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詈语的以言行事方式分析
汉语詈骂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汉语詈骂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尧春荣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4)006
【摘要】汉语詈骂行为普遍存在于互动交际中,属于冲突性负面言语行为.从定义、语用特征、话语结构模式及其实现策略四个角度描写詈骂言语行为.汉语詈骂是说话人使用粗野或恶意的话实施的一种表达否定性、贬损性的言语行为,其语用特征具有蓄意性、攻击性、负面性、非含蓄性的特征.汉语詈骂话语结构模式分为三部分:贬损性称呼语、詈骂核心行为语及辅助语,三部分各有其实现策略类型.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尧春荣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5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汉语建议言语行为研究——建议言语行为在网络论坛关于爱情问题回帖中的实施[J], 闫素芬
2.汉语道歉言语行为研究——浅析90后道歉言语行为的施为策略 [J], 秦朗
3.变异语用学视角下“00后”大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J], 杨荣华;高贤琼
4.变异语用学视角下“00后”大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研究 [J], 杨荣华;高贤琼
5.公益广告的语用学研究——以言语行为理论为视角 [J], 李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英语詈语的功能及其理解途径
T L ? @等 代 替/ G F ? ? @ C用 G F = : B < @ )G F H L L C )G = F F C等 代 替/ 英" ) 0= )R B P <P < F F用 P < K S F A I = U! = O 0A F F 代 替/ 现列 B P <@ A K S < E : @ = OE的替 代 形式 就 更 多了 ) 举 如下 在 拼写 上的 )@ )@ E )G 2 W A L W 在 语 音 上 的@ = E L )@ = > E )@ < < )@ < < E )@ < OO< )
恩 怨. 例 如人们 起誓时常用 的一句话 4 Y Z O = 要是 我就 不是 人 W H B K P O= EA I YX6 ! X " . 英 语的 咒语有 时还 可以 用一 些人 们不 情愿 做的 行 为来 表示 . 如 -
( 收稿日期# $ $ % 2 $ Q 2 % $
作者简介张国 ! 男) 山东滕州人)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外 国 语 学院 副 教 授 ) 硕士) 主要从事词汇5 语法5 语用学的研究. , [ * * 2 " )
张 国
(
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 ) 山东 青岛 # ! * * $ + , "
摘 个问题 .
要詈语是英语中不可回避的语言 现象 . 它以骂人为手段 ) 实为人们 宣泄情感的一种工 具 ) 反映了英 语民
族的文化及社会心理 .因此 ) 在英语学习和 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正视它 ) 同时应注意在理解与学 习詈语中碰到的几 关键词 詈语 / 文化 / 交际功能 / 理解途径 中图分类号 , % 0% 文献标 识码 1 文章编号 , * + # 2 % % & ! # $ $ % " $ & 2 $ $ $ $ 2 $ $ 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詈骂词教学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詈骂词教学探讨詈骂词在每种语言中都客观存在,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因其用词不洁不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贯给予回避。
这造成留学生出现阅读理解障碍,在口头交际中也容易出现语用失误。
本文在阐述了汉语詈骂词产生的原因及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詈骂词的态度及应对策略。
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一点詈骂词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我们认为挑选使用频率高的詈骂词进入教材并标注准确的解释及具体用法、在教材中增加汉民族禁忌文化内容、讲解中更多带入社会文化以避免孤立讲解詈骂词的不便与尴尬、扩大课外阅读量、编写汉语常用詈骂词词典等方法有助于帮助留学理解和学习詈骂词。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詈骂词必要性应对策略詈骂词在每种语言中都存在,汉语也不例外,它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人们囿于传统观念,认为詈骂词是“不干净的语言”,是语言中的糟粕,过去常被视为禁区,有关研究或欲言又止,或蜻蜓点水,深入研究者并不多见。
这一现象近十多年来有所改观,有关詈骂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社会语言学、民俗学的角度对詈骂词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从对外汉语角度对汉语詈骂词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对外汉语教学中需不需要让学生学习一些詈骂词,学习多少,教材中如何体现,教师如何教授,都是目前鲜有人涉及但需要探索的问题。
本文在阐述汉语詈骂产生的原因、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詈骂词的态度及应对策略。
一、詈骂词产生的原因与功能(一)詈骂词产生的原因“凡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詈骂词能如此顽固地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中也自应有它存在的道理。
詈骂一般都是说话人的情绪处于“刺激——冲动”的情况下发生的。
当说话人受刺激而产生愤怒、怨恨、厌恶、轻蔑、烦躁、失望、鄙视、焦虑、沮丧等不满情绪且无法平复时,使用简短、有力、爆发力强、表达对事物或人绝对否定的詈骂词往往是宣泄情绪的冲动回应。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只要人类还有表达愤恨、怨恨、厌恶、轻蔑、烦躁、失望、鄙视、焦急、沮丧等不愉快情感体验的需要,詈骂词就不可能从语言中完全消失。
汉语批评语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
汉语批评语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批评语作为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从广义上讲,批评语是指对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
在交际中,人们说出的话语往往会违反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等,这时,就会受到他人的批评。
批评是一种典型的言语行为,正如Austin 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思想即“说话即做事”。
[1]当说话人对别人的言行进行否定性评价时,批评这种行为得以完成。
虽然批评语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深入分析批评语还有一定的空间。
因此,本文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Searle 的以言行事行为理论对汉语批评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从而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的东西。
一、理论基础:言语行为理论Austin ,英国语言哲学家,1955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一系列讲座,五年后,由他的学生Urmson 将他的讲演和当时听课笔记的内容整理成十二个讲座,取名为《论言有所为》(How T o Do Things With Words ),于1962年出版。
Austin 曾指出,有些话语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
因此,Austin 认为,施为句,即实施行为句,它是一些行事性语句,亦即具有行事能力的语句。
然后,Austin 对施为动词与非施为动词进行了区分。
施为句具有以下特点:说话本身就是做了某事;不使用语言说出来就不能做某事;施为句是一个肯定陈述句,句子要有施为动词作为它的主要动词,这个主要动词必须是第一人称、现在时、主动语态,从而清楚地表明说话人在说这句话的过程中意图完成什么样的行为。
Austin 之后对显性施为句(explicit performa-tives )和隐性施为句(implicit performatives )也进行了区分。
前者指的是有施为动词的施为句,而后者没有表示要实施言语行为的动词。
[2]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就后者而言,语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影响话语的施为功能即行事功能。
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探析
英汉动物类詈语,即使用类比法从生活中选取的动物,来形容事物或人物的特性、性格或行为,用来表现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动物类詈语的特点就是比喻艺术的丰富性和寓言性,是中英文文学之间的桥梁,也是表达英语文学用法的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文学中。
动物类詈语的普及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代英国经典文学作品,如《考克斯中心》、《伊斯兰游记》可以看出,当时动物类詈语就已经被广泛应用。
随着英语文学的发展,动物类詈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可以大量看到,往往通过动物类詈语比喻性或寓言性来表达真实对象,从而使文学作品更加充满艺术气息。
例如,在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cowardly”被比喻成一只狐狸,表达出人物的胆小性格;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他描绘了老人击败“鲸鱼”的场景,表达老人满怀坚强信念独自抗争的精神。
此外,还有诸如“lion-hea rted”,表达勇敢的心的类似的詈语,都可以让英文文学充满艺术气息。
总之,英汉动物类詈语是英文文学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表达深层次的情感,更可以代表更多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被广泛用于英语文学中。
而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作品,也都能看出英汉动物类詈语的功能和传播力,它不仅是文学世界的重要元素,也是英汉文化渊源的重要一环。
汉英詈语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urse
Words
作者: 袁焱[1];张胜隆[2]
作者机构: [1]云南大学留学生院,云南昆明650091;[2]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社区学院
出版物刊名: 学术探索
页码: 82-8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7期
主题词: 詈语;文化因素;功能;雅化;演变
摘要:詈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语言库中的特殊成分,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表达,而非具体信息的交流。
詈语负载着很强的文化色彩,透视着独特的社会心理。
詈语研究除了可以发现詈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一种语言的詈语去探索使用该语言的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
本文以汉语和美式英语两种语言的詈语为研究对象,从詈语的类型、功能、文化内涵、演变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探析
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探析本文聚焦英汉动物类詈语,以文化探析视角,阐述其涵义及发展。
诞生于古老文化的英汉动物类詈语,不仅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而且在语言领域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便利了科学发展以及社会进步。
一、英汉动物类詈语的历史渊源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渊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据记载,西周时期便流传着“青蛙叫蛙,乌鸦叫黑”的谚语,见证了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流行。
道家学说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人类也在神性的智慧指引下,引用动物的叫声来描绘形象,表达情感。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这种叙述方式渐渐深入人心,流传至今。
二、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内涵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内涵深刻而又丰富,涵盖了人的生活习惯、道德观念以及政治宗教等多个方面。
例如,中国古代礼仪规定,君臣相处要有“猫儿怕水”的尊贵距离;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社会思想观念中宰臣与臣民的关系。
此外,特定动物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水禽有贵”,表达了古代社会对贵族、财富荣华的崇拜和赞赏。
三、英汉动物类詈语的语言功能英汉动物类詈语不仅可以抒发人们的感情,也具有重要的语言功能。
在实际语用中,英汉动物类詈语协助说话者表达自己的情感,以达到鼓舞表现的目的;在技术性领域,也可以提供物理尺度,以及让人们在追求技术概念的过程中更直观地理解,便利了科学发展以及社会进步。
四、英汉动物类詈语的发展趋势英汉动物类詈语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发展非常迅速。
以网络语言为例,把以前只存在口头表达中的英汉动物类詈语,发挥出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
“猪猪侠”、“熊猫”等动物名称被赋予了高大上的意义,成为民间文化的热点话题,受到了网友们的喜爱和良好的接受。
综上所述,英汉动物类詈语,由古老文明演变至今,不仅蕴含象征意义,而且在语言领域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便利了社会全面发展,值得我们仔细考察、思考和挖掘。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詈语对比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詈语对比研究
曹旺儒
【期刊名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9)004
【摘要】詈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类语言语料库中的重要部分,是了解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渠道.詈语承载的主要不是信息,而是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表达,透视出人类独特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通过对英汉詈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透视到两种文化所折射出的异同.
【总页数】5页(P138-142)
【作者】曹旺儒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4
【相关文献】
1.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汉骂詈语对比研究 [J], 姚吉刚
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汇内涵对比研究 [J], 李兰兰
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英汉动物类谚语中的女性形象 [J], 李金格;黄凤鸰
4.儿童文学视角下“非人”角色姓名翻译之詈语研究——基于《西游记》全译本对比研究 [J], 邱玉华;胡菊
5.儿童文学视角下"非人"角色姓名翻译之詈语研究——基于《西游记》全译本对比研究 [J], 邱玉华;胡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英咒詈语差异的文化探源
中英咒詈语差异的文化探源一种文化的存在总会有它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独特的本质,并且会渗透到该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该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语言作为文化的容器与载体,必然与文化息息相关。
一方面,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据的;另一方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然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
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就说过:“语言离开文化便不能存在。
”①威廉·A·哈维兰也说:“我们的语言运用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也影响了我们的语言运用。
”②洪堡特在《论爪哇岛上的卡雅语·导论》中也说过:“从语言中可以识辨出每一种文化状态。
”因而,透过不同的语言,我们便自然能发现不同的文化特征。
咒詈语虽历来为人们所排斥并力求取缔,作为语言学领域的禁区,但它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没有理由视而不见;况且像咒詈语这样的俗文化更能直接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人们的民族观念和文化传统。
咒詈语的使用频率与人们的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有关。
一般说来,年轻人比老年人,男性比女性,社会底层比社会高层使用频率高。
如美国不少黑人认为,用咒詈语没什么可道歉的,那是一种大家更容易理解的语言。
同时,咒詈语的使用还受限于语用环境。
在比较正式的语用场合中,咒詈语就很少使用,而在一些较随便的场合,如公共汽车、家里、集市、街道等等,说咒詈语的人就较多。
但最近“Cursing America”的作者——心理学教授Timothy Jay,通过其在校园、邮局、咖啡馆、街道、超级市场等地对说咒詈语的人们的语言调查,反映出咒詈语的使用不再与受教育者的教育水平和阶级有关。
而且他发现,使用咒詈语增长最快的两个群体是:孩子和妇女。
这反映出咒詈语的使用群体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已泛滥成灾。
据1996年4月22日的新闻期刊统计,现有67%的人认为近十年人们更愿意说粗话。
1989年,英国查尔斯王子曾抱怨“English is taught so bloody badly”。
汉语詈骂词的语力及所折射出的汉民族文化心理
高 ,定 为二 级 詈 骂词 ; 5 8 — 7 3 分值 段 的 詈 骂词 的粗 野 、 恶 证 。 由此 可见 , 中 国人 的幸福 观 中最重 要 的一条标 准 在于 意 程度 中等 , 定 为 三 级詈 骂 词 : 4 2 — 5 7 分 值 段 的詈 骂词 的 “ 多 子多福 ” 、 “ 子孙 满堂 ” 。 粗野、 恶 意 程 度 次低 , 定 为 四 级詈 骂词 : 2 5 4 1 分值 段 的 詈 骂词 的粗野 、 恶 意程 度 最低 , 定 为 五级 詈 骂词 。下 表为 不 同语力 等级 在各 大 詈骂词 语 义类别 中的分 布 。 表 1 不 同语 力分 级在 各大 语义 类属 中的 分布
4 7 0 个 。限 于篇 幅 , 我 们择 要分 类举 例如 下 : ( 1 ) 禽兽 类 。如 : 癞皮狗、 狗 腿子 、 龟孙 子等 。
( 2 ) 什 物类 。如 : 废物、 贱货 、 屎 盆子 等 。 们在受试的选择上 , 力 图做到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 受试 ( 3 ) 妖魔 鬼 怪 类 。如 : 、 短命 鬼 、 穷鬼 母 夜 叉 、 扫 帚 星 的选 择尽 量避 免 同一城 市 、 行业、 性别 、 年龄 、 学历。
上 ,通 过调 查 问卷 方式 对汉 语 詈骂 词 的语力 进 行等 级评 本 上 涵盖 了汉语 詈 骂词所 涉及 的所 有 内容 。
本文 通过 调查 问卷方 式对 搜 集到 的 4 7 0 个 汉语 詈 骂 词 的粗野 或恶 意程 度 进行 打分 。并 根 据分 值对 汉语 詈 骂
据曹炜统计 , “ 《 现代汉语词典 》中标注为 ‘ 骂人的 词 进 行语 力等 级评 定 。 话’ 、 ‘ 也用 作骂 人 的话 ’ 等 的词 共有 5 3 个” [ 4 ] 。 显 而易 见 , 1 、 问卷 说 明
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探析
69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宝贵的财富,为人类交际和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语言和文化在人类社会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詈语作为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其背后也必然有着强大的文化支撑和文化积淀。
詈语,通俗的讲就是骂人的话,脏话。
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詈语并未显得格格不入。
作为一种第27卷 第6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7 No.62018年6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un. 2018文章编号:1008-8717(2018)06-0069-03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探析刘淑梅 曾雨佳(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34)摘 要: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不同种类的詈语,而动物类詈语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本文从分析汉语和英语中的动物类詈语入手,阐明了其存在的隐喻意义,以及同一动物词在这两种语言中致詈的异同,同时揭示出汉英动物类詈语产生的文化根源。
文章通过对汉英动物类詈语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以期达到推动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关键词:英汉;动物;詈语;文化;隐喻中图分类号:H312 文献标识码:A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CurseWords in the Level of CultureLIU Shu-mei, ZENG Yu-jia(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Abstract: There exist lo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curse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animal curse word is one of the more common o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nimal curse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article illuminates their metaphorical meanings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same animal word forming curse word in the two languag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cultural roots of animal curse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ltural aspect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curse words,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promo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curse words; culture; metaphor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7-12-19刘淑梅(1967-),女,河北青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等研究。
《红楼梦》中骂詈语的英译策略分析——以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为视角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Swear Word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oing Out" Strategy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 李蕊
作者机构: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英语系,福建福州350202
出版物刊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9-104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2期
主题词: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红楼梦》骂詈语 翻译策略 顺应论
摘要:骂詈语在文学作品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骂詈语研究应引起学界的重视。
结合中华文
化“走出去”战略和顺应论,对比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骂詈语的翻译策略,发现在文学
对外交流过程中,骂詈语的英译策略选择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般而言,译者的意识程度越高,翻译活
动的规范性越强,翻译策略的选择越恰当。
在翻译中,归化译法、异化译法各有所长,不同时期应采
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当我国文化软实力尚处弱势时,可考虑用归化译法吸引西方文化强势国家的
读者;当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逐渐趋于强势时,可考虑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促进我国文
化的输出和交流。
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探析
英汉动物类詈语的文化探析
“人类有历史以来就一直把动物用于文学中的比喻和詈语,有的动物的形象与其本身的特点相符,而有的则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
英汉动物类詈语,就是这样一类文学象征用法,它们的出现和流传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过程,深刻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英汉动物类詈语,源于古代,传承至今。
早在古代,动物类詈语就已出现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以及口头文字、各种古籍中,而这种詈语,也影响着语言文学的发展,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不衰,并以更新的形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以英文来说,动物类詈语可追溯至古希腊神话中,在该神话中,主要以鸟类作为象征,象征着幸运、英勇和勇气;而在中国的古书中,如《道德经》等,动物类詈语更为常见,用以比喻古代社会中所存在的伦理道德。
例如,“有虎威而不行,犹象风而不穷”,这便是用虎来象征“威势”,用风来象征“穷乏”,以此说明,拥有威势但是没有行动,和什么都不做一样都是毫无用处。
英汉动物类詈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
英语中,动物类詈语则有更加深远的文化内涵,因为英语中的动物类詈语大都是从西方传统文学中的古典和神话中传承而来的,例如“狐假虎威”,它源自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形象地表现了一种虚张声势、虚伪的行为举止,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英汉动物类詈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动物的态度和认知,这也是它传承流传至今的原因。
总之,英汉动物类詈语正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典范,它们不仅代表了一种审美观念,彰显着一种态度,也拉近了历史和现代的距离,反映了一种民族的文化认知。
这种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研究其时代变迁和文化内涵,就能看到,历史的洪流中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化精髓,这才是英汉动物类詈语的真正意义所在。
汉语性詈语的心理及文化分析
2008年第3期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5月No13,2008Q inghai Social Sciences M ay,2008汉语性詈语的心理及文化分析江志全 范 蕊 【摘要】本文对汉语性詈语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功能作了分析,并从传统文化角度对汉语性詈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做出阐释。
通过对这一类詈词的分析研究,显示了对詈词进一步研究和规范的必要。
【关键词】汉语;性詈语;心理;文化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08)03—0192—04 詈语指粗野或骂人之语。
《说文》:“詈,骂也。
从网从言,网罪人会意。
”[1]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言之触罪网者也。
”[2]骂人的话当然属于极不文明的语言,相信任何文明社会的教育都不会教授骂人之语,但它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却广泛存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中,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詈骂语的词汇组成、表达方式等反映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深层心理机制和文化习俗,故观察和研究詈骂语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汉语中也有大量的詈骂词汇,据统计仅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詈词就有近1000条,此外在各地的方言中还存在大量没有收录的詈词,人们实际使用的詈词数目是非常大的。
[3]但是由于詈骂词汇是粗俗之语,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学界往往缺少对詈语的关注。
本文拟从詈语中的性詈语着眼,试探求这些詈语词产生的心理动因及其反映的民族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
一詈语词汇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涉及性的詈语是使用较为广泛和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
性詈语是指涉及性及具有性意味的詈骂词汇,通过考察性詈语可以揭示出隐藏在这些词汇背后的汉民族深层心理模式和文化内涵。
由于性詈语的非正式性和各地方言的复杂性,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我们大体把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性詈语简单分为几类:与性器官有关的,如屌、鸡巴、妈的、奶奶的等;与性行为有关的,如日、操、干等;与性心理有关的,如骚货、破鞋、浪货、色鬼等;与性职业有关的,如娼妇、娼妓、婊子等;5.涉性的外围词,尤其是与身体有关的,如放屁、脓包、屁话等。
中英咒詈语差异的文化探源
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据的;另一方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然 t n e c l g f r t e p n s m n , n u y o e t u — ec a ln o h u ih e t ij rd s r c i r 在 其语 言 中有所体 现 。美 国语言 学家爱 德华 ・ 丕尔 就说过 : 萨 t o fs ho b 祈天 惩 罚、伤 害或 毁灭 某物 或某 人) ”; ino t rs (
质 ,并 且 会 渗透 到 该 文化 的各 个方 面 ,成 为该 文化 的核心 和
灵 魂 。语 言 作 为文 化 的容 器 与 载体 ,必 然 与文 化 息 息相 关 。
…
神 加 祸 于所 恨 人 ,今指 咒 骂 。 ” 18 年版 ‘ 98 牛津 现代 高级 英 方 面 ,语言 不能脱 离文化 而存 在 ,语言 的理解和 使用 都是 以 汉 双解 词典 》对 “ us ”的解 释 : “ od,h aeo e- cre Aw r p rs rsn
语 言离 开文 化 便 不 能 存 在 。 ” ① 廉 ・ ・哈维 兰 也 说 : 威 A
“ 我们 的语 言运用 影响 了我 们的 文化 ,我们 的文化 也影 响 了我
“u a u e ag n t : us ol n l ng a ai t se c rs ai s e vi e t a u ge ag ns .
“ u s n m r c ” 的作 者— — 心理 学 教 授T m t y J y C r i gA e ia io h a , 人的,又是社会的。每一种情绪状态 ,都想把它 自己表现到 通过 其 在校 园 、邮局 、咖 啡馆 、街 道 、超 级 市场 等 地对 说 咒 外 面 来 。表 现 的 结 果 , 增 强 了快 乐, 减 少 了与 其 相 伴 的痛 詈语 的人们 的语 言 调查 ,反 映 出咒 詈语 的使 用不 再 与 受教 育 苦 。 ”@ 有七 情六 欲 ,是 人与 生俱 来 的本 性 ,而愤 怒一 旦爆 人
语言学视角下骂詈言语行为分析
语言学视角下骂詈言语行为分析骂詈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是整个语言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
现今,学术界对骂詈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某一具体文本中出现的骂詈言语的探讨。
而特定文本中骂詈语产生的动机与它所具有的功能并不具有普遍性,并且对骂詈语动机的研究多侧重于其消极层面,对其功能的研究更是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
在研究了多部骂詈语出现频次较多的作品之后,认为骂詈产生的动机除了宣泄不良情绪之外,还有表示亲密关系、取乐和表现喜悦等;其功能,除了平衡施骂者的不平心理之外,还可以维护社会道德、表现某个社会团体的文化和具备惩戒功能。
总之,骂詈的存有并不全是人们眼中的一无是处,它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并且对文化研究、社会研究都有所益处,这是其它言语现象所无法替代的。
作者研究骂詈言语行为的动机和功能是为了总结出骂詈这一特殊言语现象中合理和有益的部分,从而能够指导大家在生活中准确地理解和运用。
一、骂詈的定义“骂詈”其实就是“骂”,《说文解字》:“骂,詈也。
从网,马声。
”“詈”亦为“骂也。
从网从言。
网,辠人”。
“辠”为“罪”之异体字,故“辠人”即“加罪于人”。
因此,“骂”就是“用言语加罪与人。
”(许慎,1963);在《中华字海》中对“骂”的解释是“以恶言加人”(冷玉龙和韦一心,1943);《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
骂詈包括两个基本要素:骂意和骂语。
“骂意”体现骂者消极的意图和情感,包括:抱怨、斥责、嘲讽、憎恨、和侮辱等等(江结宝,2004)。
“骂意”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以上消极因素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会导致骂詈的发生,所以不能只用“恶意”一词就全然包括所有骂詈动机。
二、骂詈的动机在人们的印象中,产生骂詈肯定都是负面的消极因素的发酵。
其实不然,骂詈的动机纷繁复杂,概括地说,有宣泄情绪、痛斥邪恶和憎恨、批评或警示、伤人生非、表现亲昵或喜悦、活跃气氛、无意生骂和口头禅骂詈。
英汉詈言对比下的文化异同刍议
英汉詈言对比下的文化异同刍议
冉笑月
【期刊名称】《大观周刊》
【年(卷),期】2012(000)046
【摘要】詈言被认为是语言中的负面成分,是粗俗、不雅的,常规的语言教学中
应该尽量避免出现。
但是也是研究语言的重要部分。
汉语和英语的詈言由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社会习俗等原因,在使用和功能上有所不同,这也正是不同国家文化心理不同的表现。
本文就从英汉詈言对比的角度入手,浅析语言差异下的文化心理因素。
【总页数】1页(P24-24)
【作者】冉笑月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英汉习语体现的英汉文化异同研究 [J], 陶胜
2.“我把你这个NP”骂詈句式新探——明清小说与枣庄方言对照分析 [J], 孔超
3.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r——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J], 陈瑞
4.基于英汉语言对比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设计分析 [J], 范佳程
5.基于英汉语言对比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设计分析 [J], 范佳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英翻译中如何处理粗俗语
汉英翻译中如何处理粗俗语摘要:汉语的粗俗语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且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汉语和英语对粗俗语的表达也不完全一致。
本文将谈谈汉语粗俗语英译处理技法。
关键词:粗俗语汉英翻译翻译方法粗俗语一般指口头上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语言,特别是指骂人的话。
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粗言烂语。
不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大老粗,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童,当他们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的时候,都免不了破口大骂。
骂人的话不仅出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而且也时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某些古典文学作品中。
粗俗语虽属不文明的语言范畴,却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始终回避。
当遇到需要把这些脏话翻译成英语时,该如何处理呢?在文学作品中,出自某些人物之口的粗话是作家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避而不译或进行“净化”翻译都不能解决问题。
正确的方法是将原文的意识准确地反映到译文上来。
一、粗俗语的分类1、轻蔑。
所谓轻蔑就是轻视,不把对方放在眼里。
使用这类粗俗语的人在身份、地位、职务、才智等方面可能比对方高。
当然,这类粗俗语有时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厌恶情绪。
例如:货、鸭、赖精、老苍根、老猪狗、贼淫妇、泼脚货、混帐、混蛋、笨蛋、野种、流氓等。
2、讥讽、挖苦。
所谓讥讽就是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语指责或嘲笑对方的缺点或某种表现。
用这类语言骂人的人一般都受过一定的教育,有一定的修养。
而且,从字面上看,有的字眼并不“毒”,有的甚至以“文明”的形式出现,但其所表达的效果与其他骂人的话一样令人难受。
不可否认,有时这类语言也以“粗”的形式出现。
例如: (1)“你好‘聪明’,竟把这事给弄砸了。
” (2)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3、恶毒谩骂。
这类粗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范围最广,语言最恶毒,最能伤人自尊心。
使用这类语言的人大都属于下层社会,没有接受多少教育。
例如:雷霹、操你祖宗、狗娘养的等。
4、善意的骂。
这主要是指相互熟悉的人之间开的玩笑或打招呼,用以表示亲昵的关系。
汉英詈语的语音特征分析
On the Phonetic Features of Cursing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作者: 张宜民[1]
作者机构: [1]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出版物刊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70-7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詈语;语音特征;异同点;爆破音;不圆唇元音
摘要:詈语的使用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对语言学有很重要的价值。
从微观的语音特征来分析汉语普通话和英语的常见詈语词汇,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启发更多思考。
汉英詈语词的声母或首字母多为爆破音、摩擦音和塞擦音,仅有几个不圆唇的元音也可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4
-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一句彻骨寒”、“一句话叫人笑,一句话叫人跳”。
能“叫人跳”、“彻骨寒”的“一句话”指的就是詈语恶言。
研究者们多以詈词本体作为研究对象。
但事实上,詈语之所以能“以言行事”,除了恶意的詈词本身伤人之外,詈词的语音语调和伴随詈语的面相身势语也是重要的“催化剂”。
本文试从语音语调和面相身势语两个微观视角来分析詈语如何实施行为控制。
1. 詈语是实施控制的言语行为。
詈语多与性和暴力有关。
咒骂在一
定程度上就是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一
种特殊形态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 ),
目的是在气势上控制对手,以此“不战
而屈人之兵”;在双方矛盾不可调和
时,咒骂也可作为挑衅手段,促使暴力
升级。
按照J. Austin [1]的“言语行为理
论”(Sp eech Act T heor y )来划分的
话,一个完整的詈骂行为可一分三:言
内行为(l ocut i on ar y act ),即詈词配合适当语调说出口;言外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即詈语表达的抱
怨、恐吓、威胁、挑衅等情绪;言后行为(p er -l ocu t io n ary act ),即语言
暴力迫使对方屈服、畏缩等。
但是詈词本
身并不能完全实施控制,还得有适当的语
音语调和面相身势语来与之相配。
2. 詈语通过语音语调来帮助其实施控制汉英詈语都有一个特点:常用的最狠的詈语(干、他妈的、搞、尻、操、f u c k 、b l o o d y 、h e l l 、c o c k 、S O B 、shit 等)基本上都包含爆破音和摩擦音(/p /、/b /、/t /、/d /、/k /、/g /、/f /、/s /、
/
/等)。
汉语中最常见
的脏话可能是“他妈的”及其变体。
“狗娘养的”、“狗~”、“尻”、“杂种”、“操”、“屄”、“屌/鸟”、“~鬼”、“贱~”、“日~”等语汇也较常见。
这11个词中,有7个(占63.64%)属于爆破音;有3个(占27.27%)属于塞擦音;有1个(占9.09%)属于摩擦音。
在汉语普通话的22个辅音音位中,除了鼻音
[
]外,其他
21个(占95.45%)都可以用作构成詈词的声母。
露丝・韦津利[2]认为大约有12个词是英语詈语中的核心用词:fuck 、damn 、piss 、cunt 、crap 、bugger 、bloody 、dick 、fart 、shit 、hell 、arse (或ass )。
这12个词中,前7个词首字母为爆破音,占58.34%;中间4个首字母属于摩擦音,占33.
33%;最后1个为元音,
仅占8.33%。
可见,
汉英两语中的最常见詈语多以爆破音、擦
音和塞擦音为声母,分别都占70%左右(爆
破音又占其中的5~6成)。
为什么会这样
呢?
爆破音、擦音和塞擦音是宣泄情绪、
“以言行事”的有力手段。
詈语的主要作用
是为了宣泄愤恨、恼火、厌恶等情绪,必
须有意使听者或愤怒或尴尬难堪,语音语
调得粗粝。
“爆裂音和摩擦音都会使声音
多出一种粗粝、情绪化的特质,很适合用
来辱骂”[2](P220)。
爆破音是发音器官在口
腔中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阻碍,造
成爆发色彩的音;擦音和塞擦音都是气
流从发音器官的窄缝挤出[3](P42)。
这种
爆发或挤出来的音听上去具有“狠
劲”,更能渲染情绪。
咒骂是一种粗俗
却有力度的斗争策略,而爆破音、擦音
和塞擦音凭借其“狠劲”成了“战斗的
利器”[4](P33)。
在咒骂时不光要使用詈
词,还要配以激烈的语音音调,而这反过来又促使语言的粗暴程度升级。
孙顺霖认为声调的正确使用也是骂技
的重要辅助手段[4]。
“声音的高低、调
子的长短音阶的抑扬顿挫的掌握程度,都
会对骂产生不同的效果”[4](P241)
,比如,大骂之时得要声音响亮、声嘶力竭。
3. 詈语通过面相身势语来帮助其实施控制。
钱冠连认为,声音气息、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等都可以作为话语的附着符号,参与交际;因为,这些附着符号都可以用于视听感知,可代表或协助语言
代表事物的某一方面[5](P111)。
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等都能表情达意,甚至有的时候比言辞本身更为丰富。
在正常的交谈中,除非有特殊的原因,面相身势与
话语的分裂是不可能的[5](P111)。
在咒骂的特定场景里,詈语的说出
往往伴随与情绪适应的体态语[4](P304)
,如咬牙切齿、凶神恶煞的神态等。
人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在咒骂时被用来增强詈语的气势,尤其是面部、颈部和手脚部分。
在“破口大骂”之时,可由如下的面相身势语来配合。
口部:歪嘴、撇嘴、吐唾沫等。
眼睛:怒目圆睁、斜睨蔑视等。
鼻子:嗤之以鼻、哭天抹泪+擤鼻涕等。
面部表情:阴阳脸、冷笑、嬉皮笑脸等。
头颈部:歪头斜颈、摇头晃脑等。
胸腹腰臀部:挺胸、凸腹、叉腰、扭臀等。
手(臂)部:指点对方、勾指使唤、挥手表示不屑、做鄙视手势、手拍桌椅等。
足部:(捶胸)顿足、蹦、跳等。
身体:撒泼打滚等。
这些面相身势语往往多管齐下,相互配合。
在咒骂时,这样可以渲染气氛,宣泄情绪,加强詈骂的效果。
如果缺少这些伴随的体态语,詈语也会“失色”不少。
总之,詈词本身并不能完全实
汉英詈语的以言行事方式分析
张宜民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30036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0.14.138
-286
-
中数,否则需要重新量算,图上量算校差要求:
其中P 为量算面积(m2),M 为地籍图比例尺分母。
采用其他方法量算时,同一图斑两次量算面积的校差应符合有关要求。
分区土地面积量算允许误差一般按一级控制要求:F <P/400,其中F 为与图幅理论面积比较的限差(hm 2),P 为图幅理论面积(hm 2)。
而土地利用分类面积量算限差作为二级控制,其限差要求因量算方法(比如:求积仪法、图解法、其他方法)而异,误差亦应符合有关要求。
2.面积量算的改正
前面已经提到,在成品图纸上进行面积量算,常会受到图纸变形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使得所量算的面积与实际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并超过了一定的误差范围,必要时就进行改正,这里就讨论这方面的改正方法。
2.1图纸伸缩变形方面的改正
图纸常因受到图纸材料本身或放置环境的影响,搁置一段时间后,总会或多或少发生变形,变形值超过容许的范围时,我们就必须对其进行改正。
变形的面积改正公式为:P0=P+2P γ,其中P0为实地面积,P 为图纸变形后量算所得的面积, γ为变形系数。
变形系数取一幅图中的平均长度系数,公式推导参考有关资料。
2.2地面高程变化引起的改正
我们知道,面积量算图纸一般是经过高斯投影后的图件,这类图纸采用了与大地水准面很接近的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当海拔高于1000m 时,直接在图上量算的面积跟实地水平面积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时就需要对量算面积进行改正.变形改正公式参考:P=P0+ P0×2H/R,其中P 为地球表面实地水平面积, P0为被量图形在参考椭球面上的面积,2H/R 为改正系数.通过公式推算,若在图上量测面积误差≤1/2000,而图上被量图形所在地面的平均高程<1500m 时,可以不进行改正。
2.3地表倾斜引起的改正
通过图纸伸缩变形、地面高程变化两种改正后得到的面积值为平面面积,这就跟实际地面倾斜状况存在一定差异,为此又常常需要对地表倾斜的影响进行改正。
地球表面是变化无规则的比如坡度变化等,因而,改正时要综合考虑精度要求及影响因素,采用适当的方式对量算面积进行改正,以获得精确的土地面
积值。
3.结束语
通过严格控制土地面积量算的精度,必要时进行改正,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为政府合理制定土地开发利用计划和规划管理决策等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
因此,我们作为地籍测绘工作者,更应该本着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务必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城镇地籍测量土地面积量算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土地面积量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施控制,还得有适当的语音和面相身势来与之相配。
在汉英语两语中,爆破音、擦音和塞擦音是宣泄情绪和“以言行事”的有力手段。
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等也是帮助詈词实施控制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