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差异
1)研究对象不同
《资本论》中指出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
而对于西方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16版)中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它研究的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的结合。
2)研究方法不同
总的来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用哲学的方法,而西方经济学主要用的是数学等实证方法。
具体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将研究的主体和客体统一,将思维概念运动和其他的形式与客观的经济矛盾运动相统一,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总结。
而西方经济学主要用的是实证法,只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客观规律,而回避“应该是什么”的问题,采用大量的数学与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研究,使得经济研究更有说服力和证明力。
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
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今日读到了hhi的帖子:《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根本上难以成立》。
在帖子中他说:“我甚至发现,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根本上难以成立。
为什么?因为如果讲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学方面的阐述,那是西方经济学的领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西方式阐述,劳动价值论甚至有关剩余价值理论也是西方经济学遗留下来的。
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抱批判甚至否定态度的。
而马克思应该要构建与发展的则是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即所谓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经济学。
但这方面,马克思有多少阐述?片言只语吧了。
根本谈不上一个经济学所具有的体系性”(/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46145&page=1&fr omuid=32614)。
对此,我想对hhj说得是,你实际上还没有弄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不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这点是没有错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所不同的是,他所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所采用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与其它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所不同的。
同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他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用劳动所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的。
而西方经济学则是站在资产者的立场上,用资产所有的基本观点以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来研究的,两者的不同点十分明确。
我们只要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之前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之后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相比较,都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根本性的区别。
正因为具有这种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能自成体系,并区别于其它的经济学理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具有明显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不同之处,同时,还在于它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为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摘要:在社会分工出现之后经济学理论逐步分化,逐渐形成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两种不同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效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Abstract: in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fter gradually appear differentiat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a western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two kinds of different theories. Western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in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theory, the western economics effective experience,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political economics从17世纪初开始,经济学理论逐步分化。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17世纪得到了充分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逐步出现,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为了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现象,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并分化出了专业性较强的经济学分支。
最先分化出来的经济学分支是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最早于1615年在蒙克莱田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被提出,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也提及了政治经济学,他将政治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学问。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经济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评价。
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经济,坚定并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指导思想尤为重要,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导,吸收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对我我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思想。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不动摇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导地位,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反映客观真理,是经济规律的体现。
它是无产阶级全部理论的来源,是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结合。
如果不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导,则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党的指导思想,改变了工农阶级领导的人民政权。
这种意识形态的改变将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强大的反作用,意识形式改变了,社会制度迟早也会变。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它的价值规律和生产力动力和形式的原理,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基础之上,与后来我国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关系来看,虽然它们在所处的时期、历史使命有很大差异,但在阶级性、科学性上是一脉相承的。
从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看,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上也是一致的,它从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对《资本论》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原理的深化和运用。
以胡锦涛为中央领导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也都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思想根据。
可见,无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产物和表现。
因此,我们不能动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而且要通过学习和宣传,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承认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作为“理性人”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
工作心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异同(最新)
工作心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异同(最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以来,都多次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这次参加中青班的学习,更加系统深入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和深度。
由于我本人的专业是经济学,下面,我重点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异同。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大致相同的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来源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威廉·配第和大卫·李嘉图。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也是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为标志的,后来发展为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自由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供给学派等不同的流派。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完全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是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通过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威廉·配第指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严密地论证了并且彻底地发展了这个理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即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生产这个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决定的。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并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劳动,而不是追求的使用价值,发现了资本主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资本主义最终会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取代。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是要素价值论。
要素价值论最基本的观点是土地、资本、劳动、企业家的管理四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进而得出4个要素也要共同分享价值的观点,即土地获得地租,资本获得利息、劳动获得工资、企业家获得利润,为资本主义存在的合理性和资本家、企业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合理性进行辩护。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系的几点认识(精)
2010年 5月刊改革与开放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系的几点认识朱黄莉 (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摘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学生对二者的关系认识还存在诸多困惑。
论文在辨证分析二者异同点的基础上, 从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二者关系所应坚持的科学态度, 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裨益。
Abstract: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has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courses existed a lot of confusion towards student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ourses by dialectical analysis, and states acientific attitude, which guide student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bwo courses from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This papaer aims to benefit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关系Keywords: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estern economics relations作者简介 :朱黄莉, 女, 出生年月:1983年 2月, 土家族, 籍贯:湖北省恩施市 ; 学位:经济学学士, 工作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财经政法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西方经济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它们在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差异。
理论观点:西方经济学主张市场自由化,强调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
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剥削制度,主张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矛盾。
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强调数据和模型的应用,注重微观和宏观经济的分析。
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则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强调对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内在矛盾的揭示。
应用: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有较大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等领域的研究。
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则更多地被应用于阶级关系、社会制度、资本积累等方面。
尽管两者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经济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浅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的比较一.研究对象的比较(1)具体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稀缺资源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资源总是有限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寻找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与欲望的方法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
(2)研究对象的比较比较来说,如果说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而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于这二者的偏向和注重发生了变化。
这在理论经济学界常常引起争论,究竟是哪种经济学更为重要、更应该占据主流地位。
然而,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争论的问题,因为两者同样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就从研究对象来讲,两者研究的本来就分属同一个事物的内外两个部分。
打个简单的比方,经济如同一座大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大厦的奠基建设和整体构造(内部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座大厦如何高效运转,华丽装修(资源的优化配置)。
若是缺少坚实的整体架构,再堂皇的外观也只是绵软的空壳;若是失去外表的修饰和程序的应用,再完善的骨架也会显得苍白凋敝。
试问,要建造一座完美的大厦,二者怎能缺一呢?二.研究范式的比较正是因为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所以采取的研究方式肯定也不同。
(1)对于人与人的关系,显然难以用定量化的数据和公式来表达。
因此,恩格斯说:“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具有不同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的经济学体系。
本文将从观点、方法和核心理论等方面进行比较,以全面解析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一、观点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反映,并且经济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矛盾和危机,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而西方经济学则更加关注个体的效用最大化、市场的自由竞争和经济增长等,注重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方法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采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历史演进和阶级斗争的分析,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
它注重整体的观察和分析,倾向于对宏观经济进行研究。
而西方经济学则更注重个体行为的分析和市场机制的研究,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它更偏向于微观经济学和实证研究。
三、核心理论的比较在核心理论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价值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等,以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的矛盾与危机,并鼓励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共产主义。
而西方经济学则围绕着供求关系、效用理论和市场机制等核心理论展开研究,强调市场自由、私有产权、竞争和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四、政策导向的比较由于价值导向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政策导向上也存在差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倾向于强调国家干预和计划经济,在追求社会公平和集体权益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
而西方经济学更注重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的优化,主张自由放任,少干预,以市场自身的力量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观点、方法、核心理论和政策导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而西方经济学则着重于市场经济和个体行为,注重市场机制和效用最大化。
政治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异同
政治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异同长时间以来,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据着关键的统治地位。
所以我们只有在正确地分析认识了政治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异同,才能够找到正确的建设途径和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中完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一、相同的起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主要诠释在各个发展阶段人类社会所遵循的分配规律,如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以人和社会的选择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以使用一些稀缺的资源去生产各种不同的商品。
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跟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有一定的区别,但其起源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都是以古典政治经济学作为发展的起源。
均衡价格这一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但两者都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二、本质的差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本质观点是人是社会的人,是历史的人,但它对于人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并不否定。
然而,人类社会是群居的,其目的就是要将一切的私有和剥削消灭掉,构建一个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生产力高度发达、精神充实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虽然当前社会主义在改革市场经济,私有制允许存在,但这仅仅是改革的手段之一,其主导地位依旧被公有制占据着。
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强调集体主义,它认为精神力量和群众力量是一种强大的合力,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西方经济学的本质观点是人性是自私自利的,他们不会因为任何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这一特征,因为个人的潜能只有在私有制下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私有制对他们来说是最永恒有效的,是唯一的市场经济基础,跟人性十分一致。
虽然西方有很多的经济学派,但他们研究的前提都是私有制,即便是实行企业国有化,也仅仅是一种手段,并不能改变私有制的本质。
可见在西方国家里,资本主义的根本就是私有制,绝不会动摇分毫。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一向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出于马克思主义特殊的历史与政治地位,很多人倾向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割裂开来,认为它们分属两套不同的系统,应该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学习。
而笔者认为,这两种经济学体系之间虽有区别,但相互联系,我们应该用综合的眼光看待这两种体系,挖掘其中的共性,才能更好地摸清两者的实质。
以下,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两套体系之间的联系。
一、发展历史:相同的起源,不同的轨迹现代西方语言中,“经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中的“家庭管理”,后来这个词慢慢脱离了它的原意。
而无论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都在沿用“经济”这一词语,这就说明了两者从根源上仍然是相同的。
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同样起源于古典经济学1,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亚当·斯密。
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劳动的分工出发,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初期的生产模式和分配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将亚当·斯密认为是自己的鼻祖,只是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他的经济思想的道路上产生了分歧。
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描述是准确的,但他囿于时代背景,未能看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
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学说做了改进,使之能够随着历史进步而不改变正确性。
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把他的思想具体化、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同时也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做着修补。
外部性、不对称信息等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补充;凯恩斯主义则是对经济失灵现象做出的回应。
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在同一源头发展出的两套分支,后来,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修补,到今天发展成为不同的理论。
从起源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两套体系具有紧密联系。
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歧
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歧在经济学的领域中,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理论体系,它们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分歧。
这些分歧不仅反映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分析上,更体现在对经济本质、运行机制以及发展趋势的理解和判断上。
首先,两者在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上就有所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其出发点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必然规律,目的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
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过程,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剥削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
马克思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建立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相比之下,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往往是个体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的运行机制,其目的在于解释和解决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以实现经济的效率和增长。
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研究消费者的偏好、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及市场的供求关系等微观层面的问题,以及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经济增长和稳定等问题。
它通常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视为既定的前提,试图在这个框架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在价值理论方面,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马克思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价值理论是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格理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边际效用的评价;均衡价格理论则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达到均衡时所决定的。
在对经济危机的解释上,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导致了生产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的集中体现。
浅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政治经济学
浅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政治经济学要我客观地说,马克思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人如果能够有自己的有体系的思想,那就不愧是一个伟大的人。
马克思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不管这些学说是完全自创还是完全综合或者有自创也有综合,那就很了不起。
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使自己的思想有逻辑有体系呢?无奈中国人确实喜欢造神,即使马克思以及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很伟大,但绝对没有必要把它奉若神明。
一个国家经济可以有指导思想,就像罗斯福当总统和撒切尔夫人当首相的时候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这无可厚非,因为能解决问题。
若是我们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那也无可厚非,如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解决问题的话。
这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管它什么经济理论都是可以用的。
甚至管它什么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也好,社会主义社会也好,共产主义社会也好,都可以拿来用嘛!先来介绍一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
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科学的观点,是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中经年累月,用鞋子在座位底下磨出一道槽才研究出来的。
他没有提出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办法,虽然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偏差,甚至导致苏联的解体,但目前仍不能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什么错误,任何市场经济仍然要不断地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作斗争,而解决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断地加强政府调控,即对经济进行计划。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比分析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比分析引言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强调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注重经济制度的分析。
而西方经济学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体理性,注重市场机制的运作。
本文将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 理论基础1.1 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出剩余价值,进而实现利润的增长。
资本积累理论则强调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的不断积累,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矛盾的加剧。
1.2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主要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奥地利经济学等流派。
这些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础不完全相同,但都强调市场经济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资源闲置和不稳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国家政府的干预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全民福利。
新古典经济学则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和个体的理性行为,认为自由市场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福利。
奥地利经济学则注重市场信息的重要性,强调经济活动中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
2. 分析视角2.1 分析对象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注的分析对象不同。
马克思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强调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
而西方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经济中的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强调市场竞争和效率。
2.2 分析方法马克思经济学采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强调社会历史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推动。
马克思经济学注重对经济制度的批判和改革,试图实现社会的解放和平等。
而西方经济学采用的是实证分析和数理经济学的方法,强调理性行为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学科,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兴起以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本文将对这两种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从它们的根本观点、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实践价值等方面,探讨其异同之处。
一、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认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社会形态变化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以古典经济学为源流,通过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分析来解释市场的运行机制,主张自由市场的优越性,强调效率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二、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
它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进行深刻的剖析,认为资本主义的崩溃与社会主义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供给、需求、成本、边际效益等概念。
通过市场的自由调节与竞争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主张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与稳定性。
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注重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进行剖析,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
西方经济学主要运用数理经济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计量模型和实证研究来分析经济问题,强调理性决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性。
四、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和社会主义制度来消除阶级差别和剥削,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强调市场竞争和个人自由选择,主张市场的自发调节和资源配置可能实现的最大效益,追求经济增长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根本观点、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实践价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批判性,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西方经济学则侧重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效率性,推崇自由市场和个人选择权。
两种经济学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面临着各自的局限性和挑战。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浅要比较分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浅要比较分摘要:经济学说就是人们对自己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的认识。
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学说。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西方经济学占据统治地位,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却一直奉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两种学说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协调发展并逐渐发生演变,共同指导国家经济朝着健康、快速、稳定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o-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045-01一、研究的对象及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
剩余价值的生产就属于生产问题;垄断资本之间相互瓜分剩余价值则属于分配问题;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相互交换、工人和工人之间相互交换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可以研究生产力。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及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与叙述的方法等。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各类问题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基本矛盾为出发点的。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完成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过程,以最大化满足人类无限欲望,即解决资源稀缺性与欲望无限性的基本矛盾成为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由于研究对象及研究任务的各不相同,每门学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均衡分析和过程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和经济数学分析。
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建国几十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一向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出于马克思主义特殊的历史与政治地位,很多人倾向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割裂开来,认为它们分属两套不同的系统,应该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学习。
而笔者认为,这两种经济学体系之间虽有区别,但相互联系我们应该用综合的眼光看待这两种体系,挖掘其中的共性,才能更好地摸清两者的实质。
以下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两套体系之间的联系。
现代西方语言中“经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中的“家庭管理”后来这个词慢慢脱离了它的原意。
而无论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都在沿用“经济”这一词语这就说明了两者从根源上仍然是相同的。
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同样起源于古典经济学1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亚当·斯密。
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劳动的分工出发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初期的生产模式和分配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将亚当·斯密认为是自己的鼻祖只是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他的经济思想的道路上产生了分歧。
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描述是准确的但他囿于时代背景未能看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
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学说做了改进使之能够随着历史进步而不改变正确性。
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把他的思想具体化、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同时也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做着修补。
外部性、不对称信息等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补充凯恩斯主义则是对经济失灵现象做出的回应。
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在同一源头发展出的两套分支后来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修补到今天发展成为不同的理论。
从起源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两套体系具有紧密联系.如前所述两套体系都使用了“经济”一词这就意味着两者都着眼于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学现象。
例如两套体系都关注价格的形成机制马克思主义主张“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西方经济学则认为价格由供求模型给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四大步骤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统称为生产关系而这四个步骤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完全涵盖。
因此两套经济学体系具有相似的研究对象。
然而两套体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马克思把生产作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认为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反过来积极反作用于生产。
马克思主义对于生产的极端重视还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中强调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制约生产关系等论题。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活动与消费和分配等等被置于相同的地位来研究,上层建筑往往作为外生变量不纳入模型范围。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其普遍通用的科学方法。
首先从哲学层面来看任何一门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就是要解释自然或社会的现象这就首先假定了现象的可知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套体系都认为经济现象是可知的。
其次在可知的基础上一些普遍的科学方法便可以适用。
归纳、演绎等抽象方法被两套体系分别采用。
从历史证据推导现在的历史归纳方法也是两套体系都予以采纳的。
而具体到学科层面两套体系也有所相通的地方。
借助数学工具是两套体系的一个重要共同点这也是现代科学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之一。
两套体系具有许多相似的科学方法但是具体的研究中却有使用力度的差别。
另外在共通的基本方法之外两套体系也有所差别。
这里仅举两例。
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强调唯物辩证法的使用即使用对立统一规律、量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过程。
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适应性它能够更好地分析矛盾双方、应对不同时期经济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同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可以揭示经济阶层变动中的螺旋上升。
第二实证分析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西方经济学更慎用假设。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都是极不现实的假设由此构造模型推导的结论需要较大程度的矫正。
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少用假设而多用演绎推理。
这样的结论有较强的时代普适性但相对地丧失一些精确性既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进路研究的是同一套现象那么它们对于同一个经济学现象的各自的解释应该具有共通性一般来说两套理论给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就好像用两种方法解同一道数学题一般如果两个结论不同那么它们应该互不矛盾、互有侧重、相互补充。
限于篇幅和时间为了比较两套体系的研究思路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选取一支理论作为典型代表。
剩余价值理论是极其适合用来与西方经济学对比的一套理论这有如下一些原因首先它是解释劳动力与工资问题的一套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市场的均衡理论回答的是同样的问题。
两相对比可以使两套体系针锋相对。
其次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资本家的生产环节下启资本主义的落后性进而导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的重大结论。
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市场理论同样是重要一环它与企业的生产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对宏观经济中的失业现象做出解释。
第三剩余价值理论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这与西方经济学只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而忽视其生产关系落后性的特质产生鲜明对比更能说明两套体系的差别所在。
实质上剩余价值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就有所体现。
在《国富论》中斯密就已经明确把资本和土地的利润称为是工人产品中扣除的部分。
而马克思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理论。
马克思的一大贡献就是明确了他的经济学术语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要理解剩余价值的概念其中的“价值”是一个必须理解的核心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
价值的载体是使用价值其实质是通过商品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根本的不同。
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力与原材料、设备、土地一样属于生产产品所需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工资由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并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那样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分。
正是因为缺少这种区分西方经济学缺乏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从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劳动力的事实而从剩余价值推及到社会生产时我们又看到了两套经济理论的统一。
由于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利润来源扩大相对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家扩大收入的必经之路。
由于剩余价值是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差资本家将会尽力压缩必要劳动时间而压缩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则是提高生产技术、进而提高生产率。
当一家企业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时候剩余价值提高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也会尽力提高他们的生产率。
马克思将这一过程成为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方法。
其实这一套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完全兼容的技术提高、成本降低导致社会的总生产率提高、价格下降这是我们熟知的经济学原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剩余价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力供求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一个简要的概括。
一方面两种理论在分析问题的对象与结论上是高度一致的都分析了企业雇佣劳动力的行为并且都对劳动力价格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基础上两种理论都能够正确预测技术提高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和社会价格的下降。
可以认为两种理论在解释经济现象上达到了一致。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更深一步地挖掘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弊端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人与其他劳动要素的差别这一人本主义精神体现在了他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明确区分之中。
尊重人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成功的地方正是这一特点使马克思主义正确看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点,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的黑暗,弘扬社会主义。
而西方经济学,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于经济问题进行了阐述,着重于对于经济规律的概括,找到一种使企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的方式。
也可以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以利润最大化为流通方向的整个流通过程,着重考虑的是资本的再分配问题。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供求关系厂商营销策略等等之类的,也就是如何在市场经济中赚钱的问题。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
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经济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感悟事物所形成的理性结论。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方法论基础。
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并以个人主义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区别的标志,它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
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实现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在其漫长的发展经历中,实现了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这是我们在创新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
如,数学方法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运用,确实使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某些研究变得更加精确。
从当前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情况来看,数理方式已被引用到一些经济学的研究中,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学的进步和方法论的创新。
但在应用中,既要克服以往忽视运用数学的缺陷,适当增添经济数量的成份,又要防止走西方过度数学化的另一个极端,防止数学方法的滥用,把科学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又如,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则和制度不健全,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问题。
这些问题完全靠传统经济理论所提供的办法难以解决,因而制度分析方法对研究转型时期的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囿于笔者经济学知识的欠缺,本文只是给出了比较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论,不能给出更深入的论证。
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出自同一个源头,在各自的发展史中不断革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在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上,它们互有长短,互为补充,应该给予相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