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经济全球化的一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经济全球化的一般理论
一、课程教学要求
1.教学学时与教学方法
教学学时:2学时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本讲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经济全球化的一般理论,具体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本质、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效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全球化相关问题。
学习要求: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全球化的本质及其效应关系,二是通过国别比较以及纵向演变理解全球化的未来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全球化的本质及效应。
教学难点:全球化的未来趋势。
二、教学内容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1)全球化概念
经济全球化最早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用来描述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1997)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哈佛大学约瑟夫·奈:全球化从经济领域来看,指商品、服务、资金、信息远距离的流动。
经济范畴的全球化通常表现为:各国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与配置,生产要素跨越国界自由流动,国际投资和贸易增加、经济国际化程度加深、各国相互依赖与融合不断深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向外延伸,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与世界经济成为互相依赖、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定义: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推动力,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商品、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与竞争,实现网络化的增长,使全球经济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第一,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的前提和本质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世界市场上的扩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
第二,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基础。科技革命使产出或供给增加,使全球市场范围的分工、交易成为可能。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所
导致的经济活动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三,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内进行分工和交易的微观主体(技术、资金、品牌)。1968年7276家,1973年9481家,1980年9.8万家,2002年87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30%的生产总值,60%的世界贸易,80%的技术研发。2010 年,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带来约16万亿美元的增值,约占全球GDP 的四分之一。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的产值约占全球GDP 的10%以上和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国有跨国公司日益成为重要的直接外资来源。全球至少有650 家国有跨国公司及其8,500 家外国子公司。虽然不到跨国公司总数的1%,但是2010 年其对外投资占全球直接外资的11%。
第四,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作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在资金、技术、研发设计、品牌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在标注制定以及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中发挥着主导作用(WTO、IMF、世界银行)。经过2006 年IMF 的投票权份额调整之后,中国在该组织的份额从2.98%增加到3.72%,位居美国(17.09%)、日本(6.12%)、德国(5.98%)、法国(4.94%)、英国(4.94%)之后,排名第六。
第五,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的一体化的过程。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3)经济全球化本质
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社会经济活动超出一国的国界范围,在多国领域里进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活动的趋势(空间扩大)。
2.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发展
经济全球化虽然有着漫长的历史,但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却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过程相一致。
大致过程和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地理大发现,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特别是欧洲和拉美之间的国际分工,世界市场范围扩大。第二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工业国与传统农业国,世界资本主义已具雏形。第三阶段:19世纪后半期二次工业革命后,交通通讯发展,各国国内生产和市场日益转变为世界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市场形成。第四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进入全新阶段。信息技术兴起,打破了国界和地区界限,走向生产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范围更广,进一步推动了资本的全球化和全球市场经济发展,大多数国家参与到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使全球化向纵深进一步发展。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过程。自从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并朝着经济最终无国界方向变化的过程。
3.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1)经济全球化的正效用
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的具体效应表现为资源配置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扩散效应。
第一,资源配置效应。资源配置效应是指经济全球化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促进了商品、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自由流动,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提高全球的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经济主体总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展开经济活动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率以该社会拥有的资源为上限,在一定时期内,某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