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母语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母语教育
中国,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大国。各民族在延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基础上不断与相邻各族交流。既要交流,就需有一个语言、文化的交流平台。经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和总结,汉语成为各民族交流的共同语言,汉文成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担负起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民族教育的发展,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提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汉语文成为最新、最快、容量最大的信息载体,成为知识和科技情报最丰富的信息库。掌握汉语文,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提高参与竞争的能力,接受和掌握国内最新实用技术知识。如何使母语教育在新时期有新突破是摆在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母语教育已在大部分学校确立其主要地位,二类模式的实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小生活在民族语言环境中的学生,要重新学习一门新语言,犹如生命重新开始。如何使他们较快融入我们的母语学习中呢?
1. 引导学生交际语言的过渡
本地区的藏族散居在大大小小的流域,一个个聚居区又有自己的“地角”话,相互间不能交流。对初入学的学生来说,学会能够与他人交流的语言是头等大事。校园内汉语是学习和生活的共同语,
怎样使他们顺利的过渡到使用汉语言为交流手段的环境中来,就是教师首先面对的问题。
语言学家吕淑湘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力”①营造一个汉语言环境是所有工作的起点。犹如大学校园的“英语角”,我们将校园营造成一个时时,处处使用汉语言的大染缸,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从日常用语学起,如“报告”“吃饭”“睡觉”“你好”当他们运用这些简单语言与他人能进行交流时,自然地就体会到汉语言的亲和力,继而种下兴趣的种子。在这简单兴趣的推动下,不断向他人学习、积累词汇,学会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句子将不是难题。不需要特别强调,不需要强制的要求,一切尽在自然而然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语言的发展。
2. 学习兴趣的激发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②可见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世界外的学习空间。而口语交际都源自于生活,在交际情景中提高学习。
汉语口语交际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其作用。如何在课堂上紧紧扣住学生的心扉,让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呢?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③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在听觉、视觉、记忆、思维、情感等方面产生互动。如练习打电话,模仿给不同人交流的情景,和同学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的语气;和长辈充满尊重又撒娇的语气;和老师既敬畏又想亲近的语气。使他们在练习中体会到简
洁汉语的丰富表达,汉语在各种语种中的共通性。
介绍自己也是不错的主题。将自己熟悉的姓名、年龄、爱好以至于家乡的风景作一下转变,用汉语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自己,爱上自己的所爱。将语言重组,创新的过程,也是他们汉语言能力提升的过程。一点点的成功会象磁石一样吸引他们在这条练习的路上乐此不疲。
3. 对学生的尊敬和激励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项长处和每一点进步。如,发现学生的课文朗读有进步,可以用反比的方法“你学汉语比老师学藏语的进步大”。普通的一句话既表现出对学生的崇拜又有对他的表扬。当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取得名次时,我对他说:“你真能干,老师好佩服你!”一年后,该生对我说:“跟你比起来,我差的很远,可你总让我觉得自己很能干,为了保住这份荣誉,不努力都不行呀!”在激励中透着尊敬,使师生有了平等,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激励的使用要适度,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严防骄傲自满。不时的敲一下警钟,调整学生学习方向,使其在健康的道路上顺利前进。
4. 社会实践的利用
有道是: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学生的汉语在校内学得怎样,是否掌握,是否是纸上谈兵?社会实践其实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辩论,竞赛,让学生在比试中发现不足并找到奋斗的目标。有个学生普通话不错,在大小活动中总制造机
会让他说上两句,时间长了,胆子越来越大,也越说越好,以至于在学校小有名气。现在他的目标是赶上县广播局的播音员。社会实践还包括参加公益活动和宣传活动,在贴近生活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语言的长处,树立自信;同时开阔视界,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增强学习的动力。
开展辩论,以一件小事或一个社会现象展开正反辩论。我曾以“周末男女生是否该互相搭配参加大扫除”为题,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激烈辩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在他们心里更能产生共鸣,人人都能以自己的观点发表许多理由,都争先恐后的反驳对方。且不管结果如何,学生们在此活动中首先是得到了汉语言表达的锻炼,其次是进行了逻辑道理的整合。达到了对汉语言的练习和对汉语的实践、运用,可谓事半功倍。
5. 表达方式的锻炼
学生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可在现实中,却难开金口,是何原因呢?经过与学生聊天,谈心,制约他们张不开嘴的竟是胆小,害羞,怕别人说闲话。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个拦路虎,开始时让他们一个一个给我一人讲故事,谈想法;再让他约几个好朋友作听众练习演讲;最后就是在全班面前演讲。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让他的胆量由小到大,技巧逐渐熟练,信心也随之增长,表达也就不是问题。
汉语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教育者们继往开来的延承,需要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一边借鉴先辈的经验,
一边不断的开拓创新,在发展的道路上将这一照亮民族地区人民心灵的火炬一代代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 小学课题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小学课题研究《这样使口语交际的形式灵活多样》
[3] 小学课题研究《如何完成低年级的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