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实验干燥数据处理

合集下载

实验七-干燥实验

实验七-干燥实验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12.6 12.7 12.9 13 13 13.1 13.1 13.1 13.1
图 7-2 干燥失水曲线
计算说明: 以时间为横坐标,失水量为纵坐标,做干燥失水曲线,如图 7-2 所示。 干基含水: X
G1 Gc W总 - W1 13.1 0.1 4.81kg水 / kg绝干物料 Gc Gc 2 .7
5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的分别对应的 H1 和 H2,两者取平均即为干燥器内的平均湿度 H。
6
1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是指单位时间、 单位干燥表面积上汽化的水分质量, 计算公式如下:
u Gc dX dW Ad Ad
(3-1)
由式(3-1)可知,只要知道绝干物料质量 Gc (kg)。干燥面积 A( m 2 )、单位干燥时 间 d (s)内的湿物料的干基水含量的变化量 dX(kg 水/kg 干料)或湿物料汽化的 水分 dW(kg), 就可算出干燥速率 u。在实验处理实验数据时,一般将式(3-1)中 的微分(dW/ d )形式改为差分的形式( W / )更方便。
2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和湿球温度。 ⑧ 待毛毡恒重时,即为实验终了时,关闭加热。 ⑨ 十分小地取下毛毡,放入烘箱,105℃烘 10~20min 钟,称重毛毡得绝干 重量,量干燥面积。 ⑩ 关闭风机,切断总电源,清扫实验现场。 2、注意事项 ① 必须先开风机,后开加热器,否则,加热管可能会被烧坏。 ② 传感器的负荷量仅为 400g,放取毛毡时必须十分小心以免损坏称重传感 器。
五、 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
湿毛毡(干燥面积 13.3cm*8.5cm*2,绝干物料量 18.5g,加水 25g)。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7-1。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引言概述:本文旨在对干燥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以获取实验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和结论。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材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出相关的研究成果。

正文内容:一、实验数据处理方法1.1数据采集对于干燥实验中获得的原始数据,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采集。

通过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可以获得关于材料的质量、时间等相关数据。

1.2数据整理在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这包括对数据的分类、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等工作。

通过整理后的数据可以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1.3数据预处理在进行实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的归一化、平滑等操作,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4数据分析方法对于干燥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实验数据,进而得出相关结论。

1.5数据可视化为了更好地展示实验数据与分析结果,可以使用图表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可视化。

通过可视化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特点和趋势。

二、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2.1干燥速率分析通过对干燥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材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

对于每个材料,可以绘制干燥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进一步分析材料的干燥特性。

2.2干燥时间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材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时间。

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干燥时间,可以探究不同材料的干燥特性和影响因素。

2.3干燥升温率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升温率。

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升温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干燥速度和热传导性能。

2.4干燥湿度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湿度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湿度的变化,可以研究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和蒸发特性。

2.5干燥效果评估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对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效果进行评估。

流化床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流化床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流化床实验报告数据处理篇一: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北京化工大学实验报告流化床干燥实验一、摘要本实验通过对湿的小麦的干燥过程,要求掌握干燥的基本流程及流化床流化曲线的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kh 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二、关键词:流化床干燥、物料干燥速率、物料含水量、流化床床层压降、临界含水量三、实验目的及任务1、熟悉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值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四、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如图一)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当气速继续降低,曲线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 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mf)在生产操作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引言:干燥是化工过程中常见的操作,它是将物质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去除的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干燥技术广泛应用于原料处理、产品制造和储存等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干燥方法的比较研究,探讨干燥过程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干燥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2. 掌握不同干燥方法的操作技巧;3. 分析干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4. 总结干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干燥是通过升高物体表面的温度,使其蒸发的水分达到饱和蒸汽压,从而实现水分的迁移和去除。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自然风干、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

1. 自然风干自然风干是将湿物料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利用自然风力和太阳辐射将水分蒸发。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速度较慢,适用于一些不急需干燥的物料。

2. 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是通过加热空气,将热量传递给湿物料,使其水分蒸发。

热风干燥可以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方式。

直接加热是将热风直接接触物料,传热效率高,但易使物料变质。

间接加热是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风间接传递给物料,避免了物料的变质问题。

3. 真空干燥真空干燥是将湿物料置于真空环境中,降低环境压力,使水分在低温下蒸发。

真空干燥适用于对物料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但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准备不同湿度的物料样品,例如湿度分别为30%、50%、70%的物料样品。

2. 自然风干实验分别将不同湿度的物料样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干燥时间和效果。

3. 热风干燥实验将不同湿度的物料样品放置在热风干燥设备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观察并记录干燥时间和效果。

4. 真空干燥实验将不同湿度的物料样品放置在真空干燥设备中,设置适当的真空度和时间,观察并记录干燥时间和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 自然风干的干燥时间较长,效果一般;2. 热风干燥的干燥时间较短,效果较好;3. 真空干燥的干燥时间较长,但效果最佳。

干燥实验

干燥实验
了时湿物料的质量 [kg]
六、实验数据处理
横坐标
均含水量。
x
为相应于某干燥速率下的物料的平
x i x i 1 Gs ( i ) Gs ( i 1) x 1 2 2GC

u 为纵坐标,某干燥速率下的湿物料的平
x 为横坐标,即可绘出干燥速率曲线。
均含水量
九、实验数据处理
dw u Ad
(kg/m2· s)
式中:
u
—— 干燥速率,kg/(m2· s);
A ——干燥表面 (m2) ;
d —— 相应的干燥时间 (s);
dw ——汽化的水分量,kg。
dw GCdx
GC dx GC x dw u Ad Ad A
式中: GC —— 湿物料中绝干物料的质量,kg;
六、注意事项
必须先开风机,后开加热器,否则加热管可能 会被烧坏。
七、实验报告
1. 绘制干燥曲线(失水量~时间关系曲线); 2. 根据干燥曲线作干燥速率曲线;
3. 读取物料的临界湿含量;
4. 绘制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5.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八、思考题
1. 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来保持干燥 过程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 2. 控制恒速干燥阶段速率的因素是什么?控制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 率的因素又是什么? 3. 为什么要先启动风机,再启动加热器?实验过程中床层温度是如 何变化?为什么?如何判断实验已经结束? 4. 若加大热空气流量,干燥速率曲线有何变化?恒速干燥速率、临 界湿含量又如何变化?为什么?
三、实验原理
图1 干燥曲线
图2 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只能通过实验测得,因为干燥速率不 仅取决于空气的性质和操作条件,而且还受物料性质、 结构及所含水分性质的影响。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化床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化床干燥实验

化⼯原理实验报告~流化床⼲燥实验化⼯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流化床⼲燥实验实验⽬的:1、了解流化床⼲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法,测定⼲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量X 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 H 及降速阶段的⽐例系数Kx 。

实验仪器:电⼦测量仪、烘箱、流化床实验设备⼀套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试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速的关系曲线如下当⽓速较⼩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 段),床层基本静⽌不动,⽓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成正⽐,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速逐渐增加(进⼊BC 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压降与⽓速的关系将不再成⽐例。

当⽓速继续增⼤,进⼊流化阶段(CD 段),固体颗粒随⽓体流动⽽悬浮运动,随着⽓速的增加,床层⾼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积的床层净重。

当⽓速增⼤⾄某⼀值后(D 点),床层压降将减⼩,颗粒逐渐被⽓体带⾛,此时,便进⼊了⽓流输送阶段。

D 点出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 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速,压降与⽓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 线返回⾄C 点。

若⽓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法按CBA 继续变化,⽽是沿CA ’变化。

C 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 mf )。

2、⼲燥特性曲线将湿物料置于⼀定的⼲燥条件下,测定被⼲燥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物料含⽔量(X )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的斜率即为⼲燥速率(u )。

将⼲燥速率对物料含⽔量作图,即为⼲燥速率曲线。

⼲燥过程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体流速 u /m/su 0床层压降△p /k P aumf流化曲线B C A A ’DE图-1图-2(1)、物料预热阶段(AB 段)在开始⼲燥时,有⼀较短的预热阶段,空⽓中部分热量⽤来加热物料,物料含⽔随时间变化不⼤。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

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院(部):化学工程学院姓名:学号:专业:化工班级:同组人员: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实验名称:干燥实验实验日期: 2014-5-15 批阅日期:成绩:教师签名:流化床干燥实验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侧压降及干湿物料的质量,从而确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及流化床的干燥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了解流化床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关键词:干燥,干燥速率曲线,流化床床层压降一、目的及任务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细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二、基本原理干燥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湿物料中水分蒸发分离的操作。

干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而且涉及到湿分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质的机理。

由于物料含水性质和物料形状上的差异,水分传递速率的大小差别很大。

干燥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为简化实验的影响因素,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实验为间歇操作,采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的物料,且空气进出干燥器时的状态如温度、湿度、气速以及空气与物料之间的流动方式均恒定不变。

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的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图1:流化曲线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

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

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院(部):化学工程学院姓名:学号:专业:化工班级:同组人员: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实验名称:干燥实验实验日期: 2014-5-15 批阅日期:成绩:教师签名:流化床干燥实验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侧压降及干湿物料的质量,从而确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及流化床的干燥特性曲线。

通过实验,了解流化床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关键词:干燥,干燥速率曲线,流化床床层压降一、目的及任务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细述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

二、基本原理干燥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湿物料中水分蒸发分离的操作。

干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而且涉及到湿分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质的机理。

由于物料含水性质和物料形状上的差异,水分传递速率的大小差别很大。

干燥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为简化实验的影响因素,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实验为间歇操作,采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的物料,且空气进出干燥器时的状态如温度、湿度、气速以及空气与物料之间的流动方式均恒定不变。

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的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图1:流化曲线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

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引言干燥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材料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干燥特性。

本实验旨在对干燥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干燥实验,我们收集了一批材料样品,并在不同的湿度条件下进行干燥实验。

每个样品在干燥的过程中,我们记录下了不同时间点的湿度和质量数据。

共收集了X个样品的数据。

数据处理方法为了分析干燥实验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数据处理方法:1. 数据清洗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的处理。

对于异常值,我们采用了3σ原则进行剔除。

对于缺失值,我们选择了插值法进行填补。

2. 质量-时间曲线绘制为了直观地观察样品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我们绘制了每个样品的质量-时间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品的干燥速率及干燥特性。

3. 干燥速率计算为了进一步 quant 某个样品的干燥速率,我们计算了样品在不同时间点的干燥速率。

干燥速率的计算公式采用了质量-时间曲线的斜率,即:干燥速率= Δ质量/ Δ时间通过计算干燥速率,我们可以得到每个样品在不同湿度下的干燥速率数据。

数据分析与结果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我们对干燥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以下结果:1. 质量-时间曲线观察从质量-时间曲线的观察中,我们发现样品的质量在干燥初期迅速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速度逐渐变缓。

这表明样品的干燥过程存在一个快速干燥期和一个缓慢干燥期。

2. 干燥速率分析通过计算干燥速率,我们发现样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干燥速率存在差异。

低湿度条件下,样品的干燥速率较快,而在高湿度条件下,干燥速率明显减慢。

这与我们的经验常识相符,即湿度越低,材料的干燥速率越快。

3. 干燥特性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样品的干燥特性:在干燥初期,样品的干燥速率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干燥速率逐渐减慢,最终趋于稳定。

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1.样品的干燥过程可以划分为快速干燥期和缓慢干燥期。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流化床干燥的基本原理;2.掌握流化床干燥实验的操作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参数对流化床干燥过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流化床干燥是利用固体床内留有气体流动的作用,实现固体颗粒的干燥过程。

干燥时,固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通过气体调节保持床内温度的稳定。

在流化床干燥过程中,气固两相之间的传热传质效果较好,具有高效、均匀、连续干燥的特点。

三、实验步骤:1.预热:打开电源,设置所需温度,将热风进气开关调至适宜位置,预热流化床干燥箱。

2.实验准备:根据实验要求,称取所需干燥物料,将其平铺在流化床干燥箱中。

3.干燥:关闭干燥箱门,打开排风口,调节出风温度、流量和湿度等参数,开始干燥。

4.实时观察:通过观察干燥箱内的物料状态,记录温度和湿度变化,观察流动床层情况,及时调节参数。

5.完成干燥:根据实验要求及对应的干燥时间,确定干燥完成条件,记录参数。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范,注意电源使用安全;2.操作过程中保持干燥箱门关闭,避免外界空气干扰;3.实验完成后,及时关闭电源,并清理干燥箱内的杂质;4.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准确并详细地描述实验过程;5.实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五、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要根据所选干燥材料的特点、流动床的设计参数等,合理地选择干燥参数,如温度、流量、湿度等。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可对比不同参数下的干燥结果,分析不同参数对干燥效果的影响。

六、实验总结:经过实验,我们对流化床干燥实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充分掌握了流化床干燥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对流化床干燥过程的影响。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能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参数,使流化床干燥过程更加高效、均匀,并进一步提升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七、实验拓展及应用:流化床干燥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适用于湿度要求严格的领域,如药物、食品和化妆品等。

化工原理干燥综合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综合实验报告

干燥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化床干燥装置及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 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5. 学会分析两种不同干燥方式的性能优劣二、基本原理在设计干燥器的尺寸或确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时,被干燥物料在给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数据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参数。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大多数具体的被干燥物料而言,其干燥特性数据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按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参数是否变化,可将干燥过程分为恒定干燥条件操作和非恒定干燥条件操作两大类。

若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则可以认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则称这种操作为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1 干燥速率的定义干燥速率的定义为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

即(1)式中,U -干燥速率,又称干燥通量,kg/(m 2s );A -干燥表面积,m 2; W -汽化的湿分量,kg ; τ-干燥时间,s ;Gc-绝干物料的质量,kg;X-物料湿含量,kg湿分/kg干物料,负号表示X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2 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2.1 流化床干燥利用床层的压降来测定干燥过程的失水量。

(1)将0.5kg的湿物料(如取0.5kg的黄豆放入水中泡8h,取出,晾干表面水分,待用。

(2)开启风机,调节风量至100m3/h,打开加热器加热。

待热风温度恒定后(通常设定在75℃),将湿物料加入流化床中,干燥τ时间后取少量样品进行称量得到G i,将该样品于烘箱中进行干燥恒重到G c,则物料的瞬时含水率为X i=(2)式中G c为相应样品恒重后的绝干物料。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54241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Drying experiment repor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一、摘要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二、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如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数据处理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数据处理

长春工业大学化工原理流化床干燥试验数据处理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090604班自己做的,如有错误,敬请谅解(这个是B5纸)数据处理原始数据记录:玻璃筒体直径d=100mm流化床数据干燥特性曲线数据数据处理举例1、流化速度54.02.26P Q ∆=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ΔP=0.10kPa ,玻璃筒体直径d=100mm ,那么s m Q /002099.03600/1.02.26354.0=⨯= 则气速s m dQ U /267.041.01415.3002099.0422===π图1 流化曲线2、以干燥特性数据的第一组和第二组为例:cicisi i G G G X -=245.048.1548.1528.191111=-=-=c c s G G G X kg 水/kg 绝干料198.083.1683.1617.202222=-=-=c c s G G G X kg 水/kg 绝干料第一组和第二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含水量21++=i i i X X X222.02198.0245.02111=+=+=X X X在此时间间隔的干燥速率τ∆∆=a X u kg 水/(m 2·s )a ——绿豆比表面积取1.23m 2/kg 绝干物料047.0198.0245.021=-=-=∆X X X kg 水/kg 绝干料410274.160523.1198.0245.0-⨯=⨯⨯-=∆∆=τa X u kg 水/(m 2·s )所得试验结果如下用excel所做的曲线如下:图2 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3 干燥速率曲线。

化工原理实验一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一干燥实验

实验八干燥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洞道式循环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2. 掌握恒定条件下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3. 测定湿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 C ,加深对其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理解。

4. 熟悉恒速阶段传质系数K H 、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α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在空气流量、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定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和临界含水量,并了解其影响因素。

2. 测定恒速阶段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α和传质系数K H 。

三、基本原理干燥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湿物料中水分蒸发分离的操作。

干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而且涉及到湿分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质的机理。

由于物料含水性质和物料形状上的差异,水分传递速率的大小差别很大。

概括起来说,影响传递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固体物料的种类、含水量、含水性质;固体物料层的厚度或颗粒的大小;热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热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

目前尚无法利用理论方法来计算干燥速率(除了绝对不吸水物质外),因此研究干燥速率大多采用实验的方法。

干燥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为简化实验的影响因素,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实验为间歇操作,采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的物料,且空气进出干燥器时的状态如温度、湿度、气速以及空气与物料之间的流动方式均恒定不变。

本实验以热空气为加热介质,甘蔗渣滤饼为被干燥物。

测定单位时间内湿物料的质量变化,实验进行到物料质量基本恒定为止。

物料的含水量常用相对与物料总量的水分含量,即以湿物料为基准的水分含量,用ω来表示。

但因干燥时物料总量在变化,所以采用以干基料为基准的含水量X 表示更为方便。

ω与X 的关系为:X =-ωω1(8—1) 式中: X —干基含水量 kg 水/kg 绝干料;ω—湿基含水量 kg 水/kg 湿物料。

物料的绝干质量G C 是指在指定温度下物料放在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到恒重时的质量。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_实验报告_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一、摘要本实验在了解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沸腾流化床干燥器的实验装置测定干燥速率曲线,物料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干燥实验中通过计算含水率、平均含水率、干燥速率来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和含水量、床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流化床实验中通过计算标准状况下空气体积、使用状态下空气体积、空气流速来测定流化床压降与气速曲线。

二、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如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 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mf)。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干燥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干燥实验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数据整理:将实验中获得的原始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以便后续分析。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见的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图表分析等。

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
法包括平均值计算、标准差计算、数据拟合等。

4. 计算结果: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计算出实验结果。

例如,可
以计算出干燥速率、平均干燥时间等指标。

5. 结果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

可以比
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分析影响干燥效果的因素。

6. 错误分析: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并进行讨论。

可以评估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7. 结果展示: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整理成实验报告。

可以
使用表格、图表、图像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量消除实验中的误差,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同时,还要合理选择处理方法和分析手段,确保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化工原理实验一 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一 干燥实验

实验八 干燥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洞道式循环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2.掌握恒定条件下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3.测定湿物料的临界含水量X C ,加深对其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理解。

4. 熟悉恒速阶段传质系数K H 、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α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在空气流量、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定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和临界含水量,并了解其影响因素。

2. 测定恒速阶段物料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α和传质系数K H 。

三、基本原理干燥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湿物料中水分蒸发分离的操作。

干燥操作同时伴有传热和传质,而且涉及到湿分以气态或液态的形式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质的机理。

由于物料含水性质和物料形状上的差异,水分传递速率的大小差别很大。

概括起来说,影响传递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固体物料的种类、含水量、含水性质;固体物料层的厚度或颗粒的大小;热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热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

目前尚无法利用理论方法来计算干燥速率(除了绝对不吸水物质外),因此研究干燥速率大多采用实验的方法。

干燥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为简化实验的影响因素,干燥实验是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即实验为间歇操作,采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的物料,且空气进出干燥器时的状态如温度、湿度、气速以及空气与物料之间的流动方式均恒定不变。

本实验以热空气为加热介质,甘蔗渣滤饼为被干燥物。

测定单位时间内湿物料的质量变化,实验进行到物料质量基本恒定为止。

物料的含水量常用相对与物料总量的水分含量,即以湿物料为基准的水分含量,用ω来表示。

但因干燥时物料总量在变化,所以采用以干基料为基准的含水量X 表示更为方便。

ω与X 的关系为:X =-ωω1 (8—1) 式中: X —干基含水量 kg 水/kg 绝干料;ω—湿基含水量 kg 水/kg 湿物料。

物料的绝干质量G C 是指在指定温度下物料放在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到恒重时的质量。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干燥实验报告二、实验目的1、了解流化床干燥器的基本流程及操作方法。

2、掌握流化床流化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物料含水量及床层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4、掌握物料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方法,测定干燥速率曲线,并确定临界含水量X0及恒速阶段的传质系数kH及降速阶段的比例系数KX。

三、实验原理1、流化曲线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空气流量下的床层压降,得到流化床床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如图)。

当气速较小时,操作过程处于固定床阶段(AB段),床层基本静止不动,气体只能从床层空隙中流过,压降与流速成正比,斜率约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当气速逐渐增加(进入BC段),床层开始膨胀,空隙率增大,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将不再成比例。

当气速继续增大,进入流化阶段(CD段),固体颗粒随气体流动而悬浮运动,随着气速的增加,床层高度逐渐增加,但床层压降基本保持不变,等于单位面积的床层净重。

当气速增大至某一值后(D点),床层压降将减小,颗粒逐渐被气体带走,此时,便进入了气流输送阶段。

D点处的流速即被称为带出速度(u0)。

在流化状态下降低气速,压降与气速的关系线将沿图中的DC线返回至C点。

若气速继续降低,曲线将无法按CBA继续变化,而是沿CA’变化。

C点处的流速被称为起始流化速度(umf)。

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气速应介于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此时床层压降保持恒定,这是流化床的重要特点。

据此,可以通过测定床层压降来判断床层流化的优劣。

2、干燥特性曲线将湿物料置于一定的干燥条件下,测定被那干燥物料的质量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物料含水量(X)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及物料温度(θ)与时间(τ)的关系曲线(见下图)。

物料含水量与时间关系曲线的斜率即为干燥速率(u)。

将干燥速率对物料含水量作图,即为干燥速率曲线(见下下图)。

干燥过程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物料预热阶段(AB段)在开始干燥时,有一较短的预热阶段,空气中部分热量用来加热物料,物料含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