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慢性肾衰竭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竭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会有该系统的体征。

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

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持续<60 ml/min/1.73 m2≥3个月。

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133—177umol/L,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50%(GFR50—20ml/min),血肌酐达186-442umol/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umol/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umol/L,肌酐清除率在l0ml/min以下,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本病可分为正虚证及邪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l.正虚诸证:①脾肾气虚证;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②脾肾阳虚证: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作者丨胡献国编辑丨寸心慢性肾衰即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出现的严重综合征,临床以水肿,尿少,尿闭,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依其病程进展,可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证期及尿毒症期。

代偿期,一些病人由于症状不明显,不需特殊处理而易被医生、病人忽视,肾功能不全继续进展,进入尿毒症期时,由于病情严重,多需采取透析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以维持患者生命。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水湿、湿毒等病邪外袭,导致肺失通调,治节无权,脾失运化,水湿泛滥,肾失开合,气化失司,脏腑功能失常,造成水湿秽浊,壅滞三焦,清浊不分所为,当以清热利湿,泻浊解毒为治。

中医辨证施治风水泛滥型主要表现为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热迅速,肢节酸重,小便不利,或伴有畏寒,发热,咽喉疼痛等,舌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当以散风清热,宣肺利水为治,可选用银翘散加减,药取银花、连翘、荆芥、桔梗、赤小豆、菊花、茅根各10克,麻黄、竹叶、薄荷、甘草、淡豆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麻杏石甘合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银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小柴胡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冲饮。

水湿浸渍型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当以健脾利湿,通阳利水为治,可选用五苓散加减,药取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二丑、车前子、黄芪、党参、法夏、苍术、木瓜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五苓散,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冲饮;威喜丸,或舟车丸,每次5克,每日2次口服。

脾阳不振型主要表现为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没,脉沉缓。

当以温运脾阳,以利水湿为治,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桔梗、山药、薏苡仁、莲米、扁豆、砂仁、黄芪、枣皮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附子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黄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2022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2022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以下简称CKD)是我国常见的重大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达10.8%。

CKD起病隐匿,具有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如未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易发展为尿毒症。

同时,CKD并发症可累及心、脑、肺等多个重要器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危害和沉重负担。

本方案的制定,对各县域医疗机构落实自身功能定位,为CKD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长期规范管理提供一体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着积极作用。

一、县域不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一)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负责定期随访工作,通过问诊、查体和简单检查,特别是通过测量血压、尿常规试纸等手段进行初步筛查;向上转诊疑似CKD患者,接收上级医院向下转诊的CKD患者;开展患者的随访和基本治疗,监督患者治疗依从性;早期识别和初步评估CKD 急性加重;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和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和中医药早期干预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负责CKD的早期筛查,开展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测,有条件的完善泌尿系统B超检查,初步确定CKD诊断;熟悉转诊医院的基本情况、专家特长、常用检查项目及价格;按照上级医院已制定的疾病诊疗方案进行规范诊治和随访;识别、诊断和评估CKD急性加重;向上转诊危重症、急性加重患者;实施患者年度常规体检,有条件的可以开怎怛如吏削筲埋栈走期送理 图1县域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临床路径注:①一的具体内容对应文中相应编号的内容展并发症筛查。

负责中医诊断治疗、随访评估和村级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教育培训。

(三)县级医院。

县级医院负责常见CKD 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按照疾病诊疗指南与规范,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有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医院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规范的透析治疗和长期随诊;救治CKD 急性发作和重症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疑难、罕见和危重CKD 患者;实施患者定期专科体检,并发症筛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指导、实施双向转诊;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评估。

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诊疗方案
诊断方法:凡具备主要指征四项加次要指征三项,即可辨为该型。

(1)肾衰一型:即脾肾阳(气)虚、血瘀痹阻型(多见于氮质血症期)。

主要指征:①神疲乏力;②气短懒言;③畏寒肢冷;④腰膝酸软;⑤纳呆腹胀;⑥舌淡齿痕;⑦大便不实;⑧夜尿清长。

次要指征:①面色苍白或晦暗无华;②腰肋冷痛;③全身或下肢水肿;④舌暗紫,苔白腻;⑤脉象沉弱。

治则:补气健脾,温阳益肾。

方药:以升阳益胃汤合实脾饮化裁。

(2)肾衰二型:即肝肾阴虚,瘀血内阻型(多见于肾衰血压高者)。

主要指征:①头晕耳鸣;②舌干咽燥;③五心烦热;④腰膝酸痛;⑤大便干结;⑥尿少色黄;⑦舌红或紫有瘀点;⑧肢体麻木。

次要指征:①健忘少食;②视物模糊;③咽部暗红;④渴喜凉饮;⑤头痛盗汗;⑥脉弦细或细涩。

治则:滋养肝肾,活血化瘀。

方药:选麦味地黄汤或天麻勾藤饮加减。

(3)肾衰三型:阴阳两虚、瘀浊交阻型(多见于尿毒症期)。

主要指征:①极度乏力或易感冒;②面色苍白或晦暗无华;
③头晕嗜睡;④咽部暗红;⑤手足心热;⑥大便溏薄;⑦小便短赤;⑧舌淡齿痕。

次要指征:①纳呆腹胀;②恶习呕吐;③尿少色黄;④全身浮肿或胸腹水;⑤舌暗紫,苔灰黑;⑥脉弦细或细涩。

治则:气血双补,阴阳平调,健脾益肾,化瘀泄浊。

方药:以保真汤+二至丸变通。

说明:(1)以上证型均可出现于西医诊断的“尿毒症期”内。

(2)以上证型在肾衰病程的不同阶段可以互相转变。

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慢性肾脏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根据国际慢性肾脏病分级推荐,CKD分为5个阶段,根据萨凡纳系统可分为G1-G5五个级别,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治疗方案:1.CKD1阶段(萨凡纳系统:G1):肾功能正常,伴有其他肾损害风险因素。

此阶段患者既无肾损害的证据,也无明显症状。

治疗方案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控制和调整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CKD 2阶段(萨凡纳系统:G2):轻微肾功能损害。

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GFR)略有下降,仍大于等于60 mL/min/1.73m2、治疗方案主要是进一步控制危险因素,并进行肾脏保护性治疗。

3. CKD 3阶段(萨凡纳系统:G3):中度肾功能损伤。

此阶段GFR进一步下降至30-59 mL/min/1.73m2、治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关联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调整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高蛋白的摄入;积极控制水电解质平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4. CKD 4阶段(萨凡纳系统:G4):重度肾功能损伤。

此阶段GFR明显下降至15-29 mL/min/1.73m2、治疗方案主要是针对潜在的并发症,如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进行治疗。

5. CKD 5阶段(萨凡纳系统:G5):肾衰竭。

此阶段GFR严重下降至<15 mL/min/1.73m2或需要透析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肾移植、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总之,慢性肾脏病的分级诊疗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进行肾脏保护性治疗、调整饮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潜在的并发症进行治疗等。

此外,重视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早期干预和治疗是提高预后和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

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科治疗及透析的选择

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科治疗及透析的选择

慢性肾功能衰竭内科治疗及透析的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逐渐发展的病症,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持续减少导致肾脏无法正常完成体内废物的排泄和液体平衡的调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内科治疗和透析。

本文将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讨论,并介绍适用于不同患者的选择策略。

一、内科治疗内科治疗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首要治疗手段。

其目标是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症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内科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患者可使用药物来延缓病情进展和控制症状。

例如,血压控制药物可用于管理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利尿剂可用于促进体内废物的排除。

此外,药物如ACE抑制剂和血红蛋白增效剂也常用于治疗。

2. 饮食调节: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改善肾功能。

建议患者限制高盐、高蛋白、高磷和高钾的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并饮食多样化,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且会加速病情进展。

患者需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减轻肾脏负担。

4. 进行贫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伴有贫血,相关药物如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可用于促进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状况。

内科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患者、多系统并发症、短期肾功能受损等。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二、透析治疗当患者的肾功能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内科治疗已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时,透析治疗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透析是通过人工装置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

根据透析时机的不同,透析治疗可分为两类:1.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机器,经过透析膜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废物和液体。

慢性肾衰竭临床路径

慢性肾衰竭临床路径

慢性肾衰竭临床路径一、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衰竭(ICD-10:N18.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慢性肾脏病史超过3 个月。

所谓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

2.不明原因的或单纯的GFR 下降<60ml/min(老年人GFR<50ml/min)超过3 个月。

3.在GFR 下降过程中出现与肾衰竭相关的各种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 坚持病因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

2. 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

3. 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保护健存肾单位。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血常规(嗜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包括钙、磷、镁、HCO3-或CO2CP)、血糖、Ccr、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免疫指标(ANA谱、ANCA、抗GB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CRP、ASO、RF、ESR、iPTH);(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电解质、尿肌酐、尿红细胞位相、尿白细胞分类、尿渗透压或自由水清除率;(4)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1)NGAL、KIM-1、IL-18、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2)血和尿轻链定量、血培养、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3)超声心动图、双肾动静脉彩超、同位素骨扫描、同位素肾功能测定、逆行性或下行性肾盂造影、肾血管造影、CT、MRI;(4)骨髓穿刺、肾脏穿刺活检等。

慢性肾衰的治疗

慢性肾衰的治疗

慢性肾衰的治疗一、一般治疗1.饮食治疗1)限制蛋白饮食GFR<50m1/min,限制蛋白质:GFR10~20m1/min 每日用0.6g/kgGFR>20m1/min每日可加5gGFR<5m1/min每日用约20g优质蛋白2)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热量每日约需35kcal/kg,富含维生素B、C和叶酸,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3)GFR其他饮食指导钠的摄入: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限制食盐钾的摄入: 尿量每日超过1L,无需限制钾低磷饮食,每日不超过600mg饮水:有尿少、水肿、心力衰竭者,严格限水。

但尿量>1000ml又无水肿者,则不宜限制水的摄入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EAA适应证:肾衰晚期,可防止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

α-酮酸与氨结合成相应的EAA,可利用一部分尿素,减少血中BUN水平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首选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losartan)。

虽无全身性高血压,亦宜使用上述药,以延缓肾功能减退。

在血肌酐>350μmol者,可能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故应慎用4.其他高脂血症治疗与一般高血脂者相同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但如发生痛风,可用别嘌呤醇5.中医二、并发症的治疗1.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钠、水平衡失调,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速尿20mg,每日三次已透析者加强超滤和限制钠水摄入(2)高钾血症的处理高钾血症>6.5mmol/L●l0%葡萄糖酸钙20ml 稀释缓慢IV●5%NaHCO3 100ml IV(5分钟完)●50%葡萄糖50~l00ml+胰岛素6~12U iv drip●透析(3)代谢性酸中毒轻度酸中毒口服碳酸氢钠1~2g,每日三次如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5mmol/L,伴有昏迷或深大呼吸,静脉补碱,使其提高到17.1mmol/L(4)钙磷平衡失调和肾性骨营养不良限磷饮食口服肠道磷结合药骨化三醇2.心血管和肺并发症(1)高血压(多为容量依赖性)(2)尿毒症心包炎:强化透析约一周(3)心力衰竭(4)尿毒症肺炎:透析3.血液系统并发症⑴小量多次输新鲜血(HB<60g/L)⑵红细胞生成素EP0的副作用高血压头痛癫痫发作(偶发)4.感染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抗生素剂量根据GFR调整5.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充分透析可改善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肾移植后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骨化三醇、EPO可改善部分患者肌病症状6.其他(1)糖尿病肾衰竭:调整胰岛素(2)皮肤搔痒: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磷的摄入,强化透析三、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慢性肾衰的护理一、潜在并发症的护理1、尽量卧床休息,减轻肾脏负担。

慢性肾脏病的分级与透析治疗方案

慢性肾脏病的分级与透析治疗方案

慢性肾脏病的分级与透析治疗方案慢性肾脏病是一种进展缓慢、发展持久的肾功能衰竭,常见于老年人和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分级以及合理的透析治疗方案选择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慢性肾脏病的分级以及透析治疗方案。

一、慢性肾脏病的分级1. 根据尿量和尿液检测指标分型尿量是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每日尿量可将患者分为多尿型、正常型和少尿型。

多尿型指每日尿量超过2500ml;正常型指每日尿量在800-2500ml之间;少尿型指每日尿量低于800ml。

此外,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管型等指标,可以判断肾小管功能是否受损,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类。

2.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期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可反映肾脏对废物和毒素的清除能力。

根据GFR水平,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个阶段:- G1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1.73m²;- G2期: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ml/min/1.73m²之间;- G3a期:肾小球滤过率在45-59ml/min/1.73m²之间;- G3b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44ml/min/1.73m²之间;- G4-G5期: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 ml/min/1.73m²。

通过对患者的分级,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程度和进展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透析治疗方案选择透析是一种人工替代治疗方法,通过机器或特殊设备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身体水电解质平衡。

当患者达到透析治疗的指征时,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成为关键。

1.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透析器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方法。

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再将清洁后的血液回输回体内,实现血液净化。

优点:操作简单、疗效稳定、广泛应用。

缺点:需要每周2-3次的诊所透析,时间较长。

2.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通过在患者腹部插入导管,利用专用的腹膜透析液进行置换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
一、慢性肾衰治疗方法二、慢性肾衰竭的护理三、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1、慢性肾衰治疗方法
1.1、中药辨证施治,中医的治疗慢性的肾衰竭它是最好的方法,是可有效缓的解症状和延缓CRF的进展的,部分的患者是有用中药的导泻、洗剂能减少透析的次数的,是为患者减轻了很多的痛苦的。

1.2、原发病的治疗,原发病的治疗也是治疗慢性的肾衰竭的方法,它的效果是较好的,只要坚持长期对原发或是继发性的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的肾病等合理的治疗,避免或是消除了使CRF恶化的因素,这样就是会取得较好的治疗的效果的。

1.3、清除毒素的治疗,一些的患者是在得病以后,体内的毒素的累积的过多,是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的。

对于轻症的患者是可口服包醛氧淀粉的、口服透析盐的、尿毒清或是肾衰宁等药物的,部分的患者是利用甘露醇盐水制剂或是中药的灌肠的。

2、什么是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指先天性或后天原因所致肾功能持续严重损害引起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一般认为当肾小球滤过率(GFR)降至正常50%以下,由肾排出的代谢产物就可在体内蓄积,降至30%以下临床上即可出现一系列尿毒症表现。

低于10%即为终末期肾(endstagerenaldisease)。

3、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慢性肾衰竭则可由高血压、尿路梗阻、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疾病。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32-肾病科-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慢性肾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

诊断依据:慢性肾衰是指由肾病日久,致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不得下泄,以少尿甚或无尿,或以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口有尿味等为常见症状的肾衰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肾脏病组织2012年发布的《KDIGO-CKD指南》。

慢性肾脏病定义:1.肾损害≧3个月,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伴或不伴GFR降低,表现为以下之一:病理异常;或有肾损害指标,包括血或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1.73㎡≧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病期诊断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分为:1.CKD1期2.CKD2期3.CKD3期4.CKD4期5.CKD5期(二)证候诊断1.正虚证:(1)脾肾气虚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

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2)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3)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

舌淡有齿痕,脉沉。

(4)肝肾阴虚证: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尿少色黄。

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5)阴阳两虚证: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射剂)。

2.标实证(1)水湿证:可选用药物:法半夏、春砂仁、藿香、紫苏叶、茵陈、草果仁、茯苓皮等。

(2)湿热证:可选用药物:石苇、土茯苓、茵陈、大黄炭等。

(3)血瘀证:可选用药物:丹参、桃仁、三七、红花、蒲黄等。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尿毒症)医案:许某某,女,64岁,国家安全部退休职工。

2003年7月1日初诊。

病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3年,化验血肌酐243.2umol/L,血色素108g/L,尿蛋白1+。

血压130/90mmHg。

主诉腰酸疼痛,双下肢酸胀,咳嗽,鼻痒,喷嚏连连,时时喘,夜间为甚。

刻下症:咳喘夜甚,鼻塞,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睡眠不佳,舌体胖大,舌苔中心厚腻,脉细而略滑。

中医诊断:慢性肾衰竭合并过敏性哮喘,肾元亏虚、湿浊不化,肝肺不和,脾胃不调。

西医诊断:高血压性肾损害,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过敏性哮喘。

治法:益气血,顺升降,健脾胃,调肝肺,疏风定喘,泄浊排毒。

处方:生黄芪、当归、蝉蜕、僵蚕、姜黄、川芎、熟大黄、苡米、柴胡、白芍、地龙、白术、防风、乌梅、五味子、薄荷(后下)、钩藤,每日1剂。

配合尊仁保肾丸治疗。

二诊(2003年8月12日):服药后诸证减轻,大便每日2次,鼻塞喷嚏减少,仍有咳喘痰白,饮食略增,睡眠情况良好。

舌苔腻,脉沉。

仍宗原方方义。

处方:生黄芪当归川芎、陈皮半夏苏子、苏叶枳壳香橼佛手蝉蜕僵蚕姜黄熟大黄、生苡仁、六月雪,每日1剂。

三诊(2002年9月24日):患者病情平稳。

复查血肌酐186.0umol/l,血压120/90mmHg自述口苦,偶有咳喘,舌胖,苔薄腻,脉弦,提示少阳郁热存在,改方小菜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黄芩、夏枯草、生黄芪、当归、川芎、陈皮、半夏、车前子、炒莱菔子、炒葶苈子、桃仁、杏仁、蝉蜕、僵蚕、姜黄、熟大黄、生苡仁、六月雪,每日1剂。

其后,坚持服用当归补血汤合升降散方加减,病情尚属稳定。

四诊(2004年7月13日):复查血肌酐177.0umol/l,血色素112g/L。

继续服中药治疗中。

按语:慢性肾衰的治疗,一向强调肾元虚衰,湿浊邪毒内停基本病机。

所以治疗强调化浊解毒和泄浊排毒治法。

认为泄浊毒即所以保肾元,和胃气即所以护肾元。

但该例患者更将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病程中时有口苦等肝经郁热症状.而哮喘多阵发,有“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的特点,所以治疗应当重视治风。

慢性肾衰竭诊疗规范

慢性肾衰竭诊疗规范

慢性神刷街诊疗规范一、目的规范慢性肾衰竭的诊疗二、适用人群全体医务人员三、内容(一)概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48-1)。

表48-1 我国CRF 的分期方法(根据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二)临床表现CRF 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在CRF 的代偿期和失代偿早期,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少数病人可有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及轻度贫血。

CRF 中期以后,上述症状更趋明显。

在尿毒症期,可出现急性心衰、严重高钾血症、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慢性肾衰时,酸碱平衡失调和各种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当常见。

在这类代谢紊乱中,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钠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2.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

3.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血管病变是CKD 患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最常见的死因。

尤其是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则死亡率进一步增高(占尿毒症死因的45%-60%)。

近期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比普通人群约高15-20 倍。

4.较常见的心血管病变主要有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积液、心包炎、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5.呼吸系统症状:体液过多或酸中毒时均可出现气短、气促,严重酸中毒可致呼吸深长。

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

由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可引起“尿毒症肺水肿”。

6.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

消渴病肾病(慢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
年版)
概述:
消渴病肾病,也称为慢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功能逐渐减退为特征的疾病。

中医有多种诊疗方案可供选择,下面是2023年版的中医诊疗方案。

治疗原则:
1. 清热利湿、滋养阴液:通过清热利湿和补益阴液,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促进康复。

2. 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和自愈能力。

3. 调理脾胃、益气健脾: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健脾,提升免疫力,增强肾脏功能。

诊疗方案:
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桑葚、山药、山核桃、薏苡仁等。

具体的剂量和用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针灸疗法: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足太冲、肾俞等。

具体的针灸方案应由专业中医师判断和实施。

3. 食疗调理:应遵循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原则,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常用的食物包括绿豆、苦瓜、芡实、赤小豆等。

注意事项:
1. 患者需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中药。

3. 饮食调理需个体化,避免过度补益或过度限制。

以上是2023年版的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疗。

如有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

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病,中国成年人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8%,也就是说每十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患有慢性肾脏病。

当然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不等同于我们平时说的肾虚,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脏其他功能损害,由此产生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是各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

本篇文章便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简单介绍,同时对如何治疗进行简述。

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1.1基本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当然原发性和继发性的都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多种病症,其中原发性的四种病: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多囊肾病是最为主要的四大病因。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病的发生和进展都相对缓慢,一开始身体只是轻微不适,之后会慢慢感觉身体病症加重。

但是如果有感染、有效循环的血量不足、使用了能导致肾中毒的中药或西药等等情况,病情会明显加重,病情发展速度也会明显加快。

1.2诱发病因诱发病因到目前为止还在不断增加,在通过各种案例不断完善,其组成较为多维、复杂。

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加重的主要诱发因素有以下几个:①血容量不足,常见的人群和情况是低血压患者、大出血者、发生休克和脱水症状的人;②肾毒性药物服用不当也会造成慢性肾衰竭,上面讲到肾毒性药物中药西药中都有涉及,当然,西药较为常见,主要的肾毒性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制霉菌素、万古霉素、造影剂、非甾体抗炎药(如吗哚美辛、双氣芬酸和布洛芬)等;③肾脏局部供血急剧减少,这会使肾脏处于虚弱和抵抗力底下的状态,这也会一定程度影响肾脏健康,若为及时发现供血不足的具体原因,渐渐就会使慢性病发生;④肾脏受损的原发性病症复发或者加重,简单来说就是,肾脏以前的本来的疾病带来的一些后遗影响或并发影响,例如lgA肾病和肾病综合征;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严重高血压未控制好、尿路梗阻、各种感染、肾外器官功能衰竭等等带来各种复杂的影响从而导致肾功能的慢性衰竭。

慢性肾衰竭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竭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竭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衰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诊疗指南》第3版、《肾脏病学》第4版、《实用内科学》第16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主要证候:(1)脾肾气虚证:症候: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2)脾肾阳虚证:症候:形寒怕冷,纳差,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五更泻,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3)气阴两虚证:症候: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4)阴阳两虚证:症候: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3.分期(1)偿期:肾单位受损超出代50%,血肌酐保持在133-177umol/L ,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节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50%,血肌酐达186-442umol/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umol/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杂乱;水电解质杂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umol/L,肌酐除去率在10ml/min 以下,酸中毒症状显然,浑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慢性肾衰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2.病期诊断属于慢性肾衰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尿毒症期的病人。

3.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但在住院时期不需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优势病种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慢性肾衰竭是指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不能满足机体生理功能需要的一种疾病。

中医诊疗方案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诊疗方案注重整体观察,强调个体差异,综合运用中医药治疗手段,能够综合调节机体内外环境,改善肾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诊疗慢性肾衰竭的原则是以扶正为主,疏邪为辅,治疗目的是保护肾脏功能,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诊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案。

(一)中医辨证施治理念中医诊断慢性肾衰竭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进行辨证分型。

根据中医理论,慢性肾衰竭可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脾肾两虚、阴虚火旺、湿热蕴闭等不同证型。

不同证型的慢性肾衰竭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方法。

1.肾阳虚型主要症状为畏寒肢冷、肢体乏力、尿量少、腰酸胀痛、恶寒喜温、口干咽燥等,舌淡苔白、脉沉弱。

治疗方法是通过温阳固脱,补肾阳来达到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的目的。

2.肾阴虚型主要症状为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眩晕耳鸣、烦躁不安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方法是通过滋阴养肾,补肾阴来达到促进肾脏功能恢复的目的。

3.脾肾两虚型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精神疲倦、纳食减退、便溏、尿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方法是通过补益脾肾,提升机体免疫力,增加肾脏修复能力。

4.阴虚火旺型主要症状为烦躁易怒、口干咽燥、心烦不宁、目赤、夜寐不安等,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

治疗方法是清热泻火,滋阴降火,以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改善肾脏功能。

5.湿热蕴闭型主要症状为水肿重,形体肥胖,性格懒散,小便短少且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疗方法是通过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改善肾脏供氧状况,促进炎症消散。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辨证分型,中医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中医诊疗方案,有针对性地治疗慢性肾衰竭。

(二)中药药物的应用1.滋阴养肾类中药如生地黄、天冬、麦冬、山茱萸等,具有滋阴养肾的作用,适用于肾阴虚型和阴虚火旺型慢性肾衰竭。

诊疗方案及治疗计划

诊疗方案及治疗计划

诊疗方案及治疗计划尊敬的患者: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我们得出了您的诊断结论为: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CKD)。

一、诊疗方案1. 药物治疗:针对您的病情,我们将采取药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药物: - 血压控制药物:如ACEI/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以控制高血压及减少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 舒张血管药物:如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以减轻肾小球滤过压,减缓肾小球进一步受损。

- 降脂药物:例如他汀类药物,以控制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对肾脏的损害。

- 补充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治疗肾性贫血,提高贫血情况。

- 适量使用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或醛固酮拮抗剂,以减少肾脏的负担和水钠潴留。

2. 饮食指导: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饮食调控非常重要。

我们建议您采取以下饮食措施:- 限制蛋白质摄入:适量控制蛋白质摄入,通常每天应控制在0.6-0.8g/kg。

- 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食用高盐食物,每天摄入盐量控制在5g以下。

-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以促进机体健康。

3. 其他治疗:- 中药治疗: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我们将结合中医理论,给予中药治疗,以辅助调理身体。

- 慢性透析治疗:在病情进展至末期肾衰竭时,透析治疗是必要的选择,以帮助肾脏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

二、治疗计划1. 药物治疗:根据您的病情,我们将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调整用药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饮食调控:我们将为您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包括蛋白质、盐分的限制以及营养补充等,保证每日摄入营养的均衡。

3. 随访与监测:我们将定期进行随访,监测血压、血脂、肾功能指标等项目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中医辅助治疗:结合中医理论,我们将配合中医师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辅助治疗,促进身体的康复。

总结: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我们需要您与我们密切合作。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附慢性肾脏病诊疗指南【概述】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就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下降及与此相关得代谢紊乱与临床症状组成得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表 48-1)。

表 48-1 我国 CRF 得分期方法(根据 1992 年黄山会议纪要)CRF 分期肌酐清除率(Ccr) 血肌酐(Scr) 说明205(ml/min) (μmol/l) (mg/dl)肾功能代偿期 50~80 133~177 1、5~2、0 大致相当于 CKD2 期肾功能失代偿期 20~50 186~442 2、1~5、0 大致相当于 CKD3 期肾功能衰竭期 10~20 451~707 5、1~7、9 大致相当于 CKD4 期尿毒症期 <10 ≥707 ≥8、0 大致相当于 CKD5 期注:肌酐分子量为 113,血肌酐得单位互换系数为 0、0113 或 88、5。

如: 1、5 mg/dl=1、5×88、5= 132、75μmol/l ≈ 133μmol/l或1、5÷0、0113=132、74μmol/l≈ 133μmol/l晚近美国肾脏病基金会 K/DOQI 专家组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得分期方法提出了新得建议(见附录: 慢性肾脏病)。

显然,CKD 与 CRF 得含义上有相当大得重叠,前者范围更广,而后者则主要代表 CKD 患者中得 GFR 下降得那一部分群体。

CRF 得病因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保肾治疗与透析方案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保肾治疗与透析方案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保肾治疗与透析方案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指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减退,肾单位逐渐丧失功能的一种疾病。

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保肾治疗与肾透析是常用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就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保肾治疗与透析方案进行探讨。

一、保肾治疗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保肾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血压控制药物、蛋白尿抑制药物等。

通过降低血压和减少蛋白尿,可以减缓肾脏损害的进展速度。

此外,还可以针对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进行治疗,如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

2. 膳食调理合理的膳食调理对于保肾至关重要。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过多的代谢产物积累。

同时,控制钠摄入量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和水潴留,减轻肾脏负担。

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

3.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具有多重益处。

首先,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机体的代谢能力,有助于提高整体身体状态。

其次,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血供,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同时,运动还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肾透析方案肾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用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用于排除体内代谢产物,维持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

常见的肾透析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1.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通过人工透析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滤、透析等处理后再回输体内,以排除体内代谢产物。

这种透析方式适用于患者血液循环稳定,透析治疗频率一般为每周3次,每次3-4小时。

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如低血压、感染等。

2.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将透析液注入腹腔,通过腹膜进行滤过和排除废物。

这种透析方式适用于患者不宜进行血液透析或无法进行移植手术等情况。

腹膜透析相对较为方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频率更灵活,但也需要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一药物无法取得较好疗效,必须按照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进行中西医结合
一体化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努力做到中西药有机结合而不是中西药混用。
包括治疗原发病,消除可逆因素,如控制血压、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
乱、纠正血容量不足、心衰、解除尿路梗阻等。可参考《肾脏病学》第 3 版
(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
(五)护理
1.饮食护理: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盐、低脂、低磷饮食。
2.生活护理:慎起居、适劳逸、避风寒。
3.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20%。
(3)血肌酐降低≥2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 l 项,即可判定。
有效:
(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增加≥10%。
(3)血肌酐降低≥1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 1 项,即可判定。
稳定: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
社,2002 年)。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1)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



水肿
晨起眼睑水肿
眼 睑 及 双 下 肢 水 全身水肿

中医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症状疗效率:(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100%
2.主要实验室评价指标
主要针对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等主要指标进行
疗效评价。
难点分析:慢性肾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具有多系统临床表现的疾病,
(一)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医辨证治疗主要针对慢性肾衰代偿期、失代偿期、衰竭期患者,依据 中医辨证原则,一般在本虚辨证基础上,结合标实证进行药物加减,药物加 减不超过 3 味。医生需根据中成药的组成,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 重复用药,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酌量使用。 1.正虚诸证 (1)脾肾气虚证 治法:补脾益肾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或者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北芪、白术、 淮山、茯苓、山萸肉、首乌、陈皮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等。 本科制剂:益气健肾胶囊。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实脾饮合肾气丸加减。白术、茯苓、党参、草果、仙灵脾、 山萸肉、熟地、菟丝子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本科制剂:补阳健肾胶囊。 (3)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北芪、山萸肉、太子参、熟地、淮山、茯 苓、丹皮、首乌、菟丝子等。 中成药:肾炎康复片、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本科制剂:益气健肾胶囊。 (4)肝肾阴虚证
微,不耐劳力、可 力,间歇出现,勉 力,持续出现,不
坚持轻体力劳动 强支持日常活动 能坚持日常活动
腰酸膝软
晨起腰酸膝软,捶 腰酸持续,膝软, 腰酸难忍,膝软不
打可止
下肢沉重
欲行走
畏寒肢冷
手足有时怕冷,不 经常四肢怕冷,比 全身明显怕冷,着
影响衣着,遇风出 一般人明显,夜晚 衣 较 常 人 差 一 季

出现

纳呆
食欲欠佳。口味不 食欲不振,口味不 食欲甚差,无饥饿
香,食量减少不超 香,食量减少 1/ 感,食量减少 1/2
过 1/4
4-1/2
以上
口干
夜间口干
口干少津
口欲饮
口苦
晨起口苦
口苦食不知味
口苦而涩
恶心
每日泛恶 1-2 次 每日泛恶 3-4 次 频频泛恶,每日 4
次以上
呕吐
每日呕吐 1-2 次 每日呕吐 3-4 次 频频呕吐,每日 4
治法:滋补肝肾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山萸肉、熟地、淮山、茯苓、丹 皮、女贞子、旱连草、白芍、泽泻、枸杞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等。 (5) 阴阳两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量:金匮肾气丸合二至丸加减。肉桂(另煸)、仙灵脾、山萸肉、 熟地、茯苓、泽泻、淮山、女贞子、旱连草、熟附子(先煎)等。 中成药:金水宝、百令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本科制剂:补阳健肾胶囊。 2.邪实诸证 (1)湿浊证 治法:祛湿化浊 推荐药物:二陈汤加减:法半夏、白术、陈皮、白蔻仁、春砂仁(后下) 等。 中成药: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本科制剂:降氮胶囊。 (2)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推荐药物:三仁汤加减:杏仁、白蔻仁、薏苡仁、滑石、大黄、枳实、 竹茹等。 中成药:黄葵胶囊等。 本科制剂:清热健肾胶囊。 (3)水气证 治法:行气利水 推荐药物:五苓散加减:猪苓、泽泻、茯苓皮、薏苡仁、陈皮等。 中成药: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等。 (4)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推荐药物:桃红四物汤加减:丹参、桃仁、当归、红花、赤芍、泽兰、 田七(冲服)等。 中成药:阿魏酸哌嗪片等。 本科制剂:益肾一号胶囊。 (5)浊毒证 治法:泄浊蠲毒 推荐方药:大黄、槐米、蒲公英等。 中成药:尿毒清颗粒等。 本科制剂:降氮胶囊。 (二)肠道给药疗法 根据病情,选用大黄、牡蛎、蒲公英等药物,水煎取液,适宜温度,保 留灌肠。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可选择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塌渍)、蜡疗等疗法。 (四)内科基础治疗
次以上
脘腹胀满
脘腹稍胀,可以忍 脘腹胀满,空腹缓 脘腹胀满,终日不
受,不影响饮食 解,饮食减少
解,难以忍受
夜尿清长
夜尿量多色白,每 夜尿量多色白,每 夜尿量多色白,每
夜2次
夜 3-4 次 │
夜 5 次以上
大便不实
大便不成形,1 日 大便不成形,1 日 大便不成形,1 日
1次
2次
3次
大便干结
大便干结,每日 1 大便秘结,两日 1 大便秘结,数日 1
(二)评价方法
1.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表。
症状
轻度(1 分)
中度(2 分)
重度(3 分)
头晕
头晕轻微,偶尔发 头晕较重,活动时 头 晕 重 , 行 走 欲
生,不影影响活动 出现,休息可安 仆,终日不缓解,
及工作
影响活动及工作
倦怠乏力
偶感疲乏,程度轻 一 般 活 动 即 感 乏 休 息 亦 感 疲 乏 无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 2 版,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 2002 年制订的 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 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会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 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 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持续<60 ml/min/1.73 m2≥3 个月。 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 常。 (二)病期诊断 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 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 133—177umol/L,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 50%(GFR50—20ml /min),血肌酐达 186-442umol/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 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 451-707umol/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 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 707umol/L,肌酐清除率在 l0ml/min 以下, 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本病可分为正虚证及邪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l.正虚诸证: ①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②脾肾阳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③气阴两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④肝肾阴虚证: 主症: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⑤阴阳两虚证:
(1)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30%。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无降低,或增加<10%。
(3)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10%。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 1 项,即可判定。
无效:
(1)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内生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3)血肌酐增加。
以上(1)为必备,(2)、(3)具备 1 项,即可判定。
主症: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膝软。 次症: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2.邪实诸证: ①湿浊证: 主症:恶心呕吐,肢体困重,食少纳呆。 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厚腻。 ②湿热证; 主证:恶心呕吐,身重困倦,食少纳呆,口干,口苦。 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舌苔黄腻。 ③水气证: 主证:全身浮肿,尿量少。 次证:心悸、气促,甚则不能平卧。 ④血瘀证: 主证:面色晦暗,腰痛。 次症:肌肤甲错,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涩。 ⑤浊毒证; 主证:恶心呕吐、口有氨味、纳呆、皮肤搔痒、尿量少。 次症:身重困倦,嗜睡,气促不能平卧。 二、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