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系统(系统解剖学)

合集下载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及答案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及答案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腰骶干:第4腰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和第五腰神经前支并入骶丛,合称为腰骶干。

2.鼓索:为面神经的重要分支,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0.6mm处发出,穿经鼓室至颞下窝,向前下加入舌神经,管理舌前2/3味觉的传导和舌下腺、下颌下腺的分泌。

3.交感干:由交感神经的椎旁节和节间支串联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左、右交感干的下端在尾骨前方汇合于奇神经节。

4.交通支:是指脊神经与交感干相连的一段神经纤维,内含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分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两种。

5.内脏大神经:内脏大神经是由穿经第5~9胸交感神经椎旁神经节而出的节前纤维相互聚合而成的一条神经,该神经穿过膈后,止于腹腔神经节(椎前神经节)。

6.牵涉性痛:指内脏的病变表现在一定皮肤区域的感觉过敏或疼痛反应。

二、填空题1.脊神经所含的四种纤维成是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

2.脊神经前支形成的神经丛有_____颈丛,臂丛,腰丛______和__骶丛_______。

3.膈神经是_____混合_____性神经,其运动纤维支配___膈肌________。

4.膈神经感觉纤维主要分布于___心包____、__胸膜_______及膈下面中央部的腹膜。

5.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___腋神经__神经,损伤后可能形成__方形____肩;肱骨中、下端骨折易损伤___桡神经__神经,损失后可能导致_垂腕__征;肱骨髁上骨折易损伤__尺神经__神经,损失后可能出现___爪形____手。

6.肋间神经共____11_____对,各自行于相应的__肋间隙_______内。

7.胸神经前支T2分布于____胸骨角平面_;T6分布于___剑突平面__;T10分布于_脐平面_____。

8.臀大肌受_____臀下_____神经支配, 臀中肌受__臀上________神经支配。

9.坐骨神经出骨盆后,于臀大肌深面,经__股骨大转子__和__坐骨结节____连线的中点,在股肌后群深处下行。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节其大小形态各异,表面也有结缔组织被膜,并向内伸展成支架。神经元胞体为大小不等的多
极状或椭圆形,直径约20~60μm,突起可多个,胞体多有一个亮的偏位的细胞核,也可见到双核或多核的细胞。胞质内含细而分散的尼氏体。神经元胞体与大量无髓和少量有髓神经纤维混合在一起。
3. 躯体运动纤维 发自脊髓前角,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 内脏运动纤维 发自胸腰段脊髓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或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控
制腺体的分泌。
2.交通支(communicating branch)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多由有髓纤维构成。而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多由无髓纤维构成。(详见内脏神经)
(二)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1.脊膜支(meningeal branch),也称窦椎神经 (sinuvertebral nerves)。 每条脊膜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的灰交通支或来自胸交感干的分支,然后再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上3对颈神经的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
脊神经中含有四种纤维成份:
1.躯体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中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周围突进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将皮肤的浅感觉(痛、温觉等)和肌、腱、关节的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等)冲动传入中枢。
2.内脏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N脊神经

解剖学-神经系统-周围N脊神经
损伤:爪形手
4) 桡神经 走行:
桡 神 经
桡神经分支及分布: 桡神经 肌支:支配上肢的伸 皮支分布区
肌。支配肱三头肌
皮支:分布于上肢背 面、手背桡侧半和桡 侧两个半指皮肤。
手背面 手掌面
P215图9-26
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前臂肌瘫痪,不能伸腕、 伸指,呈垂腕姿态。感觉 障碍以手背第1、2掌骨之 间的皮肤最明显。
阴部神经
骶 丛
臀下神经
的 分
坐骨神经

臀上神经






神 经




走行:
坐骨神经本干分布于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到腘窝上角分为胫 神经和腓总神经。











(1) 胫神经 其分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小腿三头肌)和足 底肌,并分布于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 在内踝后方分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2-11胸 的

神经前支 分 布



颈丛 组成:
(1)皮支
分布到颈前外侧、 肩、枕部、耳廓等 处的皮肤。
P213图9-21
(2)肌支
膈神经:经胸廓上口入 胸腔,沿肺根前方, 心包的两侧,下行至 膈。
膈 神 经
P213图9-21
(2)肌支

膈神经的运动纤维

支配膈肌;感觉纤

维主要分布到胸膜
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

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解剖学基础知识-周围神经系统

解剖学基础知识-周围神经系统

总论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的接触区域,通过它可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化学突触:突触前部,突触后部,突触间隙常用术语a、在中枢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的聚集部位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称灰质。

配布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

神经纤维在中枢部聚集部位含脂质色泽明亮称白质。

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髓质;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一起成为纤维束。

(在中枢部)b、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神经节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成粗细不等的神经脊神经1、脊神经为连于脊髓的周围神经部分。

2、有31对;每一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由前根和后根组成;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处的椭圆形膨大称为脊神经节,其中含有假单极感觉神经元。

3、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脊神经干后,立即分为4支:前支、后支、脊膜支、交通支。

4、有躯体感觉,内脏感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四种纤维成分5、中枢联系脑神经连于脑的周围神经,共12对名称、顺序、性质、纤维成分及中枢联系、连脑部位、进出颅的部位和分布概况筛孔:嗅神经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中的眼神经眶下裂: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2)视神经管:视神经颈静脉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圆孔:三叉神经中的上颌神经卵圆孔: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1)棘孔:脑膜中动脉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1嗅神经Olfactory N. 感觉神经内脏感觉鼻腔嗅黏膜2视神经Optic N. 感觉神经躯体感觉视网膜3动眼神经Oculomotor N. 运动神经躯体运动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上睑提肌,下斜肌内脏运动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4滑车神经Trochlear N. 运动神经躯体运动上斜肌5三叉神经Trigeminal N. 混合性神经眼神经Ophthalmic N.躯体感觉眼球,泪器,结膜,部分面部皮肤上颌神经Maxillary N.躯体感觉眼裂口裂间皮肤,上颌牙,牙龈,鼻腔、软腭黏膜翼腭神经Pterygopalatine N.上颌神经穿圆孔出颅至翼腭窝连于翼腭神经节下颌神经Mandibular N.躯体感觉口裂以下皮肤,下颌牙、牙龈内脏运动咀嚼肌,鼓膜张肌(耳神经节),部分舌肌等舌神经Lingual N. 接受面神经鼓索,下颌下神经节展神经Abducent N.躯体运动外直肌面神经Facial N.混合性神经面部表情肌,舌前2/3味蕾鼓索返回鼓室,出鼓室至颞下窝,加入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下腺,下颌下腺岩大神经膝神经节处,颞骨岩部前面,破裂孔出颅至翼腭窝翼腭神经节泪腺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 位听感受器前庭神经Vestibular N.前庭神经节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蜗神经Cochlear N.蜗神经节内耳螺旋器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 腮腺,舌后1/3味蕾鼓室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腮腺迷走神经V agus N. 心肌,脏器的平滑肌,腺体副神经Accessory N. 咽、喉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斜方肌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 舌内肌和部分舌外肌4对副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纤维)睫状神经节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眶上裂—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纤维—睫状肌,瞳孔括约肌下颌下神经节上泌涎核(面神经)—茎乳孔—鼓索—颞下窝—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翼腭神经节上泌涎核(面神经)—岩大神经—翼腭窝—翼腭神经节—泪腺,鼻腔、口腔、腭黏膜腺体耳神经节下泌涎核(舌咽神经)—鼓室神经—岩小神经(终支)—卵圆孔下方—耳神经节—腮腺内脏神经内脏运动N.与躯体运动N.区别内脏运动神经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多为较细的薄髓(节前纤维)或无髓(节后纤维)纤维,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躯体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在周围部的植物性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肾上腺髓质除外),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与多个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故节后神经元数量众多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内脏运动神经攀附脏器和血管形成神经丛,再由丛发出分支到达效应器交感N节前、后神经元、纤维的位置或走行、分布概况位置:可以分为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椎旁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结果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结果

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结果
周围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它们的突触组成的神经组织。

它包括了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节,它们被包裹在支配肌肉和皮肤的周围神经鞘中。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肌肉和调节生理功能。

在解剖学实验中,周围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研究。

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标本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另外,神经刺激和测量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神经系统,包括测量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反应时间等指标。

一项实验研究可能会涉及探究神经系统的不同层面,例如神经元的形态和连接方式、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功能、神经节的组成和位置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总的来说,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的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

系统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思维导图大纲

系统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思维导图大纲

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o概述▪脊神经的构成、分部及纤维分布•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脊神经的分支•前支•后支•交通支•脊膜支▪脊神经走形和分布的一般形态学特点o颈丛▪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皮支o枕小神经o耳大神经o颈横神经o锁骨上神经•肌支o膈神经o副膈神经•交通支o臂丛▪臂丛的组成和位置▪臂丛的分支•锁骨上分支o胸长神经o肩胛背神经o肩胛上神经•锁骨下分支o肩胛下神经o胸内侧神经o胸外侧神经o胸背神经o腋神经o肌皮神经o正中神经o尺神经o桡神经o臂内侧皮神经o前臂内侧皮神经o胸神经前支▪第1~11对,肋间神经▪第12对,肋下神经o腰丛▪腰丛的组成和位置▪腰丛的分支•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o骶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骶丛的分支•臀上神经•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o胫神经o腓总神经o皮神经分布的节段性和重叠性特点•脑神经o嗅神经o视神经o动眼神经o滑车神经o三叉神经▪眼神经•额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上颌神经•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颧神经•翼腭神经▪下颌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颊神经•咀嚼肌神经o展神经o面神经▪面神经管内的分支•鼓索•岩大神经•镫骨肌神经▪面神经的颅外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o前庭蜗神经▪前庭神经▪蜗神经o舌咽神经▪鼓室神经▪颈动脉窦支▪舌支▪咽支o迷走神经▪颈部的分支•喉上神经•颈心支•耳支•咽支•脑膜支▪胸部的分支•喉返神经•气管支、食管支▪腹部的分支•胃前支和肝支•胃后支和腹腔支o腹神经o舌下神经•内脏神经系统o周围部▪内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o交感神经概观▪交感神经▪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交感神经的交通支•白交通支•灰交通支o交感神经的分布▪颈部▪胸部▪腰部▪盆部•副交感神经o颅部的副交感神经o骶部的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o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o周围部神经节的位置不同o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o分布范围不同o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内脏神经丛o心丛o肺丛o腹腔丛o腹主动脉丛o腹下丛▪内脏感觉神经•脊神经节•脑神经节o膝神经节、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下神经节•内脏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的不同o内脏感觉神经痛阈较高o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比较分散因此,内脏痛往往是弥散的,定位亦不准确▪牵涉性痛▪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眼球o感觉神经o交感神经o副交感神经•心脏o感觉神经o交感神经o副交感神经o中枢部▪脊髓•交感神经低级中枢(T1~L2或L3中间外侧核)•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S2~S4骶副交感核)▪脑干•内脏感觉中继核(孤束核)•一般内脏运动核(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间脑•情绪行为、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内分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大脑•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周围神经-神经系统-人体解剖学

周围神经-神经系统-人体解剖学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课件作者:闫勇
臂丛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肱骨中段骨折,致上肢伸肌瘫痪——“垂腕症” 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 正中神经损伤:出现“枪形手” 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肱骨下段(肱骨髁上)骨折——“猿掌”
课件作者:闫勇
腋神经
绕肱骨外科颈的后方至三角肌深面。 肌支:支配三角肌 皮支:肩关节周围皮肤 若肱骨上段骨折(或肩关节脱位) 时,易损伤腋神经,导致肩部皮肤感觉 丧失、三角肌瘫痪。
课件作者:闫勇
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
胸神经前支 部位
T2
胸骨角平面
T4
乳头平面
T6
剑突平面
T8
肋弓平面
T10
脐平面
T12
耻骨联合与
脐连线中点平面
课件作者:闫勇
(四)腰丛
组成: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 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面 分支: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生殖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闭孔神经 股神经
尾骨尖
坐骨神经
十字法
连线法
课件作者:闫勇
胫神经
行程:在小腿肌深面伴胫后动脉 下降,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足底 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
肌支:小腿后群肌、足底肌 皮支:小腿后面及足底皮肤
课件作者:闫勇
腓总神经
行程:沿腘窝外侧缘下降,绕腓骨颈外侧向 前下,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肌支:小腿外侧肌群 皮支:小腿外侧、足背及第2~5趾背
课件作者:闫勇
坐骨神经
行程: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在臀 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 间下行至大腿后面,在股二头肌深面下 降达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问题1
神经系统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
答案: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问题2
简要解释大脑的主要功能。

答案: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感知、思维、记忆和控制身体运动等功能。

问题3
什么是脊髓?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
脊髓是位于脊柱内的神经组织,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它主要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运动和传递感觉信息。

问题4
简要解释神经节的作用。

答案: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结构,起到传递和整合神经信号的作用。

它们位于周围神经系统中,可以将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问题5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症状。

答案:
1. 中风: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等。

2. 帕金森病:症状包括震颤、肌肉僵硬、运动缓慢和平衡问题等。

3. 多发性硬化症:症状包括视力问题、肌肉无力、感觉异常和协调困难等。

问题6
简要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它们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电信号和信息,使神经系统能够进行感知、思考和控制身体运动等活动。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
结构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束。神经元是信息处理的基 本单位,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神经纤维由多个神经元集合而成,形成神经束, 再集合成神经干。
03
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是人体周围神经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负责连接脊髓和身 体各部分,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
脊神经的组成
随着对周围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开发更加有效的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利用这些技术对周围神 经系统进行更加精准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 更加有力的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内脏神经传 导
内脏运动
一些内脏器官,如胰腺、甲状腺等,具有内分泌功能, 能够分泌激素来调节身体的功能。这些激素的分泌也
受到内脏神经元的调节。
内分泌功能
内脏运动是指通过神经调节内脏器官的运动,如心脏 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这些运动由内脏神经元控制, 并通过特定的神经通路传递指令。
05
周围神经系统与疾病的关 系
02
它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神经 组成,具有感觉、运动和自主神 经支配的功能。
学习目的
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掌握其组成和作用机制。
理解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 系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体 生理功能中的相互作用。
掌握周围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 提供基础支持。
02
周围神经系统的概述
内脏神经的功能
内脏神经主要通过释放不同的递质来调节器官的活动,如肾上腺素 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以适应身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04
周围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课件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课件
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学 课件
周围神经系统是由周围神经和神经节组成的神经系统。它连接了中枢神经系 统和身体的各个部分,控制了我们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神经元
神经元是周围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轴突末梢组成。
神经节
神经节是周围神经系统的感觉处理中心,包括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
3
运动神经元病变
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疾病等。
诊断和治疗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诊断
• 神经系统检查 • 电生理学检查 • 影像学检查
治疗
• 药物治疗 • 物理治疗 • 手术治疗
结论
周围神经系统是非常复杂和重要的神经系统。它们连接我们的大脑和其他身体部分,让我们感受到世界和作出 反应。了解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 运动调节
周围神经系统将各种感觉 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的 收缩和放松。
3 自主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控制人体的 自主神经系统,如心率、 呼吸、消化等。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1
周围神经病
包括神经炎、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疼痛等。
2
自主神经失调症
包括心脏神经官能症、血管迷走性晕厥、胃肠道功能紊乱等。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是神经元的轴突,可分为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体
神经元细胞体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控制神经元的 生命活动。
树突
神经元树突是接受其他神经元信号的部分。
轴突
神经元轴突是传出信号的部分,可延伸数厘米长。
突触

第9版系统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报告总结

第9版系统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报告总结

第9版系统解剖学周围神经系统实验报告总结
目的要求:
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

掌握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颅底内、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的结构。

掌握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鼻旁窦的位置。

熟悉脑颅、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标本:全身骨架标本、一般颈椎、寰椎、枢椎、胸椎、腰椎、骶骨、肋骨、胸骨标本。

分离的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完整的全颅骨标本;经颅腔的水平切面标本;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标本观察:
选择胸骨进行观察,描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观察颈椎、胸椎、腰椎,识别其形态特点。

观察骶骨、肋骨和胸骨,识别其主要结构。

在活体上确认以下骨性标志:第7颈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等。

在整颅标本、颅的水平切标本上观察颅的分部及各颅骨的位置。

在整颅标本、颅的水平切标本上确认颅各面的主要形态和结构。

在下颌骨标本上确认下颌骨的形态和结构。

观察新生儿颅标本,确认其形态特点。

活体触摸,确认枕外隆突、乳突、颧弓、下颌角等重要骨性标志。

实验二、上肢骨、下肢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部: 对脊神经分 对脊神经分5部分 分部:31对脊神经分 部分
– 颈神经 cervical nerves :8对 对 – 胸神经 thoracic nerves :12对 对 – 腰神经 lumbar nerves :5对 5对 – 骶神经 sacral nerves :5对 对 – 尾神经 coccygeal nerve :1对 对

cervical plexus
• 主要的分支 1、枕小神经 、 2、耳大神经 、 3、颈横神经 、 4、锁骨上神经 、 5、膈神经 、
phrenic nerve 经过及支配
颈 丛 cervical plexus
膈神经
• 性质:混合性神经 性质: • 走行: 走行: • 分布: 分布:
phrenic nerve
• 位置 • 纤维性质 • 副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的支配
睫状神经节
Ⅳ 滑车滑车神经核 运动性神经-- 核团:滑车神经核 • 神经起自中脑滑车神经核(背侧出脑),自中脑 神经起自中脑滑车神经核(背侧出脑),自中脑 ), 背侧下丘下方出脑,经眶上裂出颅, 背侧下丘下方出脑,经眶上裂出颅,支配上斜肌
胸神经前支
• 共12对,分为肋间神经 intercostal nerves 对 和肋下神经 subcostal nerve • 肋间神经 走行及分支
胸神经前支分布的特点: 胸神经前支分布的特点 节段性和重叠性
T2 – 胸骨角平面 T4 – 男性乳头平面 T6 – 剑突平面 T8 – 肋弓平面 T10 – 脐平面 T12-脐与耻骨联合 连线中点平面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福建医科大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总 论
• 定义 • 组成及分部 脊神经 脑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
第一节 脊 神 经
spinal nerves
概 述
• 脊神经构成
前根 anterior root 后根 posterior root 脊神经节 spinal ganglion
臂 丛 brachial plexus
• 组成:C5~8前支和 前支 前支和T1前支 前支和
大部分
• 位置:斜角肌间隙 锁骨下 斜角肌间隙,锁骨下 斜角肌间隙
动脉的后上方
• 主要分支 —走行和分布 走行和分布 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臂丛模式图
臂丛在锁骨上部分支
1.胸长神经 胸长神经
long thoracic n.
2.肩胛背神经 肩胛背神经
dorsal scapular n.
3.肩胛上神经 肩胛上神经
suprascapular n.
臂丛锁骨下分支
•肩胛下神经 肩胛下神经 •胸内侧神经 胸内侧神经 •胸外侧神经 胸外侧神经 •胸背神经 胸背神经 •腋神经 腋神经 •肌皮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桡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 鼓索 鼓索chorda tympani – 岩大神经
• 颅外分支、分布 颅外分支、 分支
– 颞支 额肌、眼轮匝肌 颞支→额肌 额肌、 – 颧支 颧肌、眼轮匝肌 颧支→颧肌 颧肌、 – 支→ 肌、 肌、 支 肌 – 支→ 支 肌 – 支→ 肌 支
表 情 肌
鼓 索
chorda tympani
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七种) 脑神经的纤维成分(七种)
躯体感觉纤维 感觉纤维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脑神经名称、 脑神经名称、 脑神经名称 顺序、 顺序、出入颅 脑的部位、 脑的部位、核团 组成和性质、 组成和性质、主 要分支分布
腰丛 lumbar plexus
• 组成 T12前支一部分 组成: 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 ~ 前支 L4前支的一部分 前支的一部分
• 位置: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前 位置: • 分支—走行和分布 分支 走行和分布
1、 髂腹下神经 、
2、髂腹股沟神经 、 3、股外侧皮神经 、 4、股神经 femoral nerve 、 5、闭孔神经 、 6、生殖股神经 、
Ⅲ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
核团:动眼神经核 • 运动性神经 核团 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 运动性神经--核团 动眼神经核、 • 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眶上裂出颅 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 • 分布:上直肌、上睑提肌、下直、内直、下斜肌 分布:上直肌、上睑提肌、下直、内直、
副交感纤维支配 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十二对脑神经
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及 脑神经的名称、性质、 进出颅腔部位
名称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动眼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性质
感觉 感觉 运动 运动 混合
连脑部位
端脑 间脑 中脑 中脑 脑桥
进出颅部位 筛孔 视神经孔 眶上裂 眶上裂 第Ⅰ支眶上裂 第Ⅱ支圆孔 第Ⅲ卵圆孔
名称 外展神经 Ⅵ外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位听神经 舌咽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舌下神经 Ⅻ舌下神经
Ⅷ 前庭蜗神经
vestibulocochlear nerve
• 感觉性神经 • 核团组成: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 核团组成: • 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连于脑,经内耳门 神经在脑桥小脑三角连于脑, 入颅
Ⅸ 舌咽神经 glossopharyngeal nerve
• 混合性神经 • 核团组成:疑核、下泌涎核、孤束核和 核团组成:疑核、下泌涎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 神经于橄榄后沟中部连于延髓,经颈静 神经于橄榄后沟中部连于延髓, 脉孔出颅 • 主要分支分布 主要分支分布
腓总神经
common peroneal never 行程及分支分布 分为腓浅神经和 腓深神经
腓深神经
deep peroneal nerve
桡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嗅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视神经 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 四车五叉六外展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七面八听九舌咽 (外)展神经 面神经 迷副舌下十二全 神经) ( 前庭蜗神经 位听神经) 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
sciatic nerve
坐骨神经 sciatic nerve
走行、分支和分布 行 •分支: 分支: 分支 胫神经 tibial never 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ver
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损伤的临床表现 损伤的临床表现
•胫神经tibialb nerve 胫神经
行程及分支分部 足底内侧神经和 足底外侧神经
主要分支和分布
• 颈部
– 喉上神经 superior laryngeal n.
• 胸部
– 喉返神经 recurrent laryngeal n.
•损伤的临床表现 损伤的临床表现
返回嗅n. 返回嗅 返回前庭蜗n. 返回前庭蜗
Ⅰ嗅神经 olfactory nerve
• 感觉性神经 • 传导嗅觉 • 神经穿筛孔入颅,终止于端脑的嗅脑。 神经穿筛孔入颅,终止于端脑的嗅脑。
Ⅱ视神经 optic nerve
• 感觉性神经 • 传导视觉冲动 • 视神经穿视神经管 入颅腔, 入颅腔,连于间脑
• 胸长神经
long thoracic 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
• 胸背神经
thoracodorsal 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
• 腋神经
axillary 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
• 肌皮神经
musculocutaneous 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
• 正中神经
median 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
• 尺神经
ulnar 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
• 桡神经
radial nerve 行程及分支分布
手部的神经支配
手 部 的 皮神 经 分 布
手皮肤的神经分 桡神经、 布及桡神经 布及桡神经、尺 神经和 神经和正中神经 损伤时的手形和 皮肤感觉丧失区
思考:肱骨外科颈、 思考:肱骨外科颈、
中段及内上髁骨折各 易损伤哪支神经, 易损伤哪支神经,有 何临床表现? 何临床表现?
岩大神经
Greater petrosal n.
镫骨肌神经
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
• 位置 • 纤维性质 • 副交感神经 其节后纤维的支配
Ⅶ 面神经的分布
• 面神经管内分支和颅外分支
– 支配面肌 – 司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腭和鼻腔腺体 司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分泌 – 舌前 味觉 舌前2/3味觉 – 耳部皮肤
性质 运动 混合 感觉 混合 混合 运动 运动
连脑部位 进出颅部位 脑桥 眶上裂 脑桥 内耳门 茎乳孔 脑桥 内耳门 延髓 颈静脉孔 延髓 颈静脉孔 延髓 颈静脉孔 舌下神经管 延髓
感觉性神经: 感觉性神经:Ⅰ、Ⅱ、Ⅷ 运动性神经: 运动性神经:Ⅲ、Ⅳ、Ⅵ、Ⅺ、Ⅻ 混合性神经: 混合性神经:Ⅴ、Ⅶ、Ⅸ、Ⅹ
眼神经ophthalmic n.
1. 2. 3. 1. 2. 3. 4. 1. 2. 3. 4. 5. 额神经 泪腺神经 鼻睫神经 眶下神经 颧神经 上牙槽神经 翼腭神经 耳颞神经 颊神经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咀嚼肌神经

上颌神经maxillary n.
颊神经
下颌神经mandibular n.
下 颌 神 经
•股神经 股神经
femoral never 行程及分支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