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传感器技术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传感器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过

(完整版)传感器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过

第一章传感器概述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号,将这些信号传送给大脑,大脑把这些信号分析处理传递给肌体。

如果用机器完成这一过程,计算机相当人的大脑,执行机构相当人的肌体,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和皮肤。

1.1.1传感器的定义广义: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的输出器件和装置。

狭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国家标准对传感器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以上定义表明传感器有以下含义:1、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检测装置;2、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3、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按使用的场合不同又称为: 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1.1.2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三部分组成:图示:被测量---敏感原件-----转换原件----基本电路-------电量输出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1.1.3传感器的分类1)按传感器检测的范畴分类:生物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物理量传感器、2)按输入量分类:速度、位移、角速度、力、力矩、压力、流速、液面、温度、湿度3)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类:模拟传感器数字传感器4)按传感器的结构分类:结构型传感器、物性型传感器、复合型传感器5)按传感器的功能分类:智能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单功能传感器6)按传感器的转换原理分类:机—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热—电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

7)按传感器的能源分类:有源传感器、无源传感器国标制定的传感器分类体系表将传感器分为:物理量、化学量、生物类传感器三大门类;1.2 传感器的地位与作用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有突出的地位。

宏观上的茫茫宇宙、微观上的粒子世界、长时间的天体演化、短的瞬间反应。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复习要点传感器是一种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信号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原理可以分为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三类。

下面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的复习要点:1.物理效应传感器:-热敏电阻:利用物质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常用于温度测量。

-压电传感器:利用压电材料电荷随机梯度变化的特性,可用于压力、力和加速度的测量。

-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等特性,常用于光强度、颜色和距离的测量。

-磁敏电阻:利用材料的磁阻随磁场变化的特性,可用于磁场的测量。

2.化学效应传感器:-pH传感器:利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对电位的影响,用于测量酸碱度。

-气体传感器:利用气体与特定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测量气体浓度或类型。

-电化学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位差,测量氧气、氢气等的浓度。

3.生物效应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体与特定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测量生物学参数,如酶、抗原和抗体等。

-DNA传感器:利用DNA序列的特定识别反应,用于检测和识别DNA的序列。

传感器的应用:1.工业自动化:传感器可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业参数,实现工业自动化控制。

2.环境监测:用于监测大气污染物质、水质、土壤质量等环境参数。

3.医疗保健:用于测量心率、体温、血压等生物参数,实现远程医疗监护。

4.智能家居:用于检测温度、湿度、光线等,实现智能调控家居环境。

5.汽车工业:应用于测量车速、转向角度、发动机参数,提升安全性和性能。

6.农业领域:用于监测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气温等农作物生长参数,实现精确农业。

总结起来,传感器的原理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应用广泛,包括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保健、智能家居、汽车工业和农业等领域。

对传感器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提升各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生活质量。

传感器技术(第3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传感器技术(第3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8103317第0章 绪论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2.传感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3.了解传感器的分类方法。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1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含义。

2 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有哪几种?3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为什么要把传感器的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第2章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1 金属应变计与半导体应变计在工作机理上有何异同?试比较应变计各种灵敏系数概念的不同物理意义。

2 金属应变计的结构、类型和组成?3 简述电阻应变计产生热输出(温度误差)的原因及其补偿方法。

4 试述应变电桥产生非线性的原因及消减非线性误差的措施。

增.比较电阻应变片组成的单桥、半桥、全桥电路的输出灵敏度和线性度。

8 一试件受力后的应变为3102-⨯;丝绕应变计的灵敏系数为2,初始阻值120Ω,温度系数为/10506-⨯-℃,线膨胀系数为/10146-⨯℃;试件的线膨胀系数为/10126-⨯℃。

试求:温度升高20C 时,应变计输出的相对误差。

第3章 变磁阻式传感器1比较差动式自感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在结构上及工作原理上的异同之处。

4变间隙式、变截面式和螺管式三种电感式传感器各适用于什么场合?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6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测量电路为什么经常采用相敏检波3-15(a )(或差动整流(3-27(b ))电路?试分析其原理。

13 用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或振幅)时对被测体要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增1. 什么是电涡流效应?涡流的分布范围。

电涡流传感器可以进行哪些非电量参数测量?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1 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主要用途是什么?4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目的及特点是什么?使用这些测量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 试计算图P4-1所示各电容传感元件的总电容表达式。

9 变间隙(极距)式电容传感元件如图P4-3所示。

若初始极板距离mm 10=δ,当电容C 的线性度规定分别为0.1%、1.0%、2.0%时,求允许的间隙最大变化量?max =∆δ10 有一台变极距非接触式电容测微仪,其极板间的极限半径r=4mm,假设与被测工件的初始间隙δ0=0.3mm,试求:1)若极板与工件的间隙变化量Δδ=±10μm时,电容变化量为多少?2)若测量电路的灵敏度K0=100mV/pF,则在Δδ=±1μm时的输出电压为多少?第5章磁电式传感器(磁电感应式、霍尔式、磁敏元件)1 阐明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引起其输出特性非线性的原因。

传感器技术(复习)

传感器技术(复习)

声明:由于制作比较迅速难免有不足和错误,请大家认真核对一下课本教材,仅供参考~~~《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第1—2章传感器狭义定义:将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框图见图1-1)敏感元件:它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种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量就是转换元件的输入量,转换元件把输入量转换成电路参量。

转换电路:把转换元件的输出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测量范围和量程、重复性、迟滞、灵敏度等(分辨力与阈值、稳定性、漂移和精确度)。

传感器动态特性:动态特性的一般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传感器对任意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与脉冲响应函数。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典型环节的动态响应:零阶环节、一阶环节(重点掌握)、二阶环节。

传感器的标定是指在明确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关系的前提下,利用某种标准器具对传感器进行标度。

对新研制或生产的传感器进行全面的技术检定成为标定;将传感器在使用中或存储后进行的性能复测成为校准。

(精密传输系统简单了解一下)静态标准条件是指没有加速度、震动、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量),环境温度一般为(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大气压力位101308±7998 Pa的情况。

传感器进行动态特性标定常用的标准激励源有两种。

1、周期性函数,如正弦波、三角波等,以正弦信号为常用;2、瞬变函数,如阶跃函数、半正弦波等,以阶跃信号为常用。

思考题与习题2(P27)作业题第三章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外界力(拉力或压力)作用时,将产生机械变形,机械变形会导致其阻值变化,这种因形变而使其阻值变化的现象成为“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直流电桥部分掌握。

电压灵敏度:减小或消除非线性误差的方法:1、提高桥臂比2、采用差动电桥半桥差动电路:全桥差动公式:压阻效应:沿一块半导体某一轴向施加一定应力时,除了产生一定应变外,材料的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传感器技术答案(修正)东南大学

传感器技术答案(修正)东南大学

传感器技术答案(修正)东南大学1-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说明含义。

1、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

2、回差――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3、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

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4、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5、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6、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

7、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8、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9、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程度。

1-2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

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1-3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为什么要分静和动?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输入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主要考虑其非线性与随机变化等因素。

动态特性是反映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研究其频率响应特性与阶跃响应特性,分析其动态误差。

区分是为了在数学上分析方便。

1-4分析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1、结构、材料与参数的合理选择;2、差动技术;3、平均技术;4、稳定性处理;5、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6、零示法、微差法与闭环技术;7、补偿、校正与“有源化”;8、集成化、智能化与信息融合。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热释电效应: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由于热变化而产生的电极化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2.传感器的发展方向:①新材料将不断被开发②集成化、多功能③智能化④微加工技术和新工艺⑤高稳定、高可靠、高精度。

3. 湿度: 空气中含有水分的多少,即空气的干湿程度叫湿度。

4.热敏电阻的非线性问题解决办法:线性化网络;利用其他器件综合修正;计算修正法。

5. 磁阻效应:将一载流导体置于外磁场中,除了产生霍尔效应,其电阻也会随磁场而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磁电阻效应,简称磁阻效应。

二.简答题1. 压电陶瓷为什么会有压电效应?答:压电陶瓷是一种多晶铁电体,它是具有电畴结构的压电材料。

电畴是分子自发形成的区域,它有一定的极化方向。

在无外电场作用时,各个电畴在晶体中无规则排列,它们的极化效应互相抵消。

因此,在原始状态压电陶瓷呈现中性,不具有压电效应。

当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对压电陶瓷进行极化处理,即以强电场使电畴规则排列,这时压电陶瓷就具有了压电性,在极化电场去除后,电畴基本上保持不变,留下了很强的剩余极化。

此时,当有压力作用时,压电陶瓷就会有压电效应。

2. .画出微处理器引入传感器构成智能传感器的框图。

三.单项选择题1、在使用热电偶测温时,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

下面哪种方法能用来进行补偿( B )(A)线性化网络法(B)恒温法(C)利用温度——频率转换电路进行修正(D)计算修正法2、AD590是那种类型的集成温度传感器( C )(A)频率输出型(B)电荷输出型(C)电流输出型(D)电压输出型3、传感器在正向行程和反向行程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是( A )(A)迟滞(B)重复性(C)精度(D)分辨力4、磁敏二极管进行磁电转换所利用的效应是( B )(A)霍尔效应(B)磁阻效应 C)形状效应(D)压电效应5、传感器在规定的范围所能检测输入量的最小变量叫( A )(A )分辨力 (B )灵敏度 (C )阈值 (D )效应6、光纤的纤芯折射率n 1与包层折射率n 2 的关系为 ( B )(A )n 1< n 2 (B )n 1> n 2 (C )n 1=n 2 (D )n 1≤n 27、在压电传感器测量电路中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 D )(A )放大和频率变换 (B )放大和整流 (C )放大和相位调整 (D )放大和阻抗变换8、若对压电陶瓷施加力,得到的压电常数为d 31,则此时的力应为( A )(A )沿X 轴施加力 (B )沿Y 轴施加力(C )沿Z 轴施加力 (D )在XY 平面的剪切应力四.原理叙述1、简述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答:对于长为L ,横截面为S 的均匀材料(金属或半导体),两端的电阻值为其中 为材料的电阻率。

传感器复习内容PPT课件

传感器复习内容PPT课件

声信号
电流信号
11
2、电容式话筒
工作原理:利用电容器充放电形成的充放电电流

电容变化
电压
12
3、驻极体话筒
工作原理:由内部的驻极体塑料膜感受声波, 原理与电容式话筒类似
• 人们通常将话筒用于讲话、演唱和录音, 并不把它当作传感器看待。真正作为测量 应用的一个实例是在噪声升级上,作为控 制用的一个实例是在声控楼道灯的电路中 后者使用的是驻极体话筒。
力 形变 电阻变化
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片的作用
电压
8
二.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1)电子秤使用的测力装置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元件组成的?
装置:力传感器 元件:金属梁和应变片
(2)简述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两个应变片的形变引起电阻变化致使 两个应变片的电压差变化
(3)应变片能够把什么力学量转化为什么电学量?
形变
电压
利用烟雾对光的散 射来工作的火灾报 警器为例,简述其 工作原理
18
烟雾式火灾报警器的实物见图,烟雾作上升运动的,到达 天花底下,烟感报警器通过烟发现火灾,所以烟雾式火灾 报警器安装在天花板上。 烟雾式火灾报警器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光传感器,它可以用 来测量烟的浓度的,该装置设计的时候,光束是偏离感应 器的,当烟雾进入到感应室后,烟雾粒子会将部分光束散 射 到感应器上,当烟雾的浓度逐渐加大时,就会有更多的光 束被散射到感应器上,当到达传感器的光束达到一定的程 度,蜂鸣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9
练习1.关于电子秤中应变式力传感器的说 法正确的是 ( ) A.应变片是由多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B.当应变片的表面拉伸时,其电阻变大反 之,变小 C.传感器输出的是应变片上的电压 D.外力越大,输出的电压差值也越大

第1章_传感器技术基础

第1章_传感器技术基础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频率响应函数
对于稳定系统 ,令s=j,得
H (j) Y (j) X (j)
bm j m an j n
bm1 j m1 b1 j b0 an1 j n1 a1 j a0
(2.19
H(j) 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简称频率响应或频率特性。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传感器的动态模型: 传递函数
研究一个传感器系统,只要给系统一个激励x(t),并通过 实验求得系统的输出y(t),则由H(s)=L[y(t)]/L[x(t)]即可确定 系统的特性。
本章主要分析传感器对正弦输入的响应(频率响应)和 阶跃输入的响应(阶跃响应)特性及性能指标。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第一节 传感器的一般数学模型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第一节 传感器的一般数学模型
(2)传感器的动态模型:
▪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第二节 传感器的特性与指标
一、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研究传感器的频域特性时主要用幅频特性。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二、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 对数幅频特性
▪ 将各种频率不同而幅值相等的正弦信号输入传感器, 其它输出正弦信号的幅值、相位与输入信号频率之间 的关系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传感器的种类和形式很多,但它们一般可以简化为零阶 环节(比例环节)、一阶或二阶系统。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2)二阶传感器的单位阶跃响应
二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
H(s)
s2
n2 2n s
s
,s传感器输出的拉氏变换为 1

东南大学 传感器技术 考纲

东南大学 传感器技术 考纲

答: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
la
D1 D2 0.018 0.022 3.1416 0.031416 m 2 2
线圈的总长度
l la W 0.031416 15000 471.24m
根据式5-4,传感器灵敏度为:
S Bl 0.5515 471.24 259.9 (T m)
2.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误差?传感器的静态误差是如何评定的? 答:请参考课本第15页。
静态误差是评价传感器静态性能的综合性指标,指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 相对其理论值的可能偏移(逼近)程度。它表示采用该传感器进行静态测量时所得 数值的不确定度。 静态误差的评定方法国内外尚不统一,目前常用的有: (1)将非线性、回差、重复性误差按几何法或代数法综合; (2)将全部标准数据相对拟合直线的残差看成随机分布,求出标准偏差σ,然后 取2 σ或3 σ作为静态误差; (3)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分开考虑。
a x
答:参考WORD文档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5-1)阐明磁电式振动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引起其输出特 性非线性的原因。
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W匝线圈在磁场内运动时,设穿过线圈
的磁通量为Φ,则线圈内的感应电势e与磁通变化率 d / dt 有如下 d 关系:
e W
答:(1)总灵敏度Soverall=(0.45Ω/℃)x(0.02V/Ω)x(0.2cm/V)x100
=0.18 cm/℃ (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时对应的温度变化值ΔT=4/0.18=22℃ 4.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800℃,精度等级分别为2.5级、2.0级和1.5 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2.5%,选那台仪表合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资料(重点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复习资料(重点版)

第一章byYYZ都是老师上课给的应该全都有了。

1.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精确度把被测量(主要是非电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关系、便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主要是电量)的测量装置。

2.传感器的组成:信号从敏感元件到转换元件转换电路。

3.敏感元件:它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4.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的输出就是它的输入,它把输入转换成为电路参数。

5.转换电路:将电路参数接入转换电路,便可转换为电量输出。

6.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测量设备的缺陷),随机误差(满足正态分布),粗大误差。

7.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材料、零部件及工艺的缺陷,标准测量值,仪器刻度的标准温度,压力会引起系统误差。

8.随机误差: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变化方式的误差。

仪表中的转动部件的间隙和摩擦,连接件的弹性形变可引起随机误差,随机误具有随机变量的一切特点。

9.粗大误差:超出规定条件下的预期的误差。

粗大误差明显歪曲测量结果,应该舍去不用。

10.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度的值。

11.精度可分为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

12.准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13.精密度: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14.精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的影响程度,其定量特征可以用测量的不确定度(或极限误差)表示。

15.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的精密度不一定高,但精确度高,则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高。

16.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输入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很缓慢时,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17.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精度等18.线性度的计算例题:20.△Lmax为最大非线性绝对误差,Yfs为满量程输出。

2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程度。

22.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下的输出变化量A Y与引起次变化的输入变化量A x之比,它表征传感器对输入量变化的反映能力。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

传感器期末复习资料)

传感器绪论概念:1.传感器的定义:①: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②:狭义的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2.传感器组成: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第一章概念:1.传感器的一般特性:描述此种变换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静特性: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慢变或稳定信号)。

1) 线性度: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关系呈线性,实际上这往往是不可能的。

假设传感器没有迟滞和蠕变效应,其静态特性可用下列多项式来描述:x ——输入量; y ——输出量; a 0——零点输出;a 1——传感器的灵敏度,常用k 表示;a 2,a 3,…,a n ——非线性项系数。

非线性误差(线性度) 定义:输出输入的实际测量曲线与某一选定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用相对误差γL表示其大小。

即传感器的正、反行程平∑=+=++++=n i i i n n x a a x a x a x a a y 102210...均测量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对满量程(F.S.)输出之比(%):γL——非线性误差(线性度);ΔLmax——输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非线性误差;y F.S.——满量程输出。

满量程输出用测量上限标称值y H与测量下限标称值y L之差的绝对值表示,即y F.S.=|y H-y L|。

大多数传感器的输出曲线是通过零点的,或者使用“零点调节”使它通过零点。

某些量程下限不为零的传感器,也可以将量程下限作为零点处理。

目前常用的拟合方法有:①理论拟合;②过零旋转拟合;③端点连线拟合;④端点连线平移拟合;⑤最小二乘拟合;⑥最小包容拟合等。

2)迟滞:迟滞表明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程度(信号大小不相等)。

迟滞产生原因:传感器的机械部分和结构材料方面不可避免的弱点,如轴承摩擦、灰尘积塞、间隙不适当,元件磨蚀、碎裂等。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复习要点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复习要点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复习要点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技术,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一、传感器的概念及其作用:传感器是将一种物理量(温度、压强、
电压、加速度等)转换为另一种物理量(电流、电压、力等)的装置,从
而实现检测环境或机械参数变化的目的。

它的作用是将外界的信息转换为
可测量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用于系统控制、测量和分析。

二、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电气传感器、机械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电子传感器等几大类。

电气传感器是指将物理或化学变化转化为电压(或电流)变化的装置,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机械传感器是指以机械变化为基础的传感器,它可以感知和检测物体
的运动、位置、频率、位移等,如磁传感器、编码器、传送器、力矩传感
器等。

光学传感器是指利用光学或光电的原理,通过感受光的位移、亮度、
颜色等特征,来检测物体的位置、形状、运动、温度等特性。

例如光学编
码器、光纤传感器等。

化学传感器是指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传感器,它可以检测温度、pH
值、电导率、湿度、氧气浓度等参数的变化,如气体浓度传感器、pH传
感器等。

电子传感器是指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传感器。

东南大学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

东南大学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
ppt课件 10
(5) 按传感器输出量的性质可分为模拟式 和数字式两种
前者的输出量为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而 后者的输出量为数字量。由于计算机在工 程测试中的应用,数字式传感器是很有发 展前途的。当然,模拟量也可以通过模-数 转换变为数字量。
ppt课件 11
4.1.4 传感器的发展动向
当今,传感器技术的主要发展动向,一 是开展基础研究,重点研究传感器的新材 料和新工艺;二是实现传感器的智能化。
本章学习要求
传感器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装置,是测试 系统的首要环节。完成本章内容的学习后 应能做到: 1.了解传感器的的作用与工业应用情况 2.了解传感器的分类 3.了解传感器的最新发展动态
ppt课件 返回
1
第四章 信息的转换—传感技术
➢4.1 概述
➢4.2 电阻式传感器
➢4.3 电感式传感器
➢4.4 电容式传感器
ppt课件
3
• 传感器是借助于检测元件接收一种形 式的信息,并按一定的规律将所获取的信 息转换成另一种信息的装置。它获取的信 息可以为各种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 而转换后的信息也可以有各种形式。但目 前,传感器转换后的信号大多为电信号。 因而从狭义上讲,传感器是把外界输入的 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一般也称 传感器为变换器、换能器和探测器,其输 出的电信号陆续输送给后续配套的测量电 路及终端装置,以便进行电信号的调理、 分析、记录或显示等。
ppt课件
6
4.1.3 传感器的分类
•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在工程测试中, 一种物理量可以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来检 测;而同一种类型的传感器也可测量不同 的物理量。 •
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概括起来, 主要有下面几种分类方法。
ppt课件 7

东南大学传感器技术基础

东南大学传感器技术基础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章

END
传递函数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章

第二节 传感器的特性与指标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静态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 入输出关系。也即当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这一 关系就称为静态特性。
其中误差因数就是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章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章

二阶传感器的阶跃响应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章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章

第三节 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
传感器的误差来源 内部原因:传感器内部产生的噪声包括敏感
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元件等产生的噪声 以及电源产生的噪声。例如光电真空管放射不 规则电子,半导体载流子扩散等产生的噪声。 降低元件的温度可减小热噪声,对电源变压器 采用静电屏蔽可减小交流脉动噪声等。
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 漂移
传感器不因输入的原因而发生的变化 零点漂移:时漂、温漂 灵敏度漂移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章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当输入量随时间变化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 (动态量指周期信号、瞬变信号或随机信号)。 动态特性取决于传感器本身,另一方面也与被测 参量的变化形式有关。
cn第1章传感器技术基础?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指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第一节传感器的一般数学模型?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分为两类1静态模型在静态条件下即输入量对时间t的各阶导数为0得到的传感器输入输出的关系
第一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主讲: 主讲:宋爱国
第1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章

1.1 1.2 1.3 1.4

东南大学传感器技术复习要点

东南大学传感器技术复习要点

绪论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传感器构成法:自源型、辅助能源型、外源型、相同敏感元件的补偿型、差动结构补偿型、不同敏感元件的补偿型、反馈型3传感器按照传感机理分类:结构型,以敏感元件结构参数变化实现信号转换;物性型,以敏感元件物性效应实现信号转换。

第一章传感器技术基础1传感器的一般数学模型:静态模型、动态模型2传感器的特性和指标传感器的静态模型:线性度、回差(滞后)、重复性、灵敏度、分辨力、阀值、稳定性、漂移、静态误差;传感器的动态模型:频率响应特性、阶跃响应特性、典型环节的动态响应、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3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结构、材料与参数的合理选择,差动技术,平均技术,稳定性处理,屏蔽、隔离与干扰控制,零示法、微差法与闭环技术,补偿、校正与“有源化”,集成化、智能化与信息融合。

4合理选择传感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依据测量对象和使用条件确定传感器类型、线性范围和量程、灵敏度、精度、频率响应特性、稳定性。

5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静态标定:静态标定主要用于检测、测试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如:静态灵敏度、非线性、回差、重复性等;动态标定:动态标定主要用于检测、测试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标,如:动态灵敏度、频率响应和固有频率等。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1概念:通过电阻参数的变化来实现电测非电量的目的。

2电阻应变计的主要特性静态特性:灵敏系数、横向效应及横向效应系数、机械滞后、蠕变和零漂、应变极限动态特性:对正弦应变波、阶跃应变波的响应,疲劳寿命。

3温度效应及其补偿热补偿原因:在实际应用应变计时,工作温度可能偏离室温,甚至超出常温范围,导致工作特性改变,影响输出。

(这种单纯由温度变化引起应变计电阻变化的现象,叫应变计的温度效应。

)在工作温度变化较大时,这种热输出干扰必须加以补偿。

补偿方法:温度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4应变计的选用(1)选择类型、(2)材料考虑、(3)阻值选择、(4)尺寸选择、(5)其他考虑,如特殊用途、恶劣环境、高精度要求等。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

《传感器技术》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电阻应变效应导体在外界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时,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2.压阻效应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ρ随作用应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3.变形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面而改变原来尺寸或形状的现象称为变形。

4.弹性变形而当外力去掉后物体又能完全恢复其原来的尺寸和形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5.涡流效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将生产呈旋涡状的感应电流,叫电涡流效应。

★6.热电效应所谓的热电效应,是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接点温度T和T0不同时,则在该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

★7.压电效应、正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便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点状态。

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

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

有时人们把这种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相反,当在电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产生几何变形,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

★8.霍尔效应置于磁场中的静止载流导体,当它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不一致时,载流导体上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称为霍尔效应。

★9.测量目的及测量过程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的值或获取测量结果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测量过程就是传感器从被测对象获取被测量的信息,建立起测量信号,经过变换,传输,处理,从而获得被测量量值的过程。

★10.灵敏度灵敏度是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 之比。

S=Δy/Δx★11.线性度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输出与输入关系可分为线性特性和非线性特性。

线性度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ΔLmax与满量程输出值Yfs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传感器构成法:
自源型、辅助能源型、外源型、相同敏感元件的补偿型、差动结构补偿型、不同敏感元件的补偿型、反馈型
3传感器按照传感机理分类:结构型,以敏感元件结构参数变化实现信号转换;
物性型,以敏感元件物性效应实现信号转换。

第一章传感器技术基础
1传感器的一般数学模型:静态模型、动态模型
2传感器的特性和指标
传感器的静态模型:线性度、回差(滞后)、重复性、灵敏度、分辨力、阀值、稳定性、漂移、静态误差;
传感器的动态模型:频率响应特性、阶跃响应特性、典型环节的动态响应、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3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
结构、材料与参数的合理选择,差动技术,平均技术,稳定性处理,屏蔽、隔离与干扰控制,零示法、微差法与闭环技术,补偿、校正与“有源化”,集成化、智能化与信息融合。

4合理选择传感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依据测量对象和使用条件确定传感器类型、线性范围和量程、灵敏度、精度、频率响应特性、稳定性。

5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
静态标定:静态标定主要用于检测、测试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如:静态灵敏度、非线性、回差、重复性等;
动态标定:动态标定主要用于检测、测试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标,如:动态灵敏度、频率响应和固有频率等。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
1概念:通过电阻参数的变化来实现电测非电量的目的。

2电阻应变计的主要特性
静态特性:灵敏系数、横向效应及横向效应系数、机械滞后、蠕变和零漂、应变极限
动态特性:对正弦应变波、阶跃应变波的响应,疲劳寿命。

3温度效应及其补偿
热补偿原因:在实际应用应变计时,工作温度可能偏离室温,甚至超出常温范围,导致工作特性改变,影响输出。

(这种单纯由温度变化引起应变计电阻变化的现象,叫应变计的温度效应。

)在工作温度变化较大时,这种热输出干扰必须加以补偿。

补偿方法:温度自补偿法、桥路补偿法
4应变计的选用
(1)选择类型、(2)材料考虑、(3)阻值选择、(4)尺寸选择、(5)其他考虑,如特殊用途、恶劣环境、高精度要求等。

5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测力、压力、位移,其他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等)。

第三章变磁阻式传感器
1概念:一种利用磁路磁阻变化引起传感器线圈的电感(自感/互感)变化来检测非电量的机电转换装置。

2自感式传感器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工作原理:当铁心、衔铁的材料和结构与线圈匝数确定后,若保持气隙通道截面积不变,则电感为气隙总长的单值函数,这就是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输出特性:变气隙式的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灵敏度随气隙增加而减小,可以通过减小气隙总长来增大灵敏度。

使用场合及优缺点:变气隙式适用于灵敏度要求较高、线性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测量范围较小。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工作原理:若气隙长度保持不变,令磁通截面积随被测非电量而变,就构成了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输出特性:变面积式在忽略气隙磁通边缘效应的条件下,输出特性呈线性。

使用场合及优缺点:变面积式用于测量范围较大、线性度较高,但灵敏度要求较低的被测非电量。

螺管式自感传感器
工作原理:随着衔铁插入深度的不同将引起线圈泄漏路径中的磁阻变化,从而使线圈的电感发生变化。

输出特性:由于传感器轴向气隙较大,存在磁通边缘效应,故可认为在衔铁移动的一定范围内主磁通近似不变,输出特性呈线性。

使用场合及优缺点:由于空气隙大,磁路磁阻大,故灵敏度较前两者低,但是只要满足主磁通不变与线圈绕组排列均匀的条件,线性范围较大。

3互感式传感器(差动传感器)
互感式传感器是一种互感随衔铁位移变化的变磁阻式传感器。

与变压器的区别:
前者为开磁路,后者为闭合磁路;
前者初、次级间的互感随衔铁移动而变,且两个次级绕组按差动方式工作,而后者初、次级间的互感为常数。

第四章电容式传感器
1概念: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优点:结构简单、高分辨力、非可接触测量、环境适应性强、动态响应快;
缺点:输出特性非线性、泄漏电容的影响;
2分类: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变介质型
3保持电容式传感器特性稳定的方法和实现措施
减小边缘效应的影响(可以采用带有保护环的结构)、减小寄生电容的影响(驱动电缆法、整体屏蔽法、采用组合式与集成技术)。

此外,等效电路、静电引力、温度影响也是要考虑的。

其中,温度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结构尺寸、介质。

4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测量位移(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加速度、力和压力、物位等。

第五章 磁电式传感器
1概念: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运动速度或磁量的变化变换成感应电势输出的传感器。

2霍尔效应与霍尔传感器
由导电材料中电流与外磁场相互作用(洛伦兹力作用)而产生电动势的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传感器可用于微位移及机械振动测量、无触点发讯及转速测量。

第六章 压电式传感器
1压电式传感器是以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器件为核心组成的传感器。

有三大类压电材料: 压电晶体、压电陶瓷、新型压电材料(压电半导体、有机高分子压电材料)。

2逆压电效应及其应用 基于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的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和声表面波谐振器(振荡器)分别是超声检测和声表面波检测技术及仪器的关键器件。

此外,逆压电效应还可作力和微运动发生器---压电致动器。

第七章 热电式传感器
1概念:热电式传感器是利用转换元件电磁参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对温度和与温度有关的参量进行检测的装置。

2热电阻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式(热电阻)和半导体热电阻式(热敏电阻)两大类。

3热敏电阻(计算题)
R T =Ae B /T
A =R T 1e −
B 1
B =T 1T 2T 2−T 1ln R T 1R T 2
A ,与热敏电阻的材料和几何尺寸有关的常数;
B ,热敏电阻常数。

R T ,温度为T (K )时的电阻值。

开尔文温度=摄氏温度+273.15
4热电偶传感器
将两种不同性质的导体A 、B 组成闭合回路,若接触处节点处于不同的温度,两者间将产生一热电势,在回路中形成一定太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产生的热电势由接触电势(珀尔帖电势)和温差电势(汤姆逊电势)两部分组成。

接触电势:当两种金属接触在一起,由于不同导体的自由电子密度不同,在结点处就会发生
电子迁移扩散。

失去自由电子的金属呈正电位,得到自由电子的金属呈负电位。

当扩散平衡后,在两种金属的接触处形成电势,称为接触电势。

温差电势:对于单一金属,如果两端的温度不同,则温度高端的自由电子向低端迁移,使单一金属两端产生不同的电位,形成电势,称为温差电势。

5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
将不同材料的导体A、B接成闭合回路,接触测温点的一端称测量端,一端称参比端。

若测量端和参比端所处温度t和t0不同,则在回路的A、B之间就产生一热电势E AB(t,t0 )。

E AB 大小随导体A、B的材料和两端温度t和t0 而变,这种回路称为原型热电偶。

在实际应用中,将A、B的一端焊接在一起作为热电偶的测量端放到被测温度t处,而将参比端分开,用导线接入显示仪表,并保持参比端接点温度t0稳定。

显示仪表所测电势只随被测温度t而变化。

第八章光电式传感器
1概念: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为测量媒介、以光电器件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zzzax它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卓越特性。

2外光电效应与内光电效应
外:在光照下,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而产生光电子发射的现象。

内:光照在半导体材料上,材料中处于价带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通过禁带跃入导带,使导带内电子浓度和价带内空穴增多,即激发出光生电子-空穴对,从而使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效应。

第九章光纤式传感器
1光纤波导原理
光波导的传输原理是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分界面上,电磁波的全反射现象使光波局限在波导及其周围有限区域内传播。

2数值孔径(NA)定义和物理意义
定义:光线从界面处摄入纤芯时实现全反射的临界角(始端最大入射角)的正弦值。

NA=sinθc=sinθ0= (n12−n22)^0.5;
意义:它是衡量光纤集光性能的主要参数,它表示:在无论光源发射功率多大,只有2θc张角内的光,才能被光纤接收、传播;NA越大,光纤的集光能力越强。

3光纤传感器实例
光纤液位传感器、光纤角速度传感器(光纤陀螺)、光纤电流传感器、
光纤光栅传感器
另外需要总结各物理量都可用哪些传感器进行测量。

此为软件学院2011届跨学科选修课的复习资料,是根据指定的考点进行的一次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