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合集下载

回转窑托轮轴瓦异响、过热的原因及处理

回转窑托轮轴瓦异响、过热的原因及处理

回转窑托轮轴瓦异响、过热的原因及处理
一、回转窑托轮轴瓦异响的原因及处理
(1)故障分析
①托轮径向受力过大,致使轴与轴瓦摩擦力增加,油膜破坏。

②托轮轴向力过大,使推力盘与轴承端面挡圈压得太紧,产生强力摩擦。

③选油不当,油粘度不够。

④窑体局部高温辐射轴承,使润滑油粘度变低,油膜变薄。

⑤轴承内冷却水长时间中断,使其温度升高,破坏油粘度。

⑥冬季低温时轴承内润滑油粘度偏高,流动性差,呈缺油状态。

⑦慢速转窑时间过长,使油勺带油量过少,不能满足轴与瓦之间的润滑要求。

⑧轴承内润滑装置发生故障或分油槽堵塞油面过低。

⑨轴与轴瓦接触角和接触点的密合程度不符合检修质量标准。

(2)故障处理
①调整托轮受力情况,更换轴承内润滑油,调大轴承冷却水量及采用其他冷却措施。

②调整托轮,减轻压力,保持托轮推力均匀。

③更换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增加隔热措施。

④临时换入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增加隔热措施。

⑤恢复冷却水,保持通畅,更换新润滑油。

⑥及时更换冬季润滑油,拆去轴承上隔热板。

⑦临时人工加油,提高窑速。

⑧及时修复、清理、补充新油。

⑨换入新油,重新修刮轴瓦并配准。

二、回转窑托轮轴瓦过热的原因及处理
(1)主要原因
①窑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局部超负荷;
②托轮歪斜过大,轴承推力过大;
③轴承内冷却水管不通或漏水;
④润滑油变质或弄脏,润滑装置失灵。

(2)处理方法
①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
②调整托轮;
③检修水管;
④清洗、检修润滑装置及轴瓦,更换润滑油。

回转窑托轮轴瓦损坏原因分析

回转窑托轮轴瓦损坏原因分析

回转窑托轮轴瓦损坏原因分析Cause analysis of bearing bush damage of supporting wheel of rotary kiln摘要:我公司5000t吨/日熟料生产线回转窑一档托轮在运行过程中托轮轴瓦油温报警,现场检查确认停窑处理,更换一档南侧托轮轴瓦,通过现场技术改进和日常托轮技术管理保障回转窑平稳运行。

关键词:回转窑;托轮;轴瓦;原因分析1前言水泥回转窑作为核心设备,受到各个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回转窑托轮装置作为承重装置一直备受关注。

回转窑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托轮进行调整已满足回转窑上下行时带来的变化。

对于托轮运行日常的巡检和检查已纳入生产管理过程控制,通过观察孔查看托轮轴油膜好坏,通过油视镜判断润滑油品质是否进行更换,以及温度报警等措施保障托轮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2 回转窑装置情况及问题说明2.1回转窑装置情况我厂回转窑Φ4.8×74m,筒体内径φ=4.8m、筒体长度L=74m,转速:0.475-4.75r/min,斜度(sinα):4%,支撑数:3个,一档托轮尺寸¢1800*800、材质ZG42GrMo热处理、托轮轴材质35GrMo、衬瓦处轴径¢560mm、轴承座及轴瓦材质HT200、球面瓦瓦衬材质ZA27-2,测温保护装置:转配式热电阻规格WZP-280,WZPM-201、精度0.1级。

2.2托轮轴瓦温度升高问题说明我厂中控操作员发现回转窑1-3托轮轴瓦油温46℃,温度有上升趋势,中控操作员将回转窑投料量降至250t/h;同时对讲机联系岗位巡检工王亚东到现场对托轮进行检查,5分钟后测温枪测得1-3轴温98℃,轴瓦油温超过上上限报警值65℃。

现场巡检工联系集控止料,并联系车间设备技术员,现场查看发现托轮1-3轴有轻微划伤,1-3托轮轴、合金瓦发热,轴表面油膜形成不好。

现场确认后,组织停窑检修。

3 托轮轴瓦温度升高原因分析3.1托轮轴瓦温度升高一般有四种不同程度表现形势:(1)托轮合金瓦边没有同托轮轴挡圈接触性摩擦,瓦和轴之间没有粘连。

回转窑减速机高速轴轴承及轴封更换方案

回转窑减速机高速轴轴承及轴封更换方案

回转窑减速机高速轴轴承及轴封更换方案一、托轮瓦现状由于窑主减速机高速轴轴承异响,高速轴轴封漏油严重,设备运行存在隐患,现制定抢修更换轴承轴封及调整齿面接触的施工方案:二、主要维修内容1、更换高速轴轴承及轴封2、调整齿面啮合情况四、施工方案1、割除、调走窑主机挡雨棚,工艺根据窑况停止盘窑。

2、办理主机及辅机停电。

3、脱开盘车,释放窑转矩。

4、松开减速机上盖螺栓,调出上盖。

5、拆除联轴器尼龙棒,调出高速轴组件。

6、将高速轴组件拉至维修车间检修。

7、清理机箱,用白平布保护机箱。

8、记录高速轴组件各调整垫圈、组件原始位置。

9、拆除高速轴主传动联轴器及辅传达联轴器。

10、更换高速轴所有轴承(安装轴承前,先测量好轴径、轴承原始游隙、核定配合公差,使用加热器加热安装轴承,轴封安装时注意轴封方向及轴封内唇弹簧是否掉落,使用铜板轻打,防止轴封骨架变形)。

11、各调整垫及组件安装复位。

12、安装两侧联轴器(联轴器加热安装时必须用冷水冷却轴径避免轴封热损坏)。

13、吊装就位高速轴组件。

14、各轴承上下间隙调整,间隙范围0-0.05mm(吊装上盖压铅丝)。

15、各段轴向间隙及齿轮啮合调整(压铅丝):高速轴轴向间隙0.12-0.15mm,二段轴0.15-0.18mm,三段轴0.2-0.25mm;各齿轮接触要求延齿高不低于60%,延齿长不低于85%。

16、恢复上盖及其与各端盖,安装联轴器尼龙棒。

17、补油试机。

18、恢复减速机挡雨棚。

五、抢修进度及安排六、安全保障措施1、因属抢修工作,参加人员要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

2、在现场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每班带班为兼职安全员。

3、拆卸吊装时,要注意钢丝绳、葫芦、千斤顶等工器具的可靠性,对拆卸、搬运吊装的物件要轻拿轻放,注意保护高速轴齿轮。

4、现场用电要按规定程序办理,要在办理停电手续后进行修理工作。

维修工段xxxxx。

回转窑轮带及托轮检测

回转窑轮带及托轮检测

惠州市光大水泥企业有限公司φ4.8X74米回转窑轮带及托轮检测报告施工单位:惠州市邯单荣盛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检测原因:第三组轮带及液压挡轮,运行时有振动。

检测项目:1.回转窑中心线直线度(水平方向,垂直方向;)2.托轮面直线度检测:六个托轮面检测;圆度偏差检测。

3.第三组轮带与挡轮接触斜面检查。

一.回转窑轮带中心线直线度:用专用等腰弧形尺及水平尺找出三组轮带顶中心最高点。

各轮带周长,各轮带中心相对距离,各轮带间隙。

做好记录,用线锤,十字标板,标尺,从一档及三档轮带顶中心点引出相同高度基点。

将经纬仪放至第一档轮顶,调整相同高度,纵向激光对轮带顶中心点,横向激光对准第三档顶引出基点。

在二档轮带顶中心用线锤,十字标板引出垂直线,此时检验激光点与标板垂线是否偏移。

并标尺测激光点到轮带顶平行距离。

第二档轮带中心与第一第三档中心连线偏差。

1.水平方向:如图(1)参考:往左偏差8mm (按国标准 1mm 范围内合格)2.垂直方向(经计算):如图(2)参考偏差0.5mm,二档托轮低1mm。

(按国标准 1mm 范围合格)二.托轮面直线度检测:1.第一组(窑头):左托轮面:两端凸中间凹入,最大相值 mm,右托轮面:两端凸中间凹入,最大相值 mm,圆度打表偏差 mm2.第二组:左托轮面:两端凸中间凹入,最大相值 mm,右托轮面:两端凸中间凹入, 最大相值 mm,圆度打表偏差 mm3.第三组:左托轮面:两端凸中间凹入,最大相值 mm,右托轮面:两端凸中间凹入,最大相值 mm,圆度打表偏差 mm三.第三组轮带与挡轮接触斜面有异常:发现轮带斜面出现鱼鳞状波浪面,造成运行时产生振动。

四.检测分析及建议处理方案:1.从测量数据分析:三组轮带中心线相对直线度垂直偏差较小,符合国标范围。

水平偏差较大,须调整托轮。

2.托轮直线度,及圆度检查情况;3.带斜面出现鱼鳞状波浪面,造成运行时产生振动。

常期运行,振动增大,液压挡轮轴承损坏。

回转窑托轮内部结构

回转窑托轮内部结构

回转窑托轮内部结构
回转窑托轮是一种中空型部件,通常由几个铸铁制成。

内部布置有石墨润滑脚和石墨润滑孔,这些孔和脚连接着中空部分,保证润滑油的顺利进出。

此外,回转窑的托轮支承主要由七部分组成,包括有基座、托轮、轴承等部件。

基座通常是混凝土结构,底座通常是用H重型钢焊接在一起的钢架,用螺栓固定在基座上,成为一个整体。

轴承被固定在底座上,回转窑托轮是滑动轴承结构,其内部还有轴瓦和润滑油。

回转窑托轮的作用是共同支撑着整个窑筒体的重量,托轮直接和轮带接触,随着筒体的运动靠径向摩擦力而随动。

在每档支承处两个托轮的中心和筒体中心竖直面存在一个夹角a,定义为支承角,初始安装时为30°。

如需更多回转窑托轮的内部结构知识,可以咨询机械工程专家或查阅相关教学视频。

大型回转窑现场施工的技术要求规范

大型回转窑现场施工的技术要求规范

大型回转窑现场施工的技术要求规范发布时间:2021-11-03T05:38:27.491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6期作者:朱云飞[导读] 本文就回转窑的安装前的设备检查、基础划线,安装中采用的重要手段及各个部件需保证精度要求,安装后设备的试运转及整机润滑工作做了详尽的阐述,这是回转窑在高温状态运转可靠稳定生产的重要的技术保证。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600摘要:本文就回转窑的安装前的设备检查、基础划线,安装中采用的重要手段及各个部件需保证精度要求,安装后设备的试运转及整机润滑工作做了详尽的阐述,这是回转窑在高温状态运转可靠稳定生产的重要的技术保证。

关键词:大型回转窑;现场施工;施工技术引言回转窑是球团生产工艺中的关键性主机设备之一,也是生产环节中承受温度最高的设备。

随着我国炼铁高炉大型化和合理高炉炉料需要高质量酸性球团矿的需求,而使得球团回转窑越来越往大型化发展,这也是改善球团矿生产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

而对于这样一个形大体重、两点支承的高温设备,除设计制造外,现场规范的安装施工更为重要。

第一节回转窑安装第1.1条设备检查一、回转窑的全部零件的检查,除按有关规定执行外,安装前还必须做好设备的检查和尺寸核对工作,如检查结果与设计不符时,安装单位、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共同进行修正设计图纸。

二、底座检查1.检查底座有无变形,实测底座螺栓孔间距及底座厚度尺寸等。

2.校核底座的纵横中心线。

三、托轮及轴承检查1.检查托轮及轴承的规格。

2.检查托轮轴承座与底面接触情况。

3.检查轴承座底面上的纵横中心线。

四、窑体检查1.圆度的检查—着重在每节筒体的两端检查:圆度偏差(同一断面最大与最小直径差)不得大于0.002Dmm(D为筒体内径),轮带下筒节和大齿圈下筒节不得大于0.0015D mm(D为筒体内径)。

超过此限度者必须调圆,但不得采用热加工方法。

2.圆周检查两对接接口圆周长度应相等,偏差不得大于0.0015Dmm (D为筒体内径)。

回转窑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和常用规格的概述

回转窑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和常用规格的概述

回转窑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和常用规格的概述一、工作原理:回转窑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核心主机设备。

生料粉从窑尾筒体高端的下料管喂入窑筒体内。

由于窑筒体的倾斜和缓慢地回转,使物料产生一个既沿着圆周方向翻滚,又沿着轴向从高端向低端移动的复合运动,生料在窑内通过分解,烧成等工艺过程,烧成水泥熟料后从窑筒体的低端出,进入冷却机。

燃料从窑头喷入,在窑内进行燃烧,发出的热量加热生料,使生料煅烧成为熟料,在与物料热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热空气,由窑进料端进入窑尾系统,最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二、主要结构:回转窑主要有窑筒体、传动装置、支承装置、挡轮装置、窑头密封装置、窑尾密封装置等组成,见图1 回转窑结构简图。

第3挡第2挡第1挡1.窑尾密封装置2.带挡轮支承装置3.大齿圈装置4.传动装置5.筒体部分6.第2挡支承装置7.第1挡支承装置8.窑头密封装置图1 回转窑结构简图1、窑回转部分:窑筒体是回转窑的躯干,是由钢板卷制而焊接而成。

窑筒体倾斜地安装在数对托轮上,在窑筒体低端装有耐高温耐磨损的窑口护板并组成套筒空间,并设有专用风机对窑口部分进行冷却。

沿窑筒体长度方向上套有3个矩形轮带,它承受窑筒体、物料、窑衬等所有回转部分的重量,并将其重量传到支承装置上。

轮带下采用浮动垫板,可根据运转后的间隙进行调整或更换,以获得最佳间隙。

2、大齿圈装置:在靠近窑筒体尾部固定有大齿圈以传递扭矩。

大齿圈通过切向弹簧板与窑筒体联结,这种使大齿圈悬挂在窑筒体上的联结结构能使大齿圈和窑筒体之间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并能减少窑筒体弯曲变形等对啮合精度的影响,还能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有利于延长窑衬的寿命。

3、传动装置:传动系统采用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传动,由一台主传动电动机带动,主传动系统由主电动机、主减速器、小齿轮等组成,同时采用了弹性膜片联轴器来提高传动的平稳性。

为保证主电源中断时仍能盘窑操作,以防止窑筒体弯曲变形,也便于检修时盘窑,设有辅助传动设备:它由辅助电动机,辅助减速器,离合器等组成。

回转窑窜位调整

回转窑窜位调整

回转窑是水泥厂生产工艺中最关键的设备。

强大的热工负荷及连续生产的工作制度,对设备质量、操作工法的要求十分严格,其运行工况直接关系到全厂生产工艺线能否正常运行。

理论上讲回转窑筒体以3~4的斜度安置在托轮上。

托轮的中心线都平行于筒体的中心线,筒体转动时,会因其自身重量产生的下滑力而缓慢下行。

再加上压液挡轮的作用,窑会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处在上下“浮动”状态保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以防止轮带与托轮的局部磨损。

而实际上窑会因为许多原因不正常窜动,如基础沉陷不同,筒体弯曲使轮带与托轮接触不均匀,设备磨损,设备外型尺寸制造误差,特别是由于轮带与托轮接触面之间摩擦因数的变化,及托轮中心线不平行于筒体中心线,都会引起筒体的不正常上下窜动。

如果只在一个方向上较长时间窜动,则属于不正常现象,此现象会造成多种不良后果。

不良后果当托轮轴向力超过一定范围时,托轮的止推盘就会向轴瓦的端面施加力,造成端面不正常摩擦引起温升,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止推盘附近油膜,使轴瓦润滑状况不良,最终引起整个轴瓦温度升高。

受轴向力严重的托轮与轮带接触面不均匀,造成轮带与托轮局部磨损。

有时会在运转中出现托轮振动并在其表面及轮带表面出现轴向亮线,托轮也有时会出现转动变慢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因托轮轴向受力过大,托轮轴轴瓦端面与托轮轴止推盘产生剧烈干摩擦,从而造成运转中托轮的短暂停转,使轮带与托轮之间相互滑动而不是正常情况下的滚动并相互擦伤。

如果下窜力量过大会使液压挡轮过载,减少液压挡轮的使用寿命;如果上窜过快,在限位开关失灵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窑尾密封损坏等其它重大事故。

解决方法回转窑不正常窜动如忽视不管,窑工况就会不稳定,托轮也会经常异常发热,造成减产或停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有些厂因无法控制窑的正常上下窜动,直接将液压挡轮固定油泵停掉,这样因磨损会严重影响回转窑的寿命。

因此窑不正常上下窜一定要高度重视,查找原因,加以调整。

现就如何快速准确的、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使窑恢复正常“上下浮动”状态总结以下操作工法首先要通过全面检查、正确判断轴向推力最大的托轮。

回转窑托轮增加淋油装置的技改

回转窑托轮增加淋油装置的技改

回转窑托轮增加强制淋油装置的技改托轮作为回转窑的支承装置,它承受了窑筒体的全部重量,并对窑筒体起定位作用。

托轮轴承组通常采用滑动轴承,由于滑动轴承的结构特点,良好的润滑对托轮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回转窑在开机及慢转工况下,由于转速较低,润滑条件不良,易发生托轮轴和轴瓦高温甚至损坏的故障,部分公司曾发生投料时轴瓦高温和拉瓦现象。

为避免开机和慢转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润滑不良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强制淋油。

一、强制淋油装置配置情况公司目前在运行的生产线绝大部分托轮润滑采用自然淋油润滑的方式,配置强制淋油装置的生产线仅有芜湖海螺12000t/d生产线。

该生产线回转窑由伯利休斯公司生产,托轮润滑方式除油勺淋油外,还配置了强制淋油装置。

该装置在窑转速低于1r/min情况下开启,保证托轮在低转速下的良好润滑。

现场图片如下:二、增加强制淋油装置的技改为解决回转窑在开停机和慢转工况下,自然淋油供油量不足可能引发的故障以及采用人工淋油时供油的不连续和灰尘进入等问题,部分公司加装了强制淋油装置。

强制淋油装置在开停窑及窑慢转情况下开启,强制为托轮瓦供油,保证良好润滑。

以石门海螺为例,介绍增加强制淋油装置技改。

1、改造原因石门海螺5000t/d水泥生产线回转窑托轮在投料运行中多次出现轴瓦高温,甚至拉瓦现象,既影响窑稳定运行,处理过程又比较困难。

经过专业研讨后,拟定了增加淋油泵技改方案。

2013年元月份投入运行后,两条窑至今没有发生过类似故障。

2、改造目的(1)、在开停窑辅机慢转时开启油泵,连续均匀供油,避免人工淋油时可能出现的供油不及时、不连续或掉落灰尘等异物风险。

(2)、在回转窑托轮高温时开启淋油泵外循环,控制油温升高,在需要时可以接通润滑油外循环冷却系统,对润滑油进行外循环水冷,以达到快速降温目的。

3、施工步骤(1)、提前制作安装油泵的底座,按照油泵螺栓位置打孔,完成后牢固焊接在托轮底座上,焊接位置由技术员指定,定位原则尽量保证回油通畅,出油管路布置便捷。

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

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

回转窑托轮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说明托轮是支承回转窑运转的,而托轮轴承是支承回转窑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

回转窑的托轮轴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滚动轴承,它的优点有体积小、节省润滑油,密封好、不易渗漏,调窑灵活、节省动力,传动系统的复合可以减轻;二是滑动轴承,一般在大型窑上采用。

更多关于破碎机和选矿设备的信息请咨询我们。

回转窑托轮轴承的球形瓦,一般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带有凸球面的有铸铁制成的球面体,另一部分是用各种青铜制成的轴瓦,托轮轴承相对来说规格比较小,当前一般都采用180°的半开轴瓦。

大同水泥厂的该轴瓦原是德国制造的,即下半个是青铜瓦,上边是铸铁瓦,(目前已大部分改为华新窑轴瓦即半开轴瓦,没有上瓦)这种形式的瓦与华新窑轴瓦相比,结构较复杂,散热不好,不便检查,而实践证明也没有多大用处。

就轴瓦的材料来看,最早均使用磷青铜。

它的强度和硬度虽较高,但工艺复杂,熔化时磷不易加入,质量较难保证,成品率不高,后来国内改用了铝青铜ZQAL9-4,虽然强度和硬度较高,熔化比较简单,但是制成质量也不易保证。

根据其他厂和制造厂家的改进,也改用了铸造锡青铜(ZQSn6-6-3)。

从轴瓦与轴颈接触的面积来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早轴瓦都采用120°-90°大接触角间隙小瓦口,根据实践,目前发展到75°左右较小接触角大瓦口的轴瓦,经过多年实践好处较多,如润滑带油好,散热快,不易瓦抱轴造成轴拉丝。

近代又出现了不刮瓦轴承,在柳州水泥厂、珠江水泥厂回转窑上已有应用,据两厂的反映效果良好,不刮瓦轴承,在理论上轴颈与轴瓦是线接触,即接触角为零。

在不刮瓦的轴承中,瓦口间隙也有向大发展的趋势,这也与国内的经验相吻合。

不刮瓦轴承,不管轴颈多大,一律采用(轴颈名义尺寸+1+0.5)来形成瓦口间隙。

不刮瓦轴承,顾名思义,在安装时是不需要刮研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均靠机械加工实现。

但是随着轴瓦的磨损,烧瓦事故总是难免的,一旦发生,只有用刮研的方法解决最方便,就是说不论刮瓦轴承或不刮瓦轴承,刮研是不可避免的。

回转窑结构

回转窑结构

回转窑(旋窑)的结构窑体的主要结构包括有:1. 窑壳,它是回转窑(旋窑)的主体,窑壳钢板厚度在40mm左右的钢板,胎环的附近,因为承重比较大,此处的窑壳钢板要厚一些。

窑壳的内部砌有一层200mm左右的耐火砖。

窑壳在运转的时候,由于高温及承重的关系,窑壳会有椭园型的变形,这样就会对窑砖产生压力,影响窑砖的寿命。

在窑尾大约有一米长的地方为锥形,使从预热机进料室来的料能较为顺畅地进入到窑内。

2. 胎环、支持滚轮、轴承、胎环与支持滚轮都是用来支撑窑的重量用。

胎环是套在窑壳上,它与窑壳间并没有固定,窑壳与胎还之间是加有一块铁板隔开,使胎环与窑壳间保留一定间隙,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

如果间隙太小,窑壳的膨胀受到胎环的限制,窑砖容易破坏。

如果间隙太大,窑壳与胎环间相对移动、磨擦更加利害,也会使窑壳的椭圆变形更加严重。

通常要在二者间加润滑油。

我门可以通过窑壳与胎环间的相对运动来凭估计窑壳的椭圆变形程度。

窑壳与胎环之间存在着热传导率的差异,必需借助外部的风车来帮助窑壳散热,平衡减小两者间的温差。

否则窑壳的膨胀会受到胎环的限制。

在开窑时,窑壳的升温速率高于胎环,窑工必须控制回转窑(旋窑)的升温速率在50℃/h,这样有利保护窑砖。

通常托轮要比轮带宽50-100mm毫米左右,滚轮轴承是采用巴氏合金,如果轴承失去润滑,会使轴承因温度过高而烧坏。

在轴承处都有冷却水进行循环冷却。

为减少窑壳对胎环的热辐射,造成托轮温度过高,在二者之间都加有隔热板来减少热辐射。

回转窑(旋窑),一般有2组到3组托轮。

3. 止推滚轮止推滚轮就是限制回转窑(旋窑)吃下或吃上时的极限开关。

因为支持滚轮要比窑胎宽一些,为使托轮与轮带能够上下移动,磨损均匀。

在胎环的端面设有止推滚轮。

止推滚轮只是起到阻挡的作用,滚轮本身并没有动力。

窑体的吃上吃下是靠滚轮的偏位,将托轮与窑的中心线有一定角度,让托轮给窑体有向上的力,使窑壳上移。

有时撒一些生料粉或将托轮擦干净,增大其磨擦系数,也可使窑体上移。

回转窑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

回转窑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

回转窑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回转窑的筒体由钢板卷制而成,筒体内镶砌耐火衬,且与水平线成规定的斜度,由3个轮带支承在各档支承装置上,在入料端轮带附件的跨内筒体上用切向弹簧板固定一个大齿圈,其下有一个小齿轮与其啮合。

正常运转时,由主传动电动机经主减速器向该开式齿轮装置传递动力,驱动回转窑。

物料从窑尾(筒体的高端)进入窑内煅烧。

由于筒体的倾斜和缓慢的回转作用,物料既沿圆周方向翻滚又沿轴向(从高端向低端)移动,继续完成分解和烧成的工艺过程,最后,生成熟料经窑头罩进入冷却机冷却。

燃料由窑头喷入窑内,燃烧产生的废气与物料进行热交换后,由窑尾导出,本设计不含燃料的燃烧器。

该窑在结构方面有以下主要特点:1.筒体采用20g和保证五项机械性能(σs、σb、δ%、αk和冷弯试验)的镇静钢Q235-C 钢板卷制,通常采用自动焊焊接。

筒体壁厚:一般为25mm,烧成带为28mm,轮带下为65mm、由轮带下到跨间有40mm厚的过渡段节,从而使筒体的设计更为合理,既保证横截面的刚性又改善了支承装置的受力状态。

在筒体进、出料端都装有耐高温、耐磨损的窑口护板。

其中窑头护板与冷风套组成环形分格的套筒空间,从喇叭口向筒体吹冷风冷却窑头护板的非工作面,以有利该部分的长期安全工作。

在筒体上套有三个矩形实心轮带。

轮带与筒体垫板间的间隙由热膨胀量决定,当窑正常运转时,轮带能适度套在筒体上,以减少筒体径向变形。

为保证靠近窑头温度较高的两档支承装置运行可靠,在窑头档及窑中档轮带下装有特设的筒体冷风套装置(图号R2152)。

2.采用液压推力挡轮装置承受全窑的下滑力,该装置可推动窑体向上移动。

支承点间跨度的正确分配,使各档轴承装置的设计更加合理。

每个轴承均设有测温装置。

各轴瓦的工作温度均于现场直接显示,并可在中控室查检。

3.传动系统用单传动,由高启动转矩的水泥工业回转窑专用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硬齿面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再带动窑的开式齿轮副,该传动装置采用弹性胶块联轴节,以增加传动的平稳性,设有连接保安电源的辅助传动装置,可保证主电源中断时仍能盘窑操作,防止筒体弯曲并便利检修。

无球面瓦回转窑托轮轴承铜瓦的刮研实践

无球面瓦回转窑托轮轴承铜瓦的刮研实践

研 ,每2 ×2m 。 5 5m上的接触斑点不少于3 。而回转窑轴 点
瓦 的 刮 研 要 点 在 于 铜 瓦 接 触 角 的 控 制 ,传 统 的铜 瓦 设 计
都 要 求保 证 一 定 的接 触 角 1,对 目前 通 用 的 1 0 瓦最 早 } r 8。
要 求 = 2 。 ,后来 逐 渐减 小 至9 。 6 。 ,而 目前 针 对 10 0、0
瓦刮 研 提 供 了 借鉴 和 指 导 意义 。
关键 词 : 回转窑 球 面瓦 铜 瓦 刮研
中 图分 类 号 :O 5 文 献 标 识 码 : T 0 B 文 章 编 号 :0 2 3 0 ( 0 1 3 0 2 — 2 10 — 6 7 2 1 )0 — 0 7 0
引言
回 转 窑 的 托轮 轴 承 , 当前 有 两 种 型 式 ,一 是 滚 动 轴 承 ,二 是 滑 动 轴承 。 目前 在 大 型 回转 窑 上 基 本 都 普 遍 采 用 滑 动 轴 承 。滑 动 轴 承 主 要 以球 面 瓦 与 铜 瓦 组 装 的 型 式 ,采 用 这 种 型 式 的 托 轮 轴 承 ,解 决 了 回 转 窑 在 运 转 时 简 体 纵 向 弯 曲 、 托 轮 加 工 误 差 和 托 轮 安 装 过 程 中 的 精 度 不足 等 问题 ,利 用 球 面 实 现 托 轮 轴 的 多 维 调 整 , 以 保 证 瓦 面 与轴 颈 均 匀 接 触 ,完 成 回 转 窑 支 承 装 置 的 自动 调整 , 同 时球 面 瓦 内可 以通 过 冷 却 水 , 以此 来 吸 收轴 颈 与 瓦面 运 行 时产 生 的热 量 ,防 止 润 滑 油 由于 高 温 而 失 去
将 大 大减 小 。
目前 , 国 内回 转 窑 系 统 中 带 球面 瓦 托轮 轴 承 中 的铜 瓦 是 需 要 在 安 装 过 程 中进 行 刮研 的 , 以此 来 形 成 润 滑 油

托轮轴承

托轮轴承

托轮轴承技术在水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和经济效益情况托轮是支承回转窑运转的,而托轮轴承是支承回转窑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

回转窑的托轮轴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滚动轴承,它的优点有体积小、节省润滑油,密封好、不易渗漏,调窑灵活、节省动力,传动系统的复合可以减轻;二是滑动轴承,一般在大型窑上采用。

大同水泥厂的回转窑托轮都是喜爱用滑动轴承。

而大同市新荣水泥厂回转窑托轮用的是滚动轴承。

在运转中滑动轴承常常会发生轴瓦烧研和轴瓦与轴抱死,造成翻瓦顶坏轴承上盖或轴拉丝而将瓦翻上来的严重事故,大同水泥厂的4#窑2#墩西托轮就发生过轴拉丝而将瓦翻上来的严重事故。

造成上述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缺油、油脏、油变质、润滑油品种选择欠佳和轴承的设计和刮研欠佳,拖轮受力过大,受力不均匀等都是重要因素。

润滑油固然与选型有关,但毕竟是可变的因素。

当时选用的不当,经过使用后,根据经验随时改换适宜的品种。

油脏变质有经验的人一经检查就会发现,然后决定是否需要更换。

缺油问题只需岗位工人勤检查也是不难及时发现的,而轴瓦的设计与刮研等因素就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发现的,而这个问题又与润滑油息息相关,这就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所在。

回转窑托轮轴承的球形瓦,一般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带有凸球面的有铸铁制成的球面体,另一部分是用各种青铜制成的轴瓦,托轮轴承相对来说规格比较小,当前一般都采用180°的半开轴瓦。

大同水泥厂的该轴瓦原是德国制造的,即下半个是青铜瓦,上边是铸铁瓦,(目前已大部分改为华新窑轴瓦即半开轴瓦,没有上瓦)这种形式的瓦与华新窑轴瓦相比,结构较复杂,散热不好,不便检查,而实践证明也没有多大用处。

就轴瓦的材料来看,最早均使用磷青铜。

它的强度和硬度虽较高,但工艺复杂,熔化时磷不易加入,质量较难保证,成品率不高,后来国内改用了铝青铜ZQAL9-4,虽然强度和硬度较高,熔化比较简单,但是制成质量也不易保证。

根据其他厂和制造厂家的改进,也改用了铸造锡青铜(ZQSn6-6-3)。

回转窑安装方案

回转窑安装方案

回转窑安装方案一.工装准备该回转窑直径Φ6.1m,长度40m,斜度4.25%。

,总安装重量1065t,最大吊装重量约90t。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故需进行一系列的工装准备工作。

(1)予组装平台的搭设。

窑体安装组对平面图HGQT-06图。

(2)窑体安装用支撑采用格构式钢柱。

(3)滚动转胎支架见HGQT-07图。

(4)窑体托轮转胎见HGQT-08图。

(5)筒体对口组对连接工装见HGQT-09图。

(6)回转窑盘车支架制作图见HGQT-10图。

二.基础放线(1)依据控制网的基准点,对所有基础中心线进行复测检查,并施放装备安装控制线。

(2)在基础面上埋设纵横向中心标板和标高基准点。

(3)划出纵向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0.5mm。

(4)划出横向中心线相邻两个基础横向中心线距偏差不得大于±1.5mm。

首尾两个基础中心线距偏差不得大于±6mm。

(5)根据已校正确认的回转窑中心线,做出传动部分的纵横十字线。

(6)根据厂区标准水准点,测出基础上表面基准点标高,作为安装设备的基准点,其误差不得大于±0.5mm。

(7)窑体中心线的投点误差不得大于0.5mm,横向与纵向控制线的交角误差不得大于2″。

(8)各基础中心线测定后,应进行全面闭合检查,检查无误后将各点引测到固定建筑物上并做出明显标识。

三.设备检查(1)回转窑在安装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并校核各部位的尺寸,如检查结果与设计不符时,应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2)底座检查a.检查底座有无变形,实测底座螺栓孔间距及底座厚度尺寸等。

b.校核底座的纵横中心线。

四.托轮及轴承检查(1)检查托轮及轴承的规格是否与图纸相符。

(2)检查轴承底面上的纵、横中心线。

五.窑体检查(1)检查筒体两端的椭圆度是否超差,圆度偏差(同一端面最大与最小直径差)不得大于0.001D(D为窑直径),轮带下筒节和大齿圈下筒节不得大于0.001D。

(2)圆周检查,两对接接口圆周长度应相等,偏差不得大于0.001D,最大不得大于6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经许可,严禁部分或全部复制、传播 等其他任何方式的非法使用,违者将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本文件所有内容 的所有权由中材(天津)新技术开发有 限公司所享有并予以保留.
The coping,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is document as well as the communication of its contents to others without expressed authorization is prohibited. Offenders will be held liable for the payment of damages.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in the event of the grant of a patent, utility model or ornamental design registration.
1:2.5
C-C
1:2.5
58 57 56 55 54 53 52
NTM4202.2.2-24 JB/T 7940.1-95 GB/T 539 NTM4202.2.2-21 NTM4202.2.2-22 GB/T 9963 NTM4202.2.2-20 NTM4202.2.2-23 GB/T 5781-2000 GB/T 539 GB/T 68-2000 GB3289.2-82 NTM4202.2.2-12 GB/T 812-1988 NTM4202.2.2-19 GB/T 67-2000 NTM4202.2.2-17 GB/T 539 JB/T 6142.3-2007 X14W-6T GB/T 3091 GB/T 117 NTM4202.2.2-2 NTM4202.2.2-26 NTM4202.2.2-2-mir NTM4202.2.2-3 GB/T 539 JB/ZQ 4450-2006 GB/T 539 JB7941.2-1995 NTM4202.2.2-10 GB/T 95-2002 GB/T 5781-2000 GB/T 539 GB/T 5783-2000 GB/T 95-2002 NTM4202.2.2-14 NTM4202.2.2-15 JB/T 6142.3-2007 NTM4202.2.2-6 NTM4202.2.2-11 GB/T 5783-2000 NTM4202.2.2.1 NTM4202.2.2-7 NTM4202.2.2-13 GB/T 539 GB/T 93-1987 GB/T 5781-2000 NTM4202.2.2-9 NTM4202.2.2-1 NTM4202.2.2-5 NTM4202.2.2-8 NTM4202.2.2-4 NTM4202.2.2-1-mir GB/T 3091 GB/T 5782-2000 GB/T 6170-2000 GB/T 93-1987 图号/标准号
自制件 标准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标准件 自制件 标准件 标准件 自制件 标准件 自制件 标准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标准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标准件 自制件 标准件 自制件 标准件 标准件 自制件 标准件 标准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标准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标准件 标准件 自制件 自制件 自制件
4 耐油石棉橡胶板 0.010
技术要求
1.托轮轴承组应在制造厂内进行组装,组装前应认真查对托轮轴承轴颈,轴承衬瓦、 球面瓦、轴承座编号是否一致,要求同一托轮轴左右轴承的轴承座、球面瓦、衬瓦 是同一号码即同时加工 之零件。 2.托轮与托轮轴装配后其对称偏差不得超过1mm。 3.衬瓦与轴的配合应在制造厂进行检查。要保证衬瓦工作表面与托轮轴的接触线在 下部区域,沿内圆柱表面母线且全长上连续分布,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应通过刮 研来保证。 4.球面瓦与衬瓦的配合,需接触良好,达到每25X25mm 接触点不小于3点,球面瓦 与轴承座的配合,需达到每25X25mm 接触点不小于1点,现场安装时为保证球面 转动灵活,应在球面瓦与轴承座接合面上均匀涂抹上润滑脂。 5.安装时密封圈开口方向与轴回转方向的相应关系应符合图示要求。 6.组装时,将油盘装置的斜度调整为对托轮侧水平向下2°-3°,该斜度随实际润 滑状况作 适当调整,但不允许与托轮轴等其它回转件相碰撞。 7.装配后两侧止推圈与衬瓦间的间隙δ总和为4 ,应将该总间隙只留在入料端轴承内。 8.组装时,在轴承座与轴承上盖接触面、轴承端盖密封胶圈、管路连接件等处需加 铅油封口,不得漏水或漏油。 9.组装后,用撬棍盘动托轮,要求转动轻便,球面瓦转动灵活,油勺供油正常,所有 各部分均没有卡紧、干涉等现象。 10.各段进出水管长度在组装时可作适当调整。 11.组装后,轴承需进行水压试验.系统在0.6MPa的试验压力下,保压10分钟,各部分不 得有渗漏现象。 12.轴承组装完毕后,将加工表面涂凡士林防锈,并将所有敞开的孔及管子弯头全部密 封,以防水和灰尘侵入轴承内。 13.试装配完毕后,托轮等加工表面必须途上防腐油,未加工表面涂上防腐漆。 14.测油温的热电阻安装完毕后,需将轴承座其余安装孔用螺塞(序号71)封好,详见E-E视图。 15.热电阻WHF-WZPK-236用于监测润滑油温度,当油温度超过55°C时,应发出报警讯号。 16.运转中不允许将手或其它物品探入轴承内,观察孔盖应该经常保持密封。 17.轴承检修之前,需先放净轴承内的润滑油再打开端盖。 18.冬天冰冻季节,停窑时必须排净轴承内的冷却水,以防冻裂球面瓦等零件。 19.轴承座与轴承盖带“.mir”的图号为对称制作件。
M 1










A 1

40
50
2 3


39 D
131
D 4
38


320 160
200
350

80






R1
280 ~110


37 E E


36 6


1400
1640 680


500H7/t7
35



F 7
34
460H8/t7
9 9


33

10
440h7
740H
530 49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2 耐油石棉橡胶板 0.224 Q235A Q235A 玻璃 Q235A 4.8 4.8 KTH300-06 Q235A 45 橡胶Ⅰ-2 4.8 Q235A Q235A Q235A 35 HT200 Q235A HT200 ZA303 35 1.293 0.388 0.180 0.265 0.121 0.023 0.003 0.405 0.533 0.121 0.090 0.005 1.276 2.663 1.126 0.134 0.168 807.252 16.745 807.252 42.152 0.069 0.307 Q235A 200HV 8.8 8.8 200HV Q235A Q235A Q235A HT200 Q235A 5.6 HT200 Q235A 65Mn 4.8 40.460 0.006 0.061 0.247 0.345 5.735 13.088 2.663 223.933 0.647 0.198 4.321 17.011 6.776 0.008 0.118 46.409 184.910 45 45 ZG340-640 Q235A 4.8 5 65Mn 材料 40.944 184.910 0.183 0.343 0.076 0.015
~730
1:5
18
21
18
中材(天津)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图 名
19
图 号
19
拖轮轴承组
NTM4202.2.2
版 次

20
图 幅 1.25 A1
L K J H G F E D C B A
20
1 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B



315
~730 30°


The coping,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is document as well as the communication of its contents to others without expressed authorization is prohibited. Offenders will be held liable for the payment of damages.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in the event of the grant of a patent, utility model or ornamental design registration.
8/h7
10
32 9
480H7/h7
31
11
11
10
30 11
12
12
29 28
12
Hale Waihona Puke 5401313 14 15 16
13
170
27 26 14
14
25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