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201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7年06 月15日SDS 编号:LGHH-011

产品名称:二氧化碳气体版本:LG-MSDS-2017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

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

企业名称:XXXXXX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XXXXXXX

邮编:057XXX 传真:0310-4577XXXX

联系电话:00310-8XXXXXX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咨询电话:0310-XXXXXX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性质稳定,不燃烧,也不助燃。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对环境有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压力下气体,类别特异性靶器官毒性- 一次接触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可能引起

昏昏欲睡或眩晕。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回避热源;禁止在靠近热源或明火处使用或贮存;贮存于密封

的容器中;置于阴凉处;在运输中钢瓶上要加装安全帽和防震橡

皮圈;穿防护服和戴手套。

事故响应:万一泄露,撤离危险区,咨询专家;

万一发生吸入性事故,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安静;如呼

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供给氧气;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

安全储存:避免阳光直射,置于阴凉处,禁止在靠近热源或明火处使用或贮

存;贮存于密封的容器中。

废弃处置:本品或其容器依当地法规处置。

物理化学危害:压缩气体,不支持燃烧,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

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

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

—-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冻伤。

慢性影响:当CO2 浓度为3—5%(体积)时,呼吸将加快,有气闷和头痛

感;经常接触较高浓度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

等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历报

道。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二氧化碳 ≥ 99.2% 124-38-9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 接触液化二氧化碳可引起冻伤,用水冲洗患处缓解症状。 眼睛接触液体二氧化碳溅入眼中,翻开眼睑,用水冲洗,立。 吸 入: 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输氧;如呼 吸停止,

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食 入: 无意义。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压缩气体,如加 灭火方法和: 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灭 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本品不燃,切断气源,用雾状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火 场移至空旷处; C O 2 易使人窒息, 在 C O 2 区域灭火时, 营救人戴自给 式空气呼吸器。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 防护装备和应急序:大量泄漏时应急处理人员式呼吸 器,穿工作服。低温液体泄漏时应做好自身防护。 环境保护措施: 造成大气污染、温室效应。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 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风处, 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 切断气源, 通风对流,稀释扩散。液态二氧化碳泄漏 时,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保证现场通泄漏二氧化碳自行挥发。 泄漏容器不能再用, 及时返回厂家。 切断气源, 抽排(室内) 或强力通风 (室 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液体泄露闭泄漏 源,自行挥发,做好现场通风。 第七部分 操作处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 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

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或低洼的区域, 应带适当的呼吸装置。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穿工作服, 液体时要戴防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 作业前应做氧含, 须护。 搬运时轻, 防止钢瓶及附件破

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使用后,气瓶余压不低于0.3MPa。

储存注意事项:谨防容器受损;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

发用。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1800。0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接触液氮应戴面罩。

皮肤和身体防护:低温工作区应穿防寒服。

手防护:低温环境戴棉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

pH值(指明浓度): 无资料熔点/ 凝固点( ℃): -56.6 (527Kpa)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 -78.5 相对密度( 水=1): 1.56 (-79℃)

相对蒸气密度( 空气=1): 1.53 饱和蒸气压(kPa): 1013.25 (-39℃)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临界温度( ℃): 31.3

临界压力(MPa): 7.39 n- 辛醇/ 水分配系数: 0.83

闪点( ℃): 无资料引燃温度( ℃): 无资料

分解温度( ℃): 无资料爆炸上限[ %(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 %(V/V)]: 无资料

易燃性:不燃

溶解性:微溶于水、烃类等多淑女有机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钠、钾、铝、镁、钛、锆等活泼金属。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

危险反应:无资料。

危险分解产物:无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