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第2课时数的运算教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总复习,帮助学生巩固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进入四年级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本次总复习的内容覆盖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如下主题: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2.分解十以内数的加减法3.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4.运用米、升、斤、元的简单计价5.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6.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半点、刻钟和个别分钟的时间7.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8.能简单地进行数表上面的数字填空和排列三、教学重点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的进一步巩固;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4.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1.不带进位的数到1000内的加减法;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
五、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巩固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的理解。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练习建议和习题解答方法。
3.鼓励学生边做题边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便更好的相互补充和学习。
六、教学资源1.练习册;2.教科书;3.黑板和粉笔。
七、教学时间共计两节课。
八、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组织小组合作的行为,检查其协调性和学习效果。
2.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查看其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适时对其进行辅导。
3.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并在每次课堂开始时检查作业情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数与计算|北师大版
数与计算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能正确计算;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知识点: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并能正确计算;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算理,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会计算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能准确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1、课件出示教材84页第1题,说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预设:生1:我的学号是7号,我的身高是129厘米……生2:这本书的价格是12.8元,封面长是0.23米……生3: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计算让学生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哪些是分数?2、复习整数的计算单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说说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利用畅言的聚焦功能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4页2、3、4题。
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3、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1、3、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评价。
二、复习乘法、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1、复习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的算理。
说一说乘除法的意义和算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课件出示教材第90---91页4、5、6、7、11、12、1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全班交流。
重点讲一讲混合运算的顺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集体评价。
三、复习常见量1、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常见的量。
2、完成教材第90—91页1、2、3、5题。
集体交流、评价。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所学知识有什么新的感受?还有疑惑的地方吗?板书设计:数与计算整数、小数、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生活中常见的量。
2024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2课时数的运算教案北师大版
其次副图,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景,黑兔有125只,白兔比黑兔多45只,一共有多少只?
两个125只再加上45只
125×2+45=295(只)
先求白兔有多少只,再求一共有多少只。
列式为:125+45+125=295(只)
第三幅图,这两条线段相等,也就是总数相等,第条线段把总数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20字,120×3=360字,得到的是总数,那么其次条线段总数也是360字,其次条线段把总数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多少?360÷4=90(字)
第2课时数的运算
课题
数的
课型
复习课
教材分析
数的相识都由“回顾与沟通”“巩固与应用“两个部分组成。“回顾与沟通”栏目是对1~3年级所学学问内容:对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的有关学问进行梳理的总结回顾。用对话、举例子、提出问题等方式来呈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触类旁通,将学过的学问串联成完整的学问网络,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学问的理解和驾驭。“巩固与应用”部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的精确计算,解决生活中须要运用整数四则运算解决的问题。练习的设计既要留意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也要留意学问的综合应用与适当提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学问和方法说明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洁实际问题,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
3.干脆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请同学们在数学书的88页第3题上干脆写得数。再比照答案,调皮同学你来说说你的答案。
4.学生干脆读答案。
5.学生讲解,出示答案
小数点对齐,元和元对齐,角和角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干脆说答案
6.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解答,相同数位要对齐,同学们计算时,肯定要细致、细致啊!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整数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加法计算。
2. 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减法计算。
3. 乘法运算: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4. 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5. 混合运算: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图片,教学视频。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数的运算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数的运算的知识。
2. 新课: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3. 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知识。
5. 作业:布置数的运算的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
板书设计1. 板书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2. 板书内容:数的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进行数的运算的练习。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的运算的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的运算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运算。
2.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练习,问答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计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计算|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整数和分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整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加减乘除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时间、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的换算。
3. 图形和几何初步知识,包括识别和绘制简单的图形,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量单位换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计算器,教学视频。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复习:讲解整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加减乘除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数与计算2. 内容:包括整数和分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用电量,购物找零等。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整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加减乘除运算掌握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对计量单位的换算还不太熟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生活情境:利用PPT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烹饪时的时间掌握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趣味问题: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如“小明的铅笔是10厘米长,他每天用去铅笔的1/10,请问5天后铅笔还剩多长?”这样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思考。
总复习数的认识和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数的认识和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数的运算: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和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难点:数的运算中的进位、退位和借位,以及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知识点。
2. 讲解:讲解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加减乘除运算。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总复习数的认识和运算2. 板书内容:数的概念和性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练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数的认识和运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不够牢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另外,一些学生在数的运算中还存在进位、退位和借位的问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同时,我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 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知识点。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我会提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第2课时 数的运算(教案)
第2课时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1、会比较数的大小,根据一定的情境,能够进行判断。
2、进一步认识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会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四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42千克、39千克、41千克,想一想,标出每位同学的体重。
小兵:我比小芳重,比小军轻
小丽:我比小芳轻。
师: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话进行判断。
从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
从第二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小丽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1)看到图后,先说一说图的意思。
(2)根据图的分法再写出分数。
(3)能正确地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同时理解分数的意义。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
(1)先根据图上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
(3)复习有关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二、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先自己找一找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数,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数的运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数的运算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数的运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数的运算。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难点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操作的道具,如小卡片、计算器等。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课本、练习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5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3. 练习与讨论: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运算:3 + 5 = 8减法运算:8 2 = 6加减混合运算:3 + 5 2 = 6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 34 + 56 + 79 47 48 51 +2 14 + 3 25 +6 3答案:1. 2 + 3 = 5 4 + 5 = 9 6 + 7 = 132. 9 4 = 57 4 = 38 5 = 33. 1 + 2 1 = 24 + 3 2 = 55 +6 3 = 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们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制作食物时如何计算材料数量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授课内容第85页第1、2、3题和第86页第1题和相关习题学情分析:是在前面学习了三年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复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数量关系以及四则运算的简单的计算方法,但学生还没有系统地进行总结和复习,所以这节课就对四则运算的算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教学目标:1.复习能运用整数四则运算的算理解决实际问题2.复习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
1、我们在过去学习了许多计算,大家回忆下,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并举例说明。
板书课题。
2、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出示情境图,根据给出的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并和同伴说说。
解决这些问题运用什么运算?同桌之间交流,学生回答。
(1)加减法,第一幅提出什么问题,用什么运算解决,表示什么意思?它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2)乘法,第二幅提出什么问题,用什么运算解决,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3)除法,第三幅提出什么问题,用什么运算解决,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我们已经知道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那么乘除法的计算又是怎样的呢?3、复习两位数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14×1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大家打开书本85页第3题(1)小题,通过圈一圈,填表格,竖式计算等方法算出结果。
然后根据圈的过程和表格说说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
由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回答。
(2)693÷3=?85页第3题(2)小题,通过圈一圈,竖式计算等方法算出结果。
然后根据圈的过程说说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
由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回答。
大家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方法,做下面的题目。
二、巩固与运用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
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展示,集体订正。
2、竖式计算,由学生独立完成,同伴之间交流计算方法。
第2课时 数的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第2课时数的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加减法的定义2.能够运用数的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掌握数的加减法的定义2.学生能灵活运用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数的加减法的概念2.学生能够运用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特别是在数字颠倒时的计算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1.数的加法(1课时)–内容:认识加号,理解加法的定义,学习数的加法计算方法,小数的加法。
–安排:教师讲解 + 练习题。
2.数的减法(1课时)–内容:认识减号,理解减法的定义,学习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小数的减法。
–安排:教师讲解 + 练习题。
3.数的加减法(2课时)–内容:联系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相互转换加减法的方法。
–安排:教师讲解 + 练习题。
1.前导知识讲解:–通过讲解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实验探究法:–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加减法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3.讨论式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方法1.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和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考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
七、教学资源1.数学教材2.示范练习题3.计算器八、教学安排1.课前预习内容:学生独立预习教材当中关于数的加减法的部分。
2.课堂授课内容:教师进一步讲解数的加减法的概念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实际应用。
3.练习题讲解:教师辅导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4.课后作业:布置一定量的加减法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继续提高计算能力。
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涉及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2.教师介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数的单位和注意事项等。
3.教师通过示范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其计算方法。
4.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答练习题5.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单元总复习,主要复习数的运算。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2.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速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不同运算之间的转换关系;2.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的运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小华买了3个苹果,小明买了5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2. 知识回顾(10分钟)通过PPT回顾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一起复习。
加法:a + b = c减法:a b = c乘法:a × b = c除法:a ÷ b = c3. 课堂讲解(10分钟)讲解不同运算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例题:(1)23 + 17 = 40,那么 40 17 = ?(2)12 × 15 = 180,那么180 ÷ 15 =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运算规则。
练习题:(1)18 + 9 = ?(2)45 18 = ?(3)24 × 6 = ?(4)80 ÷ 10 =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总复习数的运算板书内容:加法:a + b = c减法:a b = c乘法:a × b = c除法:a ÷ b = c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数的运算,让学生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学期是对本学段的四则运算的整体复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算理的理解。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所以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因此,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算理的复习。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对笔算方法的训练及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法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四则运算的现实意义的同时,能够选择适当的运算列出算式,并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结合教材习题,总体复习学过的四种运算形式。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预设生: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后个体汇报。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一说,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86页小小商店、植树和装鸡蛋情境图)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仅要引导学生说明使用了哪种运算,还要说明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运算,把重点放在交流四则运算的实际意义上)2.根据模型复习整数乘法与除法的笔算及小数加、减法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出示教材86页点子图和方块图。
师:请同学们圈一圈,算一算14×12和693÷3。
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教师不要让学生停留在直观运算上,要以直观运算为基础,让学生说明算理。
重点是在直观运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乘法与除法的笔算方法)(2)复习小数加、减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教案:数的运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数的运算相关知识。
教材中涉及到的章节有: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第三单元《乘法和除法》,以及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定律。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小故事导入,讲述小明在超市购物时,遇到了一些关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的运算的兴趣。
2. 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课件,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定律,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如:23 + 17 = ?,156 ÷7 = ?,32 × 4 = ?等,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八折后多少钱?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减法运算规则:性质、交换律、结合律乘法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除法运算规则:性质、交换律、结合律混合运算: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收支、购物计算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整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方法。
3.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整数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讲解:详细讲解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演示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整数四则运算的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四则运算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三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数的运算2. 整数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 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4.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整数四则运算的练习题。
2. 让学生运用整数四则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这些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整数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在讲解环节,教师应该详细解释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演示这一规则的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数的运算 北师大版
学生独立完成,再展示学生的圈法,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四、综合练习
1.课本第88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有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再列算式计算。
2.课本第89页第8题。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估算也可以准确计算。
3.课本第89页第9题
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找到解题思路。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的计算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一位地往下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当不够商1时,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
三、基本练习
1用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讲。
302×6= 43×18=
416÷4= 312÷6=
2课本第89页第7题。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40×2÷6 300-129÷3 ( 128+132)÷5 128+18×6
三年级下册 总复习 第2 课时
课题
数的运算(一)
课 型
复习课
教材
简析
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复习和整理本册教材中有关乘除法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对乘除法知识的运算,并能解决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运用数的直习
1.课本第89页第10题。
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2.课本第89页第11题。
解决实际问题,独立解答后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四、全课总结
1.对照板书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对自己的表现和小组之间的表现进行评价。
通过回顾梳理,加强学生对乘除法知识的认识,为后面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作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总:数的认识、数的运算》0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3、计算整数四则运算,会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加减运算。
用整数,小数和分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数的意义和读写,掌握有关小数、整数和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计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关注差异
一、谈话引入。(5)
1、师:我们学习数学已有三年了,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数学课时教案(42)
执教者
韩金萍
教学内容
总复习:数的认识、数的运算
课题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
教学理念
回顾和整理万以内的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复习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2、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到前面三年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复习和巩固。今天,我们重点来复习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
指名回答
1、数的认识。(2021出示教材84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
2、出示教材第84页“回顾与交流“第2题。
3、出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材84页“回顾与交流”第3题。
提出问题:
4、出示教材84页“回顾与交流”第4题。
3、出示教材第86页“回顾与交流”第3题。
四、课堂小结。(5)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在小组内交流说明。
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 数与计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数与计算|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次总复习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复习掌握三年级下册数学中关于数与计算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1.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2.加法、减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3.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4.乘法口算和列式计算;5.除法口算和列式计算;6.一定范围内的数的四则运算;7.变量的认识和简单的代数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乘法口算和列式计算,除法口算和列式计算,变量的认识和简单的代数式;2.教学难点: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一定范围内的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结合教材,将知识点讲解详细纯熟地演示,注重形象化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2.问题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3.练习与巩固:安排适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4.讨论与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合作思考难点,共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1.数的认识:–认识0、1、2、3、4、5、6、7、8、9这10个阿拉伯数字;–数码、数值概念的理解;–百十个位数字的认识。
2.数的大小比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数的大小排列。
加法、减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1.加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逐位相加法;–分类相加法;–断组相加法;–等位相加法。
2.减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逐位相减法;–分类相减法;–换算相减法。
两位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1.两位数的口算加法–逐位相加法;–分类相加法(按位数、按进位方法)。
2.两位数的口算减法–视情况采用逐位、分类或换位减法。
3.两位数的列式加减法–拆位配合法、竖式计算法。
乘法口算和列式计算1.乘法口算–逐位相乘法;–交错乘法;–通用算法;–零乘法。
2.乘法列式计算–竖式计算法。
除法口算和列式计算1.除法口算(余数不为零)–试商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的运算整理与复习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四则运算。
2.学生能够分析问题,独立解决数字问题。
3.学生能够了解数字间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
4.学生能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复合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数字的四则运算。
2.分析数字问题。
3.数字间的关系。
4.复合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1.熟练运用数字四则运算。
2.独立解决复杂的数字问题。
3.应用数字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预习小结(5分钟)请孩子们回忆和整理数字的四则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和优先级顺序,以便做好今天课程的学习准备。
2. 数字的四则运算(10分钟)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的四则运算规则,特别是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技巧和注意事项。
2.以组内竞赛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数字的四则运算规则。
3. 分析数字问题(10分钟)1.设置一些数字问题,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班里有20个学生,老师分别给每个人3个橙子,问需要多少个橙子?”,“已知每个苹果5元,买3个苹果需要花多少元钱?”等问题。
2.提醒学生要注意问题的关键信息,将数字或算式列出来,按照数字的四则运算进行计算,并回答问题。
同时,也要询问学生为何得到这个答案,鼓励他们理性思考。
4. 数字间的关系(10分钟)1.介绍和阐述数字间的关系,如相等、大于、小于、倍数、因数等。
2.提供一些数字间的联系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字间的关系,并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36是6的倍数吗?”、“9是24的因数吗?”等问题。
5. 复合问题的解决(15分钟)1.选定一些【整理与复习】的题目,询问学生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实例演示、实战练习和反馈提示等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和不足。
例如:“一共有25个人去动物园,有的人坐轿车,有的人骑自行车,一共用了52个轮胎,问轿车和自行车各有多少辆?”等问题。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数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数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设计说明本学期是对本学段的四则运算的整体复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算理的理解。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所以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因此,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算理的复习。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对笔算方法的训练及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法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四则运算的现实意义的同时,能够选择适当的运算列出算式,并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结合教材习题,总体复习学过的四种运算形式。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预设生: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后个体汇报。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一说,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根据模型复习整数乘法与除法的笔算及小数加、减法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出示教材86页点子图和方块图。
师:请同学们圈一圈,算一算14×12和693÷3。
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复习小数加、减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6页3题中小数加、减法的相关计算。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学生互相交流后个体汇报。
复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出示教材86页3题中的4幅图。
让学生先涂一涂,算一算,然后汇报。
3.利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教材87页5题的相关情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1、会比较数的大小,根据一定的情境,能够进行判断。
2、进一步认识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会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四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42千克、39千克、41千克,想一想,标出每位同学的体重。
小兵:我比小芳重,比小军轻
小丽:我比小芳轻。
师: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话进行判断。
从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
从第二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小丽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1)看到图后,先说一说图的意思。
(2)根据图的分法再写出分数。
(3)能正确地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同时理解分数的意义。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
(1)先根据图上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
(3)复习有关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二、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先自己找一找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数,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