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和站建设总体施工方案(含基础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说明 (1)

三、工程概况 (1)

3.1工程地理位置 (1)

3.2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1)

3.2.1地形地貌 (1)

3.2.2岩土地层构成及特征 (2)

3.2.3地下水概况 (3)

3.2.4工程地质特性指标 (3)

3.3混凝土供应概况 (4)

3.4场地处理技术要求 (4)

3.5主要工程数量 (4)

四、施工总体安排 (5)

4.1施工组织机构 (5)

4.2工期计划 (7)

4.3混凝土拌和站施工设备投入 (7)

4.4混凝土拌和站施工投入人员 (8)

4.5混凝土拌和站规划 (9)

4.5.1地基处理 (9)

4.5.2临水、临电 (9)

4.5.3站内硬化 (9)

4.5.4 拌和机组及灰灌基础 (9)

4.5.5混凝土拌和站排水系统 (9)

4.5.6料仓大棚 (10)

4.5.7其他 (10)

五、施工方法 (10)

5.1施工总流程 (10)

5.2施工准备 (11)

5.3地基处理 (11)

5.3.1场地平整 (11)

5.3.2 回填粘土 (11)

5.3.3 测量放样 (11)

5.3.4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 (11)

5.4混凝土拌和站围墙 (12)

5.5临水、临电布置 (13)

5.5.1临水布置 (13)

5.5.2临电布置 (13)

5.6拌和机组及灰灌基础施工 (14)

5.6.1主机基础施工 (14)

5.6.2灰罐基础施工 (14)

5.6.3施工操作步骤 (15)

5.7场地硬化施工 (15)

5.8料仓大棚施工 (15)

5.9设备安装 (15)

5.10排水系统施工 (15)

5.11生活及办公活动板房 (16)

5.12工地试验室建设 (16)

六、施工进度计划 (16)

七、施工测量、监测及试验 (16)

7.1混凝土拌和站施工测量及监测 (16)

7.2混凝土拌和站试验控制 (16)

八、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6)

8.1质量目标 (17)

8.2质量保证措施 (17)

8.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7)

8.4检查和质量信息反馈措施 (17)

九、安全保证措施 (17)

十、工期保证措施 (18)

十一、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8)

十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9)

十三、施工协调配合 (19)

13.1与相关单位的配合措施 (19)

13.2与周边村民的配合协作措施 (19)

十四、附图 (20)

附图1 混凝土拌和站总平面布置图 (20)

附图2 混凝土拌和站办公生活用房室内平面布置图 (21)

附图3 TJ4标检测站平面布置图 (22)

附图4 混凝土拌和站基础条件图 (23)

附图5 混凝土拌和站灰灌基础配筋图 (24)

附图6 混凝土拌和站配料系统基础配筋图 (25)

附图7 混凝土拌和站料仓大棚基础图 (26)

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总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甲乙双方签定的合同、有关协议及补充文件;

⑵勘查和设计文件;

⑶公司综合管理体系;

⑷职业健康安全及环保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文件;

⑸临时混凝土拌和站选址周边情况调查资料;

⑹混凝土拌和站用地规划设计图纸;

⑺EPC项目总经理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本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⑻《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导手册》;

⑼本工程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二、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工程,主要涉及到场地地基处理,施工总体安排,及混凝土拌和站的总体规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等,用以指导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施工。

三、工程概况

3.1工程地理位置

混凝土拌和站占地面积约8421平方米,周边交通较为便利(具体位置见图3.1-1)。

图3.1-1 混凝土拌和站位置示意图

3.2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3.2.1地形地貌

经现场勘察,场区地貌单元属冲积平原地貌,场区已人工回填,地形相对平坦,

地面高程1.60~1.80m,相对高差0.20m。

3.2.2岩土地层构成及特征

我方委托专业地勘单位进行勘察设计,勘察结果显示,场地内土岩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冲积土层(Q4al)、风化残积土层(Qel)及白垩系泥质粉砂岩(K)等四大类,现分述如下:

⑴人工填土层(Q4ml,层序号①-1)

人工填土:以素填土为主,灰色,灰黄色,灰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细砂组成,含少许碎石。本层位于地表,厚度为1.40m,层顶标高1.66m。

⑵耕土层(Q4pd,层序号①-2)

耕土:灰色,灰褐色,稍湿,可塑,粘性好,含植物根系。本层位于地表,层面埋深1.60~1.80m,厚度均为0.50m。

⑶冲积土层(Q4al,层序号②)

按其土性可划分为3个亚层。

①第一个亚层:粉质粘土(层序号②-1)

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灰黑色,稍湿,可塑,粘性好。本层分布较广泛,层面埋深0.50~1.40m,层顶标高0.26~1.30m,厚度为0.70~1.20m,平均0.97m。

②第二个亚层:淤泥质土(层序号②-2)

淤泥、淤泥质土:灰黑色,饱和,流塑,土质细腻,粘性好,稍具臭味,局部不均匀含薄层粉细砂。本层分布较广泛,层面埋深1.50~2.10m,层顶标高-0.44~

0.10m,厚度为7.20~9.80m,平均8.63m。

③第三个亚层:粉质粘土(层序号②-3)

粉质粘土:灰褐、灰黄、灰白色,稍湿,可塑状为主,土质均匀,粘性好,局部含少量细砂。本层分布广泛,层面埋深9.30~11.30m,厚度为0.80~2.70m,平均1.63m。

⑷风化残积土层(Qel,层序号③)

粉质粘土:褐红色、褐黄色,灰褐色等,稍湿,硬塑为主,为粉砂岩风化残积土,遇水软化。本层分布广泛,层面埋深9.30~11.30m,厚度为0.80~2.70m,平均1.63m。

⑸基岩(K,层序号④)

场区内揭露的下伏基岩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等,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根据钻探揭露,按其不同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

①全风化岩带(层序号④-1):褐红色,棕红色,风化剧烈,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崩解,局部不均匀含风化碎块。本层分布广泛,层面埋深14.70~15.70m,揭露厚度为2.90~3.80m,平均3.35m。

②强风化岩带(层序号④-2):褐红色,棕红色,风化强烈,岩芯呈半岩半土状,以坚硬土状为主,遇水崩解,局部不均匀含中风化碎块。在钻孔控制深度范围内,本层仅1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14.70m,揭露厚度为2.50m,层顶标高-13.10m。

具体地层分布见图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