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影在演唱时最为著名的特色就是要掐 嗓子演唱。演员在演唱时要用手指掐着 喉头进行演唱。这一演唱习惯源于乐亭 皮影艺人郭老天。郭老天是旦角演员, 但是后来因为嗓子坏了而无法演唱。后 来,他试着用手指来掐捏嗓子来控制声 带来演唱,创造出了掐嗓子的唱法。人 们把这种用手掐嗓子的唱法叫做“假 唱”。他通过用手指掐捏嗓子来控制声 带,通过掐紧嗓子使声音拔高,反之, 使声音变低。这种掐嗓子的唱法,有松 有紧,声韵好听。同时掐嗓子还能使艺 人们唱出更多音。
清代以前,影戏演出的 剧本非常少。 很多演出的剧目都是无 文字的,由艺人们口传 心授。 目前,我们所知道清代 以前的剧本就只有明末 的影卷《薄命图》和 《六月雪》。 到了清代,这种情况得 到了改变。 在这一时期一些文人墨 客专门为影戏编写剧本。 “剧本有唱念的全部文 字,俗称‘影卷’,即 所谓‘经卷本’”
艺人的皮影箱
从民族民间文学的角度来讲,皮影戏的曲目应该一部分算民间文学,而 另一部分则算是作家文学。清代是皮影戏发展壮大的时期,许多曲目的 剧本也是在此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创作修订的。当时,统治者重视用戏曲 来宣传教化的作用,促进了影戏的繁荣。影戏的繁荣与发展,引起了许 多的文人对影戏的关注。许多的文人为了娱乐身心、休闲消遣,参与到 影戏剧本的创作中来,他们创作出了大量雅俗共赏、诗文并重的影戏剧 本,促进了剧本创作的大发展。考察证实,影戏的“影卷”大多出自乐 亭文人和民间作者之手。
பைடு நூலகம் 剧本
• 剧本对于戏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 “剧本乃是剧种之‘本’”。影戏剧本的 出现与使用是影戏表演艺术成熟的标志之 一,也是影戏得以世代传承的可靠保证。 乐亭影卷在中国皮影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被称作是“皮影纲鉴”。随着后来皮影戏 的发展,唐山皮影的影卷不断增加。今天 唐山遗留下来的影卷就有数百种之多。影 戏艺人就曾经感慨说过“打一辈子鱼报不 全鱼名,唱一辈子影说不清影卷名。”
唐山皮影的演出方式是临本唱念, 也就是一种照本宣科的表演方式。 唐山皮影
戏在表演时,影戏艺人不必死记硬 背台词,他们可以在案上摆开“影 卷”,照着影卷逐字逐句的念唱。 艺人们无需记诵戏词,只要熟练掌 握唱念的程式,就可以看着剧本, 唱任何剧目。在唐山皮影浩如烟海 的剧目中,临本唱念的方式无疑减 轻了艺人们背诵剧本的巨大负担。 艺人们俗语说:“打一辈子鱼报不 上来鱼名儿,唱一辈子影说不清影 卷名。”唐山皮影不仅剧目多,而 且篇幅较长。很多连台本戏其篇幅 更是冗长。如《燕飞女侠》,艺人 们连续演出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唱完。 所以在剧目繁多,篇幅冗长的情况 之下,这种临本唱念的表演方式, 是必不可少的。
• 因此,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唐山皮影起源于宋金时期。宋代 是中国影戏最早的兴盛期,北宋都城汁京是中国影戏史上 最早的繁盛地,因此这里就是中国各地影戏广泛流传的发 端之处。而宋金之间的战争则为影戏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宋金之间的战乱使得影戏艺人被迫逃向全国各地,进而促 使影戏在全国的传播。唐山皮影也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兴起 的。
文学与美学的融合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起源
• 关于唐山皮影起源,顾额刚先生曾感慨:它历史虽然不短, 却没有可写的历史可以凭借”。因为缺乏明确的史料记载, 所以唐山皮影的产生年代难以界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 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唐山皮影起源于宋金时期,另一种认 为唐山皮影起源于明代末期。
• 但是从年发现的标有“明万历己卯年抄”的影卷《薄命图》 来看,其影卷故事完整,行当齐全,可见当时唐山皮影的 发展已经成熟。
皮影
唐山皮影的影人由头荏(头部)和戳子(身子)组成。在影人的头部造型中其 面部造型多采用侧面平视的“五分像”,也就是正侧面。只有少数的丑角和精怪的 面部造型使用半侧面脸即“七分像”。如独眼瞎的丑角,就必须用七分脸造型, 因为五分脸的造型,无法表现影人的一只眼瞎的特征。虽有少部分影人才用七分脸, 但是大部分的影人的脸部造型都是五分脸。
皮影艺人齐怀曾说:“掐嗓能唱九个音, 不掐只出三个音。”这种即节省嗓子, 又能唱出更多音的唱法深受影戏艺人和 观众的喜欢,逐步流行起来。到了十九 世纪后期,掐嗓子成为唐山皮影独特的 唱法。后来,这种唱法逐渐成为一种习 俗,并延续下来,成为唐山皮影的一大 艺术特色。
唱腔革新也推动了剧本唱词的发展
著名的皮影艺人李紫兰为乐亭影的创腔定调。李紫兰是清末民初,堪称 一流的皮影艺术大师,他在乐亭皮影的编剧、创腔、操杆等方面做出了 突出贡献。清末民初,影戏的基本唱腔就是高腔旋律、《外调》、《杂 牌子》等音乐曲牌。当时,乐亭地区的皮影艺人们的唱腔都是这些老腔 老调,缺乏新意。然而,当时影班之间的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影戏艺人 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当时,许多影东随便开除艺人,艺人面临失业, 艺术快走到了绝路。在此情况之下,李紫兰对乐亭皮影的腔调进行了改 革。例如在《二度梅》中创造了群调,在《绿珠坠楼》中创出了阴调等, 李紫兰的改革为乐亭皮影创腔定调,促进了乐亭皮影的发展。 到抗战时期,为了配合抗战的需要,影社积极进行剧本的创新,这一时 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剧本剧目。《田玉参军》是由”新长城影社”的陈大 远所编的第一部反应抗战题材的剧本。此后又有《火烧潘家峪》《光明 之路》、《抢粮》、《埋伏战斗》、《国害》、《春秋镜》等。这些剧 本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就地取材,贴近生活和现实,极大的鼓舞了 军民的抗日斗志。
作为民间表演艺术,影戏技艺的传承和实现主要不是依靠文字,而是凭借口 传心授,以肢体语言、图谱以及特殊符号等来实现的。这种非文字的艺术表 达和记录方式在影戏中表现得很典型。首先,影戏的操纵和唱念技艺传承是 靠历代艺人的口耳相闻、师徒传授。在影戏的唱念上,很多影戏演出是没有 文学剧本的,影戏演出的故事主要靠艺人们在口述中形成,因此,这种唱念 技艺很容易在传承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而导致失传。即使是有文字记载的影 卷,其中也存在着很多代替性的符号,因此,没有专人的教授也很难看懂这 种剧本。在影戏的操纵技艺上,同样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至多只有一些简 单的手势图。影戏操纵技艺的传承还是要靠老艺人的示范性的动作和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