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用汽车的历史现状
任务3军用汽车发展历程
军用汽车是汽车工业中重要而又特殊的分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 着共和国的强大,人民军队的装备水平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除了先进的武 器之外,担负着运输、指挥、后勤保障的军用汽车也逐渐形成一个 相对独立并完整的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军用汽车这个汽 车领域的分支体现出了我国在军事和科研领域的发展轨迹。
项目一
汽车发展历程
项目1
目 录
汽车发展历程
汽 车 文 化
任务1 乘用车发展历程 任务2 工程车发展历程 任务3 军用汽车发展历程 任务4 特种车辆的介绍 任务5 新型节能车的介绍
任务3 军用汽车发展历程
+ 汽
车 文 化
中国军用汽车介绍
第一辆解放卡车
1956年7月13日, 第一辆解放卡车CA10型 4吨载货汽车驶下总装线, 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迈出 了坚实的第一步,从此结 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 历史。
任务3 军用汽车发展历程
+ 汽
车 文 化
中国军用汽车介绍
第一代轻型越野车212
1964年根据中央军 委的指示,为满足国防建 设需要开发部队装备用车, 北京汽车制造厂组织人力, 全力开发试制新中国的第 一代轻型越野车212 。
军用汽车是汽车工业中重要而又特殊的分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 着共和国的强大,人民军队的装备水平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除了先进的武 器之外,担负着运输、指挥、后勤保障的军用汽车也逐渐形成一个 相对独立并完整的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军用汽车这个汽 车领域的分支体现出了我国在军事和科研领域的发展轨迹。
军用汽车的分类
军用工程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工程车得到了使用,并逐 渐受到重视。战争结束以 后,适合不同需要的工程 车相继被研制出来,如: 挖壕车、架桥车、布雷车、 筑路工程车、修理工程车 等许多性能优良的工程车, 并装备给部队使用。
我国汽车业的历史和现状
目录 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及发展阶段 现代中国汽车工业介绍
奔驰一号
世 界 第 一 部 汽 油 汽 车
世 界 第 一 辆 四 轮 汽 车
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
1901年,中国开始有了进口汽车。1901年12月,匈牙利商人李恩时(Leinz) 将两辆美国制造的“奥兹莫比尔”牌汽车从香港带入上海。
华晨汽车目前建有辽宁沈阳和四川绵阳南北两个基地,分别生产客 车、轿车和皮卡、SUV以及轻卡、面包车。 旗下品牌: 华晨金杯,金杯海狮、金杯阁瑞斯,引入的日本丰田技术。 华晨中华,中华轿车包括尊驰和骏捷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华晨宝马,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各占50%,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1956年,长春一汽制造出我国第一辆汽车,实现零的突破。 1959年,全国汽车产量突破1万辆。 1971年,全国汽车产量达11.1万辆。 1992年,全国汽车产量达106.17万辆,首次突破100万辆。 1996年,乘用车产量比例首次超过载货汽车,达到53%,被视为历史性的变化。 1998年,汽车产量为167万辆,进入世界第十位。 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06.9万辆,销售208.86万辆,产销双双突破200万辆。 2003年,全国汽车产量444.4万辆,跃居世界第四位。 2004年,我国汽车产量达507.11万 辆。 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为汽车575.82万 2006年,我国共生产汽车727.97万辆,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 2008年,我国生产汽车934.5万辆,超过美国的868.1万辆位居世界第二。 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1379.10万辆,超过了第二名日本和第三名美国的产量之和。 日本为793万辆,美国为570万辆。中国成为了全球汽车生产第一大国。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一、引言中国汽车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1. 起步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汽车工业处于起步阶段。
国家重点发展军用和商用车辆,并引进了苏联的技术和设备。
2. 发展阶段(1980年代-200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迅速发展。
国家鼓励汽车企业引进外资和技术,并逐步放开汽车市场。
这一时期,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快速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阶段。
3. 崛起阶段(2010年至今)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产销量居世界前列。
国内汽车企业也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1. 产销规模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3000万辆和2900万辆。
2. 技术水平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创新、智能化和新能源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3. 企业竞争力中国汽车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技术和服务等方面。
一些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和品牌战略提升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4. 新能源汽车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将进一步推动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发展。
智能驾驶、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和使用过程中。
2.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广力度。
预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
发达国家军用轮式车辆装备的机械化与信息化发展现状和趋势
发达国家军队轮式车辆装备
辆体现出了较高的单车信息化水
的历史已经证明军队的机动性对
已经具备初步的数字化水平,能够
平。第二,发达国家军队轮式车辆
于取得战争主动权甚至胜利的重
满足信息化战争形态的部分需要。 车辆装备信息化,既是一个过程, 又是一种形态。它是信息技术向车 辆装备领域渗透、融合、物化、创新 的过程。说它是形态,是指车辆装 备的信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通过
能力、逃生能力、自救互救能力、轮 引导“技术流”和“能量流”,进行连 “悍马”车配备高级监视系统和侦
胎泄气行驶能力等。在伊拉克战争
续、高效的装备指挥控制与协同,
察传感器系统后,更加轻便、灵活,
中,为了提高战场机动作战和生存 实施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 并与“斯特赖克”装甲车的突击火
能力,美荚联军投入伊拉克战争的 车辆装备(包括运输车、运加油车、 抢救车、救护车等保障车辆)主要
积雪、耕作地)的机动性能已接近 履带式车辆,可以适应轻型机械化
位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又为一 些车辆配备了电子地图及导航装
式车辆装备将不断完善自身的技 术性能,进一步发挥其作为武器装
部队低强度对抗的机动作战要求。 第四,采用新技术,使发达国家陆 军车辆装备的综合技术性能比较
置,使车辆的机动控制能力显著增 强。如,英军和美军就为其装备的 整体自装卸运输车安装了可视化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轮式车辆装备 的信息化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第一,发达国家军队单车已经
力形成了战术互联,能及时获取战 场情报、敌人的兵力和配置、友军 炮兵和飞机行动、补给物资的流向
是全轮驱动的越野车型,部分车型 如“悍马”轻型高机动性多用途轮
具备初步的数字化水平。发达国家 陆军非常重视单车装备信息能力
中国汽车发展史
峥嵘50载:借船出海 (1984年~1997年)
1994年,是中国汽车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 在这一年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 其中有很多局限,但是国家开始对汽车产业的发展 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其中重要的是把汽车和家庭 联系起来。家庭轿车市场孕育多年的潜能被无限放 大,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轿车激发了强烈的购买能 量,渴望拥有一辆自己的轿车不再是遥远梦想,中 国轿车工业的春天开始到来。
• 中国人拥有的第一辆汽车是1902年送给慈 禧太后的礼物。
三、中国第一辆自制汽车
1929年5月,辽宁迫击炮厂的“民生牌”载重汽车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 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 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 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 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 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 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 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 国自制汽车的先河,终究是值得钦佩的。
东风EQ140 型越野汽车
峥嵘50载:借船出海 (1984年~1997年)
1984年以前,技术、资金、人才等很多发展的瓶颈毫无疑问制约了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利用外资来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在此时被推到了历 史的前台。1984年1月15日,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 普诞生。有了先行者,中国汽车工业很快就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 1985年3月,中德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上 海大众的成立意味着真正意义的现代汽车工业的开始。同年,南京汽车引 入意大利菲亚特的依维柯汽车,广州和法国标志合资项目也成立,桎梏了 几十年的轿车工业的能量开始井喷。
1980年生产22.2万辆,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1966~1980年生产 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 汽车148万辆。
依托民用技术发展中国军用汽车的研究
依托民用技术发展中国军用汽车的研究作者:刘洪洋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11期摘要:依托民用技术来发展我国军用汽车能够分担相关研发压力,同时拥有更多的资金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质量,本文就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随后文章分析了关键的研究技术,最后文章介绍了智能汽车在军用领域中的研究前景,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用技术军用汽车发展前景引言军用汽车可以称作是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强者,自身带有一种硬汉形象,因为军用汽车其自身那种粗犷的外表,再加上十分出众的操作性能,使其成为汽车制造行业中一种雄壮而又独特的靓丽风景,本文就此分析了汽车的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欧美等一些发达多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了汽车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两种研究领域,分别是城市环境、高速道路环境和军事用途等。
在军事领域中,美国在八十年代初开始就对陆地自主车辆ALV进行了大量的资助。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为了提高无人驾驶这一领域的研究,美国的国防部相关项目研究局还开展了机器车竞赛,主要是用来鼓励智能车辆制造技术之间的交流。
比如在第二届比赛中胜出的智能汽车,其中拥有六种奔腾处理器的计算机能够对竞赛过程中所有涉及程序进行全面、准确处理,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上所装备的一个单眼感知系统、一组立体摄像、一种雷达系统以及四种激光传感机器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感知。
随后在德国的陆地机器人竞赛中,德国参赛汽车途锐能够利用具体影像来自己寻找道路,能够将附近的环境变成一种3D的图象,这款汽车主要是根据测距系统和光学定向等措施通过处理汇聚的信息,来实施导航决策,从而辨明树木和人的位置。
途锐依靠自主操作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路程,但是在十字路口等较为重要的位置依然需要进行手动操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是从八十年代起进行汽车领域中无人驾驶的研究的,尽管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距离,但是也获得了阶段成果,我国的天津军交学院、同济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国防科技以及清华大学等都在开展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中科院的合肥研究院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的无人驾驶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处于一种领先水准,并经常以表演者身份参加各种无人驾驶竞赛。
中国汽车发展史
3、全方面发展阶段(1981~2023年)
• 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汽车工业进入全方面发展阶段。汽车 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 旳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构造,变化“缺重少轻”旳生产格局; 引进技术和资金,建设轿车工业,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 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汽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 增长。在这23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大变革,成为中国汽 车工业旳一种旧时代旳结束和一种新时代开始旳分水岭。
• 该车是德国本茨企业1898年旳产品,设有4个座位,发 动机在前排底座下方,经过链条驱动后轮。汽车旳造 型还算气派,但谈不上豪华,采用开式车身,6根垂直 旳杆子支起一种精美旳顶棚,车头还挂着两盏精美旳 黄铜煤油灯,更为杰出旳是钢板弹簧悬架和4只充斥气 体旳轮胎大大提升了汽车旳平顺性.
• 1923年后来,上海已陆续出现了从事汽车或零部件销售、汽车 出租旳洋行。1929年汽车进口量已达8781辆,世界各国汽车蜂 拥而入,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却没有一辆国产 汽车,不少有知之士都想制造中国旳汽车,可是限于当初旳情 况,都没能实现。
• 1966年此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主要格局是形成一大四 小5个汽车制造厂及一批小型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 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国产汽 车17万辆(其中一汽合计生产15万辆)。
2、成长阶段(1966~1980年)
• 1964年,国家拟定在三线建设以生产越野汽车为主旳第二汽车 制造厂,二汽是我国汽车工业第二个生产基地,与一汽不同, 二汽是依托我国自己旳力量创建起来旳工厂(由国内自行设计、 自己提供装备),采用了“包建”(专业对口老厂包建新厂、 小厂包建大厂)和“聚宝”(国内旳先进成果移植到二汽)旳 措施,同步在湖北省内外安排新建、扩建26个要点协作配套厂。 一种崭新旳大型汽车制造厂在湖北省十堰市兴建和投产,当初 主要生产中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二汽拥有约2万台设备, 100多条自动生产线,只有1%旳关键设备是引进旳。二汽旳建 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以自己旳力量设计产品、拟定工艺、 制造设备、兴建工厂旳纪录,检验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和有关 工业旳水平,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上了一种新台阶。
我国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
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内容摘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国际趋势,以达到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双赢。
文章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的军民两用技术取得的可观发展,但是相对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军事强国,我们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同时分析了世界军事强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经验。
关键词: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挑战当今,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军用技术、民用技术日趋融合,高新技术军民两用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军民两用技术是针对国防科技发展的需要,首先由美国提出的。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一直是各国国防科技政策的重要内容, 但真正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是冷战结束后的美国。
1992年美国国会的《国防技术转轨、再投资和过渡法》中首次提出“两用技术”一词,随后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军民两用技术是指能够满足军事应用和非军事应用的产品、服务、标准、加工或采办规范。
1994年美国在《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中又明确提出,“两用技术”是指军用和非军用的技术、加工和产品。
1997年美国《国防授权法》军民两用技术重新定义为既满足军事需求又有充分商业应用、可以支持可行的生产基础的技术,并首次提出“两用技术计划”。
综上所述,军民两用技术是一种具有军事价值、商业用途和产业化发展潜力的技术。
文章共有三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总结了世界军事强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成功经验,最后,分析了发展我国军民两用技术所面临挑战。
一、我国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现状(一)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规划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军民两用”的思想。
1978年,邓小平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
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民养军、军品优先”的16字方针。
1997年3月14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三十条明确体现了这16字方针,“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
红胡漫谈“我国第一代重型军用越野车技术发展简史历史回顾”
红胡漫谈“我国第一代重型军用越野车技术发展简史历史回顾”转载声明:本文为网络转载,仅于论坛内部交流,任何其他商业用途,应与原作者联系。
本文发表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展望》杂志我国第一代重型军用越野车技术发展简史历史回顾一、前言上个世纪初期,以内燃机车为代表的机械力成为现代作战手段发展的标志。
它的出现使军队的作战效力出现了革命性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沉重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这些大型武器的部署、展开和攻防机动?依靠传统的畜力-人力支援,显然是难以胜任。
这时候大型军用越野汽车作为保障现代战争重要的装备,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力日臻明显。
因此,研制发展大型军用越野汽车的工作,受到诸多军事强国的普遍重视,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极为明显。
到战争结束时,代表着盟军最重要作战力量的前苏联和美国装备的军用汽车分别达到了66.5万辆和100万辆之多,其中有接近30%以上是大型军用汽车。
这些车辆主要用于牵引重型火炮、拖曳大型装备和运载军用辎重运输,以支援前线重型装甲部队推进作战。
经过战后几场局部战争的洗礼,重型越野车对装甲部队的这种强大支援作用在战后表现得愈加明显。
经过战后10年国民经济的稳定恢复,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美欧国力较为强盛机械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纷纷制定新一代重型军用越野车发展计划。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随着第一个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力的逐渐增强,机械工业学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军队现代化建设也摆上了共和国领导人的案头。
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人民解放军大量装备了摩托化/机械化建设的基本装备——中型坦克和重型火炮,装甲输送车的研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也同时出现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就是作为机械化部队建设中一些“非主流地面武器”装备却相对滞后,严重影响我国摩托化/机械化部队在作战空间上的推进速度。
虽然当时我国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已经研制成功一汽解放CA-30越野车和60式履带牵引车,但是这两种装备用于重型武器的牵引作业都存在无可回避的缺陷。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汽车工业50年发展与回顾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称一汽)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
2003年7月15日恰逢中国汽车工业建设50周年,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顺遂与曲折并存,急起和徘徊同在,汽车工业在不断学习、创新中前进、成长。
一、汽车产品发展我国的汽车产品发展大体可分两个大阶段。
(一)前30年(1953~1982年)这30年是汽车产品以载货汽车且以中型(载质量4~5t)载货汽车为主的年代。
(二)后20年(1983~2002年)以1982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为契机,提出汽车产品结构改革方针,包括:实施老产品换型;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历史;加大客车、农用车、专用车、柴油车的生产比例;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生产,结束单一品种生产的历史。
1 1983~1992年1983~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从20万辆增长到100万辆(106.2万辆),汽车老产品实现全面换型,引进了一大批商用车新产品,增加了微型客货车品种,轿车工业已经起步,明显改变了汽车产品结构,为以后汽车产品结构的更大改变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一时期开发引进的产品已步入系列化、多品种的轨道。
3)发展微型商用车1980年,国内开始试制日本产品技术的微型商用车,先从微型载货车入手,后逐步扩大到微型厢式载货车,再到厢式客车,经引进技术及建设,陆续投产的品牌有:①吉林牌:吉林汽车工业总公司采用日本铃木技术,1983年投产。
②五菱牌:柳州微型汽车厂(今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柳微、五菱)采用日本三菱技术,1984年投产。
③松花江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今哈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哈飞)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4年投产。
④长安牌:长安机器制造厂(今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长安)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
⑤昌河牌:昌河飞机制造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昌河)引进日本铃木技术,1985年投产。
我国重型汽车车桥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重型汽车车桥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设计?计算?研究?我国重型汽车车桥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郑娟英(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摘要:简要介绍我国重型汽车车桥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主要制造商及其产品,技术发展水平,对比国外先进车桥技术,分析和总结我国重型汽车车桥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关键词:重型车桥轮边减速器单级减速驱动桥发展趋势Thehistory,statusquoanddevelopmentdirectionofourcountry'Sheavy-dutyaxleZhengJuanyingSHAANXIHANDEAXLECO.,LTDAbstract:Introducingthehistoryandstatusquoofourcountry'Sheavy—dutyaxle,mainmanufacturerandproduction,technologylevel,contrastingadvancedtechnologyofoverseasheavy—dutyaxle,analyzingandsumming—updevelopmentdirectionandcountermeasureofourcountry'Sheavy-dutyaxle.Keywords:heavy??dutyaxleplanetary??reductionsinglereductiondriveaxledevelopment direction重型汽车通常是指总重大于15吨的重型卡车,军用越野汽车以及长度大于10米的大客车等产品.根据以上重型汽车的划分标准及我国轴荷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常所谓的重型车桥是指轴荷10吨以上,单桥牵引力大于25吨的车桥产品.无论从价格还是技术层面上,重型车桥是重型汽车比肩发动机和驾驶室的三大核心总成之一,承受着汽车的满载簧上荷重及地面经车轮,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经悬架给与的铅锤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还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扭矩,桥壳还承受着反作用力矩.汽车车桥的结构形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通过性,机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等有直接关系.因此,车桥对整车极其重要,重型车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重型汽车的技术水平,可靠性. 2010年第2期1.我国重型商用车桥产品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的情况我国重型车桥按照结构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带轮边减速器的双级减速驱动桥,主要技术以上世纪80年代引进的STEYR技术为典型代表;另一种是单级减速驱动桥,主要技术以日产柴技术为代表的东风460和解放457.1.1.我国重型商用车桥产品的发展历程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我国汽车行业"缺重少轻"现象,当时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引进奥地利STEYR汽车公司的9l系列重型汽车,重型STEYR车桥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目前该产品已经成为我国重型车桥市场的主流产品.上世纪90年代,解放和东风公司相继引进日产柴技术,成功开发了DF460和FAW457系列单级减速驱动桥,与引进的STEYR轮边减速驱动桥共同构成了我国重.19.?设计?计算?研究?型车桥的主体.1.2.我国重型车桥产品行业发展现状随着近年来我国重型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重型商用车桥的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张,2009年全年销量约为180万根,销售收入约为300亿元左右. 预计到2010年全年市场容量将达到200万根以上, 销售收入超过350亿元.由此可见,市场规模相当可观.其中,前桥业务占整个车桥行业销售额的30%左右,后驱动桥,双联后驱动桥占绝对主导地位,支撑桥份额不到10%.目前国内重型商用汽车市场中,单,双级减速驱动桥比例大致是4:6,其中单级桥主要集中在一汽解放,东风汽车;双级桥主要集中在中国重汽,陕汽重卡,北方奔驰和上汽红岩依维柯.1.3.我国主要重型汽车车桥生产企业产品介绍主要制造商集中在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车桥分公司,中国重汽济南桥箱有限公司,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一汽山东汽车改装厂及青特众力车桥有限公司等企业.表1国内单级桥产品型谱牵引质量公司,产品名称及技术来源轴荷主要用途(吨)东风公司一汽集团中国重汽汉德安凯北奔26吨80480德纳485自主495美驰HD469曼468现代载货车,牵引双联桥70460日产柴457日产柴457美驰车,自卸车23吨载货车,牵引50-60435435HD425曼435双联桥车,白卸车13吨44-50500500HD485曼485载货车,自卸车单后桥等HD450自主725.AO1客车表2国内双级桥产品型谱牵引质量公司,产品名称及技术来源主要用途驱动桥轴荷(吨)东风公司一汽集团中国重汽汉德车桥安凯车桥奔放奔驰300H斯太300H自主300H斯太300H斯太尔3OOH32吨双联桥7O一82吨300H奔驰开发尔尔斯太尔载货车,自300H曼卸车,牵引300H自主300H斯太300H斯太300H斯太盔300H26吨双联桥7O一82吨尔300H奔驰开发尔尔斯太尔300H曼载货车,牵23吨双联桥44—52吨233H曼引车等说明:以上表1,表2中的双联桥中的后桥可单独使用.1.4.行业竞争状况分析国内重型车桥市场主要集中在大的汽车集团旗下,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其中解放,东风,中国重汽,陕重汽,北方奔驰和上汽红岩依维柯重型车桥基本自产,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随着普利适优迪车桥有限公司,美国车桥国际控股有限公司(AAM)等在中国的纷纷落户,我国车桥行业内,外资公司由合资到独资的逐渐渗入也在加快进程,开始了产品,技术,人才,市场的全面竞争格局.汽车实用技术?设计?计算?研究?1.5.我国重型车桥产品存在的问题据专业人士称,在汽车底盘平台主要零部件中,依靠现有技术,车桥总成最有可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如今国内上百家商用车车桥企业中, 具有一定实力,水平及规模的只有十多家,产品水平与国外企业差距很大.总体来讲,国外先进的车桥能够保修100万公里甚至150万公里,而国内重型商用车桥的使用寿命仅为8O万公里左右,至于保修历程大多也就是10万公里或1年时间.主要问题是:加工设备技术落后,工艺水平普遍较低,过程控制能较弱,试制,试验,监测及分析技术落后等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出现"漏油,漏气"的现象较多,齿轮噪声高,早期失效普遍,制动器质量缺陷较多等.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使得车桥行业内抄袭成风,导致国内的车桥企业对研发的投入普遍不足;封闭的集团内车桥市场使得企业缺乏技术积淀和研发人才储备.2.国外典型重型商用车用车桥产品介绍2.1.VOLVO公司VOLVO公司重型驱动桥有带轮边减速器的双级桥和单级桥,制动器有鼓式,盘式两种,车桥制动系统可安装ABS/ASR系统,目前全球最先进的EBS 电子制动控制系统,可以安装板簧或四气囊空气悬架.2.1.1.单级减速驱动桥单后桥一适用于4x2,6x2和8x2驱动方式轴荷型号减速方式牵引总质量(吨)(吨)RSS1344B单级l344RS1356SV单级l356双联桥一适合于6x4和8x4驱动方式型号减速方式轴荷(吨)牵引总质量(吨)RTS2370A单级23702.1.2.带轮边减速器的双级减速驱动桥单后桥一适用于4x2,6x2和8x2驱动方式2010年第2期牵引总质量型号减速方式轴荷(吨)(吨)带轮边减速RSH1370C1370器双联驱动桥一适用于6x4和8x4驱动方式牵引总质型号减速方式轴荷(吨)量(吨)带轮边减速RTH2180C2l80器带轮边减速RTH211OC2l10O器带轮边减速RTH2610C261O0器带轮边减速RTH32lOC3210O器带轮边减速RTH3212C32120器2.2.MAN公司拥有全系列前轴,单级减速驱动桥,双级减速驱动桥,低地板前轴,低地板驱动桥,前驱动桥和支撑轴产品.2.2.1.HY/HYD系列单级桥该系列单级桥产品主要用于公路用车,如牵引车,载货车及部分专用车,制动器可选择鼓式制动或盘式制动,悬架可选择安装板簧悬架,少片簧悬架和4气囊空气悬架,还可安装ABs/AsR系统,电子制动系统(EBS).型号减速方式用途轴荷牵引总质量HY1133单级桥单后桥l1.533HYD1152单级桥贯通桥11.544-52.21.?设计?计算?研究?HY1350单级桥单后桥1344HYD1370单级桥贯通桥l3702.2.2.HP/HPD系列双级驱动桥主要用于路况恶劣的工地,矿山等工况的车辆,如自卸车,军用越野汽车等.型号减速方式用途轴荷牵引总质里带轮边减HP1133单后桥11.533速器带轮边减HPD1153贯通桥11.544-52速器带轮边减HP1333单后桥11.533速器带轮边减HPD1353贯通桥l1.544—52速器带轮边减HP1352单后桥l344-52速器带轮边减HPD1382贯通桥1370-82速器带轮边减HP1652单后桥l644-52速器带轮边减HPD1682贯通桥1670-82速器2.2.3.VP/VPD系列前转向驱动桥该系列车桥和HP/HPD系列后驱动桥一起使用,主要应用于全驱动,全地形车辆越野汽车..22.型号减速方式用途轴荷牵引总质量vPo6单级桥单后桥6vPo9单级桥单后桥9VPD09单级桥贯通桥9现代商用车桥发展趋势探讨重型车桥总成的整体性能正在向轻量化,低噪音,高效率,大扭矩,宽速比,长寿命,低成本,更舒适,更安全,更加注重电子化和环保的方向发展,比如ABS/ASR系统,电子制动系统(EBS),轮胎气压监控报警系统(TPM)集中润滑,充放气系统悬架等都应用在车桥总成上.3.1.承受更大扭矩,满足搭载大马力发动机重型卡车必然从运输单位成本的角度考虑,发展大功率重吨位的大型汽车列车.在20世纪5O年代,载货车的最大功率约150千瓦(近200马力), 20世纪初提高到最大功率约440千瓦(近600马力),50年内提高了3倍.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0年内,卡车的最大功率将达到735千瓦(1000马力),汽车总质量将达到100吨.因此,满足大扭矩,大功率发动机的车桥产品将是重型车桥未来的方展方向之一.3.2.齿轮及其他传动机件工作平稳,可靠,低噪音目前国内驱动桥传动系统的主要问题是噪音较高,疲劳寿命较短,主要原因是齿轮精度和强度不够.因此,提高齿轮及其它传动机件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增强齿轮支承刚度,增强桥壳及主减速器壳的刚度以避免其受载变形后破坏齿轮的正确啮合,都是降低驱动桥噪声的有效措施.而齿轮的高强度化制造技术关键在于高强度齿轮钢材的开发和齿轮强化技术的应用,齿轮的高精度制造技术包括合理选材,高精度淬火技术和从动齿轮压力淬火技术.3.3,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产品系列化采用几种典型的零部件,以不同组合的设计方法和生产方式达到驱动桥产品系列化或变形的目的,或力求做到将某一基型的驱动桥以更换或增减汽车实用技术?设计?计算-研究?不多的零件,用到不同性能,不同吨位,不同用途的多驱动桥上.如此,将极大的方便供应商开发,产品采购,生产组织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工作, 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和运营成本.3.4.高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车桥燃油经济性的提高,主要措施是提高驱动桥的传动效率,而驱动桥传动效率主要取决于其齿轮啮合及轴承运转时的摩擦损失和润滑油扰动,飞溅引起的功率损失.提高齿轮精度及支承刚度;正确选择润滑油可减小齿面的摩擦损失,改善啮合; 正确选择轴承的尺寸及型号,间隙或预紧度,改善润滑;选择合理的油面高度,控制润滑油的扰动,飞溅引起的功率损失,这些都是减小驱动桥的功率损失,提高传动效率的有效方法.由于石油资源的稀缺性,导致油价长期保持高价运行的状态,因此,提高燃油经济性,一方面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环境保护.3.5.电子化,智能化满足ABS/ASR系统,汽车采用电子稳定程序(ESP)等电子硬件的安装和使用.3.6.产品市场细分过去,单级桥因为主减速器尺寸大,离地间隙小,导致通过性较差,应用范围相对较小.现在,一方面随着我国公路运输条件的改善重型汽车使用条件对通过性的要求降低,使单级桥的劣势得以忽略;另一方面物流业对车辆可靠性,高速性能等要求的变化,公路用重型汽车驱动桥已加快向单级桥发展.单级减速驱动桥结构简单,传动链较短,易损件少,可靠性高,机械传动效率较高,燃油消耗率较低,成本较为低廉,符合市场对这一发展趋势需求.预计未来我国的重型车桥产品中75%的驱动桥产品将是单级减速驱动桥,而这一比例目前只有40%,将日益接近于目前美,欧等成熟市场.我国现有的斯太尔驱动桥属于典型的欧洲重型载货汽车产品的双级桥结构,其传动效率相对较低,油耗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双级桥市场的没落,在一些路况恶劣,如资源勘探,矿山开采,油田作业,军用越野车,修路,水电站建设等需要高通过性的地方,仍需要双级桥,且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这一市场需求仍将在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需求量.2010年第2期预计未来2-3年内,重型汽车所需车桥总成将形成以下格局:公路运输以10吨及以上单级减速驱动桥,承载轴为主;工程,港口等用车以10吨及以上双级减速驱动桥为主.4.对于我公司重型车桥发展的几点意见4.1.明确公司的产品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公司产品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就是直面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为取得优势地位, 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确立企业总体的长远的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成为车桥行业技术引领者,掌握市场主动权.4.2.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同国内其它车桥制造商一样,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和能力,这将极大的制约发展后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引进高级能人才,另一方面要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加快试制车间,实验室的建设步伐,采用先进的测试设施,建设国家认定试验室,为新产品设计和老产品改进提供依据,增强产品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例如VOLVO公司位于瑞典哥德堡的全新测试装置能够对整个32吨级双后桥施以横向,纵向的压力,以及车轮的扭矩(根据从消费者驾驶车辆的跟踪测试中获得的数据,研究人员设定不同的测试程序.该试验台能够模拟现实工作环境中卡车车桥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运行相应的基本程序,其中包括长途运输,区域配送以及建筑工地作业.此外,针对不同运输环节中的特殊驾驶情况,测试环节也能够被相应改变.),模拟车桥产品得整个生命周期.该试验台架的应用,大大缩短了试验的时间,并且提供车桥优化设计的依据,确保卡车不会因为车桥的尺寸,结构问题而出现运转不良,超载或浪费燃料的情况.4.3.继续完善产品系列进一步开发485贯通桥,500单级减速桥产品,满足重型汽车搭载500马力及以上大功率发动机的需求,使公司产品形成系列化.利用公司现有产品技术资源,开发与汽车桥类似的工程机械车桥产品,如汽车起重机,矿用自卸.23—?设计?计算?研究?车,石油钻进运输平台车等车桥产品.4.4.大力发展先进军用车桥依托陕重汽在军用越野汽车市场的独特优势,开发满足未来战争需求的高机动性,高通过性,高承载能力以及较高通用性的车桥;满足安装各类型悬挂系统(油气悬挂,独立悬挂),大直径,宽断面,可调压胎和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先进的电子技术,如安装ABS/ASA系统,EBS系统等的车桥产品.4.5.依托现有产品资源,开发新一代产品着眼于未来重型汽车发展趋势,新能源卡车技术的开发,开发新一代车桥产品技术平台,如满足重卡使用的电动车桥产品等,实现企业自主开发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参考文献:[1]辛木.商用车桥行业现状及发展动向.重型汽车,2008,6 [2111J惟信.汽车车桥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汽车实用技术。
4资料:中国军车发展历程
红岩CQ260 自1966年起,四川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完全由国内承担,同时对引进的车 型也进行了部分改进,1974年该厂开始生产红岩CQ260重型越野汽车, 随后CQ260被CQ261所取代。
延安牌SX250 1975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载重量5吨的延安牌SX250(6*6)军用越野 汽车在陕汽投产。 SX250和CQ261在部队中的主要应用仍然是为炮 兵部队牵引重型火炮,此外SX250的底盘还被用于81式122毫米40管 火箭炮、野战油料运输加注车、重型机械化桥等装备。
60、70年代的军车
东方红DFH665 1966年8月16日,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军用重型越野汽 车,命名为东方红DFH665,而且1967年月10月该车投入小批量生产,1970年正 式投入批量生产,并实现了小批量出口。东方红DFH665不仅是我国第一辆自行 研制生产的军用重型越野汽车,而且还是我国生产的第一辆使用风冷发动机的军 用车辆,该车主要装备陆军炮兵部队,用于牵引130毫米加农炮、152毫米加榴炮 等师属火炮。
90年代的军车
东风EQ1系列 东风EQ1系列的装备主要是用于大量的公路运输,由于越野性能相当有限, 其主要提供在和平时期和非紧急状况下一种低成本运输工具,其出现在90年 代,有很多的变型型号。
解放 CA1091 解放 CA1091 也叫CA141,是一部5吨4X2载重卡车,用于取代解放CA10,但 是这类卡车并不是解放军标准装备,大部分用于公路运输。
南京NJ2045 南京NJ2045 是南京依维克生产的1.5吨4X4汽车,主要用途是作为轻型多 用途车辆,其的变型车NJ2046用作空降型高机动车辆或特殊用途车辆。他 的出现主要是弥补军中作为救火车和医护车灯车辆的不足。
21世纪后的军车
我国军用特种车辆现状及发展
我国军用特种车辆现状及发展为适应新的战场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军用特种车辆的生产。
随着高科技发展以及国际间政策经济形势的变化,战场上的军用车辆装备也在随之而变化。
国际形势变化促使军用特种车辆向军民两用方向发展。
军用特种车辆行业发展现状1、我国军用特种车辆发展的现状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告内专用汽车企业达到862家,其中有50%的企业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生产军用汽车,约有30%的企业生产军用特种车辆。
我国大型汽车企业如一汽、东风、陕汽、重汽等许许多多厂家都在生产各种军用车辆。
其中军用重载特种车辆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后勤保障车辆,并作为各种常规及战略武器的运载/发射平台,是中国现代国防设备中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生产重型军用特种车辆的专业厂家主要有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的重型车系列、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北方奔驰系列、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的铁马系列、万山特种车辆制造厂的军车系列、泰安特种车制造厂的军车系列等。
这些厂家技术上各有所长,是我国军用特种车辆发展的代表。
生产军用挂车、军用罐车的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挂车集聚地在山东梁山一带,罐车集聚地在湖北随州一带。
然而,大多数企业生产的则是军民两用专用汽车。
有许多企业一年只生产几辆军车。
众多的生产厂家制造的军用特种车辆都是采用重型汽车底盘。
如军用半挂汽车列车是坦克、火炮、工程机械等军用重装备陆地机动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具有运载能力大,最大载重量可达上百吨;机动性好,既可公路运输也可越野运输,速度快,能运载装备快速及时地到达预定地域;目标小,便于伪装隐蔽;对运输路线选择余地大,使用灵活方便。
军民两用专用汽车产品品种较多,几乎涉及方方面面。
如军民两用方舱生产企业较多,全国约有50家。
其中军用方舱采用焊接钢结构框架,框架满足国家军用方舱的强度要求,框架表面喷涂集装箱专用防锈底漆和面漆(军绿色或迷彩色),安装防盗专用三叉锁,还可根据需方要求开窗、设计隔断、假装附属装置等。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1953年,主要是以轿车和军用车为主,但这些车辆都是仿制苏联的车型。
2. 第二阶段:1978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开始引进外资和技术,与国外汽车厂商合作,成立了许多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如吉利、比亚迪、长城等。
3. 第三阶段: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增长和国外汽车厂商的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也加速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4. 第四阶段:2015年以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中国汽车工业也开始了转型和升级,许多汽车厂商开始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和研发力度。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大国。
陕汽发展简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陕汽发展简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陕汽是中国较早涉足汽车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制造经验。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以商用车为主导产品的综合性汽车制造企业。
陕汽的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拥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影响力。
本篇文章将以陕汽的发展历程、产品与技术、市场地位等方面为主线,全面阐述陕汽在汽车制造领域的突出成就和发展潜力,并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文章结构将从公司背景部分开始,简要介绍陕汽的企业背景和发展历程,包括公司成立的时间、发展阶段、重大里程碑事件等。
随后,将详细介绍陕汽的主要产品线及其技术创新,包括产品的特点、性能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
在市场地位部分,将重点关注陕汽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努力和成绩。
在结论部分,将对陕汽的发展进行总结,概括陕汽在过去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同时,展望陕汽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技术创新方向和市场拓展战略。
预计陕汽将在未来继续积极探索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竞争力,迎接汽车行业的新挑战和机遇。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陕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文章还将为读者提供对陕汽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和思考,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这是为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楚地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重点内容。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先对陕汽公司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背景,引入读者的注意。
接着介绍文章的结构,说明本文将围绕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与技术、市场地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最后,阐明本文的目的,明确阐述为了对陕汽公司的发展进行简要梳理和展望,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陕汽公司的公司背景,包括公司的创建时间、发展规模、经营范围等方面内容。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工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开始生产军用汽车。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逐渐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一汽、二汽、东风、长安等为代表的汽车制造集团,并且与国际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二、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2500万辆和2530万辆,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还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中国汽车工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次,环保和能源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此外,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等新兴技术也对传统汽车工业产生了影响,汽车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顺应市场需求。
三、发展趋势展望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
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到整个汽车销量的比例超过50%。
2. 智能化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能驾驶、智能交通系统以及车联网等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驾乘体验。
3. 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汽车共享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未来,共享汽车将更加普及,减少了个人购车的需求,提高了汽车利用率,降低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深圳军用汽车发展历程
深圳军用汽车发展历程深圳军用汽车发展历程始于1980年代末期。
1988年,深圳军车厂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生产军用汽车的企业。
在成立之初,深圳军车厂主要生产运输车辆,如装甲货车和军用卡车,为解决军队后勤运输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军车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深圳军用汽车的品种逐渐丰富。
1995年,深圳军用汽车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轻型武装装甲车辆,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该型号装甲车辆具有高速度、全路况通行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军事作战环境中。
2000年代初,深圳军用汽车厂开始向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在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该厂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产品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且,深圳军用汽车厂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些措施为深圳军用汽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中国国防实力的提升和需求的变化,深圳军用汽车厂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
在改进传统军用汽车的基础上,该厂开始研发新型军用汽车,如武装直升机地面保障车辆和无人驾驶车辆等。
这些新型军用汽车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机动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到了2010年代,深圳军用汽车厂在军用汽车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该厂生产的军用汽车产品不仅质量过硬,而且设计独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深圳军用汽车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成为国内一流军用汽车生产企业。
当前,深圳军用汽车厂正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
该厂已经开始研发新能源军用汽车和智能化军用汽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军事技术的更新迭代。
同时,深圳军用汽车厂积极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研发更加节能、环保的军用汽车产品。
在未来,深圳军用汽车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通过加强国内外合作,深圳军用汽车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为国内外军队提供更好的军事装备和后勤保障。
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综述
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综述.txt12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综述编者按: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是一场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作战,军用汽车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是军队战斗力中机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后勤服务的物质基础。
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军事资料,并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
文章内容详实,信息量大。
转贴过来供大家参考。
★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综述★吴学雷(北京特种工程机械研究所,北京,100076) 摘要回顾了汽车的起源,论述了军用汽车的功用、分类及性能要求,对国内外军用汽车的发展历史及各时期主要车型作了系统介绍,对军用汽车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军用汽车,车辆分类,车辆性能。
-美军M977重型扩大机动性战术卡车美军轮式车辆中的重型运输车是指载重量在8-10吨以上的车辆。
美军现装备的重型运输车主要有M915系列14吨级车、M123系列10吨级车和M977重型扩大机动性运输车等。
近年来,由于美军军费紧缩,使运输车辆现代化建设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按20世纪90年代车辆发展规划,美军特别重视重型车的标准化建设。
- 1汽车的起源马车和蒸汽机车以及19世纪的三轮汽车都可算作现代汽车的始祖。
在铁路诞生以前,陆上道路通常是未铺路面的,因此,中世纪欧洲的骡马商队很普遍。
后来,随着道路的改善,出现了宽轮子的四轮货车和公共马车。
那时候的陆上运输成本高,而且客货运输安全系数低,陆上交通除受气候条件限制之外,还受水陆交叉、盗劫和战争等问题的影响。
到17世纪,这种格局随着公路的改进而开始被打破。
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一种自己运动的车辆。
利用风力作动力的车是人类向车辆自动行驶方面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600年,荷兰数学家西蒙·斯蒂文 (SimonStevin)制造出双桅风车,借助风力最高车速可达24km/h。
怀念失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十四)——中国汽车科技界杰出领头人:胡亮
怀念失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十四)——中
国汽车科技界杰出领头人:胡亮
陈光祖
【期刊名称】《汽车与配件》
【年(卷),期】2004(000)007
【摘要】1978年,我向胡亮报告,是否要建立一个面向零部件刊物,并建议由当时的上海汽车配件供应公司主办。
他十分支持,于是一份叫着《汽车配件》的刊物闻世了,这就是现在《汽车与配件》刊物的前身。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陈光祖
【作者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71
【相关文献】
1.怀念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七)中国汽车工业杰出奠基人:郭力--筹备建设新中国汽车工业 [J], 陈光祖
2.怀念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八)中国汽车工业杰出奠基人:郭力--先让厂长后干厂长 [J], 陈光祖
3.怀念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十三)中国汽车科技界先驱:孟少农
(二)--受命开发军用车辆 [J], 陈光祖
4.怀念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十四)中国汽车界元老派知名人物-方
劼(二)--读方劼《评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 [J], 陈光祖
5.怀念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要人物(十一) 中国汽车科技界先驱:孟少农
(一)——圆了回国造车的梦 [J], 陈光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军用汽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在50年代研制的WZ521轮式装甲车,这种装甲车只是起到了部分的临时替代作用。
新中国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这种轮式装甲车实际上只是一种装甲汽车,并不是真正的轮式装甲车。
从无到有取之于敌对中外军用汽车曾做过系统研究的北京特种工程机械研究所吴学雷先生认为,根据现有可查文献资料,有关我军军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底,当时,由中央军委组建了往返于延安和西安、重庆等地的我军第1支汽车运输队。
它主要由国内外友人赠送和自购的十几辆汽车组成。
到了19 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时,全军共有从各抗日根据地陆续缴获的军车400余辆。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军车的主要来源仍是从敌方手中缴获的战利品。
如我华东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中,一举全歼国民党军队第1快速纵队,缴获汽车470辆,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从各个战场第1年缴获的汽车为1200余辆,第2年缴获汽车两千余辆,第3年缴获汽车成倍增加。
在4年各次战役中总共缴获各种汽车两万两千余辆。
“取之于敌”的军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军在战场上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从解放区人民夹道欢迎子弟兵的炮车队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在南苑机场阅兵时的美式吉普,都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军军车的状况。
BJ2020SMZ从依靠进口到仿制解放后,为保卫新中国的胜利果实,一方面要平息国内的残余敌对势力,另一方面要解决赴朝参战志愿军的前线作战的急需,这对几百万军队和民兵的装备运输和机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51年起,国家每年进口1万多辆汽车。
到1957年底,全军的汽车装备总数已达九万两千余辆。
其中苏式汽车五万五千余辆,占70%以上;法国等国家的汽车数量为两万两千余辆,占了近25%;东欧其它国家汽车近三千辆,仅占3%左右。
然而,处于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建国初期,无论是从国家安全还是军队的正轨化建设的需求,都不可能只依靠国外进口的汽车来维持。
国际、国内形势都刻不容缓地要求我国必需具有自行制造军用汽车的能力。
在第“一五”计划的1953年,毛泽东主席亲自写下“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题词。
三年后“一汽”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开始扭转军用汽车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
通过苏联的援助,一汽开始仿制嘎斯系列越野车,投产3年即为军队装备3.5吨级4-2型CA10汽车七千余辆,两年之后又试制出2.5 吨级6-6型CA30越野汽车。
而对于0.5吨??1吨级的轻型越野车,当时除了从苏联进口的约4000辆外,大部分是战后遗留下的美式吉普。
重庆长安汽车厂的工人与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经验和生产基础的艰苦条件下,对美制CJ-5吉普做了测绘设计,于1958年5月研制出我国第一辆越野车“长江牌”46型,在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式上成为振奋国人的一个激动场面。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牌”46型越野车实现了近一千四百辆生产量,其积累的资料和成功经验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日后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城市猎人自力更生的“第一代”军用汽车1960年12月13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下达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北京汽车制造厂研制、生产轻型越野车的任务。
12月30日,一机部汽车局召开了由总参谋部和总后勤部等七个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明确了我军迫切需要的用于军用指挥车的轻型越野车,并具备牵引轻型火炮、防化、无线电通讯设备等功能,要求尽快组织实施试制,根据部颁标准将车型定为BJ210型。
为了实现国产军车的系列化,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61年6月批准成立的军用轮式车辆专业组统一制定了军用汽车发展规划,组织研制、试验、定型,协调生产。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拟定出《军用轮式车辆系列化方案》,经中央军委贺龙、聂荣臻、罗瑞卿等领导同志审批,于1963年5月1日颁发实施。
方案确定研制生产0.5吨、1吨、2.5吨、3.5 吨、5吨和7吨级的6种军用车辆基本车型。
以这6种车型为基础,可发展20多种变型车,改装成若干种专用车,基本达到军用车辆装备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要求。
1963年开始,一机部按照军用车辆系列化方案,分别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南京汽车制造厂组织1 吨、2.5吨和3.5吨级越野汽车的生产。
1964年确定了在三线新建以生产越野车为主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重庆红岩)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生产0.5 吨、5吨和7吨级的越野汽车。
60年代后期,由北汽制造的BJ212轻型越野车和南汽的NJ230先后投产;洛阳拖拉机厂研制的5吨级东方红665重型牵引车也开始装备部队。
1974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EQ240汽车生产线,开始生产3.5 吨级EQ245越野汽车。
到1980年,国产第一代军用轮式车辆的6种基本车型(0.5吨级4-4型BJ212、1吨级4-4型NJ230、2.5吨级6-6型CA30、3.5吨级6-6型EQ245、5 吨级6-6型SX250、7吨级6-6型JN25 2和CQ261)全部实现了批量投产的预期目标。
与此同时,70年代初期研制的6 -6型延安SX250、黄河JN252、红岩CQ261越野汽车与东方红DFH665一起构成了我国军用重型越野汽车的第一代装备,扭转了重型武器牵引车不相匹配,小车拉大炮的状况,满足了部队的部分急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并对我国整个汽车工业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已形成每年为军队提供万余辆汽车的生产能力,总后勤部于70年代初开始,以国产军车底盘为基础,研制改装通用特种车和专用配套车,解决各军兵种所需的特种车辆装备需求。
据资料统计,到1985 年,全军经改装的国产通用特种车和专用配套车已占装备车辆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仅海军、空军、炮兵、坦克、通信、雷达、工程、防化、导弹等军兵种的专用配套车,就接近全军装备总车数量的六分之一;而空军装备的通用特种车和专用配套车,已占其总车数量的一半以上。
在此期间,海、陆、空军的车辆的装备有了很大改善,炮兵、工程、通信、防化兵部队基本实现了摩托化;组建了两个摩托化军,步兵团开始装备汽车,并淘汰了部分马车。
军队车辆开始更新换代,陆续替换苏式车辆和60年代初装备的旧式国产汽车。
中国军车在这一发展时期,体现了中央政府强大的领导组织能力及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非凡的创造能力,在技术数据、图纸资料和制造设备都极其贫乏的艰苦条件下,凭“自力更生”的精神为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这一时期所锻炼出来的自行开发能力及其自力更生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也成为今天中国汽车产业中能够不依赖“合资”模式而自主发展的一方空间。
523式轮式装甲车参加了1984年国庆阅兵,但该车越野能力明显不足。
第一代军车BJ212“引进技术”带动“第二代”军车研发基于自力更生的第一代军车其意义是巨大的。
但受制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基础,车辆的技术性能、质量指标、越野载重吨位和牵引重量还不能适应军队武器装备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为此,从1975年开始,总后勤部会同各军兵种车管部门和科研单位,拟定了《第二代军用汽车系列型谱》。
90年代初期开始第二代军用汽车的研制,确定采用0.5 吨、1.5吨、3.5吨、5吨、7吨和12 吨等6个吨级的基型车。
在前30年自行开发、自行制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北汽、南汽、二汽、东风等为骨干的轻型越野车板块;以中国重汽集团属下的陕西汽车制造厂、济南汽车制造厂和四川汽车制造厂、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西南车辆制造厂等为骨干的中型越野车板块;以泰安特种车制造厂、万山特种车辆制造厂等为骨干的重型、超重型越野车板块以及以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为代表的重型特种车基地。
随着“改革开发”政策的深入,军车的开发工作亦获得了“引进技术”的带动,1984年1月1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1987年后被美国克莱斯勒兼并)合资经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标志了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拉开了“引进”、“合资”的序幕;中国重汽集团也成为国内率先引进奥地利斯太尔等先进系列车型的成功范例。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由此进入了“全球化”的发展期。
在轻型越野车吨级段有代表性的车型是:北京吉普自主开发的BJ2022型4×4越野车;南汽集团利用IVECO技术开发的1.5吨级NJ2045型软、硬顶型、卡车型越野车;东风汽车公司开发的4吨级EQ2061E、EQ2102等全军通用的、为多军兵种专用配套的中型系列越野车;还有陕汽总厂生产的SX2150型5吨军用越野汽车等。
(2007年07月26日)在中型越野车板块中中国重汽集团的“黄河”系列(后采用奥地利斯太尔(S TEYR)技术),在我军在役载重车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还有陕汽(亦采用了斯太尔技术)研制的SX2190型七吨级、SX2270、SX2300型12至15吨级越野车;北方奔驰公司7吨级1926A和10吨级2629A型越野车;西南车辆制造厂7. 5吨6×6型XC2030载重车、8吨级8×8型XC2200系列多用途车等,用于我军现代化装备和防空武器系统的运载。
在重型和超重型越野车板块中有代表性的车型是万山特种车辆制造厂WS2 300型15吨级、WS2400型20吨级、WS2500型28吨级越野车。
该系列车主要用作导弹发射车和运弹车。
泰安特种车制造厂以20 吨级TA5380重型火箭炮武器系统的配套车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发射车、装填车、相控雷达车配套车辆为主,还生产了25吨级TA5450变型车作为火箭炮发射车底盘;30吨级TA55 70和TA5570A变型车作为导弹运输车和导弹运输转载车底盘。
作为军用特种车的重要制造基地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已有近40年的历史,自80年代以来开始研制为武器系统配套的重型特装车,有代表性的产品如汉阳HY473(6×6)牵引车和HY962半挂平板车等。
目前主要系列产品是20吨级以上的用于重型装备运输的半挂式牵引车。
这类军车一方面是为现代高科技战争的重型武器装备配套;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极短时间内为部队进行巨大消耗物资的补给。
研制承载能力更大的重型化军车和满足复杂武器系统配套的军车已不仅成为军用装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对一个国家汽车制造基础和能力的巨大挑战和有力牵动。
92式轮式步兵战车从1995年开始在解放军地面部队陆续服役,主要装备快速反应轻机械化步兵师。
BJ2020S战车春秋如果把运载型军车比作军队的“好马”,那么装甲军车则是锐利的“快刀”。
装甲军车在部队中的装备数量是衡量陆军攻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用于输送步兵协同坦克作战的531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
1963年,首批531装甲输送车交付部队,命名为63式装甲输送车。
1968年,改进型A5 31装甲输送车开始大量生产,在1981-1985年期间形成了系列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