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全程复习】中考地理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课件 鲁教版
![【全程复习】中考地理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课件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13462f16fc700abb68fc52.png)
提示:在高山、荒漠地区,条件较差,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
少有或没有聚落。
3.寒冷地区的房屋为了保暖,墙体很厚,炎热的沙漠地区为了 散热,墙体很薄。( ×)
提示:沙漠地区的房屋墙体也很厚,主要是为了减少外面的热
量向室内传导。
四、发展与合作
1.国界、领土 (1)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_____ 公海 之间的界线,依据 _____ 山脉 、河湖、_____ 海洋 、经纬线等来划分。 (2)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_____ 领陆 、领水、_____ 领空 。
加拿大、中国、美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五,比巴西人口多的 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
3.发展中国家全部分布于南半球,因此它们之间的互助合作被 称为“南南合作”。( ×)
提示: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请你尝试将下面知识点对号入座,填写在横线上,自主构 建本章知识结构。
E G C、F
)
B.欧洲西部 D.亚洲南部 )
(2)该区域的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黄种人与黑种人
【解析】(1)选B,(2)选A。该题考查读图表资料分析问题 的能力以及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种的
分布等知识。第(1)题,通过计算得出,该区域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0.11%,结合人口密度进行分析,该区域人口稠密、人 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对照选项中四个区域,可推断出该区域最
地区、终年严寒的_______ 高纬度 地区或地势高峻的___________ 高原、山区 。
4.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1)原因:城市有_______________ 较多的就业机会 、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较高的生活水平…… (2)影响。 ①利: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②弊:带来_________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3)此种现象主要发生在_______ 发展中 国家。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4.1.2 人口问题 不同的人种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4.1.2 人口问题 不同的人种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ee72e1960590c69fc37625.png)
工告急”可知,该国人口老龄化现
象严重,人口老龄化属于人口增长
过慢带来的问题。德国人口处于负
增长,人口增长过慢问题突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 C.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 D.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
【解析】图中②地位于北
A.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美洲东部,人口主要为白
B.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色人种。
C.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
D.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
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
8.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图4-1-10甲)和世界人种分布图(图乙)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_不__均__匀___(填“均匀” 或“不均 匀”)的 特点。
目的 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 资源相协调
2. 不同的人种 (1)人种及其划分依据
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 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亚洲东部、 欧洲、北美洲中部、
主要分 北美洲北 非洲北部、亚洲的 非洲的中部
(2)白种人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中高纬度地区,他们 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以使冷空气较 缓地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
(3)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因此体质上具有上述 两种人的过渡性。
❶误认为世界上只有三大人种。实际上不仅有黑种人、 白种人、黄种人,还有混血种人。
❷认为白种人就是白皮肤的人,黑种人就是黑皮肤的人 ,黄种人就是黄皮肤的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人种的划分指标很多,包括肤色 、眼睛、毛发、头型、脸型、骨骼等特征,其中肤色 为最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例如,印度人、 阿拉伯人都不是白皮肤,但他们是白种人。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学期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bc202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7.png)
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 界和平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 大
进行人道主义救助
标志
英文 缩写 UN
WTO
IOC
ICRC
读“某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A.城市,这里人口密集 B.乡村,这里有河流 C.城市,这里建筑高大密集 D.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4.人口问题: 问题
影响
解决措施
人口增长 环境恶化、资源紧张、产生 控制生育 过快 住房紧张、交通堵塞、就业 困难等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鼓励生育
过慢
、人口老龄化等
5.人口政策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 千米)=某区域的人口数(人)/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1.乡村与城市: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
2.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等 3.聚落的分布与形态 分布: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 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 落。 形态:(1)团块状在平原地区聚集(2) 条带状 沿河流、山麓、 谷地分布
当堂检测
下图是我国某地简图。据图回答题目。
1.在甲城区内可以见到一些带十字架
的尖顶宗教建筑,这种建筑与哪种宗教
有关 ( B )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佛教
D. 道教
2.在甲城区扩展的过程中,下列因素对其影响最小的是( B )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027d130029bd64793e2c84.png)
分析下面“甲、乙两国人口数据表”,完成2、3题。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出生率(‰) 死亡率(‰)
甲国
110
47
19
乙国
286
7
8
2. 甲国可能分布在( C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出生率(‰) 死亡率(‰)
甲国
110
47
19
乙国
286
7
8
3.乙国可能分布在( A )
【解析】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和 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国家类型没有必然联系。当今世界上, 有的国家存在人口增长过快问题,有的国家存在人口增长 过慢问题。人口分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自 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
4.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D )
A.风俗习惯
B.居住地区
C.宗教信仰
2.图4-1-1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 ) 【解析】明确世界人口增长的 特点是:18世纪以前,人口增 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 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可能是由于( C )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高原、山区。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 (1)自然条件:在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
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 ,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在地形陡峭、海拔很高 、气候过于干旱、湿热或者寒冷的地区,如世界 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和南极等地区,人口十分稀少 ,有的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A.欧洲西部 B.南亚 C.北非 D.拉丁美洲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f6b1d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9.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顺序是()1.(2)演变到第③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①交通拥堵②住房紧张③受教育条件好④环境质量下降⑤犯罪率下降⑥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①③②D. ③②①【答案】B【解析】(1)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村庄-集镇-城镇-城市读图可得①为城镇②为村庄③为城市故选B【答案】C【解析】(2)图中所示③所示的是城市城市人口多主要的问题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犯罪率上升等故选C2.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道附近人口稠密两极地区人口稀少B. 山区地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少C.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人口稠密D. 发达国家人口稠密发展中国家人口稀少【答案】C【解析】赤道的湿热环境以及两极的严寒都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少山区地形复杂限制种植业发展人口稀少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不一定大于发展中国家如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故选C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 英语B. 汉语C. 俄语D. 阿拉伯语【答案】B【解析】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使得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总人数超过13亿故选B4.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 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C. 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D. 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答案】A【解析】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聚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情况故选A5.(1)这种建筑是()5.(2)该建筑广泛分布的国家可能是()5.(3)该国家人种主要是()5.(4)该国家的人们主要使用的语言是()A. 基督教的教堂B.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C. 佛教的寺庙D. 道教的道观【答案】B【解析】(1)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故选B【答案】D【解析】(2)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是阿拉伯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信仰伊斯兰教其麦加有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A【解析】(3)由上题可知该建筑广泛分布的国家可能是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国家的居民主要为阿拉伯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故选A【答案】D【解析】(4)沙特阿拉伯主要为阿拉伯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故选D6.下列四项中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传的一项是()A. 四川乐山大佛B. 北京故宫C. 北京八达岭长城D. 桂林山水【答案】D【解析】解四川乐山大佛、北京故宫、北京八达岭长城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只有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7.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是()A. 建筑物和交通B. 语言和风俗习惯C. 食物和服饰D. 劳动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是劳动生产方式故选D8.聚落是人类的聚居地读“聚落景观图” 完成下列小题四幅图中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解析】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读图可得乙图所示的是城市聚落其楼房林立故选B9.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北美洲【答案】B【解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该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的大洲故选B10.文化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见证了人类的文明下列哪项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A. 为增加历史见证在景区亭子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 为招揽游客敦煌博物院降价出售门票C. 修建阿斯旺水坝搬迁拉美西斯二世神庙D. 在景区设置饮食、烧烤摊点给游客提供方便【答案】C【解析】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不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 ABD项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C项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故选C11.下列关于世界的人口、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球最高B. 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D. 佛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答案】C【解析】欧洲人口十分稠密但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A错误汉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B错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 C正确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 D错误故选C12.小明和小强对如何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争执不休小明说“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小强说“人口越少越好人少不仅住房宽敞分到的东西也多” 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B.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 小明说得对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D. 小强说得对那样就不会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的问题了【答案】B【解析】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3.(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是______(A/B)所在大洲请说出解决该大洲因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措施________ A、B、C三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____(任选一处说明原因)13.(2)亚洲东部、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3)C处居住的土著居民与亚洲东部的人种________(相同/不相同)13.(4)世界上教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双选)13.(5)A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________ B所在国家大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世界上________(使用人数最多/流传最广)的语言 C所在国家是世界上________(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答案】(1)A,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A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解析】(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所在大洲该大洲因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措施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A、B、C三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A地位于热带沙漠炎热干燥【答案】(2)地处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解析】(2)亚洲东部、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地处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答案】(3)相同【解析】(3)C处居住的土著居民为因纽特人与亚洲东部的人种相同均为黄色人种【答案】C, D【解析】(4)世界上教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等【答案】(5)穆斯林, 使用人数最多, 面积最大【解析】(5)A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B所在国家大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4.(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________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________等其中欧洲西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14.(2)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填沿海或内陆)14.(3)图中A、B、C三地区均为人口稀疏地区但原因各不相同其中B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4)A区域人种以________为主大多数居民信仰________14.(5)欧洲西部人口稠密但近些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却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东, 北美洲东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等据所学可知欧洲西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答案】(2)沿海【解析】(2)从海陆位置分析结合上图可以发现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答案】(3)海拔过高的山地地区【解析】(3)B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导致人口稀疏【答案】(4)白种人, 伊斯兰教【解析】(4)据所学可知 A区为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答案】(5)国防兵源不足【解析】(5)欧洲一些国家人口负增长会出现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国家负担过重等等问题。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4.1.1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4.1.1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2f8071e2bd960591c67725.png)
5. 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B )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解析】从题图可知,人口 密度最大的是欧洲。
6.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 )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解析】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地形 平坦,水源充足,农业发展历 史悠久,因此人口稠密。
(2)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人类出现和活动较早的 地区聚集了众多的人口,如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同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和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 成为人口稠密区,如欧洲和北美洲的东部。
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只 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就处于增长状态。
(3)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C ) A.青藏高原 B.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南极大陆
(4)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____温__暖__湿__润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读图、析图的能力。第(1)题,从题图甲可以看 出,世界人口多数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这种地形类型是平 原。第(2)题,从题图乙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90.2%分布在北半球, 约99.4%的人口分布在中低纬度。第(3)题,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峻, 气温较低,人口分布稀疏;澳大利亚中西部沙漠地区由于气候极端干 旱,是人口稀疏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有 利于人类的生存,是人口稠密地区;南极大陆无人定居。第(4)题, 世界人口稠密区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多属于热带或温带气候,气候 温暖湿润。
4.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都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这两个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A ) A.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C.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D.属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较活跃 【解析】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 发达,吸引大量人口,成为人口稠密地区。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fdd2b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3.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关于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和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亚洲东部的韩国人属于黄色人种B.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使用最广的语言C. 佛教发源于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很大D. 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影响无关【答案】A【解析】A.亚洲东部的韩国人属于黄色人种故正确B.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故错误C.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故错误D.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影响聚落形成的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资源等故错误故选A2.(1)属于乡村景观且以种植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是()2.(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优越的位置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峡谷④气候湿热⑤靠近河流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3.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应该()A. 配套修建现代建筑B. 控制工业污染C. 配套建设工厂D. 开辟大量的绿地【答案】B【解析】解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应该控制工业污染.故选 B.4.(1)由图分析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4.(2)关于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4.(3)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A. 资源B. 地形C. 气候D. 水源(河流)【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5.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A. 30亿B. 50亿C. 70亿D. 90亿【答案】C【解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故选C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最有可能发现河流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为集水线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读图分析可知 A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B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 C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7.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A. 亚洲东部B. 欧洲西部C. 北美洲北部D. 北美洲东部【答案】C【解析】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故ABD都属于人口密集地区北美洲北部气候寒冷不适宜人口居住8.(1)有关两种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8.(2)若已知乙聚落分布在欧洲西部则推测当地的主要人种及信仰的宗教最有可能是()A. 甲聚落为乡村B. 乙聚落为城市C. 甲聚落高楼林立道路纵横D. 乙聚落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答案】C【解析】(1)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在大城市里由于用地紧张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有一些居民住在城郊乘汽车或地铁上下班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故选C【答案】B【解析】(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欧洲西部的居民主要信奉的宗教为基督教故选B9.(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9.(2)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a.交通拥堵b.住房紧张c.受教育条件好d.环境质量下降e.犯罪率下降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③④②D. 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村庄﹣集镇﹣城镇﹣城市读图可得③为集镇④为城市【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④所示的是城市城市人口多、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增加等10.(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10.(2)图中C国人口增长可能带来的影响是()①经济发展压力大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劳动力短缺④居民就业难度大A. A国B. B国C. C国D. D国【答案】B【解析】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据中信息可知 A国的自然增长率约5% B国的自然增长率约20% C国的自然增长率约﹣2% D国的自然增长率约15%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B国故B符合题意【答案】B【解析】图中C国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呈负增长一般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问题有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劳动力短缺①经济发展压力大和④居民就业难度大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故B符合题意11.2019年4月13日潍柴杯第36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风筝大赛”在国际风筝放飞基地浮烟山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欢聚一堂为了迎接各国参赛者风筝会志愿者需要学习了解世界各地的语言和宗教文化状况下列内容信息不正确的是()A. 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B. 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C.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D. 伊斯兰教经典为《圣经》教徒被称为穆斯林【答案】D【解析】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A正确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B正确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C正确伊斯兰教经典为《古兰经》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D错误12.(1)图中①所代表的大洲是()12.(2)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12.(3)据图推测③大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①劳动力短缺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③人口老龄化严重④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A. 非洲B. 北美洲C. 亚洲D. 欧洲【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3.九江市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古称“浔阳城” 读“九江市所处区域地图” 完成 20~21 题烟水亭是九江市著名的古代建筑景观对这些建筑我们应该()A. 加以改造使之变得更为现代B. 毁掉铲平建设新房C. 重点加以保护D. 不断加大其旅游功能的开发与利用【答案】C【解析】古建筑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完整地重点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项ABD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4.(1)图中A是________洲 B为________洲 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14.(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洋14.(3)C大洋的环洋地区地震频繁原因是 ________14.(4)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和经度最广的大洲分别是()14.(5)下面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叙述正确的是()14.(6)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化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5.(1)瑞士地处________大陆该大陆东临________洋西临________洋15.(2)达沃斯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15.(3)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年会期间达沃斯的气温比北京________(高或低)15.(4)达沃斯属于________气候北京属于________气候15.(5)请描述北京市的气候特征【答案】(1)亚欧太平大西【解析】(1)由图可知瑞士位于欧洲属于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答案】(2)10°E 47°N【解析】(2)由图可知判断经纬度位置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达沃斯的经纬度位置为(10°E 47°N)【答案】(3)高【解析】(3)由图表可知年会期间1月21日为冬季达沃斯的冬季1月平均气温为0°℃以上北京冬季1月平均气温为0°℃以下因此达沃斯的年会期间气温高于北京【答案】(4)温带海洋性温带季风【解析】(4)达沃斯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答案】(5)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解析】(5)由图表可知北京市夏季气温高于15°℃以上降水量较多冬季气温低于0℃降水较少综上北京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6.(1)________(能?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理由是________16.(2)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16.(3)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________”.16.(4)尽管国际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但争取________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答案】不能, 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交通等多个方面影响【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平均分布理由是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交通等多个方面影响【答案】国际合作【解析】(2)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国际合作【答案】南北对话【解析】(3)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答案】和平与发展【解析】(4)尽管国际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但争取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17.探究思考(一)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图1沙漠中聚落沿________分布图2中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和山间谷地图3中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沿线此外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密集(二)聚落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降水多为方便排水屋顶坡度设计的较________(大或小)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为了保暖房屋设计墙体较厚窗子较小(3)下图所示是北冰洋沿岸的冰屋当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们就地取材用________建造房屋防寒保暖()A.石头 B.冰块 C.竹木 D.黏土17.探究结论(4)由探究思考(一)可知水源充足、________、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5)由探究思考(二)可知聚落的形态受当地________、建筑材料等条件影响此外地形与人们的生产活动也影响着聚落的形态17.拓展应用(6)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这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产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色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图中的竹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8.(1)M地是阿拉伯半岛是________教的发源地该地区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 当地居民大多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18.(2)图中C、E、F、G四地都是人口稀疏地区其中E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18.(3)H所在大洲人口稠密但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 ________ (至少一点)【答案】(1)伊斯兰, 白色人种, 阿拉伯语【解析】(1)图中M地是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该地区的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当地居民大多数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答案】(2)气候干旱【解析】(2)图中E地是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答案】(3)人口老龄化(或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等)【解析】(3)图中H是欧洲该地区人口稠密但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产生的人口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等。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4.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e3e5b7eff9aef8951e0680.png)
(A) A.白种人、西班牙语
B.白种人、英语
C.混血种人、法语
D.黑种人、英语
5.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 大宗教都起源于( A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解析】基督教起源于亚洲的西部,伊斯兰教起源 于阿拉伯半岛,佛教起源于南亚的古印度,所以世 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8.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B )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1.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B.欧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C.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 D.世界只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三大宗教
3.下列关于世界上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B.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C.英语最初是美国的民族语言 D.西班牙语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解析】一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英语最初是英国的 民族语言,阿拉伯语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4.我们通常所说的穆斯林是指( D )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 (1)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
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2)世界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英语
、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其中世 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 的语言是英语。
2.世界三大宗教
(3)D、E、F三处的语 言都起源于___欧___ 洲,这些语言为什 么在距离遥远的D 、E、F三处也有分 布这?三处都曾经是欧洲 国家的殖民地。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4badb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e.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图中①、②、④四地区中人口分布较密集的是()1.(2)到①地区去旅游最常见的宗教建筑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A【解析】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读图可知图中①地是欧洲西部②地是亚洲东部人口稠密③地是亚欧大陆北部④地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人口稀疏依据题意【答案】B【解析】读图可得图中①是欧洲西部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 B图中的建筑有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图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C图是佛教的佛塔 D图是道教的道观故选 B2.(1)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宗教主要分布在()2.(2)巴黎圣母院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火灾之后最好是()A. 亚洲西部和中部B.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C. 非洲北部和东部D.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巴黎圣母院是基督教的宗教建筑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故选D【答案】B【解析】(2)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巴黎圣母院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因此火灾过后应恢复原貌故选B3.甲城市位于20°N、110°E 乙城市位于40°N、116°E 乙城市位于甲城市的()A. 东北方B. 西北方C. 东南方D. 西南方【答案】A【解析】从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可以看出从东西来看乙城市应位于甲城市的东方从南北来看乙城市应位于甲城市的北方因此乙城市(40°N、116°E)位于甲城市(20°N、110°E)的东北方向故选A4.(1)看左侧两半球图关于海陆分布及大洲大洋认知正确的是()4.(2)看右侧大洲轮廓和野生动物分布图认知偏差的是()A. 东半球陆地面积远大于西半球的且东半球陆地面积也大于海洋面积B. 世界大洋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乙、丙、甲、丁C. 赤道穿过的大陆有②、④、⑤、⑦D. 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⑦和③【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东半球陆地面积远大于西半球的且东半球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A错世界大洋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甲—太平洋、乙—大西洋、丙—印度洋、丁—北冰洋 B错赤道穿过的大陆有②、⑦ C错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洲分别是⑦非洲和③南极洲 D对故选D【答案】C【解析】(2)海牛没有远涉重洋的能力故C错故选C5.(1)该国2018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5.(2)目前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可能是()A. 20.1‰B. -0.7‰C. 0.7‰D. 9.7‰【答案】【解析】【答案】【解析】6.与20°W构成经线圈的是()A. 120°EB. 80°EC. 120°WD. 160°E【答案】D【解析】每一条经线都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完整的圆经度的度数相加等于180°但方向相反与20°W构成经线圈的是160°E故选D7.(1)图示聚落为()7.(2)该聚落的人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是()7.(3)该聚落呈条带状分布影响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 农村B. 渔村C. 牧村D. 城市【答案】D【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聚落是城市房屋高大密集人口稠密.故选 D.【答案】C【解析】解渔业、畜牧业和耕作业都属于农业工业、服务业属于非农业结合选项.故选 C.【答案】D【解析】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结合图示得知影响该聚落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利根据题意.故选 D.8. 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因素有()①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③人口稠密④交通便利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9.(1)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该古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9.(2)在古城旅游资源开发时我们对文物古迹应()A. 气候适宜B. 水源充足C. 能源丰富D. 交通便利【答案】B【解析】(1)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读图可得图中聚落分布于河流沿岸所以说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充足故选B【答案】C【解析】(2)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惯、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在古城旅游资源开发时我们对文物古迹应加强保护修旧如旧适度开发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0.(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是______(A/B)所在大洲请说出解决该大洲因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措施________ A、B、C三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____(任选一处说明原因)10.(2)亚洲东部、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C处居住的土著居民与亚洲东部的人种________(相同/不相同)10.(4)世界上教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双选)10.(5)A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________ B所在国家大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世界上________(使用人数最多/流传最广)的语言 C所在国家是世界上________(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答案】(1)A,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A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解析】(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所在大洲该大洲因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措施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A、B、C三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A地位于热带沙漠炎热干燥【答案】(2)地处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解析】(2)亚洲东部、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地处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答案】(3)相同【解析】(3)C处居住的土著居民为因纽特人与亚洲东部的人种相同均为黄色人种【答案】C, D【解析】(4)世界上教徒最多、分布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等【答案】(5)穆斯林, 使用人数最多, 面积最大【解析】(5)A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B所在国家大多数居民使用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1.(1)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C代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11.(2)EF段河流流向是________ 沿着AB做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右图中第________幅更符合实际情况11.(3)图中有甲、乙两个村落规模较大的村落是________村请简述原因11.(4)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乙村落适宜发展________(农业类型)并说明理由【答案】(1)120~220, 鞍部【解析】(1)根据等高线可知 A山峰的高度为500~600米 B山峰的高度为720米所以A与B的相对高度为120~220米由图可知 C位于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位置为鞍部【答案】(2)自北向南(或自西北向东南), 一【解析】(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该地(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河流自高向低流故河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A山较低 B山较高两山之间有鞍部右图第一幅更符合实际情况【答案】(3)甲①临近公路交通便利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③平原地形地形平坦【解析】(3)甲临近公路交通便利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甲是平原地形地形平坦故甲村落规模较大【答案】(4)林业, 地形以山地为主(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或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解析】(4)乙村落地形以山地为主等高线密集地形陡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12.(1)图中A、B、C、D四地为人口稀疏区请分析B地人口稀少的原因12.(2)图中①、②、③为人口________区三地共同的原因是什么?12.(3)①处人种主要是________ ②处人种是________ 通用语言是________12.(4)③所在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________ 该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B地位于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解析】(1)图中B地是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该地人口稀疏【答案】(2)稠密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交通运输便利【解析】(2)图中①欧洲西部、②亚洲东部、③北美洲东部为人口稠密区三地共同点是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交通运输便利【答案】(3)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汉语【解析】(3)①处位于欧洲西部该地主要是白种人②位于亚洲东部该处人种是黄色人种通用语言是汉语【答案】(4)英语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解析】(4)③所在地区是美国该国家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语该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13.(1)A城市位于五带当中的________带 2008年8月8日A城市举办奥运会开幕式时当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13.(2)里约奥运会所在的大洲有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该平原的人口________(稠密/稀疏)13.(3)试判断希腊雅典的气候类型________13.(4)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运动员出门经常要带雨伞请分析其原因【答案】(1)北温带, 高温多雨【解析】(1)读图可知 A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五带当中的北温带 A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8月8日A城市举办奥运会开幕式时当地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答案】(2)稀疏【解析】(2)读图可知里约奥运会所在的大洲南美洲南美洲有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该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疏【答案】(3)地中海气候【解析】(3)读图可知雅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答案】(4)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解析】(4)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运动员出门经常要带雨伞其原因是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每天都有可能下雨14.(1)蕾蕾发现世界人口分布________(均匀、不均匀)你认为能否采取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呢?说明理由14.(2)上世纪90年代后俄罗斯人口持续出现负增长说出人出现负增长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至少写出两点)14.(3)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如果城市人口无计划的膨胀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哪些问题(至少写出两点)【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1b934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c.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A. 在故宫里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 商贩在宋庆龄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C. 风景区附近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 庐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答案】D【解析】解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选项A、B、C都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故选 D.2.读世界局部图图中四个地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3.(1)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3.(2)当地传统民居设计主要是为了()A. 石屋、顶尖、窗小B. 石屋、顶缓、窗小C. 木屋、顶尖、窗大D. 砖屋、顶缓、窗大【答案】B【解析】(1)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低矮、顶缓、窗小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对于台风地区的一座石厝最大的弱点来自屋顶所以屋瓦多由灰泥黏结再镇上石块压瓦石因此成为重要的视觉特征这导致屋顶自重增加因此屋顶坡缓故选B【答案】A【解析】(2)福建沿海某岛屿当地“盛产”石头和台风建石厝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可以防台风故选A4.下列关于世界人种与语言、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亚洲B. 非洲北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C. 拉丁美洲流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D.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答案】D【解析】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故正确非洲北部居民以阿拉伯民族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故正确拉丁美洲流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正确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故错误故选D5.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①炎热干燥②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气候严寒⑤地形平坦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②③⑤D. ②③④【答案】C【解析】6.2010年初福建省人口总数已达3689万人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则福建省的人口密度每平方米约为()A. 360人B. 238人C. 121人D. 304人【答案】D【解析】人口密度=总人数÷总面积=3698万÷12.14万平方千米≈304人/平方千米故选D7.下列语言中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A. 葡萄牙语B. 日语C. 阿拉伯语D. 意大利语【答案】C【解析】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阿拉伯语8.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聚落()A. 规模小B. 规模大C. 道路稀少D. 人口稀疏【答案】B【解析】解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聚落规模大道路密集人口稠密.故选 B.9.图中聚落的分布形态主要是受到()①地形的影响②气候的影响③河流的影响④资源的影响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B【解析】10.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 非洲B. 亚洲C. 欧洲D. 北美洲【答案】B【解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该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面积最大的大洲故选B11.(1)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11.(2)图中M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11.(3)图中N半岛上的居民通用的语言和主要信仰的宗教是()A. 都分布在高海拔地区B. 都分布在高纬度地区C. 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D. 都分布在内陆地区【答案】C【解析】(1)读图可得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中低纬度近海地区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交通运输便利故C正确故选C【答案】A【解析】(2)根据图示得知 M位于北极圈以内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的居住故选A【答案】D【解析】(3)依据位置图中N所示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该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该半岛上的居民大多为白种人居民通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故选D12.埃及卢克索神庙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神庙的是()A. 控制周围的工业污染B. 限制参观人数C. 禁止在周围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 在神庙雕像上刻写“xx到此一游”【答案】D【解析】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故排除A、B、C项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13.(1)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13.(2)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A. 西班牙语、日语B. 英语、汉语C. 英语、西班牙语D. 汉语、英语【答案】B【解析】(1)英语使用的范围最广和其早期拓展的殖民地统治有关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因其是汉族的主要语言使用汉语的总人数超过13亿故选B【答案】D【解析】(2)读图分析可知 aef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该处位置地壳不稳定 b位于欧洲大陆上 c位于南极大陆上纬度位置最高 d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1)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________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区14.(2)图中⑤地人口分布稀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图中①为欧洲西部是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之一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人种其人口为负增长状态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有________ 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大多信仰________教14.(4)图中⑧地所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高”或“低”)【答案】(1)中低【解析】(1)由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区【答案】(2)气候严寒【解析】(2)读图可知⑤地纬度高气候严寒人口分布稀疏【答案】(3)白色, 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大,基督【解析】(3)图中①为欧洲西部是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之一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其人口为负增长状态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人口密度大大多信仰基督教【答案】(4)高【解析】(4)图中⑧地所处大洲为非洲该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4章 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3a0b1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e.pn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图中圆顶建筑是下列哪个宗教的代表性建筑()A. 基督教B. 佛教C. 印度教D. 伊斯兰教【答案】D【解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建筑物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故选D2.下列关于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B. 阿拉伯人主要是黄色人种C.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D.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亚洲【答案】C【解析】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而不是汉语 A错误阿拉伯人是白色人种而不是黄色人种 B错误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C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非洲 D错误3.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的国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A. 住房拥挤B. 环境污染C. 交通拥挤D. 人口老龄化【答案】D【解析】欧洲有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故选D4.以下现象主要由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是()A. 大陆漂移B. 四季变化C. 板块运动D. 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西晨的东升西落)和时间上的差异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故选B5.在①水源充足②沙漠广布③土壤肥沃④土交通便利⑤地形平坦⑥自然资源发丰富⑦山高林密等因素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④⑥⑦C. ①③④⑤⑥D. ③④⑤⑥⑦【答案】C【解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沙漠广布交通不便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 C6.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洲只有黑色人种分布B. 白色人种是“高等”人种黑色人种是“低等”人种C.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D. 黄色人种都分布在亚洲【答案】C【解析】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非洲北部主要是白色人种人种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7.下列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是()A. 西欧B. 中东C.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D. 北美【答案】C【解析】人口增长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平衡的非洲增长最快欧洲、北美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相对较慢故选C8.(1)上述四处民居比较适合游牧生活的是()8.(2)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 吊脚楼B. 四合院C. 蒙古包D. 土楼【答案】C【解析】(1)蒙古包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比较适合游牧生活故选C【答案】A【解析】(2)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地方文化故选A9.贵州省某河谷两岸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这就是著名旅游胜地西江千户苗寨如图为西江千户苗寨和吊脚楼景观图关于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推测正确的是()A. 用不同长度的木料支撑房子(吊脚)主要是为了造型美观B. 吊脚楼对木料的需求较少对钢铁、水泥的需求量大C. 窗户多、对外敞开有利于通风散热D. 吊脚楼呈梯状逐级抬升方便邻里交流【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吊脚楼窗户多、对外敞开有利于通风散热可以适应南方地区潮湿的气候环境 C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选C10.(1)果园小木屋的海拔是()10.(2)登临M观景台不可能观赏到的风景是()A. 100sim 200米B. 100sim 150米C. 150sim 200米D. 200sim 250米【答案】C【解析】等高线是指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果园小木屋的海拔是150-200米【答案】B【解析】读图分析可知 M观景台处于陡崖下方位于茶园中因此登临M观景台可以仰望飞瀑、近观茶园、远眺丽湖不能俯视奇峰依据题意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1.(1)图1从A﹣C该过程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化的一般历程即由村庄一________一城市11.(2)下列关于城市与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11.(3)当乡村人口过多迁往城市时会给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和弊端?请将下列各项按代表“好处”与“弊端”分类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填字母即可)好处()弊端()11.(4)图2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分析A、B、C发展的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__ ________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11.(5)D聚落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________11.(6)图2中四个聚落中比较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集镇【解析】读图可得图中从A﹣C该过程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化的一般历程即由村庄→集镇→城市【答案】C【解析】乡村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度低城市道路纵横交错相对密集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城市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答案】B, C, A, D【解析】当乡村人口过多迁往城市时会给城市带来的好处是服务业人员增加方便城市居民生活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弊端是增加了教育、医疗等机构的压力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增加【答案】河流, 水源【解析】图2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三地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答案】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阔【解析】D聚落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是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开阔等【答案】B, D【解析】图2中四个聚落中比较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B和D B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 D位于公路干线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12.(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名称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12.(2)通过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________ 亚洲的东部和____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A、B、C、D所处地区人口稀少分析后请将图中字母填到适当位置________﹣﹣湿热的热带雨林 ________﹣﹣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________﹣﹣干旱的荒漠 ________﹣﹣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12.(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请结合实际和所学知识进行列举(不少于三条)________12.(4)解决人口过多的最好办法是()【答案】亚洲, 非洲, 南美洲【解析】依据位置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名称为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答案】不平衡, 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D, A, C, B【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A、B、C、D所处地区人口稀少原因在于 D﹣﹣湿热的热带雨林 A﹣﹣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C﹣﹣干旱的荒漠 B﹣﹣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答案】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饥饿贫困、人均资源少、就业困难等【解析】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饥饿贫困、人均资源少、就业困难等【答案】D【解析】当前解决人口过多的最好办法是计划生育13.(1)世界上人口分布具有________(均匀、不均匀)的特点13.(2)世界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欧洲的________部以及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13.(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大多位于北半球________(高、中、低、中低)纬度的________(近、远)海地带因为该地带气候________ 自然环境比较优越13.(4)下列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区气候________ ②地区气候________ ③地区气候________【答案】不均匀【解析】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人口分布不均匀【答案】东, 南, 西【解析】世界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以及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东部【答案】中低, 近, 温暖湿润【解析】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大多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因为该地带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比较优越适宜人口居住【答案】湿热, 干旱, 寒冷【解析】①亚马孙地区气候湿热②撒哈拉地区气候干旱③南极地区气候寒冷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稀疏14.(1)据甲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约有56%的人口分布在海拔________米以下的地区________(填地形类型)14.(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北、南)半球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14.(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14.(4)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________等【答案】200, 平原【解析】据甲图可得从地形类型看该地区地形平坦【答案】北, 中【解析】据乙图可得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答案】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资源相协调【解析】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资源相协调【答案】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解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例如劳动力短缺、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15.(1)在图中短线“﹣”处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15.(2)图中代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序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3)当地球运行至Q1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 此时全球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15.(4)亚运会开幕时地球运行到________、________之间(填序号)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15.(5)我们当地白天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________处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线名称)这一天我们当地正午太阳升得最________(高或低)我国各地进入________季此时北极圈出现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15.(6)当地球公转到Q_4位置时漳州市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答案】【解析】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答案】Q1, Q2, Q3, Q4【解析】读图可得 Q1所示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Q2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Q3所示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Q4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答案】赤道, 昼夜等长【解析】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答案】Q2, Q3, 北【解析】8月18日﹣9月2日地球运行到Q2、Q3即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答案】Q2, 北回归线, 高, 夏, 极昼【解析】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即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我们当地(华北平原)正午太阳升得最高我国各地进入夏季此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答案】昼短夜长【解析】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福建省的漳州市昼短夜长。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章节测试习题(1)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章节测试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8003485ecc22bcd127ff0cbf.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美国的土著居民属于()A.混血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黄色人种【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美国人种的有关知识。
【解答】由上题可知,美国绝大部分是白种人,其次是黑种人,其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来源于亚洲的黄种人,选D。
2.【综合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题】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______人种,欧洲分布最广的人种是______人种。
【答案】黄色白色【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
【解答】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黄色人种,欧洲分布最广的人种是白色人种。
【答题】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于______人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主要分布着______人种。
【答案】白色黑色【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
【解答】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主要分布着黑色人种。
【答题】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种主要有 ______人种和 ______人种。
【答案】白色黄色【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
【解答】生活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人种主要有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
【答题】从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三大人种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是什么?【答案】既有大范围集中分布也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
【解答】从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零星分布。
3.【综合题文】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题】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哪些?这四个地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案】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和美洲东部,从海陆位置看,这些地区大都沿海,从气候看,这些地区大都温暖湿润,从地形看,大都位于平原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解答】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东部、南部,欧洲西部和美洲东部,从海陆位置看,这些地区大都沿海,从气候看,这些地区大都温暖湿润,从地形看,大都位于平原地区。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0f64abff00bed5b8f31d80.png)
【解析】从图中看出,北欧民居多用松木作为 主要建筑材料,说明森林资源丰富,该地气候 湿润;民居屋顶坡度大,说明北欧地区冬季多 雪,屋脊坡度大是为了使积雪迅速滑落。
(中考·安徽)诗人海子说:“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 开。”图4为福建沿海某岛屿依山傍海而建、错落有致的石厝 (石厝就是当地传统民居)。当地“盛产”石头和台风。读图, 完成9、10题。 9.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B )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四章强化巩固复习
1.(中考·德州)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解析】人口增长过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问 题;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热带雨 林地区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疏;人口的增长要与社 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解析】考查了影响聚落的因 素。城市扩展的过程,河流、地 形和交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这里的气候特征相同,所以气候 基本没有影响。
(中考·安徽)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 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图3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 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8题。 8.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
少木,但“盛产”石头,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海岛
地区多风,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
11.(中考·天津)蓟州独乐寺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保护 文物古迹应该( B ) A.全部拆除,重新建造 B.精心管理,修缮保护 C.保持原貌,任其破旧 D.异地重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复习课件(共56张PPT)
![鲁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复习课件(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4fb49a7c1cfad6185fa716.png)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2005-2010年)
7.32
41.66
欧洲 0.1% —
1.1%
10.33 2.3%
1.0% 3.51
非洲
1.3% 0.35
1.1%
5.88
1%增长率
60
总趋势:不断增长
40
缓慢
加快
更快
20
年份
0
2050
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率 人口出生率:一年人出生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出生率=
年内人口死亡人数 总人口
年内人口出生人数 总人口
100% 100%
巩固练习
某一地区在2014年,平均5000人当中,出生100个婴 儿,死亡40人,该地区2014年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 然增长率分别是(B)
①汤姆使用的语言是 英 语,信仰基督 教,每个星期天要到 A (填字母) 去做礼拜。
②默罕默德使用的语言是 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 ___B__(填字母)进行。
③张爷爷使用的语言是 汉 语,信仰 佛 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 C (填 字母)进行。
(3)汤姆、默罕默德和张爷爷三人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他们 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 英语 。
鼓励生育政策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世界的人类,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三 三大人种 肤色 头发
大
白种人
人
色浅 波状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重点习题练习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f6a15b998fcc22bdd10d80.png)
A.亚马孙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南极大陆
【解析】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资 源等。读图可知该城市主要沿河流两岸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说 明城市的形成发展主要受河流因素的影响。
4.下列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B )
【解析】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湿热,人口稀少,聚落也稀疏; 撒哈拉沙漠地区由于气候极端干旱,聚落稀少;南极大陆由于 气候极端严寒,目前无人定居;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适 宜,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所以聚落密集。
楼或竹楼
多雨
物、养牲畜,上
层住人
西亚热带沙漠地
白天炎热,昼夜 温差大,终年高
墙厚、窗小、隔
区的房屋
温干燥
热性能好
❶误认为平原地区的聚落一定非常稠密 并不是所有的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如世界最大 的亚马孙平原,就因为过于湿热而人口稀少,聚 落规模也很小,甚至有的地方没有聚落。
❷聚落的形态 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聚落沿着河流、 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
1.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形式的聚落 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 等生活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丰富
图4-3-3所示是某地景观图。据图回答2、3题。
2.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作用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和民俗等信息, 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2)保护 保护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世界上许多聚 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章节测试习题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章节测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95358d3b3567ec112d8ab4.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非洲的有关知识。
【解答】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因非洲经济落后,人口增长快,粮食不足,人的素质较低,而欧洲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高的,人的素质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条件好,所以人们的生育观念较先进,人口增长慢,是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洲,选B。
2.【答题】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欧洲B.亚洲、非洲C.欧洲、大洋洲D.南极洲、非洲【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解答】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大洲是欧洲,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所以A 对。
而大洋洲人口稀疏,南极洲无常驻人口,所以B、C、D错。
3.【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种人皮肤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分布在亚洲B.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黑直,嘴唇较厚,体毛很少C.白种人肤色、发色、眼色较浅,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D.黑色人种全部分布在非洲【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人种有关知识。
【解答】关于人种的说法,黄种人皮肤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分布在亚洲;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白种人肤色、发色、眼色较浅,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除此之外还分布在美洲、大洋洲,选A。
4.【答题】“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首《龙的传人》的歌曲中描述的人种,主要分布在()A.亚洲西部B.亚洲东部C.欧洲西部D.非洲中部和南部【答案】B【分析】该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
【解答】《龙的传人》的歌曲中描述的人种是黄种人,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黄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所以B正确。
5.【答题】“金发碧眼”说的是()A.黄种人B.黑种人C.白种人D.以上都不是【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与人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 (1)自然条件:在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充
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稠密 ,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在地形陡峭、海拔很高 、气候过于干旱、湿热或者寒冷的地区,如世界 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和南极等地区,人口十分稀少 ,有的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5. 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B )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解析】从题图可知,人口 密度最大的是欧洲。
6.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 )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解析】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地形 平坦,水源充足,农业发展历 史悠久,因此人口稠密。
9.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但又有一定 的规律性。读图4-1-5,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 56.5%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__平__原____地区。 (2)分析图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北_____半球,按高中低纬度来说,又 主要分布在_____中__低_纬度。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分布。需要利 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排除。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 不一定高,例如欧洲是人口稠密区,但那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却很低。平原地区不一定是人口稠密地区,例如亚马孙平原地 区,由于气候湿热,成为人口稀疏地区。从全球来看,欧洲、 北美等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长慢;非洲、亚洲 和拉丁美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快。
分析下面“甲、乙两国人口数据表”,完成2、3题。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出生率(‰) 死亡率(‰)
甲国
110
47
19
乙国
286
7
8
2. 甲国可能分布在( C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出生率(‰) 死亡率(‰)
甲国
110
47
19
乙国
286
7
8
3.乙国可能分布在( A )
(2)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人类出现和活动较早的 地区聚集了众多的人口,如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同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和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 成为人口稠密区,如欧洲和北美洲的东部。
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只 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就处于增长状态。
❷北美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北美两个国家(美国和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每年 有大量移民进入。
1.如果某地人口出生率为1.6%,人口死亡率为0.5% ,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 ) A.2.1% B.1.1% C.1.5% D.0.5%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解答此题主 要是记住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据此公式得出结果。
1.图4-1-3是甲、乙、丙三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 计图,三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A ) A.30‰ 10‰ 5‰ B.20‰ 10‰ 10‰ C.50‰ 20‰ 15‰ D.70‰ 30‰ 25‰
【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 率,由图示可以看出,甲国的出生率是50‰,死 亡率是2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30‰;乙国的出 生率是20‰,死亡率是1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10‰;丙国的出生率是15‰,死亡率是10 ‰,人 口自然增长率是5‰。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全套课后习题练习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1课时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增长
增长 规律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增长 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A.欧洲西部 B.南亚 C.北非 D.拉丁美洲
【解析】解答时应注意从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两方面结
合起来分析。从甲国的人口密度来看,人口密度比乙国小,但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我们知道,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的大洲是非洲。乙国人口密度很大,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选项中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地区只有欧洲西部。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解析】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的大洲,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出生率高,而死 亡率低,导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
4.图4-1-2中的阴影表示亚欧大陆的人口密集区,对它们分 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都分布在中高纬度 B.都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地方 C.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都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
7.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D ) A.自然资源缺乏 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
【解析】南极洲纬度高,终年严 寒,因此至今无常住人口定居。
8.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欧洲、北美等地区的国家人口增长快,非洲 、亚洲等地区的国家人口增长慢
4.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都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这两个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A ) A.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C.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D.属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较活跃 【解析】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 发达,吸引大量人口,成为人口稠密地区。
读图4-1-4,完成5~7题。
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其中最
增长 低的是欧洲
差异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
2.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1)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
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2)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
2.图4-1-1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 ) 【解析】明确世界人口增长的 特点是:18世纪以前,人口增 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 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3.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可能是由于( C )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