随缆故障而导致无法获取电梯内部监控影像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电梯无线视频监控方案,为提高电梯安全性能、保障电梯乘客的生命安全做一份贡献。
以下为该电梯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介绍:三、无线监控系统优点电梯无线监控优点①安装简单,无需布线,因地制宜。
②工期短,省时省力,维护简单。
③应用范围广,稳定性好,传输距离远。
④灵活性高,容易扩展,不易故障。
四、电梯无线监控系统结构方案分析:电梯目前所受到的干扰主要有:1、电源干扰:由于电梯摄像头所采用的电源取自电梯380伏电源,而电梯采用的是变频电机,故对于摄像头以及传输线造成影响;2、变频电机干扰:视频信号为0-6兆信号,而变频电机所产生的干扰频率在0-11兆之间,对视频信号造成直接干扰;3、控制器对视频信号的干扰:电梯内部的控制部分(包括上下开门关门等动作)为11兆左右的控制器,一旦其启动,就会不断的发送控制信号和11兆的控制波,该控制信号会对视频随行电缆产生干扰。
关于电梯无线视频监控安装的几大注意事项

关于电梯无线视频监控安装的几大注意事项近几年来,无线设备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领域,尤其以电梯无线视频监控项目较为显著。
其实,电梯无线视频监控安装是一项相对而言较为繁琐的安装工程,很多时候由于安装过程的操作不规范导致正式投入运行的时候出现诸多问题。
最为常见的,如:视频监控图像在电梯井道环境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影响监控传输质量。
下面我们根据用户常见的一些问题,来作出相应的解答。
一、电梯内产生干扰的原因是什么?1、电梯井内通常布置了电力,照明,风扇,控制,通信等线缆。
各种电缆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假如使用同轴电缆传输,与天线接收原理相同,同轴电缆也会“接收”这些干扰,即干扰电磁场在电缆上产生干扰感应电流,这个干扰感应电流也就会在电缆外导体(编织网)纵向电阻上产生干扰感应电压(电动势),这个干扰感应电压刚好串联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长长的地线”中形成干扰。
2、这些随行电缆都是与视频电缆并行,且近距离捆扎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接近“最佳最有效的”干扰耦合关系。
在一般工程中可以采用穿金属管或走金属槽的屏蔽干扰办法,但在电梯随动的环境中,这种方法就无能为力。
所以,电梯环境下的抗干扰难度很大,只能选择较好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二、电梯内的干扰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1、横向条纹上下滚动这种现象表现为条纹不停的上或下滚动,条纹比较宽。
看起来是干扰,其实并不是外界电磁波所为,如果抛开条纹,图像是清晰的。
这种现象基本占所为图像干扰的80%以上,这种现象可以肯定的说是接地电位的问题,是指前端设备的地与中控室之间的接地存在电位差,这个问题是万用表无法测试的,如果测得的数字是零,也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电位差。
唯一的办法是把它的回路给断开,也就是说两端的地断开一个(最好选择前端)。
如果两端的地都不想断,怕影响防雷。
那加个地隔离器来解决,这种设备为无源设备,只要串联在同轴电缆的任何一端,安装方便、效果好,完全可以消除这种条纹现象。
2、网状干扰这种现象图像质量很差,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物体,图像时有时无,还有画面死机。
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

17部电梯监控方案一、现场环境概述1.现场环境分析(1)该项目有4栋楼,1-3楼有3部电梯,4楼有八部电梯(2)机房位置在门房,4栋楼最远距离门房200米。
(3)摄像头为130w,码流为3M2.项目要求(1)要求电梯内实现无线监控,且通过无线传输到门房硬盘录像机。
(2)要求画面清晰、流畅二、施工方案1.施工拓补图2.方案介绍(1)每部电梯安装两台神行通无线监控网桥CPE880,实现电梯内的无线数据传输(2)每栋楼的接收端CPE880接入交换机汇聚,汇聚点接入神行通 5.8G网桥CPE890(A系列)。
(3)门房硬盘录像机接入神行通CPE890(B系列)接受每栋楼的汇聚端CPE890(A系列),实现门房录像机监控。
3.方案(1)简图:(2)注意事项1.CPE网桥要求正对且可视2.AP端(接收端)的信道要根据现场环境调整3.网桥的IP地址要求和硬盘录像机在同一网段。
三、设备介绍一、CPE880介绍1.高增益、大功率、高速度、远距离、多模式、易操作2.RT3050 150Mbps 无线路由专业芯片3.32MB DDR RAM 4MB(可延伸到8MB)4.最大150Mbps 无线传输速率5.网关、AP、万能中继、无线ISP,WDS中继6.点对点发射2.5公里定向120度扇形发射7.多SSID支持,支持最多达5个SSID8.(支持12-24V POE供电) 支持9-12V直流电源供电9.12V/1A;110V/220V二.CPE890介绍1.符合802.11a/802.11n协议,具有同时与802.11a及802.11n终端通信的能力。
2.支持CPE模式,无线客户端模式和AP模式。
高通9341 300Mbps 无线路由专业芯片,超宽工作温度:-40℃~70℃,可真正满足室外型CPE产品要求3.支持桥接模式的数据转发;路由模式的数据转发和PPPoE等二层数据包的透传。
4.支持自动功率调整和自动信道选择。
5.支持多种安全模式的混合接入。
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

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梯行业也开始采用无线网络技术进行监控和管理。
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是一种提供可靠、实时、高效的电梯监控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实施步骤。
2. 基本原理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网桥将电梯与监控中心建立连接,通过无线局域网传输电梯监控数据。
无线网桥是一种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建立起电梯与监控中心之间的网络连接,使得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控电梯的状态和运行情况。
3. 主要组成部分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3.1 电梯控制器电梯控制器是电梯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和状态。
在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中,电梯控制器需要支持无线通信功能,以便能够与无线网桥建立连接,实现监控数据的传输。
3.2 无线网桥无线网桥是一种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连接的设备,它能够实现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中,无线网桥起到连接电梯和监控中心的桥梁作用,负责将电梯控制器发送的监控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3.3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是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中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和处理电梯的监控数据。
监控中心通常配备有专门的监控软件,可以实时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
同时,监控中心还可以通过无线网桥与电梯控制器进行双向通信,实现对电梯的遥控和遥测。
4. 实施步骤实施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网络规划在实施电梯无线网桥监控方案之前,需要对电梯所在的建筑物进行网络规划。
确定监控中心和电梯控制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方式,包括网络拓扑、IP分配等。
4.2 硬件部署根据网络规划,在电梯控制器和监控中心之间部署无线网桥设备。
安装无线网桥设备时需要考虑到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距离,以确保信号稳定和可靠。
同时,还需要对电梯控制器进行配置,使其可以与无线网桥建立连接。
4.3 软件配置在硬件部署完成后,需要对监控中心的软件进行配置。
电梯监控无线网桥安装调试及注意事项图文【最新版】

电梯监控无线网桥安装调试及注意事项图文在无线传输中,网桥的使用已经很普遍,给大家介绍海康威视各类网桥的安装、配置以及常见问题,下面介绍一海康威视的电梯网桥。
无线网桥顾名思义就是无线网络的桥接,它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无线网桥从通信机制上分为电路型网桥和数据型网桥。
无线网桥一般可分为2.4G和5.8G这两种,其它频段需要额外申请,授权后才能使用。
一、无线网桥的分类目前,市场上根据网桥工作的电磁波频段主要有以下三个种类。
1、2.4G无线网桥2.4G无线网桥就是采用了2.4GHz微波工作频段的无线网桥,通常用于中短距离传输,如电梯监控无线传输、室内覆盖、公园监控传输等,传输速率在150Mbps和300Mbps。
例如,优特普新推出的2.4G 300M电梯监控专用网桥CP2-300主要应用于电梯井内部监控视频的无线传输,摒弃传统的抗拉伸专用随行线缆方案,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省去了大量布线工作,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该产品采用独特的一键配对技术,IP65防护等级,可适应各种复杂的电梯环境。
2、5.8G无线网桥5.8G无线网桥就是采用了5.8GHz微波工作频段的无线网桥,通常用于中远距离的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抗干扰力强等特点。
5.8G 微波频段跟2.4G微波频段一样,都是免申请无线执照频段。
优特普新推出的5.8G 300M室外监控专用网桥CP5-300采用11n 技术,最多可提供高达300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可达3-5公里。
产品采用工业级防水防尘塑胶壳的外观设计,轻松适应户外各种恶劣环境。
内置14dBi双激化板状天线,大大增强了无线传输性能及稳定性。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中短距离的视频传输及数据传输,如:景区、工厂、码头、工地、停车场无线监控等。
3、双频网桥双频网桥是采用了2.4G和5.8G微波双工作频段,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等特点。
根据不同设计,双频网桥传输速率在600Mbps 到1800Mbps不等,一般用在对传输带宽要求较高的场合。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中电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
梯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传统的电梯监控系统只能实现现场监控,不能
实现远程监控,且系统成本较高。
而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远程监控,同时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易于维护
等优点。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电
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研究内容:
(1)电梯运行状态监测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
(2)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如Wi-Fi、GPRS等。
(3)电梯监控数据的传输协议设计,包括数据格式、加密方式等。
(4)远程监控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监控控制、数据分析等。
(5)系统测试与调试,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等进行评估。
4. 研究意义:
(1)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梯故障和事故发生的概率。
(2)可以实现对多台电梯的同步监控,提高管理效率。
(3)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推动电梯行业的发展。
5.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收集和分析相关技术和理论。
(2)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电梯运行状态和情况。
(3)系统设计和实现,建立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4)测试与评估,对系统的性能和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
6. 预期成果:
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梯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视频监控常用的几种无线传输方式

视频监控常用的几种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对于整个视频监控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传输的流畅和稳定直接影响系统的好坏。
传输通常成本高、施工复杂,特别是在一些环境复杂的项目上。
无线传输能给传输带来很多方便,下面给大家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无线传输方式。
一、无线网桥无线网桥顾名思义就是无线网络的桥接,它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
无线网桥现在多用于电梯、工地等场景的无线传输。
无线网桥的独立网络段通常位于不同的建筑物中,相距几百米到几十公里。
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建筑物之间的互联。
同时,根据不同的协议,无线网桥可以分为2.4GHz频段的802.11b或802.11G或802.11GN和5.8GHz频段的802.11a或802.11an无线网桥。
二、微波传输微波传输在视频监控的传输、控制上也有广泛的运用。
“微波”通常是指波长在m1—mm1的电磁波,微波传输是一种最灵活、适应性最强的通信手段,具有建设快、投资小、应用灵活的特点。
在无法布线或者布线困难的情况下,微波视频传输系统可以提供低成本、远距离(最大可达20Km)的解决方案。
有效的解决跨过道路、跨江等无法布线的难题。
三、WiFiWiFi大家应该是最熟悉的一种无线传输方式了,目前主要用于室内视频监控的传输。
WiFi实质上是一种商业认证,同时也是一种无线联网技术,以前设备之间通过网线连接,而WiFi则是通过无线电波来连网。
WiFi最大的优势就是组网简单方便,但是Wi-Fi信号也是由有线网提供的,比如家里的ADSL,小区宽带等,只要接一个无线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线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
四、4G/5G4G/5G主要就是利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来进行无线传输。
过去由于4G信号的带宽和时延问题,应用不算太多。
但是随着现在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5G的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很适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无线传输,如果能解决好成本和安全的问题,势必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梯视频监控系统

( l g fnoma o n ier g Z ein ies yo cn lg , n z o 0 2 Col eo fr t n gnei , hj gUnvri f eh oo yHag h u30 3 ) e I i E n a t T 1
[ src]T i pprpee t arslt nb sdo ii l rls o mu ia o o ie uv iac l ao.t sst h oo is Abta t hs ae rsns eoui ae nadgt e sc m nc t nfrvd osrel nei ee trI ue e n lge o a wi e i l n v c
l x bl , n e ma n a n d e sl .I a e c n e i n l mpl me t d i h e u i d f n e i s e tn fe i y a d b i ti e a iy tc n b o v n e ty i e n e n t e s c rt e e c n p ci g a d c to ,p o i e l c mo i i e y n onr l r v d o o t ve v d o s r i e rt el te y a ci a ep o e s n n t li e tc mp tn . e c s a trd n mi g r c s i g a d i e lg n o u i g v o f h m n
i c u i g e e d d s fwa e a d h r wa e wie e s c m mu ia i n a d d g t lv d o, i h i u tbl o b l i e u v iln e i l v t r n l d n mb d e o t r n a d r , r l s o n c t n i i i e wh c s s i e f r mo ie v d o s r e l c n e e a o . o a a a
控网使用手册 V1.1(1)

控网使用手册湖南中菱科技有限公司目录前言一、控网系统介绍控网监控系统概述控网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图二、控网DTU安装与使用1. 控网ZL-K210 DTU概述2. 产品构造及定义3. 产品特点4. 产品参数5. 产品配件6. 安装7. 激活8. 故障诊断三、控网平台使用操作1. 平台概述2. 平台组成3. 用户注册4. 用户登录5. 激活控网DTU6. 设备档案管理7. 监控设备8. 统计与报表前言控网监控系统由控网前端DTU、控网平台、通讯网络、用户手机/电脑组成。
本使用手册将带您了解控网系统、掌握控网设备的安装方法及控网平台的使用。
一、控网系统介绍控网监控系统概述控网开放物联网在线监控系统由湖南中菱科技有限公司虔心研发,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发明专利:ZL200410046814.5],并获国家创新基金支持。
系统由前端采集器(硬件设备DTU)、监控中心管理平台()、用户电脑/智能手机、通讯网络四部分组成,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和故障情况,管理监督设备的维护、年检、故障等状态,防患于未然,手机、邮件、语音即时安全告警,提供最为详尽的运行及故障历史记录,完善的设备安全信息化管理,让设备更安全,管理更省心。
控网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图二、控网DTU安装与使用1. 控网ZL-K210 DTU概述控网ZL-K210 DTU 是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电梯监控终端装置,其主要功能是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经无线网络传输到控网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解包分析其数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
产品设计以工业级要求为标准,掉线自动连接,超大存储空间。
并内嵌PPP、TCP/IP、DDP等多种协议,可根据不同主板及电梯品牌个性化定制,小巧轻便,易于安装。
2. 产品构造及定义2.1图示注解:①GPRS天线转发器(可接延长天线)②数据卡卡槽③(PWR)POWER开关指示灯④(DATA)数据灯⑤(NET)网络灯⑥(12vIN)接入12~24v电源及地线:(232-1)1号串口;(232-2)调试此设备的接口;(NC)备用接口⑦ 12P PCB接线端,对应注“6”⑧ 固定槽2.2 运行状态指示3. 产品特点11、精选工业级器件,满足恶劣环境应用需求22、支持固定及动态IP地址数据中心DNS域名寻址33、点对点、中心对多点等数据传输时延小于1秒44、CPU和无线核心模块分离的设计方式,具有超强的扩展性55、内嵌PPP、TCP/IP、UDP/IP标准协议;及特有的DDP协议、TDP、AT+ 协议;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66、永远在线及多种触发上线模式;按数据流量计费77、支持多方通信,数据和短信通信互为备份、自由切换88、TCP/IP Server/Client、UDP/IP、DDP、SMS、AT多种通信方式99、可定义数据通信方式4. 产品参数5. 产品配件①SIM卡:中国移动运营商的SIM卡,需要支持并开通GPRS功能,由用户选配或自备。
电梯无线与电梯监控解决方-WiFi解决方案案

电梯无线与电梯监控解决方案一、项目背景1.1电梯无线建设背景概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的爆炸增长,无线终端和无线应用的快速普及,极大的推动了无线网络的发展。
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无线已经成为终端接入的主导力量。
现在的用户,不光希望能够在办公区域、商场、景区、机场等地方连接无线网络,就连电梯里面,用户也觉得比不可少。
针对电梯轿厢wifi覆盖是一个具有难度的工程。
电梯的建筑特点,使其成为信号覆盖的盲区:(1)电梯一般位于建筑的中心位置,信号遮挡严重;(2)电梯隔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室外信号很难覆盖整个井道;(3)电梯轿厢为金属结构,对信号有很强屏蔽效应。
1.2电梯无线网络总体需求覆盖提供高质量的wifi上网体验监控要求兼顾24小时远程实施的无线监控稳定电梯环境复杂,要求设备可靠稳定二、解决方案2.1电梯组网方式结合电梯的特殊场景,设计出电梯无线覆盖的两种方式,方式一:通过拉网线或者光纤和AP连接,从而实现电梯覆盖。
方式二:通过无线桥接的方式,从而实现无线回传和无线覆盖。
2.2.1 方式一整体方案拓扑和实际结构如下:总所周知,电梯是有随行线缆的,随行线缆里面具有强电。
本方案中,采用网络线跟着随行线缆一起。
若楼层超过100m高度,则随行线缆需要通过光纤接入,若楼层高度未超过100m,则随行线缆可以通过网线接入。
所以方案中设备箱内具体情况如下图:若楼层超过100m,则需要通过光纤进入设备箱,设备箱中需要添加光电转换器。
(注意:本次使用的光纤非普通光纤,普通光纤弯曲度可能是不够的。
电梯用随行光纤通信电缆,从内而外包括光缆纤芯、内被层、外被层、外护层,外护层外还设有一细钢丝编织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柔软性、抗压能力和耐弯曲性能强等优点。
按GB/T 5023.2-2008 和EN 50214-2006 标准中规定的曲挠试验方法,在经过3 万次弯曲试验后,其传输性能还能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其机械曲挠性能优于国标GB/T5023.2-2008 和欧盟EN50214-2006 标准中对产品的弯曲性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