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水稻害虫
最新 水稻主要害虫症状与防治方法-精品
水稻病虫害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下面就水稻主要害虫症状与防治方法加以介纠。
1水稻害虫症状1 1二化螟。
成虫体长13~16毫米,翅展21~26毫米,前翅近长方形。
黄褐色或灰褐色,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
雄蛾体形较小,色较深,前翅中部有4个紫黑色斑点呈斜彤排列。
雌蛾体形较大,色较淡。
卵扁平、椭圆形,初产时白色,后变为黄褐色至灰黑色,卵粒呈鱼鳞状排列,上有透明胶质。
成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胴部淡褐色,背面有5条紫褐色纵线。
蛹体长12~13毫米,圆简形,初为乳白至淡黄色,后变为褐色,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
1 2稻小潜叶蝇。
成虫为青灰色,体长2—3毫米,头部晴灰色,复眼黑褐色,触角黑色,3节,第三节背面有l根触角芒,芒的一侧有5根短剌毛。
卵粒为乳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6毫水,卵上有细纵纹,卵多散产在稻叶上幼虫体长3~4毫米,圆简形,略扁平,乳白至乳黄色,尾端有2个黑褐色气门突起。
蛹体长约3 6毫米,黄褐或褐色,尾端也有2个褐色气门突起。
1 3水稻负泥虫。
成虫体长4~5毫米,头和复眼黑色,触角长度达体长的一半;前胸背板为黄褐色,后方有一纵凹,略呈钟罩形;鞘翅青蓝色,有金属光泽,每个翅鞘上有10条纵列刻点;足黄褐色。
卵粒为长椭园形,长约0.7毫米,初产时淡黄色,后变黑褐色。
幼虫共4龄。
初孵幼虫头红色,体淡黄色,呈半个洋梨形,老熟幼虫体长4~6毫米,头小,黑褐色;体背呈球形隆起,第5、6节最膨大,全身各节具有6~22个黑色瘤状突起,瘤突均有1根短毛;肛门向上开口,粪便排体背上,幼虫盖于虫粪之下,故称背屎虫、负泥虫。
蛹体长约4.5毫米,鲜黄色,裸蛹,外有灰白色棉絮状茧。
1 4稻灰1虱,稻灰飞虱有短和长翅型两种。
长翅型稻灰飞虱:雄虫3 5毫米,雌虫4毫米;短翅型稻灰飞虱:雄虫2 3毫米,雌虫2 5毫米。
稻灰飞虱雌虫黄色部分有头顶和前胸背板,中胸背板淡黄色,胸两侧晴褐色:稻灰飞虱雄虫黄色部分有头顶和前胸背板,中胸背板深黑色。
水稻害虫产生原因和防治思考
在防治策略上,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 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3
生态环境改善
通过推广生态种植、保护天敌等举措,水稻田生 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害虫发生的自然环境得到 一定控制。
未来水稻害虫防治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害虫生物学特性
01
加强对水稻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揭示其发生发展规律,为
生物防治
加强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生态调控
通过优化田间生态环境,如间作套种、水肥管理等措施,提高水稻的抗虫能力,减少害虫发生。
提高农民防治意识和技能
宣传教育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普及水稻害虫 防治知识,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重视 程度。
VS
传播途径和扩散方式
自然扩散
水稻害虫可以通过气流、水流等自然因素实现传播和扩散,如稻飞虱、稻纵卷 叶螟等可以通过气流传播到其他稻田。
人为因素
人类在农业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无意中将害虫或虫卵带入其他地区,导 致害虫的扩散和传播。例如,未经处理的稻草、稻谷等可能成为害虫传播的途 径。
03
水稻害虫防治现状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害虫的繁殖周 期变短,繁殖数量增加,同时温 暖的冬季也有利于害虫的越冬存
活。
生态环境破坏
水稻田周边的生态环境破坏,如 林地、草地、湿地等自然生境的 丧失,导致天敌数量减少,害虫 失去了自然的控制因素,数量容
易爆发。
水资源短缺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资源,而 水资源短缺会导致稻田干旱,从
而使害虫易于孳生和繁殖。
农业耕作方式
单一化种植
大规模单一化种植为害虫提供了 丰富的食物来源,有利于害虫的
水稻 玉米害虫田间调查与识别
农业昆虫学Ⅱ实验报告班级: 农学10-4姓名: 曹跃强学号: 20100359水稻、玉米害虫田间调查与识别及虫害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水稻、玉米作物主要害虫的田间调查方法;2.认识水稻、玉米主要害虫种类及被害状;3.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两种作物的主要害虫形态特征及种类鉴定方法,并在田间进行快速鉴定。
二、实验地点四川农业大学青圃园试验基地三、实验用具镊子、采集瓶、酒精瓶、放大镜、解剖针、塑料袋等。
四、实验内容田间调查水稻、玉米等主要害虫的种类、数量及观察作物被害状;采集害虫标本并认真识别,掌握各种害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并且快速鉴定出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玉米螟、桃蛀螟幼虫。
(一)大螟Sesamia inferens(鳞翅目、夜蛾科)1.危害特点大螟主要寄主除与二化螟的近似外,还可为害棉花、杂粮等作物。
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
大螟为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又别于二化螟。
大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茎内,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
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区别于二化螟、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2.形态特征成虫:前翅宽而短,自翅基部向外缘有1条暗褐色纵纹,该纵纹上下各有2个小黑点。
卵粒在叶鞘内侧排列成2-3行。
成虫雌蛾体长15mm,翅展约30mm,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中间具小黑点4个排成四角形。
雄蛾体长约12mm,翅展27mm,触角栉齿状。
卵扁圆形,初白色后变灰黄色,表面具细纵纹和横线,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3行。
幼虫:体肥大,胸腹背面桃红色,腹足发达,趾钩1行单序半环形。
末龄幼虫体长约30mm,粗4头红褐色至暗褐色,共5-7龄。
蛹:蛹长13-18mm,粗壮,红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臀棘有3根钩棘。
(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鳞翅目、螟蛾科)1.危害特点二化螟食性较杂,主要寄主有水稻、茭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粟、稗、慈姑、蚕豆、油菜、游草等。
植物保护通论 实验三 主要作物害虫的识别 图文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成虫褐色,前胸背板 和小盾片上有3条隆线
长翅型前翅浅褐色, 透明,翅斑黑褐色
短翅型前翅伸达腹部 第5~6节,后翅退化
倍左右
➢臀板黄褐色,有2条深褐色纵带
棉花主要害虫
棉蚜
朱砂叶螨(红蜘蛛)
棉铃虫
红铃虫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
1、有翅胎生雌蚜 翅2对,透明,中
脉3分叉,尾片有毛6 根 2、无翅胎生雌蚜
体表有明显的网纹 构造,尾片有毛5根 3、若蚜
4龄,无尾片
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
成虫体长10~13mm, 翅展26—32mm,前 翅内半部金黄色, 外半部褐色;后翅 浅黄色,基部色较 浅
老熟幼虫体长35mm, 第1对腹足消失, 第2对较小
形态特征
棉大卷叶螟
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
属鳞翅目,螟蛾科 成虫体长8~14mm,
翅展22—30mm,黄 白色,有闪光 前翅中央近前缘处 有似“OR”形褐色斑 纹,在R纹下有中线 1段
若虫5龄,腹背3、4节 有白色斑纹
成虫(长翅)
若虫
成虫(短翅)
小麦害虫
粘虫
Mythimna separate (Walker)
成虫前翅中央近前 缘处有2个淡黄色 圆斑,外方圆斑下 有1小白点,顶角 具1条伸向后缘的 黑色斜纹
幼虫体背具各色纵 条纹
幼虫头部 黄褐色, 沿蜕裂线 有棕黑色 “八”字 纹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同田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同田对比试验总结一、实验目的科学合理的指导农户使用农药,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使病虫的为害降到最低,农药成本降到最低,达到节本增效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目的。
同时验证前卫镇水稻万亩片区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作用与效果提供依据。
二、试验基本情况1、试验田农户:陈五焕2、试验时间:2011年5月至2011年9月3、试验田地点:后卫村委会小后卫村小叉河4、试验田基本情况:前作蔬菜、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5、试验面积及种植品种试验面积:372.2平方米,其中处理田块面积202.5平方米,对照田块面积169.7平方米,种植品种楚梗28。
三、试验田设计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1、试验田设计处理1:使用农药进行各种病虫害防治。
处理2(对照):不使用任何农药。
2、种植密度:3.5×7.5(寸)3、田间管理:除了对照不使用任何农药外,其它管理措施对照和处理相同。
四、试验项目调查统计分析1、稻瘟病防治情况(见表一、表二)2、稻飞虱防治情况(见表三)3、稻曲病防治情况(见表四)1表一、药剂防治稻瘟病效果调查表(施药前)乡镇:江川县前卫镇户主:陈五焕调查时间:2011年6月18日处理项目稻瘟病发病情况总叶片数病叶数病指病叶率% 0 1 3 5 7 9处理1443 393 1836 393 21.4 21.4 对照1496 260 1756 260 14.8 14.8表二药剂防治稻瘟病效果调查表(施药后)乡镇:江川县前卫镇户主:陈五焕处理项目调查时间稻瘟病发病情况总株数总叶片数病叶数病穗株数病叶率%叶瘟穗瘟0 1 3 5 7 9 病指防效%病指防效%处理 6.21 10 516 1836 10 0.5 0.54 94.36.24 2 516 1836 2 0.1 0.11 99.36.26 0 502 17460 0 0 1006.29 7 430 17367 0.4 0.40 97.68.20 5 430 1736 5 7 0.2 0.29 97.4 91.7 对照 6.21 310 12 498 1756 322 18.3 6.576.24 513 21 498 1756534 30.4 10.936.26 520 21 415 1606541 33.7 12.106.29 480 25 415 1603505 31.5 11.548.20 250 41 415 1603291 81 18.2 7.772表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调查表(稻飞虱)乡镇:江川县前卫镇户主:陈五焕项目处理农药名称亩用量(g) 施药前稻飞虱施药后2d 7d 14d稻飞虱防效%稻飞虱防效%稻飞虱防效%处理敌敌畏+吡虫啉敌敌畏(80ml)+吡虫啉(g)39 1 98.1 10 83.9 16 14.0对照44 65 70 21表四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调查表(稻曲病)乡镇:江川县前卫镇户主:陈五焕项目处理农药名称亩用量(g)调查株数病穗数病穗率病穗防效%病粒数病粒率%病粒防效%处理井岗霉素60 221 0 0 100 0 2.3 100 对照220 1 0.45 34、经济性状表现情况(见表五)表五产量结果调查表乡镇:江川县前卫镇户主:陈五焕项目株高(厘米)穗长(厘米)穗粒数(个)空秕粒空秕率%千粒重(g)亩产量(kg)与CK增加(kg)与CK增加%处理107.5 16.8 125.8 16.0 12.7 24.1 673.1109.0 19.3 对照107.4 16.7 125.9 25.4 20.2 23.6 564.13五、试验结果从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可以看出:该试验通过对水稻叶瘟、穗瘟、稻飞虱、稻曲病等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防效很好。
实验三 水稻害虫PPT课件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32
淡
褐
三化螟
色
稻
纵
大
卷
螟
叶
淡
螟
紫
色
7
1
2
3
图2 三种水稻螟虫幼虫腹足趾钩 1. 三化螟 2. 二化螟 3. 大 螟
8
4.蛹的识别要点:体形、两翅端合并情况、 腹部各节的刻点有无和臀棘有无。
三化螟:黄绿色, 两翅不接触,足伸 出翅端
二化螟:黄褐色,
两翅不接触,足不
伸出翅端
大螟:黄褐色,两翅
有一段接触而后分9 开, 足不பைடு நூலகம்出翅端
实验三 水稻害虫
验证性实验
1
一.目的
通过实物标本的观察,识别水稻螟虫、飞虱、 叶蝉、粘虫等水稻害虫的形态特征及其为害 状。
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
2
二.材料及用具
水稻螟虫、稻飞虱、叶蝉等害虫的生活史标 本、液浸标本和挂图。
3
三.内容及方法
(一) 三种水稻螟虫的识别 1.成虫的识别:体型大小、体色、前翅的形状、
着生在两复眼之间, 刚毛状。
后足胫节
两侧没有成排的刺,末 端具一可活动的大距。
两侧有成排的刺,末 端无距。
20
飞虱与叶蝉的成虫
21
22
(四) 其它水稻害虫的识别
23
表 三种粘虫形态特征比较
虫态
普通粘虫
劳氏粘虫
白脉粘虫
成虫
前翅近中央靠近前缘处 有一明显白斑,其两侧 各有一个小黑点,上方 有两个淡黄色圆斑。
水稻害虫
为害症状
水稻螟虫皆以幼虫蛀入稻株茎秆中取食。
致使苗期、分蘖期呈现枯心苗;孕穗期成为
死穗苞;抽穗期出现白穗;黄熟期成为虫伤 株。二化螟、大螟还可在叶鞘内蛀食,形成 枯鞘。 水稻受螟虫为害后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以分 蘖临界期到最高分蘖期补偿能力强;分蘖期 以后则无补偿作用。
三 化 螟 造 成 的 枯 心 苗
发生特点
山东省一年发生4代。 第一代幼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为害春稻和禾 本科杂草,发生数量少;第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 盛发,第三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盛发,第四代幼 虫于9月中、下旬发生。以第二、三代发生量最大, 为害最严重。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本地不能越冬。 若7~8月份山东稻区多雨、高湿,温度适宜,有利 于2~3代发生为害,如高温干旱,虫害发生轻。 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叶片嫩绿,稻株徒长,株间 郁蔽,稻纵卷叶螟发生尤为严重。
卵块多呈长椭圆形,由数粒至数百粒卵组成,排列呈鱼鳞状。 幼虫有5~8龄,一般为6龄。体上有暗褐色纵线5条,即背线、 亚背线、气门线,腹足趾钩为异序全环,内侧钩长,3序, 外侧钩短,单序。 蛹长11~17毫米,圆筒形,初为淡黄色,腹部背面可见5条
纵绒,后变为棕褐色,纵线渐渐不明显。
成虫体黄褐色,前翅略呈长方形,前翅中央有一黑斑,其下 还有三个不明显的小黑斑;前翅外缘有7个黑点 。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育抗虫良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氮、磷、钾 肥合理使用,浅水勤灌,适时烤田,防止长期深水, 促进稻株生长,达到抑虫增产的目的。 2、保护天敌:稻飞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如黑肩绿 盲蝽、蜘蛛类等,通过保护利用天敌,对控制害虫 为害有重要作用。如推广稻田放鸭食虫,对防治稻 飞虱有显著效果。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次数及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次数及药剂筛选试验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药剂筛选。
本次试验旨在研究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次数和药剂的筛选,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减少农药使用量。
试验选取了常见的水稻病虫害,包括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和稻草螟等。
试验分为不同处理组,每个组设置不同的防治次数和使用药剂,共进行了10个处理组。
首先是综合防治次数的研究。
将水稻田划分为10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采用不同的综合防治次数,分别为1次、2次、3次、4次、5次、6次、7次、8次、9次和对照组(不进行防治)。
在不同防治次数下,观察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产量变化。
结果显示,随着防治次数的增加,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产量也有所增加。
但当防治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增加防治次数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其次是药剂筛选试验。
选择了10种不同的农药,分别为A、B、C、D、E、F、G、H、I、J。
将水稻田划分为10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使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
观察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产量变化,以及农药对水稻的毒害情况。
结果显示,不同农药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较大差异。
农药B和D的防治效果最好,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增加产量,同时对水稻的毒害程度较低。
综合分析两个试验结果,得出综合防治次数和药剂筛选的建议。
在综合防治次数方面,建议采取最佳防治次数,即6次。
在药剂选择方面,建议优先选用农药B和D,同时可以考虑结合其他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水稻害虫防治技术
水稻负泥虫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冬春防除田间杂草,消灭 越冬成虫。还可在幼虫盛发期,于清 晨有露水时用扫帚将幼虫扫落田中
化学防治:本田施药,要选择幼虫孵 化盛期。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1000 倍液,或 20%阿维·杀螟松乳油 1 000~1 500 mL/hm², 或2.5%溴氰菊酯 乳油 225~450 mL/hm²,或2.5%高效氟 氯氰菊酯乳油 450 mL/hm², 或50%氯 氰·毒死蜱乳油 450~600 mL/hm² 喷 雾防治
稻小潜叶蝇
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清除田边杂草:稻小潜叶蝇仅 1、2 代幼虫取食水稻,其余世代在田边杂草上繁殖, 清除田边杂草可减少虫源
浅水勤灌,培育壮秧:水稻生长健壮,叶片直立不倒伏,不利于水稻小潜叶蝇的产 卵和潜食。浅水灌溉,提高水温,有利于稻苗生长,也有利于控制小潜叶蝇的发生
稻小潜叶蝇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的重点是播种早、插秧早、长势弱的稻田。可选用40%乐果乳油 800~1 0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 1 000~2 000倍液、70%吡虫咻水分散粒剂 60~90 g/hm²、25% 嚷虫嗉悬浮剂 60~90 mL/hm²或50%氯氰·毒死蜱乳油 450~600 mL/hm²喷雾,也可用 18%杀虫双水剂 3 000~4 500 mL/hm²喷洒
2023
水稻害虫防治技术
目录 Content
-
01
水稻害虫的种类
02
稻小潜叶蝇
03
水稻负泥虫
水稻害虫防治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之一,但水稻生长过程中常 常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给 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稻害虫, 需要了解害虫的种类、形态 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水稻害虫产生原因和防治思考
通过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保护天敌,提高自然控害能力,实现绿色 防控。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趋色等特性,设置灯光、色板等物理装置诱杀害虫 ,减少农药使用。
智能化防治技术的应用
遥感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水稻害虫发生区域进行监测,为防治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
智能预测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水稻害虫的发生趋势和扩散范围 ,提高防治效果。
精准施药
利用无人机、智能喷枪等设备,实现水稻害虫的精准喷药,提高农 药使用效率。
水稻害虫防治的社会参与
1 2
农民参与
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水稻害虫 防治的认识和技能水平,促进农民主动参与防治 工作。
社会监督
加强对水稻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不规范 用药和违规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稻害虫产生原因和 防治思考
2023-11-11
目 录
• 水稻害虫概述 • 水稻害虫产生原因分析 • 水稻害虫防治策略探讨 • 水稻害虫防治实践反思 • 水稻害虫防治未来展望 • 水稻害虫防治案例分析
01
水稻害虫概述
水稻害虫的定义和类型
水稻害虫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对其造成危害的昆虫。主要类型包括螟蛾科、夜 蛾科、蝗科等。
案例四:水稻纵卷叶螟的预测及防控措施
纵卷叶螟对水稻的危害
水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主要以幼 虫卷叶成苞,取食水稻叶片,严重影响水稻 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预测及防控措施
针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需要进行预测和 监控,根据气候、品种等因素预测其发生趋 势,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如选用高效低毒 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加强田间管理、提 高栽培技术等。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制作不同颜色的板子吸引并 捕杀害虫。
实验三 水稻害虫(农学)(1)
稻飞虱为害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几种稻叶蝉的识别 1.叶蝉的识别要点:体色,大小;前翅的
斑纹和颜色 2.常见叶蝉种类及主要特征 黑尾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
3.飞虱与叶蝉成虫的识别 表 飞虱与叶蝉成虫特征区别
项目
飞虱
叶蝉
体形
梭形,头顶向前突出, 停息时两翅呈屋脊状。
头顶较平,停息时两 翅平放在背上。
大螟(叶鞘内侧)
3.幼虫的识别要点:体色、纵线有无、腹 足趾钩的排列方式。
二
化
螟
淡
褐
三化螟
色
稻
纵
大
卷
螟
叶
淡
螟
紫
色
1
2
3
图2 三种水稻螟虫幼虫腹足趾钩 1. 三化螟 2. 二化螟 3. 大 螟
4.蛹的识别要点:体形、两翅端合并情况、 腹部各节的刻点有无和臀棘有无。
三化螟:黄绿色, 两翅不接触,足伸 出翅端
飞虱
叶蝉
稻纵卷叶螟 稻苞虫 稻螟蛉 负泥虫 稻瘿蚊
中央黄白色,两侧 雄虫额黑色。
白背飞虱 黑褐色。(雄虫前 端相连)
雌虫额褐色。
灰飞虱
雄:均为黑色。
雌:中央黄白色 (2条褐色条斑)。
额均为黑色
两侧褐色
黄褐色 黄褐色
褐、白背、灰三种头胸背面
♂
抱握器
1
4
7
2
5
8
3
6
8
第一负瓣片
三种飞虱雄虫抱握器(上)、颜面(中)、雌虫第一负瓣片(下)特征
1.2.3 褐飞虱 4.5.6 拟褐飞虱 7.8.9 伪褐飞虱
褐色。
马蹄形刻点在4~7
水稻病虫害防治【共43张PPT】精选全文
发生代数1-11代不等。
迁入地的发生量与迁入数量、品种栽培管理有 关。
防治方法: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主要是要掌握好用药 时间,在开始卷苞时用药 。早晚或阴 天、小雨天用药效果好。如果延误了时 机,扫苞后用药。
选择药剂:30%触到、15%金阿维·毒、 功夫菊酯、氟虫腈、丙溴磷、杀虫单、杀 虫双等
寄主杂,可危害多种作物和杂草。
适宜湿度:90%以上。
发生程度与气候因素密切。 要抢晴天施药,以破口期为重点防治时期。
主要以保护有效分蘖不受为害为主防治目的。
稻瘿蚊
大部分稻区早中晚稻都有危害。 选用402 石灰水等
发生特点:
1、生理性烂秧
2、传染性烂秧:
传染性烂秧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 要病原菌为:腐霉菌、绵霉菌、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等发病原因主要是低温阴雨, 施用未腐熟有机肥等
水 稻 纹 枯 病
纹枯病发生特点:
高温高湿发生快.适宜温度:22-2 8℃
适宜湿度:大于90% 氮肥使用过多. 以早稻后期和中晚稻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上年病残体。
2、适时晒田。平衡施肥.
3、药剂防治:选用井岗霉素。以生长嫩绿、阴避 的田块是重点。
稻 瘟 病
稻瘟病发生特点: 水稻全生育期都可能发生.
发生代数随地区的不同而异,主要与温度和耕 作制度有关。(2-7代不等)
防治方法:
在分蘖期,始见枯鞘时用药防治,7-10天后 再用一次;在破口期水稻抽穗5%-10%时用 药防治,5-7天后再用一次。用药同时保持寸 水5-7天。
选用药剂:30%触到、15%阿维·毒、稻虫恨、 三唑磷等。
白 背 飞 虱
实验四杂粮、水稻、棉花害虫鉴定
白背飞虱:淡黄色或灰黄色具有褐斑;头部黄白色,头顶之两侧及后缘均隆起;前胸背板黄白色,中央有不明显的隆起线3条,小盾片雄虫中部显著黄白色,两侧部黑色,雌虫中部黄色,两侧有暗褐色斑纹 稻褐飞虱:褐色或灰褐色,头部暗褐色,头顶两侧平行,后缘稍带凹陷 ;前胸背板及小盾片暗褐色,中胸背板上有灰白色隆起线三条 ; 稻灰飞虱:淡黄色,头顶两侧缘平行,自前端向颜面有黑纹两条 ;前胸背板淡黄色,小盾片雄虫为黑褐色,端部两侧淡黄色,雌虫大部分淡黄色两侧部有暗褐纹两个,中央具有纵隆起线
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翅尖突伸、外缘较直,斑纹较模糊。中横线由肾形斑下斜至翅后缘,末端达环形斑中部正下方;外横线也很斜,末端达肾形斑中部下方,亚缘线锯齿较均匀,与外缘近平行;后翅灰白色,脉褐色,黑褐色带较宽 幼虫:体色多变,体表小刺密生长而尖的小刺;前胸侧毛前胸侧毛连线穿过气门或至少与气门下缘相切。
9.三点盲蝽(半翅目,盲蝽科)
1.为害特征: 以成、若虫刺吸棉株汁液,由于危害时期不同,造成不同害状。 (1)公棉花、破头疯:棉苗两片子叶展开后,生长点受害黑褐干枯脱落,留下两片子叶,生长肥厚,群众称“公棉花”。停止生长半月后,生出不定芽,形成多头棉,称之“破头疯”。 (2)破叶疯:嫩叶受害;呈现褐色小点,组织局部环死,随叶面生长扩大,布满撒裂的破洞,称之“破叶疯”。 (3)嫩蕾和幼铃受害,视现小黑点,最终枯黑脱落。
形态特征:
01
02
1.稻蛀螟类(鳞翅目,螟蛾科)
为害特征
枯鞘丛 白穗 枯心团
形态特征
成虫 :二化螟翅长方形,前翅灰黄色,散生褐色鳞粉,后翅近白色;腹部细瘦、 末端无茸毛 三化螟翅三角形;前翅淡黄色,中央有一大黑点,雄蛾顶角有斜纹;腹部细瘦、未产 卵的雌蛾腹末有茸毛 卵:二化螟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其上无茸毛覆盖;;三化螟聚产呈卵块,外被黄褐色茸毛 幼虫:二化螟体色淡褐色,胴部背纵线有5条紫褐色纵线,最外一条通过气门线, 腹足趾钩49~64个,全环。双序 二化螟体淡黄白色,微带绿,腹足趾钩21~39个,扁平,全环单序
第五节:水稻害虫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隐伏在稻田、谷地、 地瓜田、棉花田和草丛中、叶背面,受惊 扰即飞舞活动。 夜晚8-9时最活跃,飞翔力较强,具趋光 性。 卵产于植株上、中部叶片中脉附近,常2- 3粒连在一起。 每雌平均产卵40-50粒,最多可达150粒以 上。 成虫寿命5-7天,最长可达l0-12天。
卵期3-5天。
初孵幼虫先在心叶、叶鞘和幼嫩的叶片卷
曲部取食叶肉,被害处呈现半透明的小白 点,很少结苞。 2龄后开始爬至叶尖吐丝缀连叶片成小虫苞, 幼虫藏在苞内啃食叶肉,被害处呈透明白 条斑,当将叶食至1/4至l/2时,幼虫则转 移他叶另结新苞为害。
转苞时间多在夜晚,阴雨时白天也能转苞。
二、稻飞虱
稻飞虱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 常见种类有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褐飞虱为南方性种类,在长江流域以南各
省发生为害较重。 白背飞虱分布较褐飞虱广,但仍以长江流 域为主。 灰飞虱属广跨偏北种类,几乎全国各地都 有分布,但以华东、华中、华北、西南等 地发生为害较重。
常年各代重叠发生,以2-3代数量最大,
为害严重。 第4代成虫虽然数量多,但产卵量少,孵化 率低,仅晚稻局部受害。
相当于1月份平均气温l6℃等温线以南地区,
冬季稻纵卷叶螟各虫态均能继续发育,周 年繁殖为害。 大陆南海岸线到1月平均气温7.7℃等温线 之间,北界约在北纬30度附近,常见蛹和 幼虫越冬。 1月平均气温7℃等温线以北广大地区,任 何虫态都不能安全越冬。因此,稻纵卷叶 螟属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的害虫。
水稻害虫资料
水稻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的 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个关键期:移栽至返青期防治 ;5月下旬—6月上中旬, 以防治水稻螟虫(主要是二化螟)第一代为核心 •第二个关键时期:分蘖末期至园秆期防治 (即在水稻晒田 回水后);6月下旬—7月上旬,以防治稻纵卷叶螟为主,兼 治稻苞虫、三化螟第二代,亩用宝剑30-40对水30公斤均匀 喷雾。 •第三个关键期:孕穗至灌浆期防治 ;7月下旬—8月上旬, 此期需要重点防治的病虫害有:三化螟第三代,二化螟第二 代,稻纵卷叶螟等。亩用宝剑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 雾。若要预防稻飞虱,还可加入噻嗪酮或与吡虫啉。 •视虫害发生情况控制药量,建议每亩不低于两桶水
稻苞虫
• 稻苞虫,早期危害造成白穗减产,晚期危害大量吞噬绿叶, 造成绿叶面积锐减,稻谷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低,严重减 产,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稻苞虫危害,导致稻粒黑分病剧增, 收获的稻谷中带病谷粒多,加工时黑粉不易去除,直接影 响稻米质量,造成经济损失
• 抽穗前为害,使稻穗卷曲,无法抽出,或被曲折,不能钻入稻茎蛀食为害,在水稻分蘖时出现枯心苗,
孕穗期、抽穗期形成“枯孕穗”或“白穗”。 • 2、以幼虫在晚造的稻茬(禾头)内越冬 。秧田期卵多产
在叶片正面近叶尖处,本田期多产在叶片背面中上部,每 头雌蛾产卵2-3块。孵化后蚁螟就在卵块附近的植株上蛀 茎为害,造成“枯心团”或“白穗团”。 • 3、第一代幼虫为害早稻的分蘖期,造成枯心苗、枯心团; 第二代幼虫为害早稻的穗期,造成白穗;第三代幼虫为害 晚稻的分蘖期,造成枯心苗;第四代幼虫为害迟熟晚稻的 穗期,造成白穗。
还要低。 用了更放心!
三、高效、广谱、专业: 单剂互补,延缓抗性,可杀死所有果蔬上的鳞翅目害虫,兼治果蔬上的螨
水稻害虫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稻害虫的种类及危害;2. 掌握水稻害虫检测的方法;3. 提高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场地:水稻田;2. 实验工具:放大镜、捕虫网、记录本、尺子、剪刀等;3. 实验试剂:酒精、水、蒸馏水等;4. 实验对象:水稻植株、害虫样本。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1)选择一块水稻田作为实验场地;(2)观察水稻植株的生长状况,了解害虫的发生情况;(3)准备实验工具和试剂。
2. 害虫检测:(1)观察水稻植株:观察水稻植株的叶片、茎秆等部位,寻找害虫的痕迹,如虫孔、虫蛀等;(2)使用捕虫网捕捉害虫:在水稻植株附近,用捕虫网捕捉害虫;(3)观察害虫:使用放大镜观察害虫的外部形态、颜色等特征,确定害虫的种类;(4)记录数据:记录水稻植株受害虫危害的程度,以及害虫的种类、数量等。
3. 害虫样本处理:(1)将捕捉到的害虫放入装有酒精的容器中,固定害虫形态;(2)使用剪刀将害虫的头部、尾部等部位剪下,分别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容器中,以便后续观察;(3)将固定好的害虫样本进行分类整理。
4. 害虫种类鉴定:(1)根据害虫的外部形态、颜色等特征,结合相关资料,确定害虫的种类;(2)对鉴定出的害虫种类进行记录。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害虫种类及危害程度:通过实验,共检测到以下几种水稻害虫: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等。
其中,稻飞虱和稻螟虫的危害程度较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2. 害虫检测方法:通过观察水稻植株和捕虫网捕捉害虫的方法,成功检测到水稻害虫。
此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在田间进行。
3. 害虫防治措施:针对检测到的害虫种类,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虫的栖息地;(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如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等;(3)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检测到水稻田中的害虫种类,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了依据;2. 害虫检测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在田间进行;3. 针对检测到的害虫种类,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害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较小,前翅中央有 一白色纵带穿过白斑 伸展至基室。
围气门片暗黑色,气 围气门片和气门筛都是 围气门片暗黑色, 门筛灰白色。颅侧区 幼虫 黑色。头部正面“八” 气门筛黄色。颅侧 的网状纹在单眼区黑 字形纹黑褐色,明显。 区的网状淡棕褐色。 褐色,其余部分淡黄 褐色。 马蹄形刻点在4~7 马蹄形刻点分布在5~7 节的腹背,臀棘3对, 马蹄形刻点在4~7节 节的腹背,臀棘3对细 中央一对大,叉状 的腹背,臀棘3对,显 长。 著粗大。 排列,另两对为细 小弱刺。
(二)几种稻叶蝉的识别 1.叶蝉的识别要点:体色,大小;前翅的 斑纹和颜色 2.常见叶蝉种类及主要特征 黑尾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
3.飞虱与叶蝉成虫的识别 表 飞虱与叶蝉成虫特征区别
项 。 着生在头的两侧,在复 眼下方。触角基部两节 粗短,末端刚毛状。
雌
雄 1 2 3
图1 水稻螟虫前翅(示形状和斑纹) 1. 三化螟 2. 二化螟 3. 大 螟
三化螟
大螟
稻纵卷叶螟
2.卵的识别:产卵方式、产卵部位和卵粒
排列情况。
大螟(叶鞘内侧) 三化螟(稻叶上)
二化螟(叶或叶鞘上)
3.幼虫的识别要点:体色、纵线有无、腹
足趾钩的排列方式。
二 化 螟 淡 褐 色
黄褐色
灰飞虱
雄:均为黑色。 雌:中央黄白色 额均为黑色 (2条褐色条斑)。 两侧褐色
黄褐色
褐、白背、灰三种头胸背面
♂
抱握器
1 4 7
2
5
8
第一负瓣片
3 6 8
三种飞虱雄虫抱握器(上)、颜面(中)、雌虫第一负瓣片(下)特征
1.2.3 褐飞虱 4.5.6 拟褐飞虱 7.8.9 伪褐飞虱
稻飞虱为害状
实验三 水稻害虫
验证性实验
一.目的
通过实物标本的观察,识别水稻螟虫、飞虱、 叶蝉、粘虫等水稻害虫的形态特征及其为害 状。
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
二.材料及用具
水稻螟虫、稻飞虱、叶蝉等害虫的生活史标 本、液浸标本和挂图。
三.内容及方法
(一) 三种水稻螟虫的识别 1.成虫的识别:体型大小、体色、前翅的形状、 颜色和翅上的斑纹
5.为害状
大螟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
三化螟
(二) 3种飞虱的识别
褐飞虱
♀ 白背飞虱
♂
♀ 灰飞虱
♂
稻田常见3种飞虱形态比较
种类 中胸小盾片 头部正面 抱握器 第一负瓣片 体色等
褐飞虱
中胸小盾片具3条 隆起线
颜面正常
褐色
中央黄白色,两侧 白背飞虱 黑褐色。(雄虫前 端相连)
雄虫额黑色。 雌虫额褐色。
头顶较平,停息时两 翅平放在背上。 着生在两复眼之间, 刚毛状。
触 角
两侧没有成排的刺,末 后足胫节 端具一可活动的大距。
两侧有成排的刺,末 端无距。
飞虱与叶蝉的成虫
(四) 其它水稻害虫的识别
表 三种粘虫形态特征比较
虫态 普通粘虫 劳氏粘虫 体较大,前翅中央 有一暗褐色纵线, 穿过白斑伸展至基 室。 白脉粘虫 前翅近中央靠近前缘处 有一明显白斑,其两侧 成虫 各有一个小黑点,上方 有两个淡黄色圆斑。
枯心、白穗、枯鞘、蛀孔小
二化螟
… … …
茎秆、叶鞘
蛹
稻杆蝇
福寿螺
四.作业
1. 图示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前翅特征。 2. 列表比较飞虱和叶蝉成虫的区别。 3. 列表比较水稻主要害虫的为害状。
实验一水稻害虫 一、目的 二、材料 三、内容 表格:三线表格 图:大、小图标分两行
表1 水稻主要害虫的为害状
害虫名称 三化螟 为害部位 茎秆 为害状 断环、白穗、枯心
三化螟
稻 纵 卷 叶 螟
大 螟 淡 紫 色
1
2
3
图2 三种水稻螟虫幼虫腹足趾钩 1. 三化螟 2. 二化螟 3. 大 螟
4.蛹的识别要点:体形、两翅端合并情况、
腹部各节的刻点有无和臀棘有无。
三化螟:黄绿色, 两翅不接触,足伸 出翅端
二化螟:黄褐色, 两翅不接触,足不 伸出翅端 大螟:黄褐色,两翅 有一段接触而后分开, 足不伸出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