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论文

生态美学论文
生态美学论文

生态美学

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

学号20092411310055 姓名连政班级 09音乐表演二班

选题缘起:

美学课以老师微笑为前奏而开始,同样在面带微笑之中结束。美,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地印记,改变着我的日常言行举止,生活作风

和对未来美的企盼与追求。早在几年前,时任人民音乐出版社总编的祖振声先生让我撰写《音乐与环保》一书,使我有了研究与观察问题的新角度和视野。在写作这本小册子过程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生态学的书,思考了音乐与环保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论域产生了兴趣。加之,在阅读埃里克·詹奇的《自组织的宇宙观》等著作中感受到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的宇宙精神,常令我激动不已,对生态美学的发展就更为关注。在此,我把自己的相关研究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期盼更多人对此产生兴趣。

一、生态美学的研究是中外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生态学(Ecology)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提出后,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向各学科渗透,派生出生态哲学、生态人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分支。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生态社会为依托的新兴学科,它以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把握事物动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三者的内外协调为立美目标,具有跨学科的视域和相当强的应用性。国外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述,如W·赫伯恩发表于《英国分析哲学》上的论文《当代美学及自然美的遗忘》(1966)和被我国生态美学家称之为生态美学产生的标志性作品的《寂静的春天》(卡逊1962)。[1]尔后,相当数量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专著不断问世,(俄)曼科夫斯卡娅1992年发表于俄罗斯《哲学科学》中的《国外生态美学》的论文,总结了这一生态美学的发展态势,指出:“国外生态美学已取得一系列珍贵的科学成果。其地位、研究对象已经确立,概念体系已经形成,它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显示出来。[2]

我国美学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著述,其中李欣复教授的《论生态美学》一文被誉为“我国第一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生态美学学术论文”。[3]尔后,又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的生态学》等相继问世。笔者认为我国美学界这种新趋势的形成,体现了这一学科新的特质及其发展的态势。

1.理论形态的更新

生态美学的新特质不仅体现在时间上的新近,还体现在它所依托的生态学理论与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相一致,与全球进入后现代的生态社会同步,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生态美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既有生态学的特性,又有美学的内涵,既可从哲学美学的层面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深入的思考,又可从经验美学之角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探究。[4]生态美学“从工具理性世界观过渡到生态世界观,从主客二分过渡到有机整体。这可以说是具有时代意义的。”[5]这是一种超越了主体性实践论,具有主体间性的理论形态,具有与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不同的生态存在论的哲学基础。可见,生态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超越人类中心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多重审美对象与生态系统共存共生、协调发展的立美追求都具有新的特质。

2.研究成果显著

该领域近20 年在中国的研究成果除上述论著外,还有张皓《中国文艺生态研究》、袁鼎生等撰稿的《生态审美学》、王诺《欧美生态文学》、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彭锋《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陈望衡《环境美学》、曾繁仁《转型期的中国美学》、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隋丽《现代性与生态审美》,会议论文集《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环境中的美学与文学》等,译著有美国阿诺德·柏林特的《环境美学》、约·瑟帕玛的《环境之美》、卡尔松的《环境美学》、阿诺德·柏林特的《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思考》等。相关的学术论文已有400多篇,获批准的国家社科项目5项。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介绍了国外生态美学的研究,挖掘了中外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还对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理论构建等提出重要的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并在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文学批评三方面成果显著。[6]

3.研究队伍形成、研究动态活跃、学科发展进入新阶段

该学科已有逾百人的研究人员,在2005年由山东大学主办的“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中国学者已达170人。在相关研究中取得一定成果的老、中、青学者有滕守尧、鲁枢元、曾繁仁、陈望衡、彭锋、刘悦笛、张华、隋丽等30多人。

生态美学界召开了有关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和生态文学的会议10次,3次是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有国内的学者到国外参加国际研讨会,在美学界产生一定影响。

曾繁仁教授在《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产生与发展》一文中,把我国生态美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一为萌芽期(1987至2000年),二为发展期(2000至2007年),三为新的建设时期(2008年以来)。[7]目前正处于新的建设阶段,一方面该学科

对前两个阶段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另一方面,则对新阶段的学科建构进行了新的构想和展望,整体发展的态势良好。

中国音乐界同仁在本世纪初已经有一些相关论述,产生了一些影响,但从音乐美学的理论层面进行研究的不多,中国音乐美学界对生态美学的发展亦关注不够,在这种发展的思潮中没有自己强有力的声音。同时,生态美学家们对与此相关的音乐现象和音乐美学研究成果了解甚少,更无法深入其中提出创见。

二、生态美学的研究与音乐美学的发展

进入生态美学研究的新视域,对中国音乐美学的构建与发展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可以拓宽音乐美学的研究论域,并从生态美学的新角度来观察、分析音乐行为与创造成果,产生新的见解。如中外音乐文化中存在着丰富的生态意识资源,我们以当代生态文化观,对此进行分析,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纳入生态美学的研究视域,就会有新的发现。再如以生态美学的理论对原生态民间音乐、环保歌曲、器乐作品加以剖析,在作品内涵的领悟上,会更深入。从美学层面来思考中外音乐文化生态状况,也会萌发独特的观点。

其次,生态美学观对音乐工作者主体思维模式与观念的更新、人格美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生态美学应该是突破了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模式的,是以人与自然整体和谐关系为原则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8]这种主客统一的有机整体观,使主体与万物、人与生存的环境共生、共存、彼此相关、协调发展。“生态美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们生态文化观念的发展和确立健康的生存价值观。”[9]新的文化观与价值观克服了以人类为中心的偏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发展,就会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节约能源、善待万物,就不会穷奢极欲,浪费资源,进而追求生态的人格美,这“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的最终实现,是人的自由本质的最终实现,而且是使这种和谐成为恒久存在的根本保证。”[10]这种人格美具有超越类种的道德和众生平等的胸怀,不仅具有生态的意识还有生态实践、知行合一的行为。若音乐工作者能有这种宏观的视野、博大的爱心、和谐的心境、崭新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在音乐创造和理论研究上一定有新的飞跃。

再者,以生态美学观丰富音乐教育的理念,可强化音乐教育的效应。在音乐教学中,可通过具有生态美的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表演,培养青少年的生态审美观,或教师自觉地在音乐审美、立美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这可使年轻一代逐步树立生态文化观与价值观,成为具有生态人格美的新一代。此外,通过音乐美学界在生态美学研究上的成果,为中国生态美学的构建与发展亦做出贡献,使生态美学的研究超越仅在文学领域发展的局限,更具美学研究的多元化与丰富性。

三、在生态美学视域中,音乐美学相关研究的论题

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音乐美学相关研究的论题范围广泛,笔者初步设想如下:

1.生态美学元理论的研究

尽管,中外生态美学的形成与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研究成果较为显著,但作为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须完善,重要观点的确立,仍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元理论的建构亦需要众多艺术门类的学者共同参与,所以,音乐美学工作者在基本理论的研究中,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2.生态美学与音乐美学结合点的探索

以生态美学观分析音乐文化现象与创造成果,既要掌握音乐与其它艺术门类相同的共性,即文艺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把握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不同的审美、立美规律。结合点准确才能使研究更有效、更到位,才能为生态美学的总体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比如音乐听觉环境、文化环境的生态平衡,环保音乐的设计和效应,音乐立美、审美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特殊价值等,都是音乐美学研究者可以思考的较为独特的生态美学的论题。

3.以生态美学观分析、梳理中外音乐观念中的生态意识资源

无论是西方古希腊哲学家的音乐思想,还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的音乐观点,都具有生态意识的因素。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音乐的和谐中体现了宇宙万物的本原”[11],柏拉图的和谐论不仅谈到音乐与宇宙的和谐是一致的,还把灵魂的和谐与音乐的和谐相类比,视音乐为人类与宇宙和谐的体现,肯定了音乐在宇宙和谐、人类精神和谐中的作用。[12]中国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中,已关注“天”、“人”、“和”等概念,并通过阴阳五行来解释宇宙、解释音乐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种把音乐之和与宇宙之和相联系,认为最高的和谐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思想,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和的思想。”[13]先秦以降,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淮南子》、《乐记》、阮籍的《乐论》中均有所体现,《乐记》提出的:“乐者,天地之和也。”《乐论》强调的“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14]这种天、人、乐合一相和的整体观,体现了古人的生态智慧与顺应自然发展的生态观。

再以西方音乐发展中的浪漫主义思潮为例,雷毅在《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一书中明确提出浪漫主义文化意识与生态理论的关系:“这种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的思想在欧美是以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为深层生态意识提供了新的来源。”[15]唐纳德·沃斯特的《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认为:“浪漫派看待自然的方式基本上是生态学的,也就是说,它考虑的是关系、依赖和整体性……浪漫主义基本上是生物中心论。这种看法认为整个自然都是活的,凡是活的东西就有要求人类道德情感的权利。以这种浪漫主义情感看问题,那种敌对的二元论便转而朝向融合论了。而那种以人类为中心的对待自然的冷漠态度,便转化为一种对整个现有秩序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族关系的感知。”[16]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对待生态的观点与当代生态学把人类中心转化

为生物中心,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变成主客融合,与自然形成亲密的关系,超越人类道德范围,使之适用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等是相洽的。

我们以上述生态学的研究为据,结合西方音乐史专家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评价,不难把握浪漫派音乐中的生态意识。保罗·亨利·朗格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论述:“浪漫主义的自我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到世界中去,到精神与自然的宇宙中去。……它永远是在人和无限的空间关系之中看待人的……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不一样,那时人们只爱大自然的田园风味,而浪漫主义者被大自然充实起来,他把自己浸没其中,神秘地、泛神地感觉自身是和大自然混为一体的。”[17]他们从人与自然整体关系中为人类定位,视自然与人类为有机的整体,消除了二元对立,形成音乐家与自然的互动。他们从自然中获得启示、汲取灵感,进行创造,他们的音乐又回归自然系统中,既影响人类,又融入到宇宙精神中。

4.以生态美学观分析中外音乐作品与音乐家思想

生态美学的研究使中外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增加新的角度,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野玫瑰》以分节歌的形式叙述了少年强行摘取娇艳、美丽的红玫瑰,被玫瑰拒绝后,仍粗暴地摘下鲜花,尽管玫瑰花刺痛他,还是避免不了被摧残的命运。歌曲《鳟鱼》更鲜明地谴责了渔夫的阴险,表达了词曲作者对受骗小鱼的同情与观鱼者的激愤。从生态美学的层面分析这两首歌词和音乐的意味,不难感受到该曲内蕴的生态意识,展现了德奥浪漫主义对自然的崇尚,对人类为自己的私欲破坏自然生态行为的揭露。

中国古琴曲《流水》被周文中称之为:“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18]具有无限时空延伸的巨大张力。把此曲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相结合,与丰富的山水文化相联系,同样可以发现中国古琴曲中显露的生态美学的追求。

再从作曲家的美学思想分析,如贝多芬心中的自然情结,西贝柳斯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均是音乐史专家关注的问题,但以生态美学的观点去进行研究的,在国内并不多见,尚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5.以生态美学观对中国音乐文化生态进行思索

这一论题既包括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生态系统的分析,亦内含对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美学研究,还可以论述如何以生态美学观来构建、调节现有的音乐文化生态,使之形成和谐平衡的系统

蔡际洲的论文《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19]、陈蔚的专著《原生态民歌的美学探讨》[20]、王志成的论文《论中国音乐生态系统思维方式的美学思想》[21]、白玮的论文《中国音乐文化生态环境刍议》[22]等体现了我国音乐学家在这方面的探究成果。

6.如何在音乐一二度创作的立美实践中体现生态美学思想

纵观与生态意识相关的音乐创作,可分为五类:一是明确传达环保思想、生态学观点的环保歌曲。如解承强作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陈哲、陈雷词)以解救丹顶鹤

而丧生的女大学生徐秀娟的故事为据,成功地谱写了这首凄婉动人、情真意切的歌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环保歌曲的代表作。再如《地球的孩子》、《谁能不爱地球母亲》、《超载的星球》、《地球大合唱》等都属于这类作品。二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和热爱,同时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作品。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就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恩,自然的节律与人类心灵的交流,人类融合于自然怀抱中的喜悦。三是通过对当代噪声盈耳生态环境的展示,人类失调的心理环境的表现,表达出对和谐生态环境的企求与渴望。这种信息可以在具体音乐、表现主义等现代派音乐中获得。四是专门设计的环保音乐。其特点是在美妙抒情的音乐中,融入自然音响或模拟的自然音响,让繁忙、浮躁的都市人在有限的时空中,置身田野、回归自然,心态趋于平和,在与自然共谐的感受中,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如台湾制作的《森林狂想曲》就是数位专家耗时五年,采集了近百种自然音响录制的。乐曲把自然音源与民间音乐语汇融合在一起,颇具创意。瑞士班德瑞的新世纪音乐,日本神山纯一的自然音乐都是此类作品的上乘之作。[23]五是原生态的民间音乐等。

一度创作者生态美学观的形成、发展,就可以比较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创造中体现生态意识,自觉地关注生态美的题材并在此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生态美的构建出力。二度创作的表演者亦能积极地发现、挖掘一度创作中的生态美因素,予以创造性地再现,使之更鲜明突出,并在多样化的二度创造中令其更丰富多彩,给人以常演常新的审美感受,使欣赏者在美的愉悦中接受生态思想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建立积极的生态观。如张缙、何圣伦的论文《生态美: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的文化价值》就是从乐器的质材选取、演奏方式及作品内容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剖析中国器乐艺术生态美价值的研究。

[24]

7.音乐生态美创造与欣赏的本土化问题

从宏观上把此论题置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中,研究具有生态文化传统的民族审美观、本民族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制度文化、语言、风俗与音乐生态美创造的关系,从微观上深入分析民族心理结构对生态美创造与欣赏的影响,尤其是民族及地域的听觉审美习惯、趣味,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如对悲剧美、喜剧美形态趣味的不同,在音调感、节奏感、音色感、多声部感等方面的差异对创造和欣赏的影响等。

8.音乐生态美创造与欣赏的共性与个性

人类生存在同一个地球,同样面临着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因此“生态美学是一个世界性、国际性、全球性概念,它指向的是一个当代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焦虑’,共有话题。”[25]在此基础上的立美、审美创造具有共同的心理基础,具有彼此相通的共性。同时,由不同的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形成的民族性、构成不同个体诸因素形成的个性,就会形成立美、审美创造的差异性。这种共性与个性如何体现于音乐生态美的创造与欣赏中,可以作为进一步探讨的议题。

9.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传播生态美学观

一方面探究中外教育传统中的生态文化因素,如奥尔夫教学中,利用身边现有资源进行学习与训练,就体现了一种环保意识。

另一方面,在环保教育纳入中小学的音乐课程的情况下,如何把课程设计上升到生态美学的理论层面,运用美学的观点去指导教学实践,使之具有综合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亦是有许多内容可以思索的。现在已有一些中小学教师在思考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生态观,或设计生态音乐课堂等问题;还有一些大学音乐教师想把“原生态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都涉及到生态美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探索。

四、生态美学研究的难点

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涉及到一些尚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亦是众说纷纭,笔者展示于下面,可引起同仁们的思索。

1.以人为本与非人类中心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与生态美学提倡的非人类中心有无冲突?在生态美学的观点中,有人主张生态中心的观点,亦有人提出不以任何价值尺度为中心的整体和谐观。哪一种观点更科学?在生态整体平衡的关系中,人类应处于什么位置,在众生平等的情况下,人类的利益和其它物种利益矛盾时,人类应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2.古代生态意识与当代生态观

中外古代生态意识为今天生态观的建构奠定了基础,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继承与革新的关系如何?

3.生态美与自然美

生态美学的研究者一致认为生态美不同于自然美,至于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何处,看法则不尽相同。徐恒醇认为:“所谓生态美,并非自然美,因为自然美只是自然界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而生态美却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是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26]鲁枢元提出:生态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27]这样生态美的内涵就较自然美广泛得多。笔者认为自然美作为传统美学的概念,与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生态美的概念很重要的区别还在于时代、社会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人类在经历了生态危机、步入生态社会后,对自然、社会、人类精神存在状态的认知、体验不同了,具有整体协调、均衡发展、万物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观念,在美学的追求上,也以这样的观念作为指导,立美与审美的实践,超越了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立足点。进入宇宙万物和谐发展的视域。

4.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

关于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界定,中外学界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生态美学包括环境美学。如俄罗斯学者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一文在分析全球生态美学研究情况时,把环境美学的研究成果、观点也纳入生态美学的论题之中。前述曾繁仁概述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论文,亦是如此。

二是认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有区别,在研究对象、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如张华认为:“环境美学侧重于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本身的研究,而生态美学则更强调人与环境作为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性。”[28]

三是肯定环境美学的科学性,质疑生态美学的自明性。这种观点在杨华的《环境美学的谱系》一书中提及两次,[29]表达了对国内外生态美学发展的看法。

笔者认为,无论是支持生态美学的构建,还是质疑其建立学科的必要性,或是对学科的发展提出批评、建议,总之,美学研究者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和发展。本文抛砖引玉之举,也是为了让音乐美学界的同行们以自己的智慧为这方面的研究贡献力量。

[1]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曼科夫斯卡娅《国外生态美学》,由之译,《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

11期,第31—35页,第12期,第21—24页。

[3]曾繁仁《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2009年第2期,第72页。

[4]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版,第247页。

[5]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

16—17页。

[6]同[3],第72—74页。

[7]同[3],第72—73页。

[8]同[4],第4页。

[9]徐恒醇《生态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

147 页。

[10]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11]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版,第20页。

[12]同[11],第73—74页。

[1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

69页。

[1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年版,第307、418页。

[15]雷毅《深层生态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

73—74页。

[16]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1、112—113页。

[17]保罗·亨利·朗格《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0页。

[18]张鸿懿、张静蔚主编《中国名曲欣赏》,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19]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持续发展》,《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第16—22页。

[20]陈蔚《原生态民歌的美学探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王志成《论中国音乐生态系统》,《齐鲁艺苑》,2001年第3期,第41—45页。

[22]白玮《中国音乐文化生态环境刍议》,《文化学刊》,2009年第4期,第19—21页。

[23]罗小平《音乐与环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09页。

[24]张缙、何圣伦《生态美:中国器乐演奏艺术的文化价值》,《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6期。

[25]仪平策《从现代人类学视野看生态美学的民族性问题》,《社会科举

辑刊》,2005年第6期,第166页。

[26]同[9],第119页。

[27]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28]同[4],第248页。

[29]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62页。

认识美(美学论文)

认识美 中心思想:美,无处不在,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只要灵感一现,就能发现它,也许很平常、很自然、很普遍的事物,但就其作为存在来讲,就是美的。审美的人性化表明美使人成为人,人自身的劳动、活动本身就产生了美。在此,不是人规定了美,而是美规定了人,是人与美的相互生成。而作为审美来讲,研究美必然会到达一定境地,这同时又凸显出美的境界的另外一面——真善美,真、善作为美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就是美。人生活于世界上,一直以来都与自然、社会打交道,而人与自然、社会的交往实践中,本身就产生了美。并且在相处中,也体现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及人自身的美。 关键词:人的主观能动性审美解放真善美人与自然和社会 美的存在极其普遍。美存在于自然、社会及人类活动中,关键在于只要灵感显现就会发现美。而美学在学术上是作为感性学来讲的,其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也即美。因此,美学必然关联于人的感性、感官和感觉。作为感性学来讲,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它研究美、美感和艺术,关于美学的理解,还包括美的理论和艺术理论等。 关于美学,古希腊是美学产生的摇篮,而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及其问题,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希腊对于美学的论述,主要是建立在哲学思考之上,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每位先哲的观点,都对美学的发展起奠基性作用。前苏格拉底美学时期,美学可归结为宇宙论美学;而柏拉图把美的本质规定为理念,就是纯粹理念自身,是美的万物的根源,是万物的最高品质,他认为,真实的东西并不是具有真善美或者美的个别事物,而是真善美自身。他的理念高度理性化,并没有落于实际东西,从而形成抽象的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与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诗学》是诗意理性的科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美产生于大小及秩序;二,美产生于一定尺度,不能不及,也不能过。他将美的行为归结为秩序、匀称、明确,因而,美是由形式而体现的。他的观点使人的思维得到拓展,所以画家在美上就有了一席之地。 美,从哲学上分析主要与三条道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我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唯心主义思想,即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存在美,必须从主观角度出发才能发现美。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精神世界才得以独立,精神世界是由物质世界衍生出来的,由此,人的精神文化建立在物质世界条件之上,所以灿烂的人类文明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且由人制造出来的。而“实践唯物主义表明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建表明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人创造了美。”1“必须承认,实践唯物主义道路突破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困境,唯美的本源找到了新的出路。但他们三者有一个共同之处:都试图在美之外给美找一个根源。这一根源成为了美的本质,但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指出美,而是美自身之后的某种本质,是显示出美作为美自身是如何生成出来的。”2 研究美学思想,必然牵扯到什么是人的问题。宽泛的讲,人就是动物,有血有肉、有欲望等;从严格讲,人却会思考,“人与动物根本界限在于理性,理性成为人的最高尺度,并成为人思考、言说和行动的准则。凭借理性,人规定自己并规定对象;将存在作为人与动物的界限,因为存在的人是活生生的人,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生有死”3前者界限是古希腊到近代确立的界限,后者则是现代思想界限。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美主要有七种用法:用于事物自身描述、美感、良好、完美、善良、艺术、审美而审美主要是以这七种方式展开的。审美应是非功利性的活动,审美本身唯一有 1《美学》,彭富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62页 2《哲学美学导论》,彭富春,人民出版社,2005,第49-50页 3《美学》,彭富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112页

生命起源论文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班级 12统计1 学号 2012333501055 姓名潘圣闯 摘要: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一直是很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说它年轻是因为直到现在人们对此还没研究透彻,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更有利于我们未的发展。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生命 一、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创世说(神创论)和新创世说: 创世说是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人神学领域,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或者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干预产生的。19世纪以前西方流行创世说这一学说。近年来,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创世说的支持者为坚持这一非科学的观点,不得不作出新的努力使圣经与科学调和,用科学知识来证明圣经的故事,如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些“证据”来证明上帝造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这就是现代的新创世说。这一学说无论怎样修饰都是不科学的。 2.自然发生说(自生论): 认为生命可以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如腐草生萤,腐肉生蛆、白石化羊等。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随着意大利的医生雷地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人的实验的成功,这一学说失去了他的生命力。 3.生物发生说(生源论): 认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但不能解释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的来源。 4.宇宙发生说(自生论): 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此外,宇宙空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 5.化学进化说(新自生论): 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历长期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宇宙进化过程进行的。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历史时间,是整个宇宙演化的一部分。因为有比较充分的根据

国外生态美学状况

国外生态美学状况 李庆本 2013-04-07 09:28:22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武汉)2008年5 期 内容提要:国外生态美学具有自己的理论渊源、发展过程、理论形态结构和研究方法。它既与环境美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国外生态美学新范式彻底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模式,不仅注重环境的和谐、有序和规律等对人类感知有利的美学因素,也注重生态系统中的不和谐、变化、非平衡的审美因素,从而使它初步与环境美学切割开来。国外不少生态美学研究者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探讨人们对生态的审美体验。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中外对话 作者简介:李庆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3) 由于我国生态美学基本上是在国内相对封闭的学术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缺乏与国外生态美学的积极交流和对话,以至于有许多研究者对国外是否存在生态美学尚有疑问。我们了解较多的是国外的环境美学,而对于国外生态美学则所知甚少,即使有一点介绍,也仍存在着很多盲点。对于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理论、方法,特别是国外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都没有进行认真系统的总结、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国外生态美学的综合研究,了解国外生态美学的发展状况,学习和借鉴其有价值的成果,以加速和完善我国生态美学的构建。 一、国外生态美学的渊源和发展

欧洲有人将捷克学者和艺术家米洛斯拉夫?克里瓦(Miroslav Klivar)称为“生态美学”的首倡者,但由于克里瓦本人采用捷克语写作,他的研究成果并不为更多的人所知。北美许多学者更愿意将生态美学的起源追溯到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949年出版的《沙郡年记》(A Sand County Almanac)一书。在本书中,利奥波德提出了Conservation Aesthetic的概念(我国有人翻译为“环保美学”),虽然这个词不同于后来的Ecological Aesthetics(生态美学),但却包含着生态美学的主要价值观念,以至于美国生态美学家高博斯特(Paul Gobster)在1996年明确指出:“有关美学的想法——已有人将它称为‘生态美学’——大多源于奥尔多?利奥波德,这在他的《沙郡年记》中达到顶峰。”[1] 当然,国外生态美学的真正开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美国学者理查德?E?切努维斯和保罗?H?高博斯特(Richard E. Chenoweth and Paul H. Gobster, 1990)的《景观审美体验的本质和生态》(Nature and Ec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Landscape),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景观审美体验进行了实证研究。随后,高博斯特又连续发表了《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的森林美学、生物多样性、感知适应性》、《服务于森林景观管理的生态审美》、《〈森林与景观:生态、可持续性与美学〉导言》等多篇重要论文,他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外颇有影响力的生态美学家。 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美学研究在亚欧美洲许多国家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美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以下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形态结构。第一,保罗?H?高博斯特(2007)等人的《共享景观:美学与生态学有何关系》,促希?I?科瓦克斯(Zsuzsi I. Kovacs, 2006)等人的《美学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态学的》等文本,研究生态学与美学的内在关联,梳理以生态审美

关于设计美学的论文

关于设计美学的论文 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 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关键词:美 学室内设计秩序和谐整体环境 如今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 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是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为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一、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1、空间要素: 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2、美学色彩要素: 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美学装饰要素

关于生命的议论文6篇

关于生命的议论文6篇 篇一:800字_生命止步于何处? 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存在于这个世界? 我想,是母亲的爱使我诞生。换言之,我就是爱的产物。也许吧,爱造就了我的生命,让卑微的我也落足到了人间。 我又常常在幻想,人为什么会有生命?要是没了生命,人会怎么样?答案,不就在眼前吗——看着电视报道,一位少女因早恋被男友抛弃而轻生纵河而亡。 在她的眼里,生命究竟算什么? 有多少人在渴求着生命?有多少人在留恋着生命?有多少伟大的母亲在苦苦孕育着生命?生命,来之不易。一个生命的诞生,需要经过一个女人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蜕变成母亲的那一瞬间,生命才得以降临。然而,那是脆弱的。母亲却坚韧的保护着,使她成长。就像是一颗种子,冒出的嫩芽只稍轻风一吹或者轻轻一捻,就折了。但,总是有那么一个人在默默守护着,知道这颗芽抽枝撑杆,开枝散叶也不离开。 这就是生命,难得的生命。 生命是会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生死定律。生命需要经过生老病死的演变,在这个世界留下一点足迹——或许,一点痕迹都没有。 你看得见吗?毛主席的生命之魂就犹如不灭的蜡烛,在跳跃,在燃烧。 你听得见吗?生命之风就在呐喊:死,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生命在我看来,本无价值,只有去创造,去努力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然后涌出饱满的果实。 那么,生命将在何处停步? 这个问题让我思维无法扩展,因为我看到了——一株瓜苗从石缝中冒出嫩芽,却在几天后死亡。本以为就是止步了,转身却发现,不是只有这个石缝里有瓜苗。它们的勇气是多么的可敬! 是河吗?可以终结生命的湍急。 扔下一颗树种仍它随波者流,这样总不能长根了。但我又错了,因为那河流的石壁上赫然是粗壮的根在攀岩而下,已经开叶了,怪不得抬头即可见一片葱绿。这该是怎样顽强的生命力?我想我是无法得知了。

美学论文范文

美学论文范文 美学研究 之前虽是一名学艺术的学生,但是对美学的了解甚微。但是在学习了这个课程之后,对美学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 艺术是美的核心对象,是美学研究的主体。美在艺术中得到最为鲜明的体现,对艺术的研究历来是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从艺术上研究美,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是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艺术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是艺术发展、艺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那么,何为美学呢?要知道何为美学,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无处不在,秀丽的山川是美,无限的草原是美,奔腾的河流是美,辽阔的海洋是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内,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到处留下美的踪迹。 有的人认为美是观念,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感到它美。有的人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美就在于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谐及适当的批例等。认为美观念完全否认了美的客观存在,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虽然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方面来寻求美的根源,但却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忽略了人

的主观臆断和主观感受。把美仅仅归结为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要洞察美的本质,定义美的概念,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密切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从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中去探索美的本质。那么,美是什么呢?美在哪里?在于物,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既不在于物,也不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的根源深深地 隐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而人在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智慧、才能等等。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体现,美离不开人凭自己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里,一切美的形象都生动地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由于具体的,可感的,光辉的形象能激发人的情绪,可能使人产生美感,因此,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那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呢?这要从美学研究的对象说起,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这是因为美是艺术的基本特点,只有艺术和人发生的关系才主要是审美的关系。艺术不但充分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反映了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点。 因此,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只有把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才能使美学成为一门有客观标准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思想战略: (1)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不仅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指导, 更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绿色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 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后, 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态势。近二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 工业废弃物无情地排放、倾泄,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的规模和手段每一次质的飞跃, 都将伴随着这种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恶化和尖锐化表明,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繁荣”, 只能是短暂、表面的现象, 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由此可见, 绿色发展观念是人类在遭到“大自然报复”后长期反思的产物,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永续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 也是当今可供人类选择的唯一途径。

二、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绿色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内核、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客观上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首先,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表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从而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重任。“绿色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发展, 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也是最终的目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和破坏者, 同时又是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 人类又要追求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时候, 人类一方面不能凭借手中的技术和力量去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慧, 去开拓新的资源。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发展基础的时代, 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素质极大提高的时代,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 其次,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表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才是高质量的和绿色的发展, 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要积极保护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向自然索取速度”与“自然界恢复速度”的绿色平衡, 确保生态价值的增殖, 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

大学美育论文

大学美育论文 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是对人类、个体的历时性、共时性审美、创造美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它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对于文学艺术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开展美育,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和美的东西,但是往往人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美,是寻常的,又是难得的。有时,她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你面前;有时,她却需要你用心去捕捉。在生活中,美需要你去细细发现。美,可以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形体美,音乐美,自然美。美,可以美得惊天动地同时也可以美的无声无息,就看你如何理解和发现。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我在学校中找的的美。 这张照片是我在学校的湖边拍摄的。当时拍摄的情景是晚上,刚刚天黑,我独自一个人走在湖边,微闭着双眼,享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温润二舒适,这时候心情也是蛮好的。偶然向着湖那边望去,看着远方的景色看着远方的余晖,再一看湖中的倒影,忽然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舒适和平静,觉得,这一刻这一幕这的是好美的。于是拍下来了这张照片。

乍一看到这张照片可能会觉得这张照片时候会觉得根本没什么美的,甚至根本就是有点难看。在照片中只是有着单纯的湖水和建筑工地,还有这没有建设完的楼房,不搭调的东西的简简单单的搭配在一起,几乎没有任何美感可言。但是,如果身处其中就会发现其中的美。 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中,人们都在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天天想着房子,车子,票子等世俗的东西,往往忽略了最本源的美,最朴素的东西。在我们学校中,我们天天都经历着一样的东西,每天的时间表都是一样的,天天按照这一样的规律去做事情,天天忙碌,思想似乎都有一些麻木。当我走到那里的时候,享受着迎面吹过来的微风,突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一天有一天麻痹的思维也已经放松了,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舒适。在一日又一日的枯燥忙碌中,突然感觉到了舒适放松,这一刻突然觉得这个场景很美。枯燥中的一点的意外就是美,忙碌中的一点舒适就是美,万千从中一点红就是美,世俗的生活中真实就是最好的美。 美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他是从实用、功利中衍化出来的。最关键的不是美,而是审美。在大学美育课上,通过教员对什么是美、自然美,音乐美等的介绍,我逐渐具有并提高了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我对美术意义的认识,让我知道该如何正确的欣赏一部美丽的作品,更是让我有了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我认为,欣赏美术作品能够陶冶我

设计美学论文

何为新媒体艺术 互动媒体设计,顾名思义,是属于新媒体设计中的一种。又称互动多媒体、互动式多媒体。它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加入了互动功能,通过交互行为并以多种感官来呈现信息的一种崭新的媒体形式。 互动多媒体光盘能够运用丰富的媒体来呈现和表达内容,具有丰富生动的表现力。而简洁人性化的阅读界面,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地跳跃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来观看,这是传统传播工具所无法比拟的。 那么,什么是新媒体艺术设计呢?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g(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但是这些分支中,很多作品都是可以跨界或者涵盖了几个类型,而我们比较广义的理解新媒体艺术,也可以把它都归类于数码艺术,即Digital Art;或者按照另一个时髦的定义,他们大多都是Time Based Media Art,即时间成为了作品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美国的几个主要艺术博物馆都已经将Time Based Media列为了他们的常规艺术媒体类别,和绘画,雕塑,摄影等种类一样进行展品的收藏编辑和策展布置。我这里找到了古根汉美术馆自己对于Time Based Media的定义: “Contemporary artworks that include video, film, slide, audio, or computer-based technologies are referred to as time-based media works because they have duration as a dimension and unfold to the viewer over time.” 该图是一个著名的 Time Based Media的作品, 来自于Bill Viola 1996 年的视频装置作品,“The Crossing”,收于古根汉美 术馆。 这个作品的描述是 “Two-channel color video installation,with four channels of sound;10min.,57sec.”可以看出,视频,音效,动画播放的长度,屏幕/投影的大小,都是这个作品的创作元素。 很多年来,Bill Viola都在使用高清摄影机捕捉人和水的动作,有时是人穿越水帘,有时是人坠入水中,还有时是人遭到水的侵袭。他把他捕捉到的人与水的画面再用慢镜头的形式,在高清屏幕上把这一动作/过程,放大给观者看。

生命观教育论文

生命观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摘要】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观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懂得人类生命的意义,而且使学生理解只有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重视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并通过可使学生接受的多种形式的生命观教育,使学校的公共课程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与途径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而且更应该懂得珍惜和热爱生命,以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生命观教育包含:生命的演进、生命的关爱、生命的危险、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尊严等内容。我校自2009年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以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但对众多高职院校来说,生命观教育尚在起步摸索阶段。现就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可缺失 高职院校公共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育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但公共课教育还应该承担起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在许多高职院校这一内容往往是缺失的。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的缺乏,造成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出现学生轻生现象,与学校生命观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我校重视对新生开展生命观教育,加上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学生轻生现象已杜绝。 高职院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有: 1.让学生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

人类生命是地球生命的最高级形式,因为人类不仅能够改造世界,还能改造人类本身的意识形态。人的生命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这 种特殊的存在价值表现在:(1)人具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功能;(2)人类个体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2.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行为具有创造性 认识到人类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而是去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3.让学生理解生命本身的超越性价值 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纵观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超越的历史。人类既要超越其他生命体,又要超越人类自我, 只有不断超越,人类社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4.强调生命意识对行为的指导性作用 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支配的。人的个体发展,就是要懂得掌握技能和技术是谋取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只有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 才会珍惜生命,才会理解生命的超越本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正确选择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前提。当前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当缺乏。国外的学 生生命观教育,主要是对生命的理解、生命的经营、生命的思考。 相比之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任重而道远。 1.生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教育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是整个生命观教育的核心。个体生命的存在是基础,生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才 能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充分认识个体生命的重要性,才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 意义,才能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 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 2.生命的独特性与整体性教育

大学美育论文

大学美育论文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新时期大学美育的现状与出路 摘要: 美育的教育,也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欣赏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主要的学习过程就是在大学期间所接触到的大学美育教育。而对于新时期在中国的大学美育教育,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相当严峻的。那么我们现在大学美育的教育现状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关键词:美育现状出路 什么是美育 美育,我们又可以称之为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它的含义。首先,美育是一种以情来感动人的教育。一方面,美育始终不会脱离美的形象的教育,另一方面,美育又是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完成的。其次,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重点是以美启真,以美划情。最后,美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这也就是强调人的自由的思考,全面的发展和人的感觉的丰富性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美育对人的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全面实现人的丰富性。总而言之,美育的含义在于,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大学生们而言,我么即将走入社会,那么这种全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美育的形式与特征 美育具有多样性。这种美所具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指的是美育在时空上的灵活自如和在个体上显现差异的特性。就比如说,我们身边的花草,祖国的大好河山,随手拿来的一本书籍,一部充满文艺气息的电影,一幅简单的油画,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在这大千世界,无时无处不在上演着美的篇章。而在时间上,美育是有可能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随时发生和停顿的,它并不像其他比如德育和智育一样必须在正常生活工作日进行。另外,美育是会随着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以及个体所处的时间段以及所处的地点而发生变化的。就拿一部爱情小说来说,有人感受到的时爱情的忠贞,有人或许更多感受到其中追求自由的意志。还有,当你开心时,你会更多感受其中快乐的桥段,当你悲伤时,你对其中痛苦的桥段会更有感触。 美育的实现依靠的就是人与活的形象之间的情感交往。情感的感染在美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低位,一致必须把认识和道德等理性因素融入审美情感当中,它以潜移默化而不是说教或讲解的方式存在。 此外,美育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为美育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着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就比如说一部之前上映的好莱坞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当中的各种各样的精美绝伦的场景,无疑是美的最好体现,此外,那些造型奇特却又非常可爱的生物们则体现出这种美的趣味性。而大学美育在通过感性关注成全人的生命,通过情感的激发来完善我们大学生们的心理结构,通过引导体验走向自我超越,通过人文关怀来发展个性。有学者从个体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美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优化审美趣味,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培养与训练,作为一种个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于传授谋生的本领,而在于帮助人来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构建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 我国大学美育的现状

生态美学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态美学对人类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 2、主体的三种形态是(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主体存在客体对象的客体的四种基本形态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和(自我客体)。 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群落)(环境)(生态系统)。 5、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道)。 6、居住环境的基本单位是(住宅)。 7、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8、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狭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和栖居,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3.诗意的栖居——与“技术地栖居”相对,指拯救大地,摆脱对大地的征服和控制,使之回归本性,从而是人类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 三.简答题 1.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原始生态文明阶段——崇拜自然农业文明阶段——顺应自然 工业文明阶段——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推动生态文明 2.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之定律”分别是什么? 答:(1)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得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预知的。 (2)相互关联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3)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试着分析孔子主要的生态思想,并评价。 答: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认知,表达出“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孔子关于生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开发。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的主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 4.生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什么? 答:其一,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关系整体的有机联系看。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也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关系网络

大学美育论文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论 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 姓名:XXX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 姓名:XXX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风景如画,别具风格,历史悠久,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是东方园林的典范,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代园林在造园时,注重以整体为美,以期达到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古典美学在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和阐释。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古典美学审美情趣以和为美 中国古典美学自先秦到清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人民几乎是靠天吃饭,使得人们对自然、对天地都有一种敬畏的精神。这也就促使古典美学风格的形成。其间儒家、道家、释家、禅宗美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及学派,他们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以宇宙整体和谐为基础,以整体为美,以整体的和谐为美。在以和为美的思想影响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中国古代伟大的园林艺术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东方古典园林。同时,中国古典美学相比西方美学,更加注重意境的美感。道家美学认为道是浑然虚无的,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生息变化的整体。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美学产生的根源。受道家的影响,古典美学兼重虚实相生,追求若有若无的那种飘渺之美。 据典籍记载,最早的园林始于商周的囿,秦汉的苑,明清时达到创作的高峰。总的来说,看过这些园林的图片,我们会发现这些园林的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达到了中国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这一点和西方的园林有极大的区别,对比之下,中国古代园林做到了源于自然,师法自然,回到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果有仔细观察,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名字。他们

设计美学论文

设计美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设计美学的运用 学生姓名:汪XX 学号:3130106XXX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301 指导老师:邱XX老师 2016年5 月22日 设计美学论文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艺术设计的全部过程,包括设计产品、设计过程、产品消费、部门设计、设计美学历史等等。设计美学研究的使命就是探索设计的本质,并利用审美规律创造新的美的形态,推动设计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设计美学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是具体的,但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也在不断地被改变。设计美学是一种应用美学,它是把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艺术之中而产生的一种美学,这种美学消解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即设计美学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设计美学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设计,设计美的体现是一种动态过程,而其达到的是一种静态效果。 设计美是社会性劳动成果的结晶。它不依附于艺术美,因为设计的价值体现是作为实用功能美而存在的。设计美是在不断创造中体现的,不千篇一律,也不一成不变。产品的材料、结构、形式、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互为一体的设计美构成要素。 材料美要素被称之为设计美的第一要素,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品种,对材料的加工工艺技术,其性质的变化规律等,在不同条件下发挥材料特质赋予材料以美的属性。除过材质本身,对于同一件设计品来说,它表现出来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粗糙、温润等性能状态都是由于材质而决定的。 结构美要素,“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总和,它是空间里的存在,它把产品的形态从空间上分解为点、线、面、色彩、机理等简单要素,经过这些简单要素的位移、重复、变形,进行组合,构建,产生一些感觉上不同的感受以产生美。

美学论文

美学论文 09研赵辉 2010年2月

《美学》期末论文题目与要求: 1、请从下面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 1)简论黑格尔对传统美学的批判 2)论黑格尔《美学》中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3)论艺术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4)论黑格尔对艺术类型和门类的划分 2、所有参考和引用均需注明出处,期刊需注明哪一期,著作需注明作者、出版社,年代和页码。凡引用别人的话不注明出处的,视为抄袭,以零分处理; 3、论文写作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清楚;段落划分合理,句子与句子,段与段之间衔接自然。错别字超过3个,一个字扣一分,扣完为止。

论黑格尔的艺术理念与宗教和哲学的关系黑格尔认为艺术,宗教,哲学三者是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绝对精神的反应。作为绝对精神的三个阶段,艺术是最直接的低级的反映,哲学是抽象的最高阶段,而宗教则介于两者之间。宗教是对艺术的否定,哲学又否定宗教。我们可以从黑格尔对这三者的辩证关系中窥见其以理念为中心的美学基调,以及客观唯心的辩证哲学思想。 一,黑格尔对艺术,宗教,哲学之间关系的分析基点。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源于他对美的定义。而黑格尔的美学定义又基于他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理念。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整个真实世界是一个绝对理念,它是抽象的理念或逻辑概念和自然对立而统一的结果。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其美学观点,例如:客观唯心思想下黑格尔认为理念是一切美的本质;而辩证发展的观点中主要包含了,矛盾统一,发展变化,否定之否定等原理。根据矛盾统一原理,黑格尔认为美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只有自身的矛盾统一的艺术才是美的追求;根据发展变化和否定之否定的原理,黑格尔认为艺术直接显现真理,是肯定的,宗教是对艺术的否定,哲学则是对宗教的否定,是对艺术的否定之否定,只有经过了这种变化发展,精神就达到了哲学的高度。我们了解了黑格尔的哲学轮廓就不难理解他的美学概念了。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认识。”1这里的“理念”曾在黑格尔美学中反复出现。 与“概念”,“意蕴”,“神”,“绝对精神”,“普遍的力量”等是相同的意义。 朱光潜对黑格尔的评论中谈到:“存在”有三种形式,理念在逻辑的抽象阶段的那种存在只是“潜在”,“虚有”或“抽象的有”,在自然的阶段的那种存在是“自在”或“实有”,而体现于人类精神的那种存在就是“自在又自为”的。2这就是说美是心灵的,是不仅“自在”而且“自为”的。 因为艺术,宗教,哲学都是“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所以虽然形式各异,但其内容是相同的。 二,艺术与宗教与哲学的辩证关系 1黑格尔《美学》138页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这是较早涉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关系的论文,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学者对西方生态美学的了解逐渐加深,为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相关文献发表的先后为顺序,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可能存在的几种关系为理论支点,拟从如下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个学术立场。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两方面:_、从历史层面来说,以国际美学的当代发展为参照,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交织的理论地图上,清理二者各自的发展线路与发展过程;二、从理论层面而言,明确界定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各自的侧重点与特定问题,以便我们将二者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郑重说明的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等狭隘心态,一直是文学笔者努力避免的不良学术倾向。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 国际学术界公认,环境美学正式发端于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的《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该文正式发表于1966年出版的《英国分析哲学》一书,赫伯恩也因此文而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 在这篇文章里,赫伯恩试图突破分析哲学的藩篱,辨析对于艺术的审美欣赏(艺术欣赏)与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自然欣赏)之间的差异。他主要讨论了两点。第一点可以概括为“内外”之别:对于艺术欣赏,欣赏者只能在艺术对象“之外”欣赏它;但是,对于自然欣赏,观赏者可以走进自然审美环境自身“之内”一“自然审美对象从所有方向包围他”,也就是说,欣赏自然时,“我们内在于自然之中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再站在自然的对面,就像面对挂在墙上的图画那样”。从欣赏模式的角度而言,“内外”之别就是“分离”(detachment)与“融入”(involvement)之别:前者主要是艺术欣赏的模式,而后者则主要是自然欣赏的模式一观赏者与对象的相互融入或融合。在赫伯恩看来,“融入”这种欣赏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融入自然,观赏者“用一种异乎寻常而生机勃勃的方式体验他自己”。艺术欣赏与自然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