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空间让给学生

合集下载

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给学生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讲“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

可仔细一想,如何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呢?又不知从何说起,从何做起。

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一、给学生时间给学生时间,使他能够有自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更重要的是他有时间能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学生的负担很重,因此要求“减负”。

学生早上很早就要起床去学校,晚上回家还有很多作业,即使到了周末,或者到了节假日,大部分学生的时间也被各种辅导和补课占用。

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晚上能够上床睡觉的时间大部分都在十一点过后,学生能够拥有的自我支配时间不多。

课堂上,老师严格地控制着课堂,控制着学生,有效教学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利用学生的“勤”来补自己的“拙”,老师通过死教,让学生死做题,来提高学习成绩,成为了一条提高分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潜规则。

当学生没有了自我的学习活动时间,就没有了自由,就没有了成长的空间。

要给学生空间,首先得给学生时间。

二、时间是学生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孩子的时光是他自己的,要让他自己在自然的状态下得到成长,过多的外界干预会破坏他的自然生长。

在孩子小时,当他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他就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间一久,他的发展就会受限,他小时的成长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基,一旦根系被破坏,后面的成长和发展就会受阻碍。

孩子到学校读书本没有错,错在教育环境让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时间,他就没有了自我发展的自由,他就没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学生没有了时间,一切白谈,时间是学生自由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如何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当我们给予学生时间保障,他的空间发展才有可能。

记着关键字“可能”一词的表达,并不是说,学生有了时间,他就能够自我发展得好。

试想,学生就在家学习,不到学校上课,不就有更多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在家学习者目前只有极少数得天独厚的孩子发展得好,更多的孩子还是需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这个现实一时还改变不了。

(一)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成长环境我们的学生在不自然不自由的状态下被学习、被考试、被统一、被需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当学生在学校学习时,他没有了自由,时时处于分数的压力之下,时时在教师的控制和严格的管理之下,没有了自由发展的学习环境,最终的命运只会成为“死读书”和“读死书”的人。

巩固课--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学习(1)

巩固课--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学习(1)

巩固课--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1)一、开篇小语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

存在一个认知--理解--巩固的过程。

巩固课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至关重要。

即使是学生已经理解了的东西,不巩固也会遗忘,不练习也难以继续深化并达到熟练。

外语课的整个过程都有巩固工作,大部分课堂教学都有巩固环节。

巩固环节的目的在于保持、再认、再现刚学不久的话语材料以及刚刚识记的话语规则。

巩固的形式是各种练习、概括、总结。

所以,在巩固环节中应注意练习由浅入深、多样化、口笔并重、点面结合,还应注意练习曲线中的高原期以及巩固得适时。

巩固课是巩固新知识这一环节的扩大,也称练习课或发展口笔语技能课。

它一般是新课、综合课的持续。

同时,我们也把作业或测试分析课或分析之后的练习课,称作巩固课。

巩固课的目的是达到教学过程的巩固要求,即通过口笔头练习刚识记的材料,使达到保持;或类推使用刚保持的教材,以求在听说读写中再认再现以至自由运用。

巩固课一般不采用辨识性练习,其目的跨度很大,需视学生对需要巩固的材料的掌握程度确定教学目的。

二、案例展示【案例1】人教新起点英语四年级巩固课例创新教育的要点提示: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通过任务型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一)巩固内容:词汇Tian’an men Square,the Great Wall,the Summer Palace, Beijing Zoo,Beihai Park功能句型:Where do you want to go?I want to go to the…注:‚1 want to go to the…‛是本课要完成的重点。

(二)巩固目的与要求:认知目标:感知北京的主要景点及相关文化。

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北京五大景点的相关单词及表达‚我想去……‛,更高一层次的目标是能实现‚你想去哪里?‛和‚我想去……‛的双向交流。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应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自由发展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一种状态。

在教育领域中,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

这个理念强调的是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发展自己的兴趣、才能和潜能。

本文将浅谈关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首先,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很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容易产生学习的厌倦感,觉得自己被束缚住了,无法展现自己的潜能。

而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能够选择感兴趣的学科、课程或项目,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去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自己在学习中得到了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会被有效地激发起来。

其次,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能力。

然而,传统的教育往往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死记硬背,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尝试、探索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再次,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起着传递知识的角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

这样的教育模式容易使学生丧失主动性和自我肯定感。

而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增强自信心。

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来规划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自己的自主性。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并且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最后,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是一种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做法。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特长、兴趣和潜能。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机会和空间。

给孩子一个学习自由的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给孩子一个学习自由的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给孩子一个学习自由的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方式和理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现代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给孩子一个学习自由的空间,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发展自己。

首先,给孩子一个学习自由的空间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当孩子有了学习自由的空间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给孩子一个学习自由的空间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当孩子有了学习自由的空间后,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再次,给孩子一个学习自由的空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当孩子有了学习自由的空间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主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东西。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给孩子一个学习自由的空间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

而当孩子有了学习自由的空间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自由的、创造性思维。

”记得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创造是从质疑开始的,你给学生多大的自由度,孩子就有多大的思维空间。

”所以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直坚持遵循“知识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规律,努力的做到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课堂前,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我们必须努力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

所以我们在设计每一堂课时,不能只局限于短短的四十分钟,而要把课堂向课前延伸,给学生一次机会,让他们自己根据所要研究的内容去生活中找数学。

比如: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时,让学生自己去生活的周围找一找,哪会遇到这种问题,学生收获很多:“我家的粮囤里能容纳多少粮食?”“我爸爸的摩托车里装多少汽油?”“我喝的雪碧饮料是250ml.”……学生“百分数”时,就让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把它们收集起来。

当然,这个自由的过程要有一定的要求,要有一定的收获,让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心中已经对所学知识产生了自己的疑问,浓厚的探索兴趣与求知的欲望。

传统的教学正是忽视了这个机会,以至于我们的学生体会不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堂中,减少对学生时空的占领。

学生带着自己的收获以及一大堆的疑问走进了课堂,此时,老师不能急于确定研究的重点,不要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强化的习题训练,不要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去探索。

应把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让孩子把心中的质疑说出来,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比如,学生就带着各种各样的的问题走进了课堂:“老师,比赛时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怎么计算我家粮囤的容积呢?”“为什么饮料瓶的的容积不用cm3,而要用ml呀?”“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要用长乘宽?”……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独立性、自由性,这时,我们就要加以引导,确定出这节课的研究重点。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
1 剧情结构剧练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在多种多样的事物中得到培养。

在学校和教室中,剧情结构(narrative structure)剧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剧情结构剧练是指自由自主创作,以剧的结构来生成故事情节的过程。

它教会孩子们一种有效的、系统的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利用空间场景、情节、人物等去突出自己的想法。

2 让学生参观博物馆
另一种让学生拓展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让他们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

在这些地方他们可以从通常看不到的角度,用新的空间想象和历史衔接,去理解历史文化、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

他们可以从一个点去拓展,然后运用记忆以及逻辑关系,把上下文环境和客观现实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空间想象。

3 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也非常重要。

让学生结合空间想象来创作模型,比如建造电影院、建造沙滩房屋、建造希腊神庙等,都可以让他们在从玩中学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利用空间思维来创作。

4 一起绘画
最后,一起绘画也可以刺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可以一起参与一场趣味的绘画小游戏,一起创作、一起想象,把想法传说肢体语言,让画笔成为一种抒发想象、表达感受的工具。

在上述四种方式,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和趣味性的活动,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课堂的表现空间让给学生

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课堂的表现空间让给学生

出了八道题 目采用论文答辩形式来上。 三次 第
语 文 “ 文 ” 学 习 的起 点 而不 是 终 点 , 课 是 学 从 医 院要 来 了一张 “ 亡报告 书 ” 要学 生给 死 , 生 的学 习 由“ 文 ” l 开 来 , 向“ 文 ” 课 弓发 再 课 以外 “ 祥林嫂 ” 填写死亡报告书 。 自己的评价是第 我
新 课 改 提 倡 敦 师 是学 生发 展 的促 进 者 , 要 关注点在课 堂教学上 , 教师是这一模式的弓 导 l
正路与岔道 。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一个 “ 字 求教师要 积极 地旁观 , 导” 认真地 听 , 身处地地 着 , 设 也是理念精神 的具体体现 者, 只要教 师认
上 , 师 教 学 的成 功 与否 就 在 于 是 否让 每 一个 感 受 学 生 的所 作 所 为 、 思 所 想 , 时 掌 握 课 清 自己的角色 邛 幺我 们的教学必将是体现新 教 所 随 。 学 生 都 走上 了 路 , 找 到 了适 合 自己 前进 的 堂 中 的各 种情 况 , 都 考虑 下一 步 如 何 指 导 学 生学 课 改 精 神 的成 功 教学 。
去求 知 , 自己去感 知 , 任何 给出现成答 案或定 手 ” 第 三 次 是 效 果 最 好 的一 次 , 生 通 过 对 , 学
论 的做 法 , 是 不 明 智 的 。 老 师此 时 虚 该 把 课 “ 都 祥林嫂” 姓名 、 龄 、 年 死因的小组合作 、 主动探
们先民吟唱《 诗经》 的时候 , 世界上其 他民族 在 堂的表现空间让给学生 , 而在创 设情境 , 提供 究 , 不但 阅读了好些鲁迅 的作 品 , 而且从汇报 千什么? 学生经过这样的比较 , 便会受到震撼 : 比较 和体 验 的材 料上 多 动 脑 筋 。 课中表现 出的阅读的广度 、 理解的深度鄙令我 当世界其他 民族还不 会说话 、 还在茹 毛饮血 的 “ 先学后教 , 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 的教学提 惊讶 。 这样的课人人参与, 学生 的主体性 、 个性 时候 , 我们的祖先已经在朗朗歌唱 了! 倡教师是高速公路 的引桥 、 标 , 路 能让学生找 特色展露无遗 。 总之 ,先学 后教 , “ 当堂 训练 ” 教学模式 的 到适合 自己前进的速度 和坡度 , 能让 学生认清

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的途径

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的途径

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的途径
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空间关系。

例如,参观建筑工地、城市规划展览馆或地理博物馆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探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结构、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

2. 模型制作:让学生通过制作模型来培养空间观念。

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如纸、纸板、塑料、木材等,制作三维模型。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思考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比例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增强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3. 画图和绘图:鼓励学生通过画图和绘图来表达和理解空间关系。

可以让学生绘制地图、建筑设计图、机械结构图等。

在绘图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形状、尺寸和位置,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准确表达空间信息的能力。

4. 立体拼图和积木游戏:提供学生玩立体拼图和积木游戏的机会。

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组合、拼接和空间结构。

通过拼插和组合积木,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认知和手部协调能力。

5. 虚拟现实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空间探索和设计。

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操作空间关系,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6. 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与空间观念相关的问题解决情境,例如几何问题、建筑设计问题或地理问题等。

让学生运用空间观念和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空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推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好“四个让度” 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用好“四个让度”  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用好“四个让度” 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聂亚军摘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观察问题能力,让学生“会看”;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培养思考问题能力,让学生“能想”;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善谈”;把合作的场景带给学生,培养动手写作能力,让学生“肯写”。

用好“四个让度”,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的习作训练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和想写的话写下来”。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呢?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看、想、说、写四个环节。

一、察微知著,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看图写话,看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有所思考、有所表达,有所收获,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春天》看图写话时,我首先提问,让学生逐个说出图片中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绿色的山峦、一群户外踏春的小朋友等事物,让学生掌握由局部到全面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其次,是观察背景。

看清图画上还画了什么,它和那个图画中的人物有什么联系,能让你知道什么。

再者,是要看清细节。

如图画中小朋友的表情,装饰等。

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突出教学重点,强化了教学效果。

二、冥思苦想,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

“学贵有疑”。

教学就是通过设疑、解疑这个过程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用问题去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经过认真思索,在解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想”“会想”,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学生是创造力的源泉,他们需要足够的自由空间来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给予学生自由空间的做法既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接受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因此,教育者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给学生展示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艺术、科技或体育比赛,让他们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才能。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二、鼓励学生展示个人才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特长,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个人才能。

例如,可以组织学校的才艺表演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学校应该提供足够的舞台和资源,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才艺。

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或企业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此,学校可以组织创新项目,让学生自由地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同时,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项目。

学校还可以设立创新实验室或创客空间,提供学生自由创造的环境和工具。

四、倡导自主学习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学校应该倡导自主学习。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同时,学校也可以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持和资源,例如,图书馆的自习室、电脑室、学习小组等,让学生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给学生更多的决策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能够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

学校可以设立学生会或学生代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中,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学校课程的制定、学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需求,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和决策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责任感。

将数学课堂真正让给学生———高中新课标中“空间观念”的课例分析

将数学课堂真正让给学生———高中新课标中“空间观念”的课例分析

将数学课堂真正让给学生———高中新课标中“空间观念”的课例分析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尤其难以理解。

即使教学之后,也还有许多学生反映不能理解。

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并不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要求,学生活动少,没有让学生通过讨论真正解决在解题过程中的问题。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较容易的理解“空间观念”,怎样建立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我认为还是要将课堂真正让给学生,这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课堂实践1.让学生认识基本几何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球等),并懂得作图以及其性质。

学好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会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扎实的基础。

2.灵活运用平面几何的知识,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如:面和面平行可以转化为线面平行,线面平行又可转化为线线平行。

而线线平行又可以由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得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同样面面垂直可以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线线垂直。

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

学生学习几何的首要目标是更好地适应我们生活的空间,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同时,几何学习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

几何直觉是增进数学理解力的有效途径,而且它可以使人增加勇气,提高修养。

作为逻辑推理的体系,几何也许是可以代替的,但作为一种直观、形象化的数学模型,几何是不可替代的。

由图形带来的直觉,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图形与空间性质的探索和推导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推理的能力。

4. 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用以帮助想象。

例如:正方体或长方体。

在正方体中寻找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

通过模型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观察,逐步培养自己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和识别能力,尤其是判断真假命题时,可以在这些模型中找出反例来帮助你判断。

其次,多对立体图形观察、揣摩,并且判断其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探索各种角的计算、各种图形的性质,这对于建立空间观念是很好的方法。

给学生成长的空间

给学生成长的空间

给学生成长的空间
学生成长的空间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领域,它包括学术、情感、社交、体验等多个层面。

以下是一些促进学生成长的空间的关键要素:
学术环境: 提供充实而激发兴趣的学术课程,鼓励学生追求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并通过挑战性的项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支持: 创造一个温暖、支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理解。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社交互动: 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团队合作、社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交技能。

学生成长的空间也应包括社交情境,让他们学会与人相处。

体验丰富: 提供各类体验机会,包括艺术、体育、实践等方面。

通过丰富的体验,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兴趣爱好,并且更全面地成长。

挑战和发展: 给予学生适度的挑战,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在挫折中学会坚韧。

提供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不同领域都能取得成就感。

个性化发展: 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格和才能,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多元文化: 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接触不同背景和文化,培养开放的思维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参与决策: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决策过程,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责任感。

学生成长的空间应该是一个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影响学校生活的地方。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有益、支持性的学生成长空间,有助于学生在各个方面全面成长。

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我们的课堂更宽广

给学生一个空间 让我们的课堂更宽广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我们的课堂更宽广河北省望都县南关学区中心校刘红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全方位参与课堂的全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不要做一个给学生“奉送真理”教书匠,而要做一个学生“寻找真理”征途上的合作者。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独占“讲台”的做法,还给学生一个探索、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能想的自己想,自己能说的自己说,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让学生自己在广阔的课堂中遨游、探索,去凸现个性的潜能。

一、弹性预习,还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你相信我们的学生有石破天惊的发现吗?只要我们给予学生足够空间,答案是肯定的。

在第九册数学课本中,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后推导出来的。

但我们的学生有惊人的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一个三角形自身剪拼后,推导出不同的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的一半乘以高(或底乘以高的一半)。

并可以利用公式去快速口算三角形的面积。

(课前布置学生只准备若干个三角形。

不要求预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大家拿出手上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看一看都可以拼成什么图形?生: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生: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大家再思考一下,剪拼一下,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展开讨论,又过了一会儿)生:老师,我发现有一个新的方法,我联想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通过割补法推导出来的。

我在方格纸上剪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沿着三角形的高的一半横切,割补成了一个底不变,高只有原来的一半的长方形,由此得出:三角形面积=底乘以高的一半。

我还用数方格计算面积的方法验算,结果相符。

师:你真聪明,真爱动脑筋,大家再想一下,还有别的方法吗?生:我又发现有一个新的方法:还可以沿三角形的底的中点垂直切下来,拼成一下高不变,底只有一半长的长方形。

给学生空间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

给学生空间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

时, 教室 里众说 纷纭 , 各人 坚持 自己的看法 , 说得 头头是 道 。 都
我 没有 强制学 生 服从 哪一个 观点 , 而是 把 三个句 子都写 在黑 板上 ( .花 落知 多少 。2 1 .花落 知多少 ?3 .花落知 多少 ! 然后 引导 ) 他 们反 复 朗读 比较 并分 小组 讨论 , 在一 遍又 ~遍地 阅读 和交 流之 后 ,学生终 于有 了 自己的体 会 , 出 了 自己的看法 ,当加感 叹号 说
你就是正确的。允许 “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让课堂精彩纷呈。 [ 案例三 ] 小学一年级有一篇课文 《 雨点 》 ,这是一首诗歌。
疲 雩砑完 ・

给学生空间让他们 的心灵 自由飞翔
张 国杰 辽 宁省建平县喀 喇沁小学
因此 , 怀疑他 是在 故意捣 乱 。 我 对此 我 的第一反 应就 是不予 理 睬 , 接着 往下 上课 。但我 还是 给 了他一个 说话 的机 会 ,我 问 了一句 : “ 么你 认为 这儿 应该 是什 么号 呀 ?”他 小声 地说 :“ 那 我认 为这 儿应 该是 感叹 号 。 ”我 忙说 :“ 你说 说 自己的理 由 。 请 ”他见 了我
了培养 我们 的想 象 ,拓展 我们 的思维 , 是 为了告诉 我们 或儿 童 也

定 的道理 。有些事 或物 是具 有两 面性 的 ,就如 狐狸 一样 , 我们 可 以说 它很 狡猾 , 换一个 角度 想它 也很 聪 明 , 但 打破 学 生的思 维 定式 , 谈得 上教 材体 验 的多元性 ,打破学 生 的思维 定式 , 才 才 也
个寓言故事 《 龟兔赛跑 》 。在我们家长、幼儿园以及小学教育的 熏 陶下 ,我们 的儿 童 已经形成 了思 维定 式 , 乌龟 和兔 子赛 跑 ,赢 的肯定是乌龟, 以至于有些孩子在回答 “ 乌龟和兔子谁跑得快?”

多留课堂空间给学生

多留课堂空间给学生

多留课堂空间给学生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合理利用课堂空间,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更自由地思考和学习。

我们需要多留一些课堂空间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多留课堂空间给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从课堂自由空间的设计上下功夫。

有些学生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而有些学生则更喜欢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

教室中应该留出足够的空间给学生,让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位置。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多留课堂空间给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大多是坐在桌子前听老师讲课,而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倦和无聊。

如果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他们就可以更加自由地活动,可以站着学习、走动学习或者自己选择与同学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多留课堂空间给学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于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合理利用课堂空间可以创造更多的合作与互动的机会。

教室中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小组合作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多留课堂空间给学生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合理安排课堂空间和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多留课堂空间给学生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而现在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理利用课堂空间,留下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可以促进传统教学模式向着学生主体的方向转变,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巩固课--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学习(2)

巩固课--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学习(2)

巩固课--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2)三、案例评析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本质上看,创新教育是一种理念,需要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或范本,将这种理念转化成教育教学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在教学教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培养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爱因斯坦在回忆他的学生生活时曾这样感慨道:“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

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基于此,适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们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展现个性,提高技能。

在本节巩固课的设计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一点,从开始基于学生对北京的了解,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到在句子中巩固单词时,做“上公共汽车”的游戏,由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乘上去某个地方的车,来表达他们自己的真实意愿和情感。

特别是在调查统计活动中,由组长询问并记录每个同学想去的景点,被调查的学生英文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调查的同学据此做出真实记录,组长把统计的结果输入电脑上的表格,给全班同学做集体汇报,最后由教师把各个小组的数据进行统计,以柱型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给全班学生,使学生很明显地通过票数看出他们最想去的三个景点,并在北京的旅游地图上找到这些景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决定最佳路线,先去哪,再去哪。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步骤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步骤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步骤引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往往是知识的主导者,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之前,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

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知道他们需要学习什么以及怎么去学习。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步骤二:提供资源和工具为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

资源可以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而工具可以是计算机、投影仪、实验器材等。

通过提供资源和工具,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独立的学习和实践。

步骤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自学讨论会,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还可以给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确定学习内容和方式。

步骤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可以定期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问题;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步骤五:建立合作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不代表完全独立,合作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教师应该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俱乐部和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空间让给学生新课标大力提倡数学教学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包括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对比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等.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求教学时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所谓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看:从教学指导思想上看,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发表见解的机会;从教学行为上看,教师要安排适当的话题,让学生有机会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做人所未做;从教学情感上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主动质疑,积极陈述,促使学生能按要求进行观察,愿意听取别人的见解,进行评价,进而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不怕困难,勇于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或寻求协助的习惯,养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好奇心,积极动脑“思考”,动口“说话”,自觉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为解决问题进行积极的数学活动.因此,留下思维空间的核心原则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思,充分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空间让给学生,应注意适度性、探究性、导向性等,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此加以说明.一、适度性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把思维空间让给学生的适度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知识基础,尽可能结合生活实例或已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设计学生活动、思考的平台,让学生有所知、有所议、有所思,降低学生的认知起点,缩小思维的跨度,让学生能从简单的实例中总结、提炼出一般性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案例1 “数学归纳法的引入”的教学设计.问题 1 一年一度的校“美食节”马上就要举行了,班主任想在办公室内与每一位同学单独面谈,了解同学们对本班参与“美食节”活动的想法,你能帮助班主任老师设计一个面见同学的程序吗?问题2 一挂合格的鞭炮,要引爆所有的炮仗,应该点燃哪一颗炮仗的引线?学生:老师按照学号面见学生,第一个学生谈完后,请他通知第二个学生到办公室,依次下去,老师就能与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单独面谈.学生:先点燃第一个炮仗.由于一挂合格的鞭炮在某一个炮仗爆炸后,自然点燃第二颗炮仗的引线,并引起爆炸.因此,一挂合格的鞭炮,点燃第一个炮仗后,就能引爆所有的炮仗.教师:在生活中,像这样的现象,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教师播放多米诺骨牌视频.教师:请同学们总结“所有的骨牌都倒下”必须满足的条件.学生:“所有的骨牌都倒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1)第一块骨牌必须被推倒;(2)若某一块骨牌倒下了,紧挨着的下一块骨牌也要被倒下的这块骨牌推倒.只要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所有的骨牌就都倒下.教师:上述两个条件是不是都要满足?能不能少一个?为什么?学生:这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缺一不可.如果少了第一个条件,即使满足了第二个条件,那么,就是摆好的一副骨牌,不会有一块倒下.即使你推倒了中间的某一块,引起了后面的骨牌倒下,由于第一块骨牌没有倒下,也不能称为“所有的骨牌都倒下”.如果少了第二个条件,即出现某块骨牌倒下了,但紧挨着的下一块骨牌没有被推倒,后面的骨牌也都不会倒下,也就不是“所有的骨牌都倒下”.教师:由此可知,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么,请问: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所有的骨牌都倒下”与骨牌的数量有关吗?学生:没有关系.骨牌的数量可以是无穷多.教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经历中,有没有学过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数列”的通项公式时,我们学过类似“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知识.教师:设等差数列{a n}的首项是a1,公差为d,你能不能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解释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a1+(n-1)d?学生:①由于第1项是a1=a1+(1-1)d,所以公式对第1项成立.②如果公式对第k项成立,即a k=a1+(k-1)d,那么,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第k+1=a k+d=a1+(k-1)d+d=a1+(k+1-1)d,即公式对第k+1项也成立.项是a k+1从而,公式对所有的项都成立,即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 n=a1+(n-1)d.教师:骨牌数、数列的项数都与正整数有关.许多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证明,我们称为“数学归纳法”.评析:先从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自主活动,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使“多米诺骨牌”效应成为众多生活实例的一个模型,为引入数学归纳法铺平了道路,形象而生动,整个过程充满了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让学生总结“所有的骨牌都倒下应满足的条件”就成为可能,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数学归纳法来自于生活中的现象”的体验.二、探究性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很强的探索欲望.思维空间的探究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角色定位的转换,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结合学生自主活动和思维发展过程,问题探究前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有探究价值的背景和充分的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思维活动.问题探究的思路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加以分析和思考,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交流、总结.课堂上应更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场面,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逐渐揭示数学的本质,完善对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理解,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体现,更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独立的、具有积极参与精神的人.案例2 “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设计.问题11).教师:观察气温曲线可以发现,在这一日内,随着时间t的增大,气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市这一日24小时内气温的变化状况.学生:在0时到4时、14时到24时,气温随着时间t的增大而上升;在4时到14时,气温随着时间t的增大而下降.教师:去除其中的物理意义,抽象出气温函数的图像(如图-2).问题2如何描述气温的数值θ随时间的大小t的变化状况?我们不妨先研究函数θ=f(t),t∈[0,24]在区间[4,14]上(如图-3)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函数图象的观察,我们已经用数学自然语言描述了在区间[4,14]上图象的特征:从“形”的角度来看,图像从左至右逐渐升高;从“数”的角度来看,θ随t的增大而增大.问题3 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刻画函数θ=f(t),t∈[0,24]在区间[4,14]上,“θ随t的增大而增大”这一特征呢?学生:在区间[4,14]上,取几个不同的值,例如t1=5,t2=6,t3=8,t4=10,得到相对应的θ1,θ2,θ3,θ4.若当t1<t2<t3<t4时,有θ1<θ2<θ3<θ4,则在[4,14]上,θ随t的增大而增大.学生:我有不同意见,在区间[4,14]上,θ随t的增大一直在增大.而上述的这种描述只能说明在t1=5,t2=6,t3=8,t4=10时,θ随t的增大在增大,而不能反映在t取区间[4,14]上其他值时,相应的θ值的变化情况,从而不能说明在区间[4,14]上,θ随t的增大而增大.应该在区间[4,14]上取n个不同的输入值t1,t2,t3,…,t n,得到相对应的θ1,θ2,θ3,…,θn.若在t1<t2<t3<…<t n时,有θ1<θ2<θ3<…<θn,则在区间[4,14]上,θ随t的增大而增大.学生:我觉得仍然不妥.在区间[4,14]上取n个不同的输入值t1,t2,t3,…,t n,得到相对应的θ1,θ2,θ3,…,θn,在t1<t2<t3<…<t n时,有θ1<θ2<θ3<…<θn,只能说明当t取区间[4,14]内有限个数时θ的变化情况,并不能反映当t取区间[4,14]内其他值时,θ随t的增大而增大.应该在区间[4,14]上取无数个不同的输入值t1,t2,t3,…,t n,…,得到相对应的θ1,θ2,θ3,…,θn,…,在t1<t2<t3<…<t n<…时,有θ1<θ2<θ3<…<θn<…,则在区间[4,14]上,θ随t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区间[4,14]上取无数个不同的输入值t1,t2,t3,…,t n…,得到相对应的θ1,θ2,θ3,…,θn,….在t1<t2<t3<…<t n<…时,有θ1<θ2<θ3<…<θn<…,仍然不能说明在[4,14]上,θ随t的增大而增大.因为[4,14]内除了无数个数外仍然可能有其他的数,不能反映当t取区间[4,14]内其他值时,θ随t的增大而增大.应该在区间[4,14]上取所有的输入值t,得到相对应的θ.在t增大时,有θ也增大,则在区间[4,14]上,θ随t的增大而增大.教师:但是,区间[4,14]内所有的数我们是无法取的.怎么办呢?学生:我们只能任意取,为了表示任意取的t在增大,我们区间[4,14]上任意取两个值t1,t2,当t1<t2时,总有θ1<θ2,就可以说在区间[4,14]上,θ随t的增大而增大.评析:从生活中常见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这一学生具有切身感受的实例出发,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和“形”这两种不同的观点,结合学生自主活动和思维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思维活动,沿着“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数学表达”的轨迹,逐渐揭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本质,学生自然地逐步完善了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概念,为数学地刻画函数的单调性铺平了道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展示了思维过程,感受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能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体会到发现的惊喜和激动,进一步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总结出的结论让学生充满兴趣和乐趣,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习的情趣更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强了.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三、导向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发者、辅导者,是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思维空间的导向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指向要明确,要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上,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允许一部分学生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激活学生思维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质疑问难,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过程,让学生逐步形成迁移知识和能力的本领,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案例3 “不等式证明中的次数平衡”的教学设计.问题1 设正数a,b满足a+b=1,求证:1a+1b≥4.学生:1a+1b=a+ba+a+bb=2+ba+ab≥2+2baab⋅=4.学生:1a+1b=(a+b)(1a+1b)=2+ba+ab≥2+2baab⋅=4.学生:1a +1b =(a +b )(1a +1b )≥2ab ×21ab=4. 学生:1a +1b ≥2ab ≥2a +b2=4. 教师:请大家观察上面四位同学的证明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四位同学的证明过程中都用到了基本不等式.学生:4是1a +1b 的最小值.教师:上面两位同学的发现都对,其实1a +1b是一个变量,4是一个常数,从“次数”或“幂指数”上来看,结合条件a +b =1,你发现前四位同学的证明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1a +1b 是两个“-1”次式的和,即是一个“-1次齐次式”,4是一个“0次式”,a+b 是“1次齐次式”.前四位同学的证明过程,从前到后包含了“升一次”的内容.而在条件“a +b =1”中,从左到右包含了“降一次”的内容.为了达到从“1a +1b ”到“4”“升一次”的目的,将“1a +1b ”中的“1”替换成“a +b ”.教师:我们以第一位同学的证明为例,这样就将要证的不等式转化成了一个“齐次不等式”:2+b a +a b ≥4,而用基本不等式证明这个不等式是很简单的.我们不妨把这样的变形要求称为“次数平衡原则”.请大家利用“次数平衡原则”证明下列不等式.变例1 设两个正数a ,b 满足a +b =1,求证:1a +1+1b +1≥43. 变例2 设两个正数x ,y 满足2x +y =1,求证:1x +1+1y +1≥34+22. 评析:通过师生合作,利用整体化(换元)的观点,将不等式“b a +a b ≥2(其中ab >0)”的运用用活了,这是“化归与转化思想”的体现,这种观点在三角、数列、复数、向量、解析几何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指向明确的问题,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奋点、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使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的重要因素.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形式,无疑不在告诫着我们新时代的每一位教师:放开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能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多做、多动手才能多动脑,才有创新的机遇!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让他们在学习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美好的未来!参考书籍: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数学5》、《数学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