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考试试卷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犯罪学考试试卷.

宁夏大学函授犯罪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二分,共10分)

1.犯罪学:

2.犯罪亚文化:

3.激情犯罪人:

4.犯罪预防:

5.犯罪诱因: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犯罪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人类学家()

A.托皮纳尔

B.贝卡利亚

D.加罗法洛费尔巴哈C.

2.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以色列律师()

A.汉斯·冯·亨蒂

B.施奈德

D.艾连·伯修门德尔松 C.3.犯罪的产生与国家、法律紧密相连,表明了犯罪具有()

A.社会性

B.稳定性

D. 普遍性阶级性C. )年我国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1965—

4.1956.

A.犯罪数量剧增

B.发案率高

D.反革命犯罪减少中老年犯罪逐渐增多 C.

5.挫折攻击论认为挫折攻击是一种()

A.正常性反应

B.侵犯性反映

D. 变态性反应 C.异常性反应6.犯罪学研究表明,失业与犯罪之间()

A.呈正相关关系

B.无关系

D.呈负相关关系 C.有一定关系

7.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A.高技术犯罪

B.暴力犯罪

D.有组织犯罪C.经济犯罪

8.被犯罪分子运用而作用于犯罪对象的一切物品和媒介被称为()

A.犯罪条件

B.犯罪空间

D.犯罪时间犯罪工具C.

9.依据被害人自身是否具有某种被害性的因素,将被害人分为机会被害人与()

A.既然被害人

B.潜在被害人

D.复合被害人状态性被害人 C.10.依据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

A.疏导性预防

B.保护性预防

D. C.惩戒性预防重点预防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综合治理具体内容之间辩证关系的原则是11.

()

A.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B.谁主管谁负责

C.属地管理

D.系统实施

12.改变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主张是()

A.罪前预防

B.罪中预防

D.罪中和罪后预防 C.罪后预防

13.标签论的提出者是西方犯罪学家()

A.塞林

B.萨瑟兰

D.坦嫩鲍姆C.塔尔德

14.犯罪学区别于社会学的标志之一是它()

A.研究各种社会动态

B.侧重研究犯罪现象

D.侧重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侧重研究越轨行为 C.15.被尊为犯罪学鼻祖的是()

A.龙勃罗梭

B.菲利

D.费尔巴哈 C.加罗法洛

16.菲利在其犯罪原因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著名的()

A.消长律

B.犯罪饱和律

D. 起伏律 C.辐射律17.一定时间和地区的犯罪总和,被称为()A.犯罪率 B.发案率

D.定罪率犯罪数量C.

)涉及到犯罪分子犯罪时的时空、工具、对象因素的是(18.

A.犯罪原因

B.犯罪条件

D. 犯罪的相关因素犯罪根据C.

19.研究犯罪原因可以为犯罪人的()

A.改造与矫治提供充分依据

B.生活提供出路

D.安全提供保障 C.生产提供条件

20.加罗法洛于《犯罪学》一书中提出了()

A.犯罪原因三元论

B.自然犯罪概念

D.犯罪饱和律C.天生犯罪人论

21.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

A.性别

B.犯罪类型

D.再犯的可能性文化程度 C.22.犯罪学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A.青少年和中下层人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男性犯罪的成因

D.有色人种犯罪的成因

23.犯罪的相关因素是指与犯罪的发生有()

A.直接关系的因素

B.排他关系原因素

D. 必然关系的因素 C.间接关系的因素24.自身已经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处于被害临界状态的人被称为()

A.潜在性被害人

B.疏忽型被害人

D. C.机会性被害人有责任的被害人

犯罪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对比类推法、因果分析预测法、时间序列25.

分析预测法和()

A.回归法

B.临床诊断法

D.问卷法专家评估法C.

26.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被称为()

A.相关定量法

B.特尔菲法

D.线性外推法C.时序分析法

27.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是()

A.犯罪机会

B.犯罪原因

D.犯罪条件犯罪动机 C.28.研究者通过收集、考察文件,从中取得资料用于研究犯罪现象的方法被称作()

A.文献法

B.访谈法

D.观察法 C.问卷法

29.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方法被称作()

A.文献法

B.访谈法

D.观察法 C.问卷法30.个体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内外两个控制系统的强度同犯罪诱因之间的()

A.力量等同关系

B.力量平行关系

力量对等关系D. 力量对比关系C.

)分,共30三、简答题(每题6 1、简述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