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

合集下载

科学《奇妙的溶解》教案

科学《奇妙的溶解》教案

科学《奇妙的溶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溶解的概念;2.引导学生掌握混合物间的化学变化;3.让学生学会判断物质溶解或不溶解;4.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实验,体会溶解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2. 掌握溶解过程中物质间的变化;三、教学准备1. 水、糖、盐、油、金属锌粉2. 细品杯、烧杯、搪瓷比重瓶、水槽、铜钉、搪瓷容器3. 酸碱指示剂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 复习学过的“混合物”的概念及特点。

2. 理解混合物的概念,包括其混合的形式、浓度大小等。

(二)交流1. 播放《奇妙的溶解》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溶解的概念,并让学生用口头回答指定的问题。

2. 把实验材料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各种溶质溶解性的情况。

3. 把实验材料放在实验室里,做一些实验让学生去体会溶解的奇妙之处。

4. 总结学生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出现的现象,获得结论。

(三)归纳1. 回顾复习溶解的概念,指出溶解物质在受到能量干扰时会发生吸收、渗透、混合、分解等反应。

2.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溶质和溶液谁是混合物,两者之间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3. 总结溶解过程中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以及判断物质是溶解还是不溶解的原理。

五、教学评价1. 实验占比50%,其余的应该请学生来准备和演示,帮助学生对概念的拓展和刻画。

2. 做实验前,可以问学生做实验的原因,让学生具体了解为什么要做实验。

3. 在实验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实验过程,从图中看出实验成果,用现象表述实验结论。

4. 评价应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包括实验材料整理情况、实验过程中对相关概念的运用程度、实验过程中质疑、讨论、汇总、总结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三篇【篇一】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有趣的溶解》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幼儿对溶解这个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水平。

活动准备:1、杯子若干、筷子若干。

2、实验材料:白糖、小米、盐、沙子、红糖、石子、温水。

活动过程:一、情景故事“小鸭子买东西”导入。

故事内容:有一只小鸭子非常懂事,老是帮妈妈干活。

有一天,鸭妈妈让她帮忙买一袋白糖和一袋米,小鸭子答应了。

小鸭子高高兴兴地买了白糖和小米,到了河边,一不小心,把装糖和装米的袋子弄破了,糖和米都撒到了河里,小鸭子会游泳,连忙到河里去捞,不过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白糖,但是小鸭子找到了米。

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为什么白糖找不到了,米还能找到?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一)教师示范实验观察糖和米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老师做实验,小朋友们观察。

(1)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让幼儿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颜色和形状?(白色的、颗粒状)教师拿出一杯清水让一位幼儿尝尝温水的味道?(无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温水,让幼儿观察白糖在水里,教师用小勺搅拌几下,这时幼儿观察,白糖有啥变化?(白糖不见了)(2)让幼儿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甜了)(3)教师小结:白糖在水里过一会不见了,水变甜了,我们就说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4)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米,让幼儿观察米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解)(二)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探索。

出示(盐、红糖、小石子、沙子图片)这些东西会不会溶解呢?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老师将小朋友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的实验材料都是不一样的。

每组小朋友都有一个装有实验材料的杯子、一根筷子。

幼儿园奇妙的溶解科学教案实验

幼儿园奇妙的溶解科学教案实验
会增大。
03
溶剂种类
不同的溶剂对同一物质的溶解 能力不同。例如,食盐易溶于
水,但难溶于乙醇。
溶解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01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中的溶解度。
02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 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 ,如氯化钠;极少数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
生活中溶解现象举例及应用
实验步骤
1. 向幼儿展示洗衣粉、洗洁精等清洁用品,并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与溶 解现象有关。
2. 让幼儿思考并列举生活中其他与溶解现象相关的例子,如冲泡饮料、 溶解药品等。
生活中溶解现象举例及应用
3. 引导幼儿讨论溶解现象在生活中 的应用,如清洁、烹饪、医疗等领域 。
4. 通过实验或演示,展示醋或水垢清 除剂如何利用溶解现象去除水垢或污 渍。
垫。
实验目的和意义
01
02
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感受溶解现象,加深对溶解概念的理解。
培养幼儿动手实验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了解溶解现象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
价值观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到科学探索对于人类生活的 重要性。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溶解实验,观察并记 录实验现象。
微观解释
从微观角度来看,溶解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分散到溶剂 分子中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形成新的相互作用力,即溶剂化物。这种 相互作用力使得溶质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稳定存在。

中班教案神奇的溶解

中班教案神奇的溶解

中班教案神奇的溶解教案标题:中班教案神奇的溶解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的概念,并能够简单描述溶解的过程。

2. 观察和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几种常见食盐、糖、沙子、小石子、纸张等。

2. 实验器材:透明杯、搅拌棒、滤纸、放大镜等。

3. 图片或视频资源:介绍溶解的过程和现象。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制作一个小实验室角色扮演区域,包括透明杯、搅拌棒、滤纸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2. 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个视频,介绍溶解的概念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验探索:1. 将一些小石子和沙子放入透明杯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无法溶解于水中。

2. 将一些食盐和糖分别加入另外两个透明杯中的水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食盐溶解于水中,而糖不溶解于水中。

3. 将一些纸张撕碎并放入透明杯中的水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纸张在水中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纸张无法完全溶解于水中,但可以分解成小颗粒。

4.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让他们发现溶解的物质会在水中形成透明的溶液,而不溶解的物质则会保持原状或分解成小颗粒。

展示和讨论:1. 展示一些溶解的实际例子,如将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糖溶解在咖啡中的过程等。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不可以。

让他们尝试给出自己的解释。

巩固和评估:1. 分发一份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关于溶解的问题,如“什么是溶解?”,“举例说明一个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等。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带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观察并记录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 设计更多的实验,探索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石蜡、食用油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溶解的概念和过程,并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5册,具体内容为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中的第二节《奇妙的溶解》。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溶解现象的观察、溶解过程的探索以及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和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现象及其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搅拌棒、食用色素、糖、盐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杯糖水,请幼儿观察糖是怎样消失的,引导幼儿关注溶解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溶解现象,讲解溶解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食用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溶解2. 内容:溶解现象溶解原理溶解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洗涤剂、饮料等,记录它们的溶解过程。

(2)思考:为什么糖在热水中溶解得更快?2. 答案:(1)略(2)因为热水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利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糖更快地溶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及其原理,培养了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速度,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引言:溶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无论是洗衣服、喝咖啡,还是在浴缸中放入泡泡浴球,溶解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中,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溶解过程,孩子们可以加深对溶解这一科学现象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堂针对中班幼儿开展的奇妙的溶解实验课。

一、课前准备:1. 食材准备:白糖、盐、酸橙片、沸水、冰块、餐具、透明杯。

2. 工具准备:垃圾袋、围裙、塑料勺子、滤纸、滤网。

3. 课堂准备:桌椅整齐排列,实验区域清晰标示,实验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准备好。

二、教案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们对于溶解的已有认识,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思考,并共同讨论:- 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 学过哪些溶解的事物?- 有哪些溶解可以看得见?2. 实践操作(30分钟)a. 与幼儿一起制作溶解实验记录表。

表格中包括溶解物、溶液颜色、搅拌次数等内容。

b. 请幼儿坐在围裙和垃圾袋上,保持安全环境。

教师将准备好的白糖、盐和酸橙片放置在透明杯中,并用滚烫的沸水和冰块水分别倒入两个杯子中。

c. 提醒幼儿们注意观察白糖、盐和酸橙片在不同温度水中的溶解情况。

并记录观察结果。

可以提醒幼儿在搅拌过程中注视溶解物颗粒的变化情况。

d. 鼓励幼儿们亲自搅拌溶解物,体会到溶解物在水中的变化。

同时提醒幼儿们注意安全,避免触及热水。

3. 观察和总结(10分钟)a. 要求幼儿们将实验记录表放在桌上,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b. 教师引导幼儿们总结:- 不同温度的水对溶解物溶解的影响有哪些?- 搅拌次数多少对溶解有何影响?- 有没有其他材料可以溶解?4. 拓展与展示(10分钟)a. 安排幼儿们用滤纸和滤网进行简单的过滤实验,将溶解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有杂质的溶解物,例如花瓣粉末、糖粉等。

b. 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过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与之前的溶解实验进行对比。

6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教学设计公开课

6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教学设计公开课

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知道搅拌能加快溶解的速度。

2.通过操作活动,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3.愿意参加科学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次性杯子,水,果珍粉,盐,红糖,小米,黑芝麻,记录卡,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一.猜测、探索、初步感知果珍粉放到水里的溶解现象。

1.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我的甜品屋,刚才收到一位顾客的订单,他想要一杯能喝的果珍,可是我这里能喝的果珍都已经卖完了,这要怎么办?不过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一杯水和一些果珍粉,那怎么样才能让它变成一杯能喝的果珍呢?那我就试试你们的方法能不能成功。

(教师进行操作)2.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理解溶解的含义师:刚才我倒进去的果珍粉去哪里了?怎么不见了呢?小结:原来这种果珍粉在水里化了躲在水里不见了的这个过程叫做溶解。

我们可以说果珍粉在水里溶解了。

3.提出疑问,幼儿操作,近距离感知溶解的现象师:刚才我在让果珍粉在水里溶解的时候,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做了什么动作呢?提出疑问:如果不碰到杯子,不进行搅拌,那我们的果珍粉还能全部溶解么?请小朋友们来试一下(幼儿操作)。

小结:原来,想让我们的果珍粉快速溶解的话,我们可以采用搅拌的方法,搅拌能使溶解的速度加快。

二.探索哪些材料是属于可溶解的。

1.介绍材料,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

师:今天呀老板还交给我一个任务,老板说,她给我留了一些材料,让我把材料分类,找出可以溶解的。

我觉得太难了,你们要不要来帮助我一下。

哪些是可以溶解的呢?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一一试一试。

(操作前提要求)2.幼儿做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及发现。

3. 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及发现,教师进行总结。

三. 活动延伸:讨论更多可以溶解的物品师:除了今天准备的这些东西,你们还知道什么可以溶解的东西呢?幼儿自由发言。

教学反思:上午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有趣的科学实验《奇妙的溶解》,我们先是给孩子提供了水杯、筷子,记录表、水彩笔以及沙子、盐、花生油、冰糖、方糖、热水和凉水等材料。

奇妙的溶解中班科学教案

奇妙的溶解中班科学教案

奇妙的溶解中班科学教案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而初级中班的学生正处于知识探索的阶段,他们对于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都非常强烈。

因此,设计一份充满趣味和趣味的科学教案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科学思维非常必要。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通过探索和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溶解现象。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2. 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学生能够理解溶解速度受到温度、搅拌和粒子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部分: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透明杯子、温水、冷水、盐、砂糖、搅拌棒、茶匙等。

2.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实验记录表格和铅笔。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或描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用图片或图片卡片)。

引发学生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探究:a. 学生分组,每组2-3人。

b.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实验记录表格。

c. 给每个小组发放实验材料,并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d. 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温水和冷水中的溶解情况,如盐、砂糖等。

e.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在不同条件下溶解速度的异同,例如在温水和冷水中溶解速度是否相同,是否搅拌有助于溶解等。

3. 实验结果总结与讨论:a. 要求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实验结论和观察结果。

b. 引导学生和他们的小组讨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归纳总结。

c. 引导学生发现溶解速度受到温度、搅拌和粒子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并引导他们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

4. 拓展与应用:a. 提问学生溶解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糖溶解在茶中的应用、油溶解在水中的应用等。

b. 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探究溶解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

2. 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表格,评估他们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溶解的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准备一些可溶性物质(如糖、盐、面粉等)和不可溶性物质(如沙子、铁粉等)。

2. 准备一些容器和工具(如杯子、勺子、滤网等)。

3. 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溶解的现象。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溶解现象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将糖放入水中,观察糖的溶解过程。

2. 观察和实验:让幼儿观察和操作不同的溶解实验,如将盐放入水中,观察盐的溶解过程;将面粉放入水中,观察面粉的溶解情况等。

3. 讨论和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总结溶解的特点和条件。

4. 延伸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一个溶解实验,使用不同的物质和工具,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评价他们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和分享内容,评价他们对溶解特点和条件的理解。

六、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溶解实验,使用不同的物质和工具,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继续探索和体验溶解的现象。

2. 环境探索:带幼儿去户外,观察自然界中的溶解现象,如雨水溶解土壤中的盐分等。

3. 艺术创作:让幼儿利用溶解现象进行艺术创作,例如在画纸上撒上盐或糖,喷上水,观察溶解后的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一个包含溶解现象图片、实验步骤和问题讨论的教学PPT,方便教师在进行活动时展示和引导。

2. 实验材料包: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实验材料包,包含适量的糖、盐、面粉、沙子、铁粉、容器、勺子、滤网等实验工具。

3. 溶解现象图片:收集一些展示溶解现象的图片,如糖溶解、盐溶解等,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八、安全注意: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受伤。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通常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克(g)。例如,在20℃时,食盐 的溶解度为36g,即表示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 36g食盐。
影响溶解度因素探讨
01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物质溶解
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氢氧化钙。
实验结果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根据测量结果 进行浓度计算,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浓度概念在日常生活和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05
拓展延伸:其他溶解现象探讨
乳浊液和悬浊液简介
乳浊液
一种液体以极小的液滴形式分散在另 一种与其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的混合 物。如牛奶、豆浆等。
学生理解了溶解是指物质在水 中均匀分散,形成透明溶液的
过程。
溶解的条件
学生掌握了溶解需要满足温度 、压力和溶质与溶剂相互作用 等条件。
溶解现象的观察
学生学会了观察物质在水中溶 解的过程,并能够描述溶解现 象。
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了解了溶解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如洗涤、烹饪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01
02
压强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例如,打开
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03
溶剂性质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例如,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但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
实例分析:生活中溶解度应用
烹饪
在烹饪过程中,食盐、糖等调味品的添加量需要根据食材 的量和口味进行调整。如果添加过多,会导致溶解度过大 ,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2024年大班《奇妙的溶解》教案

2024年大班《奇妙的溶解》教案

2024年大班《奇妙的溶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教材《科学的奥秘》第三章《物质的变化》,详细内容为“奇妙的溶解”。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溶解现象,掌握基本的溶解概念,以及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2. 使学生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溶解和不溶解的物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教学重点:溶解现象的认识,溶解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碘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溶解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溶解现象。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溶解?(2)溶解与不溶解有什么区别?(3)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碘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速度,并记录数据。

4. 分析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1. 溶解现象2. 溶解概念3.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分析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答案:例:将糖加入水中,糖逐渐消失,水变甜。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温度、溶剂的搅拌等。

2. 作业题目:为什么盐在热水中溶解速度更快?答案:因为热水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使得盐的离子更容易与水分子作用,从而加快溶解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溶解现象和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溶解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快速去除水壶中的水垢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溶解概念和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3.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讨论4.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2024年度-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2024年度-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的溶解情况。
让孩子们亲手操作,感受溶解的 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
察力。
通过实验,引导孩子们思考溶解 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
他们的科学思维。
18
规范操作示范和注意事项提醒
在进行实验前,老师应先进行规范的操 作示范,让孩子们明确实验步骤和操作
方法。
提醒孩子们注意实验安全,如不要将实 验材料放入口中,避免使用破损的玻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6
教学目标与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7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
烧杯、搅拌棒、食盐、糖、沙子 、食用油、水等。
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电脑、溶解现象的相关 视频或图片素材。
化工生产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了解物质的溶解度有助于控制反应条件、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产品质 量。例如,在合成氨的生产中,需要利用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下的溶解度来提高反应效 率。
16
PART 04
实验操作与观察记录能力 培养
REPORTING 17
实验设计思路指导
引导孩子们了解溶解现象,通过 观察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
8
PART 02
溶解现象探究
REPORTING 9
引导观察:物质在水中的变化
观察食盐、糖等晶体物质在水中 的变化,注意它们逐渐消失的过
程。
观察不同物质(如油、沙子)在 水中是否溶解,比较它们与晶体
物质的不同表现。
让孩子们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引 导他们理解“溶解”的概念。
10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溶解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溶解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溶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溶解》,详细内容包括: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以及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重点: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及不同物质的溶解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计时器)、食盐、糖、沙子、色素、水。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和相应物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烧杯,向幼儿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可以溶解哪些物质吗?”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向幼儿讲解食盐、糖、沙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让幼儿了解溶解的定义和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如搅拌、水温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溶解》2. 内容:溶解现象:食盐、糖、沙子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溶解速度:不同物质的溶解速度。

影响因素:搅拌、水温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庭中常见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和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安全操作实验器材,防止意外发生。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提高物质的溶解速度,如改变水温、搅拌等,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增进亲子互动。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多应用版)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多应用版)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多应用版)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与液体混合后均匀分布的过程。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实验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二、活动准备1.实验材料:糖、盐、色素、水、勺子、杯子等。

2.教具:PPT、实验操作图、实验记录表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5分钟)1.1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1.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溶解现象的认识和经验。

2.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

2.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色素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4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溶解现象的特点。

3.深入探讨(10分钟)3.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有些物质不能溶解?3.2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总结溶解与不溶解物质的特点。

3.3教师总结:溶解是物质与液体混合后均匀分布的过程,溶解与不溶解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4.实践应用(10分钟)4.1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4.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4.3教师总结:溶解现象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5.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2邀请幼儿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2.环境创设:在科学区投放实验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溶解现象。

3.教学活动:开展关于溶解与不溶解物质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五、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误食实验材料。

2.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3.在讨论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六、活动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教案标题: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溶解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并能够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教学准备:1. 水杯、糖、盐、搅拌棒、透明容器、纸杯。

2. 水。

3. 幼儿园中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工具,如卡片、图片等。

4.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回顾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溶解现象,例如糖溶解在水中。

2. 引导幼儿思考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溶解吗?”探究:1. 将水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的性质。

2. 分别在两个纸杯中加入一小勺糖和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3. 引导幼儿预测糖和盐溶解在水中的情况,并将糖和盐分别加入水杯中。

4. 让幼儿使用搅拌棒搅拌水杯中的溶液,观察并描述溶解的过程和结果。

总结:1. 引导幼儿回顾实验过程,总结糖和盐溶解在水中的情况和观察结果。

2. 提问幼儿:“你们觉得为什么糖和盐能够溶解在水中?”3. 引导幼儿思考并解释溶解的原理,简单介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拓展活动:1. 让幼儿自由探索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小苏打粉、食用油等。

2. 引导幼儿提出新的问题,如“为什么油不能溶解在水中?”等。

3. 鼓励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描述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收集幼儿的实验记录表,评估他们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并与他们分享。

2. 给予幼儿更多的实验探索机会,让他们自己设计和进行简单的溶解实验。

3. 引导幼儿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为什么溶解后的水会变甜?”等。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实验探索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和观察溶解现象。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2024年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优秀

2024年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优秀

2024年小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材《奇妙的科学》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奇妙的溶解”。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幼儿将了解溶解现象,探索不同的溶解方式,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现象及其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的溶解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糖、盐、面粉、水、搅拌棒等)、投影仪、白板。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有一天,小兔子在河边玩耍,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它把一颗糖果扔进水里,过一会儿,糖果不见了。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糖果去哪儿了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糖、盐、面粉等物质,分别进行溶解实验,讲解溶解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5.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白板上展示溶解实验结果,标注溶解和未溶解的物质。

六、板书设计1. 溶解现象:糖、盐等物质在水中消失。

2. 未溶解现象:面粉等物质在水中不消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观察家里的一些物质(如糖、盐、咖啡等)在水中是否能溶解,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能溶解的物质有糖、盐、咖啡等;未溶解的物质有面粉、沙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了溶解现象,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里进行更多关于溶解的实验,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可开展关于“奇妙的科学”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奇妙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奇妙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奇妙的溶解》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到溶解的概念并能够观察实验,探究材料可以溶解和不可以溶解的原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溶解的概念及实际应用2.材料可以溶解和不可以溶解的原因3.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溶解情况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玻璃杯、勺子、水、盐、糖、沙子、食品染色液等2.实验台布置:清洁干净的实验室桌面,准备好实验所需物品3.相关教具:幻灯片、画板、讲义等四、教学流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用幻灯片、画板等教具向幼儿介绍溶解的概念,简单介绍溶解的应用场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实验环节(30分钟)1.老师让幼儿自行选取盐、沙子、糖等材料,探究其是否可以溶解,同时结合幻灯片、画板等教具讲解材料可以溶解和不可以溶解的原因,并带领小班幼儿完成相关实验。

2.老师现场演示食品染色液的溶解情况,引导幼儿思考不同材料溶解的原因和方法。

3. 总结(10分钟)老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重点内容,让幼儿回答在实验中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验。

同时,鼓励幼儿思考如何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其实践能力。

4. 反思(10分钟)1.教学中的亮点:教具丰富,实验设计有趣。

2.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实验前准备不充分,耗费时间过长。

3.改进方案: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物品,缩短实验时间。

五、教学后记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我对幼儿如何学习科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实验中,幼儿能够自己探究材料可以溶解和不可以溶解的原因,同时,在幼儿的实践中学习知识,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不过,在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中,需要更加充分,以提高课程的效率和幼儿的学习体验。

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

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

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第一篇: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活动目标:1、通过孩子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使孩子初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这个词的含义。

2、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倾听他人的能力。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次性杯子、绿豆、米、盐、糖、果珍、搅拌棒活动过程:一、引出部分1、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东西,请吧。

2、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老师:大家轻轻地走回来,坐好,乖。

谁愿意举手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二、大胆猜测材料的溶解性1、老师:猜猜,这些东西分别放到水里会怎样?老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等会再试试。

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杯水里有什么东西?2、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尝一尝,谁愿意来试试。

好,你来!一名幼儿上来尝水的味道。

三、幼儿大胆操作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测1、教师请幼儿自己尝试探索,让这些材料融解,如果盐暂时溶解不了,我们请小木棒来帮帮忙,帮我们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交谈。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桌上的东西都用上,看看哪些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老师:做完了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发现了什么?三、教师小结1、老师:这些东西躲到水中了,我们把这个现象叫什么?刚才非非说的是对的,它们都被水溶解了。

这些水时间长了会变质,颜色会发生变化?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把它们放到阳台上去,过几天再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好不好?幼集体:好!2、带幼儿到阳台上摆放水杯,活动结束。

第二篇:溶解(中班科学)溶解(中班科学)阶段:一教学目的: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现象。

课前准备:1 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 温水,小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料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探索与发现》第五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奇妙的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原理,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的基本原理,能够说出溶解的定义。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溶解过程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的基本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色素、水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装有糖块的烧杯,倒入热水,让幼儿观察糖块的变化。

(2)教师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溶解的定义,讲解溶解的基本原理。

(2)教师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盐、糖、色素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常见的溶解现象,让幼儿判断哪些是溶解。

(2)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溶解现象?”4. 幼儿实验操作(10分钟)(1)教师分组,每组幼儿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溶解过程。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1)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交流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奇妙的溶解2. 内容:(1)溶解的定义(2)溶解的基本原理(3)实验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 答案:(1)实验中观察到的溶解现象:盐、糖、色素在水中逐渐消失,水变浑浊。

(2)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洗发水在水中溶解,泡腾片在水中溶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科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中班科学《奇妙的溶解》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科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过科学探究以及实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会尊重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学会根据所学知识大胆猜想并实践检验,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中班科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使孩子初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这个词的含义。

2、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倾听他人的能力。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次性杯子、绿豆、米、盐、糖、果珍、搅拌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部分
1、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东西,请吧。

2、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轻轻地走回来,坐好,乖。

谁愿意举手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大胆猜测材料的溶解性
1、老师:猜猜,这些东西分别放到水里会怎样?
老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等会再试试。

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杯水里有什么东西?
2、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尝一尝,谁愿意来试试。

好,你来!
一名幼儿上来尝水的味道。

三、幼儿大胆操作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测
1、教师请幼儿自己尝试探索,让这些材料融解,如果盐暂时溶解不了,我们请小木棒来帮帮忙,帮我们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交谈。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桌上的东西都用上,看看哪些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做完了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发现了什么?三、教师小结
1、老师:这些东西躲到水中了,我们把这个现象叫什么?刚才非非说的是对的,它们都被水溶解了。

这些水时间长了会变质,颜色会发生变化?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把它们放到阳
台上去,过几天再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好不好?
幼集体:好!
2、带幼儿到阳台上摆放水杯,活动结束。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