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一干燥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 干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洞道式循环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2.
掌握恒定条件下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3.
测定湿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 C ,加深对其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理解。
4. 熟悉恒速阶段传质系数K H 、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在空气流量、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定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和临界含水量,并了解其影响因素。
2. 测定恒速阶段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K H 。
三、基本原理
干燥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湿物料中水分蒸发分离的操作。干燥
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而且涉及到湿分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质的机理。由于物料含水性质和物料形状上的差异,水分传递速率的大小差别很大。概括起来说,影响传递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固体物料的种类、含水量、含水性质;固体物料层的厚度或颗粒的大小;热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热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目前尚无法利用理论方法来计算干燥速率(除了绝对不吸水物质外),因此研究干燥速率大多采用实验的方法。
干燥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为简化实验的影响因素,干燥
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实验为间歇操作,采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的物料,且空气进出干燥器时的状态如温度、湿度、气速以及空气与物料之间的流动方式均恒定不变。
本实验以热空气为加热介质,甘蔗渣滤饼为被干燥物。测定单位时间内湿物料的质量
变化,实验进行到物料质量基本恒定为止。物料的含水量常用相对与物料总量的水分含量,即以湿物料为基准的水分含量,用?来表示。但因干燥时物料总量在变化,所以采用以干基料为基准的含水量X 表示更为方便。?与X 的关系为: X =-ωω
1 (8—1) 式中: X —干基含水量 kg 水/kg 绝干料;
?—湿基含水量 kg 水/kg 湿物料。
物料的绝干质量G C 是指在指定温度下物料放在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到恒重时的质量。干
燥曲线即物料的干基含水量X 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它说明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干基含水量随干燥时间变化的关系。物料的干燥曲线的具体形状因物料性质及干燥条件而变,但是曲线的一般形状,如图(8—1)所示,开始的一小段为持续时间很短、斜率较小的
直线段AB 段;随后为持续时间长、斜率较大的直线BC ;段以后的一段为曲线CD 段。
直线与曲线的交接点C 为临界点,临界点时物料的含水量为临界含水量X C 。
干燥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被干燥物料的单位汽化面积上所汽化的水分量。干燥速率曲
线是指干燥速率U 对物料干基含水量X 的关系曲线。如图(8—2)所示。干燥速率的大小
不仅与空气的性质和操作条件有关,而且还与物料的结构及所含水分的性质有关,因此干
燥曲线只能通过实验测得。从图(8—2)的干燥速率曲线可以明显看出,干燥过程可分为
三个阶段:物料的预热阶段(AB 段)、恒速干燥阶段(BC 段)和降速干燥阶段(CD 段)。
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湿物料因其有液态水的存在,将其置于恒定干燥条件下,则其
表面温度逐步上升直到近似等于热空气的湿球温度t w ,到达此温度之前的阶段称为预热阶
段。预热阶段持续的时间最短。在随后的第二阶段中,由于表面存有液态水,且内部的水
分迅速的到达物料表面,物料的温度约均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t w 。这时,热空气传给湿物
料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气化,蒸发的水量随时间成比例增加,干燥速率恒定不变。此阶
段也称为表面气化控制阶段。在降速阶段中,物料表面已无液态水的存在,物料内部水分
的传递速率低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物料表面变干,温度开始上升,传入的热量因
此而减少,且传入的热量部分消耗于加热物料,因此干燥速率很快降低,最后达到平衡含
水量为止。在此阶段中,干燥速率为水分在物料内部的传递速率所控制,又称之为内部迁
移控制阶段。其中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的交点为临界点C ,此时的对应含水量为临界含水
量X C 。影响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U C 和临界含水量X C 的因素很多。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的目
的是掌握恒速阶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1.干燥速率U
根据干燥速率的定义:
U=ττ∆∆≈'s w sd w d (8—2)
式中 U —干燥速率 kg 水/(m 2·h);
S —干燥面积 m 2;
??—时间间隔 s ;
X(kg 水/kg 绝干料
2
(S) C )
图(8—1)干燥曲线 图(8—2)干燥速率曲线
?w`—??时间间隔内汽化水分的质量 kg。2.物料的干基含水量X
X=G Gc
Gc
'-
(8—3)
式中 X—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kg水/kg绝干料;
G C—绝干物料的质量 kg;
G’—固体湿物料的质量 kg。
从式(8—3)可以看出,干燥速率U为??时间内的平均干燥速率,故其对应的物料含水量也为??时间内的平均含水量X平,
X平= (X i+ X i+1)/2 (8—4)式中 X平—??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含水量 kg水/kg绝干料;
X i—??时间间隔开始时刻湿物料的含水量 kg水/kg绝干料;
X i+1—??时间间隔终了时刻湿物料的含水量 kg水/kg绝干料。
3.恒速阶段传质系数K H的求取
传热速率dQ
sd
t t
w
τ
α
=-
()(8—5)
传质速率dw
sdτ
=K H(H S,tw-H) (8—6)
上两式中: Q—热空气传给湿物料的热量 kJ;
?—干燥时间 s;
S—干燥面积 m2;
w—由湿物料汽化至空气中的水分质量 kg;
?—空气与物料表面间的对流传热系数 kw/m2·℃;
t—空气温度℃;
K H—以温度差为推动力的传质系数 kg/(m2·s·??); t w—湿物料的表面温度(即空气的湿球温度) K;
H—空气的湿度 kg/kg绝干空气;
H S,tw—t w下的空气饱和湿度 kg/kg绝干空气;
恒速阶段,传质速率等于干燥速率,即
K H=
Uc
H H
S tw
,,
-
(8—7)
式中:U C—临界干燥速率,亦为恒速阶段干燥速率,kg/ (m2·s)。
4.恒速阶段物料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
恒速阶段由传热速率与传质速率之间的关系得:
?=Uc r
t t
tw
w
⋅
-
(8—8)
式中:r tw—t w下水的汽化潜热,kJ/kg。
用式(8—8)求出的?为实验测量值,?的计算值可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