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变化教案

合集下载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教案——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于变局中开新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教案——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于变局中开新局。

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本部分为第一至第五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

3. 培养学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在变局中开新局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概述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定义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点第二章: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1. 识别大变局中的“变”2. 认识大变局中的“不变”第三章:准确识变的重要性1. 准确识变的意义2. 提高准确识变能力的途径第四章:科学应变的方法与策略1. 科学应变的基本原则2. 科学应变的策略与方法第五章:在变局中开新局1. 变局中开新局的含义2. 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特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的方法与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教案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相关书籍。

2. 课件:教案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实例分析等。

3. 网络资源: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相关报道和分析文章。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2课时第三章:1课时第四章:2课时第五章: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强调学生在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六、第六章: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1. 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 探讨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对各国的冲击和机遇七、第七章: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1. 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历史与现状2. 分析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及其影响八、第八章: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1. 探讨科技创新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2. 分析产业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九、第九章:人口结构与社会变迁1. 了解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2. 探讨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的影响十、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分析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 探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挑战十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人口结构与社会变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内容。

掌握世界地理格局变化的教件教案:地理演变教案

掌握世界地理格局变化的教件教案:地理演变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地理格局的变化、演变和生态问题;2.掌握世界地理分布、人口、城市化、交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4.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境意识。

教学内容一、地球的形状及其运动二、世界地理与自然地理环境1.大洋洲扰动2.中国东部陆壳上隆升研究三、世界地理与人类生存环境1.世界人口变迁及其趋势2.城市化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四、世界地理与文化1.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文化形成和传播2.地理环境对文化传统的影响3.人类活动对地球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地球的形状及其运动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公转等基本知识,并进行相关实验,呈现出地球的形状和自转的效果。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形状对气候、生态以及人类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对比演示,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运动的原理、周期和特点。

并结合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质和地形环境下的各种特征,从而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动态变化和特点。

二、世界地理与自然地理环境1.大洋洲扰动通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了解大洋洲板块的扰动、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和防范措施。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气候和生态考察、在野外寻找菌群、经历山区露营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生命力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2.中国东部陆壳上隆升研究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实地考察等手段,讲授东部陆壳上隆升的特点和地形变化,借助教学工具和实时数据,模拟实验了解隆升的过程和机理。

让同学们了解隆升对海洋生态和生态保护的影响,并帮助学生发现、探究,从而学到自然科学知识的本质和方法。

三、世界地理与人类生存环境1.世界人口变迁及其趋势通过实地考察、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和结构,分析出人口变化与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协调关系。

2.城市化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现场观察等手段,呈现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城市环境的保护问题。

2024版年度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

2024版年度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目录CONTENCT •课程引入•冷战后世界格局概述•典型国家与地区分析•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探讨•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动对国际关系影响•冷战后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及实践01课程引入回顾冷战时期冷战的起源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

冷战的表现北约与华约的建立,军备竞赛,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冷战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紧张局势,以及核武器的扩散和使用威胁。

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的变化国际关系的调整冷战结束与世界格局变化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也在经济、技术等方面逐渐崛起。

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更加复杂,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的作用日益重要。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80%80%100%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掌握分析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包括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大国的对外政策、地区冲突与合作、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趋势等。

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02冷战后世界格局概述一超多强局面形成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其他国家如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也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逐渐崛起,形成多个强势力量。

一超多强的局面使得国际舞台上的力量对比更加平衡,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提高。

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组织在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相互促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趋势010203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涉及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竞争推动了各国不断发展和进步。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历史教案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历史教案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历史教案第一章:冷战结束与两极格局的终结1.1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1.2 两极格局的终结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1.3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第二章: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2.1 美国在冷战后的全球战略目标2.2 美国推动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2.3 美国在冷战后的军事扩张与介入第三章:俄罗斯联邦的转型与发展3.1 俄罗斯联邦成立及其面临的挑战3.2 俄罗斯政治体制的转型3.3 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第四章:欧盟的扩大与一体化进程4.1 冷战后欧盟的扩展历程4.2 欧盟一体化的主要领域与政策4.3 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五章:中国改革开放与崛起5.1 冷战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5.2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5.3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第六章:日本崛起与东亚格局变化6.1 日本在冷战后的经济发展6.2 日本的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6.3 东亚地区的合作与竞争第七章:印度的崛起与南亚格局7.1 印度在冷战后的政治与经济改革7.2 印度的外交政策与地区战略7.3 南亚地区的冲突与稳定第八章: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和解8.1 中东地区的主要冲突及其原因8.2 国际社会对中东冲突的干预与调解8.3 中东和平进程的挑战与前景第九章:冷战后的拉美政治经济格局9.1 拉美国家的政治变革与民主化9.2 拉美经济的发展与问题9.3 拉美地区与全球化的关系第十章:冷战后的非洲格局10.1 非洲国家的独立与政治发展10.2 非洲的经济改革与可持续发展10.3 非洲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第十一章: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影响11.1 全球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11.2 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中的作用11.3 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第十二章:国际组织的角色与功能12.1 联合国在冷战后的作用与挑战12.2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发展与作用12.3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影响与挑战第十三章:网络安全与信息时代13.1 网络安全问题的兴起与国际应对13.2 信息时代对国际政治的影响13.3 社交媒体与公民参与的国际影响第十四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4.1 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14.2 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14.3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与实践第十五章:文化交融与文明冲突15.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15.2 文明冲突理论的提出与争议15.3 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的平衡重点和难点解析1. 冷战结束与两极格局的终结:理解冷战结束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两极格局终结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二、教材分析本课所授内容属于新航路开辟的深远影响,教材编排上包括三个子目:第一子目是“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第二子目是“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第三子目是“早期殖民扩张”。

这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它们所展示的内容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全球海路大通并由此引发的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人种、物种的迁徙与交流,以及商品的全球流动与交换,使全球建立了初步联系,也影响到中国的发展;随着这些联系的日益紧密,人类在经济、社会、地理、环境等方面也发生了全方位变化,从而导致世界文明格局发生演变并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三、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商品流通、殖民扩张的概况,理解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认识殖民扩张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2、通过时空定位和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时空线索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史料、史实的分析,认识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明确当今中国在全球化发展中所做的贡献,树立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多方面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导致世界整体格局发生变化并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材料研习法、合作学习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带领学生简单回顾上节课,引入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物——哥伦布,提出美国人为了纪念他特意设立了哥伦布日,然后用幻灯片呈现以下材料“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美国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

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形势政策世界变革动荡持续演进教案

形势政策世界变革动荡持续演进教案

形势政策世界变革动荡持续演进教案教案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形势政策世界变革动荡持续演进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当前世界形势的变革动荡和持续演进,认识到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平衡和利益冲突是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以及这些因素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国际关系问题。

二、教学内容介绍当前世界形势的变革动荡和持续演进,包括全球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议题。

分析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平衡和利益冲突,以及这些因素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探讨不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以及这些因素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介绍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如中美关系、中东局势等。

三、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当前世界形势的变革动荡和持续演进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讲解内容:通过讲解和分析当前世界形势的变革动荡和持续演进,让学生了解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平衡和利益冲突是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同时,介绍不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以及这些因素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如中美关系、中东局势等。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国际关系问题,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课堂互动: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复习。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

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he evolution of contempo rary world pattern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1课经济全球化趋向【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经济全球花趋向出现的时间、主要表现、当今、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能力与方法:列举社会生活实例,认识特点;分析原因和影响,学习全面、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通过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正确理解独立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合作的关系,树立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形成的原因和突出表现。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确理解“一把双刃剑”。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知道我国加入了哪些经济组织吗?(过度)1991年10月,我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xx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xx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标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学习新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局面已初步形成。

一、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1、出现时间:提问: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2、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说一说: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经济全球化景象?3、思考:形成原因?①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的社会环境;②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根本原因)③市场经济席卷全球;④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全球环境变化与世界格局教案

全球环境变化与世界格局教案

全球环境变化与世界格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2.掌握全球环境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3.学会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二、教学内容1.全球环境变化的现状(1)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天气异常现象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2)水资源问题:全球水资源的紧缺和污染持续加剧,水危机成为世界难以回避的问题;(3)生物多样性问题: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已有1/8的鸟类、1/4的哺乳动物、1/3的鱼类受到威胁;(4)光污染和环境噪声:全球光污染和环境噪声越来越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

2.全球环境变化的原因(1)人类活动:工业、农业、交通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森林砍伐等环境问题;(2)地球自身变化:太阳辐射、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3)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也会加剧环境问题。

3.全球环境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1)能源危机:能源的不断消耗和日益紧缺,可能引起全球经济危机;(2)区域紧张局势: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区域之间的冲突不断增加;(3)社会危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逐渐增加,引起社会不稳定;(4)贫富差距:全球环境变化加剧贫富差距,加剧社会不公。

4.制定环境保护政策(1)加大环保投入: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工程投入,督促企业加强环境保护;(2)鼓励绿色生产: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减少污染;(3)提高环保意识:政府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4)推动环保科技:政府应该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促进绿色发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全球环境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思维导图: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和表达;3.组织辩论:组织辩论,分析和探讨全球环境变化对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全球环境变化现状,全球环境变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政策;2.教学难点:生活中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与整个世界格局的联系。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内容主旨】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和商品的全球性流动,这些变化不仅促使全球联系得以初步建立,还给世界各区域文明带来不同影响,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

【教学目标】了解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理解新航路开辟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带来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联系;理解新航路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给东、西方社会带来的不同影响。

由此,学生能够从多角度体会新航路的开辟所带来的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点难点】重点:商品的世界性流动难点: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教学过程】环节一:展示P39前言“15世纪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的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比较区别是什么?是什么事件带来这一变化?设计意图:用地图和问题把学生带入教学情景,从而为讲授新课内容做准备。

环节二:展示地图,结合教材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材料的运用,锻炼学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环节三:展示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贸易图并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分析全球贸易网络有什么变化?梳理新兴的贸易网络运转的基本情况设计意图:通过地图,从空间范围上呈现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全球航路的开辟,促进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环节四:展示地图结合教材图文材料,让学生归纳欧洲主要国家的殖民扩张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从空间上让学生了解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概况。

环节五:展示p42两则“史料阅读”,小组讨论,问题探究:如何看待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六:学生阅读课题及三个子目的标题,回答全球航路开辟这一划时代的事件,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呢?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标题和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高中历史教案:二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高中历史教案:二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高中历史教案:二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二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前言: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也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对参与国家和民族产生深远影响,而且重塑了世界格局。

本教案将围绕二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展开讲解,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一、二战爆发及其影响1.二战爆发的原因及战争过程(含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日本突袭珍珠港等事件)。

2.介绍盟军与轴心势力两个对立阵营。

3.探讨二战对参与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造成的巨大冲击。

4.分析二战期间各国科技水平提高带来的军事优势。

二、世界格局重塑1.中东地区在二战后重新划分。

a.介绍巴勒斯坦问题及以色列建立。

b.探讨英国在中东地区殖民统治结束。

2.欧洲联盟形成,欧洲国家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a.介绍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及目标。

b.探讨二战后德国重建和法国与德国的合作。

3.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冷战开始。

a.解释冷战概念及特点。

b.描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及相关事件(如柏林墙建立)。

三、教学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二战影响及后果指导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了解二战对各参与国家带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

鼓励学生通过资料调查和互相讨论,总结出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2.角色扮演:冷战时期领袖对话学生们可以选择并扮演二战后冷战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如斯大林、杜鲁门等),在课堂上进行对话。

通过模拟对话,加深学生对冷战时期重大事件和领导人思想的理解。

3.小组研究:中东地区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中东地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巴勒斯坦问题、伊朗伊拉克战争等),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将对中东地区在二战后的重塑有更深入的了解。

4.课堂游戏:欧洲联盟建立过程设计一个游戏环节,以欧洲联盟建立过程为背景,让学生扮演各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在游戏中进行谈判和合作,争取最大利益。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体验深入理解欧洲联盟的形成过程。

战后世界格局演变教案

战后世界格局演变教案

讨论:政治格 局多极化,我 国如何应 对?
以史鉴今, 引发思考
三、经济格局:
一个整体
全球化趋势
新航路的开辟
冷战后
1.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2. 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的区
域性和国际性的组织。
讨论:面对经 济全球化,我 国如何应 对?
联系现实, 引发思考
巩固练习
第二版块:学以致用(巩固基础知识,识记层次) 第三版块:史海泛舟(培养学生能力,理解层次) 第四版块: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情感,运用层次) 结束语:面对世界格局的演变,我国应该加快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高 我国的国际地位,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作为当代中学 生,应该投身祖国复兴的伟大宏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我们青春、智慧和力量!
古巴导弹危机、阿富汗战争
巧设问题,激发兴 趣。使他们产生强 烈的求知欲,进入 新课学习。
抓住知识要点进行 复习
图形演示形象直观
二、政治格局 凡 -- 华 体 系 — — 两 极 格 局 — 一 超 多 强 多极化 1.凡尔赛--华体系的确立 2.两极格局的形成 3.一超多强的出现和多极化的趋势 4.世界格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政治:杜鲁门主义

表现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组建北约
对峙
北约
华约
板书设计 政 治 格 局
凡——华体系 一战后
两极格局 二战后
一超多强,多极化 冷战后

成为一个整体


新航路开辟

全球化 冷战结束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问题设计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教材内容包括: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可能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世界格局的变化,以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掌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分析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格局变化的过程;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相关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3.课堂讨论话题和问题清单;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冷战时期的宣传画、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包括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等。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教案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认识到一战的危害性。

2.通过分析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化,认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分赃会议对国际和平与稳定的破坏作用。

3.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权益的影响。

4.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及其实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凡尔赛和约的性质及其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瓜分世界,本课将学习这一时期新的国际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讲授新课: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板书)1.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二、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板书)3.国际形势的发展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三、二战后初期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国际格局(板书)5.二战后初期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及其瓦解的过程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的国际格局变化趋势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板书)7.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政局8.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情况及其影响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过程,以及在这个体系中各主要国家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争夺和分赃会议的本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权益的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优质教案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优质教案

史料分析法: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明确史料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观念。

情境体验法:学生通过体验情境,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多媒体、文字材料等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结合教材中不同时期绘制的世界地图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使学生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世界不断深化,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初步形成了全球交通网络。

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同时采用提问“如果将连成整体的世界中的每一个大洲视作一个市场,那么这个市场里得有哪些要素”的方式过渡衔接新课内容,导入新课。

学生认真观察每一幅地图的特征,回顾第六课所学内容;思考、讨论市场所需的要素,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结合图片回顾新航路开辟后人类认识世界更深入,使学生明确历史连续发展,培养学生整体联系的历史观。

其次,通过抛设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开始新课讲授。

市场交流所需的要素之一为物种之间的交融。

通过物种的交融,人们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

【物种交融,认识世界】1、人口迁移是物种交融的一种最直接表现。

新航路开辟后,各地人口往来,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展示地图、文献史料,结合教材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归纳人口迁移的具体表现与影响。

学生阅读史料,思考问题: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的具体表现?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概括以美洲和大洋洲为研究对象,分析当今世界不同人种族群混合程度的现状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多元互动合作探究2、动植物的大交流人口在迁移过程中促进了动植物的大交流图片、文字材料展示物种大交换的基本概况。

通过学习,能够列举现实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物种是原产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感受物种交换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图片的展示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建构体系与记忆要点介绍哥伦布大交换的概念,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概括动植物交流的特点。

了解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了解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本文为纯手工撰写,共计2129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掌握不同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掌握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并了解各国国家利益和对外政策的变化。

2、能力目标(1)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和掌握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各国的现状。

(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认知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主义情怀。

(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掌握不同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掌握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并了解各国国家利益和对外政策的变化。

2、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面临多极化趋势的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安全利益的相互关系和调整过程。

(2)认识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与世界政治格局的关系。

(3)区分和理解各国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从而认识本国的国际地位和自身的利益。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让学生了解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背景。

2、探究法:通过资料分析、研讨等方式,让学生自行调查研究各国的国际地位及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思维导图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和梳理各国的国际地位、利益和政策影响等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将班级分为数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各自小组的研究方向。

2、将世界地图分发到每个小组手中,让他们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十个国家,并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3、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话讨论,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背景。

二、展示1、通过PPT和讲解的方式介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等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案--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时目标】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自主整理人口迁移、物种流动、疾病传播的表现,结合史料探究生物大交换带来的影响,提升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识读地图结合教材说出新航路开辟前后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认识其特点。

提升时空观念素养。

3、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理解商品流动带来的的影响,提升世界意识和国际野。

4、阅读教材第三个子目结合教材史料评价殖民扩张,提升多角度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

有人说,它是世界联系之路,也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也有人说它是欧洲掠夺之路……展示本节课课时目标,进一步让同学们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会什么。

探究问题一:从分散走向整体——生物之旅(课时学习目标1)1.人口迁移课件出示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及材料,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后打乱了人种原本的分布区域,学生自主预习第一个子目归纳人口迁移的表现。

2.物种交换情景设问:出示材料及1500至1800年世界人口数情况,人口迁移造成了原有土著印第安人口减少,而此时世界人口却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什么?学生自主预习第一个子目概括物种流动的表现。

3.疾病传播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学生自主预习概括疾病传播的表现。

【历史纵横】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玉米和甘薯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两种重要农作物。

哥伦布首航美洲时就发现了玉米和甘薯,并把它们作为礼物呈献给西班牙国王和女王。

此后,玉米在欧洲和非洲等地逐渐流传开来,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初称“番麦”“西天麦”“玉蜀黍”等。

最初玉米在中国种植不广,一度是皇家御用贡品。

直到18世纪中期,玉米才在中国逐渐推广,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甘薯约在明朝后期从东南亚传入中国,因来自番邦,又名“番薯”,万历年间已有相关记载。

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到17世纪,甘薯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

2023高中人教版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分析教案

2023高中人教版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分析教案

2023高中人教版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分析教案一、引言在当代世界中,国际政治格局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多变的领域。

本教案将针对2023年高中人教版课程,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分析方面给予学生们深入的指导。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了解新的全球形势,探索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因素,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思辨能力。

二、背景知识1. 多极化世界格局:全球力量逐渐分散,形成了由多个大国主导的世界格局。

2. 经济全球化: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

3. 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中的地理因素对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4. 新兴大国崛起: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1. 了解全球政治格局的变迁和现状;2. 分析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因素,并理解其对于全球形势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国际事务的理解和判断力。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第一部分:多极化世界格局a) 学生将通过阅读教材中相关章节和新闻报道,了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多极化趋势。

b) 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的大国关系,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并探讨不同国家的政治立场和影响力。

2. 第二部分: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组织a) 学生将学习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背景,并通过案例分析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和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b) 引导学生了解并讨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挑战。

3. 第三部分:地缘政治与国际冲突a) 学生将研究地理因素对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例如资源争夺、领土纠纷等。

b) 引导学生分析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冲突案例,如乌克兰危机、南海纠纷等,并评估其对全球稳定的影响。

4. 第四部分:新兴大国的崛起与挑战a) 学生将研究新兴大国的崛起,例如中国的崛起及其与美国的竞争。

b) 引导学生分析新兴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利益和影响力,并评估其对国际秩序的挑战。

五、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和关键观点。

第十七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教案

第十七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教案

第十七课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形势,把握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把握国际关系的发展情况。

2.分析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说明格局变化对国际体系、重要国际力量、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滨海经济区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3.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增强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形势1.全球化发展中的新特点2.世界经济变革的新走向3.科技变革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2.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1.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2.大国之间角力加剧3.国际法治的逐步建立4.新的战略威胁与挑战3.世界格局的新变化1.新兴力量的崛起和老牌强国的崩溃2.大国竞争的加剧3.国际体系的演变4.格局变化对国际体系、重要国际力量、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滨海经济区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对国际体系的影响2.对重要国际力量的影响3.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影响4.对全球滨海经济区的影响5.课堂讨论和总结1.聚焦问题,讨论解决方案2.总结学习成果,反思教学效果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和课堂讨论2.班级分组研究和展示3.外部参观和调研4.个人小组批判性思维,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四、学生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40%)1.积极参与课堂讨论(10%)2.课堂笔记完整准确(10%)3.答题正确、思维活跃(10%)4.表达清晰明了(10%)2.小组展示(30%)1.展示内容透彻且精彩(15%)2.展示技巧、情感表达和团队配合(15%)3.课后作业(20%)1.完整完成课后阅读和笔记(10%)2.撰写综述性文章或评论(10%)4.小组批判性思考(10%)五、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1.马云:世界变革——新机会、新挑战 [J]. 人民日报(总编):人民日报. 2019年10月16日.2.网友话题 |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谁更胜一筹?[J]. 资源电子杂志社:财经学院. 2020年02月09日.3.林美珠等.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与我国的发展战略[J]. 现代经济导刊, 2018(1): 38-43.六、备注1.上述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15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即“‘一超多强’”和“科索沃战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初中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一教学对象分析讲授此课时,学生已经通过对《冷战中的对峙》的学习,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而且,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较好地分析材料、解决问题,具有将几段材料进行综合概括的能力,所以,可以在讲授中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避免照本宣科。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观点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

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难点1.重点(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2)对科索沃战争的正确认识。

2.难点(1)探知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2)对“人道主义干涉”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

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

通过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优越性在于发展生产力,不搞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就没有生命力。

使学生认识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跨世纪时刻,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重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难点:世界格局新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请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几课概括出二战之后世界形势有哪些新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二战后人民民主力量壮大,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第三世界的兴起,
世界已出现了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进入90
年代,世界形势又有哪些新变化?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又有哪些?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解体(板书)
1.东欧剧变(1989年~1991年)(板书)
(介绍东欧剧变具体情况)东欧政局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发生变化。

多数共产党已更
名或改组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各党都主动或被迫放
弃了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
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丧失政权沦为在野党。

第二,
国家政权性质发生变化,各国均取消了国名中的“人民”和“社会主义”字样,标榜他们所要建立的是所谓“人
道的,民主的法制国家”或干脆恢复资产阶级共和国,
引进西方议会两院制、多党制。

第三,明确提出并积极
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定私有化方案,宣布
实行或全面私有化,公有制解体。

第四,奉行亲西方的
外交政策。

一年之内,执政40多年的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原因何在呢?(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分析归纳,并适当补充材料)首先是经济建设的失误。

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
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
调,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外债负担沉重,人民生活
水平大幅度下降,由此引发政治和社会矛盾并不断加深。

有的国家虽进行了改革,但于事无补。

其次是东欧执政
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进一步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并给了西方以可乘之机。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背景下对东欧加紧和平演变攻势,是东欧剧变的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

(以事例说明)东欧剧变,直接影响到苏联,使本已十分动荡的苏联政
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2.苏联解体(1991年底)(板书)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确定了“根本改革”的
方针,实行“新思维”、“民主化”、“公开性”的政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要与过去的传统体制彻底决裂,
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期建立起来的所谓“极权官僚体制”
和“行政命令体制”以及“社会主义原来那种理论和实
践模式”;就是要在苏联建立一个“人道的民主的社会
主义”。

改革并没有给苏联人民带来实惠,而改革中出
现的阻力和问题却使苏联陷入了全面危机之中。

危机从
大的方面说有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细分起来还有联盟危机、宪法危机、制度危机、党
的危机等。

在危机形势下、苏联的事态发展如江河日下,最终的结果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大厦土崩瓦
解。

苏联解体的过程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注意明确时间是1991年底。

提问:大家认为应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吸取什么教训?(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
苏联解体使“冷战”自然结束,给世界格局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

二、“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板书)
1.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终结
当前世界政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世界格局发生了战后以来最深刻的,转折性的变化,旧的格局基本上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转换时期。

旧的格局指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为首的两极对抗格局。

长期以来两国处于“冷战”状态,“北约”、“华约”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峙,两国在第三世界激烈争夺势力范围。

这样的格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而宣告终结。

当今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世界不再是美苏两大国主宰的世界,日本、西欧、德国、中国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世界格局的变化(板书)
由于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导致原来为美苏争霸所掩盖的种种矛盾争端突出起来,乃至形成对抗冲突。

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民族对立、南北对立、贫富矛盾、宗教对立,正反映了这些情况。

海湾战
争是明显的地区冲突,南斯拉夫内战典型地反映了民族
冲突。

3.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内战(板书)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的10万精锐之师仅仅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一举侵占了石油富国科威特。

萨达姆的利令
智昏震惊了世界,海湾危机全面爆发。

危机爆发后,美
国作出了强硬的姿态,为反对伊拉克建立起一条相当广
泛的国际阵线和一支来自29个国家的多国部队,可谓“威风凛凛”。

可是,美国总统布什作为世界上财政赤
字最大的政府的首脑,又不得不派他的国务卿和财政部
长到处要钱,以资助美国的军事开支。

连美国《时代周刊》都说,美国成了“超级大国和乞丐之间的奇怪结合体。

”反映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捉襟见时,在战争中,德国和日
本都打算为发展成政治大国而做出努力,分别投入了
100亿美元和130亿美元。

海湾战争最终是以伊拉克的一败涂地而告终。

这场战争表明在对付重大国际危机时,
没有盟国的全面配合大国难以挑起领导的重任。

这是世
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1990年以来,南斯拉失政治经济危机加剧。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共和国宣布“独立”后,
南斯拉夫国内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使南陷于
严重动荡之中。

南斯拉夫内战最根本的原因是历史上遗
留下来的尖锐的民族矛盾。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不断的冲突与矛盾,我们将担负怎样的责任呢?
三、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板书)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从总体说,当今国际形势已进入一个新的缓和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缓和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天下并不太平。

这些因素中有一些国家在东欧局势剧变“鼓舞”下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起“自由民主和促进人权”的旗号,强行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推销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企图实现“全球民主化”以西方模式一统天下。

也有国际市场存在的严重的工业品、农产品不等价买卖,存在非正当竞争。

(举一两个实例说明)所以发展中国家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更加艰巨,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就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2.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斗争
对于应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目前各国都提出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中国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平等互利、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是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愿望的。

(复习提问并小结)概括世界格局新变化体现在何处?造成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