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公开课教案

微机公开课教案
微机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课题:

大家都知道和了解计算机,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汇集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计算机(computer)又称电脑,是一种既能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计算,又能高效地实施信息处理的电子机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之一。它本身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我们时代的面貌,使社会进入到社会知识经济时代。

二、新课: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20世纪初,商业资本进入计算器研制和生产领域。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贝尔公司(BELL)的资助下,继电器式的计算机替代了机械式的计算器。出现了用插销排程序,用继电器进行运算,以及用卡片输入和存贮的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将电子技术与计算技术相结合,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急需快速准确计算弹道,在美国陆军部支持下。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子计算机ENIAC,它由18000个电子管和1500个继电器组成,耗电150千瓦,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每秒钟能完成5000次运算。尽管其体积大、耗电多、性能差、速度慢,但它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子电子计算机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过程中,美国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针对该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通用的计算机方案----EDVAC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思想:

(1)计算机至少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五个基本功能部分组成。

(2)采用二进制数形式表示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3)将程序和数据放在存储器中,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执行。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短短50多年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和网络三个阶段。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计算机通常划分为四个时代:

第一代:(1946--1957)以电子管为逻辑开关无件,使用范围从数值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这种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慢,体积大,功耗大,连续工作时间短,价格贵,使用难以普及,但形成了电子管计算机体系,确定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奠定了计算机发展的技术基础。)

第二代:(1958--1964)以半导体晶体管为逻辑开关元件,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等。(在此期间,计算机的可靠性和速度得到提高,速度一般为几万次每秒到几十万次每秒,同时计算机的体积缩小、功耗降低,机器价格相对下降。工业控制机开始应用<指专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计算机器>)

第三代:(1965--1971)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领域的数值计算。(所谓集成电路,就是在一块半导体硅芯片上,制造由多个晶体管构成的逻辑门电路。)

第四代:(1972年到今)使用大规模和超大模规模集成电路为逻辑元件,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密度的急剧提高,1974年在一块硅芯片上集成出

1000个以上的门电路。随后,出现了在一块硅芯片上能集成出万个以上门电路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导致了计算机制造工业的飞跃,如在一块芯片上,做出中央处理部件,例如I ntel8088,其功能早已超过了第一代庞大的电子管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计算机将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巨型机指运算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功能更强的计算机。它主要用于天文、气象、宇航、核反应等科学研究领域。在内容上侧重于研制新型的高速器件和有利于发挥高速性的物理构件,在应用上侧重于强化计算机在尖端高新科技研究中的作。

2、微型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物。它利用大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控制器和运算器做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构成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为CPU。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加上半导体存储器和一些接口芯片,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自1871年微型机问世以来,就以体积小、性能可靠、价格低、使用方便、功能日益增强等优点而迅速占领市场。

微型计算机通常以微处理器为标志来划分,它的型号和性能主要决定于其所采用的CPU。(看表1--1)

3、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把独立的、分布于不同区域、不同型号的计算机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4、多媒体计算机能处理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的信息。可以将计算机、电视、音响、电话、数码相机等能集成一体,成为新型的多功

能电器,(要点:使计算机系统成为一个能实时交互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系统。)

5、计算机智能化是建立在控制论和现科学的基础上,能模拟人的感觉、思维和行为。不仅能根据人的指挥进行工作,,而且会看、听、说、想、做。它具有逻辑推理、学习与证明的能力,具有主动性和人脑的部分功能。

<三>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电子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值计算:

电子计算机最突出的特点是高速和高精度,因而它最适用于科学计算。例如:人造卫星轨迹的计算,高层建筑的结构力学分析,水坝应力的计算等。

2、数据处理:

计算机除了能进行数值计算之外,还能对各种类型的数据(数字、字母、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进行处理。因为人类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济活动各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在处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只需作简单的算术运算和逻辑处理。

3、过程控制:

计算机加上感应检测设备后,就构成了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冶金、电子、机械等领域的自动化,需要精确而及时地作出反应,统称为计算机实时应用,生产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控制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节约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

4、辅助系统:

利用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的计算机系统叫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提高

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辅助教学(CAI进行交互式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模拟考试等)、辅助测试(CAT)。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设计人员借助计算机进行的一项专门技术,使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使设计过程走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合格率也有重要的作用。

5、其他应用:

①办公自动化:它指人们以计算机为主体,对公文

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加工、存储和传输。

②电子商务:消费者与企业或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

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商业交易,主要包括网上广告、

订货、付款、客户服务以及市场调查等。

③人工智能:使计算机具有思维、学习、推理、自

我适应和积累经验等功能,甚至能给病人诊断、

开处方、证明定理、进行文字翻译,与人下棋等。

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计算机不仅能替代人们的某些体力劳动,而且能替代脑力劳动的某些职能。凡是能归纳为算术运算的计算,或能严格规则化的工作,都可由计算机来做。

小结:

本节主要讲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概况、发展方向和主要应用,通过这三部分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各方面的应用情况。

作业:

1、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哪些方面?

它有什么特点?

河南省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全)

第一课准备课-走进机房 一、教案目的 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方法 二、教案重难点 ①知道在计算机室中的要求 ②掌握开关计算机的方法 三、教案地点:机房 四、教案过程 (一)进入计算机室的要求 计算机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放置在干净、整洁、温度适中的地方。计算机是比较贵重的设备,使用时又离不开电,因此,同学们在使用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安全,不乱触摸各种电源;爱护计算机,不随意按动按钮;保持机房清洁,不乱涂乱画、乱仍东西等。特别注意,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看一看:操作计算机的正确坐姿。 (二)打开计算机 步骤: 1、按下显示器上的开关按钮,打开显示器的电源开关。 2、按一下标有“POWER”对应的按钮,打开主机上的电源开关。 计算机运行片刻,显示器上就会出现如图的图案,说明计算机已经打开,Windows操作系统启动成功。 就像我们上课时,总要将课本文具放在桌子上一样,在Windows“桌面”上放置着操作中经常要用到的“工具”,如“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等。 (三)关闭计算机 步骤: 1、移动鼠标指针到屏幕下端“开始”处,单击鼠标左键,打开“开始”菜单。 2、移动鼠标指针到“关闭系统”处,单击左键,弹出“关闭Windows”对话框。 3、移动鼠标指针,选择其中的一个工程,如“关闭计算机”,并单击“是”按钮。 一般情况下,显示器与主机相连,关闭后,主机与显示器会自动关闭。如果不是这样,需要再按一下显示器的开关。 五、课后练习 1、练习开机方法。 2、练习关机方法。 六、课后小结 学生初次上机,比较兴奋,对计算机非常爱惜,学习习惯很好,课堂纪律井然。大部分学生对开关电脑的基本用法掌握得不错。

微机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 1、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D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2、Pentium I属于()位CPU C A、16 B、8 C、32 D、64 3、Intel 8086属于()位CPU A A、16 B、8 C、32 D、64 4、CPU与I/O设备间传送的信号通常有( ) D A、控制信息 B、状态信息 C、数据信息 D、以上三种都有 5、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系统工作时所需要的信息,即( )。 D A、程序 B、数据 C、技术资料 D、程序和数据 6、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 D A、加法器 B、累加寄存器 C、多路开关 D、算逻运算单元 二、填空 1、内存可分为2大类:随机存储器RAM 和 2、数据总线是向的,地址总线是向的。 3、计算机的五大部件是:、、、、输出设备 4、总线可分为三类:、、 5、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最先由提出 6、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形式进行的。 1、只读存储器ROM 2、双、单 3、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 4、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5、冯·诺依曼 6、二进制 三、简答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1).以二进制表示指令和数据 (2).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并执行 (3).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选择 1、在机器数______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BD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移码 2、计算机内部表示带符号整数通常采用()。C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移码

四川版初中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课型】新授课(本班教室) 【教学内容】 1. 分析本册教材,明确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本学科的学期计划及学习内容。 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分类。 ※技能目标: 1.根据学期内容,确定自己操作提高的方向。 2.根据网络概念及组成要素,知道组建网络要做哪些事。如果身边碰巧有这种需要,自己可以参与其中。 3.能恰当地将身边的一些网络进行归类。 ※情感目标: 1.激发兴趣,让自己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 2.通过网络的功能及发展,明白分享与合作对学习工作的影响。 3.科技领先是一个国家、民族决定其国际地位的重要砝码,激励学生要有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期计划及内容介绍,让学生知道要学些什么,应该怎么来学。 2.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素。 3.能列举出身边的网络环境并恰当归类。 【学生分析】 对“网络”这个词,更多的同学会把它的概念缩小理解为“互联网”,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知道其功能和分类。相对于其它知识、技能,本课内容应该有90%以上的学生是在同一起跑线。 【教学过程】 同学们,欢度了一个祥和的春节,在春暖花开的新春季节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让我们翻开这本崭新的教科书,先来了解一下,这学期,《信息技术》课会做些什么? 一、学期内容及计划 (通过引导,浏览目录,明确学习内容) 计算机是我们信息技术课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对它的使用和操作我们也相当的熟悉了。可是,在现代的信息社会,分散在各处的孤立的计算机就好像一个“光杆司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有听说过“地球村”这个名词吗?“地球村”就是比喻人和人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距离,就好像同处于一个小小的村落一样。 这是如何办到的呢?真是要感谢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日益增长的今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的信息交换手段。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 二、计算机网络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信息的来源也很多,我想请同学们就自己听说的,看到的,想象的相关内容来谈一谈自己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

新课标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信息的特征》 课题:第1课 一、案例背景信息 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 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信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善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2.内容分析 重、难点和疑点 信息的特征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教学阶段及其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提高兴趣 读“阅读与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回答 信息传递的错误 创设情趣学习新知新授信息的特征: 1. 信息无处不在 2.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3. 信息具有价值性 4. 信息具有时效性 5. 信息具有共享性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之中。 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才能得以呈现。

信息是有价值的。 信息是有时间限制的 信息可以无限使用,公平共享 作业P4大显身手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理论课,需要学生了解信息的特征有哪些,会区分信息的正与误 板书信息的特征: 1信息无处不在 2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3信息具有价值性 4信息具有时效性 5信息具有共享性 课题:第2课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活 一、案例背景信息 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2课 年级:七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 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四年级计算机教案

四年级计算机教案 第一课文件操作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件夹的作用和基本概念; 2、学会建立文件夹;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重点: 1、学会建立文件夹;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难点: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过程: 小明想要在计算机中建立起自己的文件夹,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建立新文件夹 在C盘中创建一个新文件夹。 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2、在“我的电脑”窗口双击(C:),打开“WIN98C:”窗口; 3、单击“文件”菜单,将指针指向“新建”,在出现的子菜单中单击“文件夹”命令;窗口中出现一个“新建文件夹图标”。 二、文件夹的重命名

1、选定“新建文件夹”;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重命名”命令; 3、在“新建文件夹”框中输入“小明文件夹”,并按回车键。 三、移动文件夹 小明想把保存在“我的文档”中的“房子”文件移动到“小明文件夹”中。 1、选定“房子”文件;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 3、打开“小明文件夹”窗口,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窗口中显示“房子”文件,表明文件已被移动。 四、复制文件 1、选定要复制的文件“房子”;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3、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再双击软盘驱动器; 4、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窗口中显示复制的文件。 议一议: 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操作有什么区别? 练一练: 在E:盘建立一个“我的作业”文件夹,然后把C盘上的“小明文件夹”移到里面;

八年级计算机教案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知道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重点难点: 1、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2、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实际操作、应用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浙江省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整个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等。当然了,我

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上学期使用)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 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 人工处理 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 三、小结: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 四、学生练习: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KCB-300发展历程 2、通信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 网络化 4、生物计算机 三、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练习: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 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 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 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小学四年级微机课教案

目录 第一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第二课从这里启航 第三课给我们的文章加图画 第四课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艺术性——艺术字第五课有趣的自选图形 第六课制作表格 第七课制作统计图 第八课用Word编一份小报 第九课走进幻灯片世界 第十课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第十一课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 第十二课制作一组幻灯片 第十三课在幻灯片里播放电影 第十四课参观动物的家 第十五课我的作品

第一课文件的查找与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文件的自动查找。 2、使学生了解快捷方式的含义,能够自己创建快捷方式,更改快捷方式的图标。 3、激发和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自己想要找的文件。 2、学会创建快捷方式。 教学难点: 1、综合利用windows的查找功能搜索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电子教室、更换一些漂亮(有趣)的图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副漂亮的图片(图片途径保密,文件名已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关闭图片,怎样才能找到刚才那副漂亮的图片。 3、由A数同学操作找图片。 4、反馈结果(找不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快速地查找文件。 二、文件的查找

1、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图片的文件名,那么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了。 2、单击[开始]按钮,指向[查找],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命令,就可以 得到如左图的窗口。(图1) 3、在名称一项中输入图片的名 称:东北虎。在搜索一栏中选择范 围为:(本地硬盘驱动器(C:,D:,E:)). (图1见上) 注意:点击“搜索”栏右边的下拉式按钮,就可以指定计算机查找的范围了。 4、单击[开始查找]按钮,电脑就会将查找的结果显示出来,找到了文件,双击就可以打开文件了。 知识点:如果你不知道文件的全名,输入一部分也能找到。 5、学生练习自己查找文件。 三、创建文件(程序)的快捷方式 1、如果我下次还想找[东北虎]文件,就还需要去查找,那么有没有一种方便的方法呢?(建立快捷方式) 2、先查找到所需建立快捷方式的文件,指向该文件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3、单击[创快捷方式(s)]. 4、将快捷方式的图标剪切、复制至桌面, 或有时出现左图的对话框。(图2)选择[是]。(图2)

微机原理加法器课程设计1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8255,加法器设计2 本实验是对加法器的输入、运算、输出而进行的编程,利用了8255芯片,通过8255的A,B端口输入两个八位二进制数,经CPU运算后,由C端口输出. 通过编写相应程序用8086/8088的“OUT”指令可将8255的控制字送入其控制字寄存器所对应的地址,以达到将控制字送入8255的目的,以此来控制8255的工作方式以及A、B、C三个端口的输入,输出状态,格式化8255。本实验8255工作在方式0,即基本输入输出状态,A、B端口是输入状态,C端口是输入状态。再用相同方法可将8255的A、B两个端口的内容送入A、B两个端口。 通过A,B端口输入的两个二进制数经编程运算,然后在C口输出,通过循环语句实现两个二进制数求和的连续运算、输出. 关键字: 循环、工作方式、编程、运算、格式化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描述 1.1 设计目的 1.2 设计的要求 1.3对设计说明书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4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5时间进度安排 2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3 设计思路 (3) 4 设计原理流程图.............………..….……..….………………….…..….…...…4~5 4.1主程序 4.2键盘扫描子程序 5 实际硬件接线图 (6) 6 源程序清单及注释…………..………..….….……………………….…………7~9 7主要元器件介绍………………………………………………………………10~12 7.1键盘 7.1.1键盘的工作原理 7.1.2键盘输入信息的过程 7.1.3键盘扫描(识别键)的过程 7.2 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 7.2.1 8255简介 7.2.2 8255的控制字 参考文献 (13) 设计总结 (14)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罗春花

第一课小海龟画正三角形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small basic语言,了解其基本的操作使用方法。 2、理解什么是对象及其属性、操作方法。 3、认识“Turtle”对象,掌握其属性、操作方法。 4、掌握使用small basic命令(语句)画正三角形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使用对象的属性、操作的方法; 难点:理解对象及其属性、操作。 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Small Basic 二、命令的分析 三、实例教学(教师演示) 四、学生动手实践 1、经过自主练习,同学们能够成功运行程序吗?最终画出什么图形呢? 2、不成功的话,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为什么呢?该如何解决呢? 五、深入学习

1、思考问题: A、小海龟能不能在窗口的任意位置画三角形? B、小海龟能不能“爬”快点? C、小海龟开始“爬”时,头能否不垂直向上,能否改变方向? 2、属性、操作的学习 3、实例教学 六、自主练习 任务: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习的Turtle属性和操作,自己动手试一试,画出各种图形。 七、学生演示 八、总结

第二课小海龟画彩色正五边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变量及其命名规则 2、掌握变量的赋值及变量的应用 3、认识”GraphicsWindow”对象及常用属性设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变量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赋值语句,不要将赋值语句和数学中的等式混为一谈。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 1、小海龟画一个正三边形。 2、小海龟画正五边形 命令:命令: 2、疑问? ◆小海龟画正五边形的方法与画正三边形的方法相似:画一条边,旋转一定的角度,然后 再画一条边,旋转一定的角度……直到画完。然而,两者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边数和旋转的角度。假如小海龟要画正N边形,需要修改旋转的角度,以及画的边长的大小,这时候一个一个地修改,会不会很麻烦呢?为了简化工作,对于边长的大小和旋转的角度,我们能否分别用代表未知数的“符号”来表示呢? ◆比如:Turtle.Move(100)中的“100”能否用未知数“Length”来表示呢? 二、变量 1、变量: ◆1、我们将程序中代表某个值的符号称为“变量”。 ◆2、变量是程序用来保存数据的。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微机 多媒体演示文稿教案

课题: 多媒体演示文稿讲课教师:学科:信息技术课时:总课时数: 教 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学习电子幻灯片模板、背景、版式、文本、图片、图形、 自定义动画的设置于操作 过程与方 法 让学生构思感恩卡的主题内容、版式风格、并搜集相关素 材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设置幻灯片模板、版式及背景;超级链接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设置自定义动画;动作按钮的设置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 等) 导: 在你成长的岁月里,相信有很多值得你感谢的人,就让我们运用功能强大的 PowerPoint软件,设计制作一张感恩温馨卡并插入精美的影音吧送给他们吧! 动 一、制作感恩温馨贺卡 1、PowerPoint工作界面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与我们学习的Word很相近,试一试,PowerPoint那些工具与Word相同? 2、设置幻灯片模板、版式及背景 (1)模板设计 单击“格式”—“幻灯片设计”,窗口出现,“幻灯片设计”窗格,在设计模板的图标下,选择一个合适的样式,单击该样式右学生启动软件,并打开 创作的文件 学生认真探究 5分 5分

侧的工具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应用选定的幻灯片” (2)背景设计 单击“格式”—“背景”在弹出的“背景”对话框中,选择“填充效果”在弹出的“填充效果”对话框中选择“图案”,选择一个 合适的图案,单击“确定”按钮 3、版式设计 单击“格式”—“幻灯片版式”,窗口中出现“幻灯片版式”窗格,在文字版式样式图中, 选择一个适合的样式,单击该样式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应用于选定幻灯片” 3、插入图文对象 在幻灯片片中插入文本、图片、自选图形等相关操作和Word基本相同 4、设置自定义动画 单击“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出现“自定义动画窗格”,单击“添加效果”,弹出效果菜单,分别定义对象“进入”、“强调”、“退出”、“动作路径”等效果动画,通过自动的预览功能可以调试效果 5、幻灯片放映 二、电影展播 1、插入影片和声音 (1)新建幻灯片 (2)插入影片 选择一张幻灯片,单击“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在弹出的插入影片对话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影片,单击“确定”按钮,插入影片后,选择一种播放方式,视频插入完成。 (3)插入声音 插入音乐文件与插入影片的方法相同 (4)完成多张幻灯片的制作 2、设置超级链接 (1)创建超链接 选定一个用于代表一个超级链接的对象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 5分 8分 5分

四年级计算机教案(全册)

第八册计算机教案(全册)-四年级 教学计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还原方法;认识常用的图片文件格式;掌握用ACDSee软件浏览图片的操作方法;认识电子邮箱的作用;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学会收发电子邮件;认识电子邮件的格式;掌握在“Outlook Express”软件中设置电子邮件帐号的操作;学会用“Outlook Express”发送电子邮件;掌握在邮件中插入附件的操作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掌握自选图形格式的设置;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和删除行列的方法;会简单修饰表格的方法;了解分栏的方法;了解打印预览的功能;学习制作贺年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本学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用WORD制作表格;页面设置和制作贺卡。 1、文件的删除; 2、图片的浏览; 3、申请电子邮箱; 4、收发电子邮件; 5、学做邮票; 6、制作课程表; 7、表格的修改; 8、页面设置; 9、学做贺卡。 三、对本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的功能及简单操作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学会用WORD处理文字的简单操作,对网络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如何上网;最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进度

第一课文件的删除 教学目标: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重点: 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和还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删除文件 1、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如删除“画1”这个文件的方法是:

选定“画1”这个文件, 单击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 弹出“确认删除文件”对话框; 单击“是”。 2、删除软盘上的文件 如删除软盘上图像文件“房子”的方法是: 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中,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双击软驱图标,打开软盘窗口; 右击需要删除的文件“房子”,再单击菜单中的“删除”命令; 在弹出的“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是”。 二、回收站的操作 1、还原文件 打开回收站窗口,右击要恢复的文件,弹出快捷菜单; 单击还原命令,被选中的文件就恢复了。 2、彻底删除文件 打开回收站窗口,右击要彻底删除的文件,弹出快捷菜单; 选择删除命令,被选中的文件就被彻底删除了。 议一议: 回收站中有没有从软盘上删除的文件? 练一练: “清空回收站”命令的作用 打开回收站窗口,练习还原文件与彻底删除文件 文献摘抄: CACHE:英文含义为地窖。电脑中为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 之间,规模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组成。 UPS:为不间断电源的缩写,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而出现的,是电脑的重要外围设备之一,UPS是咱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的恒压恒频的不间断电源,用以保护电脑在突然断电时不会丢失重要的数据。 教后小记: 在教学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时要注意给学生讲清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要要求学生

七年级上册微机教案教学设计备课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总课时数:1 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这个信息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 在整个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等。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学生看课本P1/1-2(信息) 学生回答: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师生一起探讨实验学习:从三种液体鉴别理解信息的感知。 3、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4、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小学四年级计算机教案

第一课文件操作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件夹的作用和基本概念; 2、学会建立文件夹;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重点: 1、学会建立文件夹;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难点: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和重命名操作 教学过程: 小明想要在计算机中建立起自己的文件夹,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建立新文件夹 在C盘中创建一个新文件夹。 1、双击“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2、在“我的电脑”窗口双击(C:),打开“WIN98C:”窗口; 3、单击“文件”菜单,将指针指向“新建”,在出现的子菜单中单击“文件夹”命令;窗口中出现一个“新建文件夹图标”。 二、文件夹的重命名

1、选定“新建文件夹”; 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重命名”命令; 3、在“新建文件夹”框中输入“小明文件夹”,并按回车键。 三、移动文件夹 小明想把保存在“我的文档”中的“房子”文件移动到“小明文件夹”中。 1、选定“房子”文件;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 3、打开“小明文件夹”窗口,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窗口中显示“房子”文件,表明文件已被移动。 四、复制文件 1、选定要复制的文件“房子”;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3、将软盘插入软盘驱动器,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再双击软盘驱动器; 4、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窗口中显示复制的文件。 议一议: 文件的复制和移动操作有什么区别? 练一练: 在E:盘建立一个“我的作业”文件夹,然后把C盘上的“小明文件夹”移到里面;

将保存在磁盘中的画图文件复制到“我的作业”文件夹中。 文献摘抄: 如果需要同时选取多个文件,可以按住键盘上的CTRL 键,再依次单击所要选取的文件,这些文件反色显示,表示都被选取。 要选取连续排列的多个文件,可以先单击么一个文件,然后按住SHIFT,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松开SHIFT键。 如果要撤消选取的文件,可单击选取的文件旁边的空白处。 教后小记: 第二课认识WORD2000 学习目标: 1、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2、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 3、学会显示和隐藏工具栏; 教学重点: 1、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2、学会显示和隐藏工具栏。 教学难点: 显示和隐藏工具栏 教学过程: 一、展示一份由WORD制作的电脑小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习提纲

1、简述中断源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优先顺序如何?并分别简述CPU响应各类中断源的条件? 答:按中断源与CPU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外部中断和内部中断两大类: 外部中断是指有外部设备通过硬件触发请求的方式产生的中断,又称为硬件中断,外部中断有分为非屏蔽中断和可屏蔽中断 内部中断是由CPU运行程序错误或执行内部程序调用引起的一种中断,亦称软件中断。 它们之间的优先顺序是内部中断、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和单步(跟踪)中断。 CPU响应内部中断、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和单步(跟踪)中断等四类中断的相同条件是:(1)必须要有中断请求,(2)CPU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必须结束,而对于可屏蔽中断,还必须满足IF=1,即CPU处于开中断状态的条件。 2、简述动态存储器(DRAM)的特点? 答; (1) CPU对RAM中的每一单元能读出又能写入。 (2) 读/写过程先寻找存储单元的地址再读/写内容。 (3) 读/写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无关。 (4) 失电后信息丢失。现已开发出带电池芯片的RAM,称为非易失性RAM(NVRAM),做到失电后信息不丢失。(5) 作Cache和主存用 3、8086 CPU中地址加法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答:地址加法器是8086 CPU的总线接口单元中的一个器件,在8086存储器分段组织方式中它是实现存储器寻址的一个关键器件,地址加法器将两个16位寄存器中的逻辑地址移位相加,得到一个20位的实际地址,把存储器寻址空间从64K扩大到1M,极大地扩大了微型计算机的程序存储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 4、8086 CPU中有哪些寄存器?分组说明用途。哪些寄存器用来指示存储器单元的偏移地址? 答:8086 CPU中有8个通用寄存器AX、BX、CX、DX、SP、BP、SI、DI;两个控制寄存器IP、FL;四个段寄存器CS、DS、SS、ES。8个通用寄存器都可以用来暂存参加运算的数据或中间结果,但又有各自的专门用途。例如,AX专用做累加器,某些指令指定用它存放操作数和运算结果;CX为计数寄存器,在某些指令中做计数器使用;DX为数据寄存器;BX为基址寄存器,BP为基址指针,SI为源变址寄存器,DI为目的变址寄存器,这4个寄存器在数据寻址中用来存放段内偏移地址(有效地址)或段内偏移地址的一部分;SP为堆栈指示器,用来存放栈顶有效地址。两个控制寄存器用来存放有关的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例如,标志寄存器FL用来存放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而指令指针用来存放下一条要取指令的有效地址。四个段寄存器用来存放段地址。例如,CS寄存器用来存放代码段的段地址;DS寄存器用来存放数据段的段地址;SS寄存器用来存放堆栈段的段地址;ES寄存器用来存放扩展段的段地址。 5、DRAM为什么要刷新,存储系统如何进行刷新? DRAM以单个MOS管为基本存储单元,以极间电容充放电表示两种逻辑状态。由于极间电容的容量很小,充电电荷自然泄漏会很快导致信息丢失,所以要不断对它进行刷新操作、即读取原内容、放大再写入。 存储系统的刷新控制电路提供刷新行地址,将存储DRAM芯片中的某一行选中刷新。实际上,刷新控制电路是将刷新行地址同时送达存储系统中所有DRAM芯片,所有DRAM芯片都在同时进行一行的刷新操作。 刷新控制电路设置每次行地址增量,并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启动一次刷新操作,就能够保证所有DRAM芯片的所有存储单元得到及时刷新。 6、计算机I/O接口有何用途?试列出8个I/O接口。

【上海市】四年级下册计算机教案

1、第一课初识“画图”窗口 一、教材:初识“画图”窗口。 二、教学目标:(1)学会打开“画图”程序。 (2)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及各种绘图工具。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同学们都喜欢画图画,把漂亮的图画画在纸上,今天我们学习用电脑的windows操作系统来绘画。 2、学习新课 请打开电脑,跟着老师一步一步操作(1)单击“任务栏”的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2)移鼠标到所有程序点击,弹出所有程序菜单。 (3)将鼠标指针指向附件,弹出附件菜单。 (4)移鼠标到画图,单击画图,即出现画图窗口。 3、师生互动,观察认识“画图”桌面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颜料栏——状态栏 (学生指出上面各栏) 4、认一认,试一试 (1)将鼠标指针指向工具栏,看工具状态的变化。 (2)点击各种工具,除了工具状态栏有变化外鼠标指针在花板上的变化有几种? 5、体验 (1)选用一种画图工具的铅,并选红色,在花板上试一试。 (2)自己学画一幅简单的图画。 6、关闭“画图”窗口的方法: (1)直接单击“X” (2)单击菜单中的文件,出现下拉菜单,单击“退出”。 (3)出现对话框,以自己的需要选“是”或“否”。 7、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论了windows系统的画图窗口,认识窗口的工具,颜料盒等也知道如何关闭此窗口,“画图”系统很神奇,希望我们多操作运用。 第二课强大的“铅笔”与“刷子” 一、教材:强大的“铅笔”与“刷子” 二、教学目标:(1)学会调整画板大小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认识了“画图”窗口,今天我们要学习使用“画图工具”了。 2、板题:神奇的铅笔和刷子 3、师操作展示竹、梅二图(学生观察引起兴趣) 4、调整“画板”大小 三个途径:(1)利用画板上的(右、下)蓝色控制点 (2)从菜单的“图像”菜单后边的属性来设置 (3)运用“窗口”的滚动条。 5、用铅笔写字,点击工具“铅笔”试写自己的名字,按键盘上的Shift键画几条水平线。 试一试:按鼠标右键画出是前景颜色,按下鼠标的右键是背景颜色。 6、学会用“刷子” (1)选前景色和背景色 (2)单击工具栏的刷子 (3)选中后在画板上按下鼠标拖动观察 (4)依次选不同的刷子在画板上试画。 7、作业:画“花盆” 8、展示评价 9、师总结: 用电脑里的绘画工具绘画开始不会得心应手,操作多了就会应用自如了。 第三课巧妙的“直线”和“曲线”工具 一、教材:巧妙的“直线”和“曲线”工具 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直线工具绘画,掌握直线工具画图的技巧。 2、让学生学会用’曲线工具绘画,掌握几种曲线的画法。 三、教程: 1、激趣引入: 我们已经学会用“铅笔”画水平直线和垂直线了,但要画任意方向的直线就不那么容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直线工具来画不同方向的线。 2、新授:板书: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单击直线选中线段类型——确定前景色和背景色——移动鼠标到画板见“+”——按鼠标从要画的线段的识点到终点——见画的直线符合要求松开鼠标。 3、大家试一试: (1)连续选中画出5种不粗细的直线 (2)照图画座小房子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执教:李卫霞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四个班一共有学生180名学生,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稍有欠缺,表现在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部分来自城区学校,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好,对此应继续保持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的探索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向尝试完成较为优秀的计算机设计作品(电子报刊)的方向努力。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介绍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信息基础知识和基础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第二部分是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 技能训练要求: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较为熟练的操作Word和wps操作系统。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期所学知识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所涉知识都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

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解析

1 思考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C A.运算器 B.主存储器 C.CPU D.输入/输出设备 2.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 )。 A (B——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A.CPU B.主存储器 C.硬盘 D.显示器 3.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通常采用( )。C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BCD码 4.采用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真值范围是( )。C A.-127~+127 B.-1 27~+128 C.-128~+127 D.-128~+128 5.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 )。B A.41H B.42H C.61H D.62H 6.某数在计算机中用压缩BCD码表示为10010011,其真值为( )。C A.10010011B B.93H C.93 D.147 二、填空题 1.微处理器是指_CPU_;微型计算机以_CPU_为核心,配置_内存和I/O接口_构成;其特点是_(1)功能强 (2)可靠性高 (3)价格低 (4)适应性强 (5)体积小 (6)维护方便_。P8 P5 2.主存容量是指_RAM和ROM总和_;它是衡量微型计算机_计算机数据处理_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构成主存的器件通常采用_DRAM和PROM半导体器件_。P5 P9 3.系统总线是_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_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成_数据、地址、控制_3种总线。P9 4.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_数值型和非数值型_两类,前者的作用是_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算等处理操作_;后者的作用是_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_。P12 5.机器数是指_数及其符号在机器中加以表示的数值化_;机器数的表示应考虑_机器数的范围、机器数的符号、机器数中小数点位置_3个因素。P15 P16 6.ASCII码可以表示_128_种字符,其中起控制作用的称为_功能码_;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使用的称为_信息码_。P18 P19 三、判断题 1.计算机中带符号数采用补码表示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机器数的运算。( )√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范围不受计算机字长的限制。( )× 3.计算机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内存容量的大小。( )√ 4.计算机键盘输入的各类符号在计算机内部均表示为ASCII码。( )× (键盘与计算机通信采用ASCII码) 2 思考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EU中起数据加工与处理作用的功能部件是( )。A A.ALU B.数据暂存器 C.数据寄存器 D.EU控制电路 2.以下不属于BIU中的功能部件是( )。 B A.地址加法器 B.地址寄存器 C.段寄存器 D.指令队列缓冲器

泰山版七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合辑

信 息 技 术 教 学 设 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 微项目 1 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授课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究身边的信息设备”中的微项目一“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本节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只停留在软件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对于计算机内部的构造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还一知半解,本节课从实物展示入手,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结构组成;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掌握CPU 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4.掌握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 CPU 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3 掌握存储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策略】 由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只停留在软件的简单应用层面,对于计算机 内部的构造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还一知半解,本节课从一开始的“机箱内部实物” 展示入手,让学生直观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构成,课堂贯穿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信息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什么? (二)探究过程: 1.合作探究一:机箱内部结构 (1)教师展示拆卸后的微机机箱,学生对照课本第8-9 页“专题一”部分,了解机箱内部结构构成; (2)小组合作讨论主要部件: CPU 内存条 硬盘、光驱,举例常见外存还有哪些? 显卡 (3)教师展示“机箱内部”图片,学生回答出主要部件名称,教师点拨其特点 及组成。 (4)举例:cpu 型号 如何查看? 2. 合作探究二:外部设备 (1)学生小组内讨论,举例: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2)教师点拨: 以下几种设备,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 A. 话筒 B.耳麦 C.摄像机 D.音箱 3.探究三: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学生自学课本第12 页“科学探究”部分, (1)了解存储程序思想 (2)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五大部件。 【课堂检测】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外存的是( ) A. 光盘 B. ROM C. CPU D.RAM 2.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来控制程序运行的部件是() A. 键盘 B. 运算器 C. 鼠标 D. 控制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