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腔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假体腔动物

假体腔动物一般认为包括7个独立的门:腹毛、轮形、动吻、线虫、线形、棘头、内肛。这7个门之间的共同之处是在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空腔为假体腔。

所谓假体腔,是动物进化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原始的体腔类型,是由胚胎发育期的囊胚腔持续到成体而形成的体腔,其中充满体腔液,没有体腔膜。

假体腔的出现比扁形动物的原体腔或实质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1.为体内器官系统的自由运动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2.体腔液比间质能更好的输送营养物质,以完成循环的机能。

3.体腔液作为一种流体静力骨骼,使身体更迅速的运动,以摆脱了以纤毛作为主要运动器官的状态。

假体腔动物都有完整的消化道,有肌肉质的咽,能进行机械性消化。

大多数假体腔动物雌雄异体,甚至雌雄异形。

具有原肾型排泄系统,没有呼吸和循环系统。

除寄生种类外,大多为小型动物。体表被覆角质层,纤毛减少或消失,一些小型种类构成身体或器官的细胞或细胞和数目固定,这是因为细胞分裂在孵化前已经停止。

第一节线虫动物门

线虫类是假体腔动物中最大的一门,已记录中大约有15000种,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因此又称为圆虫。

一外形

身体多圆柱形,两端略尖,身体不分区。前端为口,口周围有唇,原始种类有六个唇片,其他常见种类为三片,唇上具有感觉器官。唇及感觉器的数目、排列、形态是线虫分类的重要依据。

二体壁

体壁由角质层、上皮细胞、肌肉组成。

角质层结构复杂,可分为三层:最外一层为鞣化蛋白质,中间为均质,内层为胶原蛋白的支持柱层。寄生种类的内层还可分为三层。

角质层为上皮细胞的分泌物,限制了身体的生长,因此在成长过程中有多次的蜕皮现象。蜕皮现象仅出现在幼虫期,成虫仅能增加角质层的厚度而不蜕皮。

上皮细胞多为合胞体(蛔虫)。在身体的背腹中线及两侧,有四条纵行的上皮索,称为背线、腹线、侧线。

肌肉层缺乏环肌,只有纵肌,分布在上皮索之间,为斜纹肌。肌细胞原生质延伸形成线状,分别连接到背索和腹索内的神经上,接受神经支配。其他动物是由神经发出分支到肌肉上进行支配,线虫是肌肉延伸到神经接受支配。

假体腔充满体腔液,起到骨骼和循环的作用。

三取食和消化

多数自由生活的线虫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

消化系统结构简单。前端为口囊,内有角质层加厚,可以切割或穿刺食物。

口囊后为咽。由于肌细胞加厚,咽腔在断面上为三放形,三放中的一放总指向腹中线,构成线虫咽的一个特征。咽周围有咽腺,可分泌消化液。咽由于有很厚的肌肉层,具有泵的作用,可抽吸食物到肠。

咽后为中肠,单成上皮细胞构成。有腺细胞,可进行消化,并有细胞内消化作用。中肠两端有瓣膜,以阻止食物逆流。

中肠后为直肠,最后以肛门开口在末端腹中线。

线虫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或者低氧呼吸,没有专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四排泄和水分调节

排泄系统原肾型,但是结构不典型。由腺型细胞或者由细胞形成的管完成排泄功能。原始种类只有1~2个大型的腺细胞进行排泄以及水分调节,这种腺细胞具有长颈,位于咽的周围,也成为肾细胞,联合开口在神经环附近的腹中线上。

其它一些种类的腺型细胞延伸形成管型排泄器,多为H型,如蛔虫,有一个细胞特化而来。

线虫的腺细胞以及排泄管中没有鞭毛和纤毛,不呈焰细胞状。代谢产物主要为氨,可以通过体壁或者消化道排出。

线虫的排泄器官对维持其体腔液的压力十分重要,水可以通过口和体壁进入,过多的水分通过排泄器官排出。实验证明:海产种类可以在氯化钠的低渗液中进行调节,不能在高渗液中调节;淡水和陆生种类相反,以维持体腔液低渗于周围环境。

五神经和感官

线虫的神经结构与其他假体腔动物相似:在咽的周围有一环状的脑,环的两侧为膨大的神经节,由脑环向前后各分出六条神经,前端到唇和感觉器,后端的六条为一条背神经,一条腹神经,两对侧神经,其中两对侧神经离开脑环后很快愈合为一对,这样,四对神经分别位于相应的纵行上皮索内,其中腹神经索最发达,含有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背神经索主要为运动神经纤维,侧神经索主要为感觉神经纤维。

感觉其主要分布在头部和尾部。头部为头感器,包括唇、乳突、感觉貌。其

中还有一个线虫特有的化感器,为身体前端的一个体表内陷物,主要感觉化学信号,其形态为线虫分目的依据之一。

尾感器为腺状感受器,在寄生种类中特别发达。

六生殖和发育

线虫大多异体异形,雄性个体较小,后端弯曲成钩,生殖腺均为管状,生殖细胞由生殖腺中一各大的末端细胞发生,通过生殖腺的同时逐渐成熟。

雄性生殖系统包括一个精巢(少数种两个),后端为输精管和膨大的贮精囊,后为肌肉质的射精管,开口到泻殖腔。大多数腺虫泻殖腔外由一对交合刺。交合刺的形态也是分类学标准之一。

线虫精子具鞭毛或者不具鞭毛呈囊状。

雌性个体一般有两个卵巢,后端为输卵管、子宫,子宫上端为受精囊,以贮存精子,两个子宫后端联合,经肌肉质的阴道,以雌性生殖孔开口在身体近中部腹中线。

卵细胞在子宫上端受精,受精后形成厚的受精膜,变硬后成为卵的内壳,卵沿子宫下行,子宫的分泌物形成卵的外壳。外壳的形态常作为线虫的分类依据。通常卵在子宫内就开始发育。

线虫的卵为决定性卵,分裂球排列不对称,许多种细胞分裂在胚胎期完成,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细胞数已经固定。

幼虫期一般蜕皮四次,前两次在卵壳内进行,成年后不再蜕皮。

七寄生线虫

植物内寄生:小麦线虫

人体寄生线虫:

人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成虫在小肠内交配产卵,卵排出后在土壤中经过两周发育成幼虫,一周后的幼虫在卵内蜕皮一次成为具有感

染能力的卵。新排出的卵没有感染能力。人如果吞食感染卵,卵在

小肠孵化成幼虫,穿过肠粘膜进入静脉,再经过肝、心脏,最后到

达肺部,在肺泡内蜕皮两次,随咳嗽沿气管逆行回到咽部,再经过

吞咽动作进入消化道,进入小肠后再蜕皮一次,数周后发育成成虫。

人如果严重感染后,可引起儿童贫血、发育障碍,还可造成胆囊炎、胆道穿孔、腹膜炎。

钩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小肠上段。我国北方主要寄生种为十二指肠钩虫,南方主要为美洲钩虫。

成虫前端具有口囊,唇片退化。

成虫在小肠内交配产卵,卵在土壤中1~2天孵化为一期杆状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