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校本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教学内容:学习儿歌《小学生学习习惯儿歌》

教学重点:识记儿歌,指导习惯养成。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儿歌,并识记儿歌

小学生学习习惯儿歌

小学生,爱学习,养成习惯终受益;早晨起,不懒睡,背着书包上学去;见同学,问声好,讲究礼貌要做到;见老师,行个礼,尊师重教讲礼仪;课堂上,专心听,基础打牢成绩好;

勤于思,善动脑,积极发言才聪明;不唯书,不唯上,超越文本当自强;做笔记,细整理,积少成多能进步;写作业,用心记,炼就本领比高低;课堂外,多自习,博览群书采信息;

天文晓,地理知,人见人爱有志气;好习惯,我第一,健康向上有活力。

第二课时:

一:理解儿歌本身,联系生活。

二:让诗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习惯。

课后记:学生对本课的形式较为喜爱,琅琅上口的儿歌语言相当贴近他们的生活,而且做到了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去照这样做,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第二课

教学内容:学习儿歌《好习惯,金不换》

教学重点:识记儿歌,指导习惯养成。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儿歌,并识记儿歌

好习惯,金不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小学生,勿怠慢,习性成,从小管。德智体,齐发展,有作为,靠习惯。品格正,皆欢喜,习惯好,事事安。学习时,不贪玩,讲方法,用心钻。

身体好,勤锻炼,有规律,不间断。生活上,重勤俭,勿挑剔,成自然。待他人,心胸宽,敬童叟,言行善。寸有长,尺有短,以人长,补已短。身坐直,腿放平,三个亿,记心中。

第二课时:

一:理解儿歌本身,联系生活。

二:让诗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习惯。

课后记:类似于第一课,学生也是喜欢三字经的形式,背起来很容易,我在这节课还给学生示范了什么是正确的习惯,什么是错误的习惯,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课

教学内容:学习儿歌《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点:识记儿歌,指导学生了解中华书法艺术渊源。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儿歌,并识记儿歌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河南安阳处中原,华夏文明是摇篮。殷墟出土甲骨文,独一无二世界传。书法艺术是瑰宝,源远流长最古老。传统文化要继承,培养成材在从小。中国汉字魅力大,来华求学遍天下。

炎黄子孙多自豪,博大精深在华夏。书法艺术要精到,基础知识最重要。勤学苦练意志坚,持之以恒见功效。

第二课时:

一:理解儿歌本身,联系学习书法本身。

二:让诗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情感。

课后记:学生对于写字时比较熟悉的,但之于上升到书法艺术的层面上就比较的陌生,所以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我们重新对书法艺术的古老渊源进行了讲述,并且有其提出了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出土在我们的家乡河南,更激发了学生热

爱家乡的感情,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从内心中去热爱书法艺术,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了动力资源。

第四课

教学内容:学习儿歌《养成书写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儿歌,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儿歌,并识记儿歌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习惯养成最重要,正确坐姿最重要。体形优美视力好,写字才能见成效。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第二课时:

一:理解儿歌本身,联系学习书法本身。

二:让诗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情感。

三:练习如何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课后记:良好的书写习惯之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正确与否的书写习惯会影响他们终生,所以这节课我对学生的坐姿进行了反复的训练,并且通过其他的多种比赛形式进行强化。

第五课

教学内容:学习儿歌《执笔歌》

教学重点:识记儿歌,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执笔习惯。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儿歌,并识记儿歌

执笔歌

拇指食指捏笔杆,指离笔尖一寸远。总之在下托住笔,其余指曲要自然。笔尖对着左前方,掌跟小指放桌上。笔杆稍斜别平直,仅仅靠在右后方。

第二课时:

一:理解儿歌本身,联系学习书法本身。

二:让诗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情感。

三:练习如何做到:一尺、一拳、一寸。

课后记:学生掌握得很快,但是遗忘的也很快,生活中早已养成的握笔习惯、写字习惯会伴随着平时的养成而忘记上课所学的内容,所以我在今后的课程中,要对这个要求进行反复的强化,直到成为他们自己真正的习惯,拿笔就是练字时。

第六课

教学内容:学习诗歌《风》

教学重点:识记诗歌《风》,了解诗人,背景以及诗本身的意义。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诗歌,并识记诗歌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诗歌本身,了解诗人,背景以及诗本身的意义。

二:分析,解释: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二月:早春,农历二月。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三:识记诗歌。

课后记:这首诗很短小精悍,意境不多,学生在简单的几次朗读中就能理解他的意义,所以老师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分析讲解,只是对个别的自此进行重点讲解,并且对诗人做以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一点课外知识,促进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第七课

教学内容:学习诗歌《咏柳》

教学重点:识记诗歌《咏柳》,了解诗人,背景以及诗本身的意义。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诗歌,并识记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