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三章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集体所有权的客体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具有有限的广泛性。
▪ 4.集体所有权可以由集体组织直接行使, 也可由其代表行使,重要事项应依照法定 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
▪ (三)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
▪ 指公民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法规及章程享 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 利。
▪ (四)外商投资企业财产所有权
1.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权利主体 对同一项财产享有所有权。
(1)主体是共有人——与公有不同 (2)客体是同一项财产 (3)产生根据广泛——可以是共同行为或身 份。 (4)不构成新的所有权类型 (5)共有财产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得分割
2.共有的分类1
(1)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是指共有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享有权 利、承担义务。
按份共有主要特征: ① 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产生 ② 共有人对自己的份额有权要求分出、转让。 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 ③ 共有人在使用、处分共有财产时,遵循协 商一致原则 ④共有关系可依全体共有人协议而终止。
4.4.2 相邻关系
1. 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相邻关系,是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 有人或者占有、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权利时, 因相互给予方便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 务关系。
▪ (1)王某是否有权要求李某返还相机?
▪ (2)试述上述过程中照相机所有权的转移过 程?
▪ 【案例分析】
▪ (1)无权。因为李某依法拥有该照相机的所 有权。
▪ (2)王某将照相机遗失后未能如期认领,丧 失所有权;张某通过竞拍获得所有权;李某受 赠获得所有权。
4.4 共 有和相邻关系 4.4.1 共有
——所有权人 是特定的,包括
集体组织(集体财产主体) 个人(个人财产主体)
义务主体 ——除所有权人以外的人,是不特定的
因此,所有权是特定的人对不特定的人享有的权利。
二、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1. 概念和条件(特征)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财产所有 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即财产。
所有权概念的两点基本涵义: (1)所有权人须依法行使所有权; (2)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2. 财产所有权的性质
财产所有权从表面上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 实质上反映为人与人的关系。
3. 财产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1)所有制决定所有权 所有权属于上层建筑,所有制属于经济基础。 因此,所有制决定所有权。 (2)所有权反作用于所有制关系 所有权确认、维护和巩固它赖以存在的所有制 关系。 (3)存续的时间不同 所有制属于经济基础,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 所有权属于上层建筑,只存在于阶级社会。
2.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1)独立性 (2)绝对性 (3)排他性 (4)充分性 (5)所有权客体是物
二、财产所有权的权能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所有权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人承担的义务。
1. 占有 占有,是指权利主体对财产实际控制或管领。 (1)所有权人占有。 (2)非所有权人占有——占有财产的人不是所有权人: ①合法占有,是指占有人依照法律或合同占有他人财产
1. 占有 占有,是指权利主体对财产实际控制或管领。 (1)所有权人占有。 (2)非所有权人占有——占有财产的人不是所有权人: ①合法占有,是指占有人依照法律或合同占有他人财产
——法定占有,占有人直接依照法律占有他人财产 ——约定占有,占有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他人财产 ②非法占有,占有人没有法律或合同依据而占有他人财产 ——善意,占有人不知道或无须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2)孳息。原物产生的物或利益。 (3)没收。依照法律规定,强制将财产收归国有。 (4)添附。不同所有人的财产或劳动产品形成的不能分离的财 产。包括混合、附合、加工。因添附而形成的财产,其所有权可为 共有,也可由一方享有,另一方获得相应补偿。
(5)无主财产。所有人不明或无所有人的财产。包括埋藏物和 隐藏物、无人认领的拾得物、漂流物和走失物、无人继承的财产及 抛弃物。无主财产除抛弃物适用 先占原则确定所有权外,其余则先 交还失主,若找不到失主则按照法律规定推定为国有。
——法定占有,占有人直接依照法律占有他人财产 ——约定占有,占有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他人财产 ②非法占有,占有人没有法律或合同依据而占有他人财产 ——善意,占有人不知道或无须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恶意,占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
2. 使用
使用,是指按照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获取经济利益 或满足生活上某种需要。
▪ 财产所有人在行使其他财产所有权的同时还承担着 以下义务:
▪ 1、财产所有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
▪ 2、所有人对物的使用应符合其实际性能,其行使 所有权的方式和途径不得有违社会道德风尚
▪ 3、所有人行使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不得损害国家、 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 (二)非财产所有人的义务
▪ 主要是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不得妨碍他人 的正当地行使权利。(消极的,不作为的义务只要 非财产所有人不主动实施即可)
主要特征: ① 根据共同关系而产生 ② 共有人之间不区分份额 ③ 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各共有人对财产享有 连带权利,承担连带义务和责任。 ④共同共有关系终止,在分割共有财产时, 一般应先确定份额。
2.共有的分类2
(2)按份共有 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共有人按照 各自在财产中的份额,对财产享有权利 、承担义 务。
(1)相邻土地通行、使用关系 (2)相邻用水、排水关系 (3)相邻疆界关系 (4)相邻环境保护关系
四、财产所有权的种类
▪ 一 国家所有权 ▪ 国家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全民所有的财产享有的占
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家所有权具有 如下主要特点: ▪ 1 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具有唯一性。 ▪ 2 所有权的客体十分广泛。 ▪ 3 所有权的取得方法具有特殊性。 ▪ 4 所有权的行使具有特殊性。 ▪ 5 所有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须存在于人身之外 (2)须能为人所能支配或控制 (3)须能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经济价值) (4)须是有形财产
2. 分类
(1)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 (2)特定物与种类物 (3)主物与从物 (4)原物与孳息 (5)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6)动产与不动产
三、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所有权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人承担的义务。 (一)财产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
2. 相邻关系的内容是相邻人之间的权利和义 务
3. 相邻关系的客体是行使不动产权利时所体 现的利益
2. 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 处理相邻关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有利生产和方便生活 (2)团结互助、公平合理
此外,从司法实践来看,处理相邻关系还应 尊重历史和习惯。
3. 相邻关系的主要种类
2. 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是指所有人依照原所 有权的意志取得所有权。传来取得是取得所有权 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
⑴ 转让财产 (2) 接受继承或接受遗赠 (4)合法原因
4.3.2 财产所有权的消灭
财产所有权的消灭,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 使所有人丧失其所有权,或使所有权与所有人相 分离。
▪ 二 集体所有权
▪ 集体所有权是指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集体 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 除他人干涉的权利。集体所有权主要包括 农民集体所有权和城镇集体所有权两类。
▪ 集体所有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 1.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具有团体性,是由个 体成员所组成的集合体。
▪ 2.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是为数众多的劳动群 众集体组织,具有多元性,而不像国家所 有权那样具有主体的唯一性。
命运。处分权是所有权的核心。 (1)事实上的处分。是指财产所有权人在生产
或生活中把财产直接消耗掉; (2)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财产所有权人的
意志,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处置财产。 注意:上述前三项权利可以由所有权人行使,也
可以由所有权人交由他人行使。但是,处分权一般 只能由所有人自己行使,非所有权人行使须有法律 或合同依据。
一、 确认所有权
确认所有权,是指所有权因归属不清而发生 争执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 所有权。
确认所Fra Baidu bibliotek权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并通过民事 诉讼程序解决。
确认所有权是保护所有权的一种独立方法,是 其他保护方法实施的前提。
二、请求排除妨害
请求排除妨害,是指所有人在其物遭受损害和 其所有权的行使遭受妨害,可依法请求不法侵害 人排除妨害,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排除妨 害。
▪ 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各方中外投资者依法对其财产 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 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五)混合经济财产所有权
▪ 经济体制中存在国家、集体、个人以及内资和外资、 法人和自然人的财产交叉存在于同一经济实体内的 具体情况。这就构成了所有制的交叉。
第三节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第三章 财产所有权法 律制度
4.1 财产所有权概述
4.1.1 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1
民法
主体制度 物权制度 债权制度
公民 法人 财产所有权
其他物 权 合同 其他债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1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注意:上述前三项权利可以由所有权人行使,也可 以由所有权人交由他人行使。但是,处分权一般只能 由所有人自己行使,非所有权人行使须有法律或合同 依据。
三、 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一)财产所有权的取得
1. 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直接依照法律或不以原所有权的意志为依据而 取得所有权。
(1)生产。自然人或法人,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占有自然物, 是取得财产所有权最重要的方式。
▪ 二、所有权制度
▪ 【案例介绍】
▪ 王某到公园游玩,不慎将自己的照相机遗失在 公园, 管理人员拾到此物后上交给有关部门。 王某未在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前去招领处认 领自己的相机。到期后此照相机被有关部门依 法拍卖。张某在拍卖中购得此物,以后,又将 相机转送给李某。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某发现 李某所用之相机即为自己在公园中不慎遗失之 物,于是,王某要求李某将此相机返还给他。
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上的权利,其存在以占有财产为前提。
3. 收益 收益,是指权利主体在财产上取得某种经济利益。
4. 处分 处分,是指主体对财产进行处置,决定财产的命 运。处分权是所有权的核心。
(1)事实上的处分。是指财产所有权人在生产或 生活中把财产直接消耗掉;
(2)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财产所有权人的意 志,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处置财产。
——恶意,占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
2. 使用
使用,是指按照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获取经济利益 或满足生活上某种需要。
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上的权利,其存在以占有财产为前提。
3. 收益 收益,是指权利主体在财产上取得某种经济利益。 4. 处分 处分,是指主体对财产进行处置,决定财产的
财产所有权 法律关系 内容
所有权人
法定
占有 占有 合法占有 约定
非所有权
人占有 非法占有 善意
权利
恶意
使用 所有权人使用
非所有权人使用
收益 所有权人收益
非所有权人收益
处分 法律上的处分
事实上的处分
义务——不作为的义务
因此,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人的权利, 与其他物权相比,所有权是最充分的权利。
由于不动产往往相互毗邻,所有权人或使用 人在行使权利时常常会发生利益冲突,为协调相 互毗邻的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冲突,各国法律都 规定了不动产相邻关系。
所以,相邻关系实质上是对财产所有人或占 有人、使用人行使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合理 延伸和必要的限制。
相邻关系的法律特征
1. 相邻关系的主体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 人或使用人
(1)所有权转让 (2)抛弃 (3)所有权主体消灭 (4)所有物灭失 (5)强制措施等其他原因
第二节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
——人们依照所有权制度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2.1 主体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主体,是指财产所有权法律关
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承受者。
权利主体
国家(全民财产主体)
财产所有权 法律关系主体
▪ 4.集体所有权可以由集体组织直接行使, 也可由其代表行使,重要事项应依照法定 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
▪ (三)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
▪ 指公民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法规及章程享 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 利。
▪ (四)外商投资企业财产所有权
1.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权利主体 对同一项财产享有所有权。
(1)主体是共有人——与公有不同 (2)客体是同一项财产 (3)产生根据广泛——可以是共同行为或身 份。 (4)不构成新的所有权类型 (5)共有财产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得分割
2.共有的分类1
(1)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是指共有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享有权 利、承担义务。
按份共有主要特征: ① 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产生 ② 共有人对自己的份额有权要求分出、转让。 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 ③ 共有人在使用、处分共有财产时,遵循协 商一致原则 ④共有关系可依全体共有人协议而终止。
4.4.2 相邻关系
1. 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相邻关系,是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 有人或者占有、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权利时, 因相互给予方便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 务关系。
▪ (1)王某是否有权要求李某返还相机?
▪ (2)试述上述过程中照相机所有权的转移过 程?
▪ 【案例分析】
▪ (1)无权。因为李某依法拥有该照相机的所 有权。
▪ (2)王某将照相机遗失后未能如期认领,丧 失所有权;张某通过竞拍获得所有权;李某受 赠获得所有权。
4.4 共 有和相邻关系 4.4.1 共有
——所有权人 是特定的,包括
集体组织(集体财产主体) 个人(个人财产主体)
义务主体 ——除所有权人以外的人,是不特定的
因此,所有权是特定的人对不特定的人享有的权利。
二、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1. 概念和条件(特征)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财产所有 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即财产。
所有权概念的两点基本涵义: (1)所有权人须依法行使所有权; (2)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2. 财产所有权的性质
财产所有权从表面上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 实质上反映为人与人的关系。
3. 财产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1)所有制决定所有权 所有权属于上层建筑,所有制属于经济基础。 因此,所有制决定所有权。 (2)所有权反作用于所有制关系 所有权确认、维护和巩固它赖以存在的所有制 关系。 (3)存续的时间不同 所有制属于经济基础,存在于一切人类社会; 所有权属于上层建筑,只存在于阶级社会。
2.财产所有权的特征
(1)独立性 (2)绝对性 (3)排他性 (4)充分性 (5)所有权客体是物
二、财产所有权的权能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所有权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人承担的义务。
1. 占有 占有,是指权利主体对财产实际控制或管领。 (1)所有权人占有。 (2)非所有权人占有——占有财产的人不是所有权人: ①合法占有,是指占有人依照法律或合同占有他人财产
1. 占有 占有,是指权利主体对财产实际控制或管领。 (1)所有权人占有。 (2)非所有权人占有——占有财产的人不是所有权人: ①合法占有,是指占有人依照法律或合同占有他人财产
——法定占有,占有人直接依照法律占有他人财产 ——约定占有,占有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他人财产 ②非法占有,占有人没有法律或合同依据而占有他人财产 ——善意,占有人不知道或无须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2)孳息。原物产生的物或利益。 (3)没收。依照法律规定,强制将财产收归国有。 (4)添附。不同所有人的财产或劳动产品形成的不能分离的财 产。包括混合、附合、加工。因添附而形成的财产,其所有权可为 共有,也可由一方享有,另一方获得相应补偿。
(5)无主财产。所有人不明或无所有人的财产。包括埋藏物和 隐藏物、无人认领的拾得物、漂流物和走失物、无人继承的财产及 抛弃物。无主财产除抛弃物适用 先占原则确定所有权外,其余则先 交还失主,若找不到失主则按照法律规定推定为国有。
——法定占有,占有人直接依照法律占有他人财产 ——约定占有,占有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他人财产 ②非法占有,占有人没有法律或合同依据而占有他人财产 ——善意,占有人不知道或无须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恶意,占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
2. 使用
使用,是指按照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获取经济利益 或满足生活上某种需要。
▪ 财产所有人在行使其他财产所有权的同时还承担着 以下义务:
▪ 1、财产所有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
▪ 2、所有人对物的使用应符合其实际性能,其行使 所有权的方式和途径不得有违社会道德风尚
▪ 3、所有人行使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不得损害国家、 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 (二)非财产所有人的义务
▪ 主要是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不得妨碍他人 的正当地行使权利。(消极的,不作为的义务只要 非财产所有人不主动实施即可)
主要特征: ① 根据共同关系而产生 ② 共有人之间不区分份额 ③ 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各共有人对财产享有 连带权利,承担连带义务和责任。 ④共同共有关系终止,在分割共有财产时, 一般应先确定份额。
2.共有的分类2
(2)按份共有 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共有人按照 各自在财产中的份额,对财产享有权利 、承担义 务。
(1)相邻土地通行、使用关系 (2)相邻用水、排水关系 (3)相邻疆界关系 (4)相邻环境保护关系
四、财产所有权的种类
▪ 一 国家所有权 ▪ 国家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全民所有的财产享有的占
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家所有权具有 如下主要特点: ▪ 1 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具有唯一性。 ▪ 2 所有权的客体十分广泛。 ▪ 3 所有权的取得方法具有特殊性。 ▪ 4 所有权的行使具有特殊性。 ▪ 5 所有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须存在于人身之外 (2)须能为人所能支配或控制 (3)须能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经济价值) (4)须是有形财产
2. 分类
(1)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 (2)特定物与种类物 (3)主物与从物 (4)原物与孳息 (5)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6)动产与不动产
三、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所有权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人承担的义务。 (一)财产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
2. 相邻关系的内容是相邻人之间的权利和义 务
3. 相邻关系的客体是行使不动产权利时所体 现的利益
2. 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 处理相邻关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有利生产和方便生活 (2)团结互助、公平合理
此外,从司法实践来看,处理相邻关系还应 尊重历史和习惯。
3. 相邻关系的主要种类
2. 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是指所有人依照原所 有权的意志取得所有权。传来取得是取得所有权 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
⑴ 转让财产 (2) 接受继承或接受遗赠 (4)合法原因
4.3.2 财产所有权的消灭
财产所有权的消灭,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 使所有人丧失其所有权,或使所有权与所有人相 分离。
▪ 二 集体所有权
▪ 集体所有权是指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集体 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 除他人干涉的权利。集体所有权主要包括 农民集体所有权和城镇集体所有权两类。
▪ 集体所有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 1.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具有团体性,是由个 体成员所组成的集合体。
▪ 2.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是为数众多的劳动群 众集体组织,具有多元性,而不像国家所 有权那样具有主体的唯一性。
命运。处分权是所有权的核心。 (1)事实上的处分。是指财产所有权人在生产
或生活中把财产直接消耗掉; (2)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财产所有权人的
意志,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处置财产。 注意:上述前三项权利可以由所有权人行使,也
可以由所有权人交由他人行使。但是,处分权一般 只能由所有人自己行使,非所有权人行使须有法律 或合同依据。
一、 确认所有权
确认所有权,是指所有权因归属不清而发生 争执时,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 所有权。
确认所Fra Baidu bibliotek权只能向人民法院提出,并通过民事 诉讼程序解决。
确认所有权是保护所有权的一种独立方法,是 其他保护方法实施的前提。
二、请求排除妨害
请求排除妨害,是指所有人在其物遭受损害和 其所有权的行使遭受妨害,可依法请求不法侵害 人排除妨害,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排除妨 害。
▪ 是指外商投资企业的各方中外投资者依法对其财产 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 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五)混合经济财产所有权
▪ 经济体制中存在国家、集体、个人以及内资和外资、 法人和自然人的财产交叉存在于同一经济实体内的 具体情况。这就构成了所有制的交叉。
第三节 财产所有权的保护
第三章 财产所有权法 律制度
4.1 财产所有权概述
4.1.1 财产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1
民法
主体制度 物权制度 债权制度
公民 法人 财产所有权
其他物 权 合同 其他债
占有
使用 收益 处分 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1.财产所有权的概念1
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注意:上述前三项权利可以由所有权人行使,也可 以由所有权人交由他人行使。但是,处分权一般只能 由所有人自己行使,非所有权人行使须有法律或合同 依据。
三、 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一)财产所有权的取得
1. 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直接依照法律或不以原所有权的意志为依据而 取得所有权。
(1)生产。自然人或法人,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占有自然物, 是取得财产所有权最重要的方式。
▪ 二、所有权制度
▪ 【案例介绍】
▪ 王某到公园游玩,不慎将自己的照相机遗失在 公园, 管理人员拾到此物后上交给有关部门。 王某未在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前去招领处认 领自己的相机。到期后此照相机被有关部门依 法拍卖。张某在拍卖中购得此物,以后,又将 相机转送给李某。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某发现 李某所用之相机即为自己在公园中不慎遗失之 物,于是,王某要求李某将此相机返还给他。
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上的权利,其存在以占有财产为前提。
3. 收益 收益,是指权利主体在财产上取得某种经济利益。
4. 处分 处分,是指主体对财产进行处置,决定财产的命 运。处分权是所有权的核心。
(1)事实上的处分。是指财产所有权人在生产或 生活中把财产直接消耗掉;
(2)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财产所有权人的意 志,通过某种法律行为处置财产。
——恶意,占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占有是非法的 。
2. 使用
使用,是指按照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获取经济利益 或满足生活上某种需要。
使用权是直接于所有物上的权利,其存在以占有财产为前提。
3. 收益 收益,是指权利主体在财产上取得某种经济利益。 4. 处分 处分,是指主体对财产进行处置,决定财产的
财产所有权 法律关系 内容
所有权人
法定
占有 占有 合法占有 约定
非所有权
人占有 非法占有 善意
权利
恶意
使用 所有权人使用
非所有权人使用
收益 所有权人收益
非所有权人收益
处分 法律上的处分
事实上的处分
义务——不作为的义务
因此,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人的权利, 与其他物权相比,所有权是最充分的权利。
由于不动产往往相互毗邻,所有权人或使用 人在行使权利时常常会发生利益冲突,为协调相 互毗邻的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冲突,各国法律都 规定了不动产相邻关系。
所以,相邻关系实质上是对财产所有人或占 有人、使用人行使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合理 延伸和必要的限制。
相邻关系的法律特征
1. 相邻关系的主体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 人或使用人
(1)所有权转让 (2)抛弃 (3)所有权主体消灭 (4)所有物灭失 (5)强制措施等其他原因
第二节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
——人们依照所有权制度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2.1 主体
财产所有权法律关系主体,是指财产所有权法律关
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承受者。
权利主体
国家(全民财产主体)
财产所有权 法律关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