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角色期待的社会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师角色期待的社会特征

[摘要]教师角色意识研究中,角色期待研究有概念混淆的不足。文章将角色期待定位于社会对教师职业和教师个体责任、能力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从责任期待、道德期待、能力期待和技巧期待四个方面对教师角色期待的社会特征展开论述。

[关键词]角色意识;角色期待

一、教师角色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被社会赋予了不同的权利、责任、行为规范及相应的行为模式。个体要准确地扮演这些角色,首先就要认识这些角色,了解与角色相关的权利、责任、行为规范等,从而形成角色意识。角色意识是个体或团队根据自己的身份所折射出来的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教师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规范的认知和体验。对教师角色意识的研究,因侧重点不同,结论的差别相当大。有的从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角色意识切入,强调教师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师角色的显性定位:教育者”,“教师角色的隐性定位:学习者”,“教师角色的本质定位:创造者”。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年轻一代的塑造者”,“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有的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重在教师对自身职业要求的理解和实践体验。认为教师角色意识包括“教师自身所处的角色地位、所享有的角色权利与承担的责任,教师扮演角色所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以及教师实际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与结果”。“教

师角色意识,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自身行为模式的认识,也是教师对自身角色的综合理解”。有的从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中的行为要求出发,强调教师角色的多元性,认为教师是一种复合性的角色,教学情境中的教师需要具有以下几种意识:导演意识,像导演深研剧本一样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引导学生。演员意识,向学生表演学习范例,展示思维过程,介绍学习成功经验。另外还应具备观众意识、裁判意识、朋友意识、对手意识等。

尽管对教师角色意识研究的侧重点多样,但许多研究者对教师角色意识结构的认识却基本上是一致的,认为教师角色意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角色认知,即个体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理解。角色期待,即个体和他人对角色行为的期望。角色体验,即个体对自身角色行为及结果的认识、判断与情感体验。

教师角色意识的研究是为了使作为个体的教师在明确他人(社会)的期待之后,不断地认同和内化这种期待,形成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职业理想,从而减少角色混淆与角色冲突,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但是,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因为教师角色意识中一些关键概念混淆,从而拉大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导致研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现实。比如,教师角色期待中,将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放在司一范畴,致使教师角色意识形成的源头含混不清,影响了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文章在大量研习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中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实际,经过反复思考,将教师角色意识划分为三大块:角色

期待,角色认知,角色体验。

角色期待也可以称为社会期待,是指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它是教师角色认知的根据和蓝本。个体对角色行为的期待属于职业理想的范畴,不能与社会期待放在同一层次上。社会期待是外在的对角色行为的规范,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个体期待是在对行为规范认同后所确立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表现形式千差万别。教师对自我职业理想的设计源于角色期待,始于角色认知,实行于教育教学实践。

在教师角色意识研究领域中,角色期待的社会特征是一个薄弱环节,文章就此展开自己的思考。

二、角色期待的社会特征

“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教师角色期待的社会特征,是文化积淀与当下社会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掺杂着过往的因素,同时也包含对未来的合理希冀,所以,作为教师角色意识的个体,在进行角色认知的时候,不仅要立足于当时社会现实,适应社会对行业的要求,也要充分了解社会要求的构成,更好地构建个人的职业理想。

当今社会条件下,教师角色期待具有四大明显特征:一是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使命的责任期待;二是传统师道背景下教师行为的道德期待;三是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书育人的能力期待;四是社会公众需求背景下选拔胜出的技巧期待。这四种期待涵盖了教师角色期待的绝大部分话题,规范和制约着教育的实际行为和教师个人的职业理想。

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使命的责任期待。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赋

予中国教育的必然使命,新课程改革不遗余力地向前推进,正是政治、经济、教育的有识之士,在深刻分析、把握了这种趋势之后做出的重大决策。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到来和以经济、科技为重点的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成为决定各国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被赋予了特有的使命和责任: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相适应,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目标。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和方法从国外移植的痕迹比较明显,所以在改革初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其实,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对于教师责任期待的合理性和必然性,通过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知识特点的比较,可以更清楚地显现出来。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分为三个特色鲜明的时期:农耕时代,工业社会时期,知识经济社会。

中国有几千年农耕经济的历史,其中有过许多文化的辉煌。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去审视中国农耕社会时期的知识,可以总结出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人文性。进入公众教育领域的知识基本上是与人性修养、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修炼、国家治理等相关的,是一种面对精英的普适性的知识传授,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很少有某一生产技术、技能方面的内容。二是经典性。虽然内容不外乎做人与经世,但由于历史悠久,积累下来的知识也很多,古人便本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语)的原则,将浩繁的知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筛选,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成为读书人千

古诵习的主要对象。三是稳定性。农耕时代,社会生活中新知识生成的速度很慢,而新知识进入教育视野的过程更加漫长,人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长时间稳定不变的状态中。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当时教师知识结构的特点和社会对教师要求的特殊性。农耕社会中,好教师的标准是“学富五车”,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读多记。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传万古不变之道,授文章制作之业,解经典习读之惑。

工业社会时期的知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应用性。根据社会生产的需要,知识被划分成许多不同的专业,同一专业中的知识又切割成若干模块,就像工业生产门类区分和产品生产流程设计一样。这种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在我国大学教育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专业与专业之间泾渭分明,专业内部模块划分十分明确。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工业生产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传授的知识也是实用性的,是以往经验积淀下来的工艺标准。工业社会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带有专业化的色彩,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教师要求知识渊博,数学、物理、化学教师要求解题能力强。学生只要学好本专业,就是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才。这种严格专业培养的教育方式,很明显是建立在精准而长时间不变的传统工业生产基础之上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也可以概括为三个明显的特点:有限性、时效性、创新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生产爆炸性增长,决定了任何个体试图完全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领域的知识,都是不可想象的。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许多领域的知识具有明显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