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可予糖皮质激素及外源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Ann Itern Med,1983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
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禁止使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采取无菌隔离措施 广谱抗生素 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5mg/kg•d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3-10μg/kg•d 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即停用 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发生过敏反应的处理
• MMI的副作用是剂量依懒性的 • 发生轻度皮疹、皮肤瘙痒等药疹时,通常不需立 即停药,减少MMI的剂量,加用抗组胺药 • 出现全身性皮疹或剥脱性皮炎时则须立即停药, 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肝损害
多数学者倾向PTU较MMI易引起肝损害 MMI引起的肝损多与药物剂量有关,PTU与药物剂量无关 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女性 可发生在用药的各种阶段,多见与用药后的3个月内 PTU引起的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MMI主要为胆 红素升高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
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机制主要与药物对骨髓的毒性作用 和免疫机制有关 国外有报道MMI的副作用与剂量有关,而PTU则没有明显的 剂量相关性 Cooper等报道ATD所致粒细胞缺乏症,40岁以上的发生率为 40岁以下的6.4倍1(也有报道没有显著差异)
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后,不宜再换用另一种ATD药,因两种药 物常有交叉反应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处理方法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抗甲状腺药物的概述 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肝损害 血液系统反应 其他:IAS、肌肉损伤等
抗甲状腺药物的概述
抗甲状腺药物(ATD)是我国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症,尤其是Graves病的首选的治疗手段 适应症:
病情轻 甲状腺轻中度肿大 年龄在20岁以下 妊娠甲亢 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甲状腺术前准备或术后复发又不适宜用碘131治疗者 碘131治疗的辅助措施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血管炎
抗甲亢药相关性小血管炎发病情况: 北大医院资料2:ANCA IIF(免疫荧光法)阳性 PTU组 14/62(22.6%)(文献19.2-64%) 初发未治 1/34(2.9%)(文献0-6.7%) MMI组 0/77(文献0-3.4%) 表现: 症状:发热、关节痛>50%,皮疹、肌肉痛、肺受累 >30% 实验室检查:血尿、贫血、血沉↑>60%,蛋白尿、免 疫球蛋白↑>50%
刘超《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的再认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血管炎
多数患者无临床表现,仅部分呈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 症状:发热、肌肉关节疼痛、肺和肾损害、多见于中青年 女性 处理: 停药后多可恢复 少数重症需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建议: 有条件者在PTU治疗前测定ANCA抗体 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尿常规及ANCA抗体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
发生白细胞减少(<4.0×109/L),通常不需要停药, 减少ATD剂量,加用一般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
生、维生素B4等
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的判断:注意甲亢在病情还
未被控制时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用药前常规检
查白细胞数目作为对照。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缺乏症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0.5×109/L 发生率约为0.3%-0.6% 典型表现:发热、咽痛、可有口腔溃疡,肺部、皮肤肛周、阑尾感染症状 或败血症,部分无任何感染症状及体征 粒细胞缺乏危及生命,通常发生在最初大剂量治疗的2-3个月内及再次用药 的1-2个月内,也可发生在服药的任何时间 预防:在治疗早期应每周查白细胞一次,若白细胞少于2.5×109/L,中性粒 细胞<1.0×109/L应考虑停药 告知: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咽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 查
2.郭晓蕙《抗甲状腺药物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的临床分析》,中华医 学杂志
ATD引起小血管炎临床诊断
非特异症状:发热、乏力及体重下降等 关节痛、肌肉痛 皮肤损害:皮疹、皮肤溃疡 五官损害:口腔溃疡、巩膜炎、耳鸣耳聋、鼻炎、 单神经炎 当应用PTU/MMI后出现以上5条中任意3条,或仅累 及肺脏表现为咯血、呼衰;或仅累及肾脏表现为血 尿、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可诊断患者出现ANCA相 关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肝损害的处理
药物性肝损害通常运用排除法,用药与肝损害的时序性 进行诊断
亚临床肝损害不需停药,可减少剂量继续治疗,但要密
切观察肝功能情况,并予保肝药物治疗 严重肝损害,立即停药,并予保肝药物治疗,停药后多 数病人肝功能有望恢复,少数病人可能由于停药太晚或 肝损过重,停药后病情仍持续进展,最终死于肝衰竭
丙硫氧嘧啶(PTU)起效较快,还能抑制周围组织内T4脱碘生成T3 长期应用→血清T3、T4↓↓→TSH↑→腺体和血管增生→压迫症状
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常见 剥脱性皮炎罕见 严重 肝损害 亚临床肝损害常见 黄疸和中毒性肝炎罕见 严重 血液系统反应 白细胞减少常见 粒细胞缺乏最严重 ANCA相关性血管炎 其他:IAS、肌肉损伤等
ATD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咪唑类:甲巯咪唑(MMI)(他巴唑、赛治);卡比马唑 (甲亢平) --硫氧嘧啶类: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PTU)
作用机制:
抑制T3、T4的合成 抑制过氧化物酶对酪氨酸的碘化及缩合(对已合成的T3、T4无影响)
不影响释放:不拮抗T3、T4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肝损害
亚临床肝损害:较常见,发生率约30%,无相应症状,仅有肝 功能异常(ALT<正常上限的3倍,持续时间短) 显著肝损害:
--发生率低,约为0.5~1%
--常有相应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右上腹痛、黄疸等 --肝功能持续明显异常,多为进行性加重 --肝穿刺病理可有汇管区不同程度肝细胞坏死、肝内淤胆, 严重者可有大片坏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