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突水预兆
矿井突水的预兆
矿井突水的预兆矿井突水是矿井灾害中最严重的一种,往往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危害。
因此,如何及时发现矿井突水预兆,做好预防工作,是每一名矿工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矿井突水的原因与危害矿井突水,简单来说就是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使得矿井内部水位急剧上升,矿工和设备被淹没。
矿井突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断层扩大,地下水突然渗入矿井;采矿活动破坏了地下岩石层结构,导致煤层底部渗透性增强;地震活动使得岩石层破裂产生大量裂隙,煤与矿井相接部分开裂,产生突水。
矿井突水的危害非常严重,它往往会造成矿工的身体被淹没,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设备和通风设施被破坏,导致现场的停工、损失和经济影响。
二、矿井突水的预兆虽然矿井突水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它往往会出现一些预兆。
我们只有及时掌握和分析这些预兆,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1、水位上升:这是矿井突水比较明显的预兆。
如果你发现矿井的水位急剧上升,可能意味着煤层底部有大量地下水渗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处理。
2、地面裂缝:地面裂缝在一些煤矿常常会出现。
如果你发现地面裂缝的数量在急剧增加和扩大,可能意味着煤层处于破裂状态,需要严密监测危险状况。
3、瓦斯逸出增加:矿井突水往往和瓦斯逸出量有很强的关联度。
如果你发现瓦斯逸出量急剧增加,则可能意味着煤层正处于突水危险之中。
三、矿井突水的预防措施对于矿井突水,我们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矿井的建设建造一座安全的矿井必须考虑因矿井突水而引发的灾害。
要提高矿井的填充效率,以便减少矿井突水的损害。
还应当加强采掘机械的安装与机加强,在地震和突水出现时保持对矿井的快速反应和来不及获救人员救援。
2、科学矿井工艺在采矿活动中要尽可能的避免破坏煤层的稳定性。
对矿层的支柱要进行铲、清理和填补,采取加固支撑和预防渗透水的措施,杜绝煤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突水的情况。
3、不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矿务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其救援突水事故的意识与能力,引导矿务员参与制定突水事故应急救援计划和推广预警措施,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定期组织疏散演练,增强矿务员应对突水事故的能力。
矿井突水预兆汇总
矿井突水预兆1)一般预兆.(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即臭鸡蛋味)。
(3)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
(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肢。
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股起,底殿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浊,总的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出。
(3)顶板发生溃水、溃沙,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矿井突水征兆1.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架倾倒或断柱现象。
(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的征兆。
(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
这是因裂隙沟通增多所致。
2.冲积层水突水征兆(1)突水部位岩层发潮、滴水、且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涌出。
(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至地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坑。
3.老空水突水征兆(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
(2)煤层“挂汗”。
(3)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
(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呼声时,表明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发出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
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资源开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而矿井作为重要的资源开采基地,其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中,矿井水灾和突水是矿井安全事故中最为常见的情况之一,特别是突发水灾更是给井下工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预测矿井水灾和突水预兆,成为了当前矿井安全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矿井水灾的预测方法矿井水灾是指矿井内部水体超过其排水能力,造成井下环境突然改变,甚至导致生命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为了预测矿井水灾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位监测法:一般会在井下设立水位测量点,并通过实时监测井下水位的变化,及时发现和预测矿井水灾的发生。
2.气体检测法:利用井下“瓦斯站”等设备,检测井下的气体含量和组成等信息,从而推测矿井水灾的情况。
3.声波检测法: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检测井下的水体状况,并结合井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推测矿井水灾的可能发生。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矿井水灾的预测准确率。
二、突水预兆的识别方法突发水灾是指未被预测到的突然发生的水灾。
突水预兆的识别,对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常用的突水预兆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质构造分析法:通过对矿区地质构造的分析,识别地质断层、水文圈等对突水有一定影响因素,提前预判突水风险。
2.井下环境监测法:通过井下环境的气体、水质、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发现井下环境的异常变化,从而推测突水风险。
3.声波检测法:通过矿井中声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等特征,判断井下水体状况,从而推测矿井的突水风险。
综上所述,预测矿井水灾和突水,虽然其中所包含的技术领域十分广泛,但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完善,使得其应用更具普及性和实用性,以更好地保障矿工们的安全。
矿井突水的预兆
矿井突水的预兆矿井突水是矿井安全中常见的灾害之一,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如何在事前发现矿井突水的预兆,将其及时控制和处置,是矿井生产安全管理中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矿井突水的预兆和控制方法。
矿井突水的预兆矿井突水的预兆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常见的预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质构造矿井突水的发生往往与地质构造有关。
有些矿井在遇到某些构造时容易出现突水,因此,在勘探、设计和施工中,要充分了解地质构造特点,做好预防措施。
煤层煤层是矿井突水的主要来源。
煤层裂隙与伸展构造等均可作为矿井突水的通道。
此外,煤层瓦斯指标也是矿井突水的重要指标之一。
矿井地质环境矿井地质环境包括地下水和岩层等。
地下水是矿井突水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岩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矿井突水的发生。
矿井内部环境矿井内部环境主要包括采掘工作、支护工程和通风等方面。
采掘工作的升降速度和采掘工艺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矿井突水,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支护工程的质量和实时监测也是防止矿井突水的重要手段。
煤与瓦斯煤与瓦斯作为矿井生产的主要物质,其存在也是矿井突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煤尘、瓦斯检测指标的异常波动常常表明煤与瓦斯的压力和储量等出现了问题。
矿井突水的控制方法针对矿井突水的各种预兆,下面将从多个方面阐述矿井突水的控制方法。
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预防矿井突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矿井生产安全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煤炭信息化、安全信息化、环保信息化、物流信息化等。
这些信息化系统可协助管理员工及时掌握矿井生产状况,实时分析信息数据,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是矿井生产的重要保障。
机械设备管理包括设备更新、维修和保养等。
只有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才能保障矿井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支护管理采煤过程中支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矿井的稳定性。
支护管理应从设计上规划,制定完善的支护方案,做好支护工程的实时监测,并加强维修保养。
煤矿井下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
煤矿井下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一、矿井突水的一般预兆: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突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⒈挂红。
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
⒉挂汗。
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
但有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到低温煤块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
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若有则是突水先兆。
⒊煤壁变冷。
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冷,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
但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⒋出现雾气。
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⒌水叫。
井下的高压积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出嘶嘶的叫声,说明已很接近积水区。
若是煤巷掘进,则突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⒍顶板淋水加大。
⒎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⒏水色发深,有臭味。
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
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是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有时也出现挂红。
冲击层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开始时水小,以后逐渐增大。
⒐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⒑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当发现上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判明情况,向矿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
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二、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单靠探放水来保证安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掘进期间采取安全措施加以防范。
⒈探水巷道的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
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撤人。
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必要时在联络巷之间开掘安全躲避洞室。
矿井突水预兆
矿井突水预兆1)一般预兆.(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即臭鸡蛋味).(3)有时可闻到水(de)“嘶嘶”声.(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肢.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股起,底殿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de)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浊,总(de)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出.(3)顶板发生溃水、溃沙,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矿井突水征兆1.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架倾倒或断柱现象.(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de)征兆.(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着增大.这是因裂隙沟通增多所致.2.冲积层水突水征兆(1)突水部位岩层发潮、滴水、且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de)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涌出.(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至地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坑.3.老空水突水征兆(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2)煤层“挂汗”.(3)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de)水呼声时,表明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发出(de)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5)老空水呈红色,含有铁,水面泛油花和臭鸡蛋味,口尝时发涩;若水甜且清,则是“流砂”水或断层水.矿井出现“突水”、“透水”有何征兆矿井透水前(de)主要征兆:1、挂红.矿井水中含有铁(de)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2、挂汗.积水区(de)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de)煤岩壁上结成许多水珠.3、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内(de)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4、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de)感觉.5、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de)积水,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6、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7、水色发混,有臭味.8、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9、裂隙出现渗水等.如果出水清静,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当采掘工作面遇到河床,采空区等地质条件时会出现“透水”事故.必须“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对淋头水较大以及积水较深(de)地方进行排水放水等措施.矿井水灾(de)预测和突水预兆1.矿井水灾(de)预测矿井水灾(de)预测是指矿井在开采前,根据地质勘探(de)水文地质资料及专门进行(de)水害调查资料,确定矿井水灾(de)危险程度,并编制矿井水灾预测图.(1)矿井水灾危险程度(de)确定①用突水系数来确定矿井水害(de)危险程度.突水系数是含水层中静水压力(kPa)与隔水层厚度(m)(de)比值,其物理意义是单位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de)极限水压值.②按水文地质(de)影响因素来确定矿井水害(de)危险程度.该方法是按水文地质(de)复杂程度将矿区(de)水害危险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2)矿井水灾预测图(de)编制.根据隔水层厚度和矿区各地段(de)水压值,计算某开采水平(de)突水系数,编制相应比例(de)简单突水预测图,然后根据矿区突水系数(de)临界值,圈定安全区和危险区.水灾预测图(de)另一种编制方法是在开采平面图上圈定地下水灾(de)等级区域,据此制定最佳矿井规划和防治水害(de)措施,加强危险区域(de)监测,保证安全生产.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2.矿井突水预兆矿井突水过程主要决定于矿井水文地质及采掘现场条件.一般突水事故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突水水量小于矿井最大排水能力,地下水形成稳定(de)降落漏斗,迫使矿井长期大量排水;另一种是突水水量超过矿井(de)最大排水能力,造成整个矿井或局部采区淹没.在各类突水事故发生之前,一般均会显示出多种突水预兆.(1)一般预兆:①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②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③有时可闻到水(de)“嘶嘶”声.④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鼓.(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①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OOmm以上.②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③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de)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④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⑤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①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②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de)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砂大量涌出.③顶板发生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以上预兆是典型(de)情况,在具体(de)突水事故过程中,并不一定全部表现出来,所以应该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一、矿井突水(de)一般预兆:掘进工作面或其它地点突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⒈挂红.水中含有铁(de)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⒉挂汗.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但有时空气中(de)水汽遇到低温煤块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若有则是突水先兆.⒊煤壁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冷,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de)感觉,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但受地热影响较大(de)矿井,地下水温高,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⒋出现雾气.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⒌水叫.井下(de)高压积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出嘶嘶(de)叫声,说明已很接近积水区.若是煤巷掘进,则突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de)人员.⒍顶板淋水加大.⒎顶板来压,底板鼓起.⒏水色发深,有臭味.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是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有时也出现挂红.冲击层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开始时水小,以后逐渐增大.⒐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⒑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当发现上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判明情况,向矿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de)人员.二、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应采取(de)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单靠探放水来保证安全是不够(de),还必须在掘进期间采取安全措施加以防范.⒈探水巷道(de)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撤人.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必要时在联络巷之间开掘安全躲避洞室.⒉掘进巷道坡度不准起伏不平,以免低处(de)水流不出去,施工人员有被堵(de)危险.⒊上山方向(de)水害威胁未消除或正在探水时,为保证下山工作人员(de)安全,应暂停其工作,等水害威胁消除后再继续工作.⒋探到老空并已放水(de)掘进工作面,如果不能马上与老空掘透而在几天后再掘进时,应重打2~3个检查孔,以免原有(de)钻孔坍塌堵塞而重新积水.切不可冒然掘进.⒌探水巷道必须严格掌握巷道掘进方向,沿着探水孔(de)中心线掘进,以免造成超前距和帮距缩小而遭遇老空透水.如果地质变化必须偏离时,应进行补充钻探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补救.⒍大部分积水已经放出,还应注意盲巷老空积水或因断层(de)隔离而形成(de)孤立积水区.⒎合理选择巷道掘进(de)爆破方法,在探水眼严密掩护下,且保持超前距和帮距时,可以采取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de)方法,以利于保持煤体(de)稳定性.⒏严格执行“三不装药”制度,即炮眼或掘进工作面有出水预兆不装药,超前距不够或偏离探水方向不装药,掘进工作面支架不牢或空顶距超过规定时不装药.⒐为了预防探放水以后又重新积水造成事故,上山巷道或坡度大(de)穿层斜石门掘进接近老空放炮时,应将所有人员撤到联络巷或下部平巷.⒑掘进打眼沿钎杆向外流水时,应停止工作,不准拔出或摇晃钻杆,要设法固定,并向矿报告,听候处理.⒒老空放水后允许恢复掘进时,还必须注意:当掘进到离老空3~5m处时,应先打2~3个检查孔进行一次再检查,只有证实积水确已放净后方可揭露老空.揭露老空时,要先由小断面从放水钻孔上方与老空打透,还要注意处理瓦斯、硫化氢等有害气体.⒓在受水威胁地区施工(de)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懂得突水后(de)急救知识.⒔掘进中各班班(组)长必须在掘进工作面交接班,交接班允许掘进剩余(de)距离,严禁超越.⒕掘到批准位置时,其最后停止放炮,用手镐采齐迎头,以利于下次探水时,安全套管不致安设在被炮震松(de)煤岩层内.三、探水(de)一般原则:采掘工作面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de)原则,因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⒈接近水淹(de)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⒉接近含水层、到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或通过它们之前.⒊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⒋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de)断层破碎或裂隙发育带时.⒌接近可能涌(突)水(de)钻孔时.⒍接近有水或稀泥(de)灌浆区时.⒎采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或煤层与含水层间(de)隔水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⒏接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de)地段,采掘工作有涌(突)水预兆或情况不明时.⒐采掘工程接近其它可能涌(突)水地段时.四、探放老窑水(de)原则:⒈积极探放(de)原则.当老空区不在河沟或重要建筑物下面、排放老空区内积水不会过分加重矿井排水负担、且积水区之下又有大量(de)煤炭资源急待开采时,这部分积水应千方百计地放出来,以彻底解除隐患.⒉先隔离后探放(de)原则.与地表水有密切水力联系且雨季可能接受大量补充(de)老窑水;老空(de)积水量较大,水质不好(酸性大),为避免负担长期排水费用,对这种积水区应先设法隔断或减少其补给水量,然后再进行探水,若隔断水源有困难无法进行有效(de)(de)探放,则应留设煤岩柱与生产区隔开,待到矿井生产后再进行处理.⒊先降压后探放(de)原则.对水量大、水压高(de)积水区,应先从顶、底板岩层打穿层放水孔,把水压降下来,然后再沿煤层打探水钻孔.⒋先堵后探放(de)原则.当老空区为强含水层水或其它大小水源水所淹没,出水点有很大(de)补给量时,一般应先封堵出水点,而后再探放水.重视科技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在各种煤矿灾害中,煤矿水害是仅次于瓦斯(de)重大地质灾害,因此煤矿工人和井下其它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煤矿防治水方面(de)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包括矿井水(de)来源,煤矿常见(de)水灾,发生矿井水灾(de)原因,井下突水(de)征兆,各种突水(de)特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探水,探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突水时怎么避灾等.这其中关于突水(de)征兆和关于发生突水时自救和互救(de)知识是必须掌握(de).煤矿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生透水前都有一定征兆,归纳起来有以下九种.1、挂红.因井下水中含有铁(de)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2、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煤岩壁上凝结成许多水珠;但空气中(de)水分遇到低温煤块也会挂汗.所以遇到挂汗时需辨别真伪.辨别方法是剥去表面层,观察新暴露煤层有无潮气,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预兆.3、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凉爽阴冷感,时间越长越感阴冷.4、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5、水叫.井下(de)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强烈挤压与两壁磨擦而发生嘶嘶叫声.这说明掘进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近;若是煤巷,则透水即将发生.6、顶板淋水增大.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作透水前兆.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在地下水压作用下,顶板和底板弯曲变形,有时还伴有潮湿、渗水现象.8、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9、辨别水(de)味道.老空水多为“死水”,水色发红、酸度大、味发涩;断层水多为“活水”,水色发黄、甜而无涩;溶洞水呈黄色或灰色,一般带臭味.10、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较近.以上预兆不一定会同时出现,有时会出现一个预兆,有时会出现多个预兆,有时征兆不明显甚至无预兆.因此要留心观察、认真辨别.采掘工作面或者其它地点发现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煤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de)人员.矿工和其他井下作用人员还必须具备自救和互救知识,这包括熟悉并掌握所在矿井水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熟悉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等.井下一旦发生了透水事故,要尽力判明水源性质(断层水、含水层水、老空水)并用最快(de)方式通知附近地区(de)工作人员一起按规定(de)路线撤出.透水时,水势很猛,冲力很大,要手扶支架躲过水头冲击后向高处走,进入上一个水平,然后出井.假如出路已经被水隔断,就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de)地方暂时躲避.同时定时在轨道或水管上敲打,发出呼救信号.透水以后,特别是采空区(de)积水突出以后,往往会从积水(de)空间内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所以在避灾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在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de)过程中,要加大对煤矿工人和其它井下作业人员培训力度,调动工人(de)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防治水知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de)水平,共同搞好防治水工作.记者:从多年来煤矿(de)典型水害事故案例看,全国煤矿防治水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重大水害事故仍不断发生董: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类型多样,客观上给防治水工作增加了很大(de)难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煤炭工业(de)快速发展,煤炭资源大规模、超强度(de)开发开采,也加剧了煤矿水害事故(de)复杂性.煤矿水害事故多发(de)原因是多方面(de),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1、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清.一些煤矿未采取有效(de)手段对充水水源进行探查,在水害隐患没有排除(de)情况下盲目组织生产,致使煤矿发生水害事故,如2006年5月18日山西大同左云新井煤矿发生(de)采空区透水事故,就是一起由于水源不清楚、防水煤(岩)柱严重不足引起(de)透水事故.2、对突(透)水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限于目前(de)研究水平,尽管有时水源是确定(de),但对采矿诱发(de)导水通道(de)形成机理还缺乏足够认识,导致煤矿水害事故时有发生.如华北型煤田奥灰岩溶水发生(de)许多突水事故,其机理还不十分清楚.3、在探测技术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尤其在导水构造探查方法上存在较大缺陷.目前,对垂向导水构造,尤其是导水陷落柱缺乏有效(de)探测手段,致使此类水害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如2003年4月12日,河北邢台东庞煤矿发生特大导水陷落柱突水,其峰值突水水量70000m3/h,矿井一、二水平全部被淹,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4、管理工作不到位,监管不力也是煤矿水害事故高发(de)原因之一.在当前煤炭市场供应紧张(de)形势下,一些煤炭企业面临采掘接替紧张(de)局面,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de)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不严格执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最终导致煤矿水害事故(de)发生.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煤矿防治水规定,转变观念,落实措施,主动治水,科技治水,缺什么,补什么,消除事故隐患.工作要抓实、抓细、抓到位.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记者:煤矿水害事故大致分为哪几种类型并介绍典型案例,如何预防董:煤矿水害事故类型(de)划分原则是不同(de),如果按照水害事故(de)水源划分,可分为暴雨洪水类型、地表水害类型、地下水害类型和老空水害类型等,如果按照水涌入矿井(de)途径和方式,可以划分为断层、裂隙密集带、陷落柱、封堵质量差和未封堵(de)钻孔等水害类型,此外还可以按透(突)水原因进行事故类型划分等.实际工作中,最常用(de)是按突水水源和突水途径混合分类.1、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是矿井水灾(de)一种类型,应高度重视.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防范暴雨洪水所需(de)物资、设备、资金和救灾队伍.案例1 2006年7月 14日~7月17日,受第4号强台风“碧利斯”(de)影响,湖南省湘南地区(衡阳、郴州、永州)普降暴雨,降水量达600mm 以上,引发山洪暴发,造成百年一遇(de)特大洪涝灾害.由于灾害严重,人力难以抗拒,造成217对矿井被淹,另有43对矿井水平被淹.其中省属湖南省煤业集团公司6处矿井、湖南省监狱管理局所辖2处矿井被淹,矿区多处重要基础设施淹没和冲毁,湘煤集团沈家湾煤矿8名矿工在井下撤退途中遇难,伍家冲煤矿井下死亡1人,其它煤矿地面死亡6 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亿元.为了应对“碧利斯”台风,确保矿山作业人员安全,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气象预报,在灾前紧急电告各市州安监局、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省属大型煤矿,通知所有可能受灾害袭击矿山企业立即撤出井下作业人员,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做好防汛工作.各煤矿按照省安监局通知要求,在台风来临之前就撤出了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备足防洪物资,抗灾保井.由于监管、监察部门预先采取了预报预警和预防措施,使本次事故灾难降到了最小程度.案例2 2002年6月24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北部山区突降大到暴雨,山洪暴发,由于涌发煤矿井口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使洪水倒灌井下,造成16人死亡.案例3 2003年4月17日,山西省临汾市古县古阳镇江水坪煤矿发生1起洪水淹井事故,造成14人死亡.直接原因是:突降大雨,形成洪峰,加之经江水坪煤矿旧井口(de)矸石堆,由于洪水受阻,行洪不畅,抬高了洪峰水头,洪峰夹以矸石、泥沙、树枝顺河而下,堵塞了煤矿(de)排水涵洞,洪水倒灌主斜井.案例4 2007年8月17日,山东省华源矿业有限公司发生洪水淹井事故,死亡172人,与其相邻(de)名公煤矿也被洪水淹没,致使9名矿工遇难.16日至17日,山东新泰市连续两天集中强降雨,16日4时至18日6时,柴汶河上游又突降大暴雨,降水量为,三天降雨量为50年一遇,而且主要集中在17日2时至15时,这一时段降雨量占本次降雨量(de)70%,为70 年一遇.由于强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流经华源矿区(de)柴汶河水位暴涨漫过河岸,漫溢(de)洪水冲蚀河岸,掏空基础,最终冲开约65米(de)决口,冲入落差约5米(de)岸外低洼处,在洪水强烈冲刷作用下,形成三个集中溃水点溃入井下.溃入井下(de)水量约1260万立方米,砂石和粉煤灰约30万立方米,导致淹井.由于溃水流量大、速度快,水流湍急,增加了华源矿业有限公司井下撤人难度,当班井下作业人员756人,有584人安全升井,172人被困井下遇难.2、地表水水库淹井事故.案例 2008年5月7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漳河镇李家洲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此次事故造成李家洲煤矿、费家堡煤矿、稠树沟煤矿被淹,1人死亡.该矿为个体乡镇煤矿,生产能力约3万吨/年,在漳河水库周边开采.漳河水库总库容亿m3,是荆门市生活和工业用水(de)水源地.该矿采掘工作面无设计方案、无作业规程,违规开采水库防隔水煤(岩)柱,直至打通老窑采空区,发生透水事故.漳河水库水通过李家洲煤矿、费家堡煤矿向水库下游泄水,透水强度最大达到立方米/秒,下游人民群众受到严重威胁.经过3个月(de)注浆治理,堵水成功.3、老空透水事故.据国家煤矿安监局统计,2006年发生(de)45起重大突水事故都是老空透水事故.案例1 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1起透水事故,造成56人死亡.新井煤矿属张家场乡乡办集体煤矿,始建于1992年,该矿批准开采4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但于2005年10月,该矿主井却违规通过暗斜井延深至8、11、14-1和14-2煤层,进行超层采掘活动.经过40天(de)紧张排水,共排出井下积水万m3,56 名遇难矿工遗体全部找到.从事故发生前(de)5月12日,邻近燕西一号井采空积水区(de)东13巷和东14巷,就已经出现了明显(de)滴水和淋水等透水征兆.东13巷附近(de)异常水文地质情况引起了矿方(de)注意,从东6巷抽调钻机到东13巷与东14巷之间进行探水,但遗憾(de)是,5月17日钻机在施工中出现了故障,5月18日安排修理.但就在透水征兆明显、尚未完成探放水工作(de)情况下,矿方没有停产,也未撤人,继续违章冒险组织生产,最终导致突水事故发生.事故直接原因为:由于受放炮震裂松动、水压浸泡以及采掘活动带来(de)矿山压力变化影响,破坏了燕西1井采空积水区(de)有限煤岩柱,最终导致了这起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矿井突水前的预兆
矿井突水前的预兆
(生产技术部)
矿井突水时,来势凶猛,破坏性强,对处在威胁区的人员人身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突水事故发生前并不是毫无征兆的,只要我们掌握突水的各种前兆,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就会最低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
矿井突水的预兆可总结为:
一摸二看三四听,
五红六汗硫化氢。
七上八下九水沟,
嘴尝手捏身体冷。
具体释义为:
“一摸二看三四听”:“一摸”指摸煤岩壁(层),是否有凉手,变凉的感觉。
“二看”指(没有注水的)煤层是否发潮、变暗,是否失去光泽。
“三听”指听煤岩层中是否有水叫声,“嘶嘶”声时水的压力不大,“嗞嗞”声时水的压力较大。
“四听”指煤岩层中是否有“汩汩”的流动声,若有则为岩溶水(我矿主采二1煤层受岩溶水影响小)。
“五红六汗硫化氢”:“五红”指煤壁是否挂红,“六汗”指顶板、煤壁是否挂汗。
“硫化氢”指空气中或水流中有H2S气味(臭鸡蛋味)则表示水源为老空水。
“七上八下九水沟”:“七上”指观察顶板淋水是否加大,顶板
压力是否增大;“八下”指观察底板是否有底鼓现象,涌水量是否突然增大。
“九水沟”指水沟中的流水是否出现压力水流,如果水流的水质清澈,说明离水源较远,如果水质混浊,说明离水源较近。
“嘴尝手捏身体冷”:“嘴尝”指涌水的味道若发苦发涩(铁盐、Na2SO4存在时发涩,MgSO4盐存在时发苦),则是老空水;H2S与H2CO3气同时存在时则为酸味;“手捏”指涌水是否有滑腻感;“身体冷”指现场温度下降,人呼吸时有白气,感觉身体冷,此种情况说明离水源已经很近了。
突水预兆及应对措施
突水预兆及应对措施透水前必定有预兆,发现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出现透水预兆和应采取的措施如下:1、挂红挂红,是指因水内含有铁的氧化物,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的暗红色水锈。
挂红时,一般认为巷道接近积水。
2、挂汗挂汗,是指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煤岩壁聚成的水珠。
有时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煤块也会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假象。
因此,在遇到挂汗时,要冷静,辨其真伪。
其辨别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3、空气边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越长越感阴凉。
但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度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4、发生雾气发生雾气,是指当航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的雾气。
遇到上述几种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固支架,进行探放水。
5、水叫水叫,是指积水体中的高压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出的嘶嘶叫声。
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体已很接近了,若是煤巷掘进,老空透水即将发生。
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6、底鼓发生底鼓有两种原因:(1)底板承压水体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透水预兆。
(2)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的底鼓,一般不突水。
所以,巷道发生底鼓时,一边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边报告矿调度室。
值班负责人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到现场观察,并查阅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相对隔水层的厚度、水头压力、巷道接近断层时隔水层被减薄破坏程度等,确定底鼓的原因。
当确定是水压所至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区队采取紧急措施:先在底鼓地段铺设密集地梁,拉立柱或木垛控制底鼓发展。
在底鼓发展缓慢或者基本被控制的情况下,可在底鼓地段外侧依据钻孔角度、相对隔水层厚度、围岩条件,确定向水体打钻孔放水泄压的距离。
矿井突水征兆
矿井突水征兆
1、煤壁“挂汗”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透过煤岩体的微细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剥离一层煤壁面,若煤壁面潮湿则是突水征兆。
2、煤壁“挂红”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3、空气变冷,煤壁发凉水的导热系数比煤岩体大,所以采煤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空气变冷,人进去后会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煤岩体的含水量增大时,其导热率增大,所以用手摸煤岩壁有发凉的感觉。
4、采掘工作面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岩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5、工作面煤岩壁发出水叫声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在向煤岩壁裂隙挤压时,与煤岩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声响。
有时能听到“哗哗”的空洞泄水声,这是突水的危险征兆,若是煤巷掘进,突水即将发生。
6、工作面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并出现渗水采掘工作面顶板导水裂隙带、工作面底板破坏带波及到含水体时,会出现顶板淋水加大或底板渗水现象。
7、工作面出现压力水流工作面出现呈一定压力的水
流流出,这表明水源已经较近,应密切注意水流情况。
若出现水浑浊,说明水源很近;若出水清澈,则水源尚远。
8、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这是因为采空区积水常常有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逸散出来的缘故,说明工作面附近有采空区积水。
9、煤层发潮、发暗原本干燥、光亮的煤层由于水的渗入,变的潮湿、暗淡。
如果挖去表面一层,里面仍如此,说明附近有水。
矿井突水预兆
矿井突水预兆矿井突水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灾害之一,由于突发性强,常常给矿工们带来巨大的危险和损失。
为了有效防范矿井突水的发生,对矿井突水预兆的研究和掌握非常重要。
一、突水的成因矿井突水是指在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破坏或水源过多而导致水从矿体内或周围渗出的一种现象。
通过对突水成因的研究,可以有效地防范突水灾害的发生。
1. 微观成因:煤体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断裂与压缩导致煤层中储存的地下水渗出。
2. 中观成因:煤层和围岩产生的裂隙、缝隙和开采工作带动地下水的流动。
另外,采矿过程中的矿柱破坏也容易导致突水。
3. 宏观成因:煤层地质构造的破坏和变形引起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使煤层地下水含量增加并发生突水。
二、突水预兆的表现矿井突水预兆是指突水发生前出现的一系列征兆,包括地质、水文和矿井运行等方面。
只有对这些预兆的掌握,才能及时地发现突水灾害的可能性并采取应对措施。
1. 地质预兆:在煤层中发现大量的冲击破碎带、冲击煤柱和滑裂带,以及地面煤层变形及隆起现象等。
2. 水文预兆:井下涌水量或水压上升,井下水位、饱和度和温度的变化等。
3. 运行预兆:井下含瓦斯量的变化,显著的瓦斯风,井下噪声的增大等。
三、突水预兆的监测监测矿井突水预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及时发现煤层地质变化、水压、渗水和瓦斯等风险因素,以便实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突水事故的发生。
1. 水文测量:主要测量井深、煤层水位、井底水压和水量。
一旦发现涌水量或水压上升的趋势,就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突水事故的发生。
2. 瓦斯测量:定时测量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
瓦斯含量和压力上升说明煤层破裂、渗透和水力的改变,需要针对性地加强通风措施。
3. 地质测量:经常进行煤体稳定性和煤体变形量的监测,这可以及时发现煤体裂缝、变形或塌陷等现象,从而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四、突水预兆的处理如果发现矿井突水的预兆,必须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理和应急措施,以保障矿工人员的安全和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行。
矿井突水征兆
矿井突水征兆矿井突水,这是因为井下采掘活动破坏岩体天然平衡,采掘工作面周围水体在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作用下,通过断层、隔水层和矿层的薄弱处进入采掘工作面。
矿井突水现象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其显现的快慢与工作面具体位置、采场地质情况、水压力和矿山压力有关。
从开拓工作面及其附近显示出某些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统称突水征兆。
识别和掌握这些预兆,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撤离险区人员,防止伤人事故。
突水预兆有:1. 煤壁挂红:这是因为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的暗红色水锈。
一般认为巷道接近老空积水区。
2. 煤壁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叫挂汗。
在遇到挂汗时,注意观察煤、岩的新鲜面是否潮湿,如果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3. 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阴冷的感觉,时间越长就越感阴凉。
但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4. 发生雾气: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5. 水叫声: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嘶嘶”、“吱吱”、“哗哗”、“闷雷”等声音,这是由于井下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强烈挤压与两壁磨檫而发生的声响,说明离水体不远即将突水,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6. 顶板来压,产生裂缝,出现淋水。
如果水体在顶板之上,由于水体压力和矿山压力的共同作用,使顶板出现裂缝和淋水,而且淋水越来越大。
表明即将突水。
7. 底板鼓起,底鼓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承压含水体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有压力水喷射出来,这是突水征兆。
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作用而产生底鼓,一般不突水。
当发生底鼓时,要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并报告矿调度室。
经技术人员调查核实确定底鼓原因。
若是前种原因,须采取紧急措施:先在底鼓地段铺设密集地梁,打木垛控制底鼓发展。
矿井透水预兆解读.
(2)发生局 部冒顶,水 量突增并出 现流砂,流 砂常呈间歇 性,水色时 清时混,总 的趋势是水 量砂量增加, 直到流砂大 量涌出。
(3)发生 大量溃 水、溃 砂,这 种现象 可能影 响至地 表,导 致地表 出现塌 陷坑。
2.采空积水的透水预兆
(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 (2)煤层“挂汗”。 (3)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 (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嘶嘶” 的水叫声时,表明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发出 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5)老空水呈红色,含有铁,水面泛油花和臭鸡 蛋味,口尝时发涩。
第二节:井下避灾路线培训
一、矿井水害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 • 1、事故报警程序 • 透水事故发生后,现场及附近地点工 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 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 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立即向矿井调度 室报告。同时,应利用电话或其他联络方式, 及时向下部水区和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 人员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撤离。
3.突水预兆有关口诀:
煤矿安全最重要,突水征兆要记牢。 挂红挂汗气变化,雾气水叫量增加。 顶压底鼓渗水大,水浑味臭危险了。 立即报告矿调度,发出警报快跑吧。
`
二、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又称矿井水 灾。在矿井采掘过程中, 暴雨、山洪、地表水、地 下水、经井口或岩石裂隙、 断层、岩溶洞穴等大量涌 入矿井,远远超过矿井正 常排水能力,以致淹没井 巷,危害矿工生命,破坏 资源环境,影响矿井生产 的灾害。
水头来了 躲不及, 抓牢棚子 暂躲避; 冲不走来 打不倒, 水头过去 再转移。
3.如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 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 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 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 意。
矿井突水的预兆与应急措施ppt课件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工作,准确 掌握地质构造和含水层分布情
况。
在采掘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 规程,确保采掘工作面不与隐
伏含水层连通。
建立健全矿井突水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 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加强矿井突水防 治工作,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05
案例分析:某矿井突水事故处 理过程与经验教训
事故背景与经过
某矿井位于山区,开 采深度较大,地质条 件复杂。
事故造成矿井被淹, 多名矿工被困。
某日,矿井突然发生 突水事故,大量地下 水涌入矿井。
突水预兆与原因分析
突水前,矿井内出现水位上升、 水质变浑等现象。
地质勘探资料显示,该区域存在 隐伏含水层,且与矿井采空区连
排水系统
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畅通,能够及时排出矿井 涌水,防止积水引发突水事故。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提高应对矿井突水事故的能力。
提高矿工安全意识与技能培训
安全意识
加强矿工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矿井突水危险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技能培训
定期对矿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矿工在应对矿井突水事故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与其他救援队伍和部门的协作, 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现场处置措施
根据突水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如排水、堵水、支护等,以控制事 态发展。
医疗救治与心理疏导
医疗救治
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接受治 疗,确保伤员得到有效的医疗救
治。
心理疏导
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 们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信心,尽快 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矿井突水预兆(精品课件)
:
2、压 力
04 煤层变湿
煤层本身是不含水、不透水的,当受到一 定压力时,有部分的水分浸到煤层内部。
05 挂 汗
受较大水压作用,水透过煤的层理、节理, 在煤壁表面形成水珠现象。
2、压 力
假 象
煤岩层变湿、挂汗有时是一种 假象,采用“浅剥皮”的办法鉴别。
2、压 力
06
底板鼓起
裂隙渗水
压力进一步加大。
-----桃园煤矿“2.3”突水事故调查报告
桃园煤矿“2.3”突水事故水量变化图
14:10
10
16:30 15:30
30
40
17:30
60
18:30
70
18:55
200
20:50
200
21:33
200
0:20
剧增
该面撤人
采区撤人
“砰砰”底爆
潘二煤矿“5·25”突水事故
潘二煤矿“5·25”突水事故
板集煤矿“4.18”突水涌砂事故
2009年4月18日,国投新集公司板集矿(基建)副井井筒发生突水涌砂事
故,矿井被淹,淹没体积达99670m3,平均突水涌砂量18870m3/h,当班
入井622人,621人安全升井,1人死亡。该矿发现井筒水量由6m3/h增加到 12m3/h时,立即撤人,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07
顶板来压、片 帮、淋水加大
压力大显现现象。
08
钻孔喷水 煤壁溃水
含水层已揭露、大量突水即将发生
3、成 分
09
臭鸡蛋味(H2S)
典型的老空水征兆,老空水含有硫化氢 气,剧毒、含量极少,具有臭鸡蛋气味。
10 挂 红
水中含有铁离子,在煤岩体表面时,因氧 化反应形成暗红色铁的氧化物。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矿井突水是煤矿和金属矿矿井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情况,突水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和防治矿井突水事故,需要提前了解突水的预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突水的预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煤体和围岩的变化:矿井发生突水前,煤体和围岩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出现滑水、倾斜或开裂等情况。
这些变化往往是突水发生的前兆,需要及时进行监测和判断。
2.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如果水质和水量发生明显变化,如突然变浑浊、增加或减少,可能是矿井突水即将发生的预兆。
这时需要通过地下水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判断突水的可能性。
3.井下设备的异常:突水前,井下设备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如抽水机工作异常、压力泵失灵、井下水泵水位突然下降等情况。
这些异常往往是突水即将发生的信号,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针对以上突水的预兆,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水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科学探矿:在矿井的选址和规划阶段,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矿区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的走向,为预防突水提供依据。
2.加强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矿山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地应力、矿体变形等监测点位,实时获取数据,并组织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突水的迹象。
3.做好抢险准备:对可能发生突水的位置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抢险力量的组织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管理和安全教育: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预防和处理突水事故的能力,加强对井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预防和防治矿井突水事故需要综合应用地质、水文地质和矿山监测技术,及时发现突水的预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正常生产。
渗水预兆与紧急处理措施
透水预兆与紧急处理措施一、发生矿井水灾(突水)的预兆1、本来是干燥光亮的煤,变得发暗潮湿,无光泽,空气变冷。
2、出现雾气。
井下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湿度较大,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空气骤然变冷,水蒸气变成雾气。
3、煤岩壁挂汗。
4、挂红。
煤壁没出的水发涩,有H2S臭味,附着在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氧化铁水锈。
5、煤层发出嘶嘶水叫。
6、地板鼓起,有时出现压力射流,水有甜味。
7、顶板来压,产生裂缝,出现淋水。
二、发现透水预兆的紧急处理1、不管发现上述何种透水征兆,都必须立即停止掘进迎头工作,向调度室汇报情况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2、采取边探边掘,探水眼必须超前掘进巷道,达到要求的超前安全距离。
3、若是水情紧急,透水即将发生,必须立即发出警报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
防止透水事故发生,防止淹井,并及时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的地点的人员。
4、如果透水已经发生,各工作地点人员必须沿上山向高标、高巷道往上撤离水区。
三、矿井突水事故的抢救处理1、矿井一旦发生突水事故,事故地点人员应按《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规定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通知、组织受灾影响范围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2、矿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后应向矿领导汇报,通知救护队及相关部门。
3、成立救灾指挥部,有组织地按步骤处理灾害。
4、救灾指挥部应迅速判定水灾性质、了解突水点影响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统计撤离出井人员、分析被困人员躲避地点,根据突水量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
如果是老窑积水,可选择排水方法处理涌水;如果是地表水透入井下,应首先采取措施拦截地面漏水通道,然后加强井下水的排放。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几种措施同时并用。
同时,必须尽快恢复灾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
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事故的发生。
5、发生透水事故,指挥人员仍应本着“救人是第一任务”原则,争时间抢速度,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早日脱险,透水事故发生后,应正确判断遇险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科学分析该地点是否具有人员生存的条件,然后积极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突水预兆1)一般预兆.(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即臭鸡蛋味)。
(3)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
(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肢。
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股起,底殿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沙,流沙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浊,总的趋势是水量、沙量增加,直至流沙大量涌出。
(3)顶板发生溃水、溃沙,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矿井突水征兆1.与承压水有关断层水突水征兆(1)工作面顶板来压、掉渣、冒顶、支架倾倒或断柱现象。
(2)底软膨胀、底鼓张裂。
(3)先出小水后出大水也是较常见的征兆。
(4)采场或巷道内瓦斯量显著增大。
这是因裂隙沟通增多所致。
2.冲积层水突水征兆(1)突水部位岩层发潮、滴水、且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可发现水中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涌出。
(3)发生大量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至地表,导致地表出现塌陷坑。
3.老空水突水征兆(1)煤层发潮、色暗无光。
(2)煤层“挂汗”。
(3)采掘面、煤层和岩层内温度低,“发凉”。
(4)在采掘面内若在煤壁、岩层内听到“吱吱”的水呼声时,表明因水压大,水向裂隙中挤发出的响声,说明离水体不远了,有突水危险。
(5)老空水呈红色,含有铁,水面泛油花和臭鸡蛋味,口尝时发涩;若水甜且清,则是“流砂”水或断层水。
矿井出现“突水”、“透水”有何征兆?矿井透水前的主要征兆:1、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2、挂汗。
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结成许多水珠。
3、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
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7、水色发混,有臭味。
8、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9、裂隙出现渗水等。
如果出水清静,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当采掘工作面遇到河床,采空区等地质条件时会出现“透水”事故。
必须“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对淋头水较大以及积水较深的地方进行排水放水等措施。
矿井水灾的预测和突水预兆1.矿井水灾的预测矿井水灾的预测是指矿井在开采前,根据地质勘探的水文地质资料及专门进行的水害调查资料,确定矿井水灾的危险程度,并编制矿井水灾预测图。
(1)矿井水灾危险程度的确定①用突水系数来确定矿井水害的危险程度。
突水系数是含水层中静水压力(kPa)与隔水层厚度(m)的比值,其物理意义是单位隔水层厚度所能承受的极限水压值。
②按水文地质的影响因素来确定矿井水害的危险程度。
该方法是按水文地质的复杂程度将矿区的水害危险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2)矿井水灾预测图的编制。
根据隔水层厚度和矿区各地段的水压值,计算某开采水平的突水系数,编制相应比例的简单突水预测图,然后根据矿区突水系数的临界值,圈定安全区和危险区。
水灾预测图的另一种编制方法是在开采平面图上圈定地下水灾的等级区域,据此制定最佳矿井规划和防治水害的措施,加强危险区域的监测,保证安全生产。
把安全工程师站点加入收藏夹2.矿井突水预兆矿井突水过程主要决定于矿井水文地质及采掘现场条件。
一般突水事故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突水水量小于矿井最大排水能力,地下水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迫使矿井长期大量排水;另一种是突水水量超过矿井的最大排水能力,造成整个矿井或局部采区淹没。
在各类突水事故发生之前,一般均会显示出多种突水预兆。
(1)一般预兆:①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②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
③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
④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鼓。
(2)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①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OOmm以上。
②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③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
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④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
⑤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预兆:①突水部位发潮、滴水且滴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②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混,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增加,直至流砂大量涌出。
③顶板发生溃水、溃砂,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以上预兆是典型的情况,在具体的突水事故过程中,并不一定全部表现出来,所以应该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
矿井突水预兆及防治水措施一、矿井突水的一般预兆:掘进工作面或其它地点突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⒈挂红。
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
⒉挂汗。
水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煤岩壁上凝结成水珠,此时巷道接近积水区。
但有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到低温煤块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
所以,遇到挂汗时,要辨别真伪,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若有则是突水先兆。
⒊煤壁变冷。
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冷,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阴冷的感觉,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
但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⒋出现雾气。
当巷道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形成雾气。
⒌水叫。
井下的高压积水向裂缝挤压与两壁发生摩擦而发出嘶嘶的叫声,说明已很接近积水区。
若是煤巷掘进,则突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⒍顶板淋水加大。
⒎顶板来压,底板鼓起。
⒏水色发深,有臭味。
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
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是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有时也出现挂红。
冲击层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开始时水小,以后逐渐增大。
⒐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⒑裂隙出现渗水。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尚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当发现上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判明情况,向矿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
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二、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掘进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单靠探放水来保证安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掘进期间采取安全措施加以防范。
⒈探水巷道的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
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撤人。
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必要时在联络巷之间开掘安全躲避洞室。
⒉掘进巷道坡度不准起伏不平,以免低处的水流不出去,施工人员有被堵的危险。
⒊上山方向的水害威胁未消除或正在探水时,为保证下山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暂停其工作,等水害威胁消除后再继续工作。
⒋探到老空并已放水的掘进工作面,如果不能马上与老空掘透而在几天后再掘进时,应重打2~3个检查孔,以免原有的钻孔坍塌堵塞而重新积水。
切不可冒然掘进。
⒌探水巷道必须严格掌握巷道掘进方向,沿着探水孔的中心线掘进,以免造成超前距和帮距缩小而遭遇老空透水。
如果地质变化必须偏离时,应进行补充钻探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补救。
⒍大部分积水已经放出,还应注意盲巷老空积水或因断层的隔离而形成的孤立积水区。
⒎合理选择巷道掘进的爆破方法,在探水眼严密掩护下,且保持超前距和帮距时,可以采取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法,以利于保持煤体的稳定性。
⒏严格执行“三不装药”制度,即炮眼或掘进工作面有出水预兆不装药,超前距不够或偏离探水方向不装药,掘进工作面支架不牢或空顶距超过规定时不装药。
⒐为了预防探放水以后又重新积水造成事故,上山巷道或坡度大的穿层斜石门掘进接近老空放炮时,应将所有人员撤到联络巷或下部平巷。
⒑掘进打眼沿钎杆向外流水时,应停止工作,不准拔出或摇晃钻杆,要设法固定,并向矿报告,听候处理。
⒒老空放水后允许恢复掘进时,还必须注意:当掘进到离老空3~5m处时,应先打2~3个检查孔进行一次再检查,只有证实积水确已放净后方可揭露老空。
揭露老空时,要先由小断面从放水钻孔上方与老空打透,还要注意处理瓦斯、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⒓在受水威胁地区施工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懂得突水后的急救知识。
⒔掘进中各班班(组)长必须在掘进工作面交接班,交接班允许掘进剩余的距离,严禁超越。
⒕掘到批准位置时,其最后0.5m停止放炮,用手镐采齐迎头,以利于下次探水时,安全套管不致安设在被炮震松的煤岩层内。
三、探水的一般原则:采掘工作面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因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
⒈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
⒉接近含水层、到水断层、含水裂隙密集带、溶洞和陷落柱时,或通过它们之前。
⒊打开隔离煤柱放水前。
⒋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或裂隙发育带时。
⒌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钻孔时。
⒍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⒎采动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或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隔水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⒏接近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掘工作有涌(突)水预兆或情况不明时。
⒐采掘工程接近其它可能涌(突)水地段时。
四、探放老窑水的原则:⒈积极探放的原则。
当老空区不在河沟或重要建筑物下面、排放老空区内积水不会过分加重矿井排水负担、且积水区之下又有大量的煤炭资源急待开采时,这部分积水应千方百计地放出来,以彻底解除隐患。
⒉先隔离后探放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