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上打工潮的不断升温,农村中大部分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这就形成了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极易形成自卑、逆反以及孤僻等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特征关爱健康成长社会问题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打工潮的不断升温,农村中大部分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这就形成了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当今社会,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这部分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失父、母的亲情与关爱。虽然他们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生活在一起,但是往往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加之部分监护人对他们过分溺爱,不能正确地教育引导他们,致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形成自卑、逆反以及孤僻等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结合我校的留守儿童现状,可以将他们分成以下这样两种情况:
一、长期留守,缺乏关爱,形成系列心理问题。
第一种情况是家长外出务工,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生
活,每逢寒暑假,他们就背着书包行李远赴父母身边,与父母有短暂的共同生活时间。团聚期间,由于父母工作忙,父母大都只会问及到学习成绩情况,很少能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深刻的思想交流,这样导致了他们虽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并不能从心灵上真正得到父母的爱心呵护,使得他们心理上的亲情缺失,得不到及时的慰藉。他们由于自身习惯的原因,与父母的生活不能很好的相容,情感长期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加上在老家养成的不良行为及生活习惯,往往他们就会寻找心灵的寄托——电脑网络或手机游戏。我班的一名学生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2016年暑假,我们班一个叫徐佩新的学生,因父母长期在浙江打工,常年很少回家,假期里该生也来到了浙江与父母一起生活。有一天傍晚,这位学生的家长慌里慌张地打电话回老家询问:“有没有见到孩子,孩子已有两天没回家了。其爷爷打电话询问我,该同学在浙江有没有其他同学,他是否到同学家玩去了。后来,我了解了具体情况。(原来,这位学生来到浙江后,由于其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家长有太多的沟通交流,每天他只是睡觉上网或玩手机游戏。加之其父母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压力较大,也没时间过多照顾孩子,每天只是丢下一些钱,叮嘱几句后便去上班了,这不已经两天了,他还没有回家)。这可把他的父母急坏了,他们全家立即总动员,他们的邻居、朋友、工友甚至连当地警察(他的父母着急下报了警)都积极地加入到寻找孩子的行列中来。后来,其父母在附近熟悉的邻居那里获悉,孩子可能在附近镇上的一家网吧里。果然,后来在这家网吧中找到了孩子。此时,孩子一脸疲惫,见到父母与警察虽然很
惊愕,却始终一言不发。无奈,这位孩子的父母向单位领导请了假,还是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当然,如果这位学生的父母能够多抽点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多给孩子一点关爱,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二、长期流动,居无定所,滋生许多心理压力。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政策法规,他们可以跟随父母在异地就读中小学。可是由于父母的工作不稳定,他们也就经常随父母流动,经常性地变换学校、老师、同学。这样,也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后来,受到升学的影响,读中学(初中或高中)时,家长便把他们送回老家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读书。我在后来与他们的一次座谈中了解到,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也是很复杂。按理说,从小随父母生活,共享天伦,必定会快乐成长的。其实,并非如此。其中一位读八年级的叫董康乐的学生告诉我说:“朱老师,其实你不知道,虽然我们从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可与父母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也不是很多。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照顾我们,每天回家后只是问及我们的学习成绩情况,对于我们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根本不去理会。有时由于父母的工作城市变动,我们还不得不随父母重新到新的学校读书,在一个个陌生的环境中读书,让我们很容易地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因而不愿意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不愿意融入当地孩子的学习、娱乐中去(总觉得自己是个农村人,与这个城市与学校格格不入,心里极端自卑。)”。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了孤僻的心理。再加上读中
学时,离开父母回到老家读书,又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进而产生较大的失落感。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近期,我们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分析、调研、论证后,承接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问卷、座谈、视频、调研等各种途径,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我认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每个学期当地政府、居委会(村委会)领导,都应该及时地定期到学校参加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联席会议,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的学习、生活与思想等方面的具体的情况,对于典型的案例与问题,也应该及时地给予相应的解决,对学校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指导,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对他们的各种问题做到全盘掌握,统筹兼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结合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到对留守儿童工作全覆盖,没有任何遗漏,尽量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做实做细。
2、以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为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从在对留守儿童问卷座谈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参加过学校社团组织举行的各类活动后,在思想、心理及日常行为上都不同程度地发
生了一些变化,很多留守儿童都变得更乐观、更积极、更阳光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更应以少先队和留守儿童之家为他们的思想教育阵地,最大程度地发挥少先队的育人功能。每学期少先队都应该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展丰富的活动,各班主任要全力配合,积极宣传动员,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参加,尤其是班级里的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参加活动中,认识个人价值、锻炼个人意志、重塑良好品质。班主任更要因势利导,促使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思想情感归属上找到新的依托,进而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平台、力求对他们进行齐抓共管。
学校应该专门聘任富有责任感的老师,担任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的心理辅导老师,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师生座谈会,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思想与生活中产生的具体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理解与关爱。辅导老师、班主任经常性地与家长联系,交流一些孩子健康成长的话题,给予家长孩子教育相关的指导建议,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政府的阳光惠民工程,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用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恒心以及责任心,积极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去,让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都有真正的归属,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全体儿童都能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将来都能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