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doc
赴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书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赴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书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赴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贵州雷山县在苗族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开发博罗县畲族文化旅游资源,2011年8月6日至9日,我县考察团一行33人在横河镇党委书记陈振友、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雪花的带领下,专门赴贵州省雷山县考察学习。
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及下寨等景区景点,并与雷山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雷山县文体局、雷山县郎德镇等有关部门座谈,探讨了广东博罗县与贵州雷山县文化旅游事业的交流和发展。
通过学习考察,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受益颇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雷山县旅游发展情况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距州府凯里42公里。
拥有4A景区一处,国家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主要有西江景区、雷公山景区、郎德景区等景点景区;有国内旅游社1家,四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3家,正在申报三星酒店2家,申报2星级酒店1家,农家乐415家。
共有床位4940个,餐位14440个,其中,酒店床位1528个,餐位4930个,农家乐床位3510个,餐位9517个。
雷山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苗族聚居区,是几乎没有工业支撑的国家级贫困县。
在乡村贫困面大、可进入性条件差、政府财政投入能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当地政府极为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2007年,雷山县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在全县旅游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富民兴雷”为目标,根据“一业带三产”(旅游业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战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雷山县的支柱产业。
贵州雷山县景点介绍作文
贵州雷山县景点介绍作文在贵州的那片神奇土地上,有一个叫做雷山县的地方,那可真是个宝藏之地!先来说说西江千户苗寨吧。
当我第一次走进这个苗寨,就被那壮观的景象给震住了。
上千户苗族人家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密密麻麻的,像一片木质的海洋。
那吊脚楼的建筑风格独特极了,用的都是当地的木材,古色古香的。
每一栋楼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有的楼前挂着红灯笼,有的楼外挂着五彩的布条,风一吹,布条飘飘摇摇,好看得很。
我沿着青石板路往上走,一路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店铺。
有卖苗族银饰的,那银饰闪闪发光,工艺精细得让人忍不住赞叹。
还有卖苗族特色服饰的,那些衣服色彩鲜艳,绣着精美的图案。
我走进一家店,拿起一件绣着花鸟的衣服仔细端详,那针线活简直绝了,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苗族人的巧思和情感。
走着走着,我听到了一阵悠扬的芦笙声。
顺着声音找过去,原来是一群苗族阿哥们在吹奏。
他们穿着传统的苗族服饰,动作整齐划一,芦笙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让人陶醉其中。
旁边还有苗族阿姐们在跳舞,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裙摆飞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再往前走,就到了苗寨的观景台。
从这里望下去,整个苗寨的景色尽收眼底。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那袅袅的青烟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这苗寨融为一体,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除了西江千户苗寨,雷山县的朗德上寨也别有一番风味。
这个寨子没有千户苗寨那么大,但却更加宁静和古朴。
寨子里的小路都是用石头铺成的,走在上面,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在朗德上寨,我有幸参加了一场苗族的长桌宴。
那场面可热闹了!长长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有酸汤鱼、腊肉、糯米饭等等。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聊天说笑。
苗族阿姐们还会给客人敬酒,那酒是自家酿的米酒,甜甜的,但是后劲可不小。
我一开始不知道,多喝了几杯,结果后来头都有点晕乎乎的。
吃饭的时候,还有苗族的歌舞表演。
阿哥们吹着芦笙,阿姐们跳着舞,气氛欢快极了。
考察报告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_0464文档
2020考察报告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_0464文档EDUCATION WORD考察报告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_0464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建造一个新的景区,一定要规划先行,确保景区开发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畲族文化“汉化”造成畲族旅游景区发育“先天不足”,一定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精彩的策划,为景区加强“后天弥补”。
在理清畲族文化旅游资源脉络的基础上,聘请有资质、高规格的旅游规划设计团队,为景区作规划和策划,充分统筹横河嶂背村的畲族文化及横河良好的生态资源,围绕旅游产业六大要素,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超越周边同类旅游景区,特别要注重游客参与和体验,让畲族旅游景区具备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实现集聚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内核,但文化需要载体去展示与传播。
建筑、服装、服饰、节庆活动、语言、博物馆以及迎宾、敬酒、婚嫁等各种仪式,甚至是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畲族文化的展示载体,甚至是畲族人,对游客来说,他们都是景区的道具,是景区的一个吸引物,一道风景。
因此,在横河畲族旅游景区文化氛围营造上,要着力打造畲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充分体现畲族文化元素,使旅游景区风格有典型的畲族特色。
横河畲族旅游景区除了在项目策划和设计上要有所超越,在市场推广上,要充分利用我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罗浮山旅游的市场影响力,设计罗浮山―横河的一日游、两日游旅游线路,将畲族旅游景区纳入罗浮山旅游圈,成为罗浮山旅游的有力补充,成为罗浮山旅游线路上的一个节点,与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形成资源互补、市场互补,增强竞争的合力。
在横河镇,根据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以资源互补为原则,设计横河镇一日游旅游线路,使横河畲族旅游区和横河郊野公园成为横河镇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雷山考察总结与思考
雷山考察总结与思考一、总结(一)雷山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文化雷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距省府贵阳184公里,距州府凯里42公里。
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的贵州,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成为旅游发展的硬性制约。
但就是这样一个贫困省份的贫困县,近年来旅游发展却风生水起。
个中原因在于,雷山县找到了一条发展旅游的正确道路。
旅游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创造差异化,雷山县与其它地方最大的差异就是原生态的苗族文化。
把苗族文化保护好,开发好,就是雷山旅游发展最大的成功。
从这次考察团的实地感受来看,大家对西江苗寨的评价非常高,对雷公山反而兴趣不大,这就说明雷山旅游最大的特色是原生态的文化,而不是自然风光。
事实上,雷山旅游客流也主要集中在西江苗寨和朗德上寨等苗族文化旅游区,特别是西江苗寨已经成为贵州省最著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二)雷山旅游最大的亮点是创新这里的创新主要是理念才创新、管理的创新。
首先,旅游发展理念上,一是非常注重保护与开发的统一。
正如雷山县县长所说,雷山县旅游发展坚持两个“第一”,即“保护第一,老百姓利益第一”。
保护第一,就是要维护苗族的原生态文化,包括聚落环境、建筑形式、服装服饰、歌舞表演、节庆活动、生活习俗等都要保持原生性,避免商业化的过度冲击,避免外来文化的入侵。
老百姓利益第一,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因此,对苗族文化就不能只讲保护,还要进行适度开发。
雷山的做法就是支持老百姓亲自参与旅游开发,一方面可以让老百姓最大化获取旅游开发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自觉保护文化。
同时,政府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设立文化保护奖励资金,鼓励村民加大文化保护力度。
二是非常注重规划先行。
雷山县在财力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投入大笔资金先后完成《西江千户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乌东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雷山县郎德苗寨旅游综合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十多项旅游规划,实现旅游区的科学开发、有序开发。
某区关于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学习报告
某区关于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学习报告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学习报告1. 引言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民族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深入了解贵州省的旅游行业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考察学习活动。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考察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 考察背景2.1 考察目的我们的考察目的是了解贵州省旅游行业的整体情况,包括景点资源、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水平等方面。
2.2 考察内容我们将选择贵州省的几个著名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旅游从业者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问题,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 考察过程3.1 考察地点选择我们选择了贵阳市的花果园、遵义市的赤水河风景名胜区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凤凰古城作为考察地点。
这些地方代表了贵州省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
3.2 实地考察我们在每个考察地点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包括参观景点、了解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情况,并与当地旅游从业者进行深入交流。
3.3 座谈交流我们与当地的旅游局、旅行社、酒店管理部门等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他们在旅游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4. 考察结果分析4.1 景点资源丰富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花果园的花海、赤水河的红枫谷等,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凤凰古城的侗族风情。
这些景点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4.2 旅游产品开发亟待提升尽管景点资源丰富,但部分景点的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
一些景点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和设计,导致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吸引力不足。
4.3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景点的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不尽如人意。
一些酒店和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素质不高,对游客的需求和体验关注不够。
5. 建议与对策5.1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规划贵州省应加大对景点旅游产品开发和规划的投入力度,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市场调研,推出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本科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雷公山)
关于雷公山植被系统的调研报告摘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雷公山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县城28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生物资源多样性相当丰富。
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
本文通过实地的考察,并且在大量的文献基础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雷公山的植被形同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
关键词:植被,生态系统,雷公山,垂直地带性调研时间:2011年月日—月日调研地点:雷山县雷公山调研人:调研对象:雷公山植被系统调研目的:通过实习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调研形式:参观访问一、雷公山植物地理学实习1.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一方面结合实际,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键,使在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通过实习对雷山的部分地区人文、地貌、环境等进行了解。
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地区地理信息的收集经验。
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的实地考察能力以及对当地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2.雷公山概况: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47792hm2(核心区面积17334hm2,占36.58%),其中:有林地面积42348hm2,灌木林地1746 hm2,活立木蓄积345.5万m3,森林覆盖率达88.75%,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源涵养、旅游),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相当丰富。
雷公山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县城28公里,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
各类生物近20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3种,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秃杉,是中国特有一类保护树种,且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强的一处,是中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研究基地。
关于雷山县西江旅游建设调查报告
贵州省情调查报告(关于雷山县西江旅游建设)调查目的和对象:通过对雷山西江千户苗寨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和分析,更加了解黔东南的旅游信息,同时为雷山县旅游业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对雷山县旅游业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调查地点:雷山县所属西江千户苗寨调查时间:2010年5月1日—6月1日调查人员:贵州省黔东南电视广播大学2010春工商管理(专)黄云枫所属课程:贵州省情教程1.雷山旅游开发的必要性(1)从整个贵州省来看旅游与扶贫关系,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创办新型旅游城市:(2)贵州省经济状况,和自然资源优势2.旅游扶贫”观念的提出贵州省旅游局杨胜明局长率先在中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她强调旅游不应是一种谋求短期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应长期而持久地赐富于民。
恰恰因其经济的欠发达,贵州迄今仍保持着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它是一个“活着”的民族遗产宝库,堪称“文化千岛”,其中32%的人口都属于少数民族,仍相对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以及各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是习俗、节日与典礼、传统工艺、音乐、语言与建筑。
贵州以扶贫为目标,利用贵州省自身资源优势,脱贫致富,旅游活动给当地居民带来直接创收,使当地人意识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从意识主动去传承与保护自己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
贵州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来。
3.雷山县目前的旅游发展前景(1)雷山县旅游资源状况雷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凯里、台江、榕江、丹寨四县市相邻。
县城距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42公里,距省城贵阳184公里,距雷公山主峰30公里。
有很高的森林覆盖,有山有水。
(2)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雷山县全县总人口14.5万,其中苗族12.04万人,占总人口的83%,苗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光彩夺目,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
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其中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江,370多个苗族村寨分别分布在雷公山周围,雷山县苗族保存有八大支系,因此使得苗族的习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而且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运动,三次都发生在雷山。
赴黔西南州考察山地旅游情况报告
赴黔西南州考察山地旅游情况报告一、背景介绍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的西南部,是贵州省辖地级市。
黔西南州的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适宜开展山地旅游活动。
本次考察报告旨在了解黔西南州的山地旅游情况,包括旅游景点、交通便利程度、旅游设施、旅游产业等。
二、旅游景点分析1. 雷山风景区:雷山风景区是黔西南州最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拥有优美的自然风景,包括清澈的溪水、茂密的森林和壮丽的山峰。
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旅行、观光车游览、山地自行车等活动。
2. 独山风景区:独山风景区位于黔西南州独山县境内,是一个以石峰景观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石峰奇特,形状各异,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游客可以进行爬山、摄影等活动。
3. 万山风景区:万山风景区位于黔西南州万山特区,是一个集山水田园、古村落、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景区内有美丽的山峰、清澈的溪流和传统的侗族村寨,游客可以体验山地生态与民俗文化。
三、交通便利程度黔西南州的交通发达,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通往州内各县市,便利游客前往。
州内的旅游景点之间也有良好的交通网络连接,方便游客之间的互相转移。
四、旅游设施情况黔西南州的旅游设施比较齐全,各大旅游景点都配备了停车场、餐厅、洗手间等基本设施,游客可以在景区内得到基本的服务保障。
同时,州内还有一些高档度假村和民宿,供游客选择。
五、旅游产业发展状况黔西南州的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加大了对旅游发展的投资力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随着黔西南州山地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此观光旅游,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
六、收获与建议在考察黔西南州的山地旅游情况过程中,我们对当地的自然风景和旅游设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旅游景点间的交通连接还可以进一步改善,旅游设施的更新和完善还需要加强等。
我们建议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来黔西南州旅游观光,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江千户苗寨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各地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2023年暑假期间,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苗族文化,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简介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中国最大、世界无双的天下第一大苗寨。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近年来,西江千户苗寨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2. 实习岗位在实习期间,我担任了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公司的一名前台接待员。
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为游客提供咨询、预订、入住等服务;(2)协助导游带领游客参观苗寨,讲解苗族文化;(3)负责苗寨内住宿、餐饮、交通等配套设施的预订;(4)处理游客投诉,维护苗寨旅游秩序。
3. 实习过程(1)熟悉业务实习初期,我认真学习了苗寨的旅游资源和相关业务知识,了解了苗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节日庆典。
通过阅读资料、请教同事,我对苗寨有了初步的认识。
(2)实践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一些具体工作:① 咨询接待: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解答游客关于苗寨的疑问,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旅游建议。
② 预订服务:协助游客预订住宿、餐饮、交通等配套设施,确保游客在苗寨的行程顺利。
③ 导游讲解:跟随导游带领游客参观苗寨,讲解苗族文化、历史和传统工艺。
④ 消费维权:处理游客投诉,维护苗寨旅游秩序,确保游客权益。
(3)总结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① 业务知识不够扎实,对苗寨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② 与游客沟通能力有待提高,有时无法准确把握游客需求;③ 团队协作能力有待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够默契。
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改进。
【精编范文】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篇一: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内容: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201X.6.24 - 201X.6.30前言:经过这次,可以说是对我们人生很有意义的一次艺术考察,使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提高。
看着西江千户苗寨的人们的每一件每一样艺术品让我是那么的沉醉与流连忘返,为什么苗族人能创造出令世人为之赞叹的传奇?我有时在想,少数民族除了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的神话和传奇,让世界为之赞叹的还是什么?苗族之都——西江千户苗寨,这里有喜欢的风景,这里有喜欢的文化习俗,这里更有喜欢的人!感受原汁原味的风俗文化,领略到苗家人几千年来保存完好的生活习俗。
专业考察,是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审美、拓展知识面。
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收到启示,学习前人的传统智慧;从现代设计的案例中,实际体会设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和专业相关的综合素养,诸如自立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
雷公山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现代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都是为人服务的。
人的需求决定着设计,现代人们越来越注意的生活的品味,舒适性,人文环境等周边环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需要远离城市的喧嚣,外出旅游放松心情过一过日子,但是住在山林野趣的时候,享受大自然的时候就觉得太寂寞了就想到市井繁华中享受物质生活。
在当今这个生存压力很大的社会中,人们更需要亲近大自然。
西江千户苗寨领略人文,雷公山领略自然。
一、考察时间、考察地点考察时间:201X年6月24日至6月30日考察地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苗峰雷公山二、考察见闻所感西江千户苗寨从贵阳出发,途径足足四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优质】贵州,考察报告-推荐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贵州,考察报告篇一:贵州考察报告(图文并茂经典版本,领导超喜欢的)贵州移动培训考察情况报告201X年7月6日,县委组织部我县多个部门干部组成的移动培训考察组21人一行,围绕党性教育、新农村建设、民俗旅游和乡村旅游等主题赴贵州考察,历经贵阳、遵义、息烽、修文、雷山、安顺、凯里等市县。
考察组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先后走访和参观了王阳明纪念园、谷堡果畜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息烽集中营、永靖阳郎旅游风情小镇、西山乡林峰水岭沟乡村旅游示范点、遵义县龙坑真梳池片区党员群众之家、枫香镇土坝村何家寨乡村旅游示范点、遵义会址、西江千户苗寨等地,寻经问宝,以期对未来XX县发展谋划能有所裨益。
立足于县情的可比性、建议的可行性,就如何实现我地文化强县、旅游强县、农业强县等等问题,现对此次贵州之旅所见经验、所获启示择要汇报如下。
一、考察地区概况贵州是高原多山省份。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岩溶地貌特征尤为明显。
此次考察所到之处,到处可见削山造路、凿洞架桥。
在黔东南地区的凯里等市县,也能看到削山造城。
高强度的土地资源约束和高难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贵州各地科学规划、高效利用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
其少数民族成分以及民俗样态,仅次于邻省云南。
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畲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 %左右。
因经济发展落后,地处偏远,高山隔绝,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原生性非常明显,少数民族群落保持相对完整。
此次考察所经的黔东南地区,无论是苗族、侗族还是畲族,其族群居住地均保持较好的原生态,这无疑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
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
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篇一】苗族文化是xx县的核心旅游资源,而当地的苗族居民,无疑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
xx县发动全县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参与旅游,一是注重保护少数民族原住居民的文化原生态特征,使原住居民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二是引导原住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成为旅游从业者,实现旅游富民。
据了解,在西江景区内,文艺表演队伍基本上都是当地或附近乡镇的居民构成,迎宾队伍则全部是西江苗寨景区内的原住居民,其中很多还是老年人,他们每天在景区大门,身着苗族盛装,吹着芦笙,唱着迎宾歌欢迎游客,工作5小时将可获得14元的酬劳。
迎宾队伍,是西江景区一道靓丽且独特的风景,也是促进就业的途径,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让更多当地群众直接参与景区的发展,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原住居民是西江旅游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
在西江景区,通过原住居民的参与,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的集聚发展。
据统计,20xx年和20xx 年对比,景区“苗家乐”接待户从40户发展到138户,增长2.45倍;民族工艺品店从28家发展到75家,增加1.68倍;宾馆客栈从3个发展到8个(其中以星级标准建设的宾馆2个),增加2.7倍;餐饮店从8家发展到18家,增加1.25倍;从事银饰、服装、摄影,出租苗衣等摊点经营农户从原来的没有发展到163户;茶楼酒吧从无到有,现有茶楼酒吧5家;表演从业人员从20人发展到近450余人,增加22.5倍;服务从业人员从260余人发展到 800余人,增加3.08倍。
西江村直接参与旅游的农户达516户2100余人。
通过西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开设环卫、消防、票务、交通协管等各类管理就业岗位130余个,组建西江文工团60人,组建西江迎宾队伍和游方队伍共300余人,解决了景区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
群众收入不断增多,西江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1700元增加到20xx年的4000多元。
【篇二】文化的原生性是xx县旅游生存之本,也是雷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西江苗寨美食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被誉为“苗族文化的博物馆”。
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民俗风情独特,而且美食文化丰富多彩。
为了深入了解西江苗寨的美食文化,我们一行人于近期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实践报告如下。
二、西江苗寨美食概述西江苗寨的美食主要分为五大类:苗家特色菜肴、苗族小吃、苗族糕点、苗族酒水和苗族饮料。
1. 苗家特色菜肴苗家特色菜肴以酸、辣、鲜、香著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酸汤鱼:选用新鲜活鱼,加入当地特有的酸汤,配以各种佐料,味道鲜美,酸辣可口。
(2)苗家豆腐:以黄豆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3)苗家腊肉:选用当地优质猪肉,经过腌制、熏烤等工序,风味独特,香气扑鼻。
2. 苗族小吃苗族小吃种类繁多,口味独特,主要有:(1)苗家酸肉:将猪肉切成薄片,用特制的酸汤浸泡,口感酸辣适中,开胃解腻。
(2)苗家酸辣粉:选用当地优质米粉,加入酸汤、辣椒等调料,味道鲜美,辣中带酸。
(3)苗家豆花:以黄豆为原料,加入酸汤、辣椒等调料,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3. 苗族糕点苗族糕点以糯米、红豆、糖等为主要原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主要有:(1)苗家糍粑:选用糯米、糖等原料,经过蒸煮、捣碎等工序制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2)苗家糯米饼:以糯米、红豆、糖等原料,加入适量面粉,制成圆形饼状,口感香脆。
4. 苗族酒水苗族酒水以糯米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工序制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主要有:(1)苗家米酒:口感醇厚,酒香浓郁,适合搭配各种菜肴。
(2)苗家茅台酒: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经过精心酿造,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5. 苗族饮料苗族饮料主要以茶叶、水果等天然原料制作,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功效。
主要有:(1)苗家擂茶:选用绿茶、糯米粉等原料,经过擂打、煮沸等工序制成,口感清香,提神醒脑。
(2)苗家果汁:选用当地新鲜水果,榨汁饮用,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调查雷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二、雷山概况:雷山县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西宽42.5公里,南北长59公里,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
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降水量1250---1500毫米。
是苗族聚居之地,有苗、汉、水、侗等民族。
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雷山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少数民族聚集地,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等,都属于该县管辖。
雷山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并且有中国苗文化地--西江,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国家公园等。
雷山县现有四镇五乡,分别是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大塘乡,桃江乡,达地乡,望丰乡和方祥乡。
三、雷山地质:实习时间:十一月七号上午雷山概况:雷公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杨子准地台上次级构造江南台隆的西北部,是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境内出露地层古老,地质历史上运动繁多,多次旋回造山运动的结果,形成了雷公山地区的广复式的斜构造地形,地势高耸加上河流切割,海拔在484-2178米之间,相对高1694.8米,境内沟谷幽深且纵横交错,山峦重叠,坡度陡峭,高山幽谷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0.5%,平地很少,土地极为宝贵。
这一地质结构使居住在这个山区的苗族只有选择在斜坡上造房、建寨,留出宝贵的平地和河谷两岸做耕地,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和利用土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东部江南台隆主体部分的雪峰迭台拱,地层由下江群浅变质的海相碎屑岩组成。
岩性主要为灰色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变余砂岩和变余凝灰岩;下部有千枚状钙质板岩和团块状大理岩;中上部有大量复理石韵律发育良好的凝灰岩。
实习内容:四、地貌:实习时间:十一月六号雷公山岩性主要为灰色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变余砂岩和变余凝灰岩;下部有千枚状钙质板岩和团块状大理岩;中上部有大量复理石韵律发育良好的凝灰岩。
赴黔西南州考察山地旅游情况报告
赴黔西南州考察山地旅游情况报告我携手团队赴黔西南州进行考察,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山地旅游情况。
在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将向您汇报我们对黔西南州山地旅游的调查结果。
黔西南州地处贵州省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山地地貌,拥有众多自然景观资源,如草场、瀑布、溪流等。
同时,黔西南州的多民族文化也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寻。
在我们的考察中,发现黔西南州的山地旅游潜力巨大。
首先,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优美,山峦叠嶂、绿草如茵,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其次,黔西南州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保留着传统习俗和手工艺传统,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
然而,与潜力相比,黔西南州的山地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交通便利性有待提升,导致游客到达和出行的不便。
其次,旅游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多样化,缺乏特色和创新,难以吸引更多游客。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黔西南州的山地旅游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交通便利性,优化旅游环境。
二是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优质旅游体验。
三是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创新开发一批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升黔西南州的旅游品牌影响力。
综上所述,黔西南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黔西南州的山地旅游业一定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情况报告》
《贵州省旅游行业考察情况报告》
一、概述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贵州省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旅游资源
贵州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其中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千户苗寨”和黄果树瀑布、貔貅石林等著名景区最具代表性。
此外,还有从江苗族侗族自治县的“侗族三月三”、毕节市的黔西南州大山深处壮丽山水等多处独特的旅游观光点。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是贵州省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升级,贵州省旅游业逐渐呈现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
四、旅游业存在问题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在一些旅游热门城市及景区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包括道路、酒店、公共厕所等。
2.旅游标准管理不够规范。
贵州省尚未形成一个规范的旅游标准管理体制,导致了很多旅游企业乱收费、乱涨价等问题的出现。
3.生态环境问题存在。
部分旅游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问题,长期来看,这将损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与展望
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旅游不发达区域,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在旅游开发中,要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建立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
4.建立旅游数据统计机制。
加强对旅游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了解旅游市场变化,及早发现和解决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之麓白水河畔的西江镇境内,距雷山县城37公里。
坐落在起伏不平的群山之间。
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0个自然寨,共有1232户,6500余人。
白水河由南而北穿过村寨。
盆地的南北两头是田坝,而盆地和田坝的两边山壁,除了民居便是梯田,直至山顶。
最引人注目的是座座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次第升高,气势磅礴,实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型,堪称建筑艺术瑰宝。
199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西江千户苗寨列为全省9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1998年又批准为全省20个“贵州民族村镇”之一,西江千户苗寨以其建筑群规模庞大、建筑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
历史渊源贵州苗族是由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苗蛮族团演变而来的,三苗时代就形成了。
苗族人到黔东南入住西江,包括民居建筑工艺在内的各种古老的苗族文化也随之带到了这里,并在此地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书上有“北人穴居,南人巢居”之说。
中国建筑分为南北两大系。
南方从巢居发展为干栏式建筑,已发现的最早遗存是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正是其先民传承下来的古老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经过逐步完善的重要体现。
基本内容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
一般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
前檐柱吊脚,“吊脚楼”因此而得名。
底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农具和贮存肥料等。
第二层为全家人活动的中心。
正中堂屋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
堂屋又是迎客厅,佳宾亲朋到来,常在此间摆上长桌,设宴款待。
第三层一般用作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1—2间作客房或女儿的卧室。
有的还利用吊脚楼边搭架木板作晒楼,夜间可纳凉休息,观星赏月。
村头寨尾都种有树。
石板小路四通八达。
苗家建房要选择吉日,至少要操办以下事宜:1、择屋基。
多选在寨内或紧靠寨子适宜于建房的空地上,不够宽的,则还要砍坡砌坪。
2、备料。
一般在盛夏农闲备料。
最重要的是选取中柱。
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旅游调查报告范文1、前言20xx年xx月xx日,为了更好的了解xxxx的古镇历史和民俗文化,为古镇的发展提出推荐和构想,旅游师101全体同学与两位老师驱车前往位于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xx千户xx,四小时车程过后,我们最后到达了这个风景秀丽令人如此如醉的xx古镇,开启了我们为期两日的旅程。
2、调查点状况xx位于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xx,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xx。
xx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游客秋天来此,可看到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丰收的景色真的很美.xx还有远迎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
xx千户xx姑娘的挑花刺绣,制作相当精美xx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
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3、具体调查资料我们透过这两日的游玩和考察,不论是闲逛在古镇街头,购买古镇刺绣特产,吃长桌宴,喝苗家米酒,听苗姑娘唱祝酒歌,夜幕降临时登上观景台瞭望古镇美景,晚上与三五好友跳舞狂欢,在吊脚楼里一觉睡到天亮,每一种玩法都各有各的趣味。
我们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xx的独特氛围,游玩的同时也注意到xxxx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1)保护传统文化是xx旅游发展的前提那么到xx究竟要看什么,xx的自然风光本身就是很美的,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开车经过雷山梯田也是十分震撼。
但是xx的民俗风情更美,各种各样的苗族风情诸如建筑,服饰,银饰,刺绣,蜡染齐聚一堂。
最值得一提的是规模宏大的苗族建筑,第一次见到的话必须会被这样粗犷古朴纯美大方的成片建筑盛景震撼!它不是孤零零的一座,而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小径,菜地,堡坎,草树穿插在寨子间的缝隙中。
xx 的美正是美在它的古朴自然,它作为旅游资源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因此,xx旅游发展的前提是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
西江千户苗寨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也是世界最大的苗族村寨。
2018年,西江千户苗寨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为了深入了解苗族文化,我于2021年暑假期间前往西江千户苗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考察。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目的1. 了解苗族的历史文化背景;2. 感受苗族的风土人情;3. 体验苗族的传统工艺;4. 探究苗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三、实践内容1. 参观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在西江千户苗寨,我参观了苗族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传统建筑,了解了苗族的历史文化背景。
吊脚楼是苗族独特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既能防潮又能通风。
风雨桥则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连接着两岸的村庄,既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又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2. 体验苗族风情在西江千户苗寨,我参加了苗族的风情表演,观看了苗族的长鼓舞、踩堂舞等传统舞蹈,感受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与豪放。
此外,我还品尝了苗族的特色美食,如酸汤鱼、苗家腊肉等,深刻体验了苗族的饮食文化。
3. 学习苗族传统工艺在实践过程中,我有幸参观了苗族的银饰、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制作过程。
苗族银饰工艺精湛,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寓意,被誉为“东方的艺术”。
苗族刺绣则以细腻的针法、丰富的图案著称。
蜡染则是苗族人民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技艺,以其独特的染色效果和图案寓意,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4. 探究苗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在西江千户苗寨,我了解到苗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苗族村寨逐渐走向了市场化,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苗族文化也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许多传统习俗和技艺逐渐消失。
四、实践体会1. 深刻认识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此次实践,我对苗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建筑、服饰、音乐、舞蹈、饮食等各个方面。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贵州xx县在苗族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开发xx县畲族文化旅游资源,20**年8月6日至9日,我县考察团一行33人在横河镇党委书记陈振友、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雪花的带领下,专门赴贵州省xx县考察学习。
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及下寨等景区景点,并与xx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xx县文体局、xx县郎德镇等有关部门座谈,探讨了广东xx 县与贵州xx县文化旅游事业的交流和发展。
通过学习考察,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受益颇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xx县旅游发展情况xx县位于贵州省xx州西南部,距州府凯里42公里。
拥有4a景区一处,国家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主要有西江景区、雷公山景区、郎德景区等景点景区;有国内旅游社1家,四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3家,正在申报三星酒店2家,申报2星级酒店1家,农家乐 415家。
共有床位4940个,餐位14440个,其中,酒店床位1528个,餐位4930个,农家乐床位3510个,餐位9517个。
xx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苗族聚居区,是几乎没有工业支撑的国家级贫困县。
在乡村贫困面大、可进入性条件差、政府投入能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当地政府极为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20xx年,xx县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在全县旅游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富民兴雷”为目标,根据“一业带三产”(旅游业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战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xx县的支柱产业。
20xx年,贵州省在xx县西江成功举办了“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更加快了雷山旅游“二次开发”的进程。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雷山已成为了世界旅游目的地。
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75.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6亿元。
二、xx县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一)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1、加强政府对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一是xx县旅游办改名为xx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增强了旅游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指导小组,乡镇也分别成立协调小组,从县到乡镇都有专人负责旅游工作;三是在西江、郎德、南猛、脚猛、猫猫河成立旅游管理协会。
此外,还设立了西江景区管理局和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景区管理局主要负责景区日常行政管理,西江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经营性活动。
2、建立旅游发展扶持与激励机制政府将旅游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建立奖励制度。
政府拿出资金对乡村旅游贡献单位、村民、旅行社等进行奖励;高标准对农家乐进行规划设计,拨付扶持资金,进行农家乐改造;将乡村旅游工作纳入重点旅游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
并且,从20xx年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100万元作为发展乡村旅游贷款贴息,并逐年递增,贴息专款由旅游部门统一管理,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3、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xx县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
20xx年,政府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完成旅发大会西江主会场、西江苗族博物馆、西江民族工艺品加工销售一条街等26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94万元,完成上、下郎德村寨沿街包装、芦笙场及长廊等16个项目建设。
20xx年,政府投入1880万元,完xx县城教厂坝、羊常坝沿街房屋立面民族特色包装,投入7000多万元,建成西江连城至凯里排乐、西江至凯里朗利、xx县城至凯里舟溪等油路改造150公里。
20xx年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西江北服务区、西服务区配套设施和西江景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
4、政府主导编制旅游规划20xx年,xx县重新修编《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在总规划指引下,投资130万元先后编制了《西江千户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乌东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xx县郎德苗寨旅游综合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
20xx年,政府投入560万元用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完成西江千户苗寨、乌东苗寨综合性详规和《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省级评审,完成上下郎德综合性详细规划;启动了文化保护规划,实施了上、下郎德苗寨,乌东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新桥水上粮仓保护项目建设;20xx年完成了《xx县西江千户苗寨保护性控制性规划》,启动西江和郎德上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
通过科学规划,指引旅游发展,避免破坏性重复性项目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发动原住居民参与旅游发展苗族文化是xx县的核心旅游资源,而当地的苗族居民,无疑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
xx县发动全县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参与旅游,一是注重保护少数民族原住居民的文化原生态特征,使原住居民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二是引导原住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成为旅游从业者,实现旅游富民。
据了解,在西江景区内,文艺表演队伍基本上都是当地或附近乡镇的居民构成,迎宾队伍则全部是西江苗寨景区内的原住居民,其中很多还是老年人,他们每天在景区大门,身着苗族盛装,吹着芦笙,唱着迎宾歌欢迎游客,工作5小时将可获得14元的酬劳。
迎宾队伍,是西江景区一道靓丽且独特的风景,也是促进就业的途径,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让更多当地群众直接参与景区的发展,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原住居民是西江旅游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
在西江景区,通过原住居民的参与,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的集聚发展。
据统计,20xx年和20xx 年对比,景区“苗家乐”接待户从40户发展到138户,增长2.45倍;民族工艺品店从28家发展到75家,增加1.68倍;宾馆客栈从3个发展到8个(其中以星级标准建设的宾馆2个),增加2.7倍;餐饮店从8家发展到18家,增加1.25倍;从事银饰、服装、摄影,出租苗衣等摊点经营农户从原来的没有发展到163户;茶楼酒吧从无到有,现有茶楼酒吧5家;表演从业人员从20人发展到近450余人,增加22.5倍;服务从业人员从260余人发展到 800余人,增加3.08倍。
西江村直接参与旅游的农户达516户2100余人。
通过西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开设环卫、消防、票务、交通协管等各类管理就业岗位130余个,组建西江文工团60人,组建西江迎宾队伍和游方队伍共300余人,解决了景区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
群众收入不断增多,西江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1700元增加到20xx年的4000多元。
(三)注重保护原生态文化文化的原生性是xx县旅游生存之本,也是雷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xx县委、县政府非常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出台了《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采取发放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的办法,直接奖励给景区原住居民,加强对古建筑群的保护,激发群众参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性,老百姓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得到增强,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氛围逐步形成。
20xx年至20xx年,xx县投入不低于150万元的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老百姓在保护苗族吊脚楼建筑方面做出的贡献。
村委根据各家各户房屋的建筑年代、建筑风貌、穿着民族服装、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其获得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越多。
20xx年,西江景区还将从门票收入中提取15%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
景区门票收入越多,则奖励给老百姓的奖金将更大。
此外,xx县还重点抓好了30个民族村寨发展、30名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保护、30名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程。
据了解,西江苗寨、郎德上寨、雷公山森林公园、大塘水上粮仓、乌东水系景观每天迎来上千人的游客,成为中外游客体验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大本营。
此行,我们和每一个在西江旅游景区的游客一样,从进入景区的那一刻开始,就体验到了浓郁的苗族风情,苗族的迎宾歌、寨门酒、拦门酒、长桌宴、敬酒歌等,还有品尝到了苗家美食。
在进到农户家时,还被苗族姑娘给戴上了一个意寓“红运当(蛋)头”的红色鸡蛋。
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让我们在西江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四)注重塑造特色景观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的“闪亮名片”,既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一种“有形印象”。
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力,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灵魂,xx县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围绕旅游建设民族创意县城,按照“蓝天、绿园、碧水、宁静,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旅游县城”的发展定位和“以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县城”的理念,将苗族文化寄寓于城镇建设之中,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在城市建筑、市政设施、民族广场、民族体育活动中心、旅游景观等特色风格设计和建设上都体现苗族文化个性和特征。
县城的街道的路灯,设计成苗族图腾牛角形状;民族文化广场从高空看,好像苗族姑娘的头饰;县城所有临街的房子,都按照苗族建筑风格重新改造,屋檐都“长”了牛角,并且都装了灯,夜幕降临,所有的灯全亮,整个县城,美不可言。
游客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西南小县城,夜晚可以待得非常惬意。
在西江景区,政府要求每户苗寨都统一悬挂装饰灯,夜幕中的苗寨,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点,印证了“用美丽回答一切”,让游客们都纷纷前往观景台,占据最佳摄影点。
xx县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西江村、乌东村获评“中国景观村落”,上郎德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特色建筑景观给xx县带来了诸多荣誉称号,更成为xx县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宝贵的旅游资源。
雷山的夜,西江的夜,不一般,景观留人的“夜经济”效果显著。
20xx年,西江旅游景区接待游客90.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8亿元,人均旅游收入接近320元/人,比较可观。
(五)注重打造节庆旅游品牌xx县利用鼓藏节、苗年节、爬坡节、吃新节等民俗节日,打造季节性文化旅游。
20xx年起,通过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苗年活动为平台,使“住吊脚楼、品长桌宴、验民风俗、体苗歌舞、赏农家景、观夜景韵”雷山乡村旅游品牌声名鹊起,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西江荣获了“20xx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郎德上寨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该县接待游客由20xx年的1.2万人次到20xx年的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也由20xx年的230万元到20xx年的 2.51亿元。
这充分说明,以办节促旅游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
三、对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一)进一步加深思想认识贵州xx县打造苗族文化旅游品牌,对我县畲族文化旅游开发有一定借鉴意义。
我县横河畲族是县内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与贵州苗族、瑶族同一祖先及蚩尤,一脉相承,在文脉上有许多共通之处。
在秦时,他们是同一族群。
畲族操苗瑶语族语言,畲族歌舞与苗族歌舞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两地文化旅游资源品质存在较大差异。
西江和郎德,苗族典型建筑吊脚楼保存完好,景区内原住居民,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他们生活习惯习俗、服装服饰等都保留了苗族特色,是苗族文化展示“活”的载体,游客在西江、郎德等地,都能获得非常强烈的苗族文化体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