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大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大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情境体验:情感总是主体需要与一定环境相互关系的产物;文学的特殊本质在于传达作家曾经体验过的审美情感,为此,作家就必须将曾经激发了自己审美情感的审美情境呈现给欣赏者。所以,审美的情境性是审美体验的基本特性,情境体验是审美体验的第一种类型。
情境体验最大的特点是以“我”(作家)为中心,直接抒写作家的见闻、情感、体验。这一方面表现了主体对客体的绝对统治,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主体对客体的绝对依赖。
22、审美领悟 23、文学传播
24、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一)人的本质力量
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能力,包括人的脑力和体力。
(二)对象化就是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过程。
(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就是对象的人化
自然的人化以及“人化自然”;
而文学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正是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
(四)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就是在对象身上自我确认;
这种自我确认所带来的无功利喜悦是引发和构成美感的基本要素。
25、文学作品的结构有什么样的含义和功能?
(一)文学作品结构的涵义
结构是文学作品形式的重要因素。
文学作品的结构是指文学作品内容的组织方式和总体安排。
如果把题材比喻为作品的血肉,主题比喻为作品的神气,情节比喻为作品的筋络,那么结构就是作品的骨骼。
结构不等于情节和格式
(二)文学作品结构的功能
结构解决写作材料的相互关联问题;
结构解决写作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作品结构发挥引导读者阅读顺序,调动读者审美体验的作用
26、什么是印象批评?
从“批评家”要素出发,注重传达批评主体感受作品所激发的体验印象,强调批评对作品把握的直觉性与整体性。印象批评于19世纪末的法国兴起,代表人物有法朗士和朗松等。印象批评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
有着密切的相关性,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周作人、李健吾以及新时期以来的一些批评家都在实践印象批评的方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7、请举例分析文学欣赏中情与理的相互关系。
情感与理智在人的具体心理过程中,一般是作为心理要素存在的;就是说,在包括文学欣赏在内的心理过程中,情与理的对立统一性地存在于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中的。
在文学欣赏中,情与理的这种相互渗透体现在:
(一)文学欣赏之初的情感定势中包含了人类与个体的理性积淀
不同的读者怀着不同的阅读动机,以不同的期待视野进入作品,见仁见智;直接影响读者的是他们由阅读动机和期待视野构成的情感定势,他们似乎不需要经过任何“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理性的思维过程,就直接做出了直觉式的判断;但就在他们的情感定势中已经饱含了人类文化理性积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和个体生活理性积淀形成的“潜意识”。
(二)文学欣赏过程中审美情感距离的维持依赖理性
文学欣赏中,读者越是能够在想象中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就越是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就越容易被文学形象所打动。但是如果读者当真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读者身份,陷入人物的角色心境不能自拔,反倒不利于审美体验的顺利发展。这就是审美心理学上讲的“审美心理距离”;所谓“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而在文学欣赏过程中适度维持审美情感的距离依靠的正是理性的冷静与清醒。
(三)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情感体验将升华为理性观照
文学欣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审美领悟,审美领悟阶段仍然是读者全部心理要素共同参与的审美判断过程,但理性色彩较为浓重些。这种理性色彩表现为:
第一,超越具体形象的自身意味,去领悟作品整体的深层涵义;
第二,基于对自己的审美体验的整合,对作品本身进行判断和评价;
第三,基于对自己的审美体验的整合,发生对当下社会的实践性思索。
当然,上述文学欣赏过程中的理性表现,与一般理性认识又有一定区别;不仅因为它不是文学欣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且因为文学欣赏中的理性因素具有较强的直觉性和从属性。
28、文学网络传播方式的机制与特点是什么?
主要特点是:第一,科学模拟
科学模拟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实现对对象的存在状态的动态模拟和对外部信息的智能反馈。
它本身似乎对文学的网络传播方式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它却是一切网络传播方式的基础,是其他网络传播方式特征的前提。
第二,多媒融合
多媒融合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图文声像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加生动逼真地呈现事物的形貌特征目的的表现手法。
多媒融合是网络文学的突出特点,运用得当可以增强网络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第三,远程传播
远程传播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因特网上实现文学作品的跨区域瞬时传播。
远程传播是文学网络传播的主要优势之一,能够前所未有地提高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
第四,实时交互
实时交互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借助事先编辑的计算机程序,进行本站或异地的人机对话(类似于计算
机游戏);二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因特网上实现单媒的(文字或语音)或多媒的(可视电话)人际对话。
实时交互是文学网络传播的主要优势之一,能够极大地提高文学创作与阅读欣赏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作家可以开放他的写作过程:读者可以随时了解他的写作及修改过程,随时发表评论,替作者出出主意;如果作者授权,读者甚至可以改写、续写作者的作品。作者也可以随时了解有多少人已经和正在读他的作品,他们有什么反应等等。
21、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角色体验是指作家在想象中进入其笔下人物的角色位置,置身于人物的角色情境中,从而对人物的角色心理进行把握、体验和表现的全部心理过程。
2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人们在实践中利用形象对客观世界进行感觉、判断和把握的一种心理活动
23、体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4、文学价值不同层面的审美境界体现在哪些方面?
25、文学作品结构的安排应遵循什么原则?
1、结构的安排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2、结构的安排要服从人物塑造和意境创设的需要;
3、结构的安排在富于变化中保持和谐统一,在相对完整中给读者留下充分发挥想象的自由空间;
4、结构的安排要服从不同体裁的特殊要求;
5、结构的安排要照顾到不同民族和文学传统的欣赏习惯。
26、从文学欣赏到文学消费的演进经历了哪些阶段?
(一)文学生产与文学享用固定关系的打破(二)文学生产成为谋生的手段
(三)文化传播行业的成熟与活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7、举例说明构成文学流派的基本条件。(自己举例子)
构成文学流派的基本条件
1、形成了以著名作家为代表的创作群体;
2、作家群体在思想倾向、创作原则、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相同或相似;
3、群体成员在创作实践中既有独特的个人风貌,又形成了有特色的群体风格,即流派风格。
28、试谈谈你对文学批评标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