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现状及前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地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现状及前景分析作者:王宇杰李俊达陈阳刘艺舟徐韶松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8期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乡之间的教育和知识储备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农村中小学生儿童和广大农村居民可以接受到的应急救护知识非常有限。
农村地区在知识技能普及的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集中表现为多发的安全事故、获取知识的途径十分单一、农村医疗体系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针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应立足个人和集体,突出政府在急救知识普及中的领导性作用;转变农村居民的传统观念,树立自我安全意识;高校和社会组织向农村居民和青少年儿童传递急救安全知识。
[关键词]农村;急救知识普及;农村医疗体系;医疗卫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行为,是传承文化,科学,政治,经济知识的必要手段。
团中央文件中写到“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载体,做好共青团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通过公益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发挥青年团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偏远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教育差距是中国教育发展方面最主要和最显著的差距,这造成城乡学生在发展道路上的严重不协调。
因此,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这既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由于农村地区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救助资源的局限性,导致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中小学很难实现驻校医院的全部覆盖,也很难实现医疗知识的全面普及。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得知,截至2016年底,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医疗救助宣讲和知识普及程度还需要很大程度的完善。
农村中小学生可以接受到的医疗救助知识微乎其微,在目前来看可提升的空间很大。
根据上述现实基础,本团队将针对城乡教育发展差异、城乡急救能力发展水平、我团队现有资源这三个方面阐明本次支教活动的背景。
1 农村地区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居民由于意外伤害和不同种类的急性、慢性病造成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但我国在应急事件的处置方法和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急救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急救理论与急救技术发展很不平衡。
急救培训虽已受到广泛关注和政府部门的大力发展,但系统规范的急救技能培训仍是薄弱环节。
对比我国各年龄段公民情况,发现我国公民对于应急救护知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普遍较高,认为政府、学校或
社区应开展急救知识宣传的比例高达62%。
而对应急救护知识的渴望程度,高校学生群体的比例到达了惊人的96.47%,偏远地区中小学学生为92.4%,这折射出我国应急救护知识教育的匮乏。
虽然我国城市居民急救知识普及、急救培训也得到一定的重视和推广,但农村居民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工作还是空白。
目前对农村居民急救医疗知识普及的关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针对农村居民进行急救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刻不容缓。
1.1 农村地区安全事故多发
由于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致病机理尤其是部分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导致农村居民受到意外伤害、急性和慢性病的比例在近些年不断上涨,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十年来增幅巨大,其中农村的增长幅度远高于城市,成为中国农村地区第一致死致残原因。
2007年到2015年,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上升了27%,心脏病死亡率上升了73%;农村脑血管病死亡率上升了130%,心脏病死亡率上升了126%。
并且,当前农村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死亡率均超过城市地区。
其次是突发性疾病。
如心脏骤停、休克、晕厥、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在在农业生产劳作时经常发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急救会危及生命。
根据邢台市临城县中医院在2016年对辖区内居民的常见疾病进行深入调研后得出的数据:被调查的人群中年龄为30岁以下的占9%,31-50岁的占50%,51-70岁的占30%,70岁以上的占11%。
在所有的人群中,感冒的发病率为46%,腰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为29.2%,冠心病为10%。
由此可见,农村地区的突发性疾病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所以在农村地区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很有必要。
1.2 农村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单一
农村居民获取专业医疗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普通居民在生活中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权威的、准确的、专业的医学知识的获取途径还不完全通畅。
据调查,农村居民中67.22%的居民是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时无意中得到一些急救常识,而作为容量大、更新快的网络只有6.30%的居民使用这一途径获取急救常识。
这说明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较单一,而且过分依赖于政府或其他组织,说明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意识和水平较薄弱、自主的健康保健意识和水平较低。
1.3 农村医疗体系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我国农村医疗资源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而农村资源配置存在着网点布局不合理、国家资助浪费现象严重、医疗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差别大等具体问题,直接导致延误最佳急救时机。
所以为了使农村居民及时获得急救医疗服务,在入院之前对患者采取必要急救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和基础,应该承担一些基本的医疗工作。
首先,村卫生室的主要工作及主要角色职能在医疗救助服务上,但作为直接对接农村居民的医疗窗口,更应提供更加社会化的公共卫生服务。
这种社会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不仅包括健康教育、传染病、地方病、常见病的医疗常识普及,还应包括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和应急救护技能的培训。
但是由于扎根于农村的卫生室存在政府投入不足,公共物品属性未能体现;医务人员素质低下,配备结构与水平有待升级;村卫生室内部运行混乱,角色职能无法发挥;市场监管不力,相关法律制度缺失;信息化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造成村卫生室无法完全发挥其应有作用。
所以在现阶段下无法要求卫生室实现其职能的全部发挥。
2 目前已采用的知识普及方法
2.1 急救知识进课堂
为让师生了解自救互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迅速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开展急救知识进课堂的活动,在周边贫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通过专题讲座、交流座谈的形式,由医护人员及专业讲师在课堂中讲解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其预防、救治方法。
2.2 发放调查问卷
在农村地区,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调查问卷,面向农村不同年龄段居民开展调查工作,并根据现在多发的常见疾病和一些突发状况,设计针对不同群体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常见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应对突发事件的合理行为等。
为更加准确地了解农村居民对于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会跟随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了解家中的急救设施的存放情况,
2.3 急救知识演习
由于农村地区急救知识水平较低,因而改变传统的课程式教学方式,采用更加简单明了的实地演示、影音资料讲解等手段来方便农村居民理解和学习;并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在当地学校和广场开展规范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能让学生和居民接触急救知识,从而提高急救自救意识。
3 知识普及教育前景分析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并且每天都在发生着许多起溺水事故、交通事故,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急救安全知识教育。
如今社会各界都在向急救安全知识普及化和社会化努力,但急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的相当缓慢,也很难实现迅速普及。
3.1 政府应发挥其在急救知识普及中的领导作用
应急救援知识在民间开始传播,对于应急救援的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在我国对于应急救护体制做出了详细地解释,即制定预案是救灾工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的要求;是整合、发挥各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作用的要求;是减少个人财产损失,提高个人应急救护知识能力的要求。
应急救援是自救是一道防线,因此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在我国的教育以及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国的电视广播等媒体并没有相对固定栏目宣传急救常识,除非在遇到大型灾难时(如非典、地震等)才会在短时间内针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一些防范措施的介绍。
所以政府部门和医疗卫生部门应在农村广泛宣传医学科学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医学知识。
而现行的农村医疗角色定位并不明确,所以政府应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支持、注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建立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服务体系。
借助外力使急救知识的普及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常态化的一环。
3.2 社会群体应更关注急救知识在农村地区的普及
如今广泛的社会群体并未注意到农村居民急救知识的匮乏和社会教育的缺失。
急救知识普及工作未来的重心应集中在农村地区。
在这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通过支教和宣讲等多样的方式开展扶贫扶智工作,提高人们对于应急救护的了解程度,并强化自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保护自身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护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急救安全教育在农村地区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如教育设施差,教育方式落后等,所以社会群体和党政机关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和完善农村教育方式是刻不容缓的。
3.3 转变农村居民的传统观念,自身树立急救自救意识
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环境因素和地理因素,所以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人口较为密集,且事故多发,所以应更加的注重农村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农村居民对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依然不够,面临突发事件时,很多人不知如何施救,所以加强农村居民的应急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的。
总之,提升农村居民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急救和自救能力不是单靠政府或某一行政部门所能解决的,而是全社会在落实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所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环节。
只有当农村居民因生产生活而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使才能使扶贫扶智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蒋祎,陈卓,向彦等.我国农村地区急救医疗知识普及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04).
[2] 刘利.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卫生室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战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