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老年人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问题,医养结合模式逐渐成为了解决之道。
为了更好地了解医养结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医养结合模式已经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老年医疗保健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
同时,还有一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
调研还表明,医养结合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养老服务的主流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能提供更全面的生活护理服务。
并且,它能够有效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医养结合需要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良好合作,但目前医养结合的合作模式还不够成熟。
其次,医养结合模式在政策和法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医养结合模式是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医养结合模式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促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
作,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作为一名关注医养结合的工作人员,我受命对医养结合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调研。
在此,我向您呈报一份关于“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背景概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服务模式,目前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能够有效地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不仅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医疗养老服务,还能够缓解我国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
然而,当前医养结合工作在实践中面临了很多挑战,如资源投入不足、机构落地难等问题。
因此,对医养结合工作的调研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其现状,还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相关从业人员,调查内容涉及医养结合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访谈则主要采访了医养结合工作的负责人,探讨了其在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案等问题。
三、调研结果1、目前医养结合工作的网络布局不均衡,资源分布不合理,导致在部分地区医疗资源过剩,而在其他地区医疗资源却相对不足。
2、医养结合工作的机构设置比较繁琐,现有的机构体系对于老年人的医疗养老需求并不完全适应。
3、目前医养结合工作在机构细节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医疗和养老服务的融合不够紧密、服务项目的设置不够全面等。
4、医养结合工作中,许多从业人员对此服务模式的认识不够深入,相关理念和操作方法等还有待完善。
5、未来,医养结合工作将需要更多的财政投入和资源支持,以便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得到更精准、全面、便捷的医疗养老服务。
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推动形成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四、解决方案1、研究并优化医养结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完善设施和设备,加强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3、发挥政府和社区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社区医养结合工作网络。
4、积极通过宣传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医养结合从业人员对相关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将会成为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方向,为更好推进这种模式养老机构建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的,供大家参考。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范文(一)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
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养老机构能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养老护理水平;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可实现最大化利用。
老年人不仅得到养老服务,而且还能获得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从而缓解当前“养老难”和“看病难”的问题。
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跨行业发展,近期,省发展改革委深入合肥、六安等地,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省“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刚刚起步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370家。
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只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缺乏专业医疗救助能力,不能提供正规的医疗服务。
而当前现实情况是:全国有失能半失能老人3000多万,其中我省有170万左右,这些老年人很多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随时需要专业化养老和医疗服务。
当前我省医疗机构床位十分紧张,许多老年人大都是慢性病,医院不可能将有限的床位长期给这些老年人使用。
而我省能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占全省总数不足1%,医疗保障问题在养老服务业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由于不能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给老年人及其家属带来许多困难和精神压力。
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问题,一种“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契机,部分养老、医疗机构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优势,建设集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如合肥市九久夕阳红老年护理院利用三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投资500万元,把三里街养老机构改造成为“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拥有床位260张,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床位使用率超过100%。
街道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
街道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街道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街道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所谓医养结合服务,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在做好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工作的同时,着力于提高疾病诊治护理、健康检查、大病康复等方面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种服务方式。
这种方式将老年人的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得养老服务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提高。
近年来,长沙市政府通过试点操作、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推推进医养结合,逐渐形成了了以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服务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中中心开展合作的方式,为居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服务的全新模式。
如天心区区坡子街街道就依托天心区区人民医院专业医疗资源优优势,建成了一个集生活照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服务务、临终关怀为一体的老年年人关爱中心,实现了“家家居式”生活与“专业化””医护服务的有机结合。
就就实际情况而言,这种模式式对于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务质量确有成效,但是,操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题、困境也不容忽视。
如何何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务,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质质量,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思思考、对待。
一、推进医医养结合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题政府在推进医养结合方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服服务质量、政策支持等方面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亟亟待相关部门出台具体落实实措施。
1、专业护理人人员缺乏。
养老护理人员工工作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遇相对偏低,同时,养老机机构护理人员在职称评定等等方面无法享受与医疗机构构执业人员同等待遇,使得得行业吸引力度有限,缺乏乏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
2、医疗护理能力欠缺。
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施一般只能够提供基本的照照料服务,且多数养老机构构所属的医务室医疗水平低低下,没有取得相应的诊治治资格甚至医疗机构许可,,无法实现与正规医疗机构构的有效对接。
而对医疗机机构来说,由于自身医疗资资源紧缺,加之医疗纠纷等等潜在风险,使得医疗机构构不愿意为养老机构提供专专业医疗服务。
3、医疗疗保障政策缺位。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
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
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
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范文(一)近日,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民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由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计生协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带队,到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思明区厦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湖里区禾山慧智健康养老示范点等地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调研,并召开区政府领导、市、区卫生计生、民政局、街道、社区、市部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厦门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措施和做法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
比如,厦门市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服务范围的作法;湖里区禾山社区打造“互联网+医疗+养老”的服务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12349呼叫中心,利用可穿戴监测设备、手机APP管理软件等,为辖区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实现医疗服务体系内信息。
思明区厦港街道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精心打造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为老人服务为切入点,打造社区、社工、社会联动服务新模式。
阮诗玮指出,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顺应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主动作为,做好医养兼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健康养老做出贡献。
一要加强指导。
要加强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监督,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和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防治、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健康服务。
二要合理规划。
要加快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多层次的医疗护理体系,构筑以社区和家庭为主体的“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并逐步形成涵盖护理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家庭医生等在内的多层次、有梯度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三要突出重点。
要开通绿色通道,重点保障失能失智老人、低保家庭、贫困家庭、失独家庭、军烈属、五保户等人群,以及高龄老人的看病就医的优先照顾。
要充分发挥医院志愿者服务作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导医、出院随访等服务。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1关于20某某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一:我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8.6万人,占全市人口21%,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某某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医养融合发展对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一)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内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对孤寡老人实行免挂号费、降低检查治疗费等优惠。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
20某某年以来,组织多轮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周期免费体检率达83.29%。
一是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和健康管理团队服务。
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重点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提供家庭签约服务。
目前,政府举办的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6.7%。
全市6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组建健康管理团队342个,覆盖912个村卫生室,开展团队服务8304场次。
二是开展居家老人医疗紧急救助活动。
20某某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建成市养老服务平台,以“安全、健康和便捷生活”为服务主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
目前,平台“12349”养老服务热线已覆盖整个市区,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三是开展医疗定点服务。
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签订服务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
四是开展健康知识咨询服务活动。
全市以“健康扬州社区行”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讲师团成员以及有关医学专家深入社区、乡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养结合模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照护服务。
这一模式在促进老年人健康、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解决医疗资源紧缺等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了解医养结合模式的相关概念、发展背景和国内外实践经验。
其次,选择了若干地区的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实地访问和观察,以了解其运营模式、服务内容和用户评价。
最后,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不同参与方对于医养结合模式的看法和意见。
3. 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现状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中国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水平还较低,存在着政策支持不足、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和质量不高以及服务内容不够完善等问题。
但同时也有一些地区的医养结合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老年人健康管理、疾病防控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 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势调研表明,医养结合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合了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照护服务;二是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三是减轻了医疗资源的压力和社会养老服务的负担,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5. 医养结合模式的挑战调研还发现,医养结合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推行难度;二是医养结合机构的管理和运营问题;三是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之间的协同合作难度;四是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模式的认知和接受度有限。
6. 建议与展望综合调研结果,针对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和优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快推进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二是加大对医养结合机构的支持力度,提升其管理和运营水平;三是加强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良好的医养结合机制;四是加强对老年人和公众的医养结合理念宣传和教育,提高其认知和接受度。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引导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接下来为大家准备的医养结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医养结合范文一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的37篇提案中,《关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
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
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
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
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
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XX市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医养融合调研报告范文
XX市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医养融合调研报告范文的调研报告一、XX市医养融合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生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做为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点进行打造和培育。
连续三年在市政府对全市人民承诺的X件实事都有一件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基础建设项目,同时鼓励各县区对医养融合发展先行先试。
结合地区实际XX在医养融合发展上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认真摸排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XX老年人口构成特点在全省比较突出。
截止XX年底,XX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X万人,占常住人口的X%。
人口构成有以下特点:一是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
全市农村老年人口X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X%,城市老年人口X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X%;二是农村留守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多。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多,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城市空巢老人渐年增长。
目前全市农村有留守老人X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X%;城市有空巢老人X2万人,占城市老年人口的X;三是特殊家庭老人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现有五保老人X万人,占全省五保老人总数的X%;失独老人X人,位居全省前列;低保家庭老人X万人,占全市老年人的X%。
四是有服务需求老人多。
失能老人X人、半失能老人X人,分别占全市老年人口的X%、X%。
XX市上述医养结合形式均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我们的体会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顺应了老年慢性疾病这个大群体的养老需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充分利用医疗机构的优势医疗资源和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资源,调动起医和养两方面积极性,实现医疗、护理、养老、康复一体化;有利于实现急、慢性病分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推动了医改向纵深发展。
三、医养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XX市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与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养老社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康复要求不相适应,在保障能力、政策法规、管理手段、服务水平、思想认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1.政府多头管理,缺乏统筹协调。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养老方式也在逐渐转变,传统的照料型养老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因此,医养结合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少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的医学需求和保健需求。
作为一项新兴的养老方式,医养结合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进行深入探讨。
一、调研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现代医学和保健的发展,使得老年人对养老的要求逐渐提高。
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医学和保健需求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医养结合,即医疗和养老的结合,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医学和保健服务。
因此,对医养结合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内外医养结合调查研究情况国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
在美国,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已经有着较为完善的体系。
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内除了可以得到基本养老服务外,还可以得到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而在韩国,由于家庭照料负担过重,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正在逐渐得到推广。
近年来,中国也在推进医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北京老年医养结合照料中心、上海普陀医养结合社区等养老机构已初步建立。
三、中国医养结合现状经过对国内多个城市的医养结合机构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中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缺乏统一规范,缺乏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规范化的监管体系。
其次,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最后,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还缺乏统一的机制和标准,因此养老机构之间的质量参差不齐,经营模式较为简单粗糙,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四、医养结合发展对策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问题和挑战,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和规范,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养老服务的标准和质量。
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和分工合作。
下面是整理的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和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难这一问题渐趋突出,尤其是养老中的医护需求愈来愈旺盛。
面对养老的医护需求,传统的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又无法提供养老基本服务,而“医养结合”模式既能给医院减轻病人长期“压床”的压力,让优质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利用,还能解决老人养老过程中的医疗问题。
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威海市荣成市民政局在对全市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3个机关科局、8家养老机构、4家医疗机构、5个城乡社区,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开展座谈讨论、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围绕如何有效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摸清了荣成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查找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荣成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截止2017年末,荣成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18.7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8%,超过了全国16.1%、山东19%、威海25%的比例,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8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达3.37万人,分别占老年人口总量的3%、15%。
近年来,荣成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针对老年人对生活照料需求和健康服务需求相叠加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实际,围绕“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目标,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健康养老需求。
综合起来,主要探索并逐步推行了四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一)养中有医。
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开办医疗机构,按照床位在500张以上、150—500张、150张以下的标准,分类设置护理院、医务室、巡诊室。
比如,荣成市万福苑老年公寓建设老年护理院,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设置床位230张,设立了内科、中医科、慢性病康复科等特色科室,医疗设施设备达到二级以上医院标准,并与荣成市人民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到2017年8月底已经收住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人161名,入住率达70%,投资3000万元的二期工程将于2017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荣成市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服务园区,配套设立了专业康复机构—荣成中康医院,主要以康复为特色,集康复、治疗、保健、预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荣成市盛泉养老公寓投资4000万元建设养老护理院,设置床位360张,设立康复理疗、中药保健、临终关怀等4个科室,配备医护人员23人。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3篇)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3篇)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篇1随着银发的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老人迈入高龄,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成为社会问题。
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跨行业发展,我们从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延安市养老服务工作基本情况截止20__年9月底,延安市60岁以上人口27.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2.1%。
全市农村五保老人7457人,入住敬老院1821人,城市三无老人20__人,集中供养456人。
总体来看,延安市人口老龄化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增速快。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60岁以上老年群体持续增长,从20__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年均递增3%,尤其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目前已达3.4万人。
二是“空巢”家庭增多。
多数老年人的子女成家后不与老人同住,尤其是城镇,独居老年人和家庭“空巢化”更为严重。
三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
由于步入老年,各项身体机能退化,患有心脑血管等各种老年病导致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逐渐增多。
四是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退化。
核心家庭的增加以及计划生育导致的少子化,使得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
五是老年人的购买能力有限,我国属于“未富先老”,老人退休金普遍不高,加上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用于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有限。
六是城乡老龄化程度区域性失衡,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偏高。
目前,延安市失能失智老人接近3万,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到20__年,我市失能失智老人预计将增长40%。
20__年2月,我们对全市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做了一项调查,发现老人对康复保健的需求,远远高于生活照料。
随着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因为步入老年导致的各项身体机能衰退,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每一个家庭。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报告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是会议领导同志对会议召开的情况和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陈述性文件。
总结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会议的性质、会议的进程、会议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的下阶段任务、对与会人员的要求、对大家的号召。
总结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结。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报告【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报告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在临我院检查指导、评价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下面就我院开展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汇报如下:医联体建设方面一、医联体建设基本情况及总体目标我院从2xxx年9月开始启动医联体的各项工作,制定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卫生院自身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制度,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要求.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卫生院目标管理,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临床一线医师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
(二)积极宣传发动1、加强卫生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卫生院领导干部、一线临床医护技人员,进行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知识培训,让医职人员都能掌握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宣传底板,展示松散型医联体协作单位****人民医院帮扶专家的详细信息。
3、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卫生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组织卫生院中层干部和一线医务人员学习和传达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及传达分级诊疗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二)落实具体工作l、确定松散型医联体协作单位对口帮扶措施,根据医联体协议,协议单位****人民医院每年至少选派2名中级晋升副高的专家来我院进行对口支援,对口援专家参与行政管理、临床业务指导、讲座授课、及查房、坐诊、会诊等临床诊疗工作。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共13篇)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共13篇)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共13篇)第1篇医养结合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开启养老服务新模式“医养结合”,这是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开启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他们利用医院与养老的结合破解了“养老院里不能就医,医院里不能养老”的时代难题。
据了解,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办养老机构,隶属于连云港市眼科医院,是连云港市首家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试点医院。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是中风.瘫痪以及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很容易出现并发症。
而家庭护理则因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而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如果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家人手足无措,等送入医院,往往延误第一抢救时间。
目前,一般养老院都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往往老人患病要由家属送往医院治疗.照料。
而医护型老年护理院则充分体现医疗特色,每天早上护士为老人量体温.测血压,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护理。
比如发现老人血糖高了,就会立即为老人调整饮食,专门制定菜谱等。
让家属有一种放心感,让老人有一种安全感。
老年护理院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
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
连云港市海州护理院预计在年10月投入使用。
护理院共设床位500张,配备活动室.声像室.接待室.医务室.洗衣间.食堂.室内卫浴等设施,可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居住需求。
一些慢性疾病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住在老年护理院不但能享受专业员工提供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服务,而且费用也不高。
万一有紧急情况医院也能及时抢救。
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第2篇医养结合“医养结合”的发展新趋势参加国家卫计委康复护理工作会议体会为了进一步研究.促进康复.护理等延续性医疗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规范康复和护理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3篇
【导语】调研报告的核⼼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欢迎阅读!1.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根据县⼈⼤常委会年度⼯作要点安排,近⽇,肥西县⼈⼤常委会教科⽂卫⼯委对县医、养、健结合⼯作试点情况进⾏了深⼊调研:听取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作情况汇报,深⼊到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召开相关⼈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 ⾃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与养⽼服务相结合⽂件下发后,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龄化趋势,认真落实相关⽂件精神,整合养⽼及医疗资源,在推进医养结合⽅⾯进⾏积极的探索,初步摸索出⼀条符合实际的五保⽼⼈医、养结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供养五保⽼⼈⽼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
如严店乡五保供养中⼼,⾃20xx年5⽉设⽴⽼⼈医疗专护区以来,累计得到及时救治的五保⽼⼈2600多⼈次,五保⽼⼈⽣病救治不及时和⽆⼈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前,全县⼗五个五保供养中⼼均设⽴医疗专护区。
⼆、试点⼯作中存在的问题 ⼈⼝⽼龄化,呼唤医、养、健结合。
⽬前,此项⼯作正在进⾏试点,但还⾯临⼀些困难和问题,如在严店乡五保供养中⼼调研时了解到:医疗专护区运转经费不⾜、医务⼈员缺乏等,影响和制约了医、养、健结合试点⼯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注更多的⽀持、关怀。
三、对策与建议 (⼀)强化政策保障。
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件精神,⽴⾜我县实际和试点⼯作经验,特别是要针对试点⼯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办法,落实⿎励措施,引导医养结合机构有序、加快发展。
要根据全县⽼年⼈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年⼈等特殊⼈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效率。
要加⼤财政投⼊,研究出台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激发民间投⼊的积极性。
医养结合进展情况汇报3篇
医养结合进展情况汇报3篇医养结合进展情况汇报第1篇按照《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方案》,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通过认真调研摸底,积极探索现将我区医养结合实际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目前,我局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区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并迅速开展工作。
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层层推进,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同时融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信息支撑等保障措施。
主要采取一下几种模式;一是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全部设置老年病科,并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共需矛盾。
同时已在各级医疗机构内为老年人,热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优先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诊疗的就医便利服务,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二是村企共建,杜留固村依托永洋钢铁公司在全区率先启动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项目建设。
设有养老床位200张,医疗床位30张能够为入住的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
20xx年全年养老入住约100人(其中全失能约20人、半失能约30人、能自理约50人),全年出院约190人次,门诊600人次。
并按规定该院纳入了新农合定点单位;三是二级医院迁建项目进展,区第二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10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7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该项目进展顺利,门诊楼正在进行四层主体建设,病房楼基础筏板正在绑钢筋。
区中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138.9亩,总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5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10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9000万元,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地下负一层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地上三层建筑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和分工合作。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医养结合工作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和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养老难这一问题渐趋突出,尤其是养老中的医护需求愈来愈旺盛。
面对养老的医护需求,传统的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又无法提供养老基本服务,而“医养结合”模式既能给医院减轻病人长期“压床”的压力,让优质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利用,还能解决老人养老过程中的医疗问题。
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威海市荣成市民政局在对全市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组成调研组,先后深入到3个机关科局、8家养老机构、4家医疗机构、5个城乡社区,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开展座谈讨论、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围绕如何有效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摸清了荣成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查找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荣成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截止2017年末,荣成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18.7万人,人口老龄化率达28%,超过了全国16.1%、山东19%、威海25%的比例,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2.8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达3.37万人,分别占老年人口总量的3%、15%。
近年来,荣成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针对老年人对生活照料需求和健康服务需求相叠加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实际,围绕“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目标,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健康养老需求。
综合起来,主要探索并逐步推行了四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一)养中有医。
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开办医疗机构,按照床位在500张以上、150—500张、150张以下的标准,分类设置护理院、医务室、巡诊室。
比如,荣成市万福苑老年公寓建设老年护理院,一期工程投资2000万元,设置床位230张,设立了内科、中医科、慢性病康复科等特色科室,医疗设施设备达到二级以上医院标准,并与荣成市人民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到2017年8月底已经收住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人161名,入住率达70%,投资3000万元的二期工程将于2017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荣成市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服务园区,配套设立了专业康复机构—荣成中康医院,主要以康复为特色,集康复、治疗、保健、预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荣成市盛泉养老公寓投资4000万元建设养老护理院,设置床位360张,设立康复理疗、中药保健、临终关怀等4个科室,配备医护人员23人。
(二)医中有养。
医疗卫生机构发挥自身设施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增设、转型等方式,拓展老年养护、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
以石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利用闲置的楼房资源,投资360万元建设老年养护院,设置专业护理床位50张,成为威海市第一家由医疗机构主办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营阶段。
荣成市今年计划采用这种模式,利用人和镇中心卫生院现有的8000平方米闲置房屋和土地再改造建设一处。
同时,荣成市还规划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石岛人民医院开设老年病区,主要收治处于康复期、疗养期和病情稳定期的老年人。
(三)养医签约。
全市26处基层医疗机构与周边的养老机构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巡诊室,将入住老人纳入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每周派医护人员进行巡诊,每年开展健康体检服务,对慢性病患者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的随访服务,并对突发疾病的老年人开设“绿色通道”,确保其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逐步构建起“小病就地诊治,急危重病人到医院,经医院治疗好转或痊愈送回养老院”的模式。
以荣成市老年公寓为例,荣成市人民医院在该公寓内设置了医疗诊所,由专职医生全天候坐班就诊,每周对入驻的90多名老人例行一次健康查体,小病在诊所内进行治疗,重病去医院予以救治。
(四)居家巡诊。
依托社区各类服务和信息网络平台,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团队家庭签约和乡村医生家庭签约“双签约服务”模式,为居家养老人员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社区护理等服务。
比如,荣成市在推进H型高血压防控新模式过程中,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与2万多名患者签约,由医生提供定期送药随访和健康查体服务,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二、制约“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既能够有效破解传统单一机构养老的弊端,也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是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但从工作实践看,由于医保政策瓶颈、专业人才匮乏等多重问题,医疗与养老有机融合之路并不好走,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从养老机构看“医养结合”。
主要表现为“三难”:一是执照难办。
“医养结合”的“医”,并不是单纯的吃药、打针那么简单,应该至少达到一级以上医院的医疗水平,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诊疗项目、医疗器械和医师护士,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目前养老机构开办医疗机构设置的门槛过高,申请执业许可证的难度较大,纳入医保定点的要求较严,荣成市仅有万福苑、盛泉2家养老机构达标并于2017年获批,其它大多数养老机构并不具备医护条件。
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比重仅为10.4%,与山东省确定的30%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
二是医生难招。
医护人员在养老机构执业,业务范围变窄,工资收入过低,缺乏发展前景和岗位吸引力,造成医护人员不愿到养老机构就业,即使进入了也是频繁流动,队伍不够稳定,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招录医护人员57人,仅占护理人员总数的10.8%。
而养老机构现有护理人员素质较低、年龄偏大,缺乏系统化、专业化培训,1/4左右没有持证上岗,特别是镇街敬老院的护理人员中,83.5%为“4050”农村妇女,很难为老人提供医护服务。
三是资金难筹。
荣成市目前建有养老机构40家,尽管养老机构数量不少,但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床位利用率只有52.8%左右,再加上微利经营甚至亏本经营,实在没有更多的资金再去设置医疗机构或聘请职业医生。
以镇街敬老院为例,入住的老年人90%以上为农村五保供养老人,每人每年 6500元的五保集中供养经费较难维持,只能通过压缩人力成本来保障运转,而五保供养费用中又没有单独列支医疗费用,一旦某个敬老院中有多名老人生病需要住院治疗,事后救助的模式使得住院治疗费用挤占正常运转经费的现象经常发生,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增加医疗设施、聘请医护人员,对他们来说确实成为一种奢望。
(二)从医疗机构看“医养结合”。
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政策激励。
各级对养老机构建设运营的投入很大,在建设期,每张床位给予11500元建设补贴(省级每张床位7000元,荣成市本级配套4500元),2017年2月25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对护理型养老机构的建设补助标准再提高20%;在运营期,尽管根据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数,省、荣成市总计给予每人每年900元、1800元、3300元的运营补助(省按照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每人每年600元、1200元、2400元的标准,荣成市按照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每人每年300元、600元、900元的标准配套),但补助的期限仅为3年。
一系列真金白银投向养老机构,而对于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却与扶持政策无缘,导致参与“医养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缺乏医疗人员。
荣成市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缺编现象较为明显,据统计,全市缺编总数达325人,其中市级医院缺编179人,镇街卫生院缺编135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编11人。
医疗机构在自身需求就很旺盛的情况下,腾出医疗市场去做养老不太现实,即便是到养老机构巡诊,也在很大程度上拿不出时间精力,抽不出医务人员。
三是缺乏利益驱动。
公立医院虽然突出公益属性,但逐利机制尚未破除,加之担心发生医疗纠纷,对进入“投入多、利润薄、回报周期长”的养老行业意愿不够强烈,荣成市目前仅有1家医疗机构设立老年养护院。
同时,镇街卫生院与敬老院签约后,除拿药、打针外,提供的是免费医疗服务,没有较大的利益回报,导致镇街卫生院履行协议动力不足、热情不高。
(三)从老年群体看“医养结合”。
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对等”:一是需求与供给不对等。
目前,荣成市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达1662人,护理型床位却不足800张,相对于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量,“医养结合”的供给量还很少,而对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的市场需求却呈扩大趋势。
二是收入与收费不对等。
荣成市具备优质医疗资源的养老机构基本上属于中高端养老机构,虽然看病就医方便,但普遍收费较高。
以荣成市社会福利中心、万福苑养老公寓、盛泉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为例,基本收费标准为1000—1580元/月,身体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根据身体状况每月加收1000—2280元的护理费用,而2017年荣成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56元/年,企业退休职工退休金1800元/月左右,大多数老人显然承受不起如此高昂的费用。
(四)从政府部门看“医养结合”。
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健全”:一是部门联动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情况看,养老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管辖,而医疗机构隶属于卫生计生部门管辖,涉及到参加医保及医疗保险费用报销等事宜又由人社部门主管,牵扯到资金保障又与财政部门有关,交叉重叠的部门管理直接导致“医养结合”处于“九龙治水”的困境中,部门之间职责界定模糊,容易出现利益纷争、责任推诿等问题,这是“医养结合”推进缓慢的关键原因之一。
二是政策保障不健全。
从实践看,无论是独立设置医院还是配套设置医务室,面临的都是能否能迈过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这道门槛。
在荣成市养老机构中,失能、半失能和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都不同程度地需要康复治疗,但往往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的待遇,无疑增加了治疗成本。
三、对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厘清相关标准,完善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和就业优惠政策,破除其发展障碍,需要多方共同给力,才能使“医养结合”走得更快、更远。
要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重点在构建“五个体系”上下功夫。
(一)整合资源,构建政策保障体系。
2017年11月20日,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2017年4月8日,民政部、国家卫计委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民发〔2017〕52号),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