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周敦颐和二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讲:周敦颐与二程

T h e P h i l o s o p h y o f Z h o u d u n y i

A n d E r-c h e n g

⏹儒学的复兴

⏹太极

⏹诚

⏹天理

⏹人性

一.儒学的复兴

⏹崇道抑文

⏹尊经

⏹排佛

⏹理学是以反对佛老的姿态出现的,一方面,指责佛老的虚无主义,认为它们破坏了封建的伦理秩序;另一方面,又是儒释道的糅合。

⏹理学以一种精致的思辨的哲学体系,把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论证为永恒的天经地义、世界的根源、宇宙的本体,来替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辩护,成为后期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哲学。

⏹周敦颐,字茂叔,生于公元1016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死于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元年),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曾作过几任州县官吏,晚年在庐山下筑室,名濂溪书堂,后人称他为周濂溪。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二.太极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太极图说》)

¡°无极¡±是无形无象的最高实体,¡°太极¡±指最大的统一体,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太极图说》)

⏹人是阴阳五行的优秀材料而生,为万物之中最灵的。必须立一个最高的标准,即¡°人极¡±,¡°人极¡±的内容就是¡°中正仁义¡±,而以¡°静¡±为主(受到道家¡°虚静¡±、佛家¡°寂静¡±思想的影响)

三.诚

⏹在人性和道德问题上,周敦颐发挥了《中庸》的观点,认为人有一种超然的本性,叫做¡°诚¡±。这¡°诚¡±是从阳气得来的,是绝对至善的,是一切道德的根源。他在《通书》中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诚上》)

⏹提出了¡°主静¡±学说,作为修养方法。周敦颐自己解释¡°主静¡±说:¡°无欲故静。¡±所谓¡°静¡±就是安定、安宁。所谓¡°无欲¡±,就是没有私欲的干扰。他认为,人能¡°无欲¡±,仁义道德的¡°本性¡±也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这就是他所说的¡°诚¡±的境界。

⏹程颢,字伯淳,生于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元年),死于公元1085年(宋神宗元丰八年),河南伊川人。他作过几任地方官吏,后到中央政府供职,任监察御史里行,曾经表示赞成王安石变法,但不久即提出反对意见,成为反对新法的主要人物之一。后人称为程明道。

⏹程颐,字正叔,生于公元1033年(宋仁宗明道二年),死于公元1107年(宋徽宗大观元年),程颢之弟。他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在政治上也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后人称为程伊川。

四.天理

⏹天理

⏹形而上与形而下

⏹理与心

1.天理

⏹二程认为世界的根源是¡°理¡±,也叫做¡°道¡±,也叫做¡°天理¡±。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遗书》十一)。所谓¡°天¡±,指最高实体,认为¡°天即是理¡±,就是认为¡°理¡±是最高实体。他又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外书》卷十二)

⏹¡°理¡±指伦理纲常。程颢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遗书》五)¡°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同上)。

⏹把封建伦理得到神圣化,把维护封建君权和父权的道德法则看成是永恒的真理,世界唯一的根源。

⏹程颐认为,¡°理¡±是万事万物所根据的法则,是物质世界的¡°所以然¡±。程颐肯定万物都有理,他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遗书》十八)

⏹¡°理一分殊¡±:万物各有其理,但在根本上,万物之理只是一个理。

2.形而上与形而下

⏹二程强调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形而下的即是物质世界,他们认为这不是根本的;形而上的是¡°道¡±和¡°理¡±,他们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程颢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遗书》十一)

⏹二程认为形而上是形而下的根本,也就是认为理是气的根本。程颐说:¡°有理则有气¡±,又说:¡°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二程粹言》卷一)

3.理与心

⏹¡°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遗书》十八)⏹¡°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同上)

五.人性

⏹天命之谓性

⏹生之谓性

⏹敬

1.天命之谓性

⏹二程认为,人性有二,一是¡°天命之谓性¡±的性,一是¡°生之谓性¡±的性。前者是人未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性,也就是宇宙之理在人心中的体现,是绝对的善;后者是气秉之性,有善有恶。

⏹程颐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遗书》二十二上),认为¡°天命之谓性¡±的性就是¡°理¡±,也就是¡°五常¡±。他说:¡°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名之。¡±(《遗书》二十五)所谓性的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

2.生之谓性

⏹人性既然包含¡°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内容,何以人又有很多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呢?程颐认为,这是气的影响,气有清浊之分,于是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善有恶。程颢说:¡°有自幼而善,自幼而恶,是气禀有然也。¡±(《遗书》一)程颐说:¡°气有清浊,禀其清者为贤,禀其浊者为愚。¡±(《遗书》十八)这就是说,人们¡°恶¡±的行为是从先天禀受的气质中带来的。

⏹二程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应该克服人欲,保持以天理为内容的本性,天理和人欲势不两立。

3.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