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
展分析
摘要:本文从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发展所面临的产业布局规划不够科学、创新发展能力不强、污染治理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并从化工园区产业布局、创新体系及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健全、金融扶持等方面提出了化工园区深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
引言
“十八大”以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五大重大国家战略之一,区域协同性、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高。

长江经济带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引领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

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高耗水行业,大宗物流也依靠水运,逐水而居是全球化工产业的普遍发展规律。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化工产业聚集区,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长江经济带工业企业密集,环境风险多,部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造成累积性、叠加性和潜在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部署,保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从生产源头防治污染,破解生态环境约束,提高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绿色增长,推进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
绿色低碳发展是破解瓶颈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也是将沿江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安全稳定、高端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的重要契机,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化工园区以产业空间集聚为主要特征,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长江经济带分布有化工企业14813家,主要集中在158家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和上千家市级园区中,已定位化工园区250余家。

据统计,沿江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5.1%提升到2021年的46.6%;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从2015年的47.7%提升到2021年的50.5%。

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持续提高,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占比分别为43.2%、43.7%、44.1%。

园区对沿江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工业贡献大多超过所在省市的一半,园区不但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也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长江经济带上游主要为钒钛磁铁矿/铜铅锌/磷等资源加工冶金产业,中游主要为钢铁、石化、有色冶金(铅、锌、铜等)行业,中下游以石化、精细化工园区居多。

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化肥、农药、涂料和无机化工原料的生产基地,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水、土、气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化工园区生产活动聚集,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大,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大。

随着长江沿线企业逐步撤出和大量企业进入园区,园区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诸多挑战进一步加大。

二、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强调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到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着更严格的要求及挑战。

2.1产业布局规划不够科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化工园区普遍存在规划执行不严,规划实施过程中随意变动,或从根本上就
缺乏总体规划等问题。

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无原则;规划建设是“边招商、边建设、边调整”,造成园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不合理,杂乱无序。

部分化工园区
的规划由城市规划院进行设计,更多按照城市规划标准体系的方式进行规划建设,没有考虑化工园区的特殊性,甚至在化工园区内规划了商业和居住用地,在源头
上就造成重大安全、环保隐患。

化工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通常由专业化工设计院完成,但后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市规划院设计,两者之间工
作缺乏统一协调,容易出现矛盾。

随着沿江园区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化工企业快速发展,大量化工产业位于长
江干线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化工产业的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园区产业
规划布局不科学,导致园区产业链不健全,化工园区内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关联度
比较小,大多通过外购原料,再将产品外销,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发展不足,导致
企业之间原料复工、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土地集约以及资源循环化利用程度均
不高。

2.2绿色发展意识不高,创新发展能力不强
长江经济带所包含的11省市在资源、经济、交通等方面发展条件差异较大,造成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发展和管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发展差距显著。

“十八大”以来,国家尤其重视化工园区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

许多国家层面重
要文件中,均提出了许多与化工园区绿色发展相关的内容。

但上游地区与中下游
地区之间、国家级与省级化工园区之间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层面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化工园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仅停留在“合规”层面,未能在主观层
面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态化发展理念。

为在竞争中凸显各自的优势,目前各园区正积极创建创新中心,邀请专家院
士团队,建设共享平台,包括检测平台、技术研发等,园区的创新意识、市场意
识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步提升,但目前长江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化工园区的创新能力
还相对薄弱,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而且化工产业跟风发展造成同质化问题突出,
缺乏产业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创新非常少,仍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
强自主创新能力。

2.3生态安全风险高,污染治理配套设施不健全
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水、土、气等多种
生态环境问题。

工业园区生产活动聚集,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大,对区域
生态环境的影响大。

随着长江沿线企业逐步撤出和大量企业进入园区,园区发展
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等诸多挑战进一步加大。

长江经济带沿线化工园区密集,危险化学品吞吐量大,加之中上游承接产业
转移步伐加快,重化工企业增加,潜在水污染风险源总舵。

同时化工企业存在工
艺设备老旧,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典型
污染入园率高等问题给长江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害一直存在。

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
动方案》,要求长江经济带所有化工园区于2023年底完成认定工作,到2025年
年底沿江化工产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和全面治理。

通过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化工园区污染治理系统将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三、发展绿色低碳化工园区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化工园区作为生产要素集聚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化工产业发展以
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化工园区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较大的能源资源及环境排放压力,影响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在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引导下,从园区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化园区建设、金融扶持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3.1科学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一是加强化工园区总体布局规划。

当前,各地化工园区发展各自为政,产业
结构及功能定位等方面趋同、产能过剩等现象较为突出。

应加强总体规划引导调控,明确各化工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提前规避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
等问题,实现上中下游地区化工园区差异化、联动发展,促进化工园区布局与长
江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

二是提高项目入园门槛,完善产业结构。

有些园区在发展初期,为减少园区
土地的闲置率,几乎不舍门槛只为吸引企业入驻,导致园区内企业良莠不齐,缺
乏行业龙头企业带动。

应按照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规划布局,提高项目入园门槛,重点引入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引导化工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形成规模和聚
集效应。

同时积极开展多学科结合的化工产业,拓宽园区的产业化项目,促进化
工产品结构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形成价值链分工合作、产业链配套协同、创新
链流域耦合的化工园区发展新格局,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完善循环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提质。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跨产业跨领域耦合提效协同升级,推动不同行业间融
合创新,加强资源跨区域跨产业优化配置、加强企业间原材料供需结构匹配、加
强企业内部余热余压废水废气废液等资源化利用,强化企业、园区、产业集群之
间的循环链接,实现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促进有效、协同供给,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形成了优势互补、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集群发展模式。

3.2构建创新体系,打造特色化工园区
一是加快企业创新,突出企业主题地位。

一方面全面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
工程”。

加强科技扶持、金融支持力度,扩大范围开展高层次培训,打造一支具
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持续创新力的科技企业家队伍。

另一方面,加快政务服
务供给侧改革,营造鼓励创新的营商环境。

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能源和资
金等要素成本,加强研发技术产品的集成示范,完善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绿色技
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

二是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打造长江经济带新优势。

为了推动湖北省长江
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并在整个长江经济带中发挥湖北省作用,建议围绕集成
电路、数字、生物、新能源与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十大重点产业发展,组织企业
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进行对接。

深入实施万千产业培育工程,加快
打造信息光电子、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更
多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三是构建创新联盟,打造特色化工园区。

创新产业转移方式,积极探索多种
形式的产业转移合作模式,鼓励上海、江苏、浙江到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
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拓展和发展空间,实现利益共享。

针对长江经济带“重化工”产业多的特点,支持园区系统创新和模式创新,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园区。


快构筑化工园区创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集成各类
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价值链,将化工园区打造成
为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区。

统筹协调上中下游地区创新主体,建立
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突破共性关键技术,
推动基础化工向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升级,化工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
精细化工产业延伸,发展专用化、特色化、功能化、精细化、差别化的具有高技
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不断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抢
占未来化工产业制高点。

3.3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化工园区本质安全
一方面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集中建设公共管廊,公用气体岛、“三废”集中
处理等硬件设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做好热、电、污水处理、中水、信息等公
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高度重视园区地下管网系统整治,防止地下管网破损、污
水进入地下水、地下水渗入管网等系列问题。

因地制宜推进政府投资或政府组织
多元投资建设“绿岛”,共享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

加强对工业废水进入市政污水收集设施情况排查,应分则分,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另一方面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

引导园区加快数字基础
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

推动各类数字化、智能化要
素加快向园区聚集。

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工业园区,促进产业资源
虚拟化聚集、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园区“产业化+数字化”新生态。

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智能技术手段,努力打造智慧化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持续提升园区管理运行的精细化和智慧化,构建全过程环境和安全管理
体系,及时发现、清楚隐患,降低园区安全及环境风险,提高化工园区本质安全。

3.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建议从国家、省级政府层面设立针对化工园区重大项目的帮扶基金,重点支
持化工园区基础设施。

促进化工园区的规范化发展。

同时可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
优惠政策,吸引金融信贷、股权投资等社会资本参与化工园前期建设,减少政府
财政负担。

对金融资源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提高品质品牌,产业链布局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工业绿色发展重点方向给予支持,以此引导金融资源向工
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助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

结束语
化工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是化工园区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
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化工园区发展将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创新成
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
成为根本目的”,以循环化、绿色化、智慧化、安全环保为重点抓手,加快化工
园区的提质升级发展,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利用、安全环保、绿色循环的绿色高质
量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磊,沈祥信,丁昱皓,李乐来.长江经济带涉化园区主要环境问题剖析及
对策建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3(05):446-451.
[2]韩丽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化工企业园区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环境
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02):87-90.
[3]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整治[J].城市道桥
与防洪,2019(07):315.
[4]胡锐,李娜,廖琪,易川,杨正国.长江经济带沿江化工企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44(05):43-47.
[5]边际.长三角化工园区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J].上海化工,2019,44(07):1.
[6]游伟,李志刚.中国化工园区现状分析及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研究[J].云南化工,2020,47(08):159-161.
[7]郝吉明,田金平,卢琬莹.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24(1):155-1165.
[8]陈希章.我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2019,37(6):40-47.
[9]吴晗晗,彭智敏.持续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江技术经济,2019,4:21-25.
[10]唐瑜.长江经济带化工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分析[J].中共工程咨
询,2022,3:8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