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检查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3cd7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a.png)
医疗器械检查验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检查验收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新购、更新、扩建、改建、重点设备安装等工程项目的医疗器械进行检查验收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保障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提升医疗质量,推动医疗机构的科学发展。
一、总则1.1制度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新购、更新、扩建、改建、重点设备安装等工程项目的医疗器械检查验收管理。
1.2制度目标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保障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提升医疗质量,推动医疗机构的科学发展。
二、检查验收程序2.1申请验收医疗机构在购买、更新、扩建、改建、重点设备安装等工程项目时,需提前向相关科室提出申请,包括申请表格、医疗器械资料、设备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2.2初步审查相关科室接收申请后,对申请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确定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要求。
2.3现场检查在初步审查合格后,由专业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医疗器械的数量、资料、设备安装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2.4问题整改医疗机构必须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
2.5终审验收经过问题整改后,相关科室组织终审验收,核实整改情况,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检查验收标准3.1质量标准医疗器械的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3.2安全标准医疗器械的安全标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使用过程中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3.3效果标准医疗器械的效果标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
四、检查验收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检查验收记录,包括申请表格、初步审查记录、现场检查记录、问题整改记录、终审验收记录等,确保检查验收过程的可追溯性。
五、检查验收的监督与管理相关部门应建立医疗器械检查验收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对医疗机构的检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a125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6.png)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医疗器械的验收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涉及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和使用等相关部门、人员。
三、验收标准1. 验收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医疗机构内部的技术要求等。
2. 根据医疗器械的特性,验收标准可分为功能性要求、质量要求、安全性要求、卫生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等方面。
四、验收程序1. 预验收(1)准备工作:确定验收的医疗器械名称、型号、规格、用途等信息,并向供应商提供验收的时间、地点等要求。
(2)准备验收设备和工具:确保验收设备和工具的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清洁。
2. 实地验收(1)验收前的检查:核对医疗器械的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质量许可证等相关文件与凭证,并对医疗器械进行初步查验。
(2)功能性验收:根据医疗器械的功能要求,进行功能性验收。
如实现遥控、选择程序等。
(3)质量验收: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结构、材料等,以确保其质量合格。
(4)安全性验收:测试医疗器械的安全性,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患者和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5)卫生验收:检查医疗器械的卫生条件和材料,以确保其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6)环境适应性验收:测试医疗器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确保其能在医疗机构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3. 验收报告(1)验收人员应按照规定填写详细的验收报告,包括医疗器械的基本信息、验收标准、验收结果等。
(2)验收报告需由主管部门或管理人员审核并签字确认,并留存备案。
五、应对不合格品的处理1. 不合格品的判定:若医疗器械不符合验收标准,应视情况延期验收或直接拒绝验收,同时通知供应商。
2. 延期验收:若医疗器械的不符合项可以修正并符合验收要求,可延期验收,并依据时间要求通知供应商重新进行验收。
3. 拒绝验收:若医疗器械的不符合项无法修正或修正后仍不符合验收要求,应拒绝验收,并通知供应商进一步处理。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3896b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d.png)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1. 引言1.1 目的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规范医疗器械的验收流程和操作方法,提升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医疗器械的验收管理。
1.3 术语和定义1.3.1 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或缓解疾病的设备、产品、材料或其他器械。
1.3.2 验收:指对医疗器械进行验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
1.3.3 验收人员:指进行医疗器械验收工作的相关人员。
1.4 质量管理原则在医疗器械验收过程中,本制度的执行应遵循以下质量管理原则:1.4.1 适用性:验收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4.2 公正性:验收过程应公正、客观、公平;1.4.3 准确性:验收结果应准确、可靠;1.4.4 严谨性:验收操作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验收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验收范围和要求2.1 验收范围2.1.1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2.1.2 医疗器械临床试用验收;2.1.3 医疗器械委托加工验收;2.1.4 医疗器械维修验收;2.1.5 医疗器械退货验收。
2.2 验收要求2.2.1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要求:2.2.1.1 验收内容:验收医疗器械的外观、包装、标识、说明书和配件是否符合要求;2.2.1.2 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器械知识和验收经验;2.2.1.3 验收记录:对每次进货的医疗器械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验收结果和验收日期。
2.2.2 医疗器械临床试用验收要求:2.2.2.1 验收内容:验收医疗器械在临床试用过程中的效果和安全性;2.2.2.2 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应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用的医生、护士和相关技术人员;2.2.2.3 验收记录:对每次临床试用的医疗器械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试用结果和试用期限。
2.2.3 医疗器械委托加工验收要求:2.2.3.1 验收内容:验收委托加工的医疗器械是否符合委托方需求和要求;2.2.3.2 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应包括委托加工方的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2.2.3.3 验收记录:对每次委托加工的医疗器械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验收结果和验收日期。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18969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b.png)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医疗器械验收工作,保障医疗器械的合格性和安全性,提高医疗质量,制定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所有医疗器械的验收工作。
三、责任部门1.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验收工作,并做好记录和统计;2.采购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工作,协助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完成验收。
四、验收程序1.采购验收:在医疗器械交付时,进行采购验收。
验收人员应根据医疗器械的规格、数量、质量等要求,查验医疗器械的包装、标识、有效期等情况,并与采购合同进行对比。
同时,对医疗器械进行外观和功能检查,确保其完整无损;2.取样验收:对部分医疗器械进行取样验收。
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医疗器械进行抽检,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3.签字确认: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应由验收人员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4.记录归档:对所有验收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包括验收时间、质量情况、验收人员等信息。
五、验收标准1.外观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应无明显损伤、划痕和污垢等现象,标识清晰、完整;2.功能检查:医疗器械的功能应正常,无卡滞、漏水和其他异常;3.质量检验:医疗器械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质量挂号、有效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
六、验收记录1.验收单:对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和取样验收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验收时间、地点、验收人员等信息;2.资料归档:对所有验收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七、验收结果处理1.合格处理: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可正常投入使用;2.不合格处理:对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通知供应商退换货或要求修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合格性。
八、验收追踪定期对已验收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追踪,确保其一直保持在合格状态。
九、责任追究对故意或过失造成医疗器械验收工作不合格的人员,将严格追究其责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附则1.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2.对管理制度的任何修改和补充,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e1eb5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7.png)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疗器械的验收工作,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有关医疗器械的验收工作。
三、责任主体1.医疗器械管理员: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登记和管理工作。
2.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器械的使用、保管和维护工作。
3.医疗器械使用人员:负责按照规定使用医疗器械、定期维护和保养医疗器械。
四、医疗器械验收工作流程1.采购准备:医疗器械管理员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编制医疗器械采购计划,明确品种、数量、规格要求等。
2.选择供应商:医疗器械管理员根据采购计划,选择具有合法资质和优质服务的医疗器械供应商。
3.签订合同:与供应商洽谈价格、交货期等具体事宜,签订采购合同。
4.验收医疗器械:供应商交付医疗器械后,医疗器械管理员按照采购合同的要求进行验收工作,包括技术指标、性能规格、生产日期等方面。
5.验收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员对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填写入库单,进行登记和归档。
6.验收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员对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进行退回或更换,并向供应商提出书面意见,要求整改或赔偿。
7.医疗器械管理:入库后,医疗器械管理员将医疗器械按照类别、规格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医疗器械台账和档案。
五、医疗器械的保养和维护1.使用前检查:医疗器械使用人员在使用医疗器械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医疗器械的完好性和正常性能。
2.定期维护:医疗器械使用人员需按照规定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护,包括清洗、消毒、校准等工作。
3.故障处理:当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时,需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医疗器械管理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4.记录管理: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六、医疗器械的淘汰和报废1.医疗器械管理员定期对库存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和清点,发现过期、损坏或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立即进行淘汰处理。
2.淘汰处理:医疗器械管理员对淘汰的医疗器械进行清点、记录和处理,包括销毁、退回、更换等措施。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595762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f.png)
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医疗器械进货检查验收制度1为了加强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提高鉴别能力,识别伪劣产品,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在医疗器械入库验收时,严格遵循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一、医院采购医疗器械,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进行索证。
凡证件不齐者,一律不予接洽订购。
做到不购无证货,不购无牌货,不购无把握货,建立可靠的购货途径。
二、医疗器械进入仓库时,必须认真填写“一次性医疗器械入库登记表”,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标签标识,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购进记录应包括供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购进数量、购进日期、验收结论、验收人、复核人签名等。
三、购回的医疗器械应当天办理验收入库手续,进库及出库不得同时进行。
需冷藏检验试剂应优先安排清点验收,然后立即放入冰箱。
四、大包装的医疗器械进入验收区时,先将其外面清洁,在脱外包装同时进行初步清点。
五、根据采购计划、进货发票或送货单,对产品名称、生产厂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日期等逐项核对、清点。
如有不相符或破损应及时做好记录,查明原因。
六、医疗器械验收,必须由库管人员与送货人共同进行,逐箱验货到最小包装。
如发现原箱短少,由验收者及送货人核实并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七、外包装检查:包装、密封等是否牢固;外包装上的中文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注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准文号、规格型号、批号(编号)、生产日期(灭菌日期)、有效期等是否清晰齐全;有关特定储运图示及使用的包装标志是否清晰。
不合格的,不予验收入库。
内包装检查:医疗器械内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污染、无变形、封口应严密,如有铅封轧印必须清楚。
不合格的,不予验收入库。
八、验收完毕,在合格医疗器械的进货单上签名,将产品次序摆放到货架上,并及时电脑入账。
医疗器械验收、收货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收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0cbea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4.png)
医疗器械验收、收货管理制度范本一:医疗器械验收一、验收目的及范围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医疗器械的验收流程,确保所有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所有医疗器械。
二、验收责任部门及人员2.1 验收责任部门验收工作由采购部门负责。
2.2 验收责任人员验收工作由采购部门指定的验收人员负责。
三、验收流程及方法3.1 验收准备3.1.1 验收人员提前做好验收的准备工作。
3.1.2 准备验收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具。
3.1.3 向供应商确认验收时间和地点。
3.2 验收内容3.2.1 验收医疗器械的外观质量。
3.2.2 验收医疗器械的功能性能。
3.2.3 验收医疗器械的标识符合相关标准。
3.3 验收方法3.3.1 目视检查:对医疗器械的外观进行目视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破损、变形等问题。
3.3.2 测量检查:使用测量仪器对医疗器械的功能性能进行测量。
3.3.3 抽样检验:根据一定的抽样原则和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抽样检验。
3.3.4 文件审核:审核医疗器械的标识信息、产品合格证等文件是否齐全。
四、验收标准4.1 外观质量:医疗器械的外观应无破损、变形等问题。
4.2 功能性能:医疗器械的功能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
4.3 标识要求:医疗器械的标识信息应清晰、完整,标识内容应符合相关标准。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医疗器械: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缓解疾病或改善人体结构或功能的产品、器械、设备或其他物品,包括附属产品、评估产品和使用于某种诊断或治疗目标的计算机软件。
2. 质量标准:指规定医疗器械外观、功能、性能、使用寿命等各项要求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3. 供应商:指向公司提供医疗器械的相关企业或个人。
范本二:收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及适用范围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公司的收货管理流程,确保所有收到的货物能够及时、准确地进入库存系统。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收货环节,包括原材料、成品等各类货物的收货。
医疗器械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安装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b75c51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5.png)
医疗器械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疗器械安装验收活动,确保医疗器械在医院正常运行、安全可靠、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医疗器械的安装验收工作。
三、安装准备工作1.安装申请:各科室需要安装新的医疗器械时,应向医院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包含器械名称、型号、数量、用途、安装地方、责任人等信息。
2.安装方案:医院管理部门将收到的申请进行评估,并编制相应的安装方案,认真说明安装的流程、时间要求、所需人员及责任分工等。
3.计划布置:安装方案经批准后,医院管理部门将与相关科室协商时间布置,并告知相关科室需供应搭配的事项,如场合清理、电力供应等。
4.器械购买:医院管理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医疗器械的购买谈判,确保所购买的器械符合标准,并供应法定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四、安装验收流程1.现场准备:在安装前,施工人员应对安装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并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2.安装操作:依照安装方案,施工人员进行医疗器械的安装工作,严格依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装质量。
3.安全测试: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应进行安全测试,包含电气安全、气密性测试、医用气体连接等,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运行。
4.功能验证:安装验收人员应对医疗器械的各项功能进行验证,确保其性能符合规定标准。
5.文件记录:安装验收人员应填写安装验收记录单,包含器械的基本信息、安装情况、测试结果等,并与施工人员进行确认签字。
6.安装验收报告:安装验收人员依据实际情况,编制安装验收报告,包含器械的安装情况、性能验证结果、存在问题及处理看法等,并将报告提交给医院管理部门。
7.签收与保修:医院管理部门接收安装验收报告后,进行核实,并通知科室负责人进行验收签字。
对于符合要求的器械,医院将与供应商签订保修协议。
五、安装验收质量要求1.安全性:医疗器械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且能够保证用户在正常使用时不造成损害。
2.可靠性:医疗器械的安装应能够确保其正常运行,不显现故障或停工现象,对患者的诊疗工作不造成影响。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模板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62af6b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1.png)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与安全,规范医疗器械的验收流程,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医疗器械的验收工作。
三、责任部门1.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验收标准及流程。
2. 采购部门负责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采购。
3. 使用部门负责验收后的最终确认。
四、验收流程1. 准备阶段:采购部门在采购前应与供应商确认产品规格、性能、质量标准等,并准备相应的验收文件。
2. 到货检查:医疗器械到货后,由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进行初步检查,包括外包装、数量、型号等。
3. 质量检验:对医疗器械进行性能、安全性、无菌状态等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 文件审核:核对随货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明、注册证、保修卡等,确保文件齐全且有效。
5. 功能测试: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对医疗器械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作。
6. 验收记录:完成上述步骤后,填写验收记录表,记录验收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五、验收标准1. 医疗器械应具备国家药监局颁发的注册证。
2. 产品包装应完好无损,标识清晰,包含必要的产品信息。
3. 产品应符合医疗、卫生和安全标准。
4. 随货文件应齐全,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说明书、合格证明、保修卡等。
六、问题处理1. 如验收中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验收流程,并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
2. 对于不合格产品,应按照医疗机构的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七、培训与指导1.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医疗器械验收培训。
2. 确保所有参与验收的人员熟悉验收流程和标准。
八、监督与改进1.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验收流程进行监督和审查。
2. 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验收流程。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所有。
3. 本制度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确保其符合具体医疗机构的需要。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0e50e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9.png)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1. 引言医疗器械验收是医疗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可靠和有效性。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验收工作,提高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而制定的。
2. 验收流程医疗器械验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2.1 采购计划编制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制医疗器械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的种类、数量、规格等要求,并提交给采购部门。
2.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的采购计划,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评估。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
2.3 询价和比较采购部门向多家供应商询价,比较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和产品质量等因素,选择最适合医疗机构需求的供应商。
2.4 合同签订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后,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医疗器械的型号、数量、价格、交付日期等条款。
2.5 医疗器械验收在医疗器械交付到医疗机构之后,验收人员按照医疗器械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标志标签检查等环节。
2.6 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及时将医疗器械的验收情况记录在验收记录表中,包括医疗器械型号、数量、验收结果等信息。
3. 责任与权限3.1 采购部门负责编制医疗器械采购计划,并选择、评估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3.2 验收人员负责医疗器械的实际验收工作,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等。
3.3 相关部门协助采购部门和验收人员完成医疗器械验收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4. 监督与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器械验收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医疗器械验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发现问题和不合格项应及时纠正和处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医疗器械验收工作的质量水平。
5. 其他事项5.1 变更管理在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如有需要变更的情况,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变更管理,确保变更过程的可控性和合规性。
5.2 文件管理医疗机构应对医疗器械验收相关的文档进行妥善管理,包括编制、审查、批准、发布和存档等环节,确保文档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医疗器械采购验收管理制
![医疗器械采购验收管理制](https://img.taocdn.com/s3/m/3a72198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f.png)
医疗器械采购验收管理制验收、储存、养护:1.负责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及销后退回的医疗器械逐批进行检查验收。
2.验收保管员凭入库凭证(合同、运单、有关证明文件等)对入库医疗器械逐批按《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3.规范填写入库验收记录,做到字迹清楚、内容真实、项目齐全、批号数量准确,并签名负责,按规定保存备查。
医疗器械的验收记录应真实完整。
验收记录应有:到货与验收日期、名称、数量、生产单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验收人员等。
一、医疗器械的采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
二、采购人员须经培训合格上岗。
三、采购业务:(一)采购医疗器械应选择具有法定资格的供货单位。
(二)进口医疗器械必须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复印件。
以上批准文件应加盖有供方单位的原印章。
(三)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注重医疗器械采购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做到质量优、费用省、供应及时,结构合理。
(四)签订医疗器械购销合同应明确以下质量条款:1、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2、附产品合格证;3、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4、购入进口产品时,供应方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按本公司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执行。
购进医疗器械要有合法票据,购进医疗器械必须建立完整的医疗器械购进记录。
购进记录必须记载:购货日期、供货单位、购进数量、单价、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质量情况、经办人等。
医疗器械购进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
四、每年年底对供货单位的质量进行评估,并保留评估记录。
质量验收的管理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二、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_文档下载三、医疗器械验收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daad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c.png)
医疗器械进货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确保所购进的医疗器械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医疗器械的进货验收工作。
三、职责分工1、采购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并确保采购渠道合法、供应商资质齐全。
2、质量验收部门负责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进行质量验收。
3、仓库保管人员负责对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进行入库存储和保管。
四、采购环节1、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采购流程,选择合法的医疗器械供应商。
2、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包括《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注册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3、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五、验收要求1、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医疗器械的质量标准和验收程序。
2、验收应在规定的验收场所进行,场所应具备与验收医疗器械相适应的条件,如照明、清洁等。
3、验收时应按照医疗器械的法定标准、合同约定的质量条款以及采购凭证,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进行逐批验收。
六、验收内容1、医疗器械的外观检查检查医疗器械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污染、变形等情况。
标签和说明书是否清晰、完整,内容是否与注册证相符。
医疗器械的外观是否清洁、无瑕疵,标识是否清晰、准确。
2、医疗器械的规格型号检查核对购进的医疗器械规格型号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
检查医疗器械的配置、附件是否齐全。
3、医疗器械的有效期检查检查医疗器械是否在有效期内,对于近效期的医疗器械应特别关注,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4、医疗器械的性能检查对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的医疗器械,应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如血糖仪、血压计等,应进行准确性测试。
七、验收记录1、验收人员应如实填写验收记录,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供货单位、数量、单价、到货日期、验收日期、验收结论等内容。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5955a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e.png)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1. 背景简介医疗器械是指由医疗机构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人体疾病的设备、仪器、器具、材料和其他相关物品。
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是确保医疗机构采购的器械质量符合规范,以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和患者的安全利益。
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工作,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以作为参考和指导。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医疗机构采购的器械质量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2 原则•安全和有效性原则:医疗器械必须符合安全和有效性的要求。
•法律法规原则: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标准要求原则: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透明和公正原则: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的过程必须透明和公正,确保公正的评估和决策。
3. 质量验收工作流程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采购需求确认在进行医疗器械采购前,医疗机构需要对需要采购的器械进行需求确认,包括品种、规格、数量等,并编制相关的采购计划。
3.2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医疗机构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供应商具备必要的资质和能力,以确保所采购的器械质量可靠。
3.3 功能和性能评价医疗机构在接收到医疗器械后,需要进行功能和性能评价,验证器械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4 安全和环境标准评估医疗机构需要在验收过程中对医疗器械的安全和环境标准进行评估,确保器械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境标准要求。
3.5 检查和检验医疗器械质量验收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进行检查和检验,对器械进行外观和性能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器械的完好和可靠性。
3.6 验收和记录医疗机构在完成上述各个步骤后,根据验收结果进行决策,验收合格的器械可以进行入库和使用,验收不合格的器械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4. 质量验收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分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需求的确认、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等工作。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b77e7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c.png)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购进的医疗器械符合质量要求,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本企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购进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工作。
三、职责分工1、质量验收员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工作。
2、采购部门负责与供货单位沟通协调,提供验收所需的相关资料。
四、验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2、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产品标准、产品技术要求等。
3、本企业制定的医疗器械质量验收标准和操作规程。
五、验收程序1、收货采购部门购进医疗器械后,通知仓库收货人员进行收货。
收货人员应核对医疗器械的运输方式、到货温度、数量、规格、型号等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并检查运输过程中的包装是否完好。
对不符合收货要求的医疗器械,应予以拒收,并及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货单位协商处理。
2、验收准备质量验收员在验收前应熟悉医疗器械的相关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
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尺子、温度计、放大镜等。
3、外观检查检查医疗器械的包装是否完好,标签、说明书是否清晰、完整。
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是否有破损、变形、生锈、污渍等情况。
4、规格型号检查核对医疗器械的规格、型号是否与采购订单和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一致。
5、性能检查对于需要进行性能检查的医疗器械,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如对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准确性检查,对血糖仪进行重复性检查等。
6、标签说明书检查检查标签和说明书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标签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名称、注册证号或备案凭证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说明书应包括产品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等内容。
7、验收记录质量验收员应如实记录验收情况,包括验收日期、医疗器械名称、规格型号、注册证号或备案凭证号、生产企业名称、供货单位名称、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不合格数量、验收结论、验收人员签名等。
验收记录应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 2 年,无有效期的保存不少于5 年。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30b2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b.png)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医院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和管理流程,保证器械的质量和有效性,以及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问题。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及质量管理工作。
二、验收标准1. 医疗器械的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参照国家或行业标准。
2. 医疗器械的质量检验应以技术特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主要依据。
3. 医疗器械的合格证明文件、操作说明书、质量标志等应齐全清晰。
4. 医疗器械的包装应完好无损,无污染、变形或破损。
5. 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关资质和认证,并对其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三、验收程序1. 采购部门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需求进行医疗器械的选型、招标和供应商的评估。
2. 委托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供货商进行评估。
3. 采购人员应在开箱前对医疗器械的包装进行检查,确认包装是否完好。
4. 开箱验收时,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5. 检查医疗器械的合格证明文件、操作说明书、质量标志等是否齐全。
6. 对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7. 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包括电气安全、辐射安全、材料安全等。
8. 检查医疗器械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9. 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应贴上验收标签,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
10. 对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与供货商联系,要求其进行整改或退换货。
四、质量管理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2. 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验和维修,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的稳定。
3. 建立医疗器械使用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使用中的问题。
4. 建立医疗器械使用培训制度,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和操作器械。
5. 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
6. 建立医疗器械召回机制,及时召回存在问题的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范本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516a48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医疗器械采购、验收、储存、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疗器械验收工作应遵循“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验收人员及职责第四条验收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 了解医疗器械的相关法律法规;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第五条验收人员的职责:1. 负责医疗器械的验收工作;2. 对验收过程进行记录;3.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领导;4. 参与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三章验收程序第六条医疗器械采购前,采购部门应审核供应商资质,确保其具备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许可证。
第七条医疗器械到货后,验收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验收。
第八条验收内容:1. 检查医疗器械的包装、标识、标签是否符合要求;2. 检查医疗器械的外观、结构、性能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和相关规定;3. 检查医疗器械的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号等信息;4. 检查医疗器械的检验报告、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第九条验收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退货或更换。
第十条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应填写验收记录,并办理入库手续。
第四章验收记录及档案管理第十一条验收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 验收日期;2. 验收人员;3. 供应商名称;4.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5. 包装、标识、标签检查情况;6. 外观、结构、性能检查情况;7. 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号等信息;8. 检验报告、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文件;9. 验收结果。
第十二条验收记录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医疗器械有效期的5年。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医疗器械验收登记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登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c46880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e.png)
医疗器械验收登记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规范医疗器械的验收登记工作,提升医院的器械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特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医疗器械的验收登记工作。
3.验收登记工作由本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各科室、医疗技术人员及仓库管理人员应乐观搭配。
二、责任与义务1.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订立验收标准、制度宣传和培训、引导验收过程、记录登记情况等。
2.各科室负责分管的医疗器械的验收工作,确保依照要求做好验收工作。
3.医疗技术人员负责帮助科室负责人进行实地验收、填写相关资料,并按要求及时上报医疗器械管理部门。
4.仓库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合格的医疗器械的入库工作,并负责保管、维护和修理、清洁、报废等后续工作。
三、验收标准1.医疗器械的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2.医疗器械的功能应完好,无缺损、污渍等影响使用的不良情况。
3.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能应符合要求,无裂纹、变形、破损等可能导致事故的存在。
4.医疗器械的包装应完好,无损坏、开封或封签损毁的情况。
5.医疗器械的使用说明书、检验报告等配套文件齐全,并与实际验收内容相全都。
四、验收程序1.科室申请验收。
科室负责人填写《医疗器械验收申请表》,并附上相关资料(如购买合同、检验报告等)。
2.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审核。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对申请表和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符合验收标准。
3.实地验收。
医疗技术人员依据验收标准,对申请的医疗器械进行实地验收,填写《医疗器械验收记录表》。
4.验收报告。
医疗技术人员将填写好的验收记录表报送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并提出验收看法。
5.验收结论。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依据实地验收情况,审核验收报告,做出验收结论并记录。
6.登记备案。
医疗器械管理部门依据验收结论,对合格的医疗器械进行登记备案,并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和仓库管理人员。
五、验收结果处理1.合格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将对其进行登记备案,并通知仓库管理人员进行入库操作。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bbb4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8.png)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背景医疗机构为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在器械采购和验收阶段制定本管理制度,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对所有进口和国产医疗器械的采购和验收过程。
三、责任和职责1.院长负责制定和审查医疗器械的采购和验收计划,并确保采购预算的合理性;2.采购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工作,确保采购程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3.技术科负责医疗器械的技术评估和验收,确保医疗器械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4.器械科负责医疗器械的管理和储存,保证器械的完好性和安全性;5.科室负责根据临床需要提出医疗器械采购申请,并参与器械的验收工作。
四、采购程序1.院长根据临床需要和采购预算制定医疗器械采购计划;2.采购部门负责呈报采购计划并开始医疗器械的招标;3.采购部门负责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发布,并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4.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协商价格、货期等具体细节,并达成合同;5.采购部门和科室负责对医疗器械进行现场考察,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器械符合招标要求;6.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并进行付款。
五、验收程序1.技术科负责医疗器械的技术评估和验收工作;2.技术科根据医疗器械的技术规格和要求,组织人员对器械进行验收;3.技术科通过现场查看、试用等方式,对器械的外观、功能、性能等进行检查和测试;4.技术科负责填写验收报告,明确医疗器械的质量状况和验收结论;5.验收报告需经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为后续使用的依据。
六、回溯与追溯当医疗器械出现问题或召回时,医疗机构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时对相关批次医疗器械进行回溯和追溯,并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安全通知和处理。
七、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医疗器械的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的认识和使用能力;同时,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护人员的医疗器械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96234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7.png)
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工作。
2. 验收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采购的医疗器械,无论是直接购买还是租赁。
3. 验收流程3.1 出库验收3.1.1 出库前准备查看采购合同、验收单等文件,确保与实际出库的器械一致。
检查器械包装完好,外包装无破损。
3.1.2 出库验收查看器械标识和说明书是否完整,无缺损或涂改。
检查外观质量,无明显污染或损伤。
根据器械类型和规格,进行功能验收。
3.2 进库验收3.2.1 进库准备对比出库时的清单和实际进库的器械,确保一致。
确认器械包装完好,无破损或污染。
3.2.2 进库验收验收人员检查器械标识和说明书是否完整。
检查器械外观质量,无明显污染或损伤。
根据器械类型和规格,进行功能验收。
将验收结果录入质量管理系统。
4. 验收标准器械标识和说明书完整无缺损。
器械外观无明显污染或损伤。
器械功能正常,符合规格和性能要求。
器械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5. 异常处理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验收人员应立即停止验收,并及时向上级汇报,由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6. 验收记录和报告每次验收都应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验收时间、地点、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验收报告应及时完成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
7. 审核和评估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对验收工作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验收流程的有效性和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8. 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器械质量验收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9. 修订和废止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器械质量验收流程,应及时进行修订或废止,并重新制定最新的管理制度。
以上为医疗器械质量验收管理制度的要点,对于质量验收工作的规范和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医疗机构应全面执行本制度,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A Unit2 School life单元测试卷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把好入库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关,保证购进产品数量准确、质量合格,防止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产品入库销售,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购进和销后退回医疗器械产品的验收。
三、职责:医疗器械产品验收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四、内容:
1.验收员凭购进部开具的产品验收通知单,依照产品的法定质量标准、购进合同或质量保证协议书所规定的质量条款、送货凭证等,对购进医疗器械和销后退回医疗器械产品进行逐批验收。
2.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验收包括产品的外观检查和说明书、标签、包装标识及合格证明的检查。
3.验收应在待验区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货到后24小时内)。
4.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贵重产品应逐件取样)。
验收完毕后尽量恢复原装。
5.验收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必须有其《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检验报告书》、该医疗器械的说明书、质量标准、海关批准的进口手续。
上述复印件应加盖供货单位质管部门的原印章。
6.医疗器械产品验收必须有验收记录。
验收记录必须做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填写规范、准确无误。
并按规定期限保存。
7.验收员对购进手续不清或资料不全的医疗器械产品,不得验收入库。
8.验收中发现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时,应严格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产品的管理制度》执行。
9. 验收中发现质量有疑问的医疗器械产品时,应及时通知质管部复查处理。
10. 验收结束后,验收员应按规定与仓库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
五、相关记录
1 产品验收通知单
2 验收记录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