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理论的时代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观理论的时代内涵

发布时间:2009-05-02 15:13:41

孙正聿

关于哲学,通常有两种定义式的表述:一是把哲学表述为“理论化的世界观”,一是把哲学表述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两种定义式的表述,要求人们提出并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究竟如何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的时代内涵?

一、世界观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

哲学作为被定义项而表述为“理论化的世界观”,首先必须追问什么是作为定义项的“世界观”。具体言之,什么是世界观的“世”?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而然的“世”,还是人生在世之“世”?什么是世界观的“界”?是与人无关的无始无终的“界”,还是人在途中之“界”?什么是世界观的“观”?是非人(物)的或超人(神)的目光,还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这表明,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中,包含着迥然不同的解释原则。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关于世界观的三种基本的解释原则:一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即:“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解释原则。在这种解释原则中,“世界”是与人的感性活动无关的“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存在。二是“和唯物主义相反”的唯心主义的解释原则,即:“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但却同样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的解释原则。在这种解释原则中,“世界”成为人的“能动”的精神的产物。与上述两种解释原则不同,马克思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在这种解释原则中,“世界”并不是与人无关的抽象的存在,而是人在自己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现实的存在,因此,“世界观”也不是与人的历史性存在无关的抽象的“关于世界的根本性观点”,而是人在自己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时代内涵的“关于世界的根本性观点”。

这个新世界观表明,世界观及其理论——哲学——是历史的而不是非历史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僵化的。世界观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是具有时代内涵的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作为“理论化的世界观”的哲学,它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总的概念框架,也为人们评价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总的意义框架,从而为人们变革世界提供具有时代内涵的总的世界图景及其解释原则。这个新世界观为我们理解和把握世界观及其理论——哲学——提供了实践论的解释原则。依据这个解释原则,我们可以从哲学基本问题的演化、人类存在形态的变革和哲学寻求崇高的进程这三个方面的统一,阐发世界观理论的时代内涵。

哲学的时代内涵,首先是同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历史性变化密不可分的。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上,出现了通常所指认的两次大的“转向”,第一次是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第二次是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这两次“转向”,就其理论内涵而言,都是转换了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理解。当代哲学家卡尔•波普把物理自然世界称为“世界1”,把人的精神世界称为“世界2”,而把语言文化所构成的世界称为“世界3”。借用波普的这种划分方式,我们可以比较简洁地说明哲学的“古代”、“近代”和“现代”三种基本形态的本质特征和时代内涵:所谓“古代”哲学,其实质是

离开“世界2”对“世界1”的关系,即离开“思维”对“存在”的反思,直接地断言“世界1”;所谓“近代”哲学,其实质是从“世界2”对“世界1”的关系,也就是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出发,去追究二者的“关系问题”;所谓“现代”哲学,其实质则是从“世界3”出发去探寻“世界2”与“世界1”的关系,也就是从“语言文化”出发去探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两次大的“转向”,正是深刻地体现了哲学理论的时代内涵。

古代哲学,它离开对人类意识及其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认识论反省,单纯地从对象世界本身去寻求世界的统一性,并直接地断言世界本身,而没有自觉到在这种断言中所蕴含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古代”涵义,是指尚未自觉地提出哲学基本问题而直接地寻求和断言世界本身的哲学理论形态。近代哲学,它之所以被称为“认识论转向”,是因为它以反省人类意识及其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寻求二者的统一性。在这种认识论反省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被“明确地提了出来”,并使之获得了“完全的意义”。因此,哲学的“近代”涵义,是指自觉地提出哲学基本问题并从而寻求思维规律与存在规律统一的哲学理论形态。现代哲学,它之所以被称为“实践转向”和“语言转向”,是因为它超越了近代认识论转向的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从思维与存在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或文化中介(语言)出发,去回答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现代”涵义,是指以人的历史性存在为中介去回答和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哲学理论形态。从两极到中介,构成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的革命。

在哲学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理论形态的历史转换中,实现了哲学的提问方式和理论内涵的历史性发展。古代哲学提出“万物的统一性”问题,这既意味着人类试图以某种最深层的统一性的存在来确定人类生活意义的最高支撑点,又意味着人类尚未达到从思维对存在的关系去反省人类生活的意义。因此,这种哲学实质是表征着人类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近代哲学提出“意识的统一性”问题,这既意昧着人类以反省的认识去寻求人类生活的意义,又意味着人类是以超历史的即抽象的观念去看待存在的意义。这种哲学表征着人类受“抽象”统治的自我意识。现代哲学提出“实践的统一性”以及科学、语言、文化等等的统一性问题,这既意味着人类从历史的即现实的观念去看待存在的意义,也意味着人类在多元文化中的意义的冲突与危机。这种哲学表征着人类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融合的自我意识。从层级性寻求到顺序性选择,构成现代哲学的基本理念的革命。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演进,直接地取决于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历史性变化;而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的历史性变化,则深层地取决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的转换。关于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马克思从宏观的历史视野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历史形态中,个人依附于群体,个人不具有独立性,只不过是“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形态中,个人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而获得了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却只能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人依赖于物,人受物的统治,人与人的关系受制于物与物的关系。只有超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才能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类存在的三大历史形态的基本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世界观理论的时代内涵。因此,哲学史,归根到底是理论形态的人类发展史;每个时代的哲学,则归根到底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即以理论的形态所表达的人类关于自身的意义与价值的自我意识,它一向是以阐扬崇高和贬抑渺小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和理论使命。然而,哲学作为“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无论是中国传统哲学还是西方传统哲学,在建构人类生活精神坐标的进程中,既历史地践履着对崇高的追求,又非历史地把崇高异化为某种超历史的存在。从整个哲学史看,哲学正是在追求崇高和“消解”崇高的异化的过程中发展的。在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