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育中学数学有理数单元检测(基础+提高,Word版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数轴上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 .
(1)那么 ________, ________:
(2)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秒后点以个单位/秒的速度也沿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当点到达点处立刻返回,与点在数轴的某点处相遇,求这个点对应的数;
(3)如果、两点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从图上的位置出发
也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运动到时,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答案】(1)-6;-8
(2)解:由(1)可知:,,,,
点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
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则对应的数为,
对应的数为: .
当、两点相遇时,,,
∴ .
答:这个点对应的数为;
(3)解:设运动的时间为
对应的数为:
对应的数为:
∴
∵
∴
∵对应的数为
∴
①当,;
②当,,不符合实际情况,
∴
∴
答:点对应的数为
【解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
∵,
∴,
解得,
则;
【分析】(1)由a、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d=a+8,代入已知的等式可求得a的值,再根据数轴可确定原点的位置;
(2)根据相遇问题可求得相遇时间,然后结合题意可求解;
(3)根据AB=AC列方程,解含绝对值的方程可求解.
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是数轴上位于点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表示的数________;点表示的数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
(3)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
(4)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在点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的长.
【答案】(1);
(2)解:若点P、Q同时出发,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
①点P、Q相遇之前,
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25;
②点P、Q相遇之后,
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2.75.
答:若点P、Q同时出发,2.25或2.75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解: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
①点P、Q相遇之前,
则5x-3x=20-2,
解得:x=9;
②点P、Q相遇之后,
则5x-3x=20+2
解得:x=11.
答:若点P、Q同时出发,9或11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又等于2
(4)解: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0;理由如下:
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
MN=MP+NP= AP+ BP= (AP+BP)= AB= ×20=10,
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
MN=MP-NP= AP- BP= (AP-BP) AB=10,
则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0
【解析】【解答】(1)∵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20,
∴点B表示的数是8-20=-12,
∵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0)秒,
∴点P表示的数是8-5t.
故答案为-12,8-5t;
【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20;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点P运动x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分两种情况:①点P、Q相遇之前,②点P、Q相遇之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4)分①当点P 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
3.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
(1)当t=1时,d=________;
(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
(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
(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
【答案】(1)3
(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1.
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AB=3,t==3,
BQ=2×3=6,即Q运动到A点,
此时d=PQ=PA=3;
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AB=3,t=,
AP=1× =,
则d=PQ=AB﹣AP﹣BQ=6﹣﹣3=.
故d的值为3或
(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AP=AB=2,那么t==2,
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
则d=PQ=0;
②如果AP=AB=4,那么t==4,
∵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
∴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
∴d=PQ=AP=4.
故所求d的值为0或4
(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
①P与Q相遇之前,
∵PQ=AB﹣AP﹣BQ,
∴6﹣t﹣2t=5,
解得t=;
②P与Q相遇之后,
∵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
∴d=AP=t=5.
故所求t的值为或5.
【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
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AB;②AP=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4.若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c满足|a+5|+|b﹣2|+|c﹣3|=0.
(1)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PC?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每秒5个单位长度沿着数轴正方向运动经过t秒后,试问AB﹣BC的值是否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a,b,c满足|a+5|+|b﹣2|+|c﹣3|=0,∴a=﹣5,b=2,c=3.
设点P对应的数为x.
当x<﹣5时,﹣5﹣x+2﹣x=3﹣x,解得:x=﹣6;
当﹣5≤x<2时,x﹣(﹣5)+2﹣x=3﹣x,解得:x=﹣4;
当2≤x<3时,x﹣(﹣5)+x﹣2=3﹣x,解得:x=0(舍去);
当x≥3时,x﹣(﹣5)+x﹣2=x﹣3,解得:x=﹣6(舍去).
综上所述: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得PA+PB=PC,点P对应的数为﹣6或﹣4.
(2)解:AB﹣BC的值不变,理由如下:
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对应的数为t﹣5,点B对应的数为3t+2,点C对应的数为5t+3,∴AB﹣BC=3t+2﹣(t﹣5)﹣[5t+3﹣(3t+2)]=6.
∴AB﹣BC的值不变.
【解析】【分析】由绝对值的非负性可求出a,b,c的值.(1)设点P对应的数为x,分x <﹣5,﹣5≤x<2,2≤x<3及x≥3四种情况考虑,由PA+PB=PC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找出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B,C对应的数,进而可求出AB﹣BC=6,此题得解.
5.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a、b、c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
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试计算此时BC—AB的值.
(3)在(1)(2)的条件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x(x>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是否存在x,使BC-AB的值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不变,若存在求出x;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1;1;4
(2)解:BC-AB
=(4-1)-(1+1)
=3-2
=1.
故此时BC-AB的值是1
(3)解:t秒时,点A对应的数为-1-t,点B对应的数为3t+1,点C对应的数为xt+4.
∴BC=(xt+4)-(3t+1)=(x-3)t+3,AB=(3t+1)-(-1-t)=4t+2,
∴BC-AB=(x-3)t+3-(4t+2)=(x-7)t+1,
∴BC-AB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时,其值为7
【解析】【解答】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
∴b=1,
∵|c-4|+(a+b)2=0,
∴c-4=0,a+b=0,∴a=-1,c=4
【分析】(1)根据b是最小的正整数,即可确定b的值,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是0,则每个数是0,即可求得a,b,c的值;(2)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BC、AB的值,进一步得到BC-AB的值;(3)先求出BC=4t+3,AB=4t+2,从而得出BC-AB,从而求解.
6.对于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观察下列各式:
,,
.
(1)计算: ________, ________.
(2)若,则 ________ (填入“ ”或“ ”).
(3)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且,求
的值.
【答案】(1)19;
(2)
(3)解:由数轴可得,
,,则,,
∵,
∴,
∴,
∴,
∴
.
【解析】
【解答】(1),
;
(2)∵,,,
∴
,
或
综上可知,
【分析】(1)根据定义计算即可;
(2)分别根据定义计算a b和b a,判断是否相等;
(3)由定义计算得到|a+b|=5,再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判断a+b<0,再计算[(a+b)(a+b)][a+b]
7.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15,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3个单位/秒,乙的速度是6个单位/秒
(1)当乙到达A处时,求甲所在位置对应的数;
(2)当电子蚂蚁运行秒后,甲,乙所在位置对应的数分别是多少?(用含的式子表
示)
(3)当电子蚂蚁运行()秒后,甲,乙相距多少个单位?(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1)解:乙到达A处时所用的时间是(秒),
此时甲移动了个单位,
所以甲所在位置对应的数是
(2)解:∵甲的速度是3个单位/秒,乙的速度是6个单位/秒,
∴移动秒后,甲所在位置对应的数是:,
乙所在位置对应的数是
(3)解:由(2)知,运行秒后,甲,乙所在位置对应的数分别是,,
当时,,,
所以,运行()秒后,甲,乙间的距离是:
个单位
【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减法算出AB的长度,再根据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算出乙到达A处时所用的时间,接着利用速度乘以时间算出甲移动的距离,用甲移动的距离减去其离开原点的距离即可算出其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移动的方向,用甲移动的距离减去其距离原点的距离即可得出移动秒后,甲所在位置对应的数;用乙距离原点的距离减去其移动的距离即可得出移动秒后,乙所在位置对应的数;
(3)由(2)知,运行秒后,甲,乙所在位置对应的数分别是,,当时甲已经移动到原点右边了,乙也移动到原点左边了,即,,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8.把具有某种规律的一列数:1,-2,3,-4,5,-6,...,排列成下面的阵形:
........
探索下列事件:
(1)第10行的第1个数是什么数?
(2)数字2019前面是负号还是正号?在第几行?第几列?
【答案】(1)解:∵第1行第1个数1=(-1)2×(02+1);
第2行第1个数-2=(-1)3×(12+1);
第3行第1个数5=(-1)4×(22+1);
第4行第1个数-10=(-1)5×(32+1);
…
∴第10行第1个数为(-1)11×(92+1)=-82,
(2)解:由以上数列可知,绝对值为奇数的为正,绝对值为偶数的符号为负,
∴2019前面是正号;
∵第45行第1个数为(-1)46×(442+1)=1937,
第46行第1个数为(-1)47×(452+1)=-2026,
且2019-1937+1=83,
∴2019在第45行,第83列
【解析】【分析】(1)由每行的第一个数可知,第n行第一个数为(-1)n+1×[(n-1)2+1],据此可得;(2)根据题意知绝对值为奇数的为正,绝对值为偶数的符号为负;求出第45行第1个数为1937,第46行第1个数为-2026知2021在第45行,再由每行中每个数的绝对值依次加1可得列数.
9.
阅读下面材料: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AB|=|OB|=|b|=|a﹣b|;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
①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
②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 ﹣b|;
③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A|+|OB|=|a|+|b|=a+(﹣b)=|a﹣b|;
综上,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
回答下列问题:
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如果|AB|=2,那么x为;
③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
④解方程|x+1|+|x﹣2|=5.
【答案】解: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4
②数轴上x与-1的两点间的距离为|x-(-1)|=|x+1|,如果|AB|=2,则x+1=±2,解得x=1
或-3.
③根据题意得x+1≥0且x-2≤0,则-1≤x≤2;
④解方程|x+1|+|x﹣2|=5.
当x+1>0,x-2>0,则(x+1)+(x-2)=5,解得x=3
当x+1<0,x-2<0,则-(x+1)-(x-2)=5,解得x=-2
当x+1与x-2异号,则等式不成立.
所以答案为:3或-2.
【解析】【分析】①②直接根据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代入数值运用绝对值即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③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求解,就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
④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当x≤﹣1时,当﹣1<x≤2时,当x>2时,分别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10.已知数轴上,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数轴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的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
(1)动点Q运动3秒时,求此时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当动点Q第一次运动到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0时,求Q运动的时间t;
(3)若5秒时,动点Q激活所在位置P点,P点立即以0.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数轴运动,试求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
【答案】(1)解:由题意得:0.5秒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1,1.5秒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1,
∴3秒时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2,即此时Q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
(2)解:设每改变一次方向为一次运动,
分析动点Q的移动规律可知,第一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的位置,第3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2的位置,第5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3的位置,…,
所以第2n-1次到达数n的位置,
所以第19次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0的位置,
此时运动的总路程为:
,
∴Q运动的时间t=190÷2=95秒
(3)解:∵3秒时,动点Q所在的位置为2,
∴5秒时,动点Q所在位置为−2,
①若P点向左运动,动点Q先向右运动5个单位长度到数轴3的位置,再向左运动6个
单位长度,
Q在数轴3位置向左运动时,PQ=5+ ×0.1=,
设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用的时间为t1,则(2−0.1)t1=,
解得:t1=,
∴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为:−(2+ ×0.1+ ×0.1)
=;
②若P点向右运动,动点Q先向右运动5个单位长度到数轴3的位置,再向左运动6个单位长度,
Q在数轴3位置向左运动时,PQ=5− ×0.1=,
设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用的时间为t2,则(2+0.1)t2=,
解得:t2=,
∴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为:−(2− ×0.1− ×0.1)=;
综上所述,点P激活后第一次与继续运动的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是或 .
【解析】【分析】(1)根据动点Q的移动规律,分析得出0.5秒和3秒时所在位置,即可求出答案;(2)分析动点Q的移动规律,求出到达数轴上表示数10的位置时所走的总路程,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进行计算即可;(3)首先求出5秒时,动点Q所在位置为−2,然后分情况讨论:①P点向左运动,②P点向右运动,分别列出方程求出相遇时用的时间,然后再计算点Q相遇时所在的位置即可.
11.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分割成7个部分,部分②是部分①面积的一半,部分③是部分②面积的一半,以此类推
(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受此启发,你能求出1+ 的值吗?
【答案】(1)解:部分①的面积为:,
部分②的面积为:,
…
以此类推,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为或;
(2)解:由图可得,原式=1+1− =2− =1 .
【解析】【分析】(1)由图可得,部分①的面积为:,部分②的面积为:
,…,部分的面积; ,据此规律解答即可.(2)由图可得,1+ + + +…+ 的值,即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部分⑦的面积.
12.小红和小明在研究绝对值的问题时,碰到了下面的问题:
“当式子|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最小值是”.
小红说:“如果去掉绝对值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小明说:“利用数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把数轴分为三段:x<﹣1,﹣1≤x≤2和x>2,经研究发现,当﹣1≤x≤2时,式子|x+1|+|x﹣2|的最小值为3.
请你根据他们的解题解决下面的问题:
(1)当式子|x﹣2|+|x﹣4|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
(2)已知y=|x+8|﹣|x-2|,求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及y的最大值.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1);2
(2)解:当x>2时y=x+8﹣(x-2)=10,
当−8≤x≤2时,y=x+8+(x-2)=2x+6,当x=2时,y最大=10;
当x<−8,时y=-x-8+(x-2)=-10,
综上所以x≥2时,y有最大值y=10.
【解析】【解答】(1)当x<2时,原式=6−2x,此时6−2x>2;当2≤x≤4时,原式=2;当x>4时,原式=2x−6>2,
∴当2≤x≤4时,|x−2|+|x−4|取最小值时,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2≤x≤4;2.
【分析】(1)根据线段上的点与线段的端点的距离最小,可得答案;(2)根据两个绝对值,可得分类的标准,根据每一段的范围,可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