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危机管理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摘要】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建议和提升管理能力的途径。

结论部分讨论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加强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机制完善的必要性。

通过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危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保障高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我国、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挑战、建议、能力提升、结论、未来发展、重要性、机制完善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校危机事件频发: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危机事件屡见不鲜,涉及到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给高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使得高校管理者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加强危机管理能力。

2. 社会关注度提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

社会舆论对高校危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加强危机管理意识,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3. 国际经验借鉴: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高校危机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和体系。

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提升高校的危机管理水平。

研究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背景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于推动高校管理现代化、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讨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完善危机管理的建议,并探讨提升高校危机管理能力的途径。

通过对当前的危机管理机制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高校危机管理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本文也旨在揭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加强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完善危机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通过对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可以为高校领导和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高校在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挑战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保障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

高校危机管理案例研究

高校危机管理案例研究

高校危机管理案例研究篇一:大学生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大学生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本文对大学生公共危机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研究。

首先介绍了面对突发公共危机大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开展大学生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公共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关键决策的情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公共危机呈现高发态势,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

在高校中发生的公共危机不仅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而且往往同时涉及多人,甚至波及整个学习、工作或生活的群体。

一般具有公共危险性,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秩序,其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

迫切需要找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应对方法,来提高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效能。

对大学生开展公共危机教育,建立应急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公共危机,在受到教育界关注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

发生公共危机后大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高校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大学生由于亲身的经历或各种信息干扰后,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可能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和行为。

在心理上,可能出现恐慌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以及其他一些心理问题。

恐慌心理主要表现为面临危险发生时,企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境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感体验。

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出现回避、烦躁等,呈高度警觉状态。

抑郁心理常在突发事件后出现,突发事件通过应激机制增加了抑郁发生的危险,应激的强度不仅取决于突发事件的性质,更取决于人格特征、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

其他心理问题,如睡眠障碍、愤怒、悲痛的情绪反应、情绪问题伴随的躯体症状和体征等。

而在行为上,则可能表现为逃避、束手无策、社交退缩等。

还有部分学生可能出现过激行为等。

开展大学生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议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公共卫生危机状态下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浅谈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

浅谈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

浅谈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摘要】我国民办高校在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和危机的挑战时,如何有效进行危机管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现状以及提升建议,并结合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在研究中发现,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更加注重预防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建议通过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机制、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来提升民办高校的危机管理水平。

未来,我国民办高校需要更加重视危机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和措施,以提高整体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引起社会对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民办高校、危机管理、现状、问题、建议、风险防范、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是当前教育领域亟需探讨和完善的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挑战和危机也日益突出。

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风险,如招生难、生源下滑、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屡见不鲜。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

危机管理是任何组织都难以避免的问题,而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特殊性和行业特点,其危机管理更为复杂和敏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目前的形势和问题,也有助于为我国民办高校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旨在对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以期为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稳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我国民办高校在危机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危机管理意识和能力的薄弱点,为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的危机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2.探讨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其在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3.总结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提升我国民办高校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危机管理措施的论文

高校危机管理措施的论文

高校危机管理措施的论文高校危机管理措施的论文一、危机与危机管理高校危机管理隶属于公共管理,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机动性强的管理过程。

主要指组织或个人针对当前或潜在的危机,于事件发生前后,采用科学相应的措施,调集资源,迅速恢复稳定,注重信息畅通、回馈,有效地预防、处理、化解危机。

危机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预防、控制、善后处理。

二、高校危机与高校危机管理高校是社会组织机构重要成员之一,其危机管理问题不仅关乎自身稳定发展,也直接影响国家公共管理安全的整体和谐发展。

近几年发生的高校危机表明,更多、更复杂、更不可预测性的各种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一件件惨痛和严峻的事实都在提醒我们高校危机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重视强化高校危机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意识,深入稳固预警机制,全方位构建科学、有序、积极、与时俱进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意义重大。

高校危机管理基本特征:1.及时性。

高校危机发生虽然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预防,但是可变因素太多,真正发生始料不及,这对高校领导层和师生都是一个高难度的考验,所以针对及时性这一基础特征,高校领导层在突发危机事件中要快速反应、决策、执行。

2.目的性。

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管理范围、管理活动,在遇到突发危机意外事件时无法用制度解决问题,必须把危机管理目的作为行为准则。

3.持续性。

因为高校特殊的管理人群,特殊的管理活动,决定了高校危机管理是一个持续、长久,需要不断完善、改良的过程,并具有不确定性。

三、国外危机管理框架、措施国外针对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源较早,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菲利普库姆斯出版《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书中正式提出教育危机研究。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希斯在1997年出版危机管理研究经典著作《危机管理》。

国外的.危机管理研究相对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学科交叉研究。

2.有一整套自成体系、成熟的研究方法,有效提高了针对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处理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高校危机管理

高校危机管理

高校危机管理在当今社会,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其稳定与安全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高校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机和挑战,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校园暴力等。

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校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策略,以期为高校提供有效的危机应对方案。

危机预防危机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防。

高校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和风险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和专家咨询,识别可能对校园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也是预防危机的重要环节。

危机准备一旦预防措施未能阻止危机的发生,高校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

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危机情况下的应对流程和责任分工。

同时,高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物资储备也是危机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救援物资可用。

危机响应当危机发生时,快速而有效的响应至关重要。

高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门的危机应对小组进行统一指挥。

及时收集和分析危机信息,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危机的扩散。

同时,保持与外界的沟通,及时向公众发布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的传播。

危机恢复危机过后,高校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这包括对受损设施的修复、心理干预和辅导、以及对受影响学生的关怀和支持。

同时,总结危机应对的经验教训,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未来的危机管理能力。

结语高校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机制,高校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保障校园的安全与稳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浅谈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分析教育论文

浅谈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分析教育论文

浅谈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分析教育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危机管理校园安全论文摘要: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表现是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如何维持正常的教学管理,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也成为目前高等院校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

本文从高校组织所应担负的责任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面对危机事件应采取何种对策。

危机管理(crisismanagement)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最初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领域。

西方危机管理学研究学者以罗森塔尔等人为代表,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特点1、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但其量变的过程又不被人们所重视,大学生长期处于校园这片净土中,与社会相对隔绝,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所以一旦危机事件出现会扰乱高校的秩序,超出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高校正常的运行机制造成冲击。

2、不确定性危机事件的发生无论是从其发生的条件、表现的形式、造成的影响,还是从其波及的范围、今后发展的方向都体现出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没有规律可循,给制定应对危机的对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破坏性所有的危机事件必须会造成损失,只是程度不同,范围不同,影响不同。

大体上可分为有形损失,如人员伤亡、校舍损坏和无形损失,如形象受损,学校声誉下降。

4、紧迫性危机事件一旦爆发就呈扩散趋势,反应越慢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高校领导者要争分夺秒,快速正确地作出决策,阻止或延缓危机的连锁反应。

二、高校危机管理中学校组织的责任1、保持校园稳定,快速恢复正常的责任在危机事件得到基本遏制的情况下,学校的主要责任是尽快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

教学工作是有秩序的预先安排的工作,由于危机事件发生的突然性,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破,教学工作出现偏差,需要借由学校的力量进行调整,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将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所以学校有责任对出现偏差的教学工作进行纠正。

校园危机事件处理论文

校园危机事件处理论文

浅论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危机处理策略校园意外伤害事件不仅危及师生生命安全,而且还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要求学校领导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

领导的危机处理策略直接关系到学校面临的危险能否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机遇。

学校领导能否综合采用时效策略、隔离策略、单一口径策略、核心立场策略、两手策略、绝对领导策略等,决定了学校能否有效推动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化。

校园意外伤害事件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它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体系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危机具备四大特点: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

危机的上述四个特点,更加要求相关领导正确的决策策略。

策略,从字面上看是计策和谋略的统一。

它是为实现一定目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

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属于危机事件,这是因为它具备了危机事件应该具备的四大因素,即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

第一,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始料未及的,具有意外性;第二,事件发生时缺少信息或信息不明确,会引起各种媒体的聚焦和关注,事件具有聚焦性;第三,事件的发生和后续的发展会对学校的人或物存在严重威胁,事件具有破坏性;第四,事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若不及时控制,事件会急剧恶化,事件具有紧迫性。

对照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校园意外事故可以被认定为危机事件。

危机即危险,与机遇并存。

处理得当,危机就是一个机遇;处理不当,危机就是危险。

危机才是学校命运的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危机,要使学校在危机中生存,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限度,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做好两件事:正确地处理,以减少或避免损失;正确地传播,客观理性地告知公众,以减少或消除恐慌。

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设想论文

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设想论文

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设想[摘要] 随着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也是危机事件的高危机构,危机事件如果发生将严重威胁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师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文章分析了危机的定义和来源,高校危机事件的成因,提出了危机事件的管理、预防、控制和处理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 危机管理校园控制机制一、前言自九十年代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校扩招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规模也随之扩大,各种内部、外部的影响因素也使高校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突发事件发生率较高,在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发事件可能会迅速造成灾难。

如何积极预防可能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使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切实保护师生的安全,是当前高校不能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学校有别于其他行业,是人群密集场所,也是各种危机易发场所。

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而且还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甚至影响到危机事发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

因此,危机管理日益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

而高校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从多个层次构建一整套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来保障有效的危机管理。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按照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的定义:“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情境”。

而心理学词典将危机定义为: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和决定。

在危机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给危机赋予各种各样的定义。

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或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危机的认识、理解便会不同,从而形成了同源不同形的危机管理理论体系。

美国学者鲍勇和陈百助认为,危机管理是一门研究为什么(why)会造成的危机会发生,什么样(what)的步骤或方法可以避免这些危机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如何(how)控制危机的发展和消除危机的影响的科学。

相比下较为准确精炼的就是海恩思沃斯的定义,他认为:危机管理是一种行动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的或萌芽中的各种问题,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战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

高校危机管理对策探讨

高校危机管理对策探讨

高校危机管理对策探讨摘要:近几年,高校危机事件呈高发状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着手,对高校危机管理展开论述,解析当下新媒体对于高校管理的益处和不利之处。

结合近期发生的高校危机事件,分析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提出未来高校危机管理的新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危机事件;危机管理;对策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深入,社会矛盾剧增。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易因外部敏感环境产生矛盾进而导致危机。

同时,我国高校模式一直处于扩招状态,基本上每个高校都达到万人以上,成为人员密集区,是危机事件发生的聚集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危机管理更加复杂。

危机事件一旦处置不当,不仅影响学校的正常生活秩序,甚至引发高校动荡进而乃至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危机管理研究显得极为迫切。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至今仍没有统一概念。

我倾向于这个说法:新媒体是指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方式,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和高速通信网,以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为主要传播载体的一种新的技术形式下的媒体形态。

[1]新媒体的特征有:传播主体广泛、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难控制、受众复杂多元化等特点。

二、高校危机管理的定义高校危机是各种危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由高校内外的其中一种异常性因素所引发的非常事态。

因此高校危机又称高校突发事件,通常是指发生在校园内或与高校成员有关的,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可能严重威胁到高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并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高校危机既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不可控性等一般危机的共同特性,又具有高校群体特点赋予的社会敏感性、主体活跃性等特征。

[2]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现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进入网络共享时代。

同时,高校招生规模日益增大,成为人才培养聚集地。

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管理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重视。

校园危机管理成为了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危机管理不仅仅是应对突发事件,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

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师生安全:学校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保障师生的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提供及时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维护学校形象:校园危机一旦发生,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

如何处理危机事件,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体系对维护学校形象至关重要。

3. 培养学生危机意识:在当今社会,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校园内外的危机也时有发生。

通过开展危机管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危机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事件。

4.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危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

加强危机管理研究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1. 缺乏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学校在面对各种危机事件时,缺乏及时、准确的预警机制。

很多事件发生之后才做出反应,导致应对不及时,损失加大。

2. 危机管理经验不足:由于高职院校校园危机事件的特殊性,学校管理者在危机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无法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导致危机处置不力。

3. 师生危机意识薄弱:部分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意识不强,常常出现慌乱、逃窜等不当行为,造成危机事件扩大化。

4. 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一些学校缺乏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危机管理责任不清、专业队伍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危机管理工作的瓶颈。

三、提高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管理水平的对策要提高高职院校校园危机管理水平,需要从积极构建危机管理体系、加强危机管理教育、制定危机应对预案等方面入手:1. 构建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健全危机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确保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高校校园危机管理与应急处置策略研究

高校校园危机管理与应急处置策略研究

高校校园危机管理与应急处置策略研究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校园安全和危机管理已成为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亟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高校校园危机管理与应急处置策略的研究,旨在提升高校校园安全水平,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以及校园秩序的稳定。

首先,高校校园危机管理需要完善预防机制。

预防是校园安全的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对校园安全问题的监测和预警,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机隐患。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对校园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高校应加大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高校校园危机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

在危机发生时,高校需要迅速有效地应对,以减少损失和保护校园安全。

建立学校应急响应团队,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在危机发生时可以迅速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学校应制定详细完善的危机应急预案,包括危机情况的分类与级别、处置步骤和责任分工等,以确保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第三,高校校园危机管理需要加强与外部力量的合作。

面对复杂多变的危机情况,高校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全面应对。

因此,高校应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警察机关、医疗救援团队等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

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高校可以在危机发生时及时获得专业的支持和援助,提高应急处置的效果和效率。

此外,高校校园危机管理还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可以借助各种应用软件和智能设备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例如,可以建立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校园内各个区域的安全状况;可以开发校园安全手机应用,方便学生和教职工随时报警或求助;还可以建立校内危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最后,高校校园危机管理还需要加强危机后的跟踪与评估。

每一次危机的发生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教训,学校应及时总结和评估危机应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找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及应对机制的创新论文

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及应对机制的创新论文

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及应对机制的创新论文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及应对机制的创新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高校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管理工作愈发尖锐也愈发困难。

高校校园逐渐地显现多频化、个性化、复杂化和新型化的校园危机特点,文章提出高校危机管理的创新以及应对机制的相关创新,从决策、到实施以及后期的评价评估一系列的完整实施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校园危机危机应对机制管理创新迈入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从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规模、层次和形式来看,日新月异,有了举世瞩目的进步。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来讲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环境,长期以来是处于相对比较稳定、闭塞的状态之下,而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越发地凸显了一系列校园管理的弊端。

在校园危机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之下,传统的高校管理机构和管理的方式计无所施、无能为力,更难以用有效的措施化解和处理频繁的校园危机事件,也难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这是传统的高效管理模式之下的各类问题,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创新高等教育的校园管理机制迫在眉睫。

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未来建设者、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而我国高等学校校园和谐,则是作为整个社会和谐安定的一环,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我国高校的管理工作者而言,基于实际、求真务实、实施求是,研究我国高等学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的内外大环境,做到有目的性、针对性、超前预警进行高效的危机管理,对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校校园危机的定义及特征高校校园危机的定义是指在校园内系列突发事件,该类事件的发生会对高校以及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和谐校园、社会和谐产生负面的影响的系列事件。

目前对于中国高等学校来说,是处于社会转型期,且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危机事件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

与社会危机进行比较,我国高校校园危机具有社会危机的特征,同时具有校园危机的特殊性。

关于危机视角下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的论文

关于危机视角下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的论文

危机视角下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的论文关于危机视角下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的论文一、危机视角下高校现行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高校对应急预案认识不足由于高校长期的相对稳定性,部分高校党政领导人抱有侥幸心理,轻安全的思想根深蒂固。

一些高校的管理者更愿意采用“事后动员”的危机应对模式,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这种临时应对的策略不仅会加大危机应对成本,甚至会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

2.预案的内容缺乏可操作性目前,高校应急预案多是依靠管理者零散有限的个人经验而进行编制和管理的,内容简单、层次不清、体系尚不系统完整。

大多数高校的应急预案从总体上而言是属于“纲领性”和“宣言性”文件,可操作性不强,导致高校虽有应急预案却很难对空降而来的突发事件个案应对自如。

3.预案执行机制不完善许多高校预案管理执行机构的应急指挥和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人员较少,级别较低导致缺乏协调指挥权力,因此在编制预案后很少组织有针对性的预案演练,也无法根据实际演练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二、危机视角下完善高校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应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做到科学管理。

制定处置事件所依据的预案应以科学为指导,以领导与专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后,对数据资料进行准确的科学分析和论证,最终制定出标准化的应急预案。

2.预见性原则高校制定应急预案虽然不可能预见到危机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地点、规模等具体情况,但是预案必须尽可能地体现预见性,特别是重特大事件和经常性的事件上。

3.以人为本原则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有效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同时充分发动师生参与到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中来,逐步形成人人参与的学校应急管理的工作格局。

4.可修正性原则预案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变动的情况,应急预案草案演练的反馈信息情况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来及时反复地检查、评估与修正其预案。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危机预防控制论文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危机预防控制论文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危机预防控制研究摘要: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的危机管理已经成为了开展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的危机管理所面临的多种考验,和当前学生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为了可以更好地保障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建立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危机管理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等学校危机管理预防控制危机管理本来是现代企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专业术语之一,但近年来,危机管理已经被应用在公共关系、政府管理等各个行业中。

危机管理主要是面向对各种突发事件,同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专业手段使得所发生的危机事件损失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高等学校中,危机一旦发生,会严重的影响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如果在工作中,对于危机的管理不当,甚至会给学生和学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因此在高等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危机事件,提升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危机管理是保证学校能够健康、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

1. 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危机管理主要是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外部的各种环境对可能发生的一些危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进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危机化解方案。

危机管理和危机处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危机处理主要是针对事后的一种干预措施,即对已经发生的一些事件进行处理。

因此可以看出,危机处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就算是将在事情发生之后,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只能是将事后的损失降低到一个低点,不能从根本上对危机进行防范和避免。

而危机管理则更为全面和科学,能从根本上对危机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危机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可以对危机进行对危机可能发生的一些因素进行规避,同时能够通过一定的合理措施将已经发生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尽可能的防止出现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2.高校学生工作中危机的类型分析2.1自然原因所引发的危机自然灾害有时候难以避免,虽然其发生的概率也非常小,但是因为校园是人口密集区域,一旦遭受到自然灾害将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高校面临的危机管理挑战也日益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维护师生员工的权益和校园的稳定。

一、高校面临的危机管理挑战在当今社会,高校面临的危机多种多样,比如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安全事件等。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严重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妨碍师生员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高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建立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以提升自身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高校需要建立危机管理团队,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工作分工,提前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

高校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相关单位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协同作战的应对体系。

高校还应通过定期开展危机管理演练、培训教育等方式,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确保其有效性。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类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高校需要定期组织危机管理演练,检验应对机制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

高校还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四、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实际案例在实际操作中,我国的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化解了许多突发事件。

在发生自然灾害时,高校能够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及时疏散和转移,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发生校园安全事件时,高校能够及时组织应急处置,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这些实际案例充分证明了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机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高校面临的危机管理挑战日益增加,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危机管理的当务之急。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如何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是高校现代管理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危机管理理念、法律规范、管理体系、教育培训等方面指出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自身特点,探讨了高校危机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成功实现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高校内外环境的变化,高校的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各种危机事件时有发生。

但是,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实践与研究起步较晚,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普遍淡薄,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体系。

所以,正确认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对策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一、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危机管理理念缺失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理念上的空缺,首先表现为危机意识淡薄,这同整个国家国民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灾难意识紧密相关,学校教育、管理中极少涉及危机管理问题,高校各层次人员缺乏高校危机管理主题的系统培训,只能从自身的实践中获得一些零散的管理经验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其次,在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上还普遍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在:①认为只有政府和大型企业才需要危机管理。

大多高校管理者只重视日常教学,忽视危机管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误认为危机管理是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事情,从而没有做相应的准备措施,危机管理意识仍未觉醒;②认为危机管理是在危机出现时才需要进行管理。

由于传统观念上,人们把危机管理的重点放在危机后的救济,因而高校经常出现把危机管理当成应急处理,到了危机出现才临时抱佛脚,以至于危机出现后缺乏解决危机的能力;③认为危机管理只能是被动管理。

虽然对高校发生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影响的严重性认识较充分,但仍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不能根据可能发生危机事件的有关信息,准确识别和科学判断,对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和行动计划,一味等待政府指令或行政通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危机管理对策探究摘要:高校危机管理对于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及高校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秩序都至关重要,加强和妥善处理高校危机事件,是保证高校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对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b)-0000-00近年来,高校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说明我国的一些高校忽视了对潜在突发性事件的监测与预防,疏于日常管理,从而引发了危机事件。

这些林林总总的事件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各界人士对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及相应对策的深度思考。

1 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和分类危机管理,最早是指在处理国际政治和社会经济中的意外突发事件中所紧急采取的措施和手段。

以前多应用于国家安全和国际争端。

一般来说,对危机的判定必须遵循三方面特征,即意外性、紧急性和危害性。

在这三大特征中,意外性是危机发生之初所表现出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校园问题的首要特征;紧急性是危机发生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性特征;危害性则是危机的结果性特征。

从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危机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学校社会安全类危机事件:如学生煽动闹事、学生未经组织批准张贴大小字报、进行集会、游行、示威等。

第二,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如各种传染病疫情传播、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学生心理卫生危机等。

第三,学校事故灾难类危机事件:如突发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重大交通事故等。

第四,自然灾害类危机事件:如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洪水等。

第五,信誉类危机事件:如学术腐败、权钱交易行为等。

第六,学校可持续发展危机:如资金问题、师资问题、生源问题等。

这些危机事件有的属于突发性的,但也有的属于己经存在没有及时解次的,这些是高校作为一个组织的特性及自身特点所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

2 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和必要性分析近年来,高校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sars 危机事件、马加爵杀人案等,至今仍令人难以忘却,还有北京大学王铭铭涉嫌学术剽窃案以及一些大学校园餐厅爆炸案及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等等,反映出我国高校应对危机事件管理的漏洞,也反映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普遍较差。

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危机进行管理。

第一,高校作为一个组织,不可避免地存在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导致其易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易发地。

这些危机具有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等特点,控制不好,极易造成危害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深,势必影响师生的心理情绪和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特殊机构,面对各种潜在的或已经存在的危机时,如何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避免、控制和化解危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在目前我国的高校中,师生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处置机制建设尚待完善。

许多高校广泛存在着“两重两轻”的现象,即重日常管理制度建设,轻处置机制建设,重事后补救,轻事前预防。

因此,对高校进行危机管理极其重要与必要。

而一些高校自身对危机管理尚处于一种“麻木”状态。

第三,高校的危机往往是在一种非常规、非常态的情境中发生演变的,而高校主体的特点和所处的社会地位要求其必须快速、有效地解决危机。

一旦危机没有达到正确与及时处理,就会对高校组织形象带来严重的伤害,而处理得好,则在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高校形象,从而保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 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探究为了能及时有效地规避各种高校危机,事先做好准备与预防,或者在危机到来之时,能积极有效地采取各种措施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并在危机后建立良好的善后修复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应注重做到如下几点:3.1 培育危机意识培育危机意识对于提高高校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专业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影响作用。

要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危机,首先要培育危机意识。

就高校公共危机事件而言,建立良好的公共安全制度,加强对老师、学生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培训极为重要,一定把它作为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位。

增强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构建高校危机事件处置机制,防患于未然。

当然,这种危机意识教育不仅仅是意识的强化,在教育中更应包含应对危机事件的各种技能的培训与培养。

由于我国高校沿袭传统教育,一直对危机教育的关注不够,更缺乏对各种危机的应急对策的培训。

因此,应通过经常性的开展“危机事件模拟”,培养广大师生的危机意识。

生动的危机情景通常会给置身其中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模拟情境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克服危机真正发生后的心理麻痹状态。

只有做到在危机发生时“打有准备之仗”,才能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同时,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把危机管理作为选修课开设,提高师生处理危机的能力。

3.2 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对危机的重要法宝之一就是加强党建工作,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在应对危机中,高校要统一思想认识,激励斗志,引导师生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要把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放的一贯传统沿袭下去,从而不断提高党的危机应对能力和危机管理水。

为此,要做到:第一,必须建立一支真正能力强,觉悟高,素质硬的党员队伍。

定期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危机管理教育,培育他们的危机意识,提高他们对危机的防范与处理能力。

第二,党组织要经常深入到广大师生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要走到教室与宿舍里同广大师生交流,及时通过交流发现工作的疏漏之处,帮助师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疏导不良情绪,防止酝酿成危机。

一旦危机真正发生之时,能根据及时收到的信息,稳定师生的情绪,帮助学校化解危机。

3.3 制定科学的危机处理预案,加强相关立法建设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组织和人的因素非常重要,科学技术因素则是第二位的。

危机管理制胜的法宝在于要先有预防机制,当危机发生时才能令行禁止,大家配合有度。

为此,要做到危机发生前,在高校的日常工作实践中,结合可能出现的危机,根据其事件的特征和具体情况,科学地制定预防措施与操作性强的应急方案和处理办法,树立长效机制,实现危机日常管理的有规可循,不给危机有漏洞可钻。

通过一个合理完善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在危机尚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另外,我国现有的《民法通则》、《刑法》、《教育法》等也没有对学校危机做出明确、系统的规定,容易造成争端与诉讼不易解决的情况发生。

因此,加强和促进高校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3.4 加强高校日常危机管理高校应在日常的危机管理中提高管理水平与专业化。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师生的权益,合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保证师生遵照执行。

具体做到二点:第一,针对在校园及其周围容易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旅店、餐饮、娱乐业等场所,学校要积极与当地的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优良的校园环境。

第二,各高校应注重建立完备的心理咨询机构。

针对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负重能力差等现象,开展对学生心理的疏导与帮助,要让心理咨询机构真正地为广大师生服务,解决师生所面临的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

3.5 建立危机预警与处理机制危机预警与处理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

危机预警,就是将收集的一切警告信息和事先确定的预警阀值,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并加以综合分析,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及时、准确上报,并且接受决策部门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及早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并控制其继续演变。

为此,高校必须建立一个危机管理机构,而且由学校高层领导亲自参加。

这个机构包括决策领导小组、执行小组、辅助小组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小组应根据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制定各种制度化、机制化的规范文件与案例库,并在实践工作中,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最重要的一点是,该机构要不定期地进行演练,例如消防演练、地震疏散演练等,在演练中不断提高人与人、人与设备之间的协调能力,从而在危机发生时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6 建立善后修复与转化机制高校危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危机修复。

当危机过后,比如非典之后,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稳定人心来逐步恢复师生正常的学习与工作秩序,必须适时启用善后修复机制。

即在危机过后要尽快启动恢复管理机制和一系列具体后续工作,由危机管理时的特殊状态向常态化管理过渡,逐步恢复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同时,要注意做好危机的信息收集和档案保存工作,这对于今后的危机处理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

危机过后,高校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将有关文件整理归档,建立起完备的危机处理档案,加强学习、评估和总结。

在新形势下,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已倍受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

加强高校公共危机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高校稳定的实践需要,是落实“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有效工作机制,是党的十七大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应该多策并举,共同将高校危机管理推进良性循环,为高校各方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1] 黄频.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12).[2] 白涛,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 颜丙峰,宋晓慧.危机管理:解决高校管理困境的组织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