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学期末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

1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2镜中人:人的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3资源:资源是通过人际传播传递的任何物质或符号的东西,E.福阿和U.福阿把所有的资源归结为六大类,分别为爱、地位、服务、货物、信息及金钱。

4影响抉择的期待:一般期望、特殊期望和比较期望

博弈论:博弈论,亦名“对策论”和“赛局理论”,博弈论是两个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

5非私人关系:指双方只交换一种回报,而且该项目回报可以容易地从很多来源获取到。6人际冲突:人际冲突是互相依赖的两方或两方以上之间的公开的争斗,他们发现彼此的目标不一,他们之间的关系回报不大,或者在实现目标时受到公开对抗的地位。人际冲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一方拒绝给予另一方资源,从而造成资源的需求;二是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发生了误解。

7归属性冲突:归属性冲突指人们总是试图判断他人所以用某种方式行事的原因,通常往往把原因归结为他人固有的脾气和特点,在他人的行为带有消极性时尤为如此。

8库利:库利是美国社会革新论的三杰之一,也是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四位鼻祖之一。他认为,传播是人格塑形的建筑材料和生命精神的神奇载体。传播的需要既是原始的和基本的人性特点,也是社会自我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说人类的自然生命在种质传递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那么人类的社会生命在信息传播中则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或可教育性。本文通过对库利学术生涯和代表著作的回顾与分析,纠正了以往学人在解读库利过程中认识上的落差,肯定了他应有的学术地位。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是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也是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鼻祖。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并贯穿于他的三部极具份量的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和《社会过程》(1918)之中。库利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既是他潜心钻研撰写的首部重要著作,也是他的整个学术思想的精髓所在。从中我们发现了它对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影响,对帕克(Robert E. Park) 的深刻启迪,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的学术助益;也找到了后来的互动论、戏剧论、符号学和自我传播论、人际传播论思想的直接源头。他的“镜中我”理论对美国传播学的贡献已经引起肖特(Jean Short,1971)、巴克(Paul Backer,1973)、邓金(Norman Denzin,1984)、布勒斯(Martin Bulmer,1984)等学者的重视和肯定,但是他在社会交往、遗传和本能的论述中对于传播的深刻洞见却未能引起学人的注意和重视,因此他在传播学发韧初期的贡献和地位实际上被人们低估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上当初罗杰斯批评传播学界只是承认而不是强调库利的贡献时说的一句话:“这是一项错误,很严重的错误。”

9布劳:彼得·布劳是美国当代着名社会学家。早年毕业于伊利诺斯州的艾姆赫斯特学院,获学士学位。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康乃尔、芝加哥、哥伦比亚等大学任教。曾是1973—1974年度美国社会学学会会长。现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布劳一生从事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主要研究正式社会结构或社

会组织问题……他的着作大部分是关于科层组织的各种情况的分析。布劳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社会组织、制度及人际关系诸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布劳着作甚丰,早期着作主要是关于科层制的分析,侧重社会结构的一般特征和既定的社会制度,分析对象从封建行会直到现代的大学,擅长于将独创性的经验研究与一般性理论命题结合起来。该时期主要代表作有《社会整合理论》(1960年)、《科层制的动力》(1955年)、《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年)、《美国的职业结构》(1967年)、《互动:社会交换》(U68年)、《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等》(1971)年。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布劳通过对社会结构赋予新的意义而改革了理论研究方向,从而形成了结构主义中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新派别。反映他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有《不平等和异质性》(1977年)、《比较理论的观点》(1984年)、《相互关联的社会属性》(1984年)等,其中尤以《不平等和异质性》深孚众望。

10霍曼斯(操作心理学):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曾参加帕雷托学说小组讨论会,并于1934年与人合著《帕雷托理论介绍》一书,从此步入社会学界。1939~1941年任大学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1946年回到哈佛大学,正式转入社会学系,1953年任社会学系教授,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霍曼斯学术研究领域很广,包括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及科学哲学。早期受T.帕森斯影响,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期他批判了帕森斯和E.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逐渐把社会学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研究。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个人行为是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他的理论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

斯金纳断言环境刺激造成人类行为,人们或许会认为认知过程( 如思维、态度) 在他的理论中无足轻重,或许会把人看作受环境冲击的相对被动、相对无知的个体。行为主义的某些流派固然忽视认知过程的重要性,斯金纳还是承认认知过程的存在,并对认知过程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了描述。应该指出,霍曼斯也谈到过经济学和博弈原理对他理论的意义,但他理论的基础主要还是操作心理学。霍曼斯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是基于操作条件原理的,即:人们重复那种受到回报的行为,而不重复那种受到惩罚的行为。为了阐明这一观点,霍曼斯提出了五个命题。第一个命题称为成功命题,即:“就人们的所有行动而言,某人的某一行动越是经常得到回报,此人越是可能采取该行动。”这一命题的意思就是人们倾向于重复能获回报的行动。第二个命题是刺激命题,即:“如果过去某一刺激、或一系列刺激发生时,某人的某一行动得到了回报,那么目前的刺激和过去的刺激越是相似,此人目前就越有可能采取该一行动,或相似的行动。”这一命题描述的是刺激的普遍性。第三命题是价值命题,即:“某人某一行动的后果对他越具价值,他越有可能采取这一行动。”所谓价值,是指某一资源使人得益的大小。霍曼斯认为,各种资源具有大小不同的价值,正如拒绝给予资源造成大小不同的惩罚一样。他虽然未能对各种资源所具价值的大小作出精确的说明,但还是提出价值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有些资源具有固有的价值,我们生来就须臾不可缺少它们,例如食物和住房对我们具有价值,因为它们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另一些资源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通过它们能获取其他的回报,例如金钱的价值来自它能换取食物、住房之类具有固有价值的资源。霍曼斯甚至提出,有些资源——如金钱和社会赞同——对获取我们需求的东西是如此之必要,以至于它们的价值对社会各阶层人均具有普遍意义。第四命题是贬值一饱和命题,即:“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地接受了某一回报,该回报在未来对他的价值就越小。”这一命题对成功命题加以限制。人们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某一回报了;这时候,该回报对行为的重复就不再有多大的效应。第五命题是寻衅/赞同命题,并由两个部分组成:“ (1) 如果某人的行动未能获得预期的回报,或者招致始料未及的惩罚,此人就会愤怒;他更可能采取寻衅行为,而这类行为的后果对他来说更有价值”。(2) “如果某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回报,尤其是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回报,或者未招致预期的惩罚,此人就会高兴;他更可能采取受赞同的行为,而这类行动的后果对他来说也更有价值”。霍曼斯的意思是,人们在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能够预测某一行为会引出某种回报或惩罚,如未能获得预测的回报则会变得沮丧,这种沮丧情绪自然地导致寻衅行为;而如果寻衅行为果然获取了预测的回报,那么在未来相似的情况下此人更有可能采取寻衅行为。

11蒂博特和凯利:凯利(1921—200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很大影响,主要贡献集中于群体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际关系等方面。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8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蒂博特与凯利的相互依赖说①

霍曼斯和布劳是社会学家,而蒂博特和凯利的理论起源予社会心理学。他们的理论曾得到更新发展,超越了原先的范围,( 见蒂博特与凯利,《群体的社会心理学》,1959 年;凯利与蒂博特,《人际关系》,1978~, 凯利,《个人关系》,1979 年) 。我们还可以找到对他们著作作进一步论述或批评的文章。蒂博特和凯和的理论建立在对两个概念的认识上:内驱力降低和博弈原理。他们和霍曼斯、布劳同样地认为人们总是寻求强化事例;事实上,他们将这一原则作为他们理论的首要假设:“最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只有得到强化或得到某种方式的回报,才会被重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 见蒂博特和凯利,1959 年) 。所谓“得到回报”意思就是人经历了内驱力降低或需要得到了满足,这是与一套被称为“激动理论”的理论( 见贝科威茨,1959 年) 相一致的。简言之,这一观点认为,某种内在的动力机制促成了行为。这种内驱力的降低使。

二、基本问题

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